1.2人口迁移(学案)

合集下载

1_2人口迁移(导学案)

1_2人口迁移(导学案)

第一章人口第2节人口迁移1.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2.运用人口迁移的相关原理,说明某区域人口迁移的现象。

1、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有空间移动—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达一年以上);跨越行政区可分为和2、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并会判断人口自然增长图,机械增长图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人口基数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为人口,人口增加;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人口减少3、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迁入地、迁出地、迁移者)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迁出地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战争、气候恶劣、居住条件差、社会经济落后、就业困难、收入水平低等迁入地的: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完善的医疗设施、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水源、矿产等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环境破坏、自然灾害(推力);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水源、土壤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策、政治、军事、文化、交通6、美国人口迁往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原因东北部:气候冷湿;环境污染严重;人口稠密。

西部、南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矿产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区,环境优美;就业机会多7、国际人口迁移(特点、迁移方向、)8、我国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特点、迁移方向)1.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户分离人口比2010年增长88.52%,,并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

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2.以下属于人口迁移的有()A.韩国人到中国长期工作B.北京学生组团参观上海世博会C.美国中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D.广州市民到海南免税店购物3.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万人/年)。

1.2人口迁移(学案)

1.2人口迁移(学案)

学案(1课时)【目标解读:】1.基础要求: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状况。

2.核心要求:利用有关资料或图标分析某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课前自主学习】一、基础概览1.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 的行为。

2.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 和 。

3.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 、 、 、 、 。

其中 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预习思考1、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课堂合作探究】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特别提示,目前我国庞大的民工潮由于其定居地并没有发生改变故不算人口迁移而是一中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课堂活动:比较二战前后,由迁出地变为迁入地有 ,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有 ,始终是迁入地的是 。

3.4.人口迁移的意义总的来说人口迁移可以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4.生态环境因素5.其他因素〖基础过关〗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爸爸在北京寻找到好的工作后携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

分析所给材料,回答1-3题。

1.该同学的爷爷一家的迁移属于A.短期流动B.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C.经济因素迁移D.政策因素迁移1.关于该同学的爸爸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B.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C.爸爸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D.爸爸的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3.该同学的叔叔的迁移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劳务输出C.政治因素迁移D.集团性迁移下图是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是A.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5.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组织B.环境恶化C.经济差异D.投亲靠友6.下图是我国80年代下半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表现为。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掌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特点。
2.学会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趋势,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分析人口迁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2.培养实证意识:通过数据分析、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增强实证研究能力。
3.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教授学生运用图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口迁移问题,培养空间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4.注重价值观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口迁移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在高一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对人口分布、城市化等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然而,在人口迁移方面,学生的认识尚浅,对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影响等方面的理解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往往缺乏实证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迁移现象,提高学习积极性。
2.强调人口迁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人口迁移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迁移观念。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人口迁移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为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关于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原因、特点以及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趋势等知识点。
-人口迁移对家庭的影响有哪些?
-家庭成员对人口迁移的看法和态度是什么?
-家庭如何应对人口迁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视频观看:观看与人口迁移相关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例如《中国人口大迁移》、《城乡巨变:人口迁移的喜与忧》等,并撰写观后感。

学案7:1.2人口迁移

学案7:1.2人口迁移

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知道人口迁移的含义,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

(综合思维)2.运用案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地理实践力)3.结合材料,掌握不同时期国际及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

(区域认知)知识梳理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是指涉及人口 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2.分类按照是否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名师点拨]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1)人口机械增长:机械增长率为正时,为人口净迁入区;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

(2)人口自然增长。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2.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 。

②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 。

(2)人文因素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 作用。

受其影响,人们常常迁往经济 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② 、军事、 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特别提醒]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素,人口迁移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然而,人们做出迁移决策时,往往重点考虑某种因素。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方向从到美洲、大洋洲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特点以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从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图表点拨] 教材第13页图1.18,该图展示出:119世纪以前,欧洲人口主要向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非洲南部迁移。

219世纪以前,非洲人口主要向北美洲、南美洲迁移。

(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特点: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分布特点。
3.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探讨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6.观看与人口迁移相关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从不同角度了解人口迁移现象。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观后感,谈谈自己对人口迁移的认识和思考。
7.参与家庭、学校或社区的人口迁移话题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重查阅资料、实地观察和深入思考,力求做到知行合一。
3.制作一份关于人口迁移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定义、类型、原因、我国人口迁移现状和特点、影响等。要求设计美观、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4.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人口迁移的案例分析,分析其背后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分享和交流。
5.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类型和原因。学生能够掌握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人口迁移,并分析导致人口迁移的各种原因。
2.掌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特点。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规模和特点,并能够运用数据进行描述。
3.学会分析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学生能够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以及人口迁移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学案5:1.2人口迁移

学案5:1.2人口迁移

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知识导图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的差异,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认识人口迁移的时空变化。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通过分析人口迁移对区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

知识梳理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定义:涉及人口 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2.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3.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4.人口机械增长率: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5.人口迁移的影响(1)正面影响⎩⎪⎨⎪⎧①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②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③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④有助于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2)负面影响⎩⎪⎨⎪⎧①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②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③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④可能影响迁入地的社会治理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 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

如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

(2)拉力: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 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

如收入、教育、工作、医疗、和平、食物、城市生活等。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 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②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① 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②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1)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①总特点:以 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②原因:地理大发现与 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1.2人口迁移导学案

1.2人口迁移导学案

1.2人口迁移(导学案)[教学目标]: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影响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人口迁移:1.定义:人们变更的。

①必须改变具备三个条件:②改变居住地③必须超越一定的【特别提醒】:“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区别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包括人口每日性流动、季节性流动和不定期性流动等。

与人口迁移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变更定居地。

【预习检测】: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按迁移方向分:2.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分【活动探究】: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二战前世界人口迁移①二战前后,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②这种迁移的原因有哪些?③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有什么特点?3.国际人口迁移时间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20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亚洲等地区、等新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①②③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等地区、、等地区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活动探究】:结合课本15页“阅读”“我国当代人口迁移”和下图思考:我国的人口迁移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有何不同?4.国内人口迁移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政治、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当代20世纪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地区发展不平衡(务工经商)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小组探究】1.各小组讨论归纳西海岸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因素有哪些?2.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⑴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1.2人口的迁移导学案

1.2人口的迁移导学案

1.2人口的迁移导学案(上)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2永久性迁移、迁移;自发迁移、迁移自愿迁移、迁移3、国际人口迁移⑴新大陆发现前,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

⑵新大陆发现后,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活动。

⑶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①(劳务输出)为其主要形式。

②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移民到发达国家。

④人口迁移发生了一些变化。

4、国内人口迁移⑴不同时期的表现①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北宋靖康之难,是人口大规模的由向迁移。

②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一带的人口迁往“走西口”一带的人口迁往、等地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国家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工农业建设。

④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移规模,主要表现为从地区向地区迁移。

⑵重要形式:的人口迁移。

从向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普遍人口迁移现象。

第二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必须达到1000千米以上★★2、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某老人去外地旅游B.某学者出国讲学C.某家庭乔迁新居D.三峡移民★★3、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农村到城市B. 城市到农村C. 农村到农村D. 城市到城市★★4、二战前后都是人口主要迁出地的是()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5、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成迁出地的是()A.亚洲 B、拉丁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迁移的特点有()A.从城市迁往农村 B、规模小、频率低C、由内地迁往边疆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7、读下图,结合国情分析,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①城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A、②③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8、左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1课时)
【目标解读:】
1.基础要求: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状况。

2.核心要求:利用有关资料或图标分析某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一、基础概览
1.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 的行为。

2.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 和 。

3.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 、 、 、 、 。

其中 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预习思考
1、 我国古代人口迁移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课堂合作探究】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
■特别提示,目前我国庞大的民工潮由于其定居地并没有发生改变故不算人口迁移而是一中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课堂活动:比较二战前后,由迁出地变为迁入地有 ,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有 ,始终是迁入地的是 。

3.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4.人口迁移的意义
总的来说人口迁移可以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2.政治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生态环境因素
5.其他因素
〖基础过关〗
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爸爸在北京寻找到好的工作后携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

分析所给材料,回答1-3题。

1.该同学的爷爷一家的迁移属于
A.短期流动
B.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C.经济因素迁移
D.政策因素迁移
1.关于该同学的爸爸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B.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
C.爸爸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D.爸爸的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
3.该同学的叔叔的迁移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劳务输出
C.政治因素迁移
D.集团性迁移
下图是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是
A.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5.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组织
B.环境恶化
C.经济差异
D.投亲靠友
6.下图是我国80年代下半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表现为。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二是。

(3)与以往不同,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的是。

人口外出的目的是。

(4)原先人口净迁出地区变变为净迁入地区的省市是。

(5)人口输出最多的省是,人口输入最多的省是的省。

最大的人口接收地是、等工业区
(6)促使这个阶段人口大量迁移的主要原因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