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

华师中山附中历史科教案序号教师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1.华夏族的形成2.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所做的贡献,禅让制。
3.区分传说和史实。
【教学重点、难点】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重点: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所做的贡献【自学初探】你所知道的神话与传说有哪些?【导入新课】第一种导入方案:单元综述、复习回顾介绍文明产生的含义: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道德礼仪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公平规则制度的建立。
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第二种导入方案:歌曲导入:《中华好儿孙》,围绕传说引入新课。
【合作共探】1. 根据课本第14页的内容,用图示法梳理华夏族形成的过程。
2. 列举传说中炎帝、黄帝及黄帝时期其他能人巧匠的主要发明。
(在课本划出即可)3. 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远古传说≠历史事实(2)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信息(3)传说中被考古证实的信息,才属于历史事实。
4. 中华民族起源和发展的突出特征。
多元一体5.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看到大禹怎样的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
6. 禅让制的含义以及通过禅让制确立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具有朴素的民主选举性质尧舜禹【应用再探】看图片可以感受历史,下面是古代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黄帝、尧、舜、禹的画像。
黄帝尧舜禹请回答:(1)请你按生存年代排列出这四位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
黄帝、尧、舜、禹(2)请你写出与黄帝同一时期的黄河流域和东方的部落联盟首领各一位。
炎帝蚩尤(3)在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这种制度叫什么?尧舜禹禅让制【课堂小结】验证传说真实性的证据是考古发现。
【当堂检测】1.我们经常说自己是华夏儿女,中华民族又称为华夏族,那么华夏族形成的主体是( D)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蚩尤的部落联盟D.炎帝与黄帝的部落联盟2.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C)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3.2004年4月4日,海内外炎黄子孙数万人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前祭拜,这是为了纪念(A)A.黄帝 B.尧 C.舜 D.禹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三、教学策略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资料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初读课文,简要了解本课的内容。
搜集有关我国远古传说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黄帝陵祭祖、祭拜炎帝图片教师: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这里举行祭祖活动,以寄托念祖之情。
为什么对黄帝和炎帝有着如此念祖之情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远古的传说》,共同探寻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祀黄帝和炎帝的祭祖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和炎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1、炎黄联盟幻灯片展示问题:读课本第一目“炎黄联盟”部分内容,结合材料和你所搜集到的资料讲述历史故事。
(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生1: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
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生2: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
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对炎黄联盟造成威胁,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二、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是怎么样的?二、学生自主学习:1、涿鹿之战(阅读课本12页,找出有关涿鹿之战的以下问题):①、时间:;交战双方:、对抗;地点:,所在流域。
②、结果:。
③、影响:。
2、黄帝----人文初祖后人尊称黄帝是,他建造,制作,教人,还发明了,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发明了,他的手下发明了,编出了。
3、尧舜禹的禅让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②、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③、夏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王朝的地位。
影响,。
④、原始社会终结:原因、,标志:年,禹建立。
影响:原始社会结束,开始。
4、你对黄帝的发明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更科学?5、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6、禅让”是怎么回事?“禅让”的实质:“禅让”表现为:7、大禹治水治水方法:治水效果:8、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9、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0、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数量多少差别很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制;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热烈氛围和教学的直观性。
采用讲述法和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的双向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第一,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光明日报西安4月5日电,4月5日上午,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隆重举行。
海内外万余名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黄帝陵祭祀广场,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上午9点50分,公祭典礼正式开始。
34咚鼓声象征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初祖的无限景仰和感恩情怀,9响钟鸣代表着中华民族崇敬初祖的最高礼数。
鼓声雄浑,钟声悠远,回荡在桥山沮水间。
《黄帝颂》响彻全场,拉开典礼大幕。
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贡献?(二)、讲授新课:一、炎黄联盟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
1、阪泉之战神农尝百草图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教师补充
教师设问:
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
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组长组织学生
学生汇报,
学生讲述
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
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 型
新课
授课时间
8月
教案号
3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远古时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曲折而的历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结合本课内容,通过设置讨论题目“大禹治水的启示”,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第14~16页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
1、教材14页下面的动脑筋。
2、什么是禅让制?
3、教材第14页下面的动脑筋。
4、用自己的话概述夏朝的建立(原因、时间、人物、意义)
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2.质疑、释疑:
1、你听到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学生列表: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比较
通过学习,应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结合本课内容,通过设置讨论题目“大禹治水的启示”,能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并做出自己的概括、判断和解释;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讲故事,谈体会,说说这些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
2、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
3、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1、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2、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一、预习回答:1、知道什么是传说。
2、记住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3、以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例,谈谈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4、在地图上找出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5、写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6、理解什么是“禅让”?它的实质是什么?7、探究: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二、课堂学习和讨论:导入:早期人类农耕文化(史料证明)传说(映证和拓展)1、讨论: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2、在地图上落实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3、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汉族蚩尤其他部落4、“禅让”的含义及其实质5、鲧治水和禹治水的对比6、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课堂小结: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组成,本课利用传说资料,探询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为第1、2课的补充和拓展。
三、检测练习:1.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A.炎帝陵 B.黄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A.尧 B.舜 C.禹 D.黄帝4.相传造宫室、车船、衣裳等,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5.右图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称为“人文初祖”,他是()A.禹 B.舜 C.黄帝 D.炎帝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二、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传说,其中虽有不少夸张,但有的传说也生动反映了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吧。
【内容探究】一、炎黄联盟师:阅读课本第14页炎黄联盟一目中第一段内容,并回答[导入新课]中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生:“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炎帝、黄帝。
师:阅读课本第14页炎黄联盟一目中第二段内容问:距今五六千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哪些著名的部落?生:主要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
师:随着部落逐步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与财富,各部落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战争有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那你们知道“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吗?生:从征战双方、征战过程、征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回答。
师: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只不过是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中的其中一个。
那么,这些战争对原始社会后期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生: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的战争打破了氏族界限,促进了部落间的交流和融合,尤其是涿鹿一战,促使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师: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的关系——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
黄帝的贡献 ”人文初祖 原始社 会终结
板书设计
C 禹建立了夏朝
D 、社会 生产的发展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 ,我们称自 己为“炎黄子孙” B 、我们尊称黄帝为 “华夏之祖” “华夏始祖” C 我们尊称炎帝为 “人文初祖 D 、华夏族是 汉族的前身 6、下列对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禹建立了夏朝,是夏朝的第一个国王 B 建立于公元前 20世纪70年代 C 、这 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D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了什么问题? 提问: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甲组代表半坡 人,乙组代表河姆渡人,请两组同学进行研讨, 设计一下,拿出本组的方案,你们将 通过什么 样的方式、形式来介绍本聚落的情况。
学生列表: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比较 炎黄战蚩尤 华夏之祖于 --------
二 ------- 一-华夏族形成 尧舜禹 禅让制 夏朝 禹时 奴隶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远古的传说》
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
《远古的传说》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3课。
这一主题是中国历史的开篇,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上承原始农耕文明的肇兴,下启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
本课主要是从传说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印证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与特点,同时通过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炎帝的传说,激发学生探索中华文明之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
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黄帝和炎帝的贡献
【教学难点】
禅让制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首先,通过播放歌曲“中华好儿孙”,让学生找出歌词中的神话传说,由此导入新课,引入神话传说.同时上课之初,给出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三个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讲授新课
(一)炎黄时期的部落首领们
1、大约四、五千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东方,蚩(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分别介绍三位部落首领。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地图,学生能够增强史料实证意识,锻炼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时空观念;由学生总结炎帝、皇帝和蚩尤的基本概况,锻炼总结概括的能力。
2、炎帝和黄帝在中原扩张的过程,发生了阪泉之战,黄帝胜利,形成黄炎联盟.炎黄部落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与北方的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发生冲突,引发了涿鹿之战,炎黄联盟胜利,还有一些其他的部落也逐渐融合到炎黄联盟中来,发展成为华夏族,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展示炎帝和皇帝扩张以及炎黄部落与蚩尤发生冲突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阪泉之战和逐鹿之战。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锻炼构建知识基础框架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这又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具体了解黄帝和炎帝的生平及其发明。
4、用文献材料介绍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
【设计意图】以材料来展开炎帝和皇帝的发明创造,提高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5、炎黄之后,黄河流域遭遇了危机,具体是什么危机呢?引出此时的部落联盟首领选举方式,引出禅让制。
(二)尧舜禹时期
1、禅让制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逻辑图来介绍禅让制,有助于学生清晰理解,方便记忆.
2、展示材料,分析尧能当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原因;
3、展示材料,分析舜能当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原因;
4、展示材料,分析禹能当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原因;
【设计意图】以材料分析尧舜禹当选部落联盟的原因,学生能够增强史料实证意识,锻炼历史思维能力,提高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5、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6、本课的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总结升华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以活动探讨的形式来延伸学习内容,锻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本课涉及史料解读,对语言功底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较难,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课堂中对于学生比较擅长炎黄故事,可请学生上台展示,满足初一学生爱展示自己的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