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死亡原因动态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全文)

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全文)

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 为了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吉林省通化市卫生局、妇幼保健院每年组织评审组专家对孕产妇死亡病例逐个进行死亡分析、评审,并制订相应干预措施。

现对通化市2000~20XX 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忆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20XX年所有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 d内在通化市辖区内死亡的孕产妇。

1.2 方法通过基层保健XX络逐级上报,市妇幼保健院及时到现场进行死亡原因调查,2次/年深入进行孕产妇死亡质量操纵监测防止漏报,有关专家对死亡个案逐一评审。

2 结果2.1 孕产妇死亡率通化市2000~20XX年孕产妇死亡40例,同期活产数104447人,平均死亡率为38.29/10万,其中2000孕产妇死亡率为42.55/10万;20XX年孕产妇死亡率为58.22/10万;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1 11/10万;20XX 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2.31/10万;20XX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3.23/10万;20XX年孕产妇死亡率为51.20/10万;20XX 年孕产妇死亡率31.79/10万。

2.2 死因构成孕产妇死亡40例,其中产后出血1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例;羊水栓塞5例;脑出血3例;妊娠合并先心病2例:妊娠合并肝癌1例;产后肝昏迷1例;肺梗死1例;麻醉意外1例。

前4位死因占总数的85%。

2.3 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2.3.1 死亡孕产妇的社会文化状况①年龄分布:年龄最大44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1岁;②地区分布;山区农业户口28例;城镇户口12例;③文化程度:大学文化1例;高中文化l例;初中文化2s例小学文化10例;④职业:38例为无职业的家庭妇女;1例学生;1例工作人员。

⑤计划生育情况:计划内妊娠34例,占85%,计划外妊娠6例,占15%,其中未婚先孕l例,孕1次18例,孕2次11例,孕3次以上10例;⑥经济条件:月收入200元以上为26例,月收入100元以上为10例,月收入50元以上4例。

1例产妇死亡的分析报告

1例产妇死亡的分析报告

1例产妇死亡的分析报告2013年6月,青海省互助县发生一起产妇死亡事件,我们对事件的整个过程开展了调查,对导致产妇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建议1臨床资料李XX,女,30岁,已婚,系互助县XX镇农民,本次怀孕为第二胎,LMP:2012年8月31日,EDC:2013年6月14日。

2013年6月11日出现下腹部阵痛到县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因县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产科无床位,遂到XX镇卫生院住院分娩。

15时50分该卫生院以”孕足月,下腹阵痛5h”为主诉收住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mmHg,全身浮肿(++)。

17时25分宫口全开,胎膜自破,17时35分自然娩出一女活婴,5min后胎盘胎膜自然娩出,查无缺损,会阴Ⅰ度裂伤,产后出血250ml,给予会阴裂伤缝合、肌肉注射缩宫素20单位,继续观察后阴道有少量流血,给予子宫按摩,静脉点滴氯化钠、缩宫素10单位,期间阴道仍有少量流血,续点脑垂体后叶素18单位,至此产后出血量约达650ml,血压100/70mmHg,卫生院动员将产妇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而家属不同意;19时30分产妇阴道仍流血约100ml,子宫脐下二指,给予止血三联、补充血容量等措施,再次向家属交代产妇病情,并要求将产妇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而家属不同意转院;20时30分产妇阴道仍流血约100ml,血压100/80mmHg,继续给予补液,21时将产妇由产房转至病房。

22时20分产妇又出现阴道流血,产妇自述有点头晕,测血压90/60mmHg,卫生院医生再次要求家属将产妇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家属方同意转院,家属拨打120急救电话,但县人民医院产科因无病床为由而未来接病人[1]。

22时50分,产妇由自家车在家属的护送下转送到县级医院治疗,到县中医院后因该院不设产科,故又转往省级医院救治,期间因路途较远,加上迷路等原因,6月12日1时05分产妇方送达省人民医院,该院产科以”患者因产后大出血7h由外院转入”收住,查体:患者无意识,呼之无应答,血压测不到,颈动脉无法触及,无呼吸、心跳,全身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未闻及心率,腹软,宫底脐上一指,按压宫底阴道无血液流出,会阴轻度浮肿,双下肢中度浮肿。

孕产妇死亡原因回顾分析

孕产妇死亡原因回顾分析

孕产妇死亡原因回顾分析摘要:目的为了了解金川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

资料:1995~2006年度金川县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和孕产妇死亡情况调查表。

结果死亡原因顺位产后出血、妊高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产褥感染。

结论只有强化三级保健网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大对群众健康教育力度,大力推行住院分娩,提高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才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使孕产妇得到良好的保健服务。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原因干预措施孕产妇死亡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

为了了解金川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现对我县1995~2006年度农村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995~2006年金川县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和孕产妇死亡情况调查表。

1.2 方法辖区内孕产妇死亡由接诊单位或所属乡镇卫生院在24小时内向妇幼保健站报告,县妇幼保健站接到报告后,即派2名以上妇保医生,对死亡孕产妇进行入户调查,填写死亡报告卡和死亡调查报告。

2 结果2.1 死因顺位1995~2006年孕产妇死亡11例。

死因顺位依次为产后出血6例,占54.55%;妊高征2例,占18.18%;胎盘早剥1例,占9.1%;产褥感染1例,占9.1%;羊水栓塞(中内引产)1例,占9.1%。

2.2 孕产妇分娩地点县医院分娩2例(中孕引产1例),占18.2%;镇医院分娩1例,占9.1%;家中分娩8例,占72.73%。

2.3 孕产妇死亡地点家中5例,占45.45%;途中2例,占18.18%;县级医疗单位2例,占18.18%;镇医院2例,占18.18%。

2.4 死亡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11例死亡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下,家庭月经济收入50元1例,占9.1%;100—200元8例,占77.3%;300元以上2例,占18.18%。

孕产妇死亡个案分析报告

孕产妇死亡个案分析报告

孕产妇死亡个案分析报告1 孕产妇死亡概况某女,36岁,已婚,青海籍,末次月经2008年3月3日,停经2个月后经海东医院B超诊断为宫内妊娠、早孕,早孕检查均正常。

于2008年5月2日开始1次/w到地区医院检查,9月底到海东医院检查时医生诊断为臀位,嘱膝胸卧位,后每次去检查时除臀位没能纠正外,其余都正常。

其产前检查次数达20余次。

于2008年10月18日在卫生院产前检查:血压120/80mmHg,心肺正常,宫高30cm,臀位,尿常规正常,卫生院大夫嘱分娩时到县级医院去,至11月21日17时出现手麻感觉,未引起重视,于当晚12时腹痛、头痛之症状,家人立即找了出租车送至互助县医院(近40km路)就诊,县医院就医因”孕足月G2P1臀位无腹痛,头晕、眼花1h,血压120/80mmHg,无产科症状转往省级医院,而且其家人拒绝护送。

家人又花费近2h时间转往海东地区医院,海东医院测血压:160/110mmHg,舌下含服”心痛定”后转往省级医院(红十字医院)。

红十字医院于2008年11月22日07时以”孕足月,头痛、头晕伴双下肢无力6h”之主诉收住产科。

入院查体:血压120/70mmHg,神志清,心肺正常,宫高31cm,腹围100 cm,胎位LOA,行CT检查等诊断为:孕37wG2P1LOA,右侧枕顶叶脑出血,给予控制血压、脱水、止血、改善脑循环等对症治疗,并于当天11时30分剖宫产出1男活婴,产后出血量300Ml,产后血压120/70mmHg,术后病情加重,于11月24日先后行右顶、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脑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术后患者呈昏迷状态,中枢性呼吸入循环功能衰竭,于11月25日17时50分放弃抢救治疗而死亡。

2 孕产妇死亡原因该死者死亡原因为紧急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该病史有如下几个特征。

2.1该死者末次月经2008年3月3日,停经2个月后经海东医院B超诊断为宫内妊娠、早孕,早孕检查均正常。

9月底到海东医院检查时医生诊断为臀位,嘱膝胸卧位,后每次去检查时除臀位没能纠正外,其余都正常。

孕产妇死亡13例原因分析

孕产妇死亡13例原因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小学文化 4例 ( 3 0 . 7 7 %) ,高中文化仅 1 例 ( 7 . 6 9 %) 。
3 பைடு நூலகம்论
1 . 1 资料来源 来源于 2 0 0 9至 2 0 1 2年保 山市隆 阳区妇幼 卫生报表 、孕产妇死 亡个 案卡 、死 亡调查 报告 和区综合 评 审意见等相关资料。 1 . 2 方法 按 WH O推荐 的 “ 十二表格评 审法 ” 的要求进 行逐项整理 ,并成 立评 审专家 组 ,专家根 据个 案 资料 、调 查情况等对每例孕产妇死亡原 因进行客观 、科学的分析 。
4 干 预 措 施
2 . 3 评审结果 1 3例 中不 可避 免 死亡 7例 , 占 5 3 . 8 5 %; 可避免死亡 6例 ,占 4 6 . 1 5 %。 2 . 4 死 亡 孕 产 妇 的 特 点 1 3例 死 亡 孕 产 妇 农 村 户 口 ( 1 0 0 %) ,少 数 民 族 4例 ( 3 0 . 7 7 %) ;居 住 山 区 1 0 例
2 结 果
2 . 1 4年中孕产 妇死 亡情况
见表 1 。
表1 2 0 0 9— 2 0 1 2年 孕 产 妇 的 死 亡 情 况
2 . 2 孕产妇死亡原 因分析
见表 2 。
表 2 孕 产 妇 死 亡原 因
3 . 1 我 区随着 “ 降 消” 及 “ 新 农合 ” 等 医改 项 目的全 面 实施 ,区 、乡级顺产 、剖宫产 实行 限价 打包政 策 ,免 费住 院分娩 ,农村孕产 妇住 院分娩 的人数 已逐 步增 多 ,家庭分 娩 日趋减少 ,但是 1 3例死亡孕产 妇都是农村 妇女 ,文化水 平低 ,卫生状况差 ,经济 收入低 , 自我 保健 意识 差 ,早孕 建册率低 ,产检次 数少 ,出现轻微 异常 情况 时常 因经济拮 据而拒绝治疗 ,致 使高 危妊娠 发生率 高 ,通过 对死亡 孕产 妇各种特征死亡率 的分 析 ,可 以看 出影 响孕 产妇死 亡 因素 是多方面 的,涉 及个人 、家庭 、社 会 、医疗 保健 等各 个方 面,产妇所处 的环境 和个人 条件 的优劣 决定 孕产妇 死亡 的 相对危 险度 ,产前 检查率 与孕产 妇死亡 呈负 相关 ,从 孕 产妇死亡 的地 区分 布看 ,民族地 区和农 村部分 边远 山 区孕 产妇死亡率较高 。 3 . 2 从孕产妇死 因来看 ,妊娠合并 心脏病 占首位 ,提示 在 产前检查时一定要 进行 详细 全面检 查 ,及时 发现疾 病并适 时干 预 ,对 不 宜妊 娠 的妇 女 及 早 终 止 妊 娠 ,如 果 能 做 到 “ 三早”这些死亡 8 0 %是 可以避免 的。孕产妇孕次 I >2次 的 8例 ,占6 1 . 5 4 % ,经产妇仍是人们 容易忽视 的问题 ,从 近 几年死亡 孕产 妇 生育 情况 看 ,经 产妇 所 占 比例 明 显增 多 , 产妇个人及 医生 有可 能认为 经产妇 再生 育相对 容易 ,忽 视 经产妇孕期保健 及产程 监护 。由于经产 妇生 育间 隔时 间较 长 ,再生育年龄偏 大 ,增加 了发 生产科 并发症 及 内科并 发 症 的风险 ,临床助产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这一群体 。

孕产妇死亡年度总结范文(3篇)

孕产妇死亡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孕产妇死亡仍然是影响我国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本年度我们针对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现将总结报告如下:二、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1. 孕产妇死亡原因本年度,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包括:产科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疾病、孕产妇心理因素等。

其中,产科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2. 孕产妇死亡时间分布本年度孕产妇死亡主要集中在孕晚期和产褥期,尤其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48小时内。

3. 孕产妇死亡地域分布本年度孕产妇死亡地域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

三、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1.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相对匮乏,导致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2. 孕产妇健康管理意识薄弱部分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健康管理意识,未能及时进行产检和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3. 医疗服务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在孕产妇保健服务方面存在不足,如产前检查不全面、分娩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等,导致孕产妇死亡。

四、改进措施及成效1. 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的认识,引导孕产妇及时进行产检和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孕产妇医疗服务水平。

3. 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本年度,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孕产妇死亡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总结本年度孕产妇死亡年度总结表明,孕产妇死亡问题仍然存在,但通过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下降。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为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16例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16例

( 中有 2例 院外转 来 , 其 已病 危 , 例 剖宫 1 产术 中, 例足 月妊 娠分 娩后 , 1 1例剖宫产 术后 2 时 )心脏 病 2例 1. % ( 4小 , 2 5 其妊 娠合并先心病 1 , 娠期 高血压性脏病 例 妊
1例 ) 子 宫 破 裂 1例 ( . % ) 产 褥 感 染 , 63 , 1例 ( . % ) 63 。
查 , 免 错 过 抢 救 时 机 。 国 内 文 献 报 以 道 随着 剖 宫产 率 的增 加 , 置胎 盘 发 前
生率 增 加 , 子 宫 瘢 痕 部 位 妊 娠 , 痕 子 如 瘢
宫破裂 , 盘粘 连 , 盘植入 , 胎 胎 2次剖 宫产 等也相应增加 , 产后出血机会 也增 加。 国 外学者研究表 明 大多数 产后 出血所 导
孕产 妇 死 亡原 因分 析 1 6例
次是 : 后 出血 7例 ( 38 ) ( 中 5 产 4.% , 其
田玉 玲 田敬 霞 孟 利 平
确处理第 三产程 , 时娩 出胎盘 , 勿强 及 切
力 牵 拉 脐 带 。一 旦 发 现 子 宫 收 缩 欠 佳 即
例有妊娠期高 血压疾 病重 度子痫 前期 ) , 宫缩乏力 5例 ( 14 , 宫内翻 1例 , 7 . %) 子
胎 盘 残 留 1例 ; 水 栓 塞 5例 ( 13 ) 羊 3. % ,
2 0 1 东 大 学 附 属 济 南 市 中心 医 院 5 0 3山 ( 东济南市) 山 摘 要 目的 : 进 一 步 提 高 产 科 质 量 , 为
刻按摩 子宫 , 使用宫缩剂 , 如缩 宫素 , 欣母
沛 , 能 有 效 止 血 。对 难 治 性 产 后 出 血 , 多
因, 生在 我 院 3例 , 发 1例足 月妊娠 胎 儿

32例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32例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32例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收集对象:我县1999年1月~2006年12月县内正式户口的计划内外孕产妇。

1.2 资料来源:全县县乡镇医疗保健单位专业人员的监测调查材料。

2 死亡孕产妇的调查2.1 死亡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年龄19~41岁,平均29.19岁,20岁以下1例,20~30岁15例,30~40岁14例,40岁以上2例。

文化程度:高中文化3例,初中文化13例,小学文化13例,文盲3例。

户口:农业户口31例,非农业户口1例。

计划生育指标:计划内18例,计划外14例。

经济状况:人平均月收入<50元8例,50~100元6例,100元以上9例,200元以上9例。

婚姻状况:已婚31例,未婚1例。

孕次:孕1次6例,孕2次9例,孕3次9例,孕3次以上8例。

产次:产1次11例,产2次14例,产3次3例,产3次以上1例。

产前检查情况:<5次10例,>5次11例,未作检查11例。

2.2 分娩情况:分娩地点:家中分娩4例,乡镇医院分娩9例,县级医院分娩11例,省市级医院分娩1例,未分娩7例。

接产情况:新法接生21例,非新法接生4例,未分娩7例。

死亡地点:家中4例,途中4例,乡级医院7例,县级医院14例;省市级医院3例。

2.3 孕产妇死因构成比及顺位:产后出血10例,31.2%,顺位1;妊娠期高血压病5例,15.63%,顺位2;羊水栓塞4例,12.5%,顺位3;心脏疾病3例,9.38%,顺位4;肝脏疾病2例,6.25%,顺位5;子宫破裂1例(3.13%),子宫内翻1例,产褥中暑1例,异位妊娠1例,肺栓塞1例,大叶性肺炎1例,肿瘤1例,食物中毒1例。

2.4 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可以避免死亡27例;不可避免死亡5例。

3 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分析(1)部分计划外怀孕的孕妇未接受孕期检查和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孕期出现异常情况无法进行监测和及时处理。

(2)个别孕产妇及家属保健意识和经济条件较差,不听从医生劝告,不愿住院分娩,更不愿到技术条件好的医院住院,一但发生异常情况,不能及时送往医院,延误了抢救的治疗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阳市安岳县2007-2009年
孕产妇死亡原因动态分析报告
资阳市安岳县妇幼保健院
孕产妇死亡率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降低我区孕产妇死亡率,为制定控制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对2007-2009年我区孕产妇死亡的个案表、调查报告及评
审结果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

结论:2007—2009年我区孕产妇死亡率正在逐步下降。

分析发现孕产妇死因前3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

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注重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症等情况的识别和救治。

建立健全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仍然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

我区孕产妇死亡率从2007年的44.42/10万下降到2009年的26.46/10万,通过孕产妇死亡资料的统计,分析我区孕产妇死亡的特点与趋势。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7-2009年我区孕产妇死亡卡、孕产妇死亡
调查附卷、病历摘要或病历等相关调查资料。

(二)方法
通过收集孕产妇死亡卡、孕产妇死亡调查附卷、病历摘要或病历等相关调查资料。

每年组织对本辖区内的孕产妇死亡进行了漏报调查和孕产妇死亡评审。

二、结果
(一)孕产妇死亡率
2007-2009年我区活产总数29964人,孕产妇死亡9例,每年平均死亡率为30.03/l0万。

(二)孕产妇死因顺位:3年中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脏病55.56%,妊高症33.33%、产科出血ll.11%。

(三)孕产妇死亡基本特征的分析:孕产妇的基本特征是指年龄、产次、文化程度、民族、居住地区等方面。

1、年龄分布:9例孕产妇死亡中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2 9岁。

2、计划生育:计划外生育而死亡孕产妇6个,占为6 6.6 7%。

计划外孕产妇死亡逐年上升。

明显高于计划内生育死亡的孕产妇。

3、孕产妇死亡文化结构:小学文化3例,占33.33%,初中文化6例,占66.67%。

4、孕产妇死亡居住地区分布:9例孕产妇死亡都是农村户
口。

5、死亡孕产妇产次情况:孕5次上的有2例,孕4次的有2例,孕3次的有2例,孕2次的3例,产次平均2次。

(四)保健服务措施
1、产前检查
9例死亡孕产妇中,有4例没有做过产前检查占44.44%。

有5例进行过产前检查的初检孕周都在l5周以上,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平均l次。

2、孕产妇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
死亡地点:6例死亡在市级医院,占66.67%;l例死亡在途中,占11.11%;l例死亡在镇乡卫生院,占11.11%;l例死亡在村卫生站,占11.11%。

分娩地点:市级医院2例,有5例未分娩,1例在村卫生站,l例在镇乡卫生院。

3、孕产妇死亡诊断依据及评审结果
(一)诊断依据
临床症状诊断占1 00%。

(二)评审结论
经评审可避免死亡或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77.78%,不可避免死亡占22.22%。

三、讨论
从我区孕产妇死亡率的趋势来看,2007—2009年出现逐
步下降的趋势。

在2007-2009年期间我区开展了“降消项目’’工作,通过加强产科基础建设、人员培训、建立健全了妇幼卫生服务网络、急救绿色通道,农村贪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使得我区孕产妇死亡得到了有效控制。

我区孕产妇死亡中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占第一位,主要死亡原因是合并心脏病、升主动脉夹层破裂;并例第一位的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第二位的是产科出血。

经过实施‘‘降消’’项目工作,通过对产科出血的培训,各医疗保健单位对产科出血的防治与抢救有很在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各医疗保健单位的产科规范化建设;村卫生站的助产员转变了职能,这三年只发生了一例是非法接生所发生的孕产妇死亡。

所以我区的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不是产科出血。

从调查的结果,如孕产妇年龄过大或过小、计划外妊娠、孕期合并症、妊娠并发症等危险因素是造成孕产妇死亡基本原因。

四、干预措施
(一)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卫生状况、医疗保健水平、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单靠卫生部门是难以做到的。

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纳入到各级政府目标责任之中,加大投入。

(二)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区、乡医疗保健机构的分级管
理,规范各级职能。

(三)加强对各医疗保健单位的产科人员的针对性的培训工作。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虽然不太高,约为1%左右,但死亡率较高,要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死亡率,重视孕前及孕期保健尤为重要。

根据我区近三年的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是合并心脏病,我们现在要从培训人员这里做起,培训我们产科医生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就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识别和处理。

建立健全各级妇幼保健网,认真做好孕期保健,孕早期检查需测血压,以后定期检查,每次必需测血压、体重与尿常规。

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可明显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

(四)加大孕产妇系统管理力度,加强孕期监测,重视高危妊娠的筛查、管理和转诊等。

(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妇幼保健工作,把可避免的死亡控制到最低限度。

(六)继续开展好孕产妇死亡评审,对每个案例明确了死亡原因,分析了影响因素,找出了发生延误的可能环节,得出了评审结论并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