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十六 前后牙固定桥包埋及铸造(3学时)
实习十三前后牙固定桥石膏代型制作3学时

实习十三前后牙固定桥石膏代型制作(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前后牙固定桥可卸石膏代型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实习内容】1.观看可卸代型制作的电教片。
2.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可卸代型模型的临床意义、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实物展台观看可卸代型模型教学标本及常用工具。
4.示教可卸代型模型(单冠)的制作。
5.学生5-10人一组完成可卸代型的制作。
【实验用品】工作模型、模型修整机、技工打磨机、球钻、长柄钨钢梨形(菠萝样)磨头、石膏振荡器、代型钉、代型钉打孔机、气枪、502胶、硬石膏、蜡片、酒精灯、火柴、石膏调拌碗及调拌刀、分离剂、代型锯、模型底座橡皮托、雕刀、铅笔、代型间隙涂料等。
【方法和步骤】1.修整模型用模型修整机修整模型的四周及底部,将底部修成一个平坦的平面并与牙合平面平行,龈缘以下基底的高度要求在10mm以上。
然后用模型舌侧修整机将工作模型内侧多余的部分磨除,形成马蹄状。
最后用锐利的雕刻刀将模型牙合面的石膏瘤去除,检查上下颌模型之间的咬合关系是否正确。
2.工作模型打孔将修整好的工作模型放在打孔机的平台上,钉孔位置尽量设计在基牙颊舌向及近远中向的中央位置,打开电源开关,两手握紧工作模型,将要打孔的牙模型对准定位灯,同时将平台向下按,模型在随平台下降时,接触快速转动的打孔钻,形成所需要的孔。
要求孔要位于基牙近远中和颊舌径的中心点,孔壁与模型地面垂直。
如此打出所需的孔。
3.预备固持沟:用球钻在模型底部预备1条与孔正对并与牙弓轴向垂直的固持沟直至模型外侧壁,可同时在代型安置孔周围预备1-2个固持孔。
4.粘固代型钉打好孔后,用气枪吹净或牙刷清除孔内石膏粉末,将代型钉用502胶水固定在孔内,钉与模型底面垂直,钉与钉之间相互平行,钉的基台部应正好与模型底面平齐,在代型钉末端加小蜡球。
5.灌注模型底座模型底面清理干净后均匀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作分离剂,选择与工作模型大小合适的模型底座模型成型器,按照水粉比调拌适量与模型不同颜色的超硬石膏,震荡条件下注入中,再取少许调好的石膏糊剂,加到模型底部,确保两者之间无间隙或气泡存在,然后将工作模型压入底座成型器中,使复位钉接触到成型器最底部。
口腔技能实验室实习指导

口腔技能实验室实习指导(供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使用)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7年3月前言口腔医学与传统临床医学一样,均是实践性很强的经验性学科,口腔医学由于其特殊的临床操作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有更高的要求,临床技能培训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口腔医学实验教学在口腔医学本科阶段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完整的口腔医学学科体系,全面了解口腔基础医学及基础技能及专业技能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及其作用。
口腔技能实验教学是传授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课程,是使学生知识融汇贯通,能力全面发展,素质协调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径,既是理论教学的重要支撑,也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影响和制约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整个实验中心在实验教学的课程设制和实验项目的安排上始终统一于“口腔疾病”这一大范畴之中,在实验教学中,按学生对疾病的认识理解规律来建设实验平台和组织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对口腔疾病全面的认识观,综合应用口腔各专业临床医学的理论及技能知识的能力。
本实验室教学侧重点是将各专业学科的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与口腔医学基础有机地统一及揉和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培养口腔技能的同时训练学生对相关专业疾病全面的观察、综合分析能力,作出有自我创新意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编制本实验教程的目的是通过口腔医学技能实验课,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口腔临床理论课要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实验室内进行必要的口腔技能实习前操作培训,培育规范和良好的临床操作习惯,为今后的口腔临床专业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尤其是,通过大量的经验性的演示、验证、综合训练和部分提高的个体化设计实验室教程安排,将整个口腔医学教学体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的。
因此该教材的编写需使学生淡化按学科实习的固有概念,开阔视野,发展其创新意识,实验教程中每个实验项目之间的串联不再按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而是以学生循序渐进认识理解和设计治疗疾病所需掌握的口腔技能而编排实验的体系。
固定义齿包埋铸造技术操作流程

固定义齿包埋铸造技术操作流程
1、检查。
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确定缺牙位置和数量,并与患者沟通,设计固定义齿修复方案,告知相关费用和预后。
2、准备牙齿。
这一步骤包括磨除缺牙旁边的基牙,制作固位的肩台,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半小时。
3、取模。
备牙结束后,制取印模并制作出牙齿的石膏模型。
石膏模型制作完成后,通常会为患者提供临时牙冠。
4、假牙制作。
完成的石膏模型送到相应的加工厂,由牙科技师制作假牙。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到2周。
5、包埋铸造。
在假牙制作完成后,进行包埋铸造。
首先选择合适的包埋材料,调和材料,并严格按说明使用(水粉比)。
使用真空搅拌机,选择铸圈衬垫湿石棉纸,固定熔模于底座上,清洗熔模,然后将熔模放入铸圈中,最后包埋熔模。
6、蜡型制作。
包埋熔模后,进行蜡型制作。
首先回切法处理代型,形成基底蜡层,滴蜡塑形,标记回切部位,回切,做引导沟,去除切端、咬合面、唇颊面1.2-1.7mm,邻面及舌面0.8-1.2mm的蜡,保留0.3-0.5mm的蜡,金-瓷交界线应形成凹形肩。
7、佩戴。
假牙做好之后,通知患者戴上假牙,一般半小时就能完成。
铸造金属固定桥的学材

学习任务:铸造金属固定桥的制作第一部分 学习准备:(铸造金属固定桥的总体认识)一、什么是铸造金属固定桥?打磨抛光包埋铸造蜡型代型铸造金属固定桥利用缺牙间隙两侧或一侧的天然牙或牙根,在其上制作(),并与()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粘固剂将义齿粘固在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
二、固定义齿的优缺点是什么?1、优点:1)义齿所接受的牙合力通过基牙传导至()组织,其牙合力传导方式接近天然牙;2)支持良好,稳固,咀嚼效率高;3)体积小,近似原缺失牙,()小,舒适,不影响发音,容易适应;2、缺点:1)牙体组织切割较多;2)不能取出清洁,故设计上()功能要求较高;3)修理困难;4)对基牙要求高,适应症窄。
(铸造金属固定桥理论基础)三、固定义齿修复的适应症?四、固定义齿的组成和类型(一)固定义齿的组成固定义齿由固位体、桥体和连接体三部分组成。
1、什么是固位体?2、桥体:就是人工牙。
对桥体有什么要求?3、连接体指固定义齿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连接部分。
(二)固定义齿的类型我的疑问:1、双端固定桥:临床上广泛应用。
2、半固定桥:适用于( )的病例。
3、单端固定桥:临床少用,只适用( )的病例。
4、复合固定桥:五、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一)牙周储备力固定义齿修复时就是动用了基牙的牙周储备力,这是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
(二)牙周膜面积是反映牙齿牙周储备力大小的依据。
(三)牙槽骨结构六、固定义齿修复的力学分析(一)固定义齿机械力学原理1、简单支梁的受力反应1)屈应力: 2)挠曲变形: 2、简单固定梁的受力反应七、制作铸造金属固定桥的工艺流程及作业内容八(工具设备及材料)1.器械模型修整机、()、橡皮碗、成品橡胶底座、石膏调刀、()、手术刀柄、气枪、铅笔、酒精灯、铸造圈、铸造座、软毛笔、喷砂机、直手机打磨机、长柄钳。
高频离心铸造机的是运用原理加热高频离心铸造机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箱式电阻炉的常用温度是多少?2.材料普通石膏、11号手术刀片、液状石蜡、干棉球、()、不锈钢丝、火柴、铸造蜡条、酒精、()、硼砂、夹石针、砂片、各型长柄砂石钻、纸砂片、抛光橡皮轮、绒轮、抛光材料。
后牙铸造固定桥的制作流程

后牙铸造固定桥的制作流程后牙铸造固定桥的制作,那可真是个挺有趣的事儿呢!咱得先从基牙的预备说起。
基牙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得好好准备才行。
这时候呀,医生会把基牙的牙体组织磨一磨,可不是乱磨哦。
要磨出一定的形状,像是有聚合度的呀,还有合适的高度、宽度啥的。
就像给基牙做个特制的造型,让它能更好地承载固定桥。
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觉得有点酸酸的,不过不用担心,医生都是很小心的,就像对待小宝贝一样。
接下来就是印模制取啦。
这就像是给牙齿拍个照片,不过是3D的那种。
医生会用一些软软的材料放到嘴巴里,让它把牙齿的形状都记录下来。
这个时候可不能乱动哦,不然照片就拍糊啦。
取完印模之后呢,就会送到技工室去。
在技工室里呀,模型就被制作出来了。
技工师傅们可都是很厉害的人呢。
他们会根据模型来制作固定桥的金属部分。
这个金属部分的制作就很讲究啦。
要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像钴铬合金之类的就很不错。
师傅们会先做个蜡型,就像捏小泥人一样,把固定桥的形状用蜡先做出来。
然后呢,再把这个蜡型包埋起来,进行铸造。
铸造就像是魔法一样,把蜡型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属固定桥。
等金属固定桥做好了,还得进行试戴呢。
医生会把这个固定桥放到患者的嘴巴里,看看合不合适。
要是哪里不合适,就像衣服不合身一样,还得再调整调整。
可能是这里多磨一点,那里再补一补。
这时候患者也得积极配合,多和医生说说自己的感觉,是咬着不舒服呀,还是感觉哪里有高点之类的。
再之后就是粘固啦。
这一步就像是给固定桥找到它最终的家。
医生会用专门的粘固剂,把固定桥牢牢地粘在基牙上。
粘固的时候也得小心呢,要保证每个地方都粘得稳稳当当的。
粘好之后呀,患者就可以正常使用啦。
不过刚粘好的时候可能会有点不习惯,就像穿了一双新鞋子一样,需要一点时间去适应。
但是只要度过这个适应期,后牙铸造固定桥就能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啦,帮助我们正常地咀嚼食物,就像牙齿的小帮手一样呢。
后牙铸造固定桥的制作虽然有点复杂,但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验教程

实验报告与评定
1.总结可卸式模型制作的步骤、方法及要求。 2.评定可卸式模型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结果。 3.评定项目
(1)模型修整情况。 (2)复位钉孔定位情况。 (3)激光打孔机打孔及辅助固位沟槽制作情况。 (4)复位钉黏固及加模型底座情况。 (5)分割模型及代型修整情况。 (6)涂布间隙涂料情况。
(3)用软毛笔蘸包埋料将蜡型的表面及冠组织面先涂一层,罩 上预备好的暂时铸圈,在振荡器的振荡下,将包埋料顺着侧壁注 入铸圈,直至注满,并将顶端抹平。
5.将包埋好的铸圈写明学号、蜡型重量读数,置于室温安全处, 留下次课备用。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蜡型完成取下后,应尽快安插铸道、清洗、包埋,以防止变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临床实际应用为了保证蜡型的质量,必须采用铸造专用蜡。 2.要注意合理选择加蜡的器械和蜡加热的方法,浸蜡、滴蜡雕刻 的手法和顺序及要求。3.雕刻完成的蜡型一定要与预备牙冠密贴 、光滑无缺陷。要求蜡型能够恢复患牙正确的解剖外形、良好 的邻接关系及咬合关系、正确的邻间隙及颊、舌、外展隙。
激光打孔机打孔 种钉内磨机
(4)形成辅助固位沟槽:在模型底面以复位钉孔为中心,四 周做“十”字形辅助沟槽,同时在钉孔唇舌侧的模型底面上用 球钻磨出复位标记,其他余留牙底面做固定沟槽。
(5)黏固复位钉:用气枪吹净孔内的粉末,用502胶加硬质石 膏粉将成品金属钉黏固于孔内,待其硬固后,将模型浸入肥皂 水中3~5分钟。
近中颊尖上蜡
远中颊尖上蜡
B.堆筑边缘嵴:从近中颊尖的近中牙尖嵴开始加蜡,然后依次形成近中 、舌侧、远中、远中颊侧边缘,最终与起点会合,并修整完成外形。
C.邻面加蜡:在邻面加蜡建立良好的邻接触关系,远中邻接点为凸起状 ,近中接触点为凹状,并用咬合纸来检查接触点。
口腔固定桥的实训报告

口腔固定桥实训报告
一、实训基本信息
-实训名称:口腔固定桥制作实训
-实训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实训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训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训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口腔固定桥制作的理解,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掌握固定桥的设计和制作流程。
三、实训内容
1. 材料准备:包括牙齿模型、铸造材料、瓷粉等。
2. 设计流程:根据牙齿模型设计固定桥的结构和形状。
3. 制作过程:
-进行牙体预备,包括牙齿磨削和边缘整形。
-制作临时桥和取模。
-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进行铸造。
-瓷器烤瓷,匹配牙齿颜色。
-固定桥试戴和调整。
四、实训结果
-成功制作了口腔固定桥,桥体形态逼真,与模型牙齿吻合良好。
-在试戴过程中,固定桥稳定性和舒适度达到预期效果。
五、问题与反思
1. 在牙体预备阶段,磨削的精确度对最终效果影响较大,需更加注意操作细节。
2. 在烤瓷过程中,色彩的匹配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
六、总结
本次实训加深了对口腔固定桥制作流程的理解,特别是在设计和烤瓷方面的技巧。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可以更好地掌握固定桥的制作技术。
实训人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实习十五后牙固定桥石膏蜡型制作3学时

实习十五后牙固定桥石膏蜡型制作(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后牙固定桥蜡型的制作方法。
【实习内容】1.多媒体结合实物展台讲解前后牙金属底层冠蜡型的制作。
2.教师示教前后牙金属底层冠蜡型的制作及蜡型包埋。
3.学生练习并完成前后牙金属底层冠蜡型的制作及蜡型包埋。
【实验用品】已做好的可卸代型模型、基底蜡、嵌体蜡、边缘蜡、蜡刀、雕刀、酒精灯、气枪、代型隙料、蜡型分离剂、蜡型清洗剂等。
【方法和步骤】一.固位体蜡型的形成:(以滴蜡法为例)1.将工作模型.对牙合模型在水中浸湿,取出石膏代型,在预备牙表面涂一层液体石蜡。
2.取一块厚度为0.35-0.5mm.大小合适的薄蜡片烘软后,均匀的压贴在预备牙牙冠表面,并修去多余部分。
也可用浸蜡液法,即将石膏代型在蜡液中均匀涂覆一层。
3.用熔蜡封闭蜡片对接处和颈缘部位。
4.牙合面蜡型形成:用蜡刀取嵌体蜡液滴在牙尖区上,然后逐步加蜡恢复牙尖高度。
先在牙尖蜡核上加蜡形成三角嵴,然后在牙尖蜡形成轴外形嵴,最后在牙尖蜡核上加蜡形成近远中牙尖嵴。
逐渐加蜡形成边缘嵴。
用牙科探针加蜡,并仔细雕刻出牙合面应有的解剖外形。
在牙合架上仔细检查正中牙合,非正中牙合时牙合面蜡型与对牙合牙的接触关系,并加以修改。
5.轴面蜡型形成:加嵌体蜡逐步恢复其解剖外形。
要求:(1)要恢复颊舌面正确的生理凸度。
(2)恢复正常的领接区。
(3)正确的恢复牙合,颊,舌外展隙及领间隙。
舌侧外展隙应大于颊侧外展隙,领间隙应有足够的三角形间隙,但不应过大。
(4)恢复颊沟,舌沟。
(5)颈部边缘要密合,长度要合适。
6.蜡型修正:将蜡型从石膏代型上小型取出,认真检查其内壁是否完整,厚度是否合适。
如不合适则修改至合适。
7.取一小段直径为0.5mm的蜡条粘附于蜡冠舌面颈部处,即完成了蜡型制作。
完成后的蜡型要求:1)蜡型厚薄应均匀一致,尤其在轴面角及颈缘处。
2)蜡型表面应圆盾光滑,不能有尖锐的棱角和尖嵴。
3)蜡型厚度一致,厚度不得少于0.3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十六前后牙固定桥包埋及铸造(3学时)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前后牙固定桥包埋机铸造的方法及步骤。
【实习内容】
1.多媒体讲解蜡型包埋.铸造过程.方法及注意事项。
2.由老师示教完成蜡型的包埋和铸造过程。
3.学生5-10人一组练习并完成蜡型的包埋和铸造过程。
【实验用品】工作模型、铸圈、铸造座、蜡型表面张力去除剂、磷酸盐包埋材料、量筒、镍镉合金、蜡清洗剂、包埋材、包埋液、真空搅拌器、调刀、茂福炉、高频离心铸造机、坩锅、铸造合金、金属切割抛磨机等。
【方法和步骤】
1.安插铸道
铸道一般安放在全冠的牙尖处(通常为蜡型最厚处),最佳的位置是非功能尖(如下颌磨牙舌尖),这样可减少破坏精细雕刻的牙合面外形和咬合接触,从而减少铸造完成后全冠的打磨.调改。
铸道方向一般朝向对角线方向的颈缘(如铸道插在下颌磨牙的近中舌尖,则整个铸道大致指向远中颊轴角的颈缘处),即铸道大致与各相连轴面.牙合面呈35度角。
因为该对角线方向路径最长,铸道指向这个方向可以减少该处颈缘的铸造缺陷。
另外,要避免铸道与蜡型形成直角连接,否则熔融金属流动不畅容易形成缺损区,同时直角相接处的包埋材也容易受冲击脱落而进入铸件形成砂孔等缺陷。
单冠的铸道直径2.5mm,在距蜡型1.5-2mm 处安放一个直径4mm的储金球(一般处于热力中心区)。
储金球最后凝固可以补偿铸件金属固化过程中的收缩,否则铸件易形成缩孔。
铸道和铸件连接处还应圆滑,以防铸造缺陷。
2.包埋过程:
(1)用蜡清洗剂清洗蜡型;
(2)按修复体的种类.数量选择相应大小的铸圈,铸造座(或成型座)。
在铸圈内侧距铸圈两端各5mm处放置薄蜡片作为内衬,以利于包埋材膨胀,方便开圈,增加透气性。
然后将熔模固定于铸圈底座上。
固定的熔模位置应避开热中心,各熔模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
固定应牢固,铸道与底座之间的衔接处也应该圆钝无锐角。
熔模距离铸造圈内壁至少应有3-5mm,距离铸造圈顶至少应有8-10mm。
蜡型应放置于距铸圈底面5-6mm处,保证铸圈底部有足够厚度和强度,防止铸造离心力使熔融金属穿出,同时也保证了蜡型离开热力中心区。
包埋多个边缘距离铸圈周边约5mm,同时使储金球处于热力中心区。
(3)熔模表面喷蜡型表面张力去除剂,并吹干,将铸圈就位于底座上。
(4)包埋材置于真空搅拌器中,调刀稍作搅拌后用机器搅拌1分钟;将铸圈放在振荡器上,先从蜡型组织面开始,用小器械或小毛刷笔尖蘸少量包埋材料推压蠕动使包埋料由蜡型内壁逐渐推移,将蜡型内腔填满;然后沿铸圈内壁均匀缓慢地注入包埋材,注入速度应减缓,可同时旋转铸圈以减少蜡型牙合面部分产生气泡的可能。
用包埋料均匀覆盖蜡型表面,厚度约2-3mm,过厚易造成蜡型因重力变形,过薄则铸型腔强度不足。
蜡型全部埋没后可加快速度,至注满为止。
(5)包埋后铸圈放于平稳处,包埋材完全凝固前避免移动。
3.烧圈根据包埋材的使用说明进行。
(1)包埋材凝固l-2小时后进行。
(2)铸圈口向下放于炉中,由室温加热,升至300℃,保持30-60分钟,使水分充分挥发,以保证加温均匀(磷酸盐包埋材在300℃会产生较大的膨胀)。
然后升温至850℃,保持30-60分钟。
(3)按规定的粉液比取一定量的包埋材粉剂和包埋液(应该注意温度对包埋材的影响,夏季高温时需对包埋液进行降温处理);
(4)加粉入液,先手调拌15秒,然后真空调拌60秒。
(5)在震荡条件下,将调和好的包埋料沿铸圈内侧壁缓慢注入,接近熔模时放慢速度,用探针或滴蜡器取少许糊剂滴到熔模的根面上,再缓缓注入糊剂直至注满。
包埋后材料初凝时,将铸圈顶端一层刮去,以利
于材料的透气性。
(6)根据包埋材料的要求焙烧铸圈。
(7)铸圈焙烧后,打开铸造机电源预热5-10分钟。
(8)根据铸件蜡型的情况确定合金用量,将适量合金块置人坩锅;
(9)将铸圈放入支架内,调节铸造机水平杆使之平衡,拧紧固定螺丝。
根据合金选择熔金档位。
(10)将铸造机的指针对准刻度线,按熔金按钮,开始熔金。
(11)观察金属熔化情况,一旦合金完全熔化(此时的合金呈球形,中心明亮,无阴影)即开始铸造,5-10秒后停止。
(12)熔铸后,铸圈口朝上放于安全处,室温自然冷却,以减少铸件脆性和体积收缩。
选择适当大小的铸圈,调整铸道长度使蜡型位于铸圈上l/3内(热中心外),型孔座位于下1/3处。
铸圈在水中瞬间浸湿,置于毛巾上吸去多余水分。
(13)铸造完成后,待铸造机冷却后关机。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包埋材。
2.科学估算铸造时的合金用量,防止浪费或铸造失败。
3.应避免蜡型处于铸圈热中心,否则会出现铸造缺陷,或造成铸件过火,金属内出现气泡,影响金瓷结合。
4.先用小毛笔或小调拌刀取少许包埋料对组织面.冠表面进行包埋。
组织面包埋时,使包埋料从一侧逐渐覆盖整个冠内面,可有效防止埋入气泡。
5.脱脂及清洗时用力不可过大以防止蜡型变形.损坏。
【思考题】
1.蜡型安插铸道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蜡型包埋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熔模表面张力去除剂的目的是什么?
4.铸造机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5.怎样确定合金投放量?
6.铸造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实习报告与评定】
内容分值得分
铸道安插的位置25
包埋铸圈的选择15
包埋材料的调拌15
铸造包埋材料的注入15
铸造过程仪器及时间的掌控20
完成时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