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轴说明书
十字轴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图:
φ5 φ8
φ2
55
190
1
2011 年 5 月
二、 坯料:
45 钢, d=60mm L=83mm
三、十字轴模锻工艺流程
备料 加热 制坯
加热
去除氧化皮
模锻 (墩粗,终锻)
切边
磨毛刺/热校正
最终热处理 调质
表面清理 酸洗
最终检验
图 1.十字轴模锻工艺流程
四、确定分模面位置
根据零件为轴类对称形状,选择上下对称的直线分模。
4
2011 年 5 月
参考文献;
[1]李尚健主编.锻压设计及模具设计资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编书号:77.31.59. [2]张志文主编,锻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吕炎主编,锻造工艺学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张振纯主编,锻模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Xu Rui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ming Class 071401 Abstract: useing Student ID : 200714030131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零件需磨削加工,加工精度为 F2,由表 5-1 查得高度及水平尺寸的单边余量约为 1.7~2.2mm,取余量为 2mm。
2
2011 年 5 月
4、模锻斜度:零件图上的技术条件已经给出模锻斜度为 7 。 5、圆角半径:锻件高度方向上的余量为 2mm,则无倒角的圆角半径为 2mm,其余相应的 按照公式计算相应加、减 2mm. 6、技术条件: (1)图上未标注的模锻斜度为 7 ; (2)允许的残余飞边量 0.7mm; (3)允许的错差量 0.5mm; (4)允许的表面缺陷深度 0.8mm; (5)锻件的热处理:调质; (6)锻件表面清理:为便于检查淬火裂纹,采取酸洗; 7、根据余量和公差绘制锻件图:
十字轴课程设计十字轴说明书

前言大四最后一次课程设计,我们对车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车辆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加工方法和制造工艺进一步完善与开拓,在传统的切削、磨削技术不断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的同时,开拓出新的工艺可能性,达到新的技术水平,并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要更加重视这些可以锻炼我们实践能力的机会,透过对十字轴的测绘能更好的提高我的动手和绘图能力,和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我综合能力,增强机械零部件形体的空间概念。
而老师这次比较重视工艺方面,我也在这方面得到很大的锻炼,从而让我更加了解机械加工工艺的各个流程,确定各工序定位基准,加工余量,工艺卡等,对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有重大的意义。
目录1.十字轴的测绘 (1)1.1.测绘的目的和意义 (1)1.2测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1.3测量工具 (1)1.4测量过程 (1)2十字轴简介 (2)3十字轴三维建模 (2)4工程图的制作 (3)5加工工艺的制定 (4)5.1零件的材料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4)5.2 加工工艺流程的制定 (4)5.3 各个工序定位基准的选择 (4)5.3.1 粗基准的选择 (5)5.3.2精基准的选择 (5)5.4 工序及尺寸公差的确定 (7)5.5 热处理 (8)5.5.1正火 (8)5.5.2渗碳 (8)5.5.3淬火 (8)5.6 机加工设备的选择 (9)5.6.1 机床的选择 (9)5.6.1工艺装备的选择 (9)结语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1.十字轴的测绘1.1.测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十字轴的测绘,掌握一般测绘程序和步骤;近而掌握各类零件草图和工作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掌握尺寸的分类及尺寸协调和圆整的原则和方法;理解零、部件中的公差、配合、粗糙度及其它技术条件的基本鉴别原则;了解零件常用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有效地将制图课、金工、工厂实习等环节接触到的相关知识综合应用,从而提高设计绘图能力。
意义是培养我们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使我们绘制的图样与生产实际接轨起了过渡作用。
十字轴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骨干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在学校对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主要的、典型的机械零件的夹具的设计和原理及其正确使用和选用方法、原则,并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装备的总体设计、传动设计、结构设计等基本知识和主要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
机床夹具设计是机械制造类企业常见的设计任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综合应用夹具设计课程及相关其他专业的课程知识,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床夹具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第一章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同时,也是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1. 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定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的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
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课程设计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会使用手册、查手册等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二章零件的作用和定位方案设计2.1 零件的作用十字轴零件主要用于各种机械的多向传动连接,常与联轴器配套使用,如:十字轴式万向器等。
由于其主要承受扭转等力矩,所以在轴颈上进行一定的热处理用以提高零件的强度。
2.2 定位方案的设计这道工序所加工Φ8的孔在十字轴已经加工了的平面上,且垂直地面。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必须使工件、夹具、刀具和机床之间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十字轴说明书

1. 零件的作用十字轴零件主要用于各种机械的多向传动连接,常与联轴器配套使用,如:十字轴式万向器等。
由于其主要承受扭转等力矩,所以在轴颈上进行一定的热处理用以提高零件强度。
2. 工艺规程设计2.1零件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可知,它共有三组加工面,每组内都有一定的加工精度要求。
县分述如下:1. 以φ2502.004.0--mm 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包括:φ25mm 02.004.0--外圆加工、30mm 短轴端面。
其中外圆表面精度Ra0.63,可通过粗车、半精车、磨削得到,轴颈端面由于不是配合处,其表面精度Ra1.25,可以通过粗车半精车和精车得到。
2. 十字轴内部钻孔这一组包括:细通孔φ6mm ,深25mm 孔φ8mm 。
两孔要求孔隙小于φ0.02mm3. 其他加工(1) 攻螺纹孔M8-7H 于毛坯中心(2) 在螺纹孔上锪直径φ23mm 、深2mm 、角度60°的孔。
2.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由于零件主要承受压力,故选用材料20CrMnTi ;根据大批量生产要求,采用手工母模砂型浇铸,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12、机械加工余量等级RMA-G 。
2.3 基准的选择1. 粗基准的选择第一组加工表面以φ2502.004.0--mm 轴线为设计基准,加工时应考虑到保证一定的同轴度。
第二组加工有孔隙要求,故选用经过粗加工的短轴表面和端面作为定位粗基准。
第三组以毛坯表面作底面基准,任意轴两端面做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外圆表面经过粗车后的表面作为精基准,半精加工φ2502.004.0--mm 外圆,达到规定的表面质量和公差要求。
3.加工原则:1) 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
2) 遵循“先粗后精”原则。
3) 遵循“先主后次”原则。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
2.4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十字轴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十字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6孔工艺装备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本人制作,绝对正确,秒杀网上的,说明书内含零件图,部分删除,购买全部(全部零件图,装配图,夹具体,工艺卡片等等)联系QQ 690943670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十字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6孔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所加工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
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计全部内容。
(约5000-8000字)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绘制零件图。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21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设计方案,图纸表达,说明书撰写,答辩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这次设计的是十字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包括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
首先要熟悉零件和了解其作用,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
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万向节十字轴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 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万向节十字车由0811113059 08 机电一班2011.07.06目录一设计目的........................................................... 1. ..二零件的分析........................................................... 1. .2.1零件作用......................................... 1..2.2 零件加工的基准选择分析............................ 2.2.2.1以毛坯四个轴颈为粗基准的加工表面 (2)2.2.2以轴向中心孔为精基准的加工表面 (2)2.2.3 以轴颈为精加工基准的加工表面 (2)三工艺规程设计........................................................... 2.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3.2 基面的选择....................................... 3..3.2.1 粗基准的选择 .............................. 3..3.2.2 精基准的选择 .............................. 3..3.3 制定工艺路线。
...................................4..3.4 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3.4.1 四轴外圆加工余量 ........................... 5.3.4.2 四轴端面加工余量 ........................... 5.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3.5.1工序一检验毛坯............................. 5.3.5.2工序二正火处理............................. 6.3.5.3 工序三检验是否有损伤 ...................... 6.3.5.4 工序四粗车四轴端面 ........................ 7.3.5.5 工序五粗加工四轴外圆 ..................... 8.3.5.6 工序六半精车四轴端面 .................... 1. 03.5.7工序七半精车四轴的外圆 (11)3.5.8 工序八精车四轴外圆 ....................... 1.33.5.9 工序九钻端面通孔 ......................... 1.43.5.10工序十钻油杯螺纹孔....................... 1.53.5.11 工序十一攻油杯螺纹孔螺纹 (16)3.5.12工序十二铣四轴端面槽..................... 1.73.5.13工序十三渗碳淬火......................... 1.83.5.15工序十五精磨四轴外圆..................... 1.93.5.16最终检验................................................. 2..四设计小结.......................................................... 2.. 1.五参考文献.......................................................... 2.. 2.设计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理论课程以后,并经过生产实习取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
十字轴夹具设计说明书

前言随着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为了降低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对夹具的制造精度要求相当提高。
为了适应不同零件的需要和经济性,夹具有不同的型号,以及不同档次的精度标准提供选择。
本设计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铣床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夹具体与定位键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来分析。
这个夹具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夹具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有精准的定位。
通过这次课设计,使我进一步理解了以前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及怎样运用这些知识。
一 零件的结构特点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是一种最常用的联轴器。
利用其结构的特点由两个叉形头及十字轴通过滚动轴承构成。
其最大的特点是各向位移补偿能力强,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维修保养方便。
1.1主要技术要求根据任务书要求重点保证1 轴ф020.0053.022--2 轴ф22的圆度公差在0.01以内。
3 相邻两轴的垂直度在ф0.03以内。
1.2零件材料零件材料为20CrMnTi ,成分均匀稳定,淬透带窄、晶粒细小、纯净度高、表面质量良好、热顶锻性能优良等优点。
是性能良好的渗碳钢,淬透性较高,经渗碳淬火后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与坚韧的心部,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中等,正火后切削性良好,用于制造截面<30mm的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载荷、冲击及摩擦的重要两件,如齿轮、齿圈、齿轮轴十字头等。
1.3确定毛坯类型及制造方法由于零件材料为20CrMnTi,形状规则,因此选用锻造毛坯。
零件形状及尺寸如图所示,精度等级为IT14,机加工前应正火消除内应力。
1.4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工序1 车1轴至尺寸精度工序2 钻中心孔ф40工序3 扩孔至ф46保证尺寸精度,铣端面工序4 铣轴达到尺寸要求要求1.5零件图二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2.1确定定位方案工件的定位是通过工件上的定位表面与夹具上的定位元件的配合或接触来实现的。
定位基准是确定工件位置时所依据的基准,它通过定位基面所体现。
十字轴说明书

1. 零件的作用十字轴零件主要用于各种机械的多向传动连接,常与联轴器配套使用,如:十字轴式万向器等。
由于其主要承受扭转等力矩,所以在轴颈上进行一定的热处理用以提高零件强度。
2. 工艺规程设计2.1零件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可知,它共有三组加工面,每组内都有一定的加工精度要求。
县分述如下:1. 以φ2502.004.0--mm 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包括:φ25mm 02.004.0--外圆加工、30mm 短轴端面。
其中外圆表面精度Ra0.63,可通过粗车、半精车、磨削得到,轴颈端面由于不是配合处,其表面精度Ra1.25,可以通过粗车半精车和精车得到。
2. 十字轴内部钻孔这一组包括:细通孔φ6mm ,深25mm 孔φ8mm 。
两孔要求孔隙小于φ0.02mm3. 其他加工(1) 攻螺纹孔M8-7H 于毛坯中心(2) 在螺纹孔上锪直径φ23mm 、深2mm 、角度60°的孔。
2.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由于零件主要承受压力,故选用材料20CrMnTi ;根据大批量生产要求,采用手工母模砂型浇铸,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12、机械加工余量等级RMA-G 。
2.3 基准的选择1. 粗基准的选择第一组加工表面以φ2502.004.0--mm 轴线为设计基准,加工时应考虑到保证一定的同轴度。
第二组加工有孔隙要求,故选用经过粗加工的短轴表面和端面作为定位粗基准。
第三组以毛坯表面作底面基准,任意轴两端面做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外圆表面经过粗车后的表面作为精基准,半精加工φ2502.004.0--mm 外圆,达到规定的表面质量和公差要求。
3.加工原则:1) 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
2) 遵循“先粗后精”原则。
3) 遵循“先主后次”原则。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
2.4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十字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典型夹具设计(年度生产纲领为8000件)学院专业班级设计指导教师2011年12 月9 日目录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2)二、工艺规程设计 (3)1、选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选择基面 (3)2.1粗基准的选择 (3)2.2精基准的选择 (3)三、制定工艺路线 (3)四、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五、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5)六、专用夹具设计 (11)七、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1.十字轴是传动轴万向节的关键零件,用于传递转矩和运动。
且十字轴失效的主要方式为轴颈的磨损断裂,和轴颈出现压痕或剥落。
一般情况下当磨损或压痕超过0.15mm时,十字轴即应认为报废。
所以在设计十字轴万向节时,应保证十字轴轴颈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2.零件材料为低碳钢材料20CrMnTi,采用模锻,模锻性能优良,工艺较复杂,但尺寸精确,加工余量少,下面是十字轴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图中的主要技术要求为:渗碳层深度为0.8~1.3mm;轴颈上淬火硬度HRC58~63;未注圆角R2.Φ○E(包容原则),倒角2×45°,表面粗糙度Ra0.63,两(2)四个轴颈尺寸250200.00400.0--轴颈位置度误差Φ0.02.轴颈端面对称误差0.05mm,表面粗糙度Ra1.25。
(3)基准选择:因四个轴颈是重要加工面,所以以毛坯四个轴颈为粗基准加工轴颈外圈,符合互为基准及先加工主要面后加工次要面原则。
以轴颈为基准加工轴向中心孔和轴端面,以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及精度要求符合便于夹装的原则。
因为Φ8 Φ6的孔粗糙度Ra20可以一次钻出。
为避免多次夹装,减少加工误差拟采用一次夹装加工Φ8、Φ6的孔。
并且先加工Φ8的孔避免Φ6的孔走刀过长。
然后以轴向中心孔为精基准加工轴颈及径向中心孔。
(4)由于轴颈是重要加工面,且刚性较差,易使毛坯误差反映到零件上为增加其加工精度最后采用磨削加工,并以其轴颈为基准磨削端面,达到其要求的粗糙度。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选定毛坯的制造形式由图纸要求毛坯材料为20CrMnTi,形状规则,常承受交变载荷,生产纲领8000件/年,为大批量生产,故采用模锻加工工艺。
(二)选择基面基面选择在工艺规程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关系到能否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基面选择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否则,最直接的后果是无法保证加工质量,造成零件大批报废,浪费原材料和劳动力以及能源,降低生产效率。
1.粗基准的选择因轴颈外圆是重要加工面,且轴颈端面对轴线有位置度要求,所以选择毛坯轴颈为粗基准,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定位稳定。
2.精基准的选择以轴向中心为精基准加工四个轴颈外圆,以轴颈外圆面为基准加工四个端面。
三、制定工艺路线1.工序路线方案一工序1:粗车四个轴颈端面,倒2×45°角。
工序2:半精车四个轴颈端面。
工序3:钻径向中心孔,攻螺纹,锪锥面。
工序4:钻四个轴颈轴向输油孔,锪锥面。
工序5:粗车四个轴颈外圆。
工序6:半精车四个轴颈外圆。
工序7:精车四个轴颈外圆。
工序8:渗碳淬火处理。
工序9:精磨四个轴颈外圆。
工序10:精磨四个轴颈端面。
工序11:去毛刺。
工序12:终检。
工序13:入库。
2.工序路线方案二工序1:铣削四个轴颈端面,打中心孔。
工序2:钻轴向输油孔,锪锥面。
工序3:粗车四个轴颈外圆,倒2×45°角。
工序4:半精车四个轴颈外圆。
工序5:钻径向中心孔,锪锥面,攻螺纹。
工序6:渗碳淬火处理。
工序7:精磨四个轴颈外圆。
工序8:精磨四个轴颈端面。
工序9:去毛刺。
工序10:终检。
工序11:入库。
对比两方案,由于四个轴端面有对称度要求,而方案二工序1:铣削四个轴端面无法保证端面相对于轴线的垂直度,故不合理。
方案一中先车削端面不符合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的原则。
综上,确定加工工艺路线为: 工序1:粗车四个轴颈外圆。
工序2:半精车四个轴颈外圆。
工序3:半精车四个轴颈端面,倒2×45°角。
工序4:钻四个轴颈轴向86φφ、孔,锪60°锥面。
工序5:钻径向7φ中心孔,扩23φ孔,锪锥面,攻螺纹。
工序6:渗碳淬火处理。
工序7:精磨四个轴颈外圆。
工序8:精磨四个轴颈端面。
工序9:去毛刺。
工序10:终检。
工序11:入库。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1.轴颈外圆的加工余量为增加零件工作的可靠性取四个轴颈外圆为精密级,锻件质量约为1.5kg ,复杂系数:S=M 锻件/M 锻件外轮廓包容体质量≈0.57(查文献【6】表2.2-10)。
属于2S 级,一般复杂等级。
材质系数为1M (查文献【6】表2.2-11)。
由质量2S 、1M (查文献【6】表2.2-14)确定毛坯尺寸偏差为7.03.00.1+-mm 。
考虑其加工长度为30mm ,直径Φ0200.00400.025--mm (查文献【1】表2-15)。
确定粗车余量2.0mm ,半精车余量1.3mm (查文献【1】表2-16)。
确定精磨余量0.1mm 。
加工余量确定为4mm 。
将粗车余量修正为2.6mm ,将公差平均分配,并按入体原则分配,如下表所示。
毛坯尺寸Φmm 297.03.0+-。
余量(mm )公差(mm )尺寸(mm )加工经济精度(查文献【7】表4-7)粗车 2.6 034.0- 7.03.029+-039.013h - 半精车 1.3 034.0- 034.04.26-016.011h - 精磨 0.134.0-034.01.25-0016.06h -2.四个轴端面从上面查表分析知零件复杂度为2S ,材质系数1M 。
所以取四个轴端面为普通级,毛坯尺寸偏差确定为2.16.08.1+-(查文献【6】表2.2-12)。
确定半精车余量0.5mm (查文献【1】表2-15)。
确定精磨余量0.1mm (查文献【1】表2-16)。
所以加工余量为2.0mm 。
单边半精车余量修正为0.4mm 。
毛坯尺寸定为2.16.0110+-mm 。
按入体原则将公差平均分配,如下表:单边余量(mm )公差(mm )尺寸(mm )加工经济精度(查文献【7】表4-7)半精车 0.4 0927.0- 01.0037.055--016.011h - 精磨 0.1927.0-0927.01.54-0022.06h -五、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工序1:粗车四个轴颈外圆。
工步1:三爪卡盘夹紧A 端,车削B 端(车两刀)附图,见工序卡 工步2:调头夹紧B 端,车削A 端。
工步3:夹紧D 端,车削C 端。
工步4:夹紧C 端,车削D 端。
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20CrMnTi ,模锻锻件,b σ=1080MPa (查文献【2】表6-12)。
加工要求:粗车四个轴颈外圆由mm 297.03.0+-到mm 4.26034.0-。
机床选择:C6120-1卧式车床。
刀具选择:可转位式车刀,55°菱形刀片,材料YT15,刀杆尺寸16mm ×25mm 。
mm 6.0=εγ(查文献【3】表10-2、10-45、10-33、10-34、10-37) 2.计算切削用量单边加工尺寸取p a =0.65mm 。
(查文献【1】表11-28)当刀杆尺寸为16mm ×25mm ,p a ≤3mm (加工余量为1.6mm )工件直径接近20mm 时f=0.3~0.4mm/r (查文献【1】表3-9),由CA6140车床技术参数取f=0.36mm/r 。
查文献【5】表1-27,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寿命选为T=60min )c V =[v C /m T vv y f xp a ]kv式中,v C =242,v x =0.15,v y =0.35,m=0.2(查文献【5】表1.28)。
v K =mv K ·sv K ·kv K ·krv K ·bv K (查文献【5】)。
mv K =1.44,sv K =0.8,kv K =1.04,krv K =0.81,bv K =0.97。
c V =242×0.8×1.44×0.81×1.04×0.97/(35.015.02.051.0360⨯⨯)=108m/min 。
机床主轴转速s n =1000c V /d π=112.6r/min 。
查CA6140技术参数取w n =1120r/min 。
相应的实际切削速度w V =102m/min 3.检验机床功率主切削力c F =9.81×c CF Fc xp a f c F y Fc K N (查表4.2、4.5);c CF =180,c XF =1.0,KF K =0.89,mF K =0.75,rF K =1.0,F λK =1.0; c F =9.81×180×0.65×75.036.0×0.89×0.75×1.0×1.0=334.2N 。
切削时消耗功率c P =4c c 106⨯V F =0.5kw (查文献【5】);查机床CCA6140说明书知电动机功率7.5kw ,功率足够,可以正常加工。
4.计算基本工时本工序是四个相同的工步(分两次走刀) t=4×2×wfn l=34.7s ;其辅助工时约为1.23min (查文献【4】)。
工序2:半精车四个轴颈外圆面。
1.加工条件:20CrMnTi ,模锻锻件,b σ=1080MPa ;2.加工要求:半精车四个轴颈由mm 4.26034.0-到mm 1.25034.0-;机床:C6201-1卧式车床;刀具:可转位式外圆车刀,菱形刀片,材料YT15,刀杆尺寸16mm ×25mm 。
3.计算切削用量由加工尺寸取p a =0.25mm ,两次走刀。
(查文献【1】表11-28) 取f=0.3~0.4mm/r 取f=0.3mm/r 。
(查文献【1】表3-9)切削速度(T 取60min )v yxp m v c ·f a /v v K T C V )(=;式中C =242,m=0.2,T=60,v x =0.15,v y =0.35,m K =1.44,k K =0.81;C V =159m/min 。
机床主轴转速w n =1746.1r/min ; 由其主轴转速范围取w n =1800y/min ; 对应切削速度w V =1663rn/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