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原创模拟卷(A卷,考试版)

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原创模拟卷(A卷,考试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原创卷A 卷高二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选修4第1~2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A .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 .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2.有效碰撞是指①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 ②反应物活化分子间的碰撞③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④反应物活化分子间有合适取向的碰撞 A .①B .②C .②③D .③④3.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4.把下列4种X 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 mL 2 mol · L −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 ,此时X 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负极流出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应表示()①c(Ag+) ②c(NO3-) ③a棒的质量④b棒的质量⑤溶液的质量A . ①③B . ③④C . ①②④D . ②2. (2分)溶液中含有Cl-、Br-和I-三种离子,其浓度均为0.010 mol·L-1。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最先和最后沉淀的是[已知:Ksp(AgCl)=1.8×10-10Ksp(AgBr)=5.0×10-13Ksp(AgI)=8.3×10-17]()A . AgBr和AgIB . AgI和AgClC . AgBr和AgClD . 一起沉淀3. (2分) (2018高二上·武汉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 . 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C . 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D . 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4. (2分)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 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B . 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 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D . 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5. (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B . 人们常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金属腐蚀C . 在电镀槽中,一般镀件做阴极,阳极选用镀层金属D . 用惰性电极电解某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可能会恢复原溶液的成分和浓度6. (2分) (2016高二上·沈阳期中) Cu(OH)2在水中存在着如下溶解平衡:Cu(OH)2 (s)⇌Cu2+(aq)+2OH﹣(aq),在常温下Ksp[Cu(OH)2]=2×10﹣20 .某CuSO4溶液中,c(Cu2+)=0.02mol•L﹣1 ,在常温下要生成Cu(OH)2沉淀,需要向CuSO4溶液中加入碱溶液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的pH大于()A . 2B . 3C . 4D . 57. (2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中)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 . CuCl2[CuCl2溶液]B . AgNO3[Ag2O]C . NaCl[HCl溶液]D . CuSO4[CuSO4]8. (2分) (2019高一下·浙江期中) 金属-空气电池是以金属为燃料,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一种特殊燃料电池。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题高二化学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12 N:1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 50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 .会产生新的物质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已知Zn(s)+H 2SO 4(aq)===ZnSO 4(aq)+H 2(g) ΔH <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B .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 的值与实验测定中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 .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 反应 A +B ―→C(ΔH <0)分两步进行:①A +B ―→X (ΔH >0),②X ―→C(ΔH <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4. C(s)+12O 2(g)===CO(g) ΔH =―126.4 kJ/mol,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A .1 g 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126.4 kJ 的热量B .12 g 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吸收126.4 kJ 的热量C .1 mol 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时放出126.4 kJ 的热量D .碳的燃烧热为126.4 kJ/mol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 =2×(-57.3) kJ/mol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566.0 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6. 已知H2SO4(aq)与Ba(OH)2(aq)反应的ΔH=-1 584.2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5.6 kJ·mol-1。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2018·丰台模拟)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鼻冲水(氨水)”的记载明确指出:“鼻冲水,……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方不减……唯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虚弱者忌之。

宜外用,勿服。

”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错误的是()A . 鼻冲水是弱电解质B . 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色C . 鼻冲水中含有分子和离子的种类为6种D . 存在平衡:NH3 + H2O NH3·H2O NH4+ + OH-2. (2分)为了加快漂白粉的作用,最好的方法是()A . 加入苛性钠溶液B . 用水湿润C . 加少量盐酸D . 加干燥剂使用3. (2分) (2018高三上·张家口期末) 实验室检验SO2中混有CO2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①、②、③中可依次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B . ②的主要作用是除去SO2C . 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当沉淀最多后再不断溶解D . 该装置也可用于检验NO2中混有NO4.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开学考) 依据下列甲、乙、丙三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甲是原电池,乙是电镀装置B . 甲、乙装置中,锌极上均发生氧化反应C . 乙、丙装置中,阳极均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D . 丙装置中,铜电极的质量有增有减5. (2分) (2016高三上·洛阳期中)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 . 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 . 每生成1mol O2 ,有44g CO2被还原D . 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6. (2分)(2018·遵义模拟) 类比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类比pH的定义可定义pOH和pKW。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 (共14题;共42分)1. (3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末) 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B . 升高温度,利于A的转化率增大C . 加入催化剂时,可以降低反应热D . 增大压强,能够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2. (3分)(2018·红桥模拟)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下,PbI的Ksp为2×10-6B . 温度不变,向PbI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平衡向左移动,Pb2+的浓度减小C . 温度不变,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溶液中加入了KI固体,PbI2的Ksp增大D . 常温下,Ksp(PbS)=8×10-28 ,向PbI2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反应PbI2(s)+S2-(aq) PbS(s)+2I-(aq)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10183. (3分) (2015高二上·中原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B . 中和滴定实验中,洗净后的锥形瓶不需要干燥C . 用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制取Al2S3D . 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为黑色,说明Ksp(ZnS)<Ksp(CuS)4. (3分) (2016高二上·广州期中) 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 实验室中常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混有的HClB . 银器长期放置,表面变暗C .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D . 氨水中加酸,NH4+的浓度增大5. (3分)(2017·浙江模拟) 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a kJ/mol,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10s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0mo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10s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8mol•L﹣1•s﹣1B .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6v(O2)正=5v(H2O)逆C . 10s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1akJD . 10s时,H2O的反应速率为0.012mol•L﹣1•s﹣16. (3分) (2018高二上·江苏期末) 下列各图示与对应的描述相符合的是()A . 图甲表示分别稀释pH=11的NaOH溶液和氨水时溶液pH的变化,图中b>a=100B . 图乙表示某化学平衡的移动,在t1时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C . 图丙表示平衡2NO2(g) N2O4(g)在t1时迅速将体积缩小后c(N2O4)的变化D . 图丁表示CH3COOH溶液中通入NH3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7. (3分) (2020高二下·泸县月考) 25℃时,将0.1mol·L-1氨水溶液加水稀释,下列数值变大的是()A . c(OH-)B . pHC . KbD . n(H+)·n(OH-)8. (3分)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中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西安市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末)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571.6 kJ/molB . △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C . 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 . 等质量的硫磺固体和硫蒸气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2. (2分) (2016高二上·湖北期中) 已知相同条件下,下列反应的焓变和乎衡常数分别表示为:①2H2O(g)=O2(g)+2H2(g)△H1 K1=x②Cl2(g)+H2(g)=2HCl(g)△H2 K2=y③2Cl2(g)+2H2O(g)=4HCl(g)+O2(g)△H3 K3=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 △H3=△H1+2△H2 x=xy2B . H3=△H1+△H2 z=x+yC . H3=△H1+2△H2 x=x﹣y2D . H3=△H1+△H2 z=3. (2分) (2016高二下·淄川月考) 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e(OH)3=Fe2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 .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C .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D .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发生电化学腐蚀4.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只要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 . 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与压强有关C .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D . 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的密闭烧瓶加热后,颜色变深,说明该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5. (2分))已知3.6g碳在6.4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共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单质碳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A . ﹣Y kJ/molB . ﹣(10X﹣Y ) kJ/molC . ﹣(5X﹣0.5 Y) kJ/molD . +(10X﹣Y ) kJ/mol6. (2分) (2016九上·南市月考)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可燃物的标准燃烧热的是()A . H2(g)+ 1/2O2(g)=H2O(g);△H=-242.0kJ/molB . CH4(g)+ 2O2(g)= CO2(g)+2H2O(l);△H=-802.3kJC . 2H2(g)+ O2(g)= 2H2O(l);△H=-571.6kJ/molD . CO(g)+ 1/2O2(g)= CO2(g);△H=-283kJ/mol7. (2分) (2017高一下·郑州期中) 对于化学反应3W(s)+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 . v(W)=3v(Z)B . 2v(X)=3v(Z)C . 2v(X)=v(Y)D . 2v(W)=3v(X)8.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期中) 对A2+3B2 2AB3的反应,以下反应速率的表示中,速率最快的是()A . v(AB3)=0.5mol/(L·min)B . v(B2)=0.6mol/(L·min)C . v(A2)=0.4mol/(L·min)D . v(A2)=0.3mol/(L·min)9. (2分) (2018高二下·双流月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途径B . 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C . 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D . 对于有气体作为反应物的体系,增大压强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浓度10. (2分)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规律结论A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NH3>PH3B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常温下,相同的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铁片先溶解完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HF沸点低于HClD浓硫酸不能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浓硫酸不可以干燥SO2A . AB . BC . CD . D11. (2分) (2017高二上·西湖期中) 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正极反应为:Zn﹣2e﹣═Zn2+B . 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C .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D .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12. (2分) (2016高三上·大连期中) 如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电源B极是负极B . 甲、乙装置的C,D, 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C . 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D . 装置丁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13. (2分) (2017高二上·晋江期末) 选用下列试剂和电极:稀H2SO4、Fe2(SO4)3溶液、铁棒、铜棒、铂棒,组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只有两个电极),观察到电流计G的指针均明显偏转(指针偏转程度大),则其可能的组合共有()A . 6种B . 5种C . 4种D . 3种14. (2分) (2017高二上·辽宁期末) 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A . Cu﹣Zn原电池B . 粗铜的精炼C . 铁片镀锌D . 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电解产物15. (2分) (2015高二上·邵阳期末) 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下列描述合理的是()①Cu为阳极,Zn为阴极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③SO42﹣向Cu极移动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⑤电子的流向是:Cu→导线→Zn 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 .A . ①②③B . ②④C . ④⑤⑥D . ③④⑤二、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6. (2分) (2015高一下·陇南期中) 如图所示装置中,金属镁、铝和电流表通过导线相连:(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两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________;正极________.(2)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两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________;正极________.17. (4分) (2016高一下·连云港期中) 根据题意解答(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_______(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试计算:①产生氢气的体积________.(标准状况);②通过导线的电子________.三、综合题 (共1题;共3分)18. (3分)(2018·成都模拟) 工业上可通过煤的液化合成甲醇,主反应为:CO(g)+2H2(g) CH3OH(l) △H=x。

西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西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月考试题相关相对原子质量: C-12 N-14 O-16 H-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B . 水力是二次能源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 .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3.已知H 2(g)+Cl 2(g)=2HCl(g) △H=―184.6kJ ·mol -1,则HCl(g)=21H 2(g)+21Cl 2(g)的△H 为()A .+184.6kJ ·mol -1B. ―92.3kJ ·mol -1C. ―369.2kJ ·mol -1D. +92.3kJ ·mol -1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5.1mol 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393.5KJ 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 (固)+O 2(气)=CO 2(气); △H =+393.5 kJ/molB .C (固)+21O 2(气)=CO (气); △H =-393.5 kJ/mol C .C + O 2 = CO 2 ;△H =-393.5 kJ/molD .C (固)+O 2(气)=CO 2(气); △H =-393.5 kJ/mol6.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 )A .2H 2(g)+O 2(g)==2H 2O(1) △H = ―285.8kJ /molB .2H 2(g)+ O 2(g)==2H 2O(1) △H = +571.6 kJ /molC .2H 2(g)+O 2(g)==2H 2O(g) △H = ―571.6 kJ /molD .H 2(g)+21O 2(g)==H 2O(1) △H = ―285.8kJ /mol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21O 2(g) SO 3(g) △H = ―98.32kJ /m 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A卷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A卷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8高二上·红桥期中)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最初存在的物质及数量如图所示,三个容器最初的容积相等,温度相同,反应中甲、丙的容积不变,乙中的压强不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平衡时各容器内c(NO2)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B . 平衡时N2O4的百分含量:乙>甲=丙C . 平衡时甲中NO2与丙中N2O4的转化率相同D . 平衡时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2. (2分) (2016高一下·淮安期中) 下列做法,不能使CaCO3+2HCl═CaCl2+CO2↑+H2O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 . 增大盐酸的浓度B . 碾碎碳酸钙C . 适当加热D . 把盐酸换成同浓度硫酸3. (2分)一定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A(g)+3B(g)⇌4C(g),下列叙述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①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②v(A):v(B):v(C)=1:3:4③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④C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⑤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4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 amolA,同时生成 3amolB.A . ③④⑦B . ③④⑤⑥⑦C . ②③④⑦D . ①③⑤⑥⑦4. (2分) (2017高二上·西安期末) 造成西安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的反应之一为 2NO(g)+2CO(g)⇌N2(g)+2CO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NO和CO的转化率B .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以提高NO和CO的转化率C . 反应达到平衡后,NO 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D . 若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增大压强(通过减小体积实现)对平衡无影响5. (2分)图为一带可移动隔板的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左、右两侧反应均达平衡,此时隔板处于容器中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Cl-35.5 Fe-56 S-32 Cu-64 Zn-65 Ca-40 K-39 I-12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A.CO(g)+O2(g)===CO2(g) ΔH=-283 kJ·mol-1B.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C.2H2(g)+O2 (g)===2H2O(l) ΔH=-571.6 kJ·mol-1D.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减小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3.可逆反应N2+3H2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4. 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5.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可逆反应B.一定属于化合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放热反应6.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与稀H2SO4反应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 灼热的碳与CO2反应D. 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7.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A.KCl固体B.铁粉C.KNO3溶液D.Na2SO4溶液8. 在2A+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9.已知298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ΔH=-92.0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

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A.一定小于92.0 kJ B.一定大于92.0 kJC.一定等于92.0 kJ D.无法确定10.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气)+Y(气)2Z(气),若最初加入的X、Y和Z都是2mol,反应中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若要产物Z变为2.8mol,则反应所需的时间为()A. 5sB. 10sC. 15sD. 20s11.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3Y2(g)2Z(g),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 mol·L-1、0.6 mol·L-1、0.4 mol·L-1,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正确的是()A.X2为0.3 mol·L-1,Y2为0.9 mol·L-1B.Y2为1.0 mol·L-1C.X2为0.3 mol·L-1,Z为0.2 mol·L-1D.Z为1.0 mol·L-112.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加入催化剂④减小反应物浓度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13.一定温度下,向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3 mol H2,经充分反应后达到如下平衡:N2(g)+3H2(g)2NH3(g),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平衡后再加入一定量的N2,体系内各物质含量不变B.N2、H2、NH3的浓度一定相等C.反应没有达到平衡时,NH3会不断地分解,达到平衡时则不会再分解D.平衡时,N2、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14.相同温度下,0.16mol/L Na2S2O3溶液和0.16mol/L H2SO4溶液各5mL,与10mL水混合,反应速率为v1mol/(L·s);0.2mol/L Na2S2O3溶液和0.2mol/L H2SO4溶液各5mL,与20mL水混合,反应速率为v2mol/(L·s);则v1和v2的关系是( )A.v1>v2B.v1<v2C.v1=v2D.不能确定15.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Y2ZB.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C.在2min内,分别用X、Y、Z三种物质表示化学反应平均速率其比值为:1:3:2D.在2min后,若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加入催化剂,则各物质的浓度不会变化16.可逆反应:2NO2+O2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全部17. .10 mL 1 mol·L-1盐酸与一小块大理石的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CaCl2B.加入5 mL 1.5 mol·L-1盐酸C.加入15 mL 0.5 mol·L-1盐酸D.加入5 mL H2O18.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s)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减少C或D的物质的量B.增大D的物质的量C.减少B的物质的量D.增大A或B的物质的量19.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为7g 的铁块同时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H2速率最快的是()A.50mL 18.4mol·L-1的硫酸B.500mL 2mol·L-1的硫酸C.50mL 6mol·L-1的稀硝酸D.150mL 2mol·L-1的盐酸20..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的盐酸⑤10%的盐酸⑥15%的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振荡⑩迅速混合后静置A.②⑥⑦⑩B.①④⑧⑩C.③⑤⑦⑨D.③⑥⑦⑨21.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H =﹣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H =﹣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aq) + SO42-(aq)+ Ba2+ (aq)+2OH-(aq) = BaSO4(s)+2H2O(1)∆H =﹣57.3 kJ/molB. KOH(aq)+12H2SO4(aq) =12K2SO4(aq)+H2O(l)∆H =﹣57.3kJ/molC. C8H18(l) +252O2(g) = 8CO2(g) + 9H2O(g) ∆H =﹣5518 kJ/molD. 2C8H18(g)+25O2(g) =16CO2(g) + 18H2O(1)∆H =﹣5518 kJ/mol2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 == B(g)+C(g)。

若反应物A的浓度由2 mol/L 降到0.8 mol/L需20 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降到0.2 mol/L所需反应时间为() A.大于10 s B.等于10 sC.小于10 s D.无法判断23.在容积固定的2 L密闭容器中进行某一可逆反应:X(g)+2Y(g)2Z(g),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改变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单位为mol·L-1·s-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A.X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值B.Y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值C.Z的物质的量的增加值D.Y的物质的量的减少值24.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 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 S 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 s 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 )。

A 3.4 mol B. 2.4 molC. 2.8 molD. 1.2 mol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25.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 ℃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2SO2(g)+O2(g)2SO(g)ΔH=-190 kJ·mol-1。

(1) 已知单质硫16 g燃烧放热为149 kJ,写出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由S(s)生成3 mol SO3(g)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 2H2(g) + CO(g) C H3O H(g);ΔH =-90.8 kJ·mol-1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23.5 kJ·mol-1③ CO(g) + H2O(g) C O2(g) + H2(g);ΔH=-41.3 kJ·mol-1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 O2 (g)的ΔH=___________2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反应开始到10min,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到10min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开始到10min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7.将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硫酸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