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效果分析
共同性斜视双眼视觉重建的研究进展

共同性斜视双眼视觉重建的研究进展陈莉莉【摘要】Concomitant strabismus is one of the common ocular-disease, which is the common cause of abnormal binocular vision clinically. At present, surgery is the main treatment, which is considered by most of professo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be effctive to improve binocular vision in varying degrees, however further discussion is still needed, such as timing of operation. Vision exercise is given more consideration gradually,bu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demonstrate its effectiveness and show how to use it correctly. Here is to review the treatment of binocular vision recovery or reconstruction.%共同性斜视是眼科常见病,是临床上造成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多数学者都认为斜视手术矫正眼位后双眼视觉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关于斜视手术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如手术时机.视觉训练能改善双眼视觉,但它的有效性、规范性等需进一步研究.现就共同性斜视双眼视觉恢复或重建的治疗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13【总页数】3页(P1979-1981)【关键词】共同性斜视;双眼视觉;恢复;重建【作者】陈莉莉【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41共同性斜视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导致弱视的形成,更可造成永久性视功能的损害。
共转性斜视矫正术麻醉方法的改进体会

下j
观 察组 术 中无 跟 心 ( 胃) 跟 反射 出 现 , 明显 过矫 及 欠矫 无
病 例 , 明显 结膜 瘢 痕 出现等 并 发症 。对 照 组有 1例术 中出 无
现 因眼 胃反射 而呕 吐 , 矫 1例 , 矫 1 。 过 欠 例 3例 术后 出现结
膜 瘢痕 。两 组 并发 症 比较 , 异有 高 度统 计学 意 义 ( 279 , 差  ̄= .3 -
儿 童 及成 人 ) 按麻 醉 方法 分组 , , 观察 组 2 6例 , 采用 盐 酸奥 布卡 因行 表 面麻 醉进 行矫 正 手术 , 照组 l 对 7例 , 用 传统 采
利多 卡 因局部 结膜 下 浸润 麻 醉 。 比较 和 分析 两组 的 手术 时 间 、 疗 效果 及并 发 症 。 治 结果 : 察组 平均 每 条肌 肉手 术时 观
22 两 组 并 发 症 比 较 .
浸 润麻 醉 和球 后 阻滞麻 醉 三种 [ 2 1 统手 术 多采 用 利多 卡 因 。传 结 膜 下 浸 润麻 醉 手术 , 使术 中结 膜 、 膜 组 织 水 肿 、 致 筋 出血 ,
影 响术 中手 术 操作 及手 术 的效 果 , 甚者 术 中 出现 眼心 反射 更 ( 胃反 射 ) 至手 术不 能进 行 。近 年来 , 科改 用盐 酸 奥 布 眼 以 我 卡 因表 面麻 醉代 替 过去 的利 多 卡 因结膜 下 浸润 麻 醉 , 行共 进 转 性斜 视矫 正 手术 , 得 了不 错 的成 绩 , 果 明显 , 取 效 现报 道 如
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60例

共同性外斜 视是临床上较 常见的斜视类 型,对 视功
能危害较大 。为 了使双 眼视轴 平行,建立正常的视 网膜 对应关系 ,最好 的治疗 方法是及早手 术矫 正 。但斜 视手
2 结 果
眼位 矫正结果参照中华眼科 分会全 国弱视斜视 防治 学组 19 年制定 的斜视疗效评价标准 中的眼位部分 , 96 正 位包 括完全 正位 , 8 ;轻度欠矫或过矫 ( 。 ;明显 。 >8 ) 欠矫 或过矫 ( 5 ) ≥1。 。本组术后一周 正位 5 5例 ,欠矫 4
斜角基 本相等或看近斜视 角大 。 1 手术 方 法 对 外 展过 强 型 首选 双 H # 直肌 后 徒 . 3  ̄t - 术 ,集合不足 型,行 内直肌缩短术 。基本型一般 也首选 双外直肌后徒 术 ,斜视角大于 5 。 0我们 一般做 3条眼肌 肉,分配双眼 上。手术原则为适量 过娇 ,根据术前看远 的最大 斜角设计 ,斜视 角小于 -2 。 5 ,选单 眼一条外直 肌后徒 8 ~9mm。斜视角 一3 ~5 。 0 0 ,集合不足 型加 强 内直肌力量 ,行 内直肌截徐 3 m。同一眼外直肌后 ~7m 徒 6 m,外展过强型 ,减弱外 直肌力量 ,行双 眼外 ~8 m 直肌后徒 5 ~8mm,斜 视角大于 -5 o 0 者,行双外直肌 后徒加一眼 内直肌截 徐术 。
外转不到位 。
1 术前检查 . 2
视力屈光检查 6 0例 患者 ,术前均查视
功能及屈光状态 ,4 2例双 眼视力均达 1 ,其他视力低 . 0
于 O8者 ,行睫状肌麻痹剂散 瞳验光 ,并配戴眼睛矫正 .
有弱视先进行弱视治疗,待双眼视 力提高,且较 均衡情 况下考 虑手术 治疗 。 双眼单视功 能检 查 ,同视机检查 ,2 人无 同时视 , 1 1 5人有 I 功能 ,l 机 3人有 I 机功 能,1 I 1人有 I 机功 I I 能。 眼位检 查,用角膜 映光加三棱镜检 查斜 视角看近 为 3 m,看远 6m,一般 以视远三棱镜度做 为手术设计 3c 依据,6 例视远斜 视角为 2 ~ 10 0 0 2 。外斜 视分 3型①外
共同性斜视全麻儿童术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况发生往往需要约 束患 儿行 为 , 所 以, 提 高共 同性斜 视患 儿术 后的配合是一个 亟待 解决 的 问题。我科 2 0 1 1年 以来对 8 0例 共 同性斜视患儿及 家长术前 进行护理 干预 , 取 得 良好 效果 。现
针对患儿 出现 的心 理 问题 给予 具体 护 理 , 心理 护 理要 因人 而
异, 了解病人 生活经历 , 家庭 状况 , 密 切观察 其身 心 的变 化 , 因 不 同年龄 、 性别 、 文化 背景 、 周 围环境 的差异 , 对 手术 的反应 不 同, 有调查显 示 , 斜视 患儿 为独生 子女 的 自我 意识水 平高 于非
有一定 的 自我意识 , 能 独立 的完成 一些事 情 , 对新 鲜事 物有强 烈 的好奇心 , 因此抓住 他们 的这一 特点 , 术前 带领 他们 和家长 参观吸氧装置及 心电监 护仪 , 让他们知道术 后吸氧 和心电监护 带来 的好处 , 以避免术后 对装 置 的不 了解 而拒绝 治疗 , 将 年龄 相仿 的患儿安排在 同一病 房 , 患儿 之间相 互玩耍 与交 流 , 这样 更容易接受 。通过 与患儿 及家 长交谈 , 了解患儿 的心 理状态 ,
独 生 子 女 , 因此 , 灵活应 用 暗示 、 诱导 、 示范、 鼓 励 的方法 , 创
2 结 果
8 0例 患 儿 术 后 恢 复 期 配 合 情 况 : 无哭闹 7 6例 , 接 受 吸 氧
造护理文化氛 围, 提 高患儿 术后 配合 。总之 , 全麻儿 童共 同性 斜视术前实施个性化 一对一 的护 理干 预对提 高儿 童术后 配合
不配合 , 拒 绝 心 电监 护 、 抓 掉 双 眼 遮 盖 的纱 布 , 为 避 免 类 似 的情
肉毒素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近期效果观察

-370-宁夏医学杂志2021年4月第43卷第4期Ningxia Med J,Apr.2021,Vol.43,No.4显示二者联合应用在判断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良恶性程度上灵敏度最高。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癌肿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AUC比值,Grad、TtoPk值均高于癌肿直径W3cm患者(P<0.05);说明不同癌肿直径原发性肝癌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参数存在差异,其一定程度可作为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的预测评估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癌肿直径W3cm的患者,超声血流信号分级以i~n级为主、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以1-2分为主;癌肿直径>3cm者超声血流信号分级以n~皿级为主、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以3~5分为主,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这可能是因为原发性肝癌血流丰富,癌肿体积越大,其内部纤维结缔组织或间质玻璃样硬化更显著,对肝脏组织的病理损害也越严重。
另外,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为80.00%、82.50%,81.25%,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分别为83.75%,83.75%、82.50%,均低于二者联合应用的93.75%、95.00%和9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0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利用多通道成像技术,对软组织扫描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原发性肝癌病灶内部结构、血流分布,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区分不同病灶组织的硬度差异;二者联合应用能提供更标准、更准确的鉴别依据,从而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10]。
[参考文献][1]邱永娟,张莉,沈智勇•肝癌TACE术后CDFI血流信号分级与CT增强扫描表现及生存时间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0,18(1):1-53.[2]刘瑜,刘月,赵冰玉,等•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3):160-161.[3]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J]•实用肝脏病杂志,009,12(5):321-328.[4]薛爱喜,卢川,司云鹏,等•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10):982-985.[]熊虎,高小瞻•超声量化评分法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医师杂志,2019,21(12):1833-1836.[]曹学冬,孙明瑜,张海阳,等•原发性肝癌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19,27(2):153-156.[7]强江丽,孙成瑜,雷凯荣•超声超微细彩色血管成像技术用于原发性肝癌病灶血供的评价[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3):284-287.[]樊文•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CUES)对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40-41.[]毛韧,周素贞,徐云霞,等•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彩色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价值[]•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27(9):1186-1189.[0]沈翠,纪亚梅•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彩超血流成像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鉴别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020,15(4):139-142.[收稿日期J2020-11-02[责任编辑]李洁Doi:10.13621/j.1001-5949.2021.04.0370•经验交流•肉毒素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近期效果观察崔茜玮,王政来,马鸿娟[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内直肌显微注射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近期临床疗效。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的临床分析

不 仅会 影 响美 观 , 还 可 对 双 眼 视 觉 功 能 造 成 严 重 影 响, 甚 至可 导 致 永 久 性 视 功 能 损 害 口 ] 。手 术 是 治 疗
斜 视 的主要 措 施 之 一 , 斜 视 矫 正 手 术 应 兼 顾 外 观 美 容 效 果及恢 复 或 重 建 患 者舒 适 的 双 眼 视 觉 , 常规 肉
分析E J ] . 中 国医 药 科 学 , 2 0 1 1 , 1 ( 1 0 ) : 7 3 . [ 5 ] 曾 向前 . 重 度 急 性 有 机 磷 农 药 中 毒 致 呼 吸 衰 竭 的 相 关 因 素分析 E J ] . 中国 医 师 进 修 杂 志 , 2 0 0 7 , 3 0 ( 4 ) : 5 7 — 5 8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1 0 —2 1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1 2 —0 3 )
眼直视 下手 术 容 易 发 生 出 血 、 肌 肉滑 脱 、 穿透巩膜、 瘢 痕及 结膜 囊 肿 、 粘 连 综 合 征 等并 发 症 。近 年 来 随 着 显微 镜技 术 的不 断 推 广 , 显 微 镜 下 斜 视 矫 正 术 在 眼科也 越 来 越 受 到 重 视 , 该 法具 有定位 准确、 出 血 少、 并 发症 发 生率 低 等 优 点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E l i 沈 洪. 急诊医学E M3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9 : 7 4 .
快 发 展 为 RMP, 应 尽 快 气 管插 管 进 行 机 械通 气 , 否 则 患 者很 快死 亡 。② 重 视 发 生 I MS后 使 用 突 击 剂 量 氯解 磷定 [ 。复 能 剂 通 过对 胆 碱 脂 酶 的复 能 , 使 蓄积 的 乙酰胆 碱水 解 , 恢 复 呼吸 肌麻痹 的呼 吸功能 ,
325例儿童共同性水平性斜视手术效果分析

.0 62 D之间, 平均度数远视为 + .5 , 2 6 D 近视 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 而且严重地影响患者双 眼单 05 D一 .5 视 功能 的形成 和发 育 。如 不及 时 治 疗患 者 有 可能 发 2 8D .6 。注视性质 ,8 9 例弱视患者 中, 旁中心注视
一
6 中心注视 6 2例 。有双 眼单视 功能者 11 3 例, 展成为弱视, 造成双 眼单视功能的永久性损 害, 临床 3 例 , 上应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现将本 院近 3年来资料完 占4 . 17 2%, 无双 眼单视功能者 13例, 82 %, 8 占5 .8 不 合作 1 例 。斜 视度 数 在 1。 2 。 间 , 0 者 1 5 一10 之 <4 。 整 的 儿 童 共 同性 水 平 性 斜 视 35例 手 术 疗 效 报 告 2
注视性质 。同视机检查双 眼单视功能是否正常。三 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检查患者的 3 l 6 3 l m远斜视度 C及 l
数 。双 眼 视力正 常或 接 近且 斜 视 度 数 < 。 , 双 0 4 者 行
眼内直肌或外直肌后徙术。存在弱视且斜视度数在
0 一 0 之间者 , 常斜 眼上行一 条 直肌后 徙加 另一 在 远视眼 7 例 , l 其中内斜视 5 例 , 74 % , 5 占7 .6 外斜视 4 。 8 。 0 一10 之间者 , 2 2例 , 2 .4 。近视 眼 6 占 25 % 5例 , 中内 斜视 4例 , 条水平直肌缩短术 。斜视度数在 8 。 2 。 其 行双眼内直肌或外直肌后徙, 同时在 常斜眼上行另 [ 作者 单位] 宁夏 自治区人民医院, 宁夏 银川 70 0 50 1
[ ] 刘子藩 , 2 易治.实用高压氧 医学 [ . M] 广州 : 东科 技出版社 , 广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普通显微器械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的可行性。
方法:把斜视病例分为两组: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组:36例各类斜视患者,均采用显微技术在显微镜下行斜视矫正术。
直视下斜视矫正术组:45例,直视下行斜视矫正术。
结果:追踪观察2wk~6mo,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组:术后反应轻,结膜水肿、充血消褪较快,伤口愈合好,无1例并发症发生。
直视下斜视矫正术组:术后发生肌肉滑脱的2例,球结膜伤口充血、结膜下出血、水肿者40例,结膜瘢痕10例,结膜囊肿2例,结膜息肉3例。
结论: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较传统直视下斜视矫正术具有较明显优势,可以清晰地看清肌肉、血管、及针在巩膜内的走行、深浅,使手术较易掌控,可以使手术量及手术操作准确无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出血、穿透巩膜等直视下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组织分离准确,操作减少,也直接减轻了术后反应,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适合所有需斜视手术患者,优势为初学者易掌握巩膜进针深度。
【关键词】斜视;斜视矫正术;显微镜;显微技术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strabismus diorthosis under microscope using general micro equipments. METHODS: Divided the cases with strabismus into two groups: 36 cases underwent strabismus diorthosis under microscope using general micro equipments; and 45 cases underwent traditional strabismus diorthosis directly. RESULTS: The follow up lasted for 2 weeks to 6 months. The post operation reaction in the group under microscope was light, conjunctival edema and congestion disappeared quickly, wound healed well, no complication occurred. In the other group, muscle slippage occurred in 2 cases, bulbar conjunctiva hyperemia, subconjunctival hemorrhage and edema occurred in 40 cases, conjunctival scar occurred in 10 cases, conjunctiva cyst 2 cases and conjunctival polypus 3 cases.CONCLUSION: Strabismus diorthosis under microscope has clear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trabismus diorthosis (without microscope). The muscle, blood tube and the move of needle in sclera as well as the depth can be seen clearly during the operation which make the operation easy to control, so we can properly and correctly perform the operatio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avoid complications like blooding, penetrate sclera which often occur during the traditionaloperation. The strabismus diorthosis under microscope using general micro equipments can also separate structure correctly with fewer operation steps, light reaction after operation, sooner recovery after operation, which is suit to patient who needs strabismus diorthosis.KEYWORDS: strabismus; strabismus diorthosis; microscope;microtechnology0 引言斜视是眼科较多见的疾病,多数需手术矫正、治疗,以往多采用直视下施行各类手术,术后易发生诸如:穿透巩膜、肌肉滑脱、出血、瘢痕等并发症,我院自2005年起对各类斜视手术采用普通显微手术器械,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斜视矫正术,取得良好效果,并和直视下斜视矫正术做对比,现报告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24T14:03:06.9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1期作者:杨淑娟何云娇[导读] 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采用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显示良好的应用效果。
德宏州人民医院眼科;云南德宏 678400
摘要:目的:将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应用于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治疗中,探析其治疗效果。
方法:此文研究数据资料是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对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都予以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分析2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数值是95.00%,术后7d,20例患者的结膜切口都得以愈合。
结论: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采用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显示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显微镜;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水平共同性斜视
斜视属于眼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视觉功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及时和尽早予以患者手术治疗十分关键[1]。
常规斜视手术治疗具有比较高的危险性,患者术后存在比较多的并发症情况。
近几年来,显微镜指导下的斜视手术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临床。
笔者数据资料源自于2014年9月到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研究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用于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此文研究数据资料是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存在共同性内斜视的患者有5例,存在共同性外斜视的患者有15例;伴存屈光不正的患者有16例,伴存直分离性斜视的患者有4例,伴存弱视的患者有2例,伴存斜肌麻痹的患者有2例,伴存斜肌亢进的患者有1例,伴存垂眼球震颤的患者有1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31岁,年龄平均值是(21.65±2.98)岁。
纳入标准:术前不存在立体视功能的患者;存在垂直斜视的患者,术前垂直斜视度在10Δ以下的患者,不用进行矫正;对此文研究配合度及依从性均良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术前存在立体视功能的患者;存在垂直斜视的患者,术前垂直斜视度在10Δ及以上的患者,需要进行矫正;对此文研究不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采取眼科显微镜,对视野予以扩大四倍-六倍,并对扩大倍数予以适宜调节;行改良的Parks 手术切口,予以开睑处理,实施外直肌相关手术的时候,于颞下方和角巩膜缘相距6-7毫米的部位实施弧形手术切口,将Tenons囊切开,且直达至其巩膜,内直肌相关手术于患者鼻下方和角巩膜缘相距4-6毫米处的部位实施弧形手术切口;于Parks手术切口部位,将直肌拉扯,将直肌显露处理;予以后徙术处理,采取双套环式对肌肉缝扎,采取6-0可吸收线固定于浅层巩膜部位,结扎之前将眼位调节到正位;一般不用对结膜切口予以缝合,若对位的创口并不佳或是创口太大的时候,采取8-0可吸收线予以缝合,使线头埋在患者的结膜下面。
1.3 指标观察
(1)观察和记载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结膜切口恢复状况。
(2)观察和记载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术后眼位恢复效果。
2. 结果
2.1 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结膜切口恢复状况分析
术后1d,有2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结膜下出现少量的出血现象,呈现轻度的水肿现象;有18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不存在明显的结膜切口相关瘢痕现象,患者的结膜切口相关对位都呈现良好。
术后7d,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结膜切口都得以愈合。
2.2 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术后眼位恢复效果分析
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中,无效有1例,有效有1例,治愈有18例,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数值是95.00%,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都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结膜息肉症状、结膜切口相关瘢痕症状、眼前节相关缺血综合征症状、巩膜穿通症状等3. 讨论
水平共同性斜视对患者的视觉相关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面部的美观度也带来影响,对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危害[2-3]。
对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进行早期的临床治疗具有必要性,然而,常规治疗手段是予以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肉眼直视下的手术治疗,术后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现象,不利于患者恢复。
近年来,显微技术在斜视手术中得以应用,促使其相关操作的精准度提升,术野更加的清楚,减少出血量,逐渐得到推广使用。
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存在很多优点,第一,术中能将大血管避开,使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降;第二,予以肌肉分离处理的时候,不容易将患者的鞘膜和肌腱进行损害;第三,能对显微镜相关放大倍数进行调整,进而更加精准的对位以及对切口予以缝合;第四,术中相关操作的精准度得到明显提升,将矫正患者的眼位准确率提升;第五,可以使眼部相关肌肉缝合于患者的浅层巩膜上面,将巩膜穿透等相关并发症情况减少[4-5]。
本文结果呈现,20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予以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后,治疗有效合计数值是95.00%,术后7d,20例患者的结膜切口都得以愈合。
体现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应用于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中的可行之处。
综上所述,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采取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方法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体现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娟,韩惠芳,刘素江等.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7,8(2):68-69.
[2] 赵冰冰.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5):34-35.
[3] 杨建华,许淑平,卢雪梅等.显微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32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3):295-297.
[4] 王雅坤,解正高,王虹等.显微镜下Parks切口斜视矫正术治疗水平共同性斜视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6):447-449.
[5] 刘永松,杨阳,赵红霞等.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眼压变化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3):106-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