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之概论

合集下载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萧伯纳 第三节 劳伦斯 第四节 托马斯·曼 第五节 昆德拉 第六节 纳博科夫 第七节 海明威 第八节 索尔·贝娄 第九节 塞林格
2
第一节 概述
3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快速、锐气和新颖的表达模 式,实现了文学主潮的华丽转身,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延续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一、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他兼收并蓄地吸收马克思、尼采等人 的哲学思想和布莱克、易卜生等人的 艺术成就,确立了积极乐观的“创造 进化论”、针砭时弊的社会问题剧和 以反讽、悖谬及讨论见长的“萧伯纳 式”风格。
• 1925年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 奖词称赞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 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动的讽刺往往浸 润着独特的诗意之美。”
萧伯纳
康拉德 高尔斯华绥 毛姆
戈尔丁
莱辛
三、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 法国文学
19世纪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的创作确立了现实主义的辉煌,随着20世纪 社会状况和审美观念的急剧变化,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已 经发生了很多变异。一是长河小说的涌现;二是描写空间的扩大。
罗曼.罗兰
纪德
杜伽尔
杜拉斯
最后伊莉 莎离开息 金斯,嫁 给了一直 追求她的 佛莱第。
二、最受观众喜爱的萧剧——— 《匹克梅梁》
• 《匹克梅梁》的情节引人入胜,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 多种解读,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还是关于人的社会身份问题。
✓首先,这部戏剧深刻地揭示出人的社 会身份的差别。特权阶级与普通民众 在社会身份上存在着巨大的区隔:一 方面表现为实在性的,主要指占有资 本或财产的多少;另一方面表现为符 号性的,即谈吐、举止、品位的差别。 萧伯纳在本剧中着意探讨的是身份的 符号性。

现实主义文学之概论

现实主义文学之概论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绘画
(一)思想内容特征
1、比较广阔、真实地展示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雾濛濛的早晨》希施金(俄国)
2、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理性主义立场出发,比较深
刻地分析社会现象、比较尖锐地批判社会罪恶,同情 人民的不幸,提倡社会改良;表现人的异化,寻求人 的心灵自由。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 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4、哈代
•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 伍尔芙称他是“英国小说中的最伟大的 悲剧大师”,韦伯称他为“英国小说中的 莎士比亚”。 • 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 、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和普通人的命运,宿 命论和悲观色彩较浓。《远离尘嚣》、《还乡》 、《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 名的裘德》等。小说多以作者家乡多塞特郡一带 为背景,这是英国古代威塞克斯王国的建国之地 ,因而他的小说也被称作“威塞克斯小说”。
3、文学背景
•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存在三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 方式:“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 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照 事物的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 去摹仿,或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 亚里士 多德提出的第一种方式“照事物的本来样子去摹仿”,肯 定了艺术的真实性,而且指出艺术所摹仿的现实必须具有 必然性和普遍性,揭示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是对现实 主义文艺基本特征朴素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 社会的人情世态、描绘了维多利亚时 代的社会风貌。他的作品代表了19世纪英国现实主 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 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奥立佛· 退斯特》 、《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 科波菲 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 》、《雾独孤儿》等。

世纪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论

世纪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论
❖ 2、否定现实生活中有美,追求艺术形式旳精美。词语、构。
《包法利夫人》
❖ 简介:《包法利夫人》描写一种小资产阶级妇女爱玛旳人生悲剧。
❖ 修道院读传奇——嫁给乡镇医生包法利:浪漫婚礼与现实婚礼P20; 托斯特镇旳婚后生活P25P32——偶尔出现旳舞会与子爵:子爵旳缎 面烟匣P42、43——永镇寺:书记员莱昂、药剂师奥梅、时装衣饰 商人勒侯、公证人吉约曼、罗多尔夫(6周)P120、121、126、 131、132、——出轨、被弃P158——鲁昂城里每七天一次旳钢琴课 P227---借钱:莱昂、吉约曼、罗多尔夫——自杀。
四、福楼拜
❖ 居斯达夫·福楼拜(1821—1880) 是法国19世纪中后期最主要旳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他旳创作承先启后, 既继承发扬了司汤达、巴尔扎克等 人旳批判现实主义老式,又开启了 提倡客观、冷静、具有科学精神旳 现实主义新风格,为现实主义文学 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步也对自 然主义乃至唯美主义旳形成起到了 一定旳影响。
❖ 泰纳(1828—1893 ):“种族、环境、时代”三要 素说
❖ 三要素说奠定了文学社会批评措施旳科学形态,对20 世纪文学批评旳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旳影响。
❖ 所谓种族,“是指天生旳和遗传旳那些倾向;
❖ 所谓环境涉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者共同构成了 文学发展旳“精神气候”;
❖ 所谓时代这一后天力量,一般了解为“时代精神”, 泰纳把种族置于最主要旳地位,称之为“内部主源”, 把环境叫做“外部压力”,时代称作“后天动量”。 第一种要素偏重于生理遗传,第二种要素偏重于地理 气质,第三种要素偏重于文化心理,三要素共同作用 推动了文学旳产生和发展。
念旳了解。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论
❖ 19世纪最终30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旳特点 ❖ 第一,这一时期旳作家在继承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和果戈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1文学审美特征是什么( 1 )哲理性,它是文学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

作为“表意之象”,即表达某种哲理和观念。

在文学上,是使用形象来表达文学艺术作品。

因此,被称为文学象征意象艺术,具有哲理性。

( 2 )象征性,它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

认为对于一种外在事物,不能以它的表面现象来看,应该以它所暗示出来的另一面来分析。

象征由两种因素构成,第一层是是“ 意义”,另外一个是“意义的表现”。

第一层可以理解为外在的感性存在物,而“意义的表现”就是对这种外在感性存在物的某种意义的载体。

3 荒诞性,它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

它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指形象、形态上的荒诞性;另一种指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

( 3 )求解性,它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审美特征。

读者通过思考和求解,希望能够了解对作品意象所附载的意义或哲理,类似于猜谜。

读者对作品的审美过程,便形成了不断追问、不断探索的、不断求解的审美鉴赏过程。

读者在这个审美过程中,既有可能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如叔本华所说的那样“完全忘却了自己”,成为了艺术的痴迷者。

2、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春笋的起伏状况。

节奏有三种类型:长短型、高低型和轻重型。

3、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

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眼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

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

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4、典型环境指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特定社会环境,即主人公和周围人物所形成和辐射出来的具体关系。

5、典型人物小说等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具有(有代表性的人物)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文学概论一的背诵口诀

文学概论一的背诵口诀

文学概论一的背诵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文学概论一的背诵口诀”:1. 一论文学之起源,想象联想是源泉。

二看文学之作用,陶冶心灵增内涵。

三说文学之体裁,诗歌散文和小说。

四谈文学之风格,独特魅力各有别。

五讲文学之语言,生动形象要活泼。

六聊文学之主题,中心思想藏里面。

七探文学之形象,人物鲜明像眼前。

八析文学之情节,起承转合波折连。

九思文学之结构,层次分明有逻辑。

十悟文学之价值,传承智慧永流传。

这个口诀就像搭积木,一层一层很清晰,起源作用体裁啥的,都能轻松记心里。

想象是源泉,就像水源头,作用能陶冶,好像在种花。

风格独特像彩虹,语言生动像小鸟,主题是中心,就像树的根,形象鲜明像画像,情节波折像爬山,结构分明像楼房,价值传承像宝藏。

2. 一讲文学之要素,人物情节与环境。

二说人物之塑造,性格特点要鲜明。

三谈情节之发展,开头高潮和尾声。

四论环境之描写,自然社会要分清。

五聊文学之表达,抒情叙事和议论。

六析抒情之方式,直接间接情感真。

七探叙事之技巧,顺序倒叙插叙妙。

八说议论之方法,举例论证道理明。

九思文学之欣赏,感受理解要用心。

十悟文学之创作,灵感勤奋都得行。

这个口诀呀,就像逛花园,一处一处景色新。

要素是三块,像搭三脚架。

人物要鲜明,好比亮星星。

情节有三段,像跑马拉松。

环境分两种,自然和社会,一个像森林,一个像城市。

表达有三种,像选水果吃。

抒情方式妙,直接间接好。

叙事技巧巧,顺序倒叙插。

议论方法强,举例道理棒。

欣赏要用心,创作靠勤奋,这样记得清,文学没问题。

3. 一探文学之种类,儿童成人各不同。

二析儿童文学妙,充满想象趣味浓。

三说成人文学深,思想内涵藏其中。

四论古代文学美,诗词歌赋韵味长。

五谈现代文学新,反映现实视角广。

六聊外国文学奇,风格多样眼界开。

七讲文学之手法,象征对比和夸张。

八说象征意义深,借物表意心思巧。

九析对比效果强,好坏分明印象牢。

十谈夸张很有趣,夸大缩小引人笑。

这个口诀哟,就像走迷宫,一路走一路通。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特点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专管理想的文学形态,特点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特点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近代文学类型: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3.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现实,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社会生活,追求个体主管情感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

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手法,突出虚幻性和假定性。

4.诗的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小说: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剧本:浓缩的反映社会生活,集中的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散文: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书写真实感受报告文学: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5.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6.文学典型的特征:文学典型必须具有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文学典型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7.文学意蕴的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8.文学意象的特征: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表现特征是象征性,形象特征是荒诞性,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9.叙事: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时间的过程。

特征: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即人的行为及其结果。

叙事是话语的虚构10.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时间是一个叙述单位11.故事时间是指股市发生的自燃事件状态。

文本时间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12.视角是作品中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

,将聚焦点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

13.情节与事件的关系: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

叙事中的事件包裹从大到小的不同层次,是分析叙事的基本单位。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一定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文学主张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学创作的潮流。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就是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等方面相互趋同或接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他们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艺术特色和风格追求的一致性。

文学体裁文学的不同类别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称为体裁。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的全部知识、经验和修养等所构成的欣赏背景,它对欣赏活动起着一种参照框架的作用,一旦缺少这一参照框架,欣赏活动编号变得毫无意义。

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原是从物理学吸收而来的概念,它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所发生的声音的共振,在文学鉴赏中则是指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它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二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三是指读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情感的共振。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对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批评既属于文学接受范畴,又超越了接受范畴。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文学概论 现实主义

文学概论 现实主义

• ②追求细节的准确真实。 • 《孔乙己》: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 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 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 “你怎 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 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 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 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 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 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 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 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 “谁 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 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 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 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 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与文学接受 • 1)使读者忘却了艺术和 现实的界限,拉近了文学 和现实的距离。 • 2)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再 体验、再认识,让读者对 生活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 解。
2、作家创作态度的“客观性”
• “客观性”指作家必须忠于生活本身,不把自己的主观态度强加于 生活对象,不粉饰生活,不掩盖矛盾。 • “客观性”是实现“真实性”的条件和前提,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内 在规定。 • 现实主义文学的客观性使得其不同于宣泄作者情感的浪漫主义文学, 也不同于那种只会一味地歌功颂德、粉饰现实的御用文学。 • 现实主义诗歌: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坚不说一句话,/背上 的 压 力 往 肉 里 扣 , / 它 把 头 沉 重 地 垂 下 !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臧克家《老马》) • 浪漫主义诗歌: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 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 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 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 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 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背景 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进化论等自然科
学成果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有催化作用; 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
以及孔德的实证哲学等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也 有催化作用。
孔 德 达 尔 文
费尔巴哈
黑格尔
3、文学背景
• 前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精神是十九世纪 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文学土壤:
✓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摹仿说 ✓ 文艺复兴:莎士比亚——举起镜子照自然 ✓ 启蒙文学:以文学作为工具 ✓ 浪漫主义文学:细节描写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思想内容特征
1、比较广阔、真实地展示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实主义绘画
《雾濛濛的早晨》希施金(俄国)
2、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理性主义立场出发,比较深 刻地分析社会现象、比较尖锐地批判社会罪恶,同情 人民的不幸,提倡社会改良;表现人的异化,寻求人 的心灵自由。
• 第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 第三,表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关心
人的生存处境问题。 • 第四,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 第五,扩大了文学题材的范围,革新了艺
术表现手段。
四、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经历了前后两个发展阶段: ➢30年代至60年代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 国; ➢70年代至20世纪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 北欧和美国等地。
现社会 生活;
2、重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3、作品有“外倾”与“内倾”两
种倾向; 4、以叙事文学为主,文学样
式、表现手法走向成熟, 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充 分发展、繁荣。
现实主义绘画
《正午·莫斯科郊外》 希施金 (俄国)
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 第一,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 实地反映生活。
第七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人的异化加剧,对现实怀
疑、不满与冷静求实成为普遍的社会心态;
绘 画 七 月 革 命
绘画·宪章运动
·
杰姆逊博士认为:
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金钱的作用之间有十分密 切的关系:“金钱是一种新的历史经验,一种新的 社会形式,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压力和焦虑,引 出了新的灾难和欢乐,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获得 充分发展以前,还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它产生的 作用相比。我希望大家不要把 金钱作为文学的某种新的主 题,而要把它作为一切新的 故事、新的关系和新的叙述 形式的来源,也就是我们所 说的是现实主义的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