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换面法.(20201119163819)
画法几何投影变换ppt课件

m1′
b′
n′
n1′
为求实长,进行第二次 a′
旋转,将AB和M一起绕正垂
线旋转,把AB旋转成铅垂线。
m
a1′ b m1
n
a1
n1
a
a2′
b1′ n2 m2′ b2′ m2
b1 a2b2n2
四、六个基本问题
1、把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平行线 例题1
2、把投影面平行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 3、把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
5
V1 a1
X1
一、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新投影面V1⊥H
V
c1
c
C a
旧投影面
c1 b1
b1
新轴
B
A
b
c
aH
b
X
a1
旧轴 X1
保留的不变投影面
V/H 体系变为V1/H 体系
c a
b X
(b)c
a
换面法—空间几何元素的位置保持不动,用新的投影面来代替旧的投影面,使其对新投影面的相对 位置变成有利于解题的位置,作出在新投影面上的投影并解决有关问题。
a
b
;.
a1 ( b1)
15
3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投影作图) b
a
V X
H b
a
a2 (b2)
b1 a1
思考题1 如何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
b
a c
V X
H
b c
a
a V X H
a
b 提示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 影面垂直线
b
a2 b2
b1 a1
思考题2 如何求两直线AB与CD间的距离?
a
画法几何制图换面法

画法几何制图换面法画法几何制图是建筑、机械和电子等设计领域必备的技能。
它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换面法”,它是通过将一个多面体拆分成多个简单的平面形状,然后再用这些形状来绘制其三维图形的方法。
本文将为你介绍如何运用换面法来画一个简单的多面体。
准备工作在开始绘制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笔和铅•直尺•三角尺•绘画纸步骤一:绘制立方体首先,我们要绘制一个基本的多面体,例如一个立方体。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绘制一个正方形(底面),并且在各个角上画上垂直于底面的线段(高),使这些线段接到正方形相应角点处,最后将所有线段相互连接即可形成一个立方体。
注意,在纵向和横向线段的描绘上,需要保持符合比例。
步骤二:拆分面以上述步骤绘制出来的立方体为例,我们需要将其所有的面分成矩形或正方形。
为此,我们需要通过连接每个相邻的面的棱角,将多面体拆解,并且用铅笔标上每个矩形或正方形的上下左右面,使得它们更加容易被识别。
步骤三:绘制每个面在拆分面后,我们可以将每个面单独绘制出来。
为此,我们需要将每个面放在纸上,并用三角尺和直尺来绘制它们。
对于不同的矩形,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绘制方法。
例如,对于一条平行于底面的直线,我们可以在每个与之相交的四边形上绘制这条直线,并保持符合比例。
在绘制完每个面后,我们应该标记好它们的相对位置。
步骤四:组成三维图形通过绘制每个面,我们可以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多面体的三维图形。
为此,我们应该将每个面按照它的相对位置粘贴到一张透明的塑料纸上,并对其进行调整,使得它们适当地重叠在一起。
这将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多面体的整体形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个基本的画法几何制图技巧——换面法,以及如何使用这个技巧来画一个简单的多面体。
换面法可以帮助我们将多面体拆分成更简单的形状,并在绘制每个形状后重新组装它们来形成三维图形。
这个技巧在建筑、机械和电子等领域的设计工作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建筑制图--_换面法详解

投影面的垂直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平线 变换哪一个投影面?
二、一般位置直线的两次变换
将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的垂直线,需经过两次换面
6.4 平面的换面
一、平面的一次换面
1. 一般位置平面可以变为投影面的垂直面 作图要点:新投影 轴垂直于平面内的 正平线。
一、平面的一次换面
2. 投影面垂直面可变为投影面平行面
铅垂面 变换V面 (1) 在适当的位置画出新轴X1平行于 abc (2) 求出ΔABC各点的新投影并连线
c
d a
b
X
O
b
d
c a
直线与平面的
交点
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如能将与投影面处于一般位置的几何元素变为与投影
面处于特殊位置,则一些问题的求解就会变得容易。
可选取新投影面V1代替V面 让空间几何元素的位置保持不动,用一个新的投影面
体系替换原来的投影面体系
使空间几何元素对新
投影面体系处于有利
于解题的特殊位置的
实长
6.2 点的换面
一、点的一次变换 1.变换V面
在V/新H称投为影旧面投体新影系投面中影体,到系V新1,面轴V垂的1/直H距于称离H为等面新于,投旧a影1投’a面影垂体到直系旧于即轴Xa11的轴’a距x1=离a’,ax
一、点的一次变换 2.变换H面
1. 作出新轴X1 2. 过b’ 作b’b1垂直于X1轴 3. 量取b1bx1=bbx,b1
为所求
二、点的两次变换
(1) 通过一次变换求得a1 ‘
(2) 在适当的位置画出第二
次换面的新轴X2 (3) 过a1’作a1’a2垂直于X2 轴,量取a2ax2=aax1,得a2
换面法

解题步骤: 1.将两已知平行 直线构成的平面 经两次变换,变 变换,变成投影 面平行面 2.求作EF 的实长
实长
例: 平行四边形ABCD 给定一平面,试求点S 至该平面的距离 空间分析:
. 距离
解题步骤:
1.将平面ABCD 变换为新投 影面的垂直面 2.点S 随之变换 3.过S 作ABCD 的垂线,s1’k1’ 即为所求
解题步骤:
1.将直线EF 变换 为新投影面的 平行线 2.点A 随之变换 3.过a1’作e1’f1’的 垂线,得k1’ 4.将k1’a1’返回原 体系
例:试求某炼油厂的球罐A到输油管BC的最短净距离(5-9)
a2
b’
b’ c’
L
c2 (b2)
a’
X
b a
V O H
a’ c’ a1’ b a
b1 ’
保留投影面
保留投影
.
v1
新投影
作图步骤: 1)画X1 轴; 2)过a’ 作X1 轴的垂线; 3)在垂线上截取 新投影面
a1aX1 = aaX 。
2)点在V/H1体系中的投影 (用H1面代替H面,求点的新投影)
H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保留投影 新投影
旧投影
新投影面的设立原则:
1.新投影面必须设立在使空间元素处在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 2.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有投影面体系中的一个投影面.
∥
∥
∧
二、例题
例:求图中所示下料漏斗两相邻斗壁的夹角θ(例5-8)
(a’) f’ (d’)
(b’) (c’) e’
a b e f d
d1 a1 f1 c1 e1 b1 d’2 (c’2 ) θ a’2
换面法讲义

换面法
一次换面四种题型
1.一般线换成投影面平行线
可以解决的问题:(1)实长(2)线面角(在哪个面上换面反映的就是与哪个面的夹角)
2.投影面的平行线变成投影面的垂直线
3.一般位置平面变为投影面的垂直面
可以解决的问题:平面与投影面夹角
4.投影面垂直面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可以解决的问题:反映平面的实形
二次换面
1.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一般线平行线垂直线)
2一般位置平面变为投影面的平行面(一般面垂直面平行面反映实形)
换面法可以解决的难题题型
1,求夹角(线面角:转化为求线与垂线夹角,线线角:作出平面实形,面面角:作相交面的积聚投影,若图中看不出交线要先求交线后求面的积聚投影:
2.求距离(点线距离,线线距离、线面距离)方法: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一般面变成投影面垂直面
用该方式解一例题:
难题选:
1求作三角形ABC外心O,并过O作三角形ABC的垂线垂线段长30。
制图—03换面法

★ 如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 ★ 如何求一般位置平面的真实大小?
解决方法:更换投影面。
换 面 法: 物体本身在空间的位置不动,而用某一新投影 面(辅助投影面)代替原有投影面,使物体相对新 的投影面处于解题所需要的有利位置,然后将物体 向新投影面进行投射。
被替换 的投影面
被替换 的投影
V
b' B b1'
例:求直线AB的实长及与H面的夹角。
空间分析:用V1面代替V面,在V1 /H投影体系中,AB// V1 。
a
V
b
A
V1a1
b1
B
作图:a
XV H
b b
a Hb
a .
H
X新1V1投影a●1轴 的位b●1置?
换H面行吗? 不行!
与ab平行。
将投影面的平行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
功用:一次换面后可用于求点与直线、两直线间的距离等。 问题的关键:新轴要垂直于反映实长的那个投影。
二次换面,再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平行面。
作 图: c
AB是水平 线
a
b
●a2
X
V H
a
b2● b . a1b1.
●
c
●
c2 平面的实形
HV X1
1
●c1
X2轴的位置? 与其平行
b1 a1
c1
c'
e1 d1
a'
例 3 已知直 线AB与 CDE平面
平行,且相 距20mm,
e' XHV d' c
b'
求直线AB的 水平投影。
ax1
.
H V1 X1
更换H面
X1H V
画法几何制图—换面法[1]
![画法几何制图—换面法[1]](https://img.taocdn.com/s3/m/ebc9b8f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4a.png)
三峡大学
35
例8*:已知两交叉直线AB和CD,且AB为水平线,求
其公垂线的长度MN及其投影。空间及投影分析:
作图:
●d
n●
c●
a ●m
b
由直角投影定理,把AB变为投影
面垂直线时,公垂线MN平行于V1 ,它的投影反映实长,且
m1n1⊥c1d1。
A
C
N
M
XVH
a
●m
●
n
c
d b
.
d′1 ●
a′●1(b ′1m ′1)
三峡大学
19
1.用5换.用 面换 面 法法 在在 直直 线 线AAB上 B取 上一 取点 一C,使 点AC C=2 ,5。 使AC=25。
c′
c
a′1
c′1
b′1
三峡大学
20
2.求△ABC与EF的交点,并判别可见 性.
e
a
k1
XV
c
H
a
k
e
c
b
分析:把△ABC换
成投影面垂直面
d
f
用重影点判别可 见性
三峡大学
17
b
n
k●
a
m
c
m
c
●
a bk
n
(f)直线与平面相交
三峡大学
18
解题思路
1.首先进行空间分析,解题方法有直观法、逆推法和轨 迹法。
逆推法:假设答案已求出,找出答案与已知条件内在联 系,再顺着做题。
轨迹法:找出答案的几个轨迹,轨迹的重合部分,就是 答案。 2.思路出来后,根据给定条件决定换哪个面。
三峡大学
30
(2) 点与平面之间 将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画法几何 投影变换法换面

四、解题时一般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⒈ 分析已给条件的空间情况,弄清原始条件中物体 与原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把这些条件抽象成几 何元素(点、线、面等)。
⒉ 根据要求得到的结果,确定出有关几何元素对新 投影面应处于什么样的特殊位置(垂直或平行), 据此选择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⒊ 在具体作图过程中,要注意新投影与原投影在变 换前后的关系, 既要在新投影体系中正确无误地 求得结果,又能将结果返回到原投影体系中去。
垂直面。
思考:
X
若变换H面,需在面
内取什么位置直线?
正平线!
d b
A
a
c
D B
d b H
P1 C c1
a1 d1
c
b1
X1
例:把三角形ABC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b
a
d
作 图 过 程:
★ 在平面内取一条水平
c
XV H
线AD。
a
b
★ 将AD变换成新投影
d.
面的垂直线。
c
H
●α
●
●
反映平面对哪
X1 P1 c1 a1 d1 b1 个投影面的夹角?
15 b2
a2 e2
e1
d2
c2
e d
ed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投影变换的一种常用方法 ——换面法。
一、 换面法就是改变投影面的位置,使它与所给物 体或其几何元素处于解题所需的特殊位置。
二、 换面法的关键是要注意新投影面的选择条件, 即必须使新投影面与某一原投面保持垂直关系, 同时又有利于解题需要,这样才能使正投影规 律继续有效。
换面法—空间几何元素的位置保持不动,用新的投影面 来代替旧的投影面,使对新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变成有利 解题的位置,然后找出其在新投影面上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