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和电缆计算公式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2011-11-06 1:28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功率与电缆的关系

知道负荷功率的大小,怎么选择电缆粗细啊?
比如说:
1.5平方毫米铜芯线可承受2200W的负荷,
2.5平方毫米铜芯线可承受3500W左右的负荷,
4平方毫米铜芯线可承受5200W的负荷,
6平方毫米铜芯线可承受8800W的负荷,
10平方毫米铜芯线可承受14000W左右的负荷
16平方、25平方都能承受多大的负荷?
选线有什么计算公式呢?
我来回答:
1、首先根据功率计算电流,
单相交流电电热电器的电流计算公式:I=P/220;
三相电热的是:I=P/380×1.73;
单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I=P/220×1.73×Cosφ·η;
三相电机电流计算公式:I=P/380×1.73×Cosφ·η。
16平方铜芯线的截流量是83A,如果是用在单相电热中就是
83A×220V=18.26千瓦;用在单相电机中就是83×220×1.73×0.75×0.75=17.77千瓦;
25平方................109A。
(Cosφ与η分别是功率因数和效率,在单相中分别取0.75,在三相中分别取0.85。
)。
如何计算电机功率与电缆配线直径详细计算方式

如何计算电机功率与电缆配线直径详细计算方式
一、电机功率与配线直径计算
首先要计算100KW负荷的线电流。
对于三相平衡电路而言,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1.732IUcosφ。
由三相电路功率公式可推出:
线电流公式:I=P/1.732Ucosφ
式中:P为电路功率,U为线电压,三相是380V,cosφ是感性负载功率因素,一般综合取0.8你的100KW负载的线电流:
I=P/1.732Ucosφ=100000/1.732*380*0.8=100000/526.53=190A
还要根据负载的性质和数量修正电流值。
如果负载中大电机机多,由于电机的启动电流很大,是工作电流的4到7倍,所以还要考虑电机的启动电流,但启动电流的时间不是很长,一般在选择导线时只按1.3到1.7的系数考虑。
若取1.5,那么电流就是285A。
如果60KW负载中数量多,大家不是同时使用,可以取使用系数为0.5到0.8,这里取0.8,电流就为228A。
就可以按这个电流选择导线、空开、接触器、热继电器等设备。
所以计算电流的步骤是不能省略。
导线选择:
根据某电线厂家的电线允许载流量表,选用50平方的铜芯橡皮电线,或者选70平方的铜芯塑料电线。
变压器选择:
变压器选择也有很多条件,这里就简单的用总容量除以功率因素再取整。
S=P/cosφ=100/0.8=125KV A
选择大于125KV A的变压器就可以了。
50平方的铜芯电缆能承受多少电流也要看敷设方式和环境温度,还有电缆的结构类型等因素。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2011-11-06 1:28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如何计算电线电缆负荷

如何计算电线电缆负荷一、电机功率与配线直径计算首先要计算100KW负荷的线电流。
对于三相平衡电路而言,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1.732IUcosφ。
由三相电路功率公式可推出:线电流公式:I=P/1.732Ucosφ式中:P为电路功率,U为线电压,三相是380V,cosφ是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一般综合取0.8你的100KW负载的线电流:I=P/1.732Ucosφ=100000/1.732*380*0.8=100000/526.53=190A还要根据负载的性质和数量修正电流值。
如果负载中大电机多,由于电机的启动电流很大,是工作电流的4到7倍,所以还要考虑电机的启动电流,但启动电流的时间不是很长,一般在选择导线时只按1.3到1.7的系数考虑。
若取1.5,那么电流就是285A。
如果60KW负载中数量多,大家不是同时使用,可以取使用系数为0.5到0.8,这里取0.8,电流就为228A。
就可以按这个电流选择导线、空开、接触器、热继电器等设备。
所以计算电流的步骤是不能省略。
导线选择:根据某电线厂家的电线允许载流量表,选用50平方的铜芯橡皮电线,或者选70平方的铜芯塑料电线。
变压器选择:变压器选择也有很多条件,这里就简单的用总容量除以功率因数再取整。
S=P/cosφ=100/0.8=125KVA选择大于125KVA的变压器就可以了。
50平方的铜芯电缆能承受多少电流也要看敷设方式和环境温度,还有电缆的结构类型等因素。
50平方10/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空气敷设长期允许载流量(10KV三芯电缆)231A(35KV单芯电缆)260A直埋敷设长期允许载流量(土壤热阻系数100°C.cm/W)(10KV三芯电缆)217A(35KV单芯电缆)213A二、根据功率配电缆的简易计算已知电机的额定功率为22KW,额定电压为380V变压器距井场400米,试问配很截面积多大的电缆线?(铜的电阻率Ρ取0.0175)(一)有额定容量算出电机在额定功率下的额定电流解:由P=S×COSφ得S=P/COSφ=22/0.8=27.5KVA其P为额定功率,COSφ为功率因数,按电机名牌取0.8有S=I×U算出在额定功率下的额定电流I=S/U=27500/380=73A由计算口诀得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380v240平方5芯电缆可以

380v240平方5芯电缆可以承受多少千瓦1、380v240平方5芯电缆可以承受232千瓦。
2、计算方法根据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P=I×U×1.732×cosΦ式中: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5);I-载流量(A);通过查询下表得到:240平方5芯铜线的最大安全载流量I为416A;带入数据I=335A,U=380V ,cosΦ=0.85;计算得,240平方线5芯线可承受最大负荷P=416×380×1.732×0.85=232KW。
电缆线选购要点1、看包装,国标的电线往往做都比较好,整齐,手拿上去有质量感。
2、打开包装看一下里面的电线,国标的电线1.5---6平方的电线要求是皮厚(绝缘厚度)0.7mm,太厚的就是非标的,相应的它的内芯就不够,线皮可以用力的扯一下,不容易扯破的一般就是国标的。
3、用火烧一下,离开后5s内熄灭的,有一定阻燃功能的为国标线。
4、看内芯,内芯的材质(铜质)光亮度越高铜质越好,并且光度匀,有光泽,没有层次感。
国标要求内芯一定要用无氧铜。
非标的如黑杆铜,可能存在事故隐患。
5、国家规定电线上一定要打有一定的标识,最大不会超过500mm都会有相同的标识打出来,上面一般有产品的商标,厂家名称,执行标准等。
380v240平方5芯电缆可以承受182千瓦。
电缆的载流量除了和电缆截面有关,还和电缆的绝缘情况、使用的环境温度、电缆的敷设形式有关。
查下表,可以查得240平方5芯铝线载流量为326A(空气中敷设)。
对应的功率是:P=1.732UIcosφ=1.732X0.38X326X0.85=182KW(按三相市电计算,功率因数取0.85)许多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数值约等于两倍电机功率数.如380v电机30千瓦其额定电流数值约等于2x30=60安.对照上表由截面查电流算出千瓦1铝芯电缆可承受240千瓦左右,铜芯电缆可承受300千瓦左右120平方铜芯电缆能带多少千瓦380v120平方铜芯电缆能带多少千瓦380v这个问题回答:1、正常情况下,380V三相120平方铜芯塑料绝缘电缆能带200KW电机,或250KW纯电阻负载。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如何计算用电量和电线的规格

如何计算用电量和电线的规格可以用以下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意思就是二点平方的线可以带2.5*9=22.5A的电流,以些类推:4*8,6*7,10*6,16*5和25*4。
电流乘以电压可以得出功率,如22.5A*220V=4.95KW。
一般家庭用电可以这样粗略估算的。
三相负荷:P=√3*U*I*cosφP:负载功率U:电源电压I:负载电流cosφ:功率因素(阻性负载co sφ=1,感性负载cosφ<1,电动机cosφ≈0.8)当电源、负荷一定时,按照以上公式算出负荷电流I,然后查看电工手册中《500伏铜芯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表》,按照线路敷设形式、线路工作环境温度初选出合适的电缆线径,最后根据:R=ρ×L/SR:线路电阻ρ:线路材料电阻率(若采用铜芯电线,电阻率:ρ=0.0172)L:线路总长S:线路截面积算出线路电阻,进而算出期间电压降;验证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若不满足,调整之。
这样便可以确定电缆大小了。
此例中:5匹空调连室内外风机,耗电约为4K W/每台,11台总功率为44KW,功率因素取0.8,运行最大电流为:I=P/=√3*U*cosφ=44000/1.732*380*0.8=83.56A然后查看电工手册中《500伏铜芯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表》,按照线路敷设形式、线路工作环境温度初选出合适的电缆线径:线路敷设形式为明敷、工作环境温度为35度时,可采用16平方毫米铜芯导线(BV、BVV)类别;若采用钢管布线,三相四线计,则需采用35平方毫米铜芯导线。
选型时请注意敷设形式。
最后还要根据进线敷设总长度核算出进线端总压降验证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若不满足,则需放大一号线缆再次核算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每小时的用电量是3.4度,3.4kw*1h=3.4度式中:P为电路功率U为线电压,三相是380Vcosφ是感性负载功率因素,一般综合取0.8你的100K W负载的线电流:I=P/1.732Uco sφ=100000/1.732*380*0.8=100000/526.53=190A还要根据负载的性质和数量修正电流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瓦和电缆计算公式
在电气工程中,千瓦和电缆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千瓦和电缆计算的公式:
1. 千瓦计算公式:P=VI,其中P代表功率,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2. 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S=I/K,其中S代表电缆的截面积,I 代表电缆的电流,K代表电缆的电流密度。
3. 电缆长度计算公式:L=Rs/(ρS),其中L代表电缆的长度,Rs代表电缆的电阻,ρ代表电缆的电阻率,S代表电缆的截面积。
4. 电流密度计算公式:K=I/S,其中K代表电流密度,I代表电缆的电流,S代表电缆的截面积。
以上是电气工程中千瓦和电缆计算的几个重要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计算和设计电气系统。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