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代短篇小说
36.明代短篇小说

明代短篇小说
二、拟话本之二拍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反映明中叶后工商业者对财富的追求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迭居奇程客得助》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迭居奇程客得助》
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
《宣徽院仕女秋千会》 宣徽院仕女秋千会》
揭露统治阶级罪恶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明代短篇小说
三、文言短篇小说 唐宋传奇与《聊斋志异》 唐宋传奇与《聊斋志异》间的桥梁
明代短篇小说
一、拟话本之三言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追求幸福平等的爱情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卖油郎独占花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蒋兴哥 重会珍珠衫》 重会珍珠衫》
三言: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专有名称, 三言: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专有名称,指由冯梦龙在 广泛搜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 广泛搜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加工 编成的《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编成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三本短篇小说集,因都有一个“ 故简称“ 三本短篇小说集,因都有一个“言”字,故简称“三 每集40 40篇 内容较为复杂, 言”,每集40篇,内容较为复杂,但基本上反映了封 建地主阶级衰落和平民阶层逐渐兴起的时代特征。 建地主阶级衰落和平民阶层逐渐兴起的时代特征。 市民的爱情观:知心知意、 市民的爱情观:知心知意、相互尊重
明代短篇小说
一、拟话本之三言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追求幸福平等的爱情 描写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揭露社会黑暗 描写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灌园叟晚逢仙女》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灌园叟晚逢仙女》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反映明代市民的生活、 反映明代市民的生活、思想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第六讲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明代短篇小说,包括通俗的话本小说和文言的短篇小说两个部分。
前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后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话本及拟话本宋元话本流传到明代,不仅依然受到群众的喜爱,广泛刊印传布,而且引起了文人的重视。
他们一面对宋元话本加工润色,编纂成集,使之成为案头读物;一面模拟宋元话本的形式,进行大量创作。
这种模拟话本而创作的短篇小说,就称为“拟话本”。
宋元话本,原多单篇流传。
明代嘉靖年间洪楩编辑刊印的《六十家小说》是现在所知最早的话本集。
其中共收《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醒梦》等六集,每集分上、下卷,每卷五篇,共60篇。
洪楩字子美,是嘉靖年间的藏书家兼出版家。
他精校精刻图书多种,所刻书籍版心均有“清平山堂”四字。
今《清平山堂话本》,仅存27篇,即《六十家小说》的残存本。
这27篇中有《雨窗集》(上)及《欹枕集》(上、下)的12篇,另外15篇,已不知原属何集。
所收话本有白话,也有文言,多为宋元旧篇,也有少量为明代作品。
从总体上看,虽然文字较为粗糙,但保留了宋元旧篇的面目,仅此一点,已确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天启年间,由冯梦龙整理出版的《喻世明言》(1624年)、《警世通言》(1624年)和《醒世恒言》(1627年),合称“三言”,是影响最大的三部话本小说集。
崇祯年间,凌濛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1628年)和《二刻拍案惊奇》(1632年)是继“三言”之后最重要的拟话本集。
二冯梦龙及“三言”“三言”的编辑者冯梦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通俗文学作家、理论家和编辑。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墨憨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为人放荡不羁,科举失意。
崇祯年间,曾任福建寿宁知县。
他毕生主要精力用于通俗文学的搜集、编辑、整理和创作。
他的思想,深受李卓吾的影响,强调“情真”。
他在《叙山歌》中说:“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
古代文学推荐书目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1.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翦伯赞:《先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
第二章神话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
2.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何新:《诸神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年版。
第三章《诗经》1.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版。
2.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3.蒋立甫:《诗经选注》,北京出版社1981版。
4.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版。
第四章历史散文1.杜预集解:《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 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五章诸子散文1.朱熹:《论语集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3年版。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王弼:《老子注》,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5.张松如:《老子说解》,齐鲁书社1998年版。
6.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8.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
9.朱熹:《孟子集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83年版。
10.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11.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54年版。
12.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明代文学第六章

朱有燉的杂剧创作在体式上对于元杂 剧来说有所改进。比如打破了元杂剧一本 四折、一人主唱等等模式,《牡丹园》一 本五折二楔子,旦、末、外都可以唱。在 《仗义疏财》中有李逵和燕青的对唱。
(二)明代前期的御前侍从剧作家
1、贾仲明
山东淄川人,明成祖时御用侍从。著杂 剧16种,现存5种。相传《录鬼薄续编》出 自其手,这是一本记载元明之际杂剧作家 作品的史料性著作。
明初较少道学气、八股气,有较好艺术 性的戏曲有《精忠记》、《金印记》、 《连环记》、《千金记》等。
二、明中叶传奇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了明代中叶 嘉靖年间,明传奇剧的体制逐渐发展完备, 成为了明代剧坛上的主流艺术形式。作家 的创作也更为自觉,更能直面现实,更加 具备战斗精神。这一时期产生了著名的 “三大传奇”。
《宝剑记》剧照
(二)梁辰鱼的《浣纱记》
《浣纱记》剧照
《浣纱记》45出,全剧 以范蠡、西施二人悲欢离 合的爱情为主线,演述了 吴、越两国的兴亡历程。 戏剧歌颂越国君臣的艰苦 奋斗,批判吴国君臣的骄 奢腐化,特别是赞美了范、 西二人为国献身的高尚情 怀。
《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进后的昆腔进 行演唱的戏剧,曲腔悠扬柔美,曲辞典雅 工丽。对昆腔的传播有很大的推动力。
(一) 明代前期宫廷剧作家
明代前期的宫廷剧作家的代表 人物主要有皇族朱权、朱有燉以 及御前侍从贾仲明、杨讷等人。
1、朱权
朱元璋第十七子,世称宁献王, 淡泊于政治,而醉心于艺术。
朱权画像
(1)戏曲理论著作: 朱权所写的《太和 正音谱》是我国第一部 戏曲理论著作。在书中 探讨众多的戏曲理论问 题,如古代戏曲的体制 、流派、制曲方式、戏 曲声乐理论以及北杂剧 曲谱等。
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述根据几种目前通行文学史的分期方式,我们可以大致将明代文学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和后期。
前期为从明初到成化年间,约一百年。
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不高,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高启、宋濂和刘基等人,这些人经历了元末战乱,作品较有现实内容;其后出现了歌功颂德的“台阁体”,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
在小说方面出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与施耐庵的《水浒传》。
文言短篇小说的创作则以瞿佑的《剪灯新话》与李昌祺的《剪灯余话》为代表,主要上承唐人传奇笔法而少创变。
戏曲的创作则落入低潮,仅有邱濬、邵璨等人可以一提,然其皆以剧载道,殊无艺术感染力。
中期从成化末年至隆庆年间,约一百年。
这一时期,先是在苏州一带出现了以唐寅、祝允明为首的“吴中四才子”,同时在京城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
他们都提出了复古的口号,比如“前七子”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给予台阁体文风以沉重打击。
此后又出现了以唐顺之为首的“唐宋派”(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即被划入此派)和以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均带有复古倾向。
这一时期戏剧的创作开始走出低谷,出现了徐渭的《四声猿》以及梁辰渔的《浣纱记》,后者专为当时经魏良辅改良的昆腔而创作。
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神魔小说《西游记》亦于此时问世。
后期为万历至明亡,约七十余年。
这一时期,戏曲创作进入丰收期,汤显祖陆续完成其包括《牡丹亭》在内的“临川四梦”四部剧作。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沈璟、王骥德等对戏剧进行理论探索的文人。
小说创作在此时也进入高潮,长篇人情小说《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及神魔小说《封神榜》等先后问世。
在白话短篇小说方面,则有冯梦龙的“三言”与凌蒙初的“二拍”等相继刊刻流行。
诗歌方面则主要出现了以“三袁”兄弟为首的“公安派”和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提倡一种“独抒性灵”或“深幽冷峭”的风格。
晚明时期又出现了一种抒写情性的短小散文——小品文,其代表作家有“三袁”和张岱等人。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第六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1、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1)宋元“说话”艺术的直接影响;(2)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和市民思想感情息息相通的一些带有个性解放特点的新思潮,如对情和人欲的肯定、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商人社会地位的肯定、对传统贞操观念的蔑视、对男女平等的追求等,在思想界和社会上的传播;(4)印刷术的进步、印刷业的发达为通俗小说的刊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2、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代表作: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3、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时代内容:(1)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新特点,主要是市民(特别是商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中小手工业者依靠劳动发家致富,《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商人牟利致富的心理。
(2)爱情婚姻小说中表现出的新思想、新观念。
这主要有两类。
一类从正面表现市民阶层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新观念、新追求,如《卖油郎独占花魁》、《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一类是描写情与礼的矛盾,或以悲剧结局来揭露和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或以喜剧结局来否定礼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3)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这也可分为两类。
一类直接描写恶霸压迫人民,如《灌园叟晚逢仙女》;一类通过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揭露其凶残阴险的本性,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4、《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即“情”与“理”的矛盾这是杜十娘悲剧的真正社会根源。
李甲贵族公子的身份使他必须遵守封建礼教,但他对杜十娘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感情。
因此,从一开始,李甲就面临着封建礼教和与杜十娘的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
而最终在“情”与“理”的冲突中,选择了后者而背弃了杜十娘的爱情。
而杜十娘与孙富的冲突,表面上看是金钱扼杀了爱情,实际上孙富却是借助以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取得了胜利。
第六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明代短篇小说概述 拟话本小说的产生和特点 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 “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明代短篇小说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明代文言小说 瞿佑的《剪灯新话》是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标志 明代传奇小说的崛起。 社会政治小说和社会言情小说两类 前一类作品大多借用历史题材,以神鬼寓言的形式,记 录了乱世文人的心态,抒写了文人的牢骚不平,对封建 统治阶级的腐朽暗昧与道德沦丧也多所抨击,如《华亭 逢故人记》 后一类多爱情婚姻故事,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民主倾向, 流露出一定的市民气息,同时也描写了战乱年代普通百 姓的悲惨遭遇,如《翠翠传》、《联芳楼记》等。 《剪灯新话》影响了有明一代乃至清代的文言小说创作, 起而仿效者纷起,较为出名的有李昌祺的《剪灯馀话》、 邵景詹的《觅灯因话》,这三部书被后人称为“剪灯三 话”。
第三节 冯梦龙和“三言”和凌濛初的“二 拍”
凌濛初(1580—1644), 自玄房,号初成,别号 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 人。 “二拍”即《初刻拍案 惊奇》(刊于1628年) 和《二刻拍案惊奇》 (刊于1632年)各40卷。
第四节 “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多数是围绕市民 生活及其兴趣点展开的,颇为全面地反映了晚明市民阶 层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征。 一、表现婚姻爱情生活是“三言”中最具特色的题材, 在“二拍”中也占有一定比例,此类题材一方面继承了 宋元话本的传统,同时也表现出新的发展。 一类作品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对旧的封建传统意识的突 破,对新的婚姻爱情观念的追求,也就是提倡男女双方 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同时对男女情爱和情欲给予大 力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冲决了礼教之大防。 另一类作品反映了被压迫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 揭露了封建势力和传统礼教的虚伪与凶残,带有人文主 义的特点。
明代文学史

第一章明代文学概说一、明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明代建国以后,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箝制了文人的思想,对文学的创作极为不利。
明代中叶,社会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趋向尖锐、激化;在经济上,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在思想上,前期的控制有所松动,启蒙思潮开始兴起,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泰州学派等与理学相抗衡,这些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末年,随着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部分作家又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了清代文学思潮的转变。
明代的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明代前期文学,包括从太祖建国至宪宗成化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停滞期。
此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元代文学的余绪,并为明代中期文学的突变作好了准备。
此期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主要成就体现在新兴的长篇小说和传统的诗文创作两个方面。
《三国志演义》与《水浒传》是划时代的作品,二者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在它的初始阶段就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它们分别成为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创作不可企及的楷模。
宋濂、刘基、高启等由元入明的诗文作家,也写出了一些揭露现实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优秀作品,使明初文学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
但此后的一百多年,文学创作在整体上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
首先在诗文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三杨为首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台阁体”,继之而起雄踞文坛的是李东阳的茶陵派,追求格律声调,也保留有台阁体的痕迹。
在戏曲领域,是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的宫廷派杂剧作家以及以邱濬、邵璨为代表的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伦理剧创作。
在小说领域,文言小说较有特色,出现了瞿佑的《剪灯新话》与李昌祺的《剪灯余话》,白话小说则几乎一片空白。
2. 明代中期文学,包括从孝宗弘治元年至穆宗隆庆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全面复苏与迅速发展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明代短篇小说
第一节拟话本的兴起和繁荣
•一、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
•与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相关的三个概念:
•“话本”:
•即说话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
•话本小说:
•在“话本”的基础上加工整理成的白话短篇小说。
•拟话本小说:
•由文人模仿话本体制而独立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
•1、宋元“说话”艺术的直接影响。
•2、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通俗文化上需求。
•3、带有个性解放特点的时代思潮在思想上的深刻影响。
•4、印刷术的进步、印刷业的发达为通俗小说的刊行创造条件。
二、明代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集
•1、《清平山堂话本》:洪楩,刊刻于明嘉靖年间,共六集,六十篇,故此书又称《六十家小说》,今存二十七篇及两个残篇。
•2、《京本通俗小说》
•3、“三言”:冯梦龙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4、“二拍”:凌濛初
•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5、《型世言》:陆人龙
•三、拟话本继承发展了宋元话本的艺术传统
•1、编写目的:主要供人们案头阅读;
•2、小说特点明显:篇幅更长,艺术技巧更成熟,情节更曲折复杂,具体描写更细腻,文笔更流畅;
•3、作者是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使短篇小说开始进入文学殿堂。
第二节“三言”、“二拍”
•一、冯梦龙与“三言”
•冯梦龙(1574-1646)
•“三言”
•《喻世明言》(《古今小说》),天启元年(1621)前后刊刻
•《警世通言》,天启四年(1624)刊刻
•《醒世恒言》,天启七年(1627)刊刻
•共计120篇,150万言
•“三言”中作品约有三分之一是宋元旧篇,三分之二是明代话本和拟话本。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统计,明代拟话本小说,《喻世明言》中29篇,《警世通言》中21篇,《醒世恒言》中33篇,共约89篇。
但可能都经过冯梦龙的潤饰和加工。
冯梦龙个人的创作编入“三言”的也当不少,但目前可以确定的只有《老门生三世报恩》一篇。
二、凌濛初与“二拍”
•凌濛初(1580-1644)
•“二拍”
•《拍案惊奇》,崇祯元年(1628)刊行,四十卷;《初刻拍案惊奇》,三十九卷。
•《二刻拍案惊奇》,崇祯五年(1632)刊行,四十卷,但第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第二十三卷重复,第四十卷“宋公明闹元宵”系杂剧作品,因此“二拍”实有拟话本78篇。
“二拍”是在“三言”的影响下产生的,但与“三言”不同
•基本上是凌濛初个人的创作。
因为冯梦龙所辑“三言”,于宋元旧籍已“搜括殆尽”,凌濛初只有“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拍案惊奇序》)。
事实上,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一、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1、鲜明的重商思想: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品官,二品客”
•《赠芝麻识破原形》:“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
•《叠居奇程客得助》:“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2、全新的价值取向:
•婚嫁重金钱而轻门第、仕途:
•《韩秀才乱聘娇妻》、《通闺闼坚心灯火》、《两县令竟义婚孤女
•《杨八老越国奇逢》:昔人有古风一篇,单道为商的苦处:
•人生最苦为行商,抛妻弃子离家乡。
餐风宿水多劳役,披星戴月时奔忙。
水路风波殊未稳,陆程鸡犬惊安寝。
平生豪气顿消磨,歌不发声酒不饮。
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
偶然小恙卧床帏,乡关万里书谁寄?
一年三载不回程,梦魂颠倒妻孥惊。
灯花忽报行人至,阖门相庆如更生。
男儿远游虽得意,不如骨肉长相聚。
请看江上信天翁,拙守何曾阙生计?
3、“三言”商人往往“重义”多为善良致富,辛劳发财:
•《施润泽滩阕遇友》的小商人施复,拾金不昧,心地善良;
•《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小贩秦重,“做生意甚为忠厚”,顾客“单单做成他的”的买卖。
•《徐老仆义愤成家》的阿寄,长途贩运艰苦发家。
•4、“二拍”商人更加“逐利”,常是投机致富,冒险发财: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的文若虚,海外冒险而发家;
•《叠居奇程客得助》的程宰,囤积居奇而暴富。
二、张扬婚恋自由和女性意识
•1、肯定以“情”抗“礼”,张扬执着真爱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相悦为婚,礼从义起”。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贩秦重和名妓莘瑶琴成婚,强调“情”的力量。
•《通闺闼坚心灯火》罗惜惜与张幼谦相爱、私会,肯定女性情欲。
•2、冲破贞节观念,主张男女平等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丈夫蒋兴哥原谅妻子王三巧的失贞。
•《单符郎全州佳偶》:“不以良贱为念”,毅然娶娼女为妻。
•突破“贞节”观念是晚明人文思潮影响下尊重人性、妇女解放的表现。
•“二拍”中对于女性失节问题似乎表现得更为宽容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少卿饥附饱飏》:
•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有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说话。
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贪淫好色,宿娼养妓,无所不为,总有议论不是的,不为十分大害。
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子愈加放肆。
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理的所在。
3、抨击负心薄幸,维护女性尊严
•鞭挞负心汉、薄情郎:《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富贵弃妻的莫稽,《王娇鸾百年长恨》“贪财慕色”的周廷章。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解剖伪君子李甲灵魂的卑劣丑恶,表现杜十娘的人格尊严,演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价值观。
•杜十娘既死于李甲对礼教的信守,又死于李甲对金钱的贪求。
小说对晚明社会相当顽固的封建势力、日渐增长的金钱势力,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李甲孙富
•《卖油郎独占花魁》莘瑶琴秦重
•传统的妓女从良故事,结局完全相反。
“这正是对当时市民力量的热烈肯定,对没落封建势力的愤怒鞭挞”(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
鲜明的时代特色,表现了在婚恋问题上对传统封建礼教的大胆冲击,对于健全人格人欲的充分理解与冷静欣赏的反道学情绪。
•刘敬圻《婚恋观念的嬗变及其启示》,《北方论丛》1994.2
•《玉堂春落难逢夫》苏三王景隆
五、“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
奇观序》)、“无奇之所以为奇”(睡乡居士《二刻拍案惊奇序》)•(一)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1、运用巧合、误会手法,使情节波谲云诡,曲折多变。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围绕“珍珠衫”写蒋氏夫妻离合悲欢,既巧合,又曲折。
•2、善将悲喜情节交互穿插,新奇有趣。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蒋兴哥重遇珍珠衫》写兴哥得知妻子有私后内心的气恼、悔恨、矛盾、痛苦。
•《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初见莘瑶琴既惊又喜、既想追求又有担心的心理。
•《施润泽滩阕遇友》施复拾到银子后内心矛盾。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思想和艺术
•这是一曲爱情悲剧,其感人力量在于:
•它写出了一个下层妇女的合理的美好的人生追求,在这一追求中塑造出一个崇高的美的灵魂,同时以一种深沉的悲悼和义愤,表现了这个美的灵魂和美的人生追求的被毁灭。
•作品表现了“情”与“礼”(或作“理”)的矛盾,揭露了“礼”扼杀了“情”。
艺术上的成就
•1、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品以夸张之笔描写主人公杜十娘外在的形貌美的同时,更以生动的描写刻画出她的纯洁高尚的灵魂美:
•(1)“轻财好义”的品格,与“重财轻义”的世情(以鸨母、李甲的亲友为代表)形成鲜明的对比。
•(2)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揭示了她所追求的爱情生活的社会内容,以及这种追求之所以那样坚决、执着、炽烈的社会原因。
“久有从良之志”。
•(3)聪明机智、沉着老练。
•(4)坚强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艺术构思颇具匠心
•如作品从一开始就对李父李布政这一人物进行交代,之后又不断点染,将之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是导致杜十娘悲剧的罪魁祸首。
尽管他始终没有走出前台,但决定着杜十娘的悲剧结局,影响和支配着整个矛盾冲突的发展。
•3、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而具有思想深度。
•如对百宝箱的描写、众姊妹设宴送行的描写、清江夜歌的描写等。
“三言”“二拍”的不足
•1、有较多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教,这往往与其通过形象描写所流露的进步思想是相矛盾的;
•2、在肯定情、欲的同时,又往往有一些趣味不高的直露的性描写。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
•洪武年间瞿佑《剪灯新话》21篇
•永乐年间李祯《剪灯余话》22篇
•万历年间邵景瞻《觅灯因话》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