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文言小说与白话短篇小说

合集下载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二、早期话本作品 1、《清平山堂话本》——现知最早的话本集 嘉靖年间编辑出版 《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 闷》、《醒梦文 最接近宋元话本原貌的作品 2、熊龙峰刊印话本 万历年间单篇分别刊出,现存4种 日本内阁藏 《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








三、拟话本 万历天启以后大量问世,约六十余部 冯梦龙 “三言” 凌濛初 “二拍” 陆人龙《型世言》 周清源《西湖二集》 天然痴叟《石点头》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李渔《无声戏》、《十二楼》 笔炼阁《五色石》 艾衲居士《豆棚闲话》
四、“三言、两拍” “三言”:《喻世明言》(原称《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冯梦龙根据原有话本、文言小说与戏曲编辑整理而成 刊刻于天启年间 “二拍”:《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著 《今古奇观》:“三言、二拍” 选集 抱瓮老人 市民文学,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反映了贞操观念的淡薄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表现了商人市民阶层渴望发财 的思想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1、说话阶段 口头文学时代, 宋元说话之“小说” 2、话本阶段 将口头的讲说整理成简单的文字记录并印刷出版, 从口头讲说到书面表达的过渡阶段 3、拟话本阶段 明清时期文人模仿话本所创作的供案头阅读的书面 作品 拟话本之称由鲁迅提出 话本小说

三言二拍(语教)

三言二拍(语教)
1、拟话本小说的体制及其特点 (1)体制:题目、入话、头回、正话、篇尾。 (2)特点:主要目的不是为说书艺人提供底本, 而是为了读者的阅读;由于文人是创作主主体, 所以文人趣味逐渐增加。
2、作品
• 冯梦龙在天启年间出版了《喻世明言》(原名 《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共收入一百二十篇小说,总称“三言”,其中既 有宋元话本,也有明人拟话本,还有他自己的创 作,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 说的总集。 • 崇祯年间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 刻拍案惊奇》,实收小说七十八篇,人称“二 拍”,它是我国最早的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集,开创了文人拟话本专集的先例。
三、“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作品大多围绕市民生活及其兴趣点展开的,全面地反映 了晚明市民阶层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征。 1、婚姻爱情题材 • 一类作品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旧的封建传统意识的突破, 对新的婚姻爱情观念的追求。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卖油郎独占花魁》 。 •另一类作品反映了被压迫妇女追求自 由幸福的强烈愿望,揭露了封建势力 和传统礼教的虚伪与凶残。如《杜十 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 等。
四、“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1、“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注 重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故事的传奇性。 2、其优秀作品已能初步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出 性格鲜明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 3、语言上,把生动活泼的口语与浅显易懂的文言结 合在一起,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语言艺术已经跨 越了通俗化的初级要求,开始进入更高的规范化和 艺术化阶段。
第五节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 说
一、明代文言小说
瞿佑的《剪灯新话》是明代传奇小说的 代表作,影响了明清的文言小说创作,起而仿 效者纷起,如李昌祺的《剪灯馀话》、邵景 詹的《觅灯因话》,这三部书被后人称为 “剪灯三话”。

明代短篇小说

明代短篇小说

“话本小说”
“话本”一般都认为是说书人所依凭的底本。
“小说”如果作广义的叙事文学的解释,则这个名词 泛指一切由说书发展而来的早期白话小说作品,如《大 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都可以称为 “话本小说”。
“小说”在说书的体系中又有个狭义的用法,即专指 短篇的人情小说,如烟粉灵怪传奇之类。这些我们常用 的“话本小说”这个名词,已经专指这些短篇的世情小 说。
• 民歌类:《童痴一弄· 挂枝儿》、《童痴二弄· 山 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 •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 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 《精忠旗》、《一棒雪》、《占花魁》、《杀狗 记》、《三报恩》等十七种; • 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 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 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
“三言”一共有120篇作品,大部分是冯梦龙从众多的宋 元旧本中节选后收入的,部分还经过他的改编润饰。从 “三言”现有的篇目看,冯梦龙是有眼光的。凌濛初在 《拍案惊奇序》中说“独犹子龙氏所辑《喻世》等诸 言,……而宋元之旧种,亦被搜括殆尽”,“不知一二 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
当然,冯氏也有漏了的作品,如《清平山堂话本》的 《快嘴李翠莲记》是白话小说很特殊的一篇,主角李翠 莲出口成诗,泼辣主动,令人印象深刻,但“三言”却 没有入选。如果要为冯氏找解释,大概是它的“唱”的 成分太多,与一般小说不同,冯氏因此不选用它。 在入选的一百二十篇作品中,到底有多少篇是冯梦龙亲 自撰写的呢?此中,真正确认为冯梦龙作品的,只有一 篇,即《警世通言》卷十八的《老门生三世报恩》。
典型的话本小说指的是“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 四种小说”,及本章将深入介绍的“三言二拍”中的作 品。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教案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教案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一、明代文言小说概述在白话短篇小说几乎陷于沉寂的明代初年,文言小说却出现了复兴的态势,瞿佑的《剪灯新话》是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此书的题材可分为社会政治小说和社会言情小说两类。

前一类作品大多借用历史题材,以神鬼寓言的形式,记录了乱世文人的心态,抒写了文人的牢骚不平,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暗昧与道德沦丧也多所抨击;后一类故事较有特色,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民主倾向,流露出一定的市民气息,同时也描写了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悲惨遭遇,如《翠翠传》、《联芳楼记》等。

《剪灯新话》影响了有明一代乃至清代的文言小说创作,起而仿效者纷起,较为出名的有李昌祺的《剪灯馀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这三部书被后人称为“剪灯三话”。

这些传奇小说集为清代文言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一些新的艺术经验,起着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为当时的白话小说与戏曲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随着传奇小说的进一步发展,明代中后期又出现了“中篇传奇小说”,这类作品大都用浅近的文言写成,篇幅一般一两万字,诗词连篇,因而又称“诗文小说”,内容大都写男女情爱,较为著名的有《钟情丽集》、《辽阳海神传》、《刘生觅莲记》等。

这类小说对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以及艳情小说流派的形成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此外,随着文言小说创作的兴盛,收集、整理、出版各类文言小说也蔚然成风,如冯梦龙编的《情史》、王世贞编的《艳异编》等等。

二、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概述明初至嘉靖之前,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一直处于低谷时期。

明中叶之后,白话小说空前繁荣,一方面一些文人对宋元话本加以整理润饰,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模拟宋元话本的形式进行创作,这就是拟话本。

从话本到拟话本,是由供讲唱的口头文学的记录发展到供人阅读的案头文学的创作。

对白话小说的汇集、刊印,最早有嘉靖年间洪楩编撰的《清平山堂话本》,共六十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

万历年间,熊龙峰也分册刊印过话本小说,今存四种,即《熊龙峰刊四种小说》,这些短篇小说集较多地保留着作品的原貌,为收集整理、改编白话小说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 三言二拍及明代其它小说

第五章  三言二拍及明代其它小说

刘 孙 徐 刘 璞 × 孙珠姨 裴政 × 刘慧娘 孙玉郎 × 徐文哥

2、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写兴哥得知妻子有私后内 心的气恼、悔恨、矛盾、痛苦。 《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初见莘瑶琴既惊又喜、 既想追求又有担心的心理。 《施润泽滩阕遇友》施复拾到银子后内心矛盾。

3、体式和语言的变化

第二节 内容: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一、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1、鲜明的重商思想: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品官,二品客”。 《赠芝麻识破原形》:“经商亦是善业,不是溅 流!” 《叠居奇程客得助》:“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 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2、全新的价值取向: 婚嫁重金钱而轻门第、仕途:《韩秀才乘乱聘娇 妻》、《通闺闼坚心灯火》、《两县令竟义婚孤 女》,
他搜集、整理、编撰的通俗文学作品涉及白话 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民歌、散曲、传奇等各 个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三言”。 (1)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列国志》。 (2)纂辑文言小说及笔记《情史》、《古今 谭概》、《智囊》,散曲选集《太霞新奏》。 (3)创作、改编传奇剧本《墨憨斋定本传 奇》。 (4)收录、编印民歌《桂枝儿》、《山歌》 (5)辑录、修改宋元明话本和据小说、戏曲、 历史故事、社会传闻等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总 集“三言”。
三、凌蒙初与“二拍” 1 、凌蒙初 , ( 1580——1644 ),字玄房,亦名凌波,号
初成,别号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 生,和冯梦龙一样,科举不利。不得已而转向著述。55岁任 上海县丞,因功拔为徐州判官。崇祯17年,李自成部进逼徐 州,他忧愤而死。 2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 简称。是凌著“拟话本”。崇祯初刊行,每集40篇,一篇重 刻(《初刻》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夙愿 小妹病起续前缘; 《二刻》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夙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一 篇杂剧(宋公明闹元宵杂剧),故实有小说78篇。 崇祯十年(1637),其好友张旭初编著《吴骚合编》问世, 凌选录书中的三套散曲和时人的其它散曲,作了一定的评点, 编为《南音三籁》三卷,为南曲的流布作了一定的贡献。 3 、《今古奇观》 :明末“姑苏抱瓮老人”编,选“三 言”、“二拍” 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

第七讲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第七讲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第七讲 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一、关于说话、话本和拟话本 二、明清主要话本小说集 三、冯梦龙与凌濛初的生平
四、《三言》、《二拍》的主要内容
五、 《三言》、《二拍》的艺术技巧
一、关于说话、话本和拟话本
宋代的说话伎艺已十分发达,一般分为四 家:讲史、说经、小说、合生。 “讲史”主要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 战的长篇故事,后来演变成演义和英雄传 奇类长篇小说,如《三国》、《水浒》等; “说经”主要是讲说宗教方面的故事,有 演变为长篇小说的如《和“合生”两家主要演变为短篇 小说。
话本及拟话本: 话本:古代白话小说,最初产生于“说 话”,“说话”是古代城市中的一种民间 伎艺,以讲故事为主。从事“说话”的艺 人称说话人,所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文 学史上所说的话本小说多指白话短篇小说。 拟话本:明中叶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 一些文人开始独立创作一些新的白话短篇 小说,称拟话本。
小说还充分肯定了商人从事海外贸易。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写商人在海外大发横财。
(2)改变了传统的商人无情的偏见,美妙的 爱情青睐于商人。
白居易诗:“商人重利轻别离”。 而《叠居奇程客得助》写主人公程宰发大财并与 海神之女喜结良缘的故事。 文学的发展变化:仙女、神女→钟情于文人学士、 农家子弟→移情于经商俗人。说明生气勃勃的商 人正在取代读书士子而成为时代的宠儿。 (3)否定了传统的“无商不奸”的偏见,塑造 了一大批善良、正直、纯朴、有道德的商人形象。 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中的施复,心地善良,拾 金不昧。将拣到的六两银子还给了失主朱恩。又 如《刘小官雌雄兄弟》中的小店主刘德,乐善好 施,赢得了“合镇的人”的“欣羡”敬重。
五、《三言》、《二拍》的艺术技巧
1、故事性强。 (1)情节曲折,善用巧合法。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

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

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

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

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整理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整理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第七编——明代文学(诗歌、散曲、散文、长篇小说、拟话本小说、小说批评、明杂剧、传奇)1)三言二拍:“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冯梦龙对宋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加工、编辑而成的短篇白话小说集、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二拍”指凌濛初应书商要求编写的两部短篇白话小说集、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共七十八篇。

2)小品:原为佛教用语、指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明代后期用来指一般文章、以区别那些关于国家政典和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包括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传记、序跋等。

3)传奇:唐宋时指文人用文言文创作的短篇小说、元代和明初是元杂剧的别称、明清指以演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是明清主要戏剧形式,它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而来。

4)拟话本:鲁迅首先提出的、指明代文人摹仿宋话本而作的短篇白话小说,主要供案头阅读、如“三言二拍”。

5)童心说:晚明李贽提出的,他把文学作为其反传统和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之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6)台阁体:以宰辅权臣扬士奇、扬溥和扬荣为代表,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共丽,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除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7)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主张学习唐宋的散文法度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

归有光:提倡传统儒教之“道”、重视文学抒情作用、其散文名篇皆以感情真挚、通俗畅达著称。

8)临川派与吴江派:两派斗争激烈、争论焦点在如何处理戏曲音律和词曲关系,前者以汤显祖为代表、反对模拟、提倡“灵气”、主张“以意趣神色为主”、讲究才情和辞藻,后者以沈景为代表,主张“协律”、“本色”,从实践上看临川派的主张更合理。

临川四梦:指汤显祖创作的四部名剧、即《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其中《牡丹亭》成绩最高,因汤显祖号玉茗堂主人又称“玉茗堂四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言” 、“二拍”
1. “三言”: 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
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 40 篇共 120 篇, 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经过文人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 创作的开始,标志着我国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 高潮的到来。
2. “二拍”:凌蒙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
刻拍案惊奇》的合称,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 专集。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 “二拍”所反映的思想特征与“三言”大致相同, 艺术水平也在伯仲间,故在文学史上一般都将两书 并称。
(二)其它白话短篇小说集 • 在“三言”、“二拍”的推动 下,明末清初出现了大量的白 话短篇小说:
• 天然痴叟《石点头》 • 周清源《西湖二集》 • 陆人龙《型世言》
三、明代的文言小说 “灯话”三种 又称“三灯丛话”,是指明代三部较著 名的文言小说集:瞿佑《剪灯新话》、 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詹《觅灯因 话》。
第 八 章 与明 白代 话的 短文 篇言 小小 说说
一、话本小说总集
1. 《清平山堂话本》 •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嘉 靖年间洪楩编刊。原书分六集, 共60种,故又称《六十家小 说》。 • 《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
两部书包括了“三言”之前的 主要的话本小说。
二、拟话本小说
• “拟话本”: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 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 旧话本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 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独立创作 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 小说被称为“拟话本”。冯梦 龙的“三言”与凌蒙初的“二 拍”是拟话本小说的代表。

3. 冯梦龙(1574—1646) • 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 曲散人等,长洲(今苏州)人。 • 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列国志》。 • 纂辑文言小说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情史》、《古今 谭概》、《智囊》。 • 有进步的文学创作思想。他认为,情是 人之根本,文学作品应以表现人之情为 主。
凌蒙初,别号空观主人,乌程(浙江吴兴) 人,科举不利,转而著述。
C、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 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以嘉靖年间发 生的真实事件为基础,写沈炼一家和权 奸严嵩父子斗争的动人故事,赞扬了忠 臣贤士的崇高品格,鞭挞了权奸佞臣的 卑劣行为,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 • 《灌园叟晚逢仙女》。
5. “三言”“二拍”的艺 术成就
A.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 巧, 《蒋兴哥重会珍珠 衫》围绕“珍珠衫”写蒋 氏夫妻离合悲欢,既巧合, 又曲折 。 B.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 初见莘瑶琴既惊又喜、既 想追求又有担心的心理。
“二拍”商人更加“逐利”,常是投机致富,冒 险发财: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的文若虚,海外冒险而发 家;
B、张扬婚恋自主和女性意识
肯定以“情”抗“礼”,张扬执着真爱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贩秦重和名妓莘瑶琴成婚, 强调“情”的力量。
• 冲破贞节观念,主张男女平等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丈夫蒋兴哥原谅妻子王 三巧的失贞。
4.“三言”“二拍”的思想性
A、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 鲜明的重商思想,全新的价值取向: “一品官,二品客”。 “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
• “三言”商人往往“重义”,多为善良致富,辛劳发财: 施复 、 秦重 且说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人,姓施名复,浑家喻氏, 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 织,甚好过活。这镇上都是温饱之家,织下绸匹,必积至十来匹, 最少也有五六匹,方才上市。那大户人家积得多的便不上市,都 是牙行引客商上门来买。施复是个小户儿,本钱少,织得三四匹, 便去上市出脱。一日,已积了四匹,逐匹把来方方折好,将个布 袱儿包裹,一径来到市中。只见人烟辏集,语话喧阗,甚是热闹。 施复到个相熟行家来卖,见门首拥着许多卖绸的,屋里坐下三四 个客商。主人家贴在柜身里,展看绸匹,估喝价钱。施复分开众 人,把绸递与主人家。主人家接来,解开包袱,逐匹翻看一过, 将秤准了一准,喝定价钱,递与一个客人道:“这施一官是忠厚 人,不耐烦的,把些好银子与他。”那客人真个只拣细丝称准, 付与施复。施复自己也摸出等子来准一准,还觉轻些,又争添上 一二分,也就罢了。讨张纸包好银子,放在兜肚里,收了等子包 袱,向主人家拱一拱手,叫声有劳,转身就走。
陈大郎 平氏 急急的赶到家乡,望见了自家门首,不觉 堕下泪来。想起:“当初夫妻何等恩爱,只为我 贪着蝇头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 如今悔之何及!”在路上性急,巴不得赶回。及 至到了,心中又苦又恨,行一步,懒一步。
• 抨击负心薄幸,维护女性尊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解剖伪君子李甲灵魂的 卑劣丑恶,表现杜十娘的人格尊严。
《施润泽滩闕遇友》施复拾 到银子后内心矛盾。
C. 体式和语言的变化 语言上,使用清新活泼、 富于表现力的口语、通俗 语 。
行不上半箭之地,一眼觑见一家街沿之下,一个小小青 布包儿。……把手攧一攧,约有六两多重。心中欢喜道: “今日好造化!拾得这些银子,正好将去凑做本钱。”连忙 包好,也揣在兜肚里,望家中而回。一头走,一头想:“如 今家中见开这张机,尽勾日用了。有了这银子,再添上一张 机,一月出得多少绸,有许多利息。这项银子,譬如没得, 再不要动他。积上一年,共该若干,到来年再添上一张,一 年又有多少利息。算到十年之外,便有千金之富。那时造什 么房子,买多少田产。”正算得熟滑,看看将近家中,忽地 转过念头,想道:“这银两若是富人掉的,譬如牯牛身上拔 根毫毛,打什么紧,落得将来受用;若是客商的,他抛妻弃 子,宿水餐风,辛勤挣来之物,今失落了,好不烦恼!如若 有本钱的,他拚这帐生意扯直,也还不在心上;傥然是个小 经纪,只有这些本钱,或是与我一般样苦挣过日,或卖了绸, 或脱了丝,这两锭银乃是养命之根,不争失了,就如绝了咽 喉之气,一家良善,没甚过活,互相埋怨,必致鬻身卖子, 傥是个执性的,气恼不过,肮脏送了性命,也未可知。我虽 是拾得的,不十分罪过,但日常动念,使得也不安稳。就是 有了这银子,未必真个便营运发积起来。一向没这东西,依 原将就过了日子。不如原往那所在,等失主来寻,还了他去, 到得安乐。”随复转身而去。
3. 文言笔记:
• • • 祝允明《志怪录》 何良俊《语林》 冯梦龙《古今谭概》

文言小说集:冯梦龙《情史》
第二次作业: 阅读《牡丹亭记·题词》(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 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 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 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 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 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于岂少梦中之人耶! 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1、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请翻译成现代文或简单阐述大意。 2、《牡丹亭》是怎样体现作者这一观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