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铁文化解析
苏州地铁站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空间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苏州地铁站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空间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探讨了苏州地铁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了有关平衡商业发展、重视地域文化建设、规划设计充分考虑环境特殊性、艺术装饰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构建地铁文化机构组织、完善无障碍设计等完善地域文化的建议。
关键词:苏州地铁;地域文化;对策研究1引言1.1地铁与地域文化的关联性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随着城市建设的综合发展以及地铁交通系统的日益完善,地铁的功能性与结构布局呈现出新的变化,对地铁站空间设计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其中将地铁站空间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进而展现相应城市精神,促进地铁站功能性内容涵盖面扩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随之凸显。
2012年1月28日,苏州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苏州进入地铁时代。
苏州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苏州地铁建设应立足地域文化,着力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地铁文化。
重视一个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平台,让每一位选择地铁出行的乘客能感受到苏州这个处在古典与现代完美交融的城市魅力。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优秀的地域文化促进城市发展。
地铁的出现不仅在经济方面拉动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形象、地域文化的宣传和呈现方面也拥有着展示功能,能推动城市地域文化的发展。
地铁具有客运量大,社会阶层覆盖面广的特点,与市民们出行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地铁不但满足其功能需要还要成为传播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的载体,所以地铁站的公共艺术功能定位是很重要的,城市精神也得以借助地铁获得更好的弘扬与发展,因此地铁与城市地域文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城市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地铁空间的设计是城市文化体现的重要区域。
地铁不仅是一个公共交通设施,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地铁是一个地下流动的空间,是新兴的城市交通的命脉,也是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文化空间。
然而,如果能在其中为公共艺术、城市精神保留一些席位,将会极大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面貌。
苏州地铁方案图

苏州地铁方案图引言苏州市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经济发展重点地区,交通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一直是市民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苏州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为了解决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苏州市政府决定建设地铁网络,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发展。
本文将介绍苏州地铁方案图,显示地铁线路及相关信息。
地铁线路规划Line 1苏州地铁1号线是苏州地铁网络中的第一条线路,全长约30公里,连接苏州市南部和北部核心区域。
该线路设有21个车站,包括苏州火车站、观前街、圆融广场等重要区域。
Line 1采用地铁列车,列车站间距为约1.5公里,采用4辆编组,可容纳1000多人。
Line 2苏州地铁2号线是苏州地铁网络中的第二条线路,全长约35公里。
该线路从苏州市西部的昆山起点出发,穿过苏州市西部和东部,并最终抵达姑苏奥体中心。
Line 2设有29个车站,包括苏州火车站、广济南路、奥体中心等重要区域。
Line2采用地铁列车,列车站间距为约1.2公里,采用6辆编组,可容纳1500多人。
Line 3苏州地铁3号线是苏州地铁网络中的第三条线路,全长约28公里。
该线路连接了苏州市东部和南部,为市民提供了更方便的出行选择。
Line 3设有25个车站,包括苏州火车站、湖东路、工业园区等重要区域。
Line 3采用地铁列车,列车站间距为约1.3公里,采用5辆编组,可容纳1200多人。
地铁站点布局苏州地铁站点布局充分考虑了市区的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需求,尽量覆盖了重要的乘客出行节点。
每个地铁站点都设有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触摸导向设施等,以确保残障人士也能方便地使用地铁服务。
地铁票价及支付方式苏州地铁使用的是一卡通支付系统,市民可以通过购买地铁一卡通,进行地铁乘车支付。
不同的线路和站点有不同的票价标准,具体票价可在地铁车站或官方网站上查阅。
同时,地铁系统支持移动支付,市民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式进行地铁乘车支付。
地铁企业文化

地铁企业文化一、引言地铁企业文化是指地铁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管理模式,它反映了地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对于地铁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铁企业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二、地铁企业文化的内涵地铁企业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核心价值观地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和信念,它代表了企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例如,地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是“安全、便捷、高效、环保”,这是地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2. 企业精神地铁企业的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包括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客户导向等方面的内容。
地铁企业的企业精神可以是“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服务至上”,这是地铁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所应秉持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3. 组织文化地铁企业的组织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企业的管理风格和组织结构。
例如,地铁企业的组织文化可以是扁平化管理、开放式沟通和快速决策等。
4. 员工价值观地铁企业的员工价值观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所追求的个人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例如,地铁企业的员工价值观可以是“诚信、责任、专业、进取”,这是地铁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三、地铁企业文化的特点地铁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安全第一地铁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安全第一。
由于地铁运营涉及大量的人员和乘客,安全是地铁企业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地铁企业文化强调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要求员工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2. 服务至上地铁企业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服务至上。
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地铁企业致力于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地铁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乘客的需求。
3. 创新精神地铁企业文化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
地铁运营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进步,地铁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苏州城轨道交通运营

苏州城轨道交通运营简介苏州城轨道交通是苏州市政府出资建设的市域轨道交通系统,于2012年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建成2号线、4号线、苏州轨道交通环线,以及太湖旅游专线等线路。
其中,2号线和4号线为地铁线路,环线和太湖旅游专线为城市轻轨。
运营情况截至2021年1月,苏州地铁2号线和4号线共开通29座车站,线路全长约60公里。
根据官方数据,其中2号线全长27.1公里,4号线全长33.7公里。
同时,苏州轨道交通环线和太湖旅游专线也在运营当中。
与此同时,苏州地铁的日常运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自2号线和4号线开通以来,为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苏州地铁不断优化运营服务,并加强线路安全管理。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苏州地铁2号线和4号线累计运营公里数超过15亿公里,客运总量超过13亿人次,平均每日客流量稳定保持在100万人次以上。
发展规划苏州市政府还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规划,并针对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状况和人口分布,相继提出了多个轨道交通建设方案。
其中,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将沿着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域贯穿北部,为该区域的居民和上班族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此外,还规划了苏州轨道交通9号线、10号线等,未来苏州轨道交通的线路将不断扩展,覆盖更多的区域和城市核心区域。
运营费用和实行政策目前,苏州地铁的运营费用主要由市政府出资,同时还有部分收入来自车站和列车广告、商铺租金等。
运营时段为早上6点至晚上10点左右。
车站内严禁口罩、液体等危险品的携带,同时,禁止吸烟、饮食等行为,以确保车站和列车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苏州地铁还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
比如,凭身份证就能免费搭乘苏州轨道交通地铁2号线和4号线,另外还有专门的学生、老人、残疾人等优惠政策。
同时,苏州地铁也为市民提供了多种购票方式,可以通过自助购票机、手机应用等方式购买车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问题逐渐凸显。
作为一种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城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是大势所趋。
苏州轨道交通发展史

苏州轨道交通发展史目前,苏州轨道交通已有四条线路。
它们是:地铁1号线、 2号线、 3号线和4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工程于1988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第二期工程于2000年5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第三期工程于2010年6月28日正式开工,预计于2015年正式投入运营。
2011年,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开始试运营。
它是中国第一条跨市地铁,并且是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线路之一,总长52公里,经过了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虎丘区等城区。
2014年12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也开始试运营,这标志着苏州市成为全国第13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目前,苏州地铁已开通3条线路,分别是地铁1号线、 2号线和3号线,加上此前的轨道交通2号线,轨道交通已拥有4条线路,线路总长达91公里,运营里程排名中国第九,江苏省内第一。
目前,苏州地铁站点已超过100座,轨道交通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现在,轨道交通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极大地缓解了苏州市区的交通压力,对改善市民出行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市内轨道交通网络逐渐完善,人们乘坐轨道交通越来越便捷,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中国地铁的建设史上,苏州不仅参与了首条跨市地铁的建设,还承担了最多的重量级任务,被称为“地铁博物馆”。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先行官,让城市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让我们走进苏州轨道交通,了解苏州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的艰辛历程。
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写苏州轨道交通的发展史。
一是苏州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史。
二是苏州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发展史。
三是苏州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史。
四是苏州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史。
随着苏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对轨道交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
第二期工程建设以来,苏州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
目前,我市已拥有轨道交通4条线路,共60多个车站,总长度达到90公里,拥有11个轨道交通换乘车站。
苏州地铁介绍

我的博客导航∙首页∙日志∙相册∙音乐∙收藏∙博友∙关于我日志sj_epo加博友关注他被推荐日志最新日志该作者的其他文章博主推荐随机阅读首页推荐更多>>苏州金鸡湖烟火喷泉表演Logo语言苏州轻轨规划示意图2008-10-13 16:11:06|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号线:起点在天平山东侧灵山路站,终点在金鸡湖钟南街站,途径苏州乐园、市政府、苏州大学、园区商贸中心。
线路长26.1公里,设站24座,计划2011年建成。
一号线(26.1公里,24站〔扣除塔园路、养育巷站为22〕,预计2011通车):灵天路-金枫路-汾湖路-玉山公园-苏州乐园-滨河路-三元村-桐泾路-广济路-养育巷-人民路-临顿路-仓街-东环路-中央公园-星海街-星港街-国际博览中心-华池街-星湖街-南施街-星塘街-钟南街2号线:起于相城京沪高通铁路苏州站,由北至南沿古城区西外域河纵横市区,止于吴中区迎春南路,途径平江新城、火车站、石路、沧浪新城。
线路长27公里,设站22站,计划2012年建成。
二号线(27,22,2012):高铁站-相城大道-富阳路-安元路-春申湖中路-阳澄湖中路-齐门北大街-金民东路-天筑路-火车站-三医院-石路-广济路-三香广场-劳动东路-胥江路-桐泾公园-长吴路-宝带西路-旺吴路-石湖路-迎春南路3号线:起于沪宁城际线路苏州新区站,经古城区南面横穿苏州市区,途径高新区中心、吴中区、工业园区,止于沪宁城际铁路唯亭站。
全长43.5公里,设站31座,计划2020年建成。
三号线(43.5,31,2015-2016(预计)):新区城铁站(浒墅关)-鸿文路-泰山路-马运路-华山路-何山路-苏州乐园-狮山路-玉山路-竹园路-横山路-横塘镇-吴中西路-新郭路-友新路-宝带西路-宝带东路-迎春路-吴中东路-吴东路-娄葑镇-独墅湖路-国宾路(望湖角)-斜塘镇-莲葑路-苏胜路-金塔路-星塘街-沈浒路-苏虹东路-唯亭城铁站4号线:起于相城区旺埂上村,途径苏州火车站、北寺塔、观前街、南门、石湖风景区、国际教育园,止于吴中区苏旺路。
苏州轨道交通状况

苏州城市轨道交通介绍 城轨1519班:
苏州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1
苏州轨道交通目前路线图
2
2012年1月 试运行
2007年12月 正式开工建设
2020/3/1
2012年4月28日 全线试运营
3
一号线线路图
通车时间:2012.4.28日 车型:B型车 4节编组 额定载客量为942人,超员载客量1340人,2.85万人次/小时 站台类型:广济南路为侧式站台,其余23个车站均为岛式站台 速度:35公里/小时 长度:25.7公里
轨道交通4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南北走向,连接相城区、古城区、吴中区和吴江区,
是苏州城市发展的一条骨干线路。
主线全程长约为42.022公里,北起相城区荷塘月色公园,南至吴江同津大
道站,共设31站,全线地下铺设。途经相城中央商贸城(活力岛)、苏州
火车站、北寺塔、观前商圈、南门商圈、吴中区中心城区、苏州太湖新城、
10
轨道交通之旅 未完待 续……
11
2020/3/1
4
二号线一期线路图
通车时间:2013年12月28日 车型:B型车5节编组 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 站17座 站台类型:广济南路为侧式站台,其余23个 车站均为岛式站台
2号线的通车标志着苏州轨道交通正式进入“ 线网运营时代”。
2020/3/1
5
苏州地铁发展趋势
线路网络化
苏州地铁发展趋势
吴2江020汽/3/车1 客运站等重要地区,终点站与苏嘉城际铁路实现换乘。
9
苏州轨道交通前景展望 线路网络化 轨道交通3号线
3号线与1、2、4号线共用广济路站控制中心, 线路全长46.732公里,设车站34座,平均站间 距1394米,终点站阳澄湖站为地面站,其余车 站全为地下车站。
苏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展望ppt课件

12
苏州轨道交通前景展望 线路网络化 轨道交通4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南北走向,连接相城区、古城区、吴中区和吴江区,
是苏州城市发展的一条骨干线路。
主线全程长约为42.022公里,北起相城区荷塘月色公园,南至吴江同津大
道站,共设31站,全线地下铺设。途经相城中央商贸城(活力岛)、苏州
火车站、北寺塔、观前商圈、南门商圈、吴中区中心城区、苏州太湖新
长度 (KM)
25
41 40 53
34 34 227
起点
终点
木渎站 终南街
星华街站 高铁站 新区站 唯亭站
吴江站 东桥枢纽
西山互通 园区站 新区站 苏州南站
市域线路
市域联系方向
昆山(沪宁铁路以北片区)、太仓、接上海11
S1 号线、1号线
S3 无锡、硕放机场 昆山(沪宁铁路以南片区)、花桥、接上海11
S4 号线(支线)
S5 旅游服务线,向东接上海20号线
11
苏州轨道交通前景展望 线路网络化 轨道交通2号线
苏州轨交2号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起自相城区京沪高铁苏州北站,经
苏州火车站、平江新城、石路商业区、沧浪新城,终于吴中区迎春
南路。该线全长26.6公里,全线设22座车站,其中高架车站5座,其
余为地下车站,并与去年投运的轨交1号线在广济路站换乘。
1
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1
苏州轨道交通前景展望
2
2
1
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3
轨道交通1号线
2012年1月 试运行
2007年12月 正式开工建设
2012年4月28日 全线试运营
4
整洁舒适 运量大 速度快 安全准时 节约能源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地铁文化解析
精心打造地铁文化墙,重现苏州山水古镇民俗风情生活
苏州地铁一号线沿线站点目前共有文化墙八面,分别位于木渎站、玉山站、苏州乐园站、广济南路站、乐桥站、相门站、东方之门站、文化博览中心站。
苏州地铁文化墙,摒弃无章的涂鸦和粗陋的文字,代之以融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专业设计。
进入苏州地铁站,犹如走入了地下艺术殿堂。
八个站台内的艺术文化墙,展现了苏州悠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提升了苏州的城市形象以及文化品位。
驻足苏州地铁站,一幅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化墙,让人们触摸到了苏州厚重的历史,又传递了苏州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品质以及苏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现代城市精神。
苏州地铁文化墙,已成为体现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展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平台。
它已成为苏州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例如,木渎站是苏州地铁1号线的起始站,来到这里,人们看到了以“人间天堂,锦绣吴中”为主题的艺术文化墙。
这幅宏伟的壁画就像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卷,将太湖吴中地区各著名景点散布其中,反映木渎站所处的地域特色。
画面造型在传统线描的基础上充分汲取民间剪纸的艺术特点,整面艺术文化墙就像一幅巨大的剪纸,极富装饰意味。
画面中展现的“灵岩山”、“太湖大桥”、“虹饮山房”、“严家花园”、“上方山”等太湖吴中地区秀丽景象,美轮美奂。
在苏州乐园站,又具有现代气息。
在深蓝、浅蓝色相间的背景上,不同色彩的星星在闪烁,7只“小鸟”张开翅膀,像在云中飞翔。
这些色彩斑斓的“小鸟”都由“七巧板”组成,每块板上都是儿童绘画作品,虽然笔法有点稚嫩,却童趣十足,表达着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
在名为《中新共育繁花
绽放》这一富有现代气息的东方之门站,艺术文化墙则呈现另一种风格。
它以中新两国的国花交相辉映为亮丽背景,并在其间展现园区标志性建筑和集成电路线路板等符号,表现出中新两国合作创新的主题。
苏州地铁艺术墙体现了苏州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质,成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也承担着引领先进文化的光荣责任。
免费发放《城市早点》晨报,使其成为乘坐地铁的人们的精神早点
在苏州地铁站的每一个出入口都有一个书报架,上面整齐的摆放着一叠叠报纸——《城市早点》,这份被称为“苏州人的生活早点”的报纸,包括城事、国事、天下事、民生、情调、微博、竞技、美文、楼市、院线、星闻等16个版块,内容丰富精彩。
每天早晨,当人们进入地铁站就会从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的手中接过一份《城市早点》,真的可谓是一份十分丰盛又美味的大餐!每天书报架上的报纸都会及时更新,及时补充,书报架上也贴有“文明取阅,请勿多拿”的字样,提醒人们要节约。
苏州地铁也已成为进行文化熏陶,提高市民素养的好阵地,而围绕地铁形成的文化氛围,毫无疑问的成了苏州“地铁之魅”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建“青年文明号”与“佳佳服务台”,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在苏州地铁每一站的客服中心,都贴有醒目的宣传标语,如“微笑多一点,理由少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
这是每一位地铁服务者的宣言,是对乘客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的勉励,苏州地铁站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每一天都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的在为每一位乘客服务。
除了他们,还有许多青年志愿者也在默默地为苏州地铁献出他们的一份力。
特别是以苏州大学为代表的大学生
群体已成为地铁志愿者的主力军。
他们与地铁工作人员共同为乘客服务,为乘客解决困难,他们一样时刻微笑。
另外,在苏州地铁1号线的许多车站,都有一个“佳佳服务台”。
在这里,工作人员仔细耐心的为乘客解答疑惑,它为乘客提供乘客咨询建议服务、双语服务、车站义务讲解服务、爱心接送服务、地铁站周边公交导乘服务等,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不仅为苏州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也为来苏州旅游的游客解决了出行的烦恼,让每一位乘客都能用宾至如归的感受。
细心铺设盲道,为残疾人提供周到的人性服务
视觉障碍人群是残疾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最突出特点是部分或者全部丧失视觉,只能用耳朵听、手触摸、脚行走、躯体接触来感知客观世界。
无障碍出行是盲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基础,苏州地铁1号线贴心地为视觉障碍人群设置了盲道。
并且,盲人凭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一、二级视力残疾)或《盲人免费乘车证(苏州市)》可免费乘坐苏州市地铁。
除此之外,苏州地铁站还设有无障碍电梯从站外通往站厅、从站厅通往站台,一些站点还提供了免费便民设施——轮椅,每个地铁站均设有绿色通道。
同时,地铁还向残障人士乘车提供512-69899000爱心服务热线。
苏州地铁站的细微之处,让出行的人们感到了社会的温馨与和谐。
硬件设置合理到位,地铁物质文化完善
与其他地方的地铁相比,让人们感到十分惊喜的是,苏州地铁处处为百姓着想,硬件设施完善到位,打造了很好的物质文化。
如每一个站点都有升降电梯,苏州地铁自动扶梯与楼梯相结合,在绝大所数情况下都能保持双向通行。
各出入口均设有上行扶梯。
站台上都建了公厕,方便所有乘客。
苏州地铁均采用
伸缩式的检票闸口,有利于紧急状况下的通行。
且设有免费专用通道,为残疾人、盲人、离休干部、70岁以上老人等提供便利。
地铁车站一般均有二个以上的出入口,地面入口标志以地铁提示柱子为主,标有地铁标识、线路号、车站名、出入口编号的中英文等。
站内标识黑底黄字,色彩鲜艳,清晰明了.没有其他复杂的线路建筑物,提示信息易于辨识。
地铁各车站均设有全罩式月台幕门,提高安全指数。
地面疏导标识明显,即使在黑暗情况下乘客也能根据地面上的指示迅速撤离地铁站。
站内地图清楚标明乘客目前所处的位置,及周围设施建筑物分布情况,以便确定下一站的行走方向,每个站台上设有三维示意图,使标示更加形象清晰。
地铁内处处可见的自动售货机、中国银行自动取款机、中国移动通信机器,为乘客提供了便利。
另外,列车与车站均有空气调节装置,使温度与湿度保持在最舒适的范围内。
站厅与站台层设有督导员与站务员,以协助乘客解决问题。
地铁各处均设有明确的导向标志,使乘客搭乘地铁非常方便、简易。
尽管苏州地铁文化氛围浓厚,整体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但还有一些值得改善以及完善的地方,如:地铁内应该增设新华书店、影吧等文化设施,为地铁增加一些书香气。
车厢内可以给书画一席之地,张贴一些能够体现苏州书画之乡特色的书画,使车厢成为陶冶公民审美情操的场所。
另外,由于苏、昆、评都是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番鼓、十番锣鼓、吴江的芦墟山歌、常熟的白茆山歌、张家港的河阳山歌、太仓的双凤民歌还有虞山派的古琴等都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地铁车厢里应奏响苏州的“古典乐”使传统曲调或弹或唱或奏,将吴韵乐风做成车厢背景音乐,给这些濒临流失的苏州“古典乐”创造焕然一新的生机,从而让来自各地的甚至是本地人,更多的了解苏州喜欢苏州,让地铁带给苏州更多的城市魅力。
苏州是一
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历史文化古城,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红墙黛瓦、小桥流水,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体现着独具魅力的吴文化。
同时,今天的苏州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典雅而精致的苏州古城已经奏响了地下铁悠扬的古韵今风,而如何让苏州的历史与现代通过地铁更好的融为一体,体现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特色与文化,进一步增加苏州文化韵味,提高这座历史名城的软实力,是每一个苏州人需要探索以及实践的。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