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合集下载

明代文学第十章

明代文学第十章

明代文学第十章“三言”:“三言”的编著者冯梦龙,“三言”即《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三言”每部四十卷,计一百二十卷,一百五十万字。

“三言”是冯梦龙的编纂之作,只有一部分是自己创作;“三言”每篇的篇名为单句,与“二拍”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也开创了拟话本小说的新时期。

“二拍”:“二拍”的编著者凌濛初,“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

“二拍”仿“三言”体例,每卷四十篇。

“二拍”基本上是凌濛初一人创作;“二拍”的篇名为一联,这是凌濛初有意区别于冯梦龙“三言”的地方。

“二拍”的素材,除当时社会流传的故事以外,主要是“因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睹听、佐谈谐者,演而畅之”者。

与“三言”代表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也开创了拟话本小说的新时期。

答、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

她有心向李甲,爱的是人,不是钱。

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足见真情。

她聪敏,机智,颇有心机。

为赎身,早有准备。

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

从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她刚强,坚定。

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示出她的刚烈。

最后,她“用意修饰”自己,也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

从杜十娘骂孙富、骂李甲,又投江自尽可以看出,杜十娘有着自尊自爱,坚强守信,宁折不弯的性格。

答、唐以后,文言传奇小说的创作渐趋衰落,到明代出现了几部引起人们重视的文言小说,其代表作有:1、瞿佑的《剪灯新话》。

明初,轰动文坛。

此书共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

内容多为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有幽冥离奇的色彩。

有些甚至荒诞怪异的。

书中约占一半的爱情故事,散发出一些市民气息,有对礼教的蔑视以及对自主婚姻的追求。

2、李昌祺的《剪灯馀话》。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10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10.1 复习笔记一、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1.《清平山堂话本》及“熊龙峰小说四种”(1)宋元的“说话”技艺到明代仍然流行,一般称之为“说书”或“评话”。

到明代中后期,统治者对评话、话本和通俗小说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民间说书等也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2)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又称《六十家小说》,现存残篇,基本上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今存仅四种,后定名为《熊龙峰小说四种》。

(4)缪荃孙刊行的《京本通俗小说》一书,含小说九种,今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伪书。

2.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

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

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3.冯梦龙与“三言”(1)冯梦龙是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是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而他在通俗文学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三言”的编著。

(2)“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

(3)“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4)“三言”“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4.凌濛初与“二拍”(1)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各40卷,人称“二拍”。

(2)“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第一节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一.宋元“说话”伎艺明代称为“说书”或“评话”。

(一)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间洪 便《清平山堂话本》。

1.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6集,每集又分上下两卷,每卷5种,共60种,故称《六十家小说》。

2.今仅残存29篇,其中24篇为《宝文堂书目》著录,一般认为其保存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

(二)万历间书商熊龙峰刊印的话本小说,今存四种,1958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合在一起影印出版,定名为《熊龙峰刊四种小说》:一般认为《张生彩鸾灯传》是宋话本,《苏长公章台柳传》元,《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孔淑芳双鱼扇坠传》明。

(三)《京本通俗小说》含小说9种,1915年由缪荃孙刊行。

(四)“三言”之前话本小说主见于《清平山堂话本》和“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

二.“拟话本”:(一)概念:明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模仿“话本小说”样式而独立创作的新小说;从鲁迅起,一般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于“拟话本”类。

(二)冯梦龙,字犹龙,别署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

1.受李贽思想影响,成为晚明主情、尚真、适俗文学思潮代表人物。

2.曾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列国志》;纂辑文言小说及笔记《情史》、《古今谭概》、《智囊》和散曲选集《太霞新奏》;创作、改编传奇剧本十馀种,合刊为《墨憨斋定本传奇》;收录、编印民歌《挂枝儿》、《山歌》等。

3.“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1)《喻世明言》亦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通称。

(2)“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

①有的辑录宋元明以来旧本,但一般都作不同程度的修改;②也有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明清小说 三言二拍 《卖油郎独占花魁》

明清小说 三言二拍 《卖油郎独占花魁》

美娘道:“你做经纪的人, 积下些银两,何不留下养家?此地不是你来往的。” 秦重道:“小可单只一身, 并无妻小。”美娘顿了一顿,便道:“你今日去了,他日 还来么?”秦重道: “只这昨宵相亲一夜,已慰生平,岂敢又作痴想!”美娘想道:“ 难得这好人, 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可 惜是市井之 辈,若是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事之。”正在沉吟之际,丫鬟捧洗脸水进 来,又是 两碗姜汤。秦重洗了脸,因夜来未曾脱帻,不用梳头,呷了几口姜汤,便 要告别。
美娘接待之时,认为朱重“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 笑话。”,故意喝得大醉。但是朱重不以为意,整晚服侍醉酒的美 娘。次日美娘酒醒后,感到歉意,觉得“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 老实,又且知情识趣”,但“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衣冠子弟,情 愿委身事之。”回赠朱重双倍嫖资以作谢。朱老板不久病亡,朱重 接手了店面。这时美娘生身父母来到临安寻访失散的女儿,到朱 家油店讨了份事做。
这些言语,秦重一句句都听得,佯为不闻。美娘万福过了,坐于侧首。仔细 看 着秦重,好生疑惑,心里甚是不悦,嘿嘿无言。唤丫鬟将热酒来,斟着大钟。
鸨儿只道他敬客,却自家一饮而尽。九妈道:“我儿醉了,少吃些么!”美儿那 里依他,答应道:“我不醉!”一连吃上十来杯。这是酒后之酒,醉中之醉,自 觉立 脚不住。唤丫鬟开了卧房,点上银釭,也不卸头,也不解带,躧脱了绣鞋, 和衣上 床,倒身而卧。
秦重把银子包解开,都是散碎银两,大凡成锭的见少,散碎的就见多。银匠是 小辈,眼孔极浅, 见了许多银子,别是一番面目,想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 斗量。”慌忙架 起天平,搬出若大若小许多法马。秦重尽包而兑,一厘不多,一厘 不少,刚刚一十六两之数,上秤便是一斤。秦重心下想道:“除去了三两本钱,余 下的做一夜花柳之费,还是有余。”又想道:“这样散碎银子,怎好出手?拿出来也 被人看低了!见成倾银店中方便,何不倾成锭儿,还觉冠冕。”当下兑足十两,倾 成一 个足色大锭,再把一两八钱,倾成水丝一小锭。剩下四两二钱之数,拈一小块, 还了火钱,又将几钱银子,置下镶鞋净袜,新褶了一顶万字头巾。回到家中,把衣 服浆洗得干干净净,买几根安息香,薰了又薰。拣个晴明好日,侵早打扮起来。

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一、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1、鲜明的重商思想: •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品官,二品客”。 • 《赠芝麻识破原形》:“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 流!” • 《叠居奇程客得助》:“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 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2、全新的价值取向: • 婚嫁重金钱而轻门第、仕途:《韩秀才乘乱聘娇 妻》、《通闺闼坚心灯火》、《两县令竟义婚孤 女》。
• 二、冯Leabharlann 龙与“三 言” • 1 、冯梦龙 ( 1574 -
1646 ) :字犹龙,又 字子犹,号龙子犹、墨 憨斋主人、顾曲散人、 吴下词奴、姑苏词奴、 前周柱史等。长洲人, 书香门第出身,少有才 气,狂放不羁,一生功 名不顺,57岁补为贡生, 61岁任福建寿宁知县。 曾参与抗清宣传,后忧 愤而死。
第十章
“三言”“二 拍”与明代短
篇小说
话本与拟话本
• 话本是宋元时期说话人讲演故事时所 用的底本。 • 拟话本指明代文人模拟话本形式而创 作的专供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
• 体制形式: • 题目:单句为主。 篇首:一般为诗词 • 入话:头回(得胜头回)。解释性的,和 篇首的诗词有关系,或涉议论,或叙背景, 或叙述一段小故事作引子,以引入正话, 亦有等候听众的作用。 • 正文:主体部分,散文与韵文相间。 • 结尾:多以一首诗总结故事的主题,或以 “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之类的套话作结。
“二拍” 佳作40篇,民间流传较广。
“二拍”是在“三言”的影响下产生的
,但与“三言”不同,基本上是凌濛初个
人的创作。 因为冯梦龙所辑“三言”,于
宋元旧籍已“搜括殆尽”,凌濛初只有“
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
而畅之”(《拍案惊奇序》)。事实上,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1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作者凌蒙初。

2 革命文学论争‎: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家如郭沫若、成仿吾等,青年作家如冯乃超、李初梨,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他们对于文学‎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的现状深‎表不满,急迫地要求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在郭沫若‎等人的积极推‎动之下,从1928年‎初前后开始,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在他们创办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杂志上,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3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4 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我们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总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社会‎中的普遍的价值取向,人们总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的人,以便体现自己‎在整个生活中‎的位置。

道家中的境界‎精神上的境界‎。

1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这一时代风格‎.爱情的悲剧曹禺善于用爱‎、苦难与死亡来‎表现人生存在‎的悲剧状况。

《三言二拍与明清小说》——明代小说与传统叙事艺术对比

《三言二拍与明清小说》——明代小说与传统叙事艺术对比

《三言二拍与明清小说》——明代小说与传统叙事艺术对比引言中国文学中有许多传统的叙事艺术形式,其中《三言二拍》与明清小说是两个重要的代表。

尽管这两者都属于小说的范畴,但它们在叙事结构、风格表现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旨在比较《三言二拍》与明清小说之间的异同,以探讨明代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以及传统叙事艺术的演变。

一、《三言二拍》的特点1.1 叙事结构的简约与精巧《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叙事艺术形式,通常包含三个故事和两个插曲。

故事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但都具有明确的主题和情节。

这种叙事结构的紧凑与巧妙,使得整个作品具有很高的独立性,每个故事都可以独立成篇。

1.2 平民化的风格表现《三言二拍》的故事往往以平民百姓为主要角色,并展现了他们在生活中面对的各种困境和挑战。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打破了传统文学中对于高雅主题和贵族人物的固有偏好,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经验。

1.3 偏重价值观念的宣扬《三言二拍》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形式,通常通过故事来传达一定的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涉及到道德、正义、忠诚等方面,通过故事人物的言行来宣扬。

同时,作者也常常通过故事结尾的道德评述来强调这些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二、明清小说的特点2.1 多线叙事结构的丰富性与《三言二拍》不同,明清小说通常采用多线叙事结构,将多个故事线索交织在一起。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复杂而丰富,读者可以在不同的故事线之间来回穿梭,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

2.2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明代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之一。

《红楼梦》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闻名于世。

它不仅展现了贵族社会的生活和人物形象,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虚伪。

2.3 视角的多样性明清小说中,不仅故事情节复杂多样,而且故事展示的角度也丰富多样。

有的故事以第一人称叙事,使读者更容易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有的故事则以第三人称叙事,以客观的视角展示事件的发展和结局。

[公开课]黄霖:“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下)

[公开课]黄霖:“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下)

[公开课]黄霖:“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下)“三言”、“二拍”在描写爱情故事时,还具有尊重女性的意识,流露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宋明以来的封建婚姻关系中,贞节观念是套在女性脖子上的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

突破贞节观念是晚明人文思潮影响下尊重人性、妇女解放的一种表现。

“三言”的第一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王三巧被陈大郎引诱失贞,丈夫蒋兴哥知道后虽然“如针刺肚”,万分痛苦地休了她,但还是对她深情不减,十分尊重,只是责怪自己“贪着蝇头微利,撇她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

三巧被休后,听了母亲“别选良姻”的劝导,也就改嫁。

陈大郎的妻子在丈夫死后,也痛快地“寻了个对头”。

最后蒋兴哥也不嫌三巧二度失身,又破镜重圆。

在这些市民身上,讲究的是人生的真情实感和尊重自己爱的权利,传统的三从四德、贞操守节之类已失去了支配的作用。

在“二拍”中,对于女性“失节”的问题,似乎表现得更为宽容。

《姚滴珠避羞惹羞》、《酒下酒赵尼媪迷花》、《顾阿秀喜舍檀那物》、《赵司户千里遗音》、《李将军错认舅》、《徐茶酒乘乱劫新人》、《两错认莫大姐私奔》等篇,都在不同程度上用谅解、同情的笔触写到了丈夫与失节之妇重归于好,甚至“越相敬重”。

这种新的妇女观的思想基础,就是对于女性的尊重。

在《满少卿饥附饱扬》中就两性间的关系问题曾有这样一段议论: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皆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幷没有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说话。

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贪淫好色,宿娼养妓,无所不为,总有议论不是的,不为十分大害。

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子愈加放肆。

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理的所在。

哪一段青春不荒唐,哪一场爱情不受伤,错过了前面的人。

这段话公开抨击了封建社会中以男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迫切地呼唤着两性关系的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话本]:是文人模拟话本形式而
作的小说。现在多用以指明代文人 模拟话本而写的白话短篇小说。这 类作品已不是供艺人演讲之用,而 成为一种主要供案头阅读的作品。 如冯梦龙“三言”中的一部分作品 和凌蒙初“二拍”中的作品就是 “拟话本”的代表。
二、“三言二拍”的进步思想倾向
1、对“好货”的肯定(商人成时代的宠儿) 儒家肯定义,否定利如《孟子· 梁惠王上》云:“孟子见 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是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如: 《滕大尹鬼断家私》中的滕大尹,《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 的许多商人,《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中的赵春儿,《叠居奇 程客得助》程宰都具“好货”的特点。




(3)把情跟欲相联系,通过肯定欲进而肯定情。如《蒋兴 哥重会珍珠衫》、《况太守断死孩儿》、《两错认莫大姐私 奔,再成交杨二郎正本》等 。 《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开篇伊始,就为情欲张目(《古今小 说》): 常言道:“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 吒。”多少有女儿的人家,只管要拣门择户,报高嫌低,耽 误了婚姻日子。情窦开了,谁熬得住?男子便去偷情嫖院, 女儿家拿不定定盘星,也走差了道儿,那时悔之何及! 《满少卿饥附饱飏》两性关系的议论: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继“三言”之后,崇祯年间有凌蒙初编著的《初刻拍案 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实收小说78篇,人称“二拍”, 它是我国最早的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开创了文人拟 话本专集的先例。 “三言”“二拍”问世后,出现了文人创作编辑拟话本的热 潮。“三言”“二拍”中的明代作品,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其中大多数是围绕市民生活及其兴趣点展开的, 颇为全面地反映了晚明市民阶层的情感意识、道德观念和价 值取情和情欲的肯定即对“好色”的肯定 (1)一般地歌颂男女情爱。如《卖油郎独占花魁》、 《玉堂春落难逢夫》、《错调情贾母詈女,误告状孙郎得 妻》、《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 (2)痛斥负心薄幸行为。如《王娇鸾百年长恨》、《金 玉奴捧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 。 杜丽娘形象: 1.一位纯洁、善良、精细而双异常刚烈的烟花女子。 2.普通人的正常生活理想,以及寻求平等人格的知己之爱。 3.突破“才子佳人式”爱情格局,她的爱情观、生活观以及贞 操观念都与传统礼法发生矛盾与冲突。



首先,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小道具的运用,使故事结构完整,又跌宕 起伏。 用复线、板块结构,变换视角。 悲喜剧情节交互穿插,创造一种“奇趣”。 其次,其中的优秀作品能够注意到人物性格 的复杂性。 再次,对人物的言行,心理的刻划较前细腻。
四、明代的文言小说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初瞿佑的《剪灯新
话》 完全模仿《剪灯新话》的有永乐年间李 祯的《剪灯余话》。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 品,如陶辅的《桑榆漫志》、邵景瞻的 《觅灯因话》、宋懋澄的《九龠别集》 等。
[复习思考题] 1. 简要分析市民意识在“三言二拍”中的反 映。 2. “三言二拍”在艺术上对宋元话本有何继 承与创新? 3. 名词解释:拟话本、剪灯三话、三言二拍。


[作品阅读篇目] 《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灌 园叟晚逢仙女》; 《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参考书目] 1. 《三言两拍资料》,谭正璧编,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0 2. 《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著,中华书局, 1980 3. 《中国白话小说史》,韩南著,尹慧译,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名词解释: “三言”“二拍”: (时间、编著者、内容、性 质、地位、影响。) 冯梦龙于明天启年间先后出版的《喻世明言》(《古 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共 收入120篇小说,总称“三言”。其中既有宋元话本,也有 明人拟话本,还有他自己的创作,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 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代表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 的最高成就,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名 词解释:《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小说四种》 一、“三言二拍”的编著者和作品的时代 冯梦龙 凌氵蒙初
3、对黑暗的政治统治和地主恶霸的揭露批 判。 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灌园叟晚逢 仙女》等 。 4、歌颂友谊,斥责背信弃义行为。 如《施润泽阙滩遇友》、《吴保安弃家 赎友》、《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吕大郎 还金完骨肉》、《刘小官雌雄兄弟》 《桂员 外穷途忏悔》。

三、“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