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做家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做家务》教学反

在本次我校举行的公开教学活动中,我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个知识点《做家务》。

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和经验上进行的,因此本节课我尽可能放手让学生通过迁移学习2的乘法口诀。自我感觉比较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1.在出示主题情境图导入这一环节,我没有笼统地问: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而是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根据这一提问,仔细观察图,去努力寻找有关数学的信息,从而达到与图充分地对话。

2.在学生根据情境完成表格这一环节,我没有直接把表格抛给学生填,而是先让学生读表格,弄懂表格中每个格子表示的意义,让学生与表格进行了充分的对话,为后面完成表格做了很好的铺垫。

3.在找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时,我没有口述课本中淘气和笑笑说的话,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二、从生活中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这节课里,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小棒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的双数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已有学习及生活的经验,从而突破本课重点。对于乘法口诀学生不完全是一张白纸,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2的乘法口诀了,但只会机械背诵,并不知道口诀是怎么来的及口诀的意义。因此本课重点放在编制口诀的方法上。为突破这一重点,从编制2的乘法口诀到记忆2的口诀,自始自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原想为了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上编口诀这一环节,但又因为课本上已经呈现了每个算式及口诀的前半句,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口诀的编法。所以在导学案上设计了:一双筷子是2根,就是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列?口诀怎么说?然后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己编剩下的口诀。当学生编口诀中存在问题时,(26=12的口诀编成六二十二)我又问: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已经知道口诀前半句表示什么?(生答:乘数)两个乘数的位置怎样放?(小数在前大数在后),这样学生重新认识了编口诀的方法,加深了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刚一上课,我就问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在家帮助过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小明和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等,让学生感受劳动是光荣的,无不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

五、注重课堂宏观调控,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课上一学生突然生病,吐了一桌子,引起全班学生注意,这时我没有慌,及时处理,然后用关心完司霖钥同学,咱们继续上课一句话将学生的注意力扭转回课堂上。

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学生在编口诀这一环节进行小组交流时,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交流不充分,学

生没做到自己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2.当学生出现了类似4双筷子是2个4的问题时,点拨不到位,学生理解不透彻。我想导学案如果设计成:4双筷子是()根,就是()个2以上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3.学生在记口诀时,给学生留的时间少。致使有的学生课上没背熟。

4.课堂前松后紧,学生做达标检测和拓展延伸的时间仓促。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老师一直在赶时间,总怕课上不完,有完任务的思想。所以以后还要加大学习力度,时时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的、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实录反思(实用文本)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实 录反思(实用文本)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实录反思(实 用文本)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孩子“摆碗筷”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探索筷子的双数与根数之间的对应,填表表示这一对应关系,再根据

这个表,写出乘法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而且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将对学习后继的乘法口诀产生积极的迁移和影响。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为乡镇村办中心小学,学生的学习条件、学校的教学条件有待于完善,如缺少多媒体教室,不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主要还是以挂图和准备好的小黑板以及教师自制的教具为主要教学手段。由于本地区属于城乡结合地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大多都是以经营小生意为主,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检查和辅导自己孩子的功课,以至于本班有部分学困生。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平时对这些同学总是耐心辅导,给予他们帮助,使得这些学生也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展现挂图) 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

做家务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做家务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4面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孩子“摆碗筷”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探索筷子的双数与根数之间的对应,填表表示这一对应关系,再根据这个表,写出乘法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而且体验了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将对学习后继的乘法口诀产生积极的迁移和影响。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 参观小明在家做的什么家务。(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帮着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

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2的乘法口诀) 关于2的乘法口诀你能背出几句呢?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编写的吗?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小明一边摆一边说的什么?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在准备摆之前听清楚几个要求: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 (2)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3)边摆边把14页下面表格填完整。 (4)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 3.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师: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填写算式,再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做家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做家务》教学反 思 这是一节开放课,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设计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想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教育学生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会背乘法口诀而不知道其意义和来源是不行的,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5的口诀教学中是从算式入手来编制口诀,在这里想打破前一课时的教学顺序让孩子觉得新颖,或者是想让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有点新意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按照顺序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原本打算在学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对照算式和口诀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会恍然大悟,口诀原来于此处编制的。对于这种教学思路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遗憾的是在引导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问了一句你知道这些算式和口诀的有什么特点吗?当学生还在愕然中便如蜻蜓点水般草草收场,此环节的教学在我的拉拽下学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诀所对应的算式,教学过程不算轻松而且也没有出现我想要的大悟。知道自己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思考透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在这一环节上虽然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没有想清楚通过怎么样做怎样引导才能达到这种目的,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话,在此时完全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口诀和其对应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诀多了一个乘号,算式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口诀是中文大写,如果把算式中的乘号盖住的话就能得到其对应的乘法口诀,那么口诀的来源也显而易见了。想要学生的恍然大悟也由不得学生不悟了。为了使学生对口诀的结果记忆更加深刻,我安排了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摆出9个2,记得当时说出了4点要求。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 (2)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边摆边把14页下面表格填完整。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4)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我认为指出要求过多,不知学生是否听懂或记住。自认为四点要求条理清楚,之所以提出要求的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在做数学时有的放矢,并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问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第五单元 做家务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第二课时做家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编制 2 的乘法口诀,掌握 2 的乘法口诀,会用 2 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 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 2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 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 2根,2 双筷子有 4 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 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①1 双筷子 2 根也就是几个 2?(1个 2),那么1 个 2 是 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②2 双筷子呢?(2个2)2个 2是 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③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 3双、4双、5 双? ? 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 5 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 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 9 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 2 的乘法口诀吗?(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 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 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复习旧知时,有意识的询问学生如果不记得其中一句口诀应该如何解决,学生能道出联系上句或者下句口诀的*来推算。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做家务》主题图,由于摆碗筷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讲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还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究竟摆碗筷和学习数学有什么联系呢?我和学生共同探究了1、2、3分别乘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剩下的口诀我请每位学生把所需的筷子数填在表格里,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让他们边摆边填表,1双2根,2双4根……再利用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方面,我先让学生找出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记忆,再请学生以集体背、对口令等方式记忆口诀。突出了从数数——填表——列式——编口诀——记忆口诀的学习过程。 这节课,我认为成功的方面有: 1、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学生通过动手*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保*了探究活 动的高效*。 不足的方面有: 1、课堂时间的掌控上,由于前期复习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后期编制2的乘法口诀时间不够,并且还未完成表格。 2、能力提升方面。第一,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第二、我还有一个设想,“如果有10位客人需要多少根筷子呢?”、“14根筷子能给几位客人呢?”此类问题也由于时间不够未能提出。

小学二年数学《做家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数学《做家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 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老师指着挂图,让学生观察)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帮着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师: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一双一双地摆)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汇报。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2 4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交流订正。“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师: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做家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做家务》教学 反思 《做家务》一课我要紧是采纳通过小明帮妈妈摆碗筷的情境引入,以解决筷子有多少根的问题。本课的导学目标是1.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2.探究出经历2 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把握2的乘法口诀。3.能够借由编制2的乘法口诀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而相对的,本课的重点是能够编制并把握2的乘法口诀;难点是探究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一节课下来,我能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设计出适合我班小孩学习的教学方法,成效依旧比较显著的。然而相对的也有些不足的地点。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 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在整节课里,我由小明家来客人小明帮妈妈做家务引入到课题数筷子中去,再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代替筷子来摆一摆,然后再依照自己摆的筷子来完成书上第14页的表格。完成表格了再引导学生说出筷子是几个几。如:师:一双筷子是几个几呢?一个2。能列算式吗?能。12=2或者21=2。那两双筷子又是几个几呢?2个2。算式是22=4。那三双筷子又是几个几呢?3个2。算式是23=6或者32=6。如此由我来引导小孩说出几个几的关系再让他们来列乘法算式,就为小孩们的学习开了个好头。剩下的算式他们就能自己专门快在书本上完成了。在学生自己完成算式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自己去想方法记住几个几的答案,这就引出了2的口诀编制。如:我们在学5的乘法口诀的时候,明白了一个5是5能够编一句口诀是一五得五。那现在的一个2是2能不能编一句口诀呢?在那个地点学生的表现欲就都出来了,都想告诉老师答案。小孩们都能够说出口诀是一二得二。那两个2是4又不能编口诀呢?二二得四。在那个地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做家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做家务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在课堂教学中某些地方的处理临时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怕完整的教学结构无法展示给听课的领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被淡化,关注学生的地方自然少了些,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设计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想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教育学生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会背乘法口诀而不知道其意义和来源是不行的,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5的口诀教学中是从算式入手来编制口诀,在这里想打破前一课时的教学顺序让孩子觉得新颖,或者是想让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有点新意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按照顺序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原本打算在学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对照算式和口诀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会恍然大悟,口诀原来于此处编制的。对于这种教学思路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遗憾的是在引导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问了一句你知道这些算式和口诀的关系吗?当学生还在愕然中便如蜻蜓点水般草草收场,此环节的教学在我的拉拽下学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诀所对应的算式,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斐.斐.课.件.园)不算轻松而且也没有出现我想要的“大悟”。李老师说的没有错:知道自己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思考透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在这一环节上虽然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没有想清楚通过怎么样做怎样引导才能达到这种目的,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话,在此时完全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口诀和其对应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诀多了一个乘号,算式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口诀是中文大写,如果把算式中的乘号盖住的话就能得到其对应的乘法口诀,那么口诀的来源也显而易见了。想要学生的“恍然大悟”也由不得学生“不悟”了。 在这节课中顾及过多,想展示的也过多,反而顾此失彼,一些传统教学中的优点也给忽略了。

北师大版《做家务》优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做家务》优秀教学反思 第1篇:北师大版《做家务》优秀教学反思 关注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本课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培养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2、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本堂课,我尝试大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出2的乘法口诀。 如:1双筷子有几根?(学生:2根)里面包含有几个2?(1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2=2 能编出口诀吗?1个2就是:一二得二。 2双筷子有几根?(学生答:4根。)里面包含有几个2?(2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2=2 能编出口诀吗?2个2就是:二二得四。 (最后归纳出:当积满十,编口诀时不需要得。) 自始至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我只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引领*问题,课堂内学生学得轻松而愉快。实践*,放手让学生自己经过尝试,学生学习的效果比我想象中更加理想。因为:①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②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加有信心,他们才更加有动力。 3、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2篇:北师大版数学《圆锥》优秀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静心思考,有以下几点反思: 1、一节好的课,在教学时要层次清楚,步步深入,重点突出。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从实物图形讲解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要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2、一节好的课,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柱和圆锥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猜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于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3、一节好的课,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我平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出*。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采用分组观察、*作、讨论,动手做实验等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北师大版数学《折叠》优秀教学反思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展开图形围成,还要让学生明白立体图形可以通过不同的展开方式形成平面图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同时也为平面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 对课本第39页“做一做”的处理是学生先思考判断后折叠验*,再闭眼回想折叠过程。“回想”这个步骤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没有实物*作,如何引导学生看平面图想象折叠过程?有没有一个简单、好的步骤?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复习旧知时,有意识的询问学生假设不记得其中一句口诀应该如何解决,学生能道出联络上句或者下句口诀的答案来推算。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做家务?主题图,由于摆碗筷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讲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还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终究摆碗筷和学习数学有什么联络呢?我和学生共同探究了1、2、3分别乘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剩下的口诀我请每位学生把所需的筷子数填在表格里,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让他们边摆边填表,1双2根,2双4根……再利用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方面,我先让学生找出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记忆,再请学生以集体背、对口令等方式记忆口诀。突出了从数数——填表——列式——编口诀——记忆口诀的学习过程。 这节课,我认为成功的方面有: 1、以详细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亲密联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保证了探究活 动的高效性。 缺乏的方面有: 1、课堂时间的掌控上,由于前期复习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后期编

制2的乘法口诀时间不够,并且还未完成表格。 2、才能提升方面。第一,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第二、我还有一个设想,“假设有10位客人需要多少根筷子呢?〞、“14根筷子能给几位客人呢?〞此类问题也由于时间不够未能提出。 3、练习量不够。在最后的环节上我以背诵口诀Pk赛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假设能留1/2或1/3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可能效果会更好。 学生方面 1、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欠佳,小组合作意识不强。 2、在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再编制口诀时,我发现还是有个别学生理解才能差,没弄清一双和一根,会给“每位客人〞一根筷子。 假设我再上这节课,第一恰当掌控课堂时间,本班学生大部分对2的口诀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用激昂的情绪去感染他们、也可以一轮一轮的Pk战去调动他们的情绪。但我想讲的细、精、透,导致语速慢了,时间不够用;第二,我会在记忆口诀方面多下点功夫,让学生探究记忆口诀的方法,并根据口诀的规律记忆,请记得快的同学谈谈记忆方法,并请学生口头编应用题,如:一支圆珠笔要2元,买6支要几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严密联络。

《做家务》教学反思(3篇)

《做家务》教学反思(3篇) 《做家务》教学反思1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掌握2的乘法口诀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课堂开始我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课堂上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但是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但是,学生似乎有点依赖性的每次加2,而忽略了整个算式,造成学生实际性的掌握不扎实。 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再编制口诀时,我发现还是有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差,没弄清“一双”和“一根”,会给“每位客人”一根筷子。在完成练*册仍是没有注意到“一双筷子”需要“2根筷子”。 在细节上的教学,我还是应该好好引导孩子认真审题并思考,争取每个孩子都不会有些粗心的小毛病。

《做家务》教学反思2 这是一节在课堂教学中某些地方的处理临时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怕完整的教学结构无法展示给听课的领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被淡化,关注学生的地方自然少了些,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设计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起点。也想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教育学生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会背乘法口诀而不知道其意义和来源是不行的,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5的口诀教学中是从算式入手来编制口诀,在这里想打破前一课时的教学顺序让孩子觉得新颖,或者是想让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有点新意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按照顺序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原本打算在学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对照算式和口诀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会恍然大悟,口诀原来于此处编制的。对于这种教学思路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遗憾的是在引导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问了一句你知道这些算式和口诀的关系吗?当学生还在愕然中便如蜻蜓点水般草草收场,此环节的教学在我的拉拽下学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诀所对应的算式,教学过程不算轻松而且也没有出现我想要的“大悟”。李老师说的没有错:知道自己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思考透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在这一环节上虽然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没有想清楚通过怎么样做怎样引导才能达到这种目的,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

小学二年级数学:关于《做家务》一课的教学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关于《做家务》一课的教学反思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Doing Housework"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关于《做家务》一课的教学反思 《做家务》这一课是2年级上册的有关“2的乘法口诀”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要通过老师创设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归纳总结出2的乘法口诀,并通过做游戏,做练习,加强对 2的乘法口诀的掌握。还要让学生通过熟悉生活情景,在愉快的氛围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一、结合学生实际,亲切而自然地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2的乘法口诀,我在教学时,首先创设了小明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摆碗筷”的情景,这是学生很熟悉的生活场景,所以学生就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就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棒代替筷子)进入角色。 二、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为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做准备。 学生通过一边摆,一边数的过程后,就会很快得出结果,明白是2个2个的增加的,也很容易填出表格。 三、学法指导,自编口诀。

5让学生回忆5的口诀的编制过程,说说是怎么编的?尝试独立编制2的乘法口诀。将编好的口诀在小组内交流。在全班汇报。在这个环节上,我觉得学生交流的时间少了点,当一部分优生编好后,我就让他们在全班交流了。接下来的记忆口诀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好方记住这些口诀?我就直接让学生回答了,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所以学生所说的方法也很单一,特别是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明白有些同学说的什么方法。课后想,如果让学生多观察算式的结构,把算式与口诀联系起来,找出规律来背口诀就更好了,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记忆的方法也就会更多。 四、用多种形式巩固新知。 (1)对口令:生生之间对,师生互动这是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学习的知识。 (2)圈一圈。 让学生看黑板上的表格,(出示书上15页的2题)先让学生读题。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在填空。此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3)情景练习:请一个同学站起来并伸出双手,问:一个人有几只手?再请8个同学上讲台,让他们伸出双手,问:“共有多少只手?要求其它同学列出每个问题的算式,然后请他们自己完成。这个练习目的是利用情景巩固练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但由于时间原因,学

做家务教学反思(精选8篇)

做家务教学反思(精选8篇) 做家务教学反思(精选8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为大家的做家务教学反思(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家务》这课是学习2的乘法口诀,课文用数一数有几双筷子来引入问题情境,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5的乘法口诀,在编2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在已有的根底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总结编2口诀,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编2的口诀的规律,学习时既感到很轻松又很愉快。 低年级的学生还小,教师在做练习前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读懂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再做才能到达练习的效果。在做“练一练”的第4题“4个人有几只手”和“8只手有几个手指”这道题时,有几个学生对1双手和1只手的概念很模糊,而我在指导看图说话时又忽略了这个问题,就急着让学生做,没想到竟然有一些学生把4个人有几只手做成4×5,而把8只手有几个手指做成8×10。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掌握2的乘法口诀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课堂开始我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但是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但是,学生似乎有点依赖性的每次加2,而忽略了整个算式,造成学生实际性的掌握不扎实。 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再编制口诀时,我发现还是有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差,没弄清“一双”和“一根”,会给“每位客人”一根筷子。在完成练习册仍是没有注意到“一双筷子”需要“2根筷子”。 在细节上的教学,我还是应该好好引导孩子认真审题并思考,争取每个孩子都不会有些粗心的小毛病。 本节课,我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复习旧知时,有意识的询问学生如果不记得其中一句口诀应该如何解决,学生能道出上句或者下句口诀的答案来推算。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做家务》主题图,由于摆碗筷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讲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还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究竟摆碗筷和学习数学有什么呢? 我和学生共同探究了1、2、3分别乘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剩下的口诀我请每位学生把所需的筷子数填在表格里,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让他们边摆边填表,1双2根,2双4根……再利用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方面,我先让学生找出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记忆,再请学生以背、对口令等方式记忆口诀。突出了从数数——填表——列式——编口诀——记忆口诀的学习过程。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复习旧知时,有意识的询问学生如果不记得其中一句口诀应该如何解决,学生能道出联系上句或者下句口诀的答案来推算。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做家务》主题图,由于摆碗筷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讲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还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究竟摆碗筷和学习数学有什么联系呢?我和学生共同探究了1、2、3分别乘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剩下的口诀我请每位学生把所需的筷子数填在表格里,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让他们边摆边填表,1双2根,2双4根……再利用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方面,我先让学生找出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记忆,再请学生以集体背、对口令等方式记忆口诀。突出了从数数——填表——列式——编口诀——记忆口诀的学习过程。 这节课,我认为成功的'方面有: 1、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保证了探究活 动的高效性。 不足的方面有: 1、课堂时间的掌控上,由于前期复习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后期编制2的乘法口诀时间不够,并且还未完成表格。 2、能力提升方面。第一,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第一篇:二年级数学做家务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复习旧知时,有意识的询问学生如果不记得其中一句口诀应该如何解决,学生能道出联系上句或者下句口诀的答案来推算。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做家务》主题图,由于摆碗筷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讲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还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究竟摆碗筷和学习数学有什么联系呢?我和学生共同探究了1、2、3分别乘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剩下的口诀我请每位学生把所需的筷子数填在表格里,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让他们边摆边填表,1双2根,2双4根……再利用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方面,我先让学生找出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记忆,再请学生以集体背、对口令等方式记忆口诀。突出了从数数——填表——列式——编口诀——记忆口诀的学习过程。 这节课,我认为成功的方面有: 1、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保证了探究活 动的高效性。 不足的方面有: 1、课堂时间的掌控上,由于前期复习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后期编制2的乘法口诀时间不够,并且还未完成表格。 2、能力提升方面。第一,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第二、我还有一个设想,“如果有10位客人需要多少根筷子

《做家务》教学反思(十四篇)

《做家务》教学反思 《做家务》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复习旧知时,有意识的询问学生如果不记得其中一句口诀应该如何解决,学生能道出联系上句或者下句口诀的答案来推算。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做家务》主题图,由于摆碗筷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讲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还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究竟摆碗筷和学习数学有什么联系呢?我和学生共同探究了1、2、3分别乘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剩下的口诀我请每位学生把所需的筷子数填在表格里,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让他们边摆边填表,1双2根,2双4根……再利用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方面,我先让学生找出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记忆,再请学生以集体背、对口令等方式记忆口诀。突出了从数数——填表——列式——编口诀——记忆口诀的学习过程。 这节课,我认为成功的方面有: 1、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保证了探究活 动的高效性。

不足的方面有: 1、课堂时间的掌控上,由于前期复习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后期编制2的乘法口诀时间不够,并且还未完成表格。 2、能力提升方面。第一,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第二、我还有一个设想,“如果有10位客人需要多少根筷子呢?”、“14根筷子能给几位客人呢?”此类问题也由于时间不够未能提出。 3、练习量不够。在最后的环节上我以背诵口诀Pk赛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如果能留1/2或1/3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可能效果会更好。 学生方面 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小组合作意识不强。 2、在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再编制口诀时,我发现还是有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差,没弄清一双和一根,会给“每位客人”一根筷子。 如果我再上这节课,第一恰当掌控课堂时间,本班学生大部分对2的口诀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用激昂的情绪去感染他们、也可以一轮一轮的Pk战去调动他们的情绪。但我想讲的细、精、透,导致语速慢了,时间不够用;第二,我会在记忆口诀方面多下点功夫,让学生探索记忆口诀的方法,并根据口诀的规律记忆,请记得快的同学谈谈记忆方法,并请学生口头编应用题,如:一支圆珠笔要2元,买6支要几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做家务》教学反思2

做家务教学反思(精选13篇)

做家务教学反思 做家务教学反思(精选13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家务教学反思(精选1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做家务教学反思篇1 《做家务》这课是学习2的乘法口诀,课文用数一数有几双筷子来引入问题情境,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5的乘法口诀,在编2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总结编2口诀,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编2的口诀的规律,学习时既感到很轻松又很愉快。 低年级的学生还小,教师在做练习前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读懂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再做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在做“练一练”的第4题“4个人有几只手”和“8只手有几个手指”这道题时,有几个学生对1双手和1只手的概念很模糊,而我在指导看图说话时又忽略了这个问题,就急着让学生做,没想到竟然有一些学生把4个人有几只手做成4×5,而把8只手有几个手指做成8×10。 做家务教学反思篇2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掌握2的乘法口诀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课堂开始我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但是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但是,学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