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短篇小说
第六章 明代短篇小说

•
•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 李甲 孙富 • 《卖油郎独占花魁》 莘瑶琴 秦重 • 传统的妓女从良故事,结局完全相反。“这正是 对当时市民力量的热烈肯定,对没落封建势力的愤怒 鞭挞”(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鲜明的时代特 色,表现了在婚恋问题上对传统封建礼教的大胆冲击, 对于健全人格人欲的充分理解与冷静欣赏的反道学情 绪。
三、“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 一、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 1、鲜明的重商思想:
•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品官,二品客” • 《叠居奇程客得助》:“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 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 《赠芝麻识破原形》:“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
• 2、全新的价值取向:
• 婚嫁重金钱而轻门第、仕途: • 《韩秀才乱聘娇妻》、《通闺闼坚心灯火》、《两县 令竟义婚孤女》。
• 3、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而具有思想深度。
•
“三言”“二拍”的不足
• 1、有较多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教,这往往与其
通过形象描写所流露的进步思想是相矛盾的; • 2、在肯定情、欲的同时,又往往有一些趣味 不高的直露的性描写。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
• 洪武年间 • 永乐年间 • 万历年间
瞿佑《剪灯新话》21篇 李祯《剪灯余话》22篇 邵景瞻《觅灯因话》8篇
• 共计120篇,150万言
•
“三言”中作品约有三分之一是宋元旧篇, 三分之二是明代话本和拟话本。胡士莹《话本 小说概论》统计,明代拟话本小说,《喻世明 言》中29篇,《警世通言》中21篇,《醒世恒 言》中33篇,共约89篇。但可能都经过冯梦龙 的潤饰和加工。冯梦龙个人的创作编入“三言” 的也当不少,但目前可以确定的只有《老门生 三世报恩》一篇。
明代短篇小说

第三节 凌濛初与“二拍”
一、凌濛初(1580—1644)
字玄房, 号初成,又号凌波,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 乌程(今吴兴)人。 诗文集《国门集》,传奇三种,杂剧八种。戏曲理论 著作《谭曲杂札》《曲律》,拟话本小说集“二拍” 等。
二、“二拍”
1、基本情况: 《拍案惊奇》(1628)《二刻拍案惊奇》(1632) 各收拟话本小说四十篇,内有一篇重复,一篇为杂剧。 实有七十八篇。 基本上是凌濛初个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 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社会传闻创作,不再收录改 编旧传话本。更具时代气息和作家个人特色。
本章思考题
1、拟话本的定义及其与话本的区别 2、“三言”的思想内容的艺术成就 3、“二拍”对“三言”的比较 4、明代其他白话短篇小说 5、明代文言小说
第四节 明代文言小说
1、《剪灯新话》 明初传奇小说集,作者瞿佑(1341—1427)字宗吉, 钱塘人。《新话》作于洪武年间,共4卷20篇。 2、《剪灯余话》 永乐年间仿效《新话》而作 也是4卷20篇,但篇幅较《新话》多出一倍。作者李昌 祺(1376—1453)名祯,庐陵人。 3、《觅灯因话》 万历年间所作,虽亦仿效《新话》,但文思不及前二 种。其作者为邵景瞻,生平不详。 这些作品所写“率皆新奇希异之事,人多喜传而乐道 之,”(《剪灯余话· 序》)很多故事成为明代拟话本 和戏曲的素材。 4、马中锡的《中山狼传》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市民婚姻观:重感情轻贞节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肯定男女情欲的正当性合理性 2)商人和小手工业者的故事:肯定了商人和手工业者 的经济活动,歌颂了他们崇尚信义、助人为乐的品质, 反映了晚明时代新的价值取向。 《施润泽滩阙遇友》拾金不昧、患难相助 《刘小官雌雄兄弟》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明朝著名文学作品

明朝著名文学作品一、早期明朝文学作品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明朝文学家罗贯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之一。
它以三国时期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英勇、智慧和背叛。
这部小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2.《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共同创作。
这部作品以官逼民反为主题,讲述了宋朝时期一群不堪忍受压迫的英雄豪杰起义反抗的故事。
这部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复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之作。
二、中期明朝文学作品3.《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重要神魔小说,由吴承恩创作。
这部作品以唐朝的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为背景,讲述了孙悟空等主人公的传奇冒险。
这部小说充满了幽默和想象力,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4.《金瓶梅》《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由兰陵笑笑生创作。
这部作品以明代社会为背景,通过对西门庆等人物的描写,展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
这部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晚期明朝文学作品5.《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明朝文学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
这部作品通过对各类儒士生活和言行的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和人们的虚伪、贪婪和愚蠢。
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6.《红楼梦》《红楼梦》是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古典小说。
这部作品以贾宝玉等人的宁荣二族为背景,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人性的沉沦。
这部小说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性。
它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四、其他作品除了上述提到的文学作品,明朝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文学作品,例如:1.《东周列国志》这部作品是冯梦龙根据《史记》和《左传》等历史记载,加上民间故事和传说,所编写的一部历史小说。
精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精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短篇小说,现收录在《醒世恒言》中。
以下是对该小说的精读,内容约1000字。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的金陵城。
主人公杜十娘是一个卖花的少女,她长相美丽、聪明伶俐,因此深受金陵城内外人民的喜爱。
有一天,杜十娘赶着小船在夕阳下回家,路过一艘停靠在河边的大船,船上满载着一箱箱珍宝。
杜十娘好奇地望了一眼,却不料被船上的商人看中了。
商人邀请杜十娘上船,称赞她美丽动人,并表示愿意以一箱珍宝来求得她的青睐。
杜十娘心生诱惑,决定接受商人的邀请。
就在她准备步上船时,一个叫老何的渔民阻止了她。
老何指出商人的用心不纯,他们此行是要寻找永宁县县城中的大夫人,而非杜十娘。
杜十娘有些惊慌失措,她没有想到商人的邀请是有诈的。
在老何的帮助下,杜十娘顺利回到了家中。
她对自己的草率和盲目感到后悔,决定不再理会那箱珍宝。
令她惊讶的是,这个决定引发了珍宝箱内的精怪。
箱子内传来阵阵响动,杜十娘赶忙打开箱子,竟然发现每个珍宝里都装着一个活生生的小人儿。
他们模样各异,衣着奇特,个个威风凛凛。
小人自称是来自琼宝山的仙人,珍宝箱是他们进入人间的通道。
小人儿们告诉杜十娘,商人的目的是寻找永宁县县城中一个长相惊人相像的东西,来替代被杜十娘拒绝的角色。
而珍宝箱内的小人儿们正是变成人间之子替代的候选者。
听闻此事,杜十娘感到责任重大,于是答应了小人儿们的请求,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替代者。
为了找到那个另一个被选中的人,杜十娘和小人们一同前往了永宁县。
她们在县城内四处打探消息,碰巧听说有一个名叫苗飞的小伙子与杜十娘长得非常相似。
于是,杜十娘提出与苗飞交换身份,苗飞则可以和小人们一起回到琼宝山。
苗飞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与杜十娘交换了身份。
他们一行人回到琼宝山后,小人们都称赞苗飞的勇敢和无私。
为了奖励他,小人们带苗飞参观了仙山上的宫殿和奇观。
不久之后,苗飞又回到了永宁县,成为了一名仕宦。
明代的短篇小说

1、少女的爱情
这类女性封爱情的追求多大瞻、钟情、 果断、无视礼法的羁绊、不顾“父母之 命、媒约之言”的社会禁锢,十分令人 钦佩。她们遭遇的爱情多是一见钟情式 的。这种爱情是人人都向往的,尤其是 在古代,少女被锁在深闺中,出来与外 界接触的机会很少,倘能在这样的情况 下遇到自己倾心爱慕的人,他们是不会 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的。
2、思想内容
a反映文人的不平 命运。
b在剪灯系列中数量最多 的是爱情题材的小说。
在这部分作品中反映市井民众生 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的作品,并 且在描写爱情故事时,往往更为 重视双方的感情真挚与否,而忽 视传统礼教规定。这两个特点在 《剪灯新话》中表现得更为鲜明, 有几篇小说则是两者的结合。
三、中篇传奇小说
冯梦龙的作品
冯梦龙的作品
冯梦龙的作品
冯梦龙的文艺思想
响应“童心说”,提出尚“真” 主“情”的文学思想;明确通俗 文学应以“适俗”为归宿;从时 代发展、文学进化的角度出发, 阐述通俗文学值得肯定的原因所 在。
凌濛初的生平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 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 (今吴兴)人。十八岁补廪膳 生,和冯梦龙一样科场不利, 不得已而转向著述,五十五岁 方任上海县丞,后因功擢徐州 判官。
一、话本小说的产生
早期的话本主要是供说话人表 演时提示之用,故简单而数量 有限。从明代开始,尤其是明 代中期以后,随着人们阅读兴 趣的增加,话本小说向书面文 学靠拢,文人开始大量加工, 这就是人们说的“拟话本”。
二、拟话本小说的体制及 其特点
(1)体制:题目、篇首、入话、头回、 正话、篇尾。
代表作品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周胜仙与 范二郎
《崔侍诏生死冤家》:璩秀秀与崔 宁
明代短篇小说

“话本小说”
“话本”一般都认为是说书人所依凭的底本。
“小说”如果作广义的叙事文学的解释,则这个名词 泛指一切由说书发展而来的早期白话小说作品,如《大 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都可以称为 “话本小说”。
“小说”在说书的体系中又有个狭义的用法,即专指 短篇的人情小说,如烟粉灵怪传奇之类。这些我们常用 的“话本小说”这个名词,已经专指这些短篇的世情小 说。
• 民歌类:《童痴一弄· 挂枝儿》、《童痴二弄· 山 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 •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 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 《精忠旗》、《一棒雪》、《占花魁》、《杀狗 记》、《三报恩》等十七种; • 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 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 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
“三言”一共有120篇作品,大部分是冯梦龙从众多的宋 元旧本中节选后收入的,部分还经过他的改编润饰。从 “三言”现有的篇目看,冯梦龙是有眼光的。凌濛初在 《拍案惊奇序》中说“独犹子龙氏所辑《喻世》等诸 言,……而宋元之旧种,亦被搜括殆尽”,“不知一二 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
当然,冯氏也有漏了的作品,如《清平山堂话本》的 《快嘴李翠莲记》是白话小说很特殊的一篇,主角李翠 莲出口成诗,泼辣主动,令人印象深刻,但“三言”却 没有入选。如果要为冯氏找解释,大概是它的“唱”的 成分太多,与一般小说不同,冯氏因此不选用它。 在入选的一百二十篇作品中,到底有多少篇是冯梦龙亲 自撰写的呢?此中,真正确认为冯梦龙作品的,只有一 篇,即《警世通言》卷十八的《老门生三世报恩》。
典型的话本小说指的是“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 四种小说”,及本章将深入介绍的“三言二拍”中的作 品。
第八章 明代短篇小说

第八章明代短篇小说明代短篇小说有文言、白话两种,而以白话的成就为高。
白话小说的代表为“三言”“二拍”,其中又以“三言”最为优秀。
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由于宋元话本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因而也引起文人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搜集和创作。
明代便出现了许多文人模拟话本形式创作出来的专供人们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也就是拟话本。
标志着说唱文学逐渐从口头创作中分离而成为文人书写的文学作品。
在收集、整理、创作白话短篇小说方面贡献最大的便是冯梦龙。
一.冯梦龙和“三言”(一)冯梦龙的生平和思想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
祖籍长州(今江苏苏州),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都是风流才子。
他毕生从事戏曲、民歌和白话小说等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编撰工作,成就卓著,为古代文人中所罕见。
他曾改编长篇小说《三遂平妖传》、《新列国志》,推动书商购印《金瓶梅词话》,刊行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山歌》,编印《笑府》、《古今谈概》、《情史类略》,编辑有散曲集《太霞新奏》,也曾写作传奇剧本,并刻印了《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
而最重要的成就,是编著“三言”。
冯梦龙在思想上深受进步思想家李贽的影响。
在文艺上,他也接受李贽的观点,成为明代通俗文学的大师。
(二)“三言”的主要内容冯梦龙选编的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1621年刊行,原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1624年刊行),《醒世恒言》(1627年刊行),总称“三言”,各四十篇,共计一百二十篇。
内容上有新有旧:“三言”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宋元旧篇。
约三分之二是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
在明代作品中,约有半数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而另一半是取材于历史或宗教传说故事,也多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其中也有作者自己的作品夹杂在其中,难以一一断定。
“三言”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描写婚姻、爱情的故事。
在这一类作品中,歌颂了坚贞诚挚的爱情,表现了反对封建道德,反对禁欲主义,追求幸福自由和平等爱情的思想,反映了市民阶层新婚姻观、爱情观。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1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作者凌蒙初。
2 革命文学论争:指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家如郭沫若、成仿吾等,青年作家如冯乃超、李初梨,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他们对于文学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的现状深表不满,急迫地要求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在郭沫若等人的积极推动之下,从1928年初前后开始,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在他们创办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杂志上,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3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4 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我们说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何,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如何。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总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社会中的普遍的价值取向,人们总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较高思想觉悟和良好精神修养的人,以便体现自己在整个生活中的位置。
道家中的境界精神上的境界。
1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这一时代风格.爱情的悲剧曹禺善于用爱、苦难与死亡来表现人生存在的悲剧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梦龙的“三言”共120篇,多来自“家藏古 今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序》),而凌濛初 的“二拍”则是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 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拍案惊奇 序》)。
前者多为编选改订,后者则着力放创作。从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看,将小说由书 场带到案头成为读物的功臣是冯梦龙;而将短 篇小说由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创作 的功臣则是凌濛初。 二人对白话小说都有巨大的贡献。
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 :
《喻世明言》(初版称《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凌濛初“二拍” (每集40篇,但实有小说78篇): 《初刻拍案惊奇》(原书无“初刻”二字,但后 来为方便称呼多加上此二字)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的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 《初刻》补移进来的,《二刻》的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亦 是补入的,而且是一部戏剧,所以“二拍”实际只有78篇小说。)
• 民歌类:《童痴一弄· 挂枝儿》、《童痴二弄· 山 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 •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 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 《精忠旗》、《一棒雪》、《占花魁》、《杀狗 记》、《三报恩》等十七种; • 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 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 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
• 至于收入“三言”的宋元旧作,冯梦龙有的改订题目,有的删 去说书用的套语,增补入话头回,甚至大段的增补内容,使它 们成为可读的文学作品。 • 在整部书的编排方面,编者作了有意识的安排,卷与卷之间的 标题有如对句,如《警世通言》卷三十—、三十二是《赵春儿 重旺曹家庄》、《杜十娘怒沈百宝箱》;三十三、三十四卷是 《乔彦桀一妾破家》、《王娇莺百年长恨》,可见冯氏编写 “三言”时,是有计划的。 • 至于改写的部分,可以《喻世明言》中的《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为例。这个故事原出自《清平山堂话本》第一篇的《柳耆卿诗 酒玩江楼》,原作思想卑下,把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写得很下流。 为了占有妓女周月仙,柳永叫船夫奸污了月仙,败坏她的名声, 使她不得不听他摆布。经冯氏改动后,热恋周月仙的是穷书生 黄秀才,但买通船夫污辱周月仙的是刘二员外,地方官柳永则 主持正义,惩罚了刘二员外,成全了黄秀才和周月仙。改动后 的小说思想境界高了,情节也紧凑了,而且文字通畅,成为一 篇很好的小说。
• 2、《警世通言》 • 初版本是天启甲子(1624年)金陵兼 善堂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 所。另有三桂堂王振华覆明刊本,藏北京 图书馆。
• 3、《醒世恒言》 • 天启丁卯(1刊本,也是天启丁卯年 版,藏北京图书馆。
• 4、《初刻拍案惊奇》,初版在崇桢元年 (1628年),由尚有堂刊行,共四十卷, 现存日本日光轮王寺慈眼堂法库。 •
• 5、《二刻拍案惊奇》亦四十卷,其中二十 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妹病起续前缘》 是从《初刻》移补进来的。卷四十的《宋 公明闹元宵杂剧》则是戏剧,所以实际只 有三十八篇小说。本书写于崇桢五年 (1632年),仍由尚友堂刊印抄录,才全面和中 国的读者见面的,其中王古鲁、孙楷第都作了重 大的贡献,简单的说,二书的重要版本如下: • 1、《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 • 《史略》引书肆天许斋的告白说:“本斋购 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 刻”,可见“三言”的出版是早有计划的分为三 部,每部收四十篇本。 •
“拟话本”
这个名词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创造的, 他所指的作品是《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 宣和遗事》,他的原义是指受话本的体裁、形式影 响而创作的小说。
后来很多小说史、文学史的作者借用了这个名词, 用来指明朝及以后文人整理或创作的白话短篇小 说。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 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 “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 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 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 “拟话本”一类。
明代短篇小说
一、明代的文言短篇小说
• 1、明代初期 • 最具代表性的是瞿佑《剪灯新话》、李昌 祺《剪灯余话》和邵景詹《觅灯因话》等 作品。
• 2、明代中期 • 小说中反映市井人物包括商贾生活的作品 也开始增多。如蔡羽《辽阳海神传》,写 徽商程贤与海神相恋,经商发财的故事, 想象奇特,文字清丽,反映了当时商业贸 易的情况和商人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舆论对于人欲的过分张扬和世风 的日趋颓靡,嘉靖间出现了好几种专注于 描写纵欲乃至性乱的作品。
•
•
一类是婚姻爱情小说,这是“三 言”中数量最多,也最有价值的作 品。代表作有《卖油郎独占花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这类作 品常将情和欲放在理与礼之上,表 达了“礼顺人情”的愿望与要求, 这表现了明代新的价值观念。
三、凌蒙初与“二拍” • 1 、凌蒙初 ,别号空观主人,乌程(浙江
吴兴)人。科举不利,转而著述。崇祯 17 年,李自成部进逼徐州,他忧愤而死。
凌濛初的文学思想
• 凌濛初的文学思想受李贽的影响,与当时 的文学家如汤显祖、袁中道、冯梦桢有来 往,也有比较相同的文学见解: • 第一,凌濛初主张小说必须能一新读者耳 目,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获得精神享受。 换句话说,作品必须是带有娱乐性的。
• 第二,小说有娱乐他人的作用,所以它是 一种商品,必须面对大众,要有广大读者 群。凌濛初可以说是比较早觉察到要把文 学作品从书斋引向商业市场的一个文人。 这是文学观念的一大突破。 • 第三,虽然小说是商品,要娱乐他人,但 也有抒发作者感情的作用。
• 2、“二拍”:是凌著“拟话本” • 3、《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
编,选“三言”、“二拍” 佳作40篇。
二拍
•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 》和《二刻拍案惊奇》,每集各 40篇。“二拍”基本上都是个人 创作,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 小说创作专集。它的问世,标志 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
• 二、冯梦龙与 “三言” • 1 、 冯梦 龙 :
书香门第出身, 少有才气,狂放 不羁,一生功名 不顺, 57 岁补为 贡生, 61 岁任福 建寿宁知县,4 年秩满归乡。曾 参与市民 生活;思想上又受李贽影响; 主情、尚真、适俗
• 他搜集、整理、编撰的通俗文 学作品涉及白话短篇小说、长 篇小说、民歌、散曲、传奇等 各个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 大的是 “三言”。
“话本小说”
“话本”一般都认为是说书人所依凭的底本。
“小说”如果作广义的叙事文学的解释,则这个名词 泛指一切由说书发展而来的早期白话小说作品,如《大 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都可以称为 “话本小说”。
“小说”在说书的体系中又有个狭义的用法,即专指 短篇的人情小说,如烟粉灵怪传奇之类。这些我们常用 的“话本小说”这个名词,已经专指这些短篇的世情小 说。
凌濛初的生平
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别号即空观 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出生于明万历八年 (1580年),祖父和父亲都中过进士,所以他是出身在 一个仕宦之家。但到了凌溕初出生后,这个家庭已步向衰 落。 他十二岁入学,十八岁才获得一个补廪膳生的位置。其后, 他曾应举入试,但一直科场不利。到崇桢七年(1634年) 他55岁时才以优贡生授上海县丞,署海防事,颇有政绩。 崇桢十五 年(1642年),他六十三岁,擢升为徐州通判, 分署房村治河。但过了二年,明朝已在风雨飘摇中,李自 成、张献忠作反,大军所向无敌,势如破竹。凌濛初在房 村被乱军包围,他拒绝投降,终于呕血而亡,时年六十五 岁。 • 凌濛初除撰作通俗小说“二拍”外,也精通戏曲。
• 3、明代后期 • 随着文言小说创作的兴盛和读者的喜爱, 收集、汇刊各类文言小说也蔚然成风,代 表作品有《艳异编》、《虞初志》、《古 今说海》和《情史》等等。
明代的白话小说
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 嘉靖年间洪缏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 (《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 • 万历年间《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其中宋一 种,元一种,明两种。 • 《京本通俗小说》,1915年缪荃孙刊行,
三言的内容
• 一类是政治小说,如《沈小霞相 会出师表》、《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等。这类小说描写的是统治阶层 内部的矛盾斗争,表现了某些人人 性恶的一面。
•
一类是友情小说,如《施润 泽滩阙遇友》、《吴保安弃家 赎友》、《俞伯牙摔琴哭知音 》等。这类小说描写了超越利 益的友情,表现了人性善的一 面。
• 2、“三言”: 每集40篇,共120
篇。 • 宋元旧作约占1/3,明代新作约2/3。 • “拟话本”:“三言”的明代作品,都 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 人们阅读的新小说。 •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 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三言”的内容来源
• 一小部分是经过程度不同的修改 乃至改编的宋元明话本,大部分 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 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 而成。 • “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 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 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由经过文 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 作的开始。 •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 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 来。
“三言”一共有120篇作品,大部分是冯梦龙从众多的宋 元旧本中节选后收入的,部分还经过他的改编润饰。从 “三言”现有的篇目看,冯梦龙是有眼光的。凌濛初在 《拍案惊奇序》中说“独犹子龙氏所辑《喻世》等诸 言,……而宋元之旧种,亦被搜括殆尽”,“不知一二 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
当然,冯氏也有漏了的作品,如《清平山堂话本》的 《快嘴李翠莲记》是白话小说很特殊的一篇,主角李翠 莲出口成诗,泼辣主动,令人印象深刻,但“三言”却 没有入选。如果要为冯氏找解释,大概是它的“唱”的 成分太多,与一般小说不同,冯氏因此不选用它。 在入选的一百二十篇作品中,到底有多少篇是冯梦龙亲 自撰写的呢?此中,真正确认为冯梦龙作品的,只有一 篇,即《警世通言》卷十八的《老门生三世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