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放射科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

放射科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

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探讨
与妇科医生紧密合作
与妇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支持,确保治疗的准 确性和有效性。
与病理科医生协作
协助病理科医生进行宫颈癌的病理诊断和分期,为治疗提供重要 依据。
与放疗科医生配合
在放疗过程中,提供精确的放疗计划和影像学指导,确保放疗的 精确性和安全性。
06
总结与展望
心理支持
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 心理问题,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 积极的治疗态度,增强治疗信心。
长期随访与复发监测
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方案 ,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包括 随访时间、检查项目等。
复发监测
通过定期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 查等手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 续监测,及时发现复发的迹象, 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仅 次于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筛查和预防措施不完 善,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病因及危险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几乎所有宫颈癌病例都与人乳头瘤病 毒(HPV)感染有关,其中高危型
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吸烟
吸烟可增加感染HPV的效应,从而增 加患宫颈癌的风险。
立体定向放疗
利用先进的影像引导技术,实现高精度、高剂量 的放射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3
介入性放射学治疗
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局部药物注射或栓塞治疗,直 接作用于肿瘤部位,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01
借助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宫颈癌影像诊断的自动化
和准确性。
放射科对宫颈癌的诊 断和治疗

多排螺旋CT对宫颈癌影像诊断的价值

多排螺旋CT对宫颈癌影像诊断的价值

·217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年 5 月第 32 卷
诊断阴道受侵有重要意义〔3〕。另外,当膀胱及直肠周围脂肪间 隙消失、膀胱或直肠壁不对称结节样增厚、腔内肿块、瘘道形成 致膀胱 积 气 等,由 肿 瘤 直 接 侵 犯 膀 胱 或 直 肠 引 起 的,则 为 Ⅳa 期。
3讨论
3. 1 多排螺旋 CT 对宫颈癌定位、定性的诊断价值 本文结果 表明螺旋 CT 能明确肿瘤位置及确定肿瘤性质和侵犯范围,对 外科手术切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盆腔内实性包块有时难 以确定来自子宫或附件,CT 能反映解剖关系〔1〕,可以比较清楚 地显示子宫、阴道及邻近器官正常结构和异常病变。并且通过 肿瘤的大小、密度、形态、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及增强扫描,更全 方位地在肿瘤来源及性质方面做出鉴别诊断。 3. 2 多排螺旋 CT 对宫颈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宫旁侵犯 是鉴别Ⅱa 期和Ⅱb 期的标准,是临床上选择手术方案和治疗 方式的重要依据。当宫颈癌侵犯宫旁组织,则输尿管会受累; 输尿管被包埋和宫旁软组织肿块是宫旁受侵的典型 CT 征象。 若出现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则可诊断为宫颈癌Ⅲb 期,CT 能 较好地显示肾盂、输尿管积水及输尿管受阻位置,可不必再行 静脉肾盂造影〔2〕。而阴道侵犯是宫颈癌分期的另一个重要标 志阴道受侵 CT 表现为阴道壁不规则增厚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阴道壁与肿瘤分界不清。术后证实,当侵犯阴道近端 1 /3 无宫 旁侵犯时为Ⅱa 期,有宫旁侵犯则为Ⅱb 期。如果肿瘤侵犯到 阴道下 1 /3,而未达盆壁时为Ⅲa 期。CT 检查前,在阴道内放 置阴道栓能更清晰地显示阴道壁形态,更准确地判断阴道是否 受侵犯。同时,多层螺旋 CT 多平面重建方法可以获得薄层冠 状、矢状及轴位图像,藉以充分显示宫颈与阴道的空间关姚 铭 刘桂锋 王永亮 梁 萍 赵永生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吉林 长春 130033)

子宫颈癌影像表现

子宫颈癌影像表现
❖ DWI上的高信号是由于肿瘤细胞密度增加、细胞间隙减少 和组织间液压力升高等因素,造成水分子运动受限所致, 其ADC值要显著低于正常宫颈
❖ 宫颈癌治疗后可复发,常见复发部位为阴道上端,在T2WI 上呈显著高信号,而放疗后纤维化则呈较低信号。
诊断
❖ 宫颈癌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 ❖ 影像检查主要适用于进展期子宫颈癌的分期,判断其
IIIA 未累及盆壁,侵犯阴道下1/3
IIIB 累及盆壁,和(或)造成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III期
宫颈癌侵犯盆壁和(或)阴道下1/3,和(或)造成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IIIA 未累及盆壁,侵犯阴道下1/3
IIIB 累及盆壁,和(或)造成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子宫颈癌达阴道下1/3,引起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IV期
侵犯骨盆壁或累及膀胱、直肠
I期
原发肿瘤局限于子宫(无论有无子宫体部的延伸)
IA 镜下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5mm,水平扩散范围≤7mm )
IB 临床肉眼可见(IB1: 肿瘤最大径≤4cm;IB2:肿瘤最大径> 4cm)
I期
原发肿瘤局限于子宫(无论有无子宫体部的延伸)
IA 镜下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5mm,水平扩散范围≤7mm )
IIB 明显的宫旁浸润,未达盆壁
影像学表现
❖ III期肿瘤:除上述异常表现外,还显示肿块向下侵犯阴 道的下部,向外延伸至盆壁,或出现肾积水表现。
❖ IV期肿瘤:膀胱或直肠周围脂肪界面消失,正常膀胱壁 或直肠壁的低信号中断,晚期可出现膀胱壁或直肠壁的 增厚或腔内肿块。
III期
宫颈癌侵犯盆壁和(或)阴道下1/3,和(或)造成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可见增大淋巴结 ❖ 宫颈息肉: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常用超声检查,通常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演示课件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演示课件

Page 12
CTV PTV OAR
Page 13
射野的设计,多叶光栅(MLC)
Page 14
射野
Page 15
处方剂量
盆腔外放疗 45-50Gy,180-200cGy/F 后装治疗25-30Gy,(500cGy,一周两次,或者700cGy 一周一次) 总共A点85-90Gy 若阴道受侵超过上1/3,放疗结束根据阴道肿瘤退缩情况予以适当补充阴道 粘膜下0.5cm量 若盆腹腔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同步及后续缩野加量达60-65Gy
Page 16
计划评估
Page 17
计划评估
Page 18
剂量评估
Page 19
调强放射治疗(IMRT)
IMRT 物理计算(逆向)及射野方式不同(很多小野) 适形度更好, 局部可推高剂量,术后宫颈癌的辅助放疗中首先得到肯定,原发宫颈癌治 疗中的价值仍然存在争议,(脏器移位较大,放疗时间延长,生物学效应 减退) IGRT IMRT基础上加图像引导,配准,更加精准,PTV外放可适 当减少,正常组织受量减少 IMAT 旋转调强放疗,减少照射时间,生物学效应更高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浙江省肿瘤医院 妇放科 吕晓娟
宫颈癌的诊断
症状:阴道流血、流液,晚期伴有腹痛、腰酸、下肢放射性疼痛 宫颈活检,病理报告(诊断必需) 妇科检查进行临床分期(注意双锁骨上及腹股沟淋巴结的检查) 临床检验(评估病人的身体及肿瘤情况) 影像学检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胸部CT、上腹部CT、盆腔CT或MRI,双锁 骨上及腹股沟B超,或者PET/CT)特殊病人需肠镜、膀胱镜、穿刺活检
Page 7
盆腔外放疗
最开始是以骨性标志为基础的前后两野对穿放疗 后发展到骨性标志为基础的盆腔四野放疗,增加两个侧野

MRI对子宫颈癌影像分析临床价值

MRI对子宫颈癌影像分析临床价值

MRI对子宫颈癌影像分析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mri对子宫颈癌影像分析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确诊为子宫颈癌但并未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90例,对其进行mri检查,然后将mri影像学检查的结果采用双盲法进行观察与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分期进行对照,评估mri 对子宫颈癌分期的诊断准确度。

结果:mri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分期准确率为91.11%。

结论:mri对子宫颈癌影像分析具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子宫颈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临床价值子宫颈癌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其发病率很高,尤其近十年来,该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3-4]。

文献显示[1-2]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疗子宫颈癌患者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子宫颈癌病变分期密切相关。

因此对子宫颈癌进行准确的诊断及分期是指导其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预后最重要的措施。

在恶性肿瘤的早期显示,对血管的侵犯以及肿瘤的分期方面优于ct。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确诊为子宫颈癌的患者90例,探讨mri对子宫颈癌影像分析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之间确诊为子宫颈癌但并未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90例,年龄44-78岁,平均49.6岁。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曾进行过mri检查,并且均经子宫颈活检或者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术后病理结果包括鳞癌75例,腺癌10例,腺鳞癌5例。

主要临床表现如下:患者阴道常常会出血,刚开始的时候常表现为性交后流血或者是白带带血。

通过问诊发现其中60例患者出现阴道流出液体量加大,且16例为血性;11例患者常常感觉尿频、尿急及肛门坠胀感;还有3例患者出现肾脏病变。

1.2检查方法mri检查选择1. 5t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德国西门子公司),检查前患者必须在医生的引导下使膀胱充分充盈,然后采用体部线圈。

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螺旋CT和MRI检查都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子宫颈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下面将分别详细介绍螺旋CT和MRI检查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和优势。

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通过利用X射线来获取患者体内结构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在子宫颈癌的诊断中,螺旋CT能够通过对患者盆腔进行无创无痛的扫描,获得子宫颈及其周围组织的三维显像。

螺旋CT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高分辨率:螺旋C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对于子宫颈及其周围组织的形态特征、肿瘤的大小和浸润范围等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

2. 快速扫描:螺旋CT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盆腔的扫描,缩短患者检查时间。

3. 易于操作:螺旋CT检查操作简单,能够适用于广大医疗机构,且对患者无创无痛,较为安全。

2. 肿瘤复发检测:螺旋CT能够检测到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病灶,为临床治疗的调整提供依据。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利用磁场及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扫描的影像学技术。

MRI具有以下优势:1. 高对比度:MRI技术对软组织的对比度较好,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颈及其周围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2. 多平面重建:MRI技术可以进行多平面的重建,能够从各个视角全面展示子宫颈及其周围组织的细微结构。

3. 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显示子宫颈癌的组织学特征和浸润程度。

MRI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1. 早期诊断:MRI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尤其是对于特殊类型的子宫颈癌如腺癌等,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2. 淋巴结转移检测:MRI可以对淋巴结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转移灶。

螺旋CT和MRI检查都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螺旋CT技术适用于较为常见的子宫颈癌的分期及复发检测,而MRI技术则对早期诊断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检测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宫颈癌影像学诊断的回顾与展望

宫颈癌影像学诊断的回顾与展望

宫颈癌影像学诊断的回顾与展望【摘要】宫颈癌为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在全球妇科疾病中次于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位居第三。

但在发展中国家,其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

该疾病为女性生殖道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导致该疾病的病因为月经及分娩、性行为、吸烟、性传播疾病引起的宫颈炎症以及其他因素等。

【关键词】宫颈癌;影像学诊断;回顾;展望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86-02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该种诊断方式使宫颈癌疾病的治疗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影像学中的ct、磁共振成像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已广泛应用到诊断宫颈癌疾病的临床上,为宫颈癌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 宫颈癌疾病病理类型在人体机构中,宫颈同子宫体相连,宫颈下端位于坐骨棘水平偏上方,周围被阴道壁所包绕,其被称之为阴道穹窿,依据其位置可分为4个部分,即前、后、左以及右[1],其中,最深部位为后穹窿,其紧密连接盆腔最低部位的直肠子宫陷凹[2]。

宫颈通过子宫主韧带进行固定,使其处于正常位置。

宫颈下端进入阴道中的部位称之为宫颈阴道部,其表面光滑,被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宫颈管黏膜被单层高柱状上皮所覆盖。

一般情况下,宫颈癌外口柱状上皮同鳞状上皮的接触点为宫颈癌发病部位。

经过医学界相关人士研究证明,淋巴道转移以及直接蔓延为宫颈癌扩散的主要渠道。

癌组织可对患者盆壁、宫旁以及宫颈旁组织进行直接侵犯,向下影响阴道、向上影响宫体、向前后影响膀胱以及直肠[3]。

目前,在医学界关于宫颈癌有两种分期方法,即tnm和figo。

其中figo分期法为一种公认的分期法,被广泛推广应用。

该种分期方法将其分为4期,其中,ⅰ期是指,该疾病局限于患者子宫颈;ⅱ期是指,肿瘤越过患者子宫颈,但没有到达骨盆壁或者是阴道下的1/3[4];ⅱa期是指,没有宫旁浸润;ⅱa1期是指,医护人员通过肉眼可以见到最大直径不超过4厘米的癌灶[5];ⅱa2期是指,医护人员通过肉眼可以见到最大直径大于4厘米的癌灶;ⅱb期是指,有宫旁浸润;ⅲ期是指,肿瘤对患者盆壁以及阴道下1/3进行侵犯,或者是引起肾盂积水及肾无功能等。

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摘要】螺旋CT和MRI检查在子宫颈癌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螺旋C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观察病变的范围和深度,诊断准确率较高。

而MRI则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和肿瘤的分布情况,有助于评估病变的生长情况。

比较螺旋CT和MRI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优劣,发现两者各有优势和局限性,螺旋CT适用于快速检查,MRI适用于更详细的病变分析。

综合考虑二者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综合价值,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螺旋CT和MRI在子宫颈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子宫颈癌、螺旋CT、MRI、诊断、比较、优势、局限性、综合价值1. 引言1.1 概述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女性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螺旋CT和MRI作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子宫颈癌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螺旋CT通过多个角度的连续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颈癌的位置、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MRI则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包括子宫颈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对于评估肿瘤的分期和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螺旋CT和MRI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探讨二者在诊断过程中的相互补充作用和比较优势,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和治疗建议。

通过对螺旋CT和MRI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带来更大的希望。

2. 正文2.1 螺旋CT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子宫颈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包括宫颈肿块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侵犯到周围器官和组织。

通过螺旋CT可以评估肿瘤的深度、范围和分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螺旋CT还可以辅助进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子宫颈癌常常会导致淋巴结的转移,而螺旋CT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淋巴结是否受累,从而影响治疗策略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戴景蕊各位学员,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题目是子宫颈癌的影像诊断。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包括子宫、卵巢、附件区、阴道及会阴部的肿瘤,但在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是子宫的肿瘤。

其中包括子宫颈癌,子宫颈及子宫体的肿瘤,其次是卵巢肿瘤。

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的发病,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也是,在女性的肿瘤中也是常见的,占%,这个数字是来自医科院肿瘤医院统计了12年间所有的女性肿瘤的一些情况,然后发现的这个所占的比例。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还有肉瘤。

前三者,也就是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这三个肿瘤占女性生殖系统所有肿瘤的95%,所以是最常见的。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良性肿瘤有子宫肌瘤,其次是卵巢的畸胎类的肿瘤。

这些恶性肿瘤,现在近几年它的发病率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也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肿瘤患者的预后因素,主要是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最初正确的治疗,这些是患者长期生存或者治疗效价比高的一个关键。

然而治疗的方式的制定,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制定的效价比,也就是最初的治疗是决定于她的预后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治疗前我们如何正确诊断?治疗的方式,然而治疗的方式的制定又决定于治疗前对肿瘤诊断是否正确及分期的准确的估计。

影像学检查在这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咱们就开始介绍子宫颈癌的影像诊断。

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它的发病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它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2%,所以比起刚才我们讲,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最常见的是宫颈癌、卵巢癌还有内膜癌,它们是所占比例肿瘤医院的19%,而这个宫颈癌文献里报告是12%。

说明,也说明这虽然是三个常见恶性肿瘤中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也是所占比例是最多的。

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是高于发达国家,农村高于城市,目前仍有上升的趋势。

这个病变好发在35岁以上,平均是50岁。

宫颈癌有三大症状,一个是阴道的不规则出血,还有接触性出血,还有白带增多,这三个临床的主要症状。

宫颈癌的诊断主要是临床诊断,因为宫颈癌,因为宫颈是一个可视器官,临床上通过妇科医生通过窥器然后就可以观察到子宫颈的情况,通过肉眼观察然后进行活检,就可以对,进行活检,然后就可以对宫颈癌进行诊断了。

所以诊断宫颈癌临床上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对浅表病变,更具有较大的优势。

宫颈癌的对病变周围的范围的估计,主要是宫颈癌的分期,临床上现在是最常用的是FIGO也就是说临床分期。

FIGO分期的标准,过去制定的是根据临床医生视诊、触诊、镜检及常规X线检查,常规X线检查包括静脉肾盂造影、胸片及骨片的结果来确定的。

这一标准的制定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那时候应用的,它的标准是这样。

但是那时候的制定的这种标准,所以人为因素很多,部分区域又不能够进行评估,尤其是对淋巴结,所以的话临床是摸不到的,主要是靠的是影像诊断,而影响诊断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尤其是对淋巴结的估计,这些病变范围的显示比以前更清楚多了。

所以FIGO分期最初的标准要求的话就比较低,也就是说我们影像方法的没有进展的时候,它这个制定的分期的话,还是很多不准确的。

临床上分期,也就是说,临床的分期错误率可以比较高的。

它1期的分期错误率是达到22%,3期的错误率可以达到75%。

它仍有局限性。

所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

所以将来的分期会有,就有很大的提高了。

所以文献里报道,影响宫颈癌的预后因素也是比较多的,最常见的是4个方面,一个是肿瘤大小,还有病变侵犯深度,然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如果这几个4个方面只要一出来,它的预后都不是很好。

文献例曾经报道,如果肿瘤是小于3cm,它的,如果肿瘤大于3cm,她的5年生存率就从84%降到66%,也就是小于3cm5年预后率都大于84%。

肿瘤如果是小于2期a的,如伴有淋巴结转移,也就是说淋巴结在这里头起到的作用是5年生存率,如果有淋巴结转移了,5年生存率就同90%降到了55%。

说明肿瘤如果越小,分期如果再没有一些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这些她的5年生存率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这些因素治疗前的评估,就是肿瘤的大小,还有淋巴结的情况评估,对于分期是非常重要的。

FIGO分期,因此FIGO2009年又重新制定了分期的标准,它也特别的提出了要鼓励使用影像学检查技术来评估这些因素,来进行肿瘤的分期。

这样如果得到一个正确的分期,在家采用一个正确,制定一个正确的治疗方案,所以对病人的最初的治疗是非常关键和有用的。

目前宫颈癌的治疗原则,国际上,尤其是在FIGO分期,尤其是在2009年又重新的制定了分期以后,所以它提出了这些一个治疗原则,就是2010年重新制定的原则。

首先它更强调的是宫颈癌的分期是由临床医师查体及结合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的。

它的治疗原则是小于1期a1期它一般就采用楔形切除或者是电烧这种方法。

在肿瘤达到1期a2期的时候,再行子宫切除。

也就是说镜下显示的肿瘤,这时候它要采用电烧。

如果肿瘤临床诊断了这些病变,所以的话它要采用的是子宫切除。

这些方法的话,小于1a2期的时候,术后这些肿瘤就不要再处理了,进行观察病人就可以了。

如果肿瘤达到了1期b到2期a的时候,也就是宫旁组织没有受侵的时候,如果瘤灶小于4cm的时候,它采用的是子宫根治切除或者包括盆腔的淋巴结清扫,这些采用这个方法。

如果病灶大于4cm的时候,它要采用同步的放化疗,而不采用手术治疗了。

如果肿瘤大于2期a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放射治疗或者是同步放化疗。

如果肿瘤到了4期的时候,也就是说晚期肿瘤,它也就是说伴有远处转移的时候,要采用全身化疗或者是对症的综合治疗。

刚才咱们跟大家介绍了临床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根据临床的FIGO分期来确定的,所以的话首先在这里头我们要着重的介绍一下子宫颈癌的分期,也就是FIGO分期,但是国际上也可以采用TNM分类这两种方法。

FIGO分期的话,和TNM分类,这个表格我们相应对应的来给大家显示。

第一,FIGO分期的1期的时候,它的标准是肿瘤局限于子宫,所以也就是T1,T1期。

TNM分类的T1。

1期a的时候是镜下早期浸润癌,1期b临床见到宫颈有癌了。

这里我们要再把它分为1期,1b1期,就是小于4cm,1b2的时候是肿瘤大于4cm。

2期的话,FIGO分期2期,肿瘤超越宫颈,也就是,超越宫颈这么一个标准,然后但没有达到盆壁,没有达到阴道下1/3,它可以侵犯阴道,但不能达到阴道的下1/3,这就是临床的FIGO分期的2期,也就是TNM分类的T2。

如果宫旁没有浸润,它就分为2a期,把这个肿瘤的大小,FIGO分期里边的2009年又把它也分为了2a1和2ab。

2a1,也就是说把这个肿瘤的大小加进来了,肿瘤小于4cm的时候,也叫2a1,如果肿瘤大于4cm的时候叫2a2,这样来分。

如果肿瘤有宫旁的浸润了,那我们叫2b期,也就是T2b这么一个标准。

肿瘤如果侵犯了盆壁,阴道的下1/4或者伴有肾盂积水的时候,它叫FIGO分期的3期,TNM分类的T3。

3期的话又分为3期a和3期b,3期a的话,标准是阴道下1/3受侵但没有盆壁的侵犯。

3期b就是盆壁受侵了,也伴有肾盂积水,但是在它分期,FIGO分期里它包括淋巴结是N1的时候,也就是说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时候,它叫3期b。

对应的话,TNM的话就是T3b。

4期肿瘤,FIGO分期4期的时候,就是肿瘤侵犯了膀胱、直肠黏膜和超出了真骨盆,也就是肿瘤的范围加大了,侵犯到了相邻的器官了,这些器官受侵的时候,它就叫4期。

如果没有这些器官受侵的时候它就是3期,所以把这个器官作为一个标准来考虑是最直接的。

所以其他的话,在TNM分类里头,FIGO分期的第4期,也就是对应的话是TNM的T4。

TNM的话,将淋巴结又分为N1和N2,它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是N1,有M1转移的话,也就是M1的时候就是有远处转移,像肝转移了、肺转移了,就是远处转移,所以TNM把它分为M1。

而FIGO分期里并没有包括这些,只是把淋巴结包括在里边,如果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时候,尤其是区域淋巴结转移,给它分期分到3b期里边。

所以对于这些分期大家要熟记,把这个侵,也就是说它的病变的侵犯范围来估计,最关键的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一个就是肿瘤大小,第二宫旁有没有浸润,第三器官有没有侵犯。

基本就分这个三个方面,就把它,如果有宫旁浸润它就,有宫旁浸润的话它就应该是,如果有宫旁浸润的,它就影响达到叫2期b,这是治疗原则。

如果在2期a的时候,它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如果达到2期b了,一般就不能采用手术治疗。

所以宫旁浸润是个关键。

另外那个肿瘤的大小也同样是如此,小于4cm的时候多采用手术治疗,大于4cm的一般的都不采用手术治疗,这是基本的大概的一些原则。

下面咱们就介绍子宫颈癌影像检查及方法的选择。

宫颈癌的影像检查方法,在七十年代以前都是采用的是常规的影像方法,间接的来反映它的侵犯范围,如传统的 X 线片包括胸片,有肺转移了,那就是应该是4期了。

钡灌肠做了,做了钡灌肠看看有没有侵犯到直肠,如果侵犯到直肠也就是4期了。

做静脉肾盂造影,如果有肾盂积水了,那最起码这个肿瘤也达到了3期了。

所以的话,过去传统的 X 线是间接反映的分期的情况。

现在有了 CT 、超声和 MRI ,再加上现在还有 PET-CT ,这几个方法,使得临床在估计肿瘤侵犯范围方面更加的准确,这些方法也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刚才介绍的我们现在常用的检查方法是超声、 CT 、 MRI ,再加 PET-CT ,它的作用主要是发现临床查体不能检出及发现的病变。

为什么我们提到这点?刚才在最初讲课的时候,我告诉大家,宫颈是一个可视器官,临床医生通过眼睛就能看到宫颈有没有病变,对吧?所以的话,最初的诊断主要是靠临床,我们影像只是发现临床不能查到的这些病变,所以的话我们作用主要是在这一点。

所以包括检出宫颈深处病变,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检出肿瘤淋巴结有没有转移,有没有远处的转移,还有进行肿瘤的分期,评估肿瘤的治疗疗效,在治疗前做一次检查,治疗后来做一次检查,来评估它的疗效怎么样。

另外检出肿瘤的复发,还有转移。

所以我们影像的主要作用,上面也强调了,发现临床查体不能检出及发现的病变,弥补 FIGO 分期的不足,客观的判断病变的情况,反映影响预后因素的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主要是这些方法。

MRI在宫颈癌检查中的优势,我们通过刚才介绍的影像检查的它有许多的作用,但这些方法比较多,它们怎么来各有优缺点,它们的优势是在哪儿?我分别给大家介绍。

它的MRI在宫颈癌的检查中的优势是,因为它的组织分辨率比较高,它可以检出病变比较敏感,判断肿瘤的大小是优于临床及CT,它的70%—90%的病灶,就是切下来的这些病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的话,它相差在以内,就说明肿瘤,这个它的组织分辨率是非常高的,能够比较准确的显示病灶的大小,是这样。

然后第二个作用是判断宫旁侵犯的程度,它的准确性可以达到82%—90%,周围器官侵犯的准确性可以达到69%—100%,这是不同的文献里所报道的,它这是肿瘤的一个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