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健康危险因素

合集下载

人群危险因素归纳

人群危险因素归纳

人群危险因素归纳
1. 年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因为年龄越大,对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抵抗力越弱,容易受到伤害。

2. 性别:性别也是一个影响危险因素的因素。

男性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容易受到伤害,例如在体育运动中更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3. 健康状况:个人的健康状况也是决定危险因素的重要因素。

有些人可能有慢性疾病或身体不健康,这会增加他们受到伤害的概率。

4.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危险因素。

例如,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身体受到伤害的风险。

5.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和职业也会影响危险因素。

一些工作环境可能存在危险物质、机械设备、高温高压等风险,会增加工作人员受伤的可能性。

6. 社会环境:人群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危险因素。

例如,居住在高犯罪率地区或战争地区的人们更容易受到暴力伤害。

综上所述,人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帮助人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受伤的风险。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的内容。

健康决定因素: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消费类型、生活危害、职业危害)3卫生服务(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4人类生物学因素(遗传、成熟老化、复合内因)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是针对健康人或处于生物学改变期的病人采取的控制和消除健康危险因素、减少接触有害因素的预防措施,如果采取阻止致病因子进入环境的措施即为根本性预防。

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是针对临床症状或体征不明显的病人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

对于传染病,还应做到疫情早报告、病人早隔离,即“五早”。

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或发病期预防,是针对已患病者采取的适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举例高血压(戒烟——血压筛查——预防并发症)健康管理:是通过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监测、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并制订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

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特点1潜伏期长2联合作用明显3特异性弱4广泛存在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物及其分类1按属性分类,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物2按形成过程分类,可分为: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1.室内来源(1)燃料燃烧或烹调油烟(2)室内活动(3)室内建筑装饰材料(4)其他2.室外来源(1)室外空气(2)建筑物本身(3)室外带入室内(4)相邻住宅污染(5)生活用水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的防制措施1. 贯彻执行室内空气污染质量标准。

2. 合理的住宅平面配置。

3. 改善炉灶和采暖设备。

预防医学 第七章 健康危险因素及健康促进(一)

预防医学 第七章 健康危险因素及健康促进(一)
第七章 健康危险因素及健康促进 (一)
主讲:贺文博
学习目标
• 了解亚健康状态 • 理解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 掌握健康的概念
第一节 健康概述
一 健康的概念 WHO在宪章中给出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 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方面都处于一种完全 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患病或衰弱 WHO提出了10条参考标准: (1)充沛的精力 (2健康概述
(二)亚健康状态的危害 (1)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病的病前状态 (2)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 (3)极易导致精神疾病,甚至造成自杀和家 庭伤害 (4)多数亚健康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 影响睡眠,加重身心疲劳
(5)严重影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
第一节 健康概述
(三)预防亚健康状态的措施 1 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 2 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 3 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4 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 5 戒烟限酒
第一节 健康概述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 (8)牙齿清洁,无龋齿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第一节 健康概述
二 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 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或 “灰色状态” (一)亚健康状态的起因 1 过度紧张和压力 2 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 3 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 4 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
第一节 健康概述
三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概念是本源,“健康”概 念是派生,每一种“疾病”都是具体的 可以感知的,而健康却是抽象的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15、 样本标准差:反映样本中个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说明了对该样本代表性的强弱;样本标准误: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是抽样误差的估计值,其大小说明样本间变异程度的大小及精确性的高低。
16、 总体率(π)的95%可信区间:p±1.96Sp;
17、 总体率(π)的99%可信区间:p±2.58Sp
23、 罹患率: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常用来衡量人群中在较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常用于疾病流行或暴发的病因调查。
24、 患病率:常用于慢性病调查统计。
25、 死亡率=死亡数/总人口数 病死率==该病死亡数/该病数
26、 散发: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现历年来的一般水平,且病例间无明显联系。
13、 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1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的变异度; 2方差和标准差:最常用,适于正态分布,开方为标准差 ; 3变异系数(CV):多组间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情况,计算公式:CV=s/x*100%,s为样本标准差,x为样本均数。
14、 标准正态分布:均数为0,标准差为1 的正态分布。
33、 病例对照:比值比OR=ad/bc,=1无关联,>1正关联,暴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1负关联,保护因素
34、 常见偏倚:选择偏倚(包括入院率偏倚、错误分析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无应答偏倚、患病率及发病率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35、 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用于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9、 变量:分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10、 数值变量的特征: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式测量其某项特征;变量值是以数值的大小来表示,具有量的连续性,且大多有度量衡单位;由数值变量构成的资料称计量资料。

技能4 -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健康管理师2020自整笔记)

技能4 -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健康管理师2020自整笔记)

1、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一、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是指应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心理学、营养学和其他健康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是在了解管理对象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和指导管理对象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现健康管理的目标。

二、慢性病的综合健康管理策略1、一般人群:健康教育、健康促进2、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管理(•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开展行为干预)3、患者: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开展生活方式管理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一)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健康干预的最佳时期)1、吸烟、2、不健康膳食、3、运动/体力活动不足、4、过量饮酒、5、长期心理压抑、精神紧张、6、睡眠不足、7、……(二)中间危险因素(疾病早期,可逆时期)1、肥胖;2、高血压;3、血脂异常;4、IFG/IGT;5、高尿酸血症;6、癌前病变;(三)疾病管理-延缓疾病的发展(疾病管理,提高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1、冠心病;2、脑卒中;3、糖尿病;4、肿瘤;5、COPD;6、痛风三、危险因素的分层管理1、重点干预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2、认识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3、理解、掌握管理中间危险因素的方法4、理解、熟悉疾病管理•保证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管理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以配合治疗(生活方式管理)四、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的基本理论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不同1•是个体化的。

2•根据管理对象特有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设定专项目标。

4•并动态追踪干预效果。

五、危险因素干预的原则1•循证原则: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应有证据支持。

2•成本-效果原则。

3•自愿性(日常生活相结合,点滴做起,注重养成)。

4•个体化。

5•连续性(定期随访,分析问题,及时提醒)六、危险因素干预的类型1、生活方式干预(1.行为干预;2.营养指导;3.身体活动指导;4.戒烟限酒)2、心理与精神干预(心理咨询);3、医疗性干预(药物、手术)七、危险因素干预的方法1、重点干预•筛选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要策略•结合必要药物治疗•追踪随访,指导掌握防治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预防医学简答汇总及答案解析

预防医学简答汇总及答案解析

卫生学的简答题1、临床预防服务的主要内容、实施原则?答:主要内容:(1)对求医者的健康咨询(2)筛检(3)免检接种(4)化学预防(5)预防性的治疗实施原则:(1)重视危险因素的收集(2)医患双方共同决策(3)注重综合性和连续性(4)以健康咨询和教育为先导(5)合理选择健康筛查的内容(6)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服务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步骤?答:(1)收集患病率资料:通过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文献检索等途径获得某疾病同性别、同年龄别人群的平均患病率水平资料(2)收集个体危险因素资料(3)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4)计算组合危险分数(5)得出报告3、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原则?答:(1)健康为导向原则(2)个性化原则(3)综合利用原则(4)动态原则(5)个人积极参与原则4.各种营养素缺乏或过量对健康的影响。

答:(1)缺乏:如果人体长期摄入某种营养素不足就有发生该营养素缺乏症的危险(2)过量:如果人体摄入某种营养素过量可能出现毒素副作用5.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哪些?九种:缬、亮、异亮、苏、苯丙、色、蛋、赖、组氨酸6.何为膳食纤维?有哪些生理功能?答:定义:是指不能被人体利用的多糖,即不能被人胃肠道中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多糖,主要来自植物洗宝宝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它们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胶、果胶和亲水胶体物质及木质糖等。

7.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答:(1)蛋白质:16.8KJ (2)脂肪:37.6KJ (3)碳水化合物:16.7KJ8.简述身体活动按日常生活、生理功能的分类答:日常生活:(1)职业性生活动(2)交通往来身体活动(3)家务性身体活动(4)闲暇时间身体活动生理功能:(1)有氧运动(2)抗阻力活动(3)关节柔韧性活动(4)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练习9.简述身体活动的强度常用的衡量指标。

答:(1)最大心率百分比(2)最大耗氧量百分比(3)自我感知运动强度(4)代谢当量10.简述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遵循的原则。

预防医学简答题

预防医学简答题

预防医学简答题预防医学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下面是对预防医学相关问题的详细回答。

1. 什么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控制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它包括三个层次的预防:一级预防(健康促进和疾病风险因素控制),二级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三级预防(康复和疾病控制)。

2. 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是什么?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通过预防医学的实践,我们可以预防一些常见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传染病等,从而减少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预防医学的策略有哪些?预防医学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促进:通过教育、宣传和社会行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如健康饮食、定期锻炼等。

- 疾病风险因素控制:控制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

- 早期诊断和治疗:通过定期体检、筛查和早期治疗,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 康复和疾病控制:对患病个体进行康复治疗,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复发和残疾。

4. 预防医学的实践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预防医学的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个体和群体的差异: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健康需求和风险因素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

- 多学科合作:预防医学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等,共同解决健康问题。

- 效果评估:预防医学的效果需要进行评估,以确定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持续改进:预防医学需要持续改进,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不断优化预防策略和措施。

5. 预防医学在不同阶段的应用有哪些?在不同阶段,预防医学有不同的应用:- 儿童期:重点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和儿童常见疾病。

- 青少年期: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青少年常见疾病和不良行为。

- 成年期:关注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预防医学重点

预防医学重点

预防医学: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三级预防策略: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流行病学的概念: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病因论:所有能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增高的因素都可以称为是该病的病因或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其分类:一、观测法:1.描述流行病学:①横断面研究②生态学研究③疾病监测2.分析流行病学:①病例对照研究②队列研究二、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①临床试验②现场试验③社区干预试验三、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三史:接触史、既往史、预防接种史。

流行病学的用途:①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②探讨疾病的病因及影响疾病流行的因素③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④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⑤流行病学分支常用描述疾病分布的指标:①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②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①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②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具有描述传染病传染性强弱及评价防疫措施效果的作用③感染率;⑥病残率;⑦死亡率;⑧病死率;⑨存活率疾病的地方性:①自然疫源性: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传染给人,这种性状称自然疫源性②自然地方性:如果一些疾病在某地区发病水平较高或仅在该地区发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则称为自然地方性③统计地方性:由社会因素造成的,只在疾病统计上这些疾病经常高于其他地区,这种现象称为统计地方性④输入性疾病:凡本国没有而从国外传入的疾病⑤带入性疾病:在一个国家内,某种疾病由一地区传入另一没有该病或已消灭了该病的地区疾病的时间分布:①短期波动:是指在一个地区或一个集体的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的发病数明显增多的现象,亦称为时点流行或暴发②季节性:疾病每年在一定的季节内出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也成季节性波动③周期性: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称为周期性④长期变异: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疾病的分布状态、感染类型、临床表现等逐渐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称为长期变异或长期趋势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①散发:某病例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这样的流行强度称为散发②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发病水平③大流行: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称为大流行④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病人的现象疾病的“三间分布”: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不同地区表现出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疾病频率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目的】
学习对个体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即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

【习题】
根据图1、表1和表2试作一位45~49岁男性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方法和步骤】
(1)拟订调查表,收集个人危险因素的资料。

如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表(表3)。

(2)收集当地年龄、性别、疾病死亡率资料。

如表2第2项。

(3)危险因素评价的关键步骤是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本实习应用Geller -Gesner 表将有关危险因素换成危险分数值(见表2)。

(4)组合危险分数:将每一项危险因素对某病死亡率的影响进行综合。

计算时将大于1.0的数值相加,如计算心脏病组合危险分数时,有几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如收缩压为24kPa (180mmHg ),查40~44岁男子危险分数转换表(略)得危险分数为2.7,大于1.0的数值则为1.7,同时将其他几种危险分数超过1.0的部分数值相加,两项合计即为心脏病的组合危险分数。

将上列从危险分数转换表中查得的数值填入表2。

余类推。

(5)存在死亡危险:即平均死亡率×组合危险分数=存在死亡危险。

(6)计算评价年龄。

死亡率与年龄呈函数关系如图1。

由死亡危险总计查图得出评价年龄。

(7)计算增长年龄。

根据本人存在的危险因素,医生针对性提出降低危险因素的建议。

如被评价者采取这些建议如服降压药、参加体育锻炼、戒烟、减少饮酒等。

危险因素将减少,危险分数将相应下降。

表1第9项为医生建议,第10、11项为新的危险分数。

按上述计算评价年龄的方法,同理可以计算存在死亡危险,得出增长年龄。

(8)分析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之间的关系。

本方法适用于25~60岁年龄组,已有心脏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不宜使用。

23000
19000 15000
9000 5000 3000
40 45 50 55 60 65 年龄(岁)
图1 预期死亡率与年龄间函数关系
每10万人口预期死亡数
表1 45~49岁男子危险分数转换表
2
表2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表
3
表3 健康危险因素调查表
G:调查对象编号
1. 性别(1)男(2)女
2. 年龄(实足岁)岁
3. 身高(净高)cm
4. 体重(净重)kg
5. 吸烟(1)吸烟者(2)过去吸烟(3)不吸烟
吸烟者、过去吸烟者填写最近5年内每日吸烟数每日吸烟数支
过去吸烟者填写戒烟前5年内每日吸烟数每日吸雪茄或烟斗数支戒烟者填入已戒烟年数(不满1年填1年)年
6. 饮酒(1)饮酒者(2)过去饮酒者(已戒酒)(3)不饮酒或1周少于1次
饮酒者请填入每周饮酒量每周饮啤酒杯数杯
每周饮黄酒杯数杯
每周饮烈酒杯数杯
7. 服用药物(服用安眠药或镇静药)
(1)差不多每天服用(2)有时服用(3)偶然或不服用药物
8. 体育活动
(1)一级很少或没有体育活动
(2)二级偶然有体育活动
(3)三级经常有体育活动,1周在3次以上
注:在工作中从事体力活动和上下班骑车、走路也应考虑在内
9. 你的双亲是在60岁以前死于心脏病的吗?
(1)是,有1人(2)是,有2人(3)无(4)不详
10. 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吗?
(1)有(2)无(3)不详
11. 你自已有糖尿病吗?
(1)有,未控制(2)有,已控制(3)无(4)不详
12. 肛门息肉(1)有(2)无(3)不详
肛门出血(1)有(2)无(3)不详
每年作肛门检查(1)有(2)无(3)不详
13. 你的医生曾说过你有肺气肿和慢性文气管炎吗?
(1)有(2)无(3)不详
14. 血压收缩压:mmHg(1mmHg=133.3Pa)
舒张压mmHg
15. 胆固醇数(如不详可不填)g/L
16. 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否遭受不幸,如离婚、亲人死亡、夫妻分离、与邻居吵架、未能晋级
或加工资、刑事审讯等。

(1)4次以上(2)2~3次(3)1次以下(4)不详
17. 是否患有血吸虫病
(1)有(2)已治疗(3)无
18. 直系亲属中有无自杀家族史
(1)有(2)无(3)不详
4
表4 健康评价年龄表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