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来了大恐龙教案
幼儿园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

幼儿园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Activity,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善良的品质,学会与同伴分享、合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Activity,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童话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的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准备手工制作、绘画等Activity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童话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吸引幼儿注意力。
2. 讲述故事:教师通过图片、图书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互动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巩固对恐龙的认识。
4. 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制作恐龙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绘画恐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恐龙的特点和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学习的恐龙知识。
2. 完成一幅恐龙绘画作品,下节课与其他同学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评价幼儿对恐龙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表现,评价幼儿勇敢、善良的品质。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和食物。
2. 教学步骤:a. 教师展示恐龙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b.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恐龙的食物来源。
c. 教师通过故事或图片,讲解恐龙的食物链关系。
七、教学活动与指导:1.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游戏——恐龙家族。
2. 教学指导:a. 教师准备恐龙家族的角色头饰。
b.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引导幼儿扮演恐龙家族成员。
大班语言活动城里来了大恐龙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城里来了大恐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游戏活动,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2.让幼儿认识恐龙的外形、习性和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科
学素养,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二、准备材料
1.恐龙幼儿绘本;
2.恐龙海报;
3.模拟岩石、恐龙骨架等拼图玩具;
4.具有恐龙特点的画板和水彩笔等;
5.恐龙模型等相关实物等。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 热身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语言游戏,如头脑风暴等活动,促进幼
儿的思维创新能力。
2. 引入
1.教师介绍恐龙世界,引入教学内容;
2.同时展示恐龙绘本和海报让学生观看。
3. 正文
1.教师使用拼图工具带领幼儿探索恐龙世界,提高幼儿识别
图形的能力;
2.教师通过画板示范,让幼儿模仿涂画出有恐龙特色的绘画;
3.教师通过播放模拟恐龙咆哮声音,引导幼儿讨论和推理恐龙习性。
4. 结尾
1.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恐龙的学习和了解;
2.教师与幼儿互动,对恐龙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
通过语言游戏活动和探索恐龙世界,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和了解了恐龙的外形、习性和生活习惯,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究兴趣。
同时,教师与幼儿互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也发现,此次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从教学中得到启发:在课堂上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动手参与中得到实际操作和学习机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到达教学效果的效率。
《城里来了大恐龙》大班语言教案

《城里来了大恐龙》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培养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思考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2.语言表达、观察想象、团队协作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恐龙模型,引发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恐龙有什么了解?”(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故事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想象。
3.故事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讨论恐龙给城市带来的变化。
(三)语言表达1.教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恐龙的外貌、行为等特点。
2.幼儿自由发挥,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对恐龙的认识。
3.教师挑选部分幼儿的发言,进行点评和鼓励。
(四)观察想象1.教师出示恐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2.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恐龙来到了我们的城市,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3.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恐龙来到城市后的情景,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团队协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任务:用废旧物品制作恐龙模型。
2.教师提供制作材料,指导幼儿进行制作。
3.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展示,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想象、多表达,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收集幼儿在制作恐龙模型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语言表达情况。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恐龙的兴趣较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在语言表达环节,部分幼儿表达不够完整,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
3.在团队协作环节,部分幼儿合作意识较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城里来了大恐龙》2. 恐龙玩具若干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恐龙的好奇心,引导幼儿积极发言。
2. 教师讲述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恐龙在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既害怕又好奇。
恐龙在城里逛了一圈后,感受到了人们对它的敌意,决定离开城市。
在城市郊外,恐龙遇到了一群小朋友,小朋友们的热情友好让恐龙感到温暖。
恐龙决定留在郊外,与小朋友们一起生活。
3. 分组讨论:请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恐龙的心情变化以及原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创意绘画: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恐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故事内容,让幼儿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绘画的恐龙,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故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创意绘画。
3. 但在故事讲述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恐龙的心情变化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引导。
4.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包容和理解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七、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城里来了大恐龙》2. 角色头饰:恐龙、小朋友等3. 表演道具:房屋、树木等八、活动过程1. 复习故事:通过课件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 角色分配: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分配角色头饰和表演道具。
3.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幼儿园中班《城里来了大恐龙》教案

幼儿园中班《城里来了大恐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大胆地表述自己想法。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
2. 如何引导幼儿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城里来了大恐龙》。
2. 恐龙图片若干。
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或恐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讲述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让幼儿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讨论环节:提问幼儿:“故事中的恐龙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引导幼儿积极回答,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4. 绘画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恐龙。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育幼儿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分享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2. 开展恐龙知识小竞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恐龙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评价。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
2. 针对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反馈,适当增加恐龙相关知识的学习。
九、教学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2. 根据家长和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1. 在本节课中,幼儿掌握了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幼儿园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

幼儿园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第一章:导入1.1 目的: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1.2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3 教学内容:向幼儿展示一张城市图片,让他们描述一下他们所看到的内容。
展示一张恐龙的图片,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恐龙出现在城市里,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1.4 作业:让幼儿画一幅城市和恐龙的画,并写下他们想象中的故事。
第二章:讲述故事2.1 目的:让幼儿听故事,培养他们的听力能力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故事,让幼儿听故事。
2.3 教学内容:朗读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让幼儿听故事。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2.4 作业:让幼儿复述故事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目的: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2 教学方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3.3 教学内容: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并尽量模仿角色的语言和动作。
3.4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故事,并拍摄视频,下次分享给同学们。
第四章:制作恐龙道具4.1 目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教学方法:指导幼儿制作恐龙道具,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4.3 教学内容:提供一些纸张、颜色笔等材料,让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恐龙道具。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独特的恐龙道具。
4.4 作业:让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恐龙道具回家,与家长分享他们的作品。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目的:让幼儿回顾学习内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5.2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总结和反思。
5.3 教学内容:让幼儿回顾故事的内容,思考恐龙为什么会来到城市。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他们遇到恐龙,会怎么做。
5.4 作业:让幼儿写一篇总结,反思他们在课程中学到了什么,以及他们的感受。
幼儿园教案: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故事。
2. 恐龙道具:若干恐龙玩具或图片。
3. 教学卡片:恐龙相关词汇卡片。
4. 画纸、画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恐龙道具,引导幼儿说出恐龙的外形特征。
2. 故事讲解:通过PPT播放《城里来了大恐龙》童话故事,边播放边讲解,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恐龙的生活习性,以及故事中人物对待恐龙的态度。
4. 教育活动:分组进行教育活动,每组选择一个恐龙相关词汇卡片,用画笔在画纸上绘制对应的恐龙特征。
5. 总结:通过讨论,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城里来了大恐龙》的故事。
2. 观察家人或朋友的特征,用语言描述出来。
3. 家长协助幼儿绘制一幅恐龙画,体现幼儿对恐龙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解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讨论环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检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绘画作品,了解幼儿对恐龙特征的掌握程度。
4.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讲述故事的情况,以及幼儿对恐龙的认识。
七、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 组织幼儿参观恐龙化石展览,加深幼儿对恐龙的了解。
3. 开展恐龙知识竞答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 在讨论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语言《城里来了大恐龙》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城里来了大恐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城市里来了大恐龙所带来的惊喜和惊奇。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倾听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题。
2.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倾听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城里来了大恐龙》。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3. 录音机、故事音频文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音频文件,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故事结束后,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
2. 讲述故事:教师利用课件或图书,讲述《城里来了大恐龙》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场景。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主人公,你会怎么看待城里来的大恐龙?”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绘画活动: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恐龙。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故事心得。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大恐龙的形象。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恐龙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和相关图书。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发言、绘画等。
2. 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形象特点。
2、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恐龙进城遇到的事以及带来的不同感受,愿意用自己的特点做一些受人欢迎的事。
3、学习句式:大恐龙啪嗒啪嗒的走在……(地点),可是……(特点)……(现象)。
活动准备:恐龙图片;2、字卡:长、大、粗;3、故事配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恐龙,观察并了解恐龙的形象特点。
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恐龙图片),原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恐龙,看看它有哪些特点?
老师引导幼儿说说恐龙长、大、重的特点,并用图片进行展示:
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出示"长"卡片)这是什么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长?
(比房子还要长)哦,原来你是用比一比的方法看出来的。
它还有什么特点?它的身子很大(教师出示"大"字卡片)从哪里看出来的?
恐龙除了身子很长、很大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吗?它的腿怎么样?
(很粗)这么粗的腿,它的体重会怎么样?(很重)这么大的恐龙有一天来到了城里,你猜它会先到哪里?再到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二、分析理解故事的内容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恐龙给大家带来了危险"----大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谁能把这件事完整的进行讲述?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引导幼儿讲述听到的其他两件事情,并用图片进行呈现。
----这三件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为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恐龙很难过,他会怎么想呢?你能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吗?
----城里人觉得有危险,他们会有什么表现?也请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出示交通堵塞的图片:你们看看这就是交通堵塞的样子,我今天早上就遇到了。
它还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轨道、火车跳舞的图片)最后来到了什么地方?(出示小路、及把屋顶掀翻的图片)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因为恐龙太重了,所以把火车都震得跳舞了),教师出示"重"字卡片,同样讲述重、大、长的特点。
这就是恐龙来到城里发生的三件事,它心里会怎么想?(难过)出示哭的表情图。
大恐龙心里可能在想:要是能变小就好了,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吗?
城里的人会喜欢大恐龙吗?(大家觉得恐龙带来了麻烦)出示哭的表情图。
你觉得事情会不会发生转变?会转变在哪儿呢?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结束,展开讨论。
-----恐龙来到了城市,后来的事情有变化吗?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有变化?
恐龙做了什么事?(用三个字就讲述清楚了)这就是变化(出示图片)还存在变化吗?麻烦的事变得怎么样了?(变开心了)出示笑的表情图,这是大恐龙现在的心情,它变开心了,这是第二个变化。
大恐龙变化了,城里的人有变化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或者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辅助提问: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恐龙可以做立交桥?我可以做吗?(根据幼儿讲述,教师移动相应的字卡)-----为什么恐龙会变的高兴,城里人也会变得高兴呢?
-----为什么小朋友要在马路上撒青草呢?
3说说对故事的不同解读和看法----再完整的听一遍故事,想想你喜欢城里来的大恐龙吗?为什么?
你喜欢这只大恐龙吗?为什么?(它改正了,它帮过别人)我也觉得它很帅!
因为它原来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现在做了别人喜欢的事,它用了长、重、大的特点做了很多的好事,简直是帅呆了!
三、想象:恐龙在城里还可以做什么事----这是一只聪明和爱帮助人的大恐龙,它还想在城里待下去,它还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做些什么好事?
总结:让我们明白了第一次来城里大恐龙发生的事,更明白了这是一只愿意为城里人做更多事的恐龙,他还会做很多事,我们可以慢慢想,慢慢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