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优美散文片段

合集下载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精选10篇)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精选10篇)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精选10篇)汪曾祺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供大家欣赏。

汪曾祺经典短篇散文篇1修下水道了。

最初,孩子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看见一辆一辆的大汽车开过来,卸下一车一车的石子,鸡蛋大的石子,杏核大的石子,还有沙,温柔的,干净的沙。

堆起来,堆起来,堆成一座一座山,把原来的一个空场子变得完全不认得了。

(他们曾经在这里踢毽子,放风筝,在草窝里找那么尖头的绿蚱蜢——飞起来露出桃红色的翅膜,格格格地响,北京人叫做“卦大扁”……)原来挺立在场子中间的一棵小枣树只露出了一个头,像是掉到地底下去了。

最后,来了一个一个巨大的,大得简直可以当做房子住的水泥筒子。

这些水泥筒子有多重啊,它是那么滚圆的,可是放在地下一动都不动。

孩子最初只是怯生生地,远远地看着。

他们只好走一条新的,弯弯曲曲的小路进出了,不能从场子里的任何方向横穿过去了。

没有几天,他们就习惯了。

他们觉得这样很好。

他们有时要故意到沙堆的边上去踩一脚,在滚落下来的石子上站一站。

后来,从有一天起,他们就跑到这些山上去玩起来。

这倒不只是因为在这些山旁边只有一个老是披着一件黄布面子的羊皮大衣的人在那里看着,并且总是很温和地微笑着看着他们,问他姓什么,住在哪一个门里,而是因为他们对这些石子和沙都熟悉了。

他们知道这是可以上去玩的,这一点不会有什么妨碍。

哦,他们站得多高呀,许多东西看起来都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他们看见了许多肩膀和头顶,看见头顶上那些旋。

他们看见马拉着车子的时候脖子上的鬃毛怎样一耸一耸地动。

他们看见王国俊家的房顶上的瓦楞里嵌着一个皮球。

(王国俊跟他爸爸搬到新北京去了,前天他们在东安市场还看见过的哩。

)他们隔着墙看见他们的妈妈往绳子上晒衣服,看见妈妈的手,看见……终于,有一天,他们跑到这些大圆筒里来玩了。

汪曾祺散文优美语段摘抄大全

汪曾祺散文优美语段摘抄大全

汪曾祺散文优美语段摘抄大全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葵叶倾向阴,手掌大的叶面,一半向着太阳,一半背着太阳,边缘不生剌,叶面呈铁灰色的,而叶背却呈淡绿色,或竟是银白色。

我看到琉璃瓦在夕阳下闪着柔和的光芒,瓦楞框里反射着瑰色的晚霞。

冬至之后,大地上白茫茫一片。

冬日透出绚烂的霞光,送别一年即将离去。

观山如读史,看水如观画。

一个人气质不在于脸上涂了多少脂粉,而在于内在的修养和气质。

只有那些尽情地享受孤独的人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自由。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只有那些能忍受痛苦和穷困的人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人生就像一部小说,其价值在于贡献人物,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生活中小事的感悟。

只有那些有勇气去尝试的人才能抓住机会,因为机会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真正的爱情更美好、更值得追求的了。

人生的路途漫长而曲折,只有那些始终坚守信念的人才能到达终点。

生活中的小事情往往能反映出人的品质和个性。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物质,而在于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并尽可能地给予他人爱和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并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

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往往是最简单的事情,比如与家人在一起、和朋友聊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等等。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真诚对待。

在生活中要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被名利和地位所迷惑,要学会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汪曾祺精品散文三篇

汪曾祺精品散文三篇

汪曾祺精品散文三篇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1920 年 3 月 5 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汪曾祺精品散文 三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昆明的雨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 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 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 左下画了几朵 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 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 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 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 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 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 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 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 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 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 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 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 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 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 滑, 嫩, 鲜,香, 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 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 调比牛肝菌高。

人间草木经典段落

人间草木经典段落

人间草木经典段落人间草木经典段落《人间草木》是2009年5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汪曾祺,是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间草木经典段落,希望对你有帮助!1、暴雨密密实实,倾泻而下。

雨水排泄不及,沿着路沿汇流成溪,湍急而下,人们几乎趟着水跑路。

正在车里窃喜没有被淋雨的光景,自己却到站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下车冲进雨里,才5米的距离,全身就浇了个透湿,急忙躲在附近一家小店的门口。

细瞧瞧周围躲雨的人,浑身也都是湿漉漉的。

瞬间的狂风骤雨,显然让人措手不及,样子都有些狼狈,但心里却是畅快轻松的。

愉悦的心情像绽放的牡丹花,盛开在每个人的脸上心里。

2、车行城外,只见宽阔的马路向着远方延伸,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水边沟渠、还有那迎着阳光怒放的芦花,闪烁着耀眼的洁白或是一片灰色、一团团红色的盐碱蓬也正在用它的生命展示着最后的美丽。

那时,总有一种叫做苍凉的况味涌上了心头。

那满目的空旷,那似雪的白色、那中性的灰、那团团的红和着蓝天、白云、碧水,构成了一幅幅美的画面。

3、车在芦苇荡中穿行,只见,蓝天一碧如洗,偶尔的云朵闲适的飘过,装饰着这美丽之外的惊喜!只想说:若缘分也如同这不经意的邂逅一样,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美丽?是淡然一笑的擦肩而过,还是轻轻地唤一声:嗨,原来你也在这里?极目远眺处,已是蓝天、白云、草原的壮美,只是满目的绿色是那一棵棵普通到平凡的芦苇!生命原来也可以这样,只要你有一颗把灵魂安置在自然中的心,只要你用一颗心去感悟,一切都将变的不可思议!4、初见时,天真的很蓝,长空辽阔、一望无际,清风贴着微波荡漾的湖水,从芦苇丛中穿过,温柔的像情人的眼眸,融化了每一个到这里的游者。

相逢的刹那,便让你我褪去一身的红尘烟火,忘却繁芜的过往。

伫在湖边远眺,似乎某个地方一直萦绕着如纱的薄雾,隐约间又像是看到了什么。

如果我是来寻梦的,哪儿会有似曾相似的记忆。

现在,我如约而至,却只愿做一片白云,静静的飘过每个在梦里出现过的地方。

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

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

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汪曾祺经典散文欣赏篇1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

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

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

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

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

坚果的外面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鳞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

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

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

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

你给我取去。

”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

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

这栗子是什么来头,是贾蓉送来的?刘老老送来的?还是宝玉自己在外面买的?不知道,书中并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较多。

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

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

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

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 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

良乡栗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

据说良乡栗子原是进贡的,是西太后吃的(北方许多好吃的东西都说是给西太后进过贡)。

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

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

汪曾祺美文摘抄原文

汪曾祺美文摘抄原文

汪曾祺美文摘抄原文
以下是一段汪曾祺的原文摘抄:
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郁的果子香。

这家水果店的水果,又全又好又便宜,枝让顾客随便挑选。

我最喜欢吃那里的莱阳梨。

而我的孩子则喜欢吃那里的红香蕉苹果、大白梨、美国的香味苹果、紫色的葡萄。

有些水果我们从未见过,吃起来又极香甜可口。

这是汪曾祺在他的散文《人间草木》中的一段摘抄,描述了他对一家水果店的记忆和感受。

这段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够闻到水果的香气,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汪曾祺散文段落摘抄

汪曾祺散文段落摘抄

一、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二、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三、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四、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

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

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

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

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五、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六、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

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

这地方兴换工。

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

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

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

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

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七、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八、徐渭所作《七绝》之六:翠幌流坐着地垂,重论旧事不胜悲。

可怜唯有妆台镜,曾照朱颜与画眉。

九、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

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

……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

我的菜端上来之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

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汪曾祺的好句好段摘抄

汪曾祺的好句好段摘抄

汪曾祺的好句好段摘抄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汪曾祺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好句好段。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 你瞧瞧,就这么简简单单几个字,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你感觉到了那种温暖、那种亲情?仿佛能看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灯光暖暖地照着,有说有笑,温馨得不得了。

还有啊,“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哇塞,这描写得多生动!光是读着,都能感觉到那股子清凉和爽快,好像自己也在那个井边,等着切开大西瓜呢。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这句话真的太戳心啦!让我觉得生活里总得有那么一样让自己满心欢喜的东西,就像草木依恋着时光一样,纯纯的,美美的。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

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哈哈,是不是特别有趣?汪曾祺这文字,就是这么率真可爱,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读起来心里暖暖的,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爱,咱也得好好去爱这个世界呀。

怎么样,汪曾祺的这些句子是不是很棒?稿子二亲,咱们一起来品品汪曾祺的妙言妙语哈。

“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

”哇,这画面感太强啦,好像那秀美的山色就在眼前,夜晚的溪水声还在耳边回响,让人能做个美美的梦。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哎呀,是不是特别亲切?感觉就像一个老朋友在跟你唠家常。

“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说得真在理儿!生活嘛,就是要多姿多彩,啥都去尝尝,啥都去听听,多有意思。

“我所谓的‘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好想尝尝。

”这形容美食的方式太独特啦,让人浮想联翩,馋得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曾祺的优美散文片段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以及京派小说的传人。

汪曾祺写的散文有很多,其中是一些语句片段是写的比较好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的优美散文片段,欢迎阅读!1. 我初学写小说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

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的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着不像真人说的话。

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2.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3. 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

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

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

语言具有文化性。

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

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包世成论王羲之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有关。

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

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

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

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

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5. 她问了我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6. 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

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

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

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

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

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

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做“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

——上面大概有个滑车。

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

7. 1948年3月,香港出了一本《大众文艺丛刊》,撰稿人为党内外的理论家。

其中有一篇郭沫若写的《斥反动文艺》,文中说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

这对沈先生是致命的一击。

可以说,是郭沫若的这篇文章,把沈从文从一个作家骂成了一个文物研究者。

事隔30年,沈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却由前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写了序。

人事变幻,云水悠悠,逝者如斯,谁能逆料?这也是历史。

”8. 国子监,现在已经作为首都图书馆的馆址了。

首都图书馆的老底子是头发胡同的北京市图书馆,即原先的通俗图书馆--由于鲁迅先生的倡议而成立,鲁迅先生曾经襄赞其事,并捐赠过书籍的图书馆;前曾移到天坛,因为天坛地点逼仄,又挪到这里了。

首都图书馆藏书除原头发胡同的和建国后新买的以外,主要为原来孔德学校和法文图书馆的藏书。

就中最具特色,在国内搜藏较富的,是鼓词俗曲。

9. 新校舍大门东边的围墙是“民主墙”。

墙上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壁报,左、中、右都有。

有时也有激烈的论战。

有一次三青团办的壁报有一篇宣传gd党观点的文章,另一张群社编的壁报上很快就贴出一篇反驳的文章,批评三青团壁报上的文章是“咬着尾巴兜圈子”。

这批评很尖刻,也很形象。

“咬着尾巴兜圈子”是狗。

10. 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

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

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

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

固然报春花在我们那儿很少见,也许没有,不像昆明。

11. 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

12. 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

13.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汪曾祺《受戒》14. 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

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汪曾祺《受戒》15. 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

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

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

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

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汪曾祺《受戒》16. 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青浮萍,紫浮萍。

长脚蚊子,水蜘蛛。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汪曾祺《受戒》17.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

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炭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佐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他钓鱼很有经验。

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

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到听到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

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走。

不一会儿,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汪曾祺《受戒》18. 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

头?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

这两上丫头,这一头的好头?!通红的?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汪曾祺《受戒》19. 偷鸡的有一件家什--铜蜻蜓。

看准了一?老母鸡,把铜蜻蜓一丢,鸡婆子上去就是一口。

这一啄,铜蜻蜓的硬簧绷开,鸡嘴撑住了,叫不出来了。

正在这鸡十分纳闷的时候,上去一把薅住。

――汪曾祺《受戒》20. 这些玻璃匣子里装的是黑瓜子、白瓜子、盐炒豌豆、油炸豌豆、兰花豆、五香花生米。

长板的一头摆开”熏烧“。

”熏烧“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

――汪曾祺《受戒》21. 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点声音!他看见明子也坐在里面,想跟他打个招呼又不好打。

想了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她看见明子目不斜视地微微点了点头,就不管很多人都朝自己看,大摇大摆地走了。

――汪曾祺《受戒》22. 薅三遍草的时候,秧已经很高了,低下头看不见人。

一听见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浓绿里唱:栀子哎开花哎六瓣头哎……姐家哎门前哎一道桥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两步就赶到,赶到就低头薅起草来,傍晚牵牛“打汪”,是明子的事。

――水牛怕蚊子。

这里的习惯,牛卸了轭,饮了水,就牵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滚扑腾,弄得全身都是泥浆,这样蚊子就咬不通了。

低田上水,只要一挂十四轧的水车,两个人车半天就够了。

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车杠上,不紧不慢地踩着车轴上的拐子,轻轻地唱着明海向三师父学来的各处山歌。

――汪曾祺《受戒》23. 茨菇。

家里喂了一大群鸡鸭,单是鸡蛋鸭毛就够一年的油盐了。

赵大伯是个能干人。

他是一个「全把式」,不但田里场上样样精通,还会罩鱼、洗磨、凿砻、修水车、修船、砌?、烧砖、箍桶、劈篾、绞麻绳。

他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榆树。

人很和气,一天不声不响。

赵大伯是一棵摇钱树,赵大娘就是个聚宝盆。

大娘精神得出奇。

五十岁了,两个眼睛还是清亮亮的。

不论什么时候,头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挣挣的。

像老头子一样,她一天不?著。

煮猪食,喂猪,?咸菜,--她?的咸萝?乾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编蓑衣,织芦篚。

她还会剪花样子。

――汪曾祺《受戒》24. 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

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

这地方兴换工。

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

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

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

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

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汪曾祺《受戒》25. 王二一家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经营逐渐积累起来的财富,生活上获得的改善也不过是得以尽兴听书,过年时赌个小钱。

他的经历被食客张汉改头换面成了禀赋所带来的恩赐,说白了是天生的,不是人人都可得。

关键的是,人们信了!尤其是两三次险些被请走的陶同事和老是犯错挨打的陈相公。

他们不但羡慕王二“大小解分开”的禀赋,还试图检验自身是否也由此隐藏的天赋。

听起来夸张搞笑,但也心酸,在等级分明的药房里讨生存的小人物,巴巴地指望着有一天,生活能朝好的方向发展。

即使现实茫然而残酷,可挣扎仍在继续,希望之火虽小,却努力着不让它被浇灭。

――汪曾祺《受戒》26. 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为何别的大小店铺都不再盈利,而王二一个普通简陋的熏烧摊子却蒸蒸日上,越来越有样。

他们那时,自是不甚清楚竞争的缺失所带来的利好关系。

运势的迷惑复杂让他们宁愿相信命运天定,也不愿深究现实原因和机遇的影响。

所以他们虽然瞧不上作为寄生虫的张汉,但也不会去质疑张汉的闲扯胡谈。

或许迷信命运一点,让大家都轻松好过些。

没有禀赋就老老实实过老日子,因为人没法去跟老天争辩。

有幸受宠的,就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馈赠,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起来。

――汪曾祺《受戒》27. 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

往生再世,皆当欢喜。

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清早起来梳小辫儿。

――汪曾祺《受戒》28. 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汪曾祺《受戒》29. 睡着之后,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昙花开了。

――汪曾祺《受戒》30. 墓草凄凄,落照黄昏,歌声犹在,斯人远矣。

――汪曾祺《受戒》31. 若我在临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绿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无从说,说不好的美丽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遥远的举杯致意。

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许它流去又流回,改头换面千千万,我认取你一如初见。

32. 那一年,花开得不是最好,可是还好,我遇到你;那一年,花开得好极了,好像专是为了你;那一年,花开得很迟,还好,有你。

33.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

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

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34. 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35.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36.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37.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38.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39.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

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