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气管切开后动脉性出血原因及治疗与预防

气管切开后动脉性出血原因及治疗与预防

气管切开后动脉性出血原因及治疗与预防气管切开后出血是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出血较常见,多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患者剧咳,局部小静脉扩张使原来封闭的血管再次破裂。

常见于颈前静脉、颈前静脉弓和甲状腺峡部等。

继发性出血较少见,多由于动脉出血而常常是致命的[1]。

对气管切开后出血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以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本文对2002年3月至2010年11月共计12例气管切开后动脉性出血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提高对气管切开后动脉性出血的认识。

1气管切开后动脉出血的原因分析1.1气管动脉瘘气管动脉瘘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套管末端或套管管壁对气管前壁不断摩擦、撞击,致使气管壁腐蚀坏死,进一步波及无名动脉。

气管动脉瘘大多数发生在气管与无名动脉之间,也可发生于颈总动脉、甲状腺下动脉、主动脉等。

气管动脉瘘约有半数首发症状即为大出血,一旦发生,会突然从气管中喷射出大量鲜血,血柱可高达1尺。

发生的时间,最早是术后3d,多数发生于15~25d[2]。

术后48h后切口处有10ml以上的出血,和(或)气管套管搏动是诊断气管动脉瘘的先兆体征。

1.2气管切开过低在气管切开术中,如果术野不清或头过度后伸可造成低位气管切开,急症切开时更易发生。

从解剖资料可看出,当瘘口低于第4气管软骨环以下时,套管的凹面有可能直接触及无名动脉,长时间摩擦可导致无名动脉损伤、坏死,从而进一步破裂出血。

1.3无名动脉高位a.颈部放疗或术后瘢痕形成等原因,往往可造成无名动脉相对上提,有时甚至上提到胸骨颈静脉切迹以上;b.极少数人存在无名动脉异常高位的情况[3],此时,即使切开位置正确,也极易发生套管对无名动脉的损伤。

1.4套管选用不当手术过程中置入不合适的气管套管,如过长、过粗或弯度过大时,即使在第2、3气管环处切开,亦有可能造成无名动脉损伤。

传统的合金套管为中部前凹形,套管上端固定时,其下端易顶压气管前壁,从而增加了损伤气管壁的机会。

气管切开后气道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气管切开后气道出血的原因及对策

气管切开后气道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气管切开是ICU抢救急诊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但并非绝对安全,它可以出现各个不同阶段的并发症,其中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大出血能导致患者窒息、循环衰竭而死亡,抢救成功率极低,国内文献报道抢救成功者很少。

本文从患者、医疗、护理三个方面总结了出血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在临床中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大出血引发的死亡率。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措施,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1]。

对于喉梗阻的患者,气管切开可立即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对于中枢性呼吸困难、ARDS、COPD等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气管切开后可给予机械通气,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但常规及紧急气管切开术并发症较多见,如气胸、皮下气肿、气管狭窄、出血、气管食管瘘、拔管困难等,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发生大出血抢救不及时可立即毙命,欧阳学剑[2]报道气管切开术术中大出血发生率为2.51%,术后出血发生率为5.94%。

陈良嗣等[3]报道,气管切开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3.9%(17/438),占所有并发症的41.5%(17/41)。

有文献报道大出血的发生率为0.2%~8.6%。

气管内壁无名动脉破裂、气管套管周围气管内黏膜糜烂破裂、气管前方甲状腺等组织血管破裂、支气管或肺泡内血管破裂均可能引起气管内大出血,其中无名动脉损伤是气管切开术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4]。

因此总结出血原因,做到有效预防大出血的发生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就出血的原因及对策作出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1出血的分类按程度可分为血痰、渗血、出血[5],按部位可分为无名动脉出血和非无名动脉出血,按时间可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

2出血原因分析2.1患者因素2.1.1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因重症患者伤后出现应激状态,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影响凝血机制,以及大量抗生素、肝素钠等抗凝药物的应用影响了凝血机制,或危重患者出现DIC。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止血方法。

方法对1998-2009年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出血的7例患者出血原因进行归类分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止血。

结果本组病例经一次处理均成功止血。

结论气管切开术中,打开气管前壁前术腔妥善止血是预防出血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对确已并发出血的按出血原因施行不同方法积极止血。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出血并发症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方法,是抢救严重呼吸困难病人的常用手术,耳鼻咽喉科医生应熟练掌握该项基本技能。

术后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9年来我科共行气管切开203例,术后并发出血7例,现将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总结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33-72岁,平均46.6岁;各种原因形成全身低凝状态切口弥漫性渗血4例,甲状腺峡部处理不当出血2例,气管黏膜血管磨损出血1例;病种涉及药物中毒1例,脑梗塞2例,脑出血1例,慢支肺气肿1例,破伤风1例,急性喉梗塞1例。

1.2处理方法 4例切口弥漫性渗血者,术创予凡士林纱条填塞48小时,同时积极寻找引起全身低凝状态原因,予对症处理;甲状腺峡部出血的重新缝扎出血血管;气管黏膜血管损伤出血的在纤维喉镜下行微波热凝止血,并更换较小型号气管套管。

2 结果7例出血患者经一次处理后均成功止血。

3 讨论气管切开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建立新的呼吸通道的手术[1],常用于抢救严重呼吸困难病人,该手术原仅用于解除喉梗阻引起呼吸困难,现在还广泛应用于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性呼吸困难的辅助治疗,使下呼吸道分泌物能经气管套管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

同时对于减轻呼吸道阻力,减少呼吸道解剖无效腔及通过气管切开的气管套管进行人工辅助呼吸和便于气管内给药等来纠正呼吸机能不全有很大帮助[2]。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我科所遇7例出血以原发性出血多见,主要出血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病人剧烈咳嗽,局部小静脉扩张,使原已止血的出血点再出血。

气管切开手术后出血原因分析

气管切开手术后出血原因分析

气管切开手术后出血原因分析朱运华;王亮;李梅生;董明敏;王险峰【摘要】目的分析常规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 2012年3月行气管切开术的536例患者,其中56例患者术后并发出血,按术后出血时间进行分组,分为术后24h内出血和术后24 h后出血者,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原因.对出血患者不同病因提出处理措施.结果气管切开术后2 w内并发出血的人数最多,发生率为46.43%,明显高于其他出血时间;术后24h内的出血原因以凝血功能障碍(8.93%)为主,术后24 h后出血原因以套管、切口感染导致最多,分别占28.57%、35.71%,出血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引起术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及时有效的处理可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21)003【总页数】3页(P208-210)【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出血;原因;处理对策【作者】朱运华;王亮;李梅生;董明敏;王险峰【作者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商丘4761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河南郑州450052;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商丘4761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河南郑州450052;商丘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2在急救手术中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后可使患者喉部梗阻迅速得以缓解,有助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建立良好的机械通气,对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原发疾病严重、免疫力低下,且手术过程中护理不当,术后出现感染、窒息、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其中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

气管内出血者病情危急重,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

本研究针对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与处理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气管切开术后意外情况发生的原因与护理措施

气管切开术后意外情况发生的原因与护理措施
2 切5出血 原因为长期带管 . 1 1 血管壁摩擦被溃所致。经 手术行血管结扎居 , 出血停止。 2 皮下气肿 均在气管切开术后 I . 2 2 h以内 局限于颈部. 为切口缝合不当所致。其中 l 例拆除部分切口缝线; 例未 2 予处理 。 日 数 内气肿 白行消失 。
23 套管脱出 其 原因为外套管 固定带结扎过松 .患者强 .
维普资讯
20 年 l 月第 2 卷第 l 期 Pa J e &P amV l 4 0 7 1 N . 07 2 4 2 r M d h r .o 2 , 0 - 2 o1 c 2 2

l 483・
好无移位后 , 滴氟米龙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 眼液 , 日 闭 休息


呼吸困难和发绀 。 及时取 出内套管后 . 呼吸改善 i 内套管予 将 以清理消毒后重新放置, 未再发生呼吸困难。 2 内套管取 出与安放困难 经过吸痰 并在外套管 问滴人 . S 生理盐水, 湿润后顺利取出。 因此。 笔者认为消毒内套管时勿 用硬物操作 或用力过猛 。避免因内套管变形而发生安放 困 难。 并注意保持内外套管 的清洁。
对策报告如下。 l 临床资料
术 当日不 易过多变换体位 , 以防套管脱出。室温 1— O 相 8 2 ℃, 对湿度在 5 %以上 . 6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 在气管套管 口处 , 可
本组 8 男 6 女 主 其中. 例。 例, 例。 皮下气肿 3 切口出 例, 血 I 气管内套管阻塞 i 套管脱出 I 内套管取出与 例. 例 例,
高。笔者根据术者各 自差异对其 正确 的指导 , 使其理解手术 方法 、 注意事 项 , 正确看待手 术结果 术后指导 术后严格遵医嘱眼部滴人氧氟沙星滴眼 .2 3
备。术 巾始终要注视视标非常重要 , 否则容易造成激光偏心

气管切开术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气管切开术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气管切 开术既是 救治 气 道阻塞 、 下呼吸道 分泌 将 囊 内压力调节适 当, 掌握拔 管指征 , 避免多次插管 。
物 潴 留所 致呼 吸困难 、 呼吸衰竭 的救命手 术 , 是辅 在发现 有气 管 内大 出血 的先 兆时 ,及 时做好抢救 准 也 助 头颈外 科 、 胸外科 、 神经 外科 、 神经 内科及 烧伤科 备, 向家 属交 待病情和 预后 , 并 以减少 医疗纠纷 的发
溃 疡 痊 愈 后 可 能形 成 环 形 瘢 痕 而 致 严 重 的气 管 狭 躁 致 肺泡破 裂 ; 气管 切 口太 小或气 管套 管偏 粗 , 管 插 窄 。据文 献 报道 , 当气 管导 管套 囊 内压超 过 29k a 时从 气 管外 滑脱 亦 可刺 伤胸膜 顶 ,导致 气胸 。故 术 . P 时气 管黏膜 血流 开始 减少 , 40 P 时, 达 .k a 黏膜血 流 明 中应尽 量避 免上述 情况 , 当患 者烦躁 不安 , 手术 时应 显减 少 , 黏膜 苍 白。另有 文献 报道 , 管 导管 套囊 内 适 当用 镇静 剂 , 气 因为 患者挣 扎 、 咳时胸 膜顶 呈鱼泡 呛 压为 67k a时, 5mi . P 1 n后黏 膜可 出现 明显损 伤 , 部 状 反 复突 向颈部 , 容 易碰 上 刀剪 ; 带 无气囊 金属 很 佩

86 ・ 4
Mo enPat a Meiie Jn a 0 0 V 12 , . d r rci l dcn , a ur 2 1 , o.2 No8 c y
气 管 切 开术 严 重 并发 症 的原 因分析 与 防治
唐 世雄
di 0 9 9 .s.6 100 . 1 . . 3 o: . 6  ̄i n17 ・8 02 0 8 0 13 s 0 00 【 中图 分 类 号】 R 6 【 献 标志 码 】 7 文 C 【 文章 编 号 】 17 .8 02 1)80 4 —3 6 100 (000 —8 60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
所 致 。( ) 中止 血 要求 : 的动 脉 、 脉 或 大 的渗 血 一 定 要结 扎 3术 小 静
( ) 中止 血 不 彻 底 。 ( ) 血 功 能 障 碍 : 1术 2凝 因重 症 病 人 伤 后
出现 应激 状态 , 胃肠 功能紊乱 , 营养不 良等影 响凝血机制 , 以及 大量抗生素 、 肝素钠等抗凝药物的应用影响 了凝血机制 。( ) 3 高 血压病 : 高血压病 人的血 压高及血 管硬 化容易引起术 后创面 的 渗Biblioteka 。 22 继发 性 出血 ,
或缝扎 , 勿用 电凝 或氩气刀止血。本组病例中术后 1 d出血 3例 , 均为术中未行必要的结扎及缝扎所致 。( ) 4 置入套管时动作轻柔
防止 损 伤 气管 壁 。
3 . 术 后 注 意 3
() 1患者手术 时的切 口: 南于患者的体位导致切 口偏 向一侧 或头部过度后仰致切 口过低等 , 造成套管与无名动脉较 近, 长期 摩擦破裂 出血 。( ) 2 套管 : 管适 用不合适 , 套 过粗 、 过长 、 弯度过 大, 磨损气管前壁粘膜损伤血 管破裂导致 出血 ; 气囊使用不 当 ,
维普资讯
27 1 第5第l ~_ 一 0年1 4卷 9 0 月 期 _

・ 临床研 究 ・
气管 切开术后出 血原因 及 分析 预防
徐忠善
(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 医院耳鼻喉科 , 吉林辽源 16 0 ) 3 20
[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 出m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总结 3 2 气管切开 中 3 例术后 出血病例 , 9例 1 将其按术后出血时 间分组 , 分析术后 出血原因及 预防措施。结果 原发性 出血原因 :1术 中止血不彻底 。( ) () 2 凝血功能障碍 。( ) 3 高血压病 。继

气管切开术后皮下出血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皮下出血的护理
—案例分享—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的护理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气道管理护理小组
气管切开术作为外科常用的急救技术,在神经 外科重症病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出血是气管切 开术后发生率及病死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在临 床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在护理气切患者时,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防范管理意识,减少其发生。 我们就神经外科二例气管切开术后出血案例谈谈 护理体会。
案例分析
03
“四观察法”帮助早期识别气管切开后出血
①观察生命体征及痰液。 ②观察气管切开处伤口情况。 ③观察血红蛋白值。 ④观察颈察气切伤口: 观察血红蛋白值: 观察颈部情况:
密切观察术后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患 者呼吸频率明显加快甚至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 痰液中突然出现大量血液提示出现气管切开术后出血。
案例分析
3 规范化吸痰
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吸痰管,严禁一根吸痰管吸引不同 部位痰液。患者咳嗽、频繁呛咳或床旁听到痰鸣音,出现面 色发绀,呼吸困难,心电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下降2%~3% 时[2],按需吸痰。控制吸引负压300~400mmHg(40.0~ 53.3kPa)[3]。首选密闭式吸痰,其次开放式吸痰,前两者 效果不好或无效时行纤支镜吸痰。为避免给患者带来的不良 反应[4],提倡浅部吸痰。每次吸痰<15s, 一次未吸尽, 隔 3~5 min再吸。可抬高床头15~30°,使头部稍后仰。动作 轻柔,快速吸引,边上提边旋转退出人工气道,禁止反复暴 力吸痰。
6月30日,护士巡视时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低,双侧颈部肿大,气切处大量血液持续 渗出,出血量约200mL,予吸痰护理,痰液中混合大量血液,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床 边行气切处凡士林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后,情况未见明显改善,立即送入手术室,全麻 下行皮肤及皮下组织清创缝合术(气管切开处),术中见甲状腺峡部弥漫渗血,电凝 出血点,彻底止血后置入新的气切套管,术后返回NICU,予氧气吸入,血氧饱和度 维持正常水平,生命体征平稳,气切处渗血明显好转,颈部肿胀情况较前改善,继续 予止血、输血、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在气管前壁切开一小口,插入管道通向气管内,以便人工通
气并防止上气道梗阻的手术。

手术如同其他任何外科手术一样,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术后出血,可能会导致死亡。

因此,对于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认真观察和管理是必要的。

出血原因
气管切开后,出血多数发生在手术后的几天内,这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是导致气管切开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管切开术涉及到颈部和
气管的血管。

如果血管存在本身的缺陷或动脉硬化,手术时可能会受损,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偶尔会破裂。

2. 感染
气管切开后,因切口处不洁感染而引发的炎症也是术后出血的原因之一。

炎症
会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3. 长时间通气
长时间通气也是术后出血的原因之一。

如果通气管插入时间过长,会破坏气管
的柔软性,导致较大的血管破裂。

4. 转移性恶性肿瘤
气管前肿瘤或其它原因导致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可能存在恶性转移。

如果转移
恶性肿瘤导致术后出血,治疗不仅难度大,且预后不佳。

处理方法
如果术后出血,应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停止通气管
如果气管切开术后出现出血,立即关闭通气管。

通气管可能会隐藏在患者的口
腔或上气道内,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检查。

关闭通气管也有利于限制出血量。

2. 给予高压氧疗法
高压氧疗法可以缩小血管,减少出血,可以通过气管插入口或面罩应用高压氧疗法。

3. 测试血液凝固功能
如果血液凝固机能受损,可能导致气管切开术后出血。

因此,需要对血液凝固功能进行测试,然后可以给予血管收缩剂或注射凝血剂进行治疗。

4. 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的状况不能通过其他手段稳定下来,需要重新进行手术。

手术包括气管前血管结扎和切除,以及气管插管。

预防措施
牢记以下几点可以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出血:
1. 正确执行手术
正确执行气管切开手术非常重要,包括准确确定气管和颈部的血管等重要血管的位置。

2. 仔细观察患者
术后24小时内需要密切地监视患者的状况,方便及早发现问题。

3. 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是气管切开手术后出血的关键所在。

要确保会诊感染科医生,加强对口腔和上气道的消毒等。

4. 定期更换通气管
注意观察气管插管时间,定期更换通气管,避免过度损伤气道。

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出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死亡。

了解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此外,通过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出血的概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