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简介
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一汽车制造厂目录成立背景发展历程经营现状1.企业布局2.全资子公司3.控股子公司发展战略1.坚持先人后事原则2.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差别化培训3.培养与使用有机结合4.开辟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5.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6.政策待遇成立背景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全面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多个方案对比,1951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把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址设在吉林省长春市郊。
1953年7月15日,在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址平地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汽车制造厂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2亿元,基本建设竣工面积75万平方米,工业建筑41.1万平方米,宿舍39.9万平方米,安装了2万台机器设备,铺设了30多公里长的铁路和8万多米长的管道,制造了上万套工艺装备。
1956年7月13日,被毛泽东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是以苏联生产的吉斯150型汽车为范本,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改进部分结构而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这种汽车装有90匹马力、6个汽缸的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为65公里,载重量为4吨。
它不仅适合当时中国的道路和桥梁的负荷条件,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改装成适合各种特殊用途的变型汽车。
首批汽车经过行车试验后,证明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返回目录发展历程1956年10月15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建成移交,开始了大批量生产。
该厂投资总额6.5亿元,年产载重汽车3万辆。
毛泽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题词的奠基石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它的建成投产,揭开了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第一页。
近40年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经过不断建设发展,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单一品种生产发展到多品种生产,在“解放”牌载重汽车投产的基础上,又研制了CA30军用越野车、红旗牌高级轿车,第二代CA141型载重汽车,还建设了具有80年代水平的总装、焊接和油添三条生产线,组装了一批“奥迪”轿车,同时,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也不断扩大和提高。
中国进出口企业500强排名

4. 9飞思卡 尔半导体( 中国) 有限公 司 5_ 0英华达 ( 上海 ) 科技有限公 司 5. 1 恩斯迈电子( 深圳) 有限公 司
5 . 尔( 2 戴 厦门) 有限公 司 5. 3 金川集团有限公 司
5 . 太钢 不锈 钢 股份 有 限公 司 4山西
1. 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 司 1. 5 三星电子 ( 苏州 ) 半导体有 限公司
4 . 电子( 2 冠捷 福建) 限公司 有
4. 3广东省广新外贸集 团有限公 司
4 冲 国航 空技 术进 出 口总公 司 4 4. 力 士一 意 法半 导体 有 限 公 司 5海
7 . 诺基亚 ( 中国 ) 资有限公 司 投
8 . 友达光电( 苏州 ) 有限公 司
9宝山钢 铁 股份 有 限公 司 .
1. 6 鸿富泰精 密电子 ( 烟台 ) 限公司 有
1. 7 伟创力制造 ( 珠海 ) 有限公 司 1. 8 华为技术有限公 司
1. 9 珠海振戎公司 2冲 国海洋石油总公 司 0
2. 1中国第 一 汽 车集 团
5. 5乐金电子( 惠州) 限公 司 有
5. 6昌硕科技 ( 上海 ) 有限公 司
6 _ 陵有 色金 属 ( 团 ) 司 6 铜 集 公
2. 8 伟创力实业 ( 珠海 ) 有限公 司 2 . 实电子科技 ( 9麦迪 深圳 ) 有限公 司 3 . 国际 ( 0东方 集团 ) 限公司 有
3. 1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器有 限公 司 3. 2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 司
3. 江省 国贸 集 团 7浙
3 . 国际科技( 8 希捷 无锡) 有限公 司
3. 9 金士顿科技 电子( 海) 上 有限公 司
一汽PPT

企业文化
• 一汽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培育了以“学习、创新、抗争、 一汽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培育了以“学习、创新、抗争、
自强”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自强”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 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东北、华北、 竞争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南 三大基地,形成了立足东北、辐射全国、 三大基地,形成了立足东北、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开放 式发展格局。改造并建设了一汽解放卡车新工厂、 式发展格局。改造并建设了一汽解放卡车新工厂、一汽轿 车新工厂、一汽-大众轿车二工厂、天津一汽丰田轿车二 车新工厂、一汽-大众轿车二工厂、 工厂等新工厂,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制造阵地。 工厂等新工厂,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制造阵地。自主研 发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卡车、轿车、 发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卡车、轿车、轻 微型车、客车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格局。拥有解放、 微型车、客车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格局。拥有解放、红 奔腾、夏利、威志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 旗、奔腾、夏利、威志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 马自达等合资合作品牌。 马自达等合资合作品牌。
•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部在地处中国东北腹地的吉林省长春市。一汽解放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部在地处中国东北腹地的吉林省长春市。
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客车 有限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公司等整车生产企业;一 有限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公司等整车生产企业; 汽技术中心、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等产品开发和工厂设计科研单位; 汽技术中心、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等产品开发和工厂设计科研单位;一 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一汽丰田(长春) 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有 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一汽工艺装备有限公司以及一汽进出口公 一汽实业总公司等均设在长春。第一汽车在长春生产的整车产品有: 司、一汽实业总公司等均设在长春。第一汽车在长春生产的整车产品有:解 放品牌中、 轻型卡车;红旗轿车和奔腾轿车;大众品牌速腾、迈腾、 放品牌中、重、轻型卡车;红旗轿车和奔腾轿车;大众品牌速腾、迈腾、捷 宝来、高尔夫、开迪轿车;奥迪A4和A6轿车 马自达6轿车; 轿车; 达、宝来、高尔夫、开迪轿车;奥迪A4和A6轿车;马自达6轿车;丰田品牌 LC200兰德酷路泽多功能运动车和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等 LC200兰德酷路泽多功能运动车和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等。 兰德酷路泽多功能运动车和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等。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

成长发展时期从1956年开工生产到1978年末,是一汽的成长和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汽有过乘“东风”展“红旗”制造国产轿车等创举,也遇到两次大的干扰和挫折: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跃进期间,有过急于求成、忽视科学态度所犯的错误,造成设备失修、质量下降,企业管理严重削弱;经过1960年冬季开始的三年整顿,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管理逐步恢复正常,1965年和1966年,成为开工生产以来最兴旺的时期,被国家表扬为全国大庆式先进企业。
第二次干扰是1966年下半年开始的“十年动乱”,广大职工对左的错误有抵制、有斗争。
1972年,贯彻周总理批示,狠抓产品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1975年,贯彻邓小平指示,初步进行了企业整顿。
1977、1978两年,进行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恢复性整顿、重建大庆式企业等工作,使各项经济指标又恢复到“文革”前的最好水平。
这个阶段,尽管遇到许多干扰和挫折,但各方面的工作仍有一定的发展。
在汽车品种上从一个基本型增加到三个。
在生产能力上,从3万辆设计能力,提高到6万辆的水平。
在这个时期里,一汽出汽车,出人才,为全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干部和技术骨干;完成了包建二汽的任务;还承担了一些援外项目。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字号显示:大中小2008-02-21 16:25:00来源:一大把汽车电子圈1992年8月一汽轻型卡车投产1994年5月一汽轻型客车投产1994年5月12日一汽实业总公司(社会事业管理部)成立。
1997年5月解放重型卡车投产1997年6月10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一汽与马自达公司签署技术合作协议2002年6月14日一汽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联合重组签约仪式2002年8月29日一汽与丰田公司举行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003年1月18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标志着一汽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由工厂化体制向公司化体制转变2003年3月26日一汽嘉信热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3月27日一汽解放变速箱分公司成立2003年3月28日一汽解放车桥分公司成立2003年6月15日,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成都分厂单班年产1万辆解放中型卡车生产线在成都市新都区建成投产2003年6月20日一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一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一汽历史

吴畏 生于1948年,企业领导干部。辽宁省沈阳市人。1968年参加工作,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一汽铸造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一汽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党委常务副书记、党委书记。带领党委一班人探索并形成“一个中心,两手抓”、“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指导思想,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突出抓工作落实,更好地实现党的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创造性地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开展“一封信”大讨论,“党旗在一汽飘扬”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推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启动“901”工程,培养选拔高素质后备人才队伍。培养宣传于永来、李黄玺等一批劳动模范,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2001年一汽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孟少农 生于1915年,卒于1988年,汽车专家。北京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后考取留美研究生,曾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工程师。194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任副教授、教授,创办了汽车专业。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副主任,一汽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二汽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一汽,主持和组织引进前苏联技术和消化吸收及人员培训,为解放牌汽车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为一汽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为军用越野车的研制,为“东风”、“红旗”高级轿车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在二汽,以渊博的常识和丰富的经验,大胆决策,攻克了产品质量、产品滞销和工厂组建三大难差。总结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许多共性规律,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中央决策起了重要的作用。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
本着“用户第一”的经营理念和“让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的产业梦想,一汽人正在为建设“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的新一汽而努力奋斗。
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物流模式优化设想

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物流模式优化设想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奇瑞,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的崛起,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限制资源消耗和缩短劳动时间来增加企业利润的方式受到技术的限制,物流已经成为创造企业利润新的源泉。
本文就对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物流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目前集团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理论知识,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汽车物流,一汽轿车,模式整合纵观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提高企业利润的传统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开发替代材料,降低工业消耗。
但是毫无疑问,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的限制。
如果没有先进技术作为保证,企业将很难继续发展;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获得更大的利润,。
这种方式同样受到技术的限制。
随着传统途径潜力的减小,人们逐渐发现,物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相当大的比重。
如果企业能合理高效地利用物流方式,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
事实上,美国二战之后开始将物流引入民用企业,日本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物流行业。
相比而言,我国的物流起步则比较晚,目前与发达国家差距也比较大。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物流成本占到GDP的18%,这一比例是欧美国家的两倍。
全球第四大的物流企业CEVA Logistic中国区执行副总裁MartinThaysen在2012年4月召开的“第九次汽车物流中国会议”中谈到中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够先进,许多的大公司把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单独完成,从而导致作业效率低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本文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物流模式作为代表,阐述我国目前大企业物流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个人提出的设想解决方案。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53年,是我的家乡长春的经济支柱企业。
在“举全市之力支持一汽集团超常规建设跨模式发展,做大做强长春汽车工业”的政策支持下,一汽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简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管理部、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外事办公事)成立于1984年,是一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一汽集团海外业务的主体,是一汽集团外经、外贸、外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一汽集团整车、成套散件、总成及零部件的海外市场的营销与开拓以及海外投资、技术转让、合作生产等活动;负责整车、成套散件、原辅料进口和技术引进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内外设备采购和机电产品国际、国内招标。
另外,公司还通过下设的一汽国际物流中心、大连国际物流中心、成都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进行准时化配送的进口物流和门到门的出口物流(包括出口包装、集散、运输、集拼、配送)。
公司经营规模和实力在中国汽车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1984年成立至今,先后由尹士君、孟世孔、査恩涛、竺延风、金毅、张丕杰、李维斗担任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汽集团内专门从事海外业务的机构,负责运作整个集团的进出口贸易,并为集团合资合作以及对外交流等商务活动提供服务。
目前年整车出口超过万辆,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进出口总额超过13亿美元,公司整车出口数量和金额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之首,是行业内最大的进出口公司。
公司总部设有12个部门,总部之外下设9个全资子公司,另外还有2个控股子公司,2个国内办事处,14个海外办事处。
与100多个国家众多企业、代理商、分销商和供应商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并在南非、坦桑尼亚、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地区拥有海外组装生产基地。
公司主要业务范围:一汽集团系列产品、成套设备以及为一汽集团配套的相关或同类产品的出口业务;一汽集团所需设备、仪器仪表、成套散件、整车及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进口业务;一汽集团内外的国际、国内招标业务;一汽集团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及技术引进所涉及的商务活动;一汽集团内外进出口货物的门到门物流配送业务;一汽集团内部外经、外贸及外事活动管理职能;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及易货贸易业务;国内子公司介绍:一汽国际物流中心。
一汽集团及各合资公司组织架构

第一章一汽集团标准体系分析1.1一汽集团概况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
一汽集团业务领域包括研发、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和衍生经济等体系,拥有解放、红旗、奔腾、夏利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品牌。
一汽集团在产销规模上属于我国第三大汽车集团,2013年一汽集团汽车销量达到290万辆,占我国汽车市场份额的13.23%。
一汽集团乘用车领域销量主要集中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和一汽夏利等自主品牌也形成了一定市场影响力。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是我国中重卡领军企业,也是一汽集团唯一载货车企业。
一汽客车厂和一汽丰田在我国客车市场影响力还比较弱。
表12012-2013年一汽集团各子公司销量情况单位,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 一汽集团组织框架目前一汽集团拥有职能部门19个,分公司3个,全资子公司6个,控股子公司4个,组织框架结构如图:图 1 一汽集团组织框架图图 2中国一汽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框架1.3一汽集团主要职能部门介绍一汽集团层面共有19个职能部门,本部分主要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规划部、发展部、管理部、质量保证部、审计部、生产制造技术部、党委宣传部、采购部、财控部在内9个职能部门的下属科室和职能。
1.3.1 规划部规划部主要负责对一汽集团战略研究和研发管理等功能的规划安排,规划部下设科室包括总体规划室、综合管理室、投资管理室、研发规划室、科技规划室、中重型(客车)体系规划室、乘用车体系规划室、零部件规划室、规划支持室、工厂规划室、一汽通用业务管理室、一汽丰田项目管理室、一汽大众项目管理室。
规划部具体职能分为三大领域,规划制定、研发管理和投资管理。
(1)规划制定⏹企业集团长期战略研究,拟定集团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集团内部资源优化、整合、重组方案⏹负责组织集团产品策划、方案论证、提出产品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升级和工艺升级规划⏹制定集团征地、土地规划等(2)研发管理⏹制定新产品设计任务书、组织年度产品开发计划、对新产品开发进度阶段评价与考核⏹制定新技术推广规划、考核新技术推广情况⏹集团产品型谱管理,上报产品公告⏹知识产权和科技保密管理⏹集团公司标准化归口管理⏹关键总成及模块产品规划路线(3)投资管理⏹制定子公司和职能部门投资年度计划⏹子公司和职能部门投资项目可研报告审查,向上级政府报批⏹审查子公司和职能部门的项目初步设计,向上级政府报批⏹对外投资项目立项审批、技术引进工作管理⏹制定集团公司中长期投资计划,年度投资计划送财控部进行年度资金平衡⏹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后评价⏹对在建工程和投资项目的验收管理1.3.2 质量保证部质量保证部工作主要是建立一汽集团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质量标准体系的监督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管理部、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外事办公事)成立于1984年,是一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一汽集团海外业务的主体,是一汽集团外经、外贸、外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一汽集团整车、成套散件、总成及零部件的海外市场的营销与开拓以及海外投资、技术转让、合作生产等活动;负责整车、成套散件、原辅料进口和技术引进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内外设备采购和机电产品国际、国内招标。
另外,公司还通过下设的一汽国际物流中心、大连国际物流中心、成都一汽物流有限公司,进行准时化配送的进口物流和门到门的出口物流(包括出口包装、集散、运输、集拼、配送)。
公司经营规模和实力在中国汽车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1984年成立至今,先后由尹士君、孟世孔、査恩涛、竺延风、金毅、张丕杰、李维斗担任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汽集团内专门从事海外业务的机构,负责运作整个集团的进出口贸易,并为集团合资合作以及对外交流等商务活动提供服务。
目前年整车出口超过万辆,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进出口总额超过13亿美元,公司整车出口数量和金额连续多年居中国汽车行业之首,是行业内最大的进出口公司。
公司总部设有12个部门,总部之外下设9个全资子公司,另外还有2个控股子公司,2个国内办事处,14个海外办事处。
与100多个国家众多企业、代理商、分销商和供应商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并在南非、坦桑尼亚、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地区拥有海外组装生产基地。
公司主要业务范围:
一汽集团系列产品、成套设备以及为一汽集团配套的相关或同类产品的出口业务;
一汽集团所需设备、仪器仪表、成套散件、整车及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进口业务;
一汽集团内外的国际、国内招标业务;
一汽集团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及技术引进所涉及的商务活动;
一汽集团内外进出口货物的门到门物流配送业务;
一汽集团内部外经、外贸及外事活动管理职能;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及易货贸易业务;
国内子公司介绍:
一汽国际物流中心。
长春一汽国际物流中心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现拥有员工6000余人,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及出口货物的物流集散地,同时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零部件拆散中心和筐式中心。
拥有现代先
进的集装箱物流管理系统,还拥有世界上先进的专业物流作业设备,以及全天候的海关监管功能。
主要业务有集装箱业务、产前配送业务、出口包装业务、报税业务、代理报关报检等业务。
现为一汽-大众、一汽轿车、一汽解放公司、一汽丰越等企业提供集装箱仓储管理及准时化物流配送服务。
一汽(大连)通商有限公司、一汽(大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一汽(大连)通商有限公司(一汽(大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
目前,公司在大连保税区拥有14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及3.5万平方米的仓储库房,库内设施完善,配备各式立体货架货位5000余个,进口电动装卸平台8个和各种型号叉车30台辆,公司自有运输车辆15台(40尺厢式,均加载GPS全球定位系统),可向国内10省主要城市发运货品。
公司设有商务、货代、运输、物流规划等10个业务部门,从业人员500余人,其中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约占60%,具有专业技能、资格的叉车司机、运输司机共35人。
公司本着“第一汽车物流、第一伙伴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和“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市场,现公司服务的主要客户有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美特捷成汽车
系统(大连)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同时还与国内外众多物流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如中床国际物流集团、中国远洋物流公司、长春一汽国际物流公司、辽宁铁道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海集团、马士基、中铁集运、中铁快运、中外运、陆捷物流等,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国际货代、JIT物流配送服务、整车及零部件的进出口物流,保税区业务、集装箱场站业务、国内公路、铁路运输、海铁联运及物流咨询等。
成都一汽物流有限公司。
成都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物流)成立于2009年11月20日,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一汽集团总体物流规划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战略部署。
国际物流主要致力于为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及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多方位的物流配套服务。
公司总投资3.2亿元,注册资本1000万元,国际物流地处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境内,该区周边公路、铁路及内河航运等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公司在该地建设了两个物流场地,总占地面积约31.2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专业人才、物流仓库、工艺设备、信息系统等,为公司的物流配套业务提供保障。
目前,国际物流肩负着一汽大众成都工厂的进口零配件及国产化件配送等业务,负责一百多零配件厂商的上千种零配件,是零配件厂商和总机厂间的桥梁纽
带,并成为一汽集团抢占市场的保障环节。
成都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汽集团大物流规划在成都地区的重要战略部署,主要负责一汽-大众成都整车基地零部件的物流仓储、配送业务,同时承揽社会的运输、仓储及代理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
(1)零部件运输、仓储,产前物流配送业务;
(2)产中物流配送业务;
(3)器具周转管理及清洗、维修业务;
(4)Milk-Run集货业务。
一汽非洲投资有限公司。
一汽非洲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公司于2010年5月在长春注册成立,初期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
其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出资5500万美元,占55%股份;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出资4500万美元,占45%股份。
公司致力于在非洲地区从事一汽品牌汽车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服务和物流等相关领域的投资和进出口业务;汽车及零部件相关行业的科技开发及咨询服务;一汽集团成员生产所需的物资供应和销售。
承担起一汽集团在非洲地区的所有发展业务,该项目是迄今为止我国汽车行业在非洲最大的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既可促进非洲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又可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
进中非友好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