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讲述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详细内容如下:1.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炎帝的农耕文明黄帝的发明创造2. 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尧的德政舜的孝行禹的治水成就二、教学目标1. 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 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功绩,体会他们为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难点:理解炎帝、黄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尧、舜、禹的德政与治水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炎帝与黄帝的传说a. 炎帝的农耕文明b. 黄帝的发明创造(2)尧、舜、禹的治水故事a. 尧的德政b. 舜的孝行c. 禹的治水成就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插图,解读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炎帝与黄帝炎帝:农耕文明黄帝:发明创造2. 尧、舜、禹尧:德政舜:孝行禹:治水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2)分析尧、舜、禹的治水方法,谈谈你的认识。

2. 答案:(1)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农耕,尝百草,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

黄帝:传说中,黄帝发明了宫室、车船、兵器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尧:以德治水,注重民生。

舜:以孝治水,关爱百姓。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为人民造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远古传说的资料,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三单元《文明的曙光》中的第一章《远古的传说》。

详细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夏朝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 掌握尧、舜、禹的治水传说,理解古代先民与自然的斗争精神。

3. 掌握夏朝的建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治水传说,夏朝的建立。

难点:理解古代治水传说的意义,把握夏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黄帝和炎帝的画像,引发学生对远古时代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夏朝的建立。

详细过程:(1)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两位人文始祖的伟大事迹。

(2)尧、舜、禹的治水传说:教师讲述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分析他们治水的智慧和精神。

(3)夏朝的建立:教师通过讲解夏朝的历史背景和建立过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详细过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六、板书设计1. 黄帝和炎帝的传说2. 尧、舜、禹的治水传说3. 夏朝的建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夏朝的建立。

2. 拓展延伸:请查阅资料,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远古的传说,使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掌握了夏朝的建立。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学生对传说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互动的充分性。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下节课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主要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以及华夏族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2. 通过分析远古传说的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3. 感受华夏族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对华夏族的认同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炎帝和黄帝的画像,引导学生猜测这两位历史人物,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故事,分析他们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们扮演尧、舜、禹,讨论如何治理洪水。

4. 例题讲解:讲解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强调禅让制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贡献。

7. 课堂拓展:讨论黄帝、炎帝、尧、舜、禹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华夏族的形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贡献。

简述尧、舜、禹的治水及禅让制。

2. 答案:黄帝:发明衣裳、舟车、宮室、挖井等,被称为“人文始祖”。

炎帝:教民种植农作物,被称为“神农氏”。

尧:推行禅让制,将帝位传给舜。

舜:继承尧的治水事业,将帝位传给禹。

禹:治理洪水,划定九州,建立夏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知道华夏族的形成。

(2)掌握尧、舜、禹的主要事迹,理解“禅让制”的实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黄帝和炎帝的传说,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华夏族的形成。

2. 尧、舜、禹的主要事迹,禅让制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2. 掌握尧、舜、禹的道德品质和治国理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述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掌握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3. 课堂讲解:讲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阐述华夏族的形成意义。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尧、舜、禹的主要事迹,分析禅让制的实质。

5. 知识巩固: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夏商西周的更迭1.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2. 商朝的兴衰3. 西周的政治制度4. 西周的文化成就七、教学重点:1.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过程2. 商朝的兴衰原因3. 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4. 西周的文化成就八、教学难点:1. 理解夏朝的建立与灭亡背后的历史原因2. 掌握商朝兴衰的内在逻辑3. 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4. 深入了解西周的文化成就九、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夏商西周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夏朝的建立与灭亡,掌握商朝的兴衰过程,理解西周的政治制度,认识西周的文化成就。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夏朝的建立与灭亡过程,分析商朝的兴衰原因,阐述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深入探讨西周的文化成就。

《远古的传说》教案:学习史前制陶,感受智慧的传承

《远古的传说》教案:学习史前制陶,感受智慧的传承

《远古的传说》教案:学习史前制陶,感受智慧的传承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陶器。

但是,在史前时期,人类的制陶技术还很原始。

点点滴滴的进步,为我们现在享用美妙的陶器品质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篇文章主要探究的是课堂教学和体验实践之间的关系,利用史前制陶技术的传承,深入了解陶器制作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文化意义。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掌握陶器的制作基本流程和原理,了解史前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影响。

2.教学内容制陶手工艺术的基本流程,史前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作品分析与欣赏。

3.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讲解演示法、小组探究法、评估和反思。

4.教学手段和资源采用手工和实践的方式,进行制陶示范教学,小组制陶活动。

5.教学评价探究小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合作,评价指标包括学科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

二、体验实践——史前制陶制陶活动是一项手工艺术,即用泥土制成器物的过程。

教师向学生介绍史前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影响。

他们将通过手工模拟和小组作业来了解制陶的步骤和技术。

学生可以探究哪种泥土适合制陶,如何选用工具来塑造各种不同的形状以及如何装饰和烧制陶器。

这些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具象思维,非常有趣且有助于他们了解古代陶器的制作过程。

当学生以自己的双手捏住陶泥时,有一种与土地亲密沟通的感觉。

他们可以感受到陶泥的湿度和质地。

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仔细考虑他们正在塑造的形状,并且将其发展到一个自然、流畅的状态。

在完成他们的陶器之后,他们会更加了解史前时期的人们是如何把陶器制成的,并体会到他们的耐心和创造力。

学生还需要装饰他们的陶器。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会选出他们喜欢的颜色、形状和纹样,并在他们的陶器上精心绘制这些图案。

三、分析和欣赏——史前遗迹中的陶器在学生制作完陶器之后,教师可以带领他们进行一次游览陶器博物馆。

这种游览是学生认识陶器用途和制作历史的绝佳机会。

由于现代陶器技术的发展,人们现在很难了解史前人民在制陶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一章《远古时期》的第二节《远古的传说》。

内容主要包括: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传说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黄帝、炎帝、尧、舜、禹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2. 通过学习远古传说,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 分析和评价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历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引入远古传说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历史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远古传说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远古传说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黄帝、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传说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远古传说人物的认识。

2. 答案:要求学生能够从人物事迹、形象特点和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等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本节课的内容选取了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这些人物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精选5篇)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精选5篇)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精选5篇)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篇1【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

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二、新课讲授(一)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黄帝、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禅让的传说1.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

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禅让的含义。

2.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三)治水的传说1.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

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2.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

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史前时期》的第二节《远古的传说》。

详细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大禹建立夏朝的故事。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前时期的主要传说故事,掌握炎黄子孙的概念。

2. 通过传说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对传说故事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夏朝建立的意义的认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展示PPT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地图上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引出远古的传说故事。

2. 提问:你们知道炎帝和黄帝吗?他们有什么传说故事?二、新课内容讲解(20分钟)1. 详细讲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强调炎黄子孙的概念。

2. 讲解尧、舜、禹的治水传说,分析他们的品德特点。

3. 介绍大禹建立夏朝的故事,讲解夏朝的历史意义。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选择一道关于炎帝、黄帝传说的选择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2. 选择一道关于尧、舜、禹治水的简答题,讲解答题技巧。

四、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炎帝、黄帝传说的填空题。

2. 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尧、舜、禹治水的简答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一、炎黄传说1. 炎帝2. 黄帝二、尧舜禹治水1. 尧2. 舜3. 禹三、夏朝建立1. 大禹2. 夏朝意义【作业设计】1. 选择题:关于炎帝、黄帝传说的选择题。

答案:A2. 简答题:简述尧、舜、禹的治水传说。

答案:尧以德治国,舜宽厚待人,禹领导人民治水成功。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前时期的历史。

在课后反思中,要注意学生对传说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夏朝建立意义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三篇】篇一【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奇,了解传奇和史实的区分。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奇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奇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力量和方法:培育从传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力量、帮助学生把握以传奇印证历史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育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奇和华夏族的形成。

禹治水的传奇。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预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4、黄帝以后很久,相继接替担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是、、,他们都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在历这一制度被称为“其中在治水的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O二、我的怀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我国的远古传奇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供应了哪些重要信息?2、禅让的实质是什么?3、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发?【检测反响,学以致用】.)禅让制的依据是()A.财产B.武力C.才德D.门第.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当去()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以下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A.制作耒粗,教民耕种B.尝百草,寻药物C.创制历法D.创造陶器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制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A.女婿B.黄帝C.炎帝D.禹5.今日汉族的前身是0A.蚩尤部落B.华夏族C.匈奴族D.东夷部落6.依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首领推选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传奇中的原始部落联盟首领消失的先后挨次是()①舜②尧③禹④黄帝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7阅读以下材料,正确回答以下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1)《礼记》中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状况?(2)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历史叫什么?(3)举例说明当时是怎样“选贤与能”的?(4) “贤”与“能”详细指什么样的品质??【总结提炼,学问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留意的问题:如何在浩瀚的史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并渐渐把握方法。

【课后训练,稳固拓展】课本P16学习测评【课后反思,自悟自励】自觉预习,独立完成。

有怀疑肯定要登记来。

小组争论完成,并展现根据教师的要求,分组展现,(可以抽取一三五组到黑板前展现本组的学习成果。

二四六组预备评价,不参与展现的同学应仔细倾听或仔细观看展现状况,随时预备补充或更正,2、展现完毕后,进展互评(可以生生互评,组组互评,也可以师生共评。

)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一、导入新课历史讲究真实牢靠,传奇难免夸大虚构。

但不少传奇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开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奇来熟悉农耕文化。

看看那些流传长远的传奇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听,集中留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奇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奇(或抽学生来讲)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调动参加兴趣听或自己讲清楚明白,便于把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奇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

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

让学生简洁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奇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

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奇。

要求学生表达大禹治水的传奇。

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然后小结:禹治水胜利,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供应表现的平台,取得胜利感五、情感升华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六、拓展学习P16学习活动。

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奇故事,要说出传奇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供应了什么重要的信息?学生讲。

篇二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识记远古传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奇的实质2.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3.培育从传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力量,初步把握用传奇印证史实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培育学生学习历史、喜爱历史的情感.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育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2.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德,培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念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奇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珍贵的品德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教学难点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斗与融合.“禅让”的含义和实质教师预备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祀活动的图片、禹治理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的传奇学生预备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1.同学们都应当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2.确定补充学生的答复,在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九成还要多一些,而你们知道汉族的由来吗?3.依据学生的表现引出内容:简要表达汉族的由来(重点抱握几个转换: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的组合进展而来的。

告知学生,在历史进展、人类演进的进程中,华夏族不断融合周边的民族, 逐步进展壮大,才形成了今日的民族局面,因此,汉族和其她少数民族的消失绝不是偶然的二、炎黄的斗争与融合1.谈话转承:刚刚我们将到了汉族的由来,下面就让我们详细去了解一下原因时期的部落是这样一步一步融合成今日的汉族的。

大家都知道, 在远古时代,人类是以部落为单位群居的,而由于生存等方面的需要,部落与部落之间结成联盟,联盟中会推举出一位德才兼备的人作领导。

大约四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消失了两位的部落首领,这就是炎帝和黄帝。

(乐观叫学生思索炎帝和黄帝就是古代的皇帝吗?)2.答疑:炎帝和黄帝不是古代的皇帝,至于缘由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渐渐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出示炎帝和黄帝的挂图,讲:这两位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们共同的祖先。

为什么这样说呢?由于他们分别领导了黄河流域的部落,由开头的斗争到后来的联合,再到后来的不断融合。

最终成为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古往今来许多华夏儿女都以各种形式祭祀自己的祖先。

4.播放课件,表达: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修建的陵墓。

炎陵在湖南,黄陵在陕西。

每年清明节或者是其她重大的节日,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回来祭祀我们的祖先。

5.播放陕西祭祀活动的记录片,向学生作介绍。

6.设疑:同学们看到的是今年在陕西举办的祭祀盛况,那么,教师请教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民会如此虔诚地思念远去的炎帝和黄帝,他们毕竟做了哪些奉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教材上是怎么介绍的。

7.鼓舞学生汇报阅读收获,并适时补充引导,让学生熟悉炎帝和黄帝在华夏子孙心中的崇高地位。

汇报阅读收获:A.炎帝:改良农具、创造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创造陶器,开拓集市。

B.黄帝:创制历法,指导人民生产;创造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工具;还创造了车船、铜器等;C.他们都是出色的部落首领,为人们所爱戴。

三、组织争论A.炎帝和黄帝的奉献、他们的精神、他们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宝及其在华夏儿女心中的地位,还应包括学习体会等。

(教师)8.与同学充分争论把今日学习的学问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有关见闻结合起来,乐观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使自己在学习学问、了解传奇的过程中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训练。

其次课时一、讲解传奇引入新课1.激发方式讲:盘古开天、女娟补天等传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大禹治水的传奇,告知学生,早期的人类几乎住在大江大河边,就为水患埋下了伏笔,也是大禹治水的传奇供应了依据。

2.设疑:为什么是大禹治水而不是其她人呢,大禹有什么特殊的能耐吗?(这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二、大禹治水与“禅让制”1.出示大禹的头像图片,讲解大禹治水的经过及其相关学问,包括治水的方法、所用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2.设疑:同学们还不知道吧,大禹治水是舜给她的一个熬炼的时机, 熬炼什么呢?办事力量啊。

在那个时候,部落首领都是大家民主推选出来的,这种推选产生首领的方法,历称为“禅让”。

这个制度也许兴起于黄帝以后的许多年,首先是尧担当首领,接着是舜,后来就是禹。

三、争论小结1.引导:传奇究竟是传奇,由于它无从考证,它是人们在口头流传的,但却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熟悉等状况,反映了当时人类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世界上的传奇大都带有神学的颜色, 也就是把人都神化了。

尽管如此,传奇对于我们仍旧有一些学习和了解的价值。

象大禹治理水的这个传奇,他的才智、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无不是我们学习的好素材,所以,现在你们就了解到的大禹的故事, 大胆的发表你的意见和看法。

(明白传奇有利有弊,但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仍旧许多,利用传奇也很重要).巡查、倾听、融入学生的争论活动2.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篇三1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远古传奇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中华人文始祖。

理解传奇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分,理解“禅让”的含义与实质。

2.培育传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力量,帮助学生把握以传奇应正历史的根本方法。

3. 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育崇敬中华名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德,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

体验大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重点难点】.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奇。

1.传奇与史实的区分与联系,部落及部落联盟的构成和实质,“禅让” 的含义和实质。

【学法指导】独立预习,敢于表达,学会倾听,合作争论。

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根底过关】一、自主检测:・ 1、远古时,我国大地上分布着很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的——和领导的两个部落非常知名。

在东方,领导的部落力气很大。

2、战胜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构成后来族的主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