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第一专题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第一专题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专题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一、学习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学习法律的基本学问,职能、形式等。

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力。

3、情感看法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学习法律,崇尚法律是法治社会的必定要求。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相识法的本质和特点。

难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的体现。

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确定的。

2、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法、封建制法、法和法。

我国当代的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

3、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标准和;规定;由制定或者认可的;由保证明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法的职能事实上就是法的。

法的基本职能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的作用,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的作用。

即时巩固:1.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观点来看,法的本质详细表现在(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肯定历史阶段的产物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③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确定的④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肯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2.马克思说:“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确定的。

”结合这句话我们应正确理解法的本质,即( )A.法追求的是公允和正义B.法是不行能永恒不变的C.法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宗教、艺术相互影响D.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3.在我国,要想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 )A.只须要广阔人民群众自觉遵守B.须要将国家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守有机结合起来C.只须要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D.关键靠社会舆论监督4.中国公安机关将坚决支持并履行联合国大会和安理睬的决议,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恐怖主义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高中政治 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练习题 新人教版08版选修5

高中政治 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练习题 新人教版08版选修5

高中政治 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练习题新人教版08版选修5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对于我国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统治阶级理解正确的是()①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②以工农联盟为基础③国家的所有公民④实行人民民主专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社会主义类型的法是真正公平、正义的法,原因是:()①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②它没有阶级性③它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平、正义④它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法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人们通过法有可能预见到:()①国家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②国家对他人的行为和态度③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④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是:()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②权利不能放弃,义务必须履行③权利必须享有,义务可以不履行④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5、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所谓制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原先并没有某种行为规则,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

①制定②公布③修改④废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在我国,要想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需要:()A.只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B.将国家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守有机结合起来C.只需要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关键靠社会舆论监督二、非选择题7、材料一 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和通过宪法修正案1件,法律73件,法律解释5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21件。

材料二 2003年至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审理各类案件20451件。

全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课时测评卷(全册 共53页 附答案)

全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课时测评卷(全册 共53页 附答案)

全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课时测评卷(全册共53页附答案)目录测评(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测评(三)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测评(四)积极维护人身权测评(五)依法行使财产权测评(六)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测评(七)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测评(八)走近合同测评(九)订立合同有学问测评(十)言而有信守合测评(十一)违约与违约责任测评(十二)通往就业之路测评(十三)就业维权之道测评(十四)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测评(十五)构建和睦家庭测评(十六)法律保护下的婚姻测评(一)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观点来看,法的本质具体表现在()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③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④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①是对法的产生的认识,不符合题意,题干要求从法的本质角度进行分析,排除;②③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法的本质,故选D项。

【答案】 D2.截至2018年1月16日,广东警方从27个国家和地区抓获或劝返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37名,缉捕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列。

这表明()A.法律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C.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D.法律具有强制性【解析】国家依法打击外逃涉贪腐犯罪嫌疑人,体现了法律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制实施,故选D项。

【答案】 D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这主要表现在()①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②任何人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③任何人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④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解析】①②③④都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答案】 D4.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这表现在()①进一步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③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④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与法律相互影响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①②③都是法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现,④不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专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五专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2)在政治建设中,法维护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实行对敌专政、打击各种刑事犯 罪的有力武器,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我完善和 发展。
(3)在文化建设中,法促进和保障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 段,有助于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的制度环境。
• 从以上十恶中,我们发现,它以惩治不忠不孝为核心,而对不忠的惩治在十条中又占
了四条之多,它是以维护君权为第一要义。
2、法的本质
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 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阶级所承 认的公平、正义。


类 型
奴隶制法
封建制法
资本主义法
社会主义法
3、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2)、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其主要内容
(3)、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 约束力。
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特点
在我国,法的制定和实施过 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 意志的实现过程。我国法的实施 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 同时也不能没有国家的强制力。 应将国家的强制力和人民的自觉 遵守有机结合起来。
本教材分为六个专题,是针对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实际法律问题 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线索而设计的,有较强的实用性。 专题一:总结性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点、作用; 专题二:关于民事法律关系; 专题三:关于合同法律关系; 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创业经营相关的法律; 专题五:婚姻家庭法律关系; 专题六:法律救济的方式与程序。
C
谢谢您
敬请批评指正
《爱在西元前》——周杰伦
•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五课时分层作业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五课时分层作业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一)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①原始社会制法②奴隶制法③封建制法④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依据教材可知②③④符合题意。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我国法的本质的关系是()A.国家性质决定法的本质B.国家性质体现法的本质C.国家性质影响法的本质D.国家性质反作用于法的本质A[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法律必须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正确答案应为A项。

]3.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

这表明法具有()A.规范性的属性B.连续性的属性C.概括性的属性D.效率性的属性A[本题考查法的基本特征,抓住关键词“不是特定的人”“反复适用”,体现了法的规范性,故选A项。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表现在()①进一步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③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④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与法律相互影响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B[①②③都是法体现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表现,④不符合题意。

] 5.我国法的本质应是()①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②由我国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③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对我国法律发生着重要的影响④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①②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法律的本质;其他国家的法律也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④不符合题意。

]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依照本法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法的概念与特征、本质试题

法的概念与特征、本质试题

第二章法的概念一、不定项选择题1.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属于(A )。

A.广义的法律 B.狭义的法律C.难以确定 D.狭义的法规2.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C)。

A.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B.地方人大制定的法规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度的法律 D.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3.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C )。

A.统治阶级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的强制性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C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5.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

这表明法具有( A )。

A.规范性的属性 B.连续性的属性C.概括性的属性 D.效率性的属性6.法的规范性是指(AB C)。

A.法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向人们提供一个评价是非的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7.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与( D)的联系是最根本的联系。

A.经济 B.政治 C.道德 D.国家8.法的更为深层次的本质是( B)。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 D.执政党的意志9.“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句话的含义是指(C)。

A.法是统治者团体意志的体现B.法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C.法首先和主要是执政阶级意志的体现D.法是国家政权意志的体现10.法调整的对象是( A)。

A.行为关系 B.思想社会关系C.意志关系 D.各种社会资源11.“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是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是( AB )。

A.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B.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C.法不反应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反映经济关系的要求D.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12.法的形式特征包括( ABCD )。

高中政治第一专题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政治第一专题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专题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文本素材1、法律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就是政党,包括国王、君主),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法,可划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宪法是高于其它法律部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

法律是从属于宪法的强制性规范,是宪法的具体化。

宪法是国家法的基础与核心,法律则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可划分为基本法律(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法、商法、国际法等)和普通法律(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规范的总称。

法学家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法律,包括从法制史和哲学,或从如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面来探讨。

法律的研究来自于对何为平等、公正和正义等问题的讯问,这并不都总是简单的。

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于1894年说:"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时禁止富人和穷人睡在桥下、在街上乞讨和偷一块面包。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

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时相当重要的部分。

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政治选修Ⅴ人教新课标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同步练习

政治选修Ⅴ人教新课标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同步练习
专题一 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第一框题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对于我国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统治阶级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②以工农联盟为基础③国家的所有公民④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主义类型的法是真正公平、正义的法,原因是:()
1、C 2、D 3、A 4、C 5、C 6、B
二、非选择题:
7、我国法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法促进和保障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维护和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多中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法维护和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纠纷的重要工具,是实行对敌专政、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有力武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法保障和促进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5、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所谓制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原先并没有某种行为规则,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
①制定②公布③修改④废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在我国,要想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需要:()
A.只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训练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一、选择题
1.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的公平、正义。

这是因为 ( ) A.法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B.法反映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反映的思想永恒不变
D.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2.“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在当今社会,孝敬父母这一道德规范作为法律条款被写进了《民法》之中,这说明( )
A.法律的产生与国家有直接关系
B.道德等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也有影响
C.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D.法律与道德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D.法的主要内容在于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2018年6月7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

2018年4月22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被告人药家鑫开车撞倒被害人张妙后,又持刀将张妙杀死,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药家鑫仅因交通肇事将被害人撞倒后,为逃避责任杀人灭口,其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罪行极其严重。

据此回答4~5题。

4.法作为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义务是
( )
A.法律上规定的人们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或行为界限
B.法律赋予广大社会成员享有的某种利益或行为自由
C.确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D.赋予社会上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5.药家鑫案再次警示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作贡献。

为此,我们要( )
①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②养成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自
觉履行义务的习惯③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④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法与其他社会规范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没有共同点
B.法是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
C.法与其他社会规范都有一定的规范性、明确性
D.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
7.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违者将给予不同数量的处罚。

这表明( )
A.法律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B.法律具有约束力
C.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D.法律具有强制性
8.影片《无极》剧组因拍摄过程中对香格里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被有关部门处以9万元罚款。

云南省建设厅还责成当地有关部门将《无极》剧组修建的简易栈道或拍摄道具台全部拆除,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有关部门处罚《无极》剧组,是因为( )
A.《无极》剧组修建的简易栈道在法律上没有规定
B.《无极》剧组没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定义务
C.《无极》剧组没有积极去做法律提倡或鼓励的事情
D.《无极》剧组开了我国破坏生态环境的先河
9.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法只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什么是正确的
B.法的规定是明确的、具体的,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标准和方向
C.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全民意志的体现
D.法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仅规定了人们禁止做什么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表现在 ( )
①进一步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③
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了切实的维护和实现④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和法律相互影响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严惩司法领域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保障人权。

但是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2018年3月10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2019年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65 787件218 639人,其中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案件37 054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 173人,其中厅局级950人、省部级以上30人。

严肃查办利用执法权、司法权谋取私利、贪赃枉法案件,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的行政执法人员36 900人、司法工作人员12 894人。

结合材料回答:国家严惩司法领域一些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哪些特征?
12.马克思说:“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

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运用法律常识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道理。

13.2018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一批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公开宣布失效或被废止。

这则材料表明了什么法律现象。

答案
1.D 2.B 3.A 4.A 5.D 6.D 7.D 8.B 9.B 10.D
11.(1)我国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一些领导贪赃枉法、贪污受贿而被判刑,是法律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

(2)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一些领导贪赃枉
法、贪污受贿而被判刑,表明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我国法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有力保障。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通过对极少
数敌对分子和违法犯罪分子的惩罚,有效地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12.(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并掌握了国家权力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2)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归根到底要符合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

13.(1)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也就决定了法的产生或废止。

(2)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因
素相互交错、制约、影响和作用。

因此,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会有新的法律的产生或旧的法律的废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