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整理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初中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心:
- 指人的内心、思想感情:心念、心情、心愿
- 指心脏:心痛、心跳、心绞痛
2. 手:
- 指人的手:手指、手掌、手腕
- 指手段、方法:手法、巧手、擅长
3. 人:
- 指人类:人民、人口、人才
- 指某个人:人物、人员、人士
4. 头:
- 指人的头部:头发、头痛、头晕
- 指事物的首部:头衔、头目、头绪
5. 目:
- 指眼睛:目光、目标、目睹
- 指事物的目的、意义:目的、目标、目的地
6. 口:
- 指嘴巴:口水、口音、口才
- 指人的言语、口头表达:口头、口号、口试
7. 足:
- 指脚:足迹、足球、足以
- 指数量的充足:足够、足量、足以
8. 地:
- 指地面:地面、地板、地下
- 指地点、地方:地点、地区、地名
9. 水:
- 指液体水:水滴、水流、水面
- 指水域、水源:水域、水利、水库
10. 山:
- 指山脉、山岭:山峰、山川、山水
- 指高地、丘陵:山地、山坡、山谷
这些只是一部分常见的一词多义的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词汇也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

一词多义整理

一词多义整理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连词,表承接,相当于“然后”“就”至之市,而忘操之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却”拔山倒树而来连词,表修饰,相当于“地”“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连词,表承接,相当于“然后”“就”1.代词。

而置之其坐。

代量好的尺码而忘操之。

代量好的尺码反归取之。

代量好的尺码何不试之以足代鞋子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代剑昂首观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强。

代“昂首观之”观之正浓代“二虫斗草间”驱之别院。

代癞蛤蟆2.动词,到,去,到…去至之市3.助词,不译或没有实在意义。

是吾剑之所从坠。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助词,解释为“的”故时有物外之趣。

1.自己或自己的先自度其足,自己的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己的(脚)怡然自得。

自己2.从其剑自舟中坠于水1.因为项为之强2.当作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3.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用何不试之以足?徐喷以烟把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1.动词,量长短先自度其足名词,量好的尺码。

吾忘持度。

/ 宁信度,无自信也。

明察秋毫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余忆童稚时时候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先自度其足,代词,他的,郑人的而置之其坐。

代词,他的,郑人的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代词,他的,楚人的遽契其舟,指示代词,那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代词,他,楚人必细察其纹理。

代词,它的,“藐小微物”的使其冲烟飞鸣,代词,它们,蚊子常蹲其身,自己的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代词,代想象中的山林1.到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在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

高考复习:一词多义汇总

高考复习:一词多义汇总

古文积累:一词多义1.从①跟随,跟从。

[例]张良是时从沛公。

(司马迁《鸿门宴》)②靠近,挨着。

[例]樊哙从良坐。

(司马迁《鸿门宴》)③听从,顺从。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参与,从事。

[例]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⑤沿袭,重蹈。

[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⑥从,由。

[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2.殆①大概,恐怕,可能。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接近,几乎。

[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苏洵《六国论》)3.当①阻挡,抵挡。

[例]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②应当,应该。

[例]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③在,在……时候。

[例]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王羲之《兰亭集序》)④担任,充当。

[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⑤把守。

[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⑥主持,掌握。

[例]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⑦会,将会。

[例]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并序)》)4.道①从,经过,取道。

[例]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司马迁《鸿门宴》)②道路。

[例]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司马迁《鸿门宴》)③说。

[例]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④风尚。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⑤学问,主张。

[例]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⑥方法,手段。

[例]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贾谊《过秦论》)⑦道理,原因。

[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六国论》)5.独①岂,难道。

[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司马迁《项羽之死》)②单独,独自。

[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司马迁《鸿门宴》)③唯独,只有,仅仅。

常见的一词多义doc

常见的一词多义doc

常见一词多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3)追寻。

例:溯洄从之(《蒹葭》)(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得意。

例:怡然自得(《童趣》)(6)得到,获得。

例:优劣得所(《出师表》)(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4)政治的理想境界。

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5)仁政。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说。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面对,对着。

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

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3)应当。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1)指面积。

一词多义总汇

一词多义总汇

一词多义总汇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束手无策”)9.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一、关于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它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在我国的文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由于文言文是个体系庞大、分类严谨的文体,因此其词汇多义性极强。

下面我们将对文言文的一词多义进行归纳整理。

二、文言文的一词多义1、“然”(1)形容词,意为“这样”、“如此”。

例句:天地虽大,然无不容。

(2)副词,意为“仅仅”、“而已”。

例句:上以德,下以轻,譬之疾风而不厉,酆鹿之畏虎也而不惧,然后可以使前后一致。

(3)连词,意为“但是”、“却”。

例句:子曰:“非吾所及也,而勇也者,于乎!”曾子曰:“文武之道,未如之何?”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子曰:“君子不器。

”2、“快”(1)形容词,意为“舒适”、“自在”、“愉快”。

例句:心快则神清,神清则情逸,情逸则形柔。

(2)动词,意为“亲近”、“亲近朋友”、“便捷”。

例句:周公旦舒”,大失人心,于是寡人宫中博采众长,择瑞应之。

(3)名词,意为“虎皮裙”。

例句:忽然惊起,开门一看,见青旄手悄然,杀来入门,即袭身而上,振连后目,喇叭口中,及板天甲上。

3、“姑”(1)副词,意为“暂且”、“暂时”。

例句:子谓韶:“尽美矣,又何加焉?”对曰:“虽美,不如乡人之舞袖雪转,人之放鹤云退也。

”曰:“姑为尔容。

|”(2)代词,意为“女儿”、“妻子”。

例句: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姑以此。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故君子不谋其不可能,不言其不可,姑若容。

(3)介词,意为“在”、“于”。

例句:加之人之欲则善诋,恶信,然后姑息罪过,将以听信之。

4、“既”(1)连词,意为“已经”、“既然”。

例句:既为蛟龙,便宜不能够经常举重若轻。

(2)副词,意为“还不如”、“尽管”。

例句:人之言然后可以举几,几然后可以知得失,相知得失然后可以为纲常,纲常然后可以为宗庙,宗庙然后可以为天下兴利除害。

既除害而天下平矣。

5、“行”(1)名词,意为“行列”、“队伍”。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复习整理专用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复习整理专用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汇总,复习整理专用
1. 安: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养(衣食所安)
2. 卑:
★低下(非天质之卑)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
★影响(被于来世)
★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
★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
8.策:
★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一词多义的词语及应用

一词多义的词语及应用

一词多义的词语及应用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所具有的不同意义。

由于语言的灵活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很多词语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一词多义词语及其应用。

1. 红(hóng)红色:红色是一种颜色,代表着热情、喜庆和幸福。

比如:红色的大旗在风中猎猎飞扬。

表示共产主义:红色是共产主义的象征,代表着无产阶级的胜利。

比如:毛主席说过,红旗永远在颤抖,中国共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团体。

借指危险和不好的事:红色也可以表示危险和不好的事情。

比如:他的好友突然对他变红了,原来是因为他暗中做了让人生厌的事情。

2. 蓝(lán)蓝色:蓝色是一种颜色,代表着平静、安宁和清新。

比如:天空是一片湛蓝。

借指保守派:在政治上,蓝色常常代表着保守派。

比如:蓝营候选人在选举中获得了大量选票。

表示悲伤或冷漠:蓝色也可以表示悲伤或冷漠的心情。

比如:她心情不好,脸色蓝了。

3. 苗(miáo)植物名称:苗是指某些植物的幼苗或幼嫩部分。

比如:这里的苗长得很茂盛。

民族名称:苗也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比如:苗族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

4. 果(guǒ)水果:果是指植物结的果实,可以食用。

比如:我喜欢吃各种水果,比如苹果、梨子和橙子。

结果,结果实:果也可以指事物的结果,或事物的最终体现。

比如: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好的果。

5. 本(běn)本质:本指事物的真实、根本的特性。

比如:人的本质是复杂的。

原因或根据:本也可以指事物发生的原因或依据。

比如:他的成功是因为他从小就有很好的基础。

6. 长(cháng)高大:长可以表示物体的高度或长度。

比如:他是一个长个子,可以帮忙修灯泡。

时间的延长:长还可以表示时间的延长或增加。

比如:这项工程还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

7. 兴(xīng)情绪激动:兴可以表示情绪或兴奋的状态。

比如:他得知考试成绩很好时,高兴得不得了。

事物发展的趋势或势头:兴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势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公与之乘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贤与能
之:多助之至
长跪而谢之曰
公将驰之 宋无罪而攻之
忽啼求之
肉食者谋之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之:小大之狱
实是欲界之仙都 吾妻之美我者
居庙堂之高
何陋之有 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安: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衣食所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君谓计将安出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一词多义整理复习
得: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道:会天大雨,道不通.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伐无道. 策之不以其道.
益慕圣贤之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发:发閭左谪戍渔阳 有时朝发白帝. 野芳发而幽香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其真不知马也 是知也
孰为汝多知乎
比:其两膝相比者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朝:于是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朝晖夕阴
故:温故而知新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既克,公问其故
广故数言欲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及: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及郡下,诣太守
徐公何能及君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复前行,欲穷其林
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求闻达于诸侯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于二者之为
善: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京中有善口计者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射者中,弈者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跨洲连郡者不可胜数.
陶后鲜有闻 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是故谋闭而不兴
若无兴德之言 兴复汉室
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信义著于四海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谓为信然
愿陛下亲之信之
欲信大义于天下
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杂然相许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高可二黍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一:一屠晚归 或凭或立,不一状
传一乡秀才观之
故又名”鬼市”云
死即举大名耳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终寡
不能名其一处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期:陈太丘与友期行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以失期 期年之后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乃不知有汉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余因得遍观群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其: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请徇其本
必先苦其心志 方其远出海门
故人不独亲其亲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既克,公问其故
其:其恕乎!己所不欲
则:此则岳阳搂之大观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入则无法家拂士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当余之从师也 民弗从也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曾: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独:此独以跛之故
小大之狱.....必以情
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徒以有先生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以:俯身倾耳以请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以怪之矣
为: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项燕为楚将
为坛而盟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以君为长者
为坻,为屿
为: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必为有窃疾也
或异二者之为
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将:王侯将相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晓雾将歇
上使外将兵.
尽:公输盘之攻械尽 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担中肉尽
林尽水源
一食或尽粟一石 造饮辄尽
居:佛印居右
面山而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居庙堂之高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举:是以众议举宠为都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征于色,发于声
舜发于畎亩之中 苍颜白发.
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 子固非鱼也
吾义固不杀人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国:死国可乎 国险而民附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即:且壮士不死即已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即书诗四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
间: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 又间令吴广
遂与外人间隔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故人不独亲其亲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微:土膏微润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微斯人,吾谁与归
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佛印绝类弥勒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绝:往来而不绝者 虽杀臣,不能绝也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哀转久绝 绝谳多生怪柏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表涕零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名:即书作气
已:然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且壮士不死既已 自董卓已来
易: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以五百里易安陵
意: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将军岂有意乎?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益:曾益其所不能
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其真不知马也
其真无马邪 安陵君其许寡人
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且壮士不死即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然:谓为信然 吴广以为然
秦王怫然怒
然胡不已乎
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为佣耕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 此为何若人
以:皆以美于徐公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可以一战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亡:马无故亡而入胡
暮而果大亡其财
此诚危急存亡之丘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闻:不能称前时之闻
渐闻水声潺潺而
操蛇之神闻之 闻寡人之耳者
不求闻达于诸侯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文:常著文章自娱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荆有长松文梓
舍其文轩
鲜: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芳草鲜美
夫子何命焉为 士卒多为用者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之怡然称快
诚:帝感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皆朝于齐 舜发于畎亩之中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胡不见我于王
请广于君
于:不戚戚于贫贱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与:呼尔而与之
诣:及郡下,诣太守
由是先主遂诣亮
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引:丁壮者引弦而战
友人惭,下车引之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属引凄义
语:旦日,卒中往往语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逾:逾时,楼渐低
不敢稍逾约
欲: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食:非练实不食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一箪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视:撤屏试之,一人,一桌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下视其辙
其人视端容寂
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是先主遂诣亮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夕日欲颓,沉磷竞跃 置:且焉置土石
或置酒而招之
致:无从致书以观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听妇前致词
治:不效,则治臣之罪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坐: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起坐而喧哗者 王曰:“何坐?”曰:“坐盗。”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止:羽飞乃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增笑耳
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不知而不愠
书: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上书谏寡人者
属:召令徒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引凄异
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豪杰并起,跨洲连郡者不可胜数 扶苏以数谏故
素:又留蚊于素帐中
可以调素琴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若士必怒……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徒: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召令徒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