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营造技术考试B卷

合集下载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树种适合作为造林树种?() A. 落叶松 B. 苹果树C. 柏树D. 杨树答案:C 解析:柏树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快、耐干旱、耐瘠薄的一种树种,适合作为造林树种。

2、以下哪一种方法是进行森林营造的常用方法?() A. 原生林改造 B. 次生林改造 C. 人工林营造 D. 混交林营造答案:C 解析:人工林营造是森林营造的常用方法,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确定造林密度和栽培方式等手段营造出高质量的森林。

3、下列哪一种因素对森林的生长和发育影响最大?() A. 气候 B. 土壤 C. 海拔 D. 光照答案:A 解析:气候是影响森林生长和发育最重要的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光照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森林的类型和分布。

二、简答题4、简述森林营造的技术流程。

答案:森林营造的技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造林地点和树种;其次,进行整地、设置栽培床和栽培穴;然后,选择合适的栽培季节进行播种或植苗;最后,进行抚育管理和维护。

41、简述森林营造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森林营造的优点包括提供木材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

缺点包括投资大、栽培周期长、对技术要求高等。

411、简述不同类型森林的营造技术要点。

答案:不同类型的森林营造技术要点不同。

对于针叶林,应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寒的树种,如松、柏等,采用较大的栽培密度,以获得较高的木材产量。

对于阔叶林,应选择适应性强、耐瘠薄、生长快、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如杨、柳等,适当调整栽培密度,以促进林木生长和木材质量提高。

对于混交林,应选择多种适宜的树种进行混交,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应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栽培方式和配置方式,以达到最佳的造林效果。

三、论述题7、论述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规划和管理是关键。

首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并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栽培方式。

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导入自测题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导入自测题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导入部分自测题一、名词解释:人工造林:是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

人工更新:是在各种森林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林冠下、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恢复森林的过程。

人工林:是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

林种:根据造林目的和人工林所产生的效益,可以把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简称林种。

适地适树:是指将树木栽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

人工林结构:是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

二、填空题: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地域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它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肩负着林产品物质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

3.《森林营造技术》即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项(技能)。

故学习方法上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我国《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大林种。

5.造林有(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结构)、(科学种植)和(抚育保护)6项技术措施。

三、选择题:1.风景林属于( D )。

A.用材林B.防护林C.经济林D.特用林2.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属于( D )A.用材林B.防护林C.经济林D.特用林3.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 D )A.选地适树或选树适地B.改地适树C.改树适地D.A+B+C四、判断题:1.与天然林相比,我国的人工林普遍生长快、产量高和林分稳定。

(√)2.我国森林的生产力水平较高。

(×)3.营造高生产力的森林应普遍采用播种造林。

森林营造技术试题三答案 (2)

森林营造技术试题三答案 (2)

森林营造技术试题(三)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0%1、森林立地: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2、乡土树种:就是在当地有自然分布或经过长期种植,已经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且生长良好、经济价值较高,无严重病虫害的树种。

3、林分结构: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

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

4、农林复合经营:农用林业、混农林业、农林业,指于同一土地上,在空间位置与时间顺序上,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作物和家畜动物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所有土地利用系统的集合。

5、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是指造林后单位面积成活株数与造林总株数之比,合格的标准为造林成活率要达85%(含85%)以上。

二、填空题20%(每空格0.5分)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专业性强、区域性强的特点。

2、人工林中商品林指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生态公益林指防护林、特用林。

3、树种选择的原则是经济学原则、生态学原则、林学原则、可行性原则。

4、在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

5、行状配置有长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品字形配置四种类型。

6、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有有利(互助、促进)、有害(竞争、抑制)两种形式。

7、混交方法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星状混交等。

8、四旁地指的是路旁、村旁、宅旁、水旁。

9、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据林种(经营目的)确定、据树种特性确定、据立地条件确定、据经营条件确定、据经济条件确定。

10、水平结构主要由造林密度、种植点配置要素决定。

11、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复合性、系统性、集约性、等级性。

三、选择题15%(每题1分,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横线上)1、在林分生长过程中,对五大生活因子起再分配作用的立地因子是 d. 。

a. 降水量b. 土壤理化性质c. 地质地貌d. 地形2、判定地位级的方法是 d. 。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15)--试卷5

森林培育学__北京林业大学(15)--试卷5

课程名称: 森林培育学 课程所在学院: 林学院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试卷说明: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本试卷共计 2 页,共 5 大部分,请勿漏答;2.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3.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4.本试卷所有题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5.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6.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诚信考试、公平竞争!一、概念(每小题3分,共15分)1.森林培育 2.混交林 3. 封山育林 4.农林复合经营 5. 择伐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立地分类的途径主要包括( )等A 土壤因子途径B 水文因子途径C 综合多因子途径D 森林生产力途径2. 立地条件类型是根据( )等条件划分的。

A 地形土壤等环境条件B 地貌特性C 水热组合特性D 岩性的分异性3.( )属于树种选择的生物因素A 光照需求B 地形特点 C抗寒性 D 土壤特点4.按立地条件分类,我国次生林主要类型包括( )等。

A 硬阔叶混交林B 灌木林C 红松阔叶混交林D 潮湿肥沃的山杨林5.按照树种组成,混交林中树种混交方式包括( )等。

A 灌木与灌木混交B 块状混交C 喜光树种和耐阴树种混交D 浅根树种与深根树种混交6.造林地清理方式包括( )等。

A 除草清理B 火烧清理 C带状清理 D 土壤改良处理7.平原带状整地方法包括( )等A 反坡梯田整地B 鱼鳞坑整地C 穴状整地 D犁沟整地8.人工造林方法主要包括( )等。

A 天然更新 B人工促近天然更新C 封山育林D 植苗造林9.下列( )属于农林复合经营中的林——牧复合类型。

A 林农间作 B林药间作C 农田林网型D 草牧场防护林10.( )属于森林经营范畴。

A 荒山荒地造林B 低质低效林改造 C采伐迹地造林 D 林地除草11.( )是林木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A 整地B 施肥C 修枝D 灌溉与排水12. ( )是造成人工林低效的原因之一。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5、为什么马尾松要适时早栽?简述马尾松一锄法造林技术要点。
答:
马尾松在立春前后气温达12℃左右时开始萌发,高径生长始于3月上旬,因此宜适时早栽。适时早栽有早发根、易成活、早生长,能抗旱等优点。一般适宜的栽植时期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马尾松一锄法造林应做到“一锄、二插、三打紧”,即穴缝应挖得够深,确保根系舒展,插苗木时应使苗木深度比原土印深1~3厘米,做到深浅适度,种好苗后应压紧缝壁,敲紧打实,做到根土密接。
这时气温回升,土温增高,土壤湿润有利于苗木生根发芽,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期长。
(2)种子生理:
早春苗木地上部分还未生长,而根系已开始活动,所以早栽的苗木早扎根后发芽,蒸腾小,易成活。所以说春季是最佳造林季节,而春季造林为了延长植物生长期,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强其生长势,宜早春造林。
11、分析怎样科学选择马尾松造林地?5%
问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途径和主要方法。
答: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主要途径有植被因子途径、环境因子途径、综合多因子途径等,其中植被因子途径可以林木生长效果的地位级、地位指数,植被组成、结构等特征,植被演替等进行划分;环境因子途径则以气候与林木生长、地形与林木生长、土壤与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划分;综合多因子途径则综合环境条件、植被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等多因子为依据,对立地条件进行分类,如詹昭宁等人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17、营造林工程监理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18、简述以主导因子法怎样正确划分立地条件类型?
答:
对林木生长起决定性作用的立地因子为主导因子,利用主导因子法划分立地类型首先应进行外业调查,根据地形变化、地类和一定的面积划分林班和小班,在每一个小班中开展土壤、植被和地形调查,摸清其性状;其次逐个分析海拔高度、坡向、坡形、土壤种类、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立地因子与生活因子的关系,找出对生活因子影响面广、作用大、本身差别也大的主导因子;最后据调查结果和选出的主导因子,将系统各级的主导因子进行分级,再组合起来,划分出立地类型。立地类型名称通常根据系统各级中所依据的主导因子连接起来+土壤种类来命名。

森林营造技术考试B卷.doc

森林营造技术考试B卷.doc

))、)D.也地形、上壤、植气候、地形、土C.气候、地形、植被3、确定造林密度时(耐阴树种宜稀D.地形、土壤)。

喜光树种宜稀 C.慢生树种宜和()。

6、 ()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7、 薪炭林的作业方式主要有()、(( )、( )。

8、 一般两次灌溉间隔期以保持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 以上为宜。

9、树种选择的基础是()、(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速生的树种()丰产树种。

A.—定是 B.不一定是 C.肯定不是2、 划分立地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4、混交林中主要树种比例应( )。

()o4、常见的块状整地的方法有()、()、(和( )。

5、造林地的立地因子有()、()、()、( )、(3、种植点行状配置主要有()、)、)A.大于伴生树小于伴生树等于伴生树5、我国植苗造林最常用的季节是()。

A.春季B.雨季C.秋季D.冬季姓名: 9014 -------- 901 学牟府第一学期 13级林业技术、野生植物开发与利用专业《森林营造技术》期末考试试卷(B )(考试时间:90分钟)出题人:许哲审题人:吴世学号: 班级: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专业: 2、 林种3、 适地适树■ 4、混交林5、植苗造林: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根据森林的起源不同,将森林分为( :2、根据《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5大类,即— )、()和())o)、)oA.增B.减C.增大或减少均A.平B.垂直C.相交D.蒙古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7、在保证主要树种占多数的前提下,如主要树种竞争力强,混交树种的比例可适当()。

18、防止主要害风的主带要与主要害风方向( )。

19、 不属于北方三大珍贵硬阔的是( )。

A.胡桃楸B.黄菠萝C.水曲柳 20、 北方常用的造林树种是()。

A.兴安落叶松B.马尾松C.杉木1、 造林地清理方法有全面清理、割除清理、烧除清理、堆积清理。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集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集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集张玉芹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森林营造技术2、森林生产力3、造林4、人工造林5、人工更新6、适地适树7、林分密度8、林种9、幼林抚育管理10、植苗造林二、填空题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具有、、、的特点。

4、山地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主要依据、、。

5、用材林树种选择的条件是、、、。

6、用材林适地适树的质量标准是、、、__________。

7、造林地的清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

8、油松植苗造林要求、、、_________。

9、根据造林检查,成活率在时进行补植造林,成活率不足时重造。

8、幼林松土除草的注意事项是、、。

三、选择题3、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的主要条件是。

a.树冠大b.抗风能力强c.根蘖能力强d.材质好4、核桃是。

a.喜肥树种b.中性树种c.耐瘠树种d.耐荫树种5、现有一片人工营造的杨树林,计划在若干年后培育为工业原料林,但现阶段每年通过抚育可获取一定量的薪材,该林分应划分为。

a. 薪炭林b. 用材林c. 用材林和薪炭林d. 用材林或薪炭林6、下列树种中能在贫瘠土壤上正常生长的树种是。

a. 杉木b. 泡桐c.马尾松d.毛竹7、植苗造林一般不宜太深,其栽植深度一般应比原土印深多少厘米_。

a.5-6b.3-10 c . 2-3 d.7-98、在干旱瘠薄的造林地上水是影响林木生长的_。

a. 次要因素b. 因素之一c.较重要的因素d.决定因素9、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植苗造林要做到随取随运随栽,其道理。

a. 保持水分平衡b. 减少成本c.不误时间10、混交林中树种间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一种_______ _。

a. 偏利关系b. 共生关系c. 生态关系11、混交林主要树种的比例一般要________ _。

a.小于伴生树种.b.大于伴生树种c.等于伴生树种d.不考虑比例四、判断题( )1、大苗、大穴、深栽即“两大一深栽植法是国内外营造速分林的基本经验。

( )2、风景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目的林种。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十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十 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 第1页,共4页森林营造技术第2页,共4页《森林营造技术》试卷十答案一、名词解释:10%1、森林营造技术:研究人工林营造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它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

3、树种生态学特性:指树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适应范围。

4、幼林抚育管理:在幼林郁闭之前,对林地及林木进行的各项管理措施。

5、工程造林:指的是把普通的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规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植树造林。

二、填空题20%(每空格0.5分)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

2、成材的数量指标有 平均材积生长量 和 某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 。

3、人工林建设的程序是 项目的确立 、 方案决策 、 总体规划设计 、 年度施工设计 和 工程管理 。

4、《中国森林立地分类》提出的立地分类系统有 立地区域 、 立地区 、立地亚区 、 立地类型小区 、 立地类型组 和立地类型 。

5、确定造林密度应综合考虑 树种特性 、 经营目的 、 立地条件 、 造林技术 和 经济因素 等因素。

6、穴植法造林的技术要求: 穴大根舒 、 深浅适宜 、 根土密接 。

7、山地带状整地的方法包括 水平阶 、 水平沟 、 水平带状 、 反坡梯田、撩壕整地。

8、幼林生物灾害控制,必须认真贯彻“ 预防为主 , 综合治理 ”的方针。

9、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特点 复合性 、 系统性 、 集约性 、 等级性 。

10、造林规划设计按其细致程度和控制顺序可分为 造林规划 、 造林调查设计 及造林作业 (施工)设计,。

11、速生丰产林的两项重要指标是 时间指标 、 产量指标 。

三、选择题15%(每题1分,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横线上)1、护路林是 A 。

A .防护林 B. 特种用途林C. 用材林 D. 经济林2、灌木地是指造林地上灌木的覆盖度占总盖度的 D %以上的荒山坡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
13级林业技术、野生植物开发与利用专业
《森林营造技术》期末考试试卷(B)
(考试时间:90分钟)
出题人:许哲审题人:吴世义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人工林
2、林种
3、适地适树
4、混交林
5、植苗造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根据森林的起源不同,将森林分为()和()。

2、根据《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5大类,即()、()、
()、()和()。

3、种植点行状配置主要有()、()、()、
()。

4、常见的块状整地的方法有()、()、()
和()。

5、造林地的立地因子有()、()、()、()、()
和()。

6、()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7、薪炭林的作业方式主要有()、()、
()、()。

8、一般两次灌溉间隔期以保持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
以上为宜。

9、树种选择的基础是()、()、()。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速生的树种()丰产树种。

A.一定是
B.不一定是
C.肯定不是
D.也是
2、划分立地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土壤、植被
B.气候、地形、土壤
C.气候、地形、植被
D.地形、土壤
3、确定造林密度时()。

A.耐阴树种宜稀
B.喜光树种宜稀
C.慢生树种宜稀
4、混交林中主要树种比例应()。

A.大于伴生树种
B.小于伴生树种
C.等于伴生树种
5、我国植苗造林最常用的季节是()。

A.春季
B.雨季
C.秋季
D.冬季
6、()适用于条件较好的造林地。

A.穴状整地
B.块状整地
C.鱼鳞坑整地
D.高台整地
7、红松为幼年阶段(),成年阶段为中性的树种。

A.耐阴
B.喜光
C.中性
D.喜阴
8、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是()。

A.苗木体内水分平衡
B.整地质量
C.造林季节选择
D.抚育管理
9、针叶林下多为酸性土壤,可适当施()肥。

A.氮
B. 磷
C. 钾
D. 钙
10、造林采用样地法检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积为30公顷,样地面积应占造林面积()。

A.4%
B.2 %
C.3 %
D.1%
11、采用株行距为2×3米的正方形配置每公顷植苗数为()。

A.167株
B.1667株
C.2300株
D.3300株
12、下列树种适用于我国北方速生丰产的树种是()。

A. 桉树
B.红松
C.杨树
D.柳树
13、下列方法不能预防不利种间关系发生的是()。

A.混交树种
B. 混交方法
C. 混交比例
D. 整地方法
14、在栽植前对苗木处理不正确的做法是()。

A. 五不离水
B.截干
C.减去苗干高度的1/3—1/2
D.修根
15、关于植苗造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填心土,后表土
B.栽植深度一般比原土印深2-3厘米
C.植苗造林中,填心土
D.栽植深度一般比原土印深1-3厘米
16、下列不属于播种造林的方法是()。

A.块播 B.条播 C.穴播 D.沟播17、在保证主要树种占多数的前提下,如主要树种竞争力强,混交树种的比例可适当()。

A.增大
B.减少
C. 增大或减少均可
18、防止主要害风的主带要与主要害风方向()。

A.平行
B.垂直
C.相交
19、不属于北方三大珍贵硬阔的是()。

A.胡桃楸
B.黄菠萝
C.水曲柳
D.蒙古栎
20、北方常用的造林树种是()。

A.兴安落叶松
B.马尾松
C.杉木
D.桉树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造林地清理方法有全面清理、割除清理、烧除清理、堆积清理。

()
2、营造混交林最关键的是选好混交比例。

()
3、在山地划分立地类型所采用的方法是主导因子法。

()
4、根据造林检查,成活率不足50%时重造。

()
5、林班是进行森林经营、组织木材生产的最小单位,也是调查设计的基本单位。

()
6、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他无林地上人工栽培林木,称为人工更新。

()
7、草坪草浇灌时间应该以傍晚为宜。

()
8、造林区划是林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林业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通过统一的林业区划表达出来。

()
9、合理的人工林结构应是既能充分地利用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又保证每株树木都得到充足的生长空间。

()
10、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是选树适地。

()
五、简答题:(共15分)
1、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措施有哪些? (6分)
2、树种选择的原则有哪些?(4分)
3、穴植法栽植的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哪些?(5分)六、论述题:(共10分)论述红松栽植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