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中肠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及其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耐药性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抗 菌药物
— 童
些壁堕 堡2 !
S I R
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l , 5例 恶性 淋 巴瘤 1 , 7例 慢性再生 障碍
性贫血 7例 , 多发性骨髓瘤 9例 , 其他血 液病 3 4例 ; 均符 合
菌菌株鉴定 。质控菌为大肠埃希菌 A C 2 92 铜绿假单胞 T C52 、 菌 A C ' 8 3 金 黄色葡 萄球菌 ( T C75 、 2 金葡菌 ) T C 9 1 、 A C 2 23 肺炎 链球菌 A C 4 69 粪肠球菌 A C 2 22 T C9 1、 T C 9 1 。按照美国临床实 验室标准委员会 20 00年标准 , 用微量稀 释法行药敏检测。
普及奥他万星 , 上述 药物 对 VS V S 万 古 霉 素 中 介 肠 球 IA、 R A、
菌 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均具有 良好的抗菌活性 。
本组肠杆 菌科 细 菌对碳 青 霉 烯类 抗 菌药 物 的 R率 为 10 , 是因为该类细菌对 B内酰胺 类抗菌 药物的 耐药性 0% 这 主要 由 E B s 1p p内酰胺酶( m C酶 ) S L 和 lC A p 引起 , 碳青霉烯
表 1 葡萄球菌属与肠球菌属的敏感 ( ) 中介( ) s、 I
和耐药 ( 情况( ) R) %
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 为其抗感染治 疗提供依 据 , 我们分 析
了 10例 血 液病 患者 的 医 院感 染 情 况 。 现报 告 如 下 。 7
临床资料 : 选择 2 0 0 8年 1~1 2月在 我院住 院血 液病 患 者 10例 , 有医院感染 , 9 7 均伴 男 2例 、 7 , 女 8例 年龄( 6 2± 5.
肠球菌的临床感染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
34 ・ 0
肠球菌的临床感染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罗卓跃
黄 石市中心 医院检验科
邹 义春
湖北黄石 450 300
【 摘要】 目的 探讨 引起 医院感染常见肠球菌种类及其耐药特点 , 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 断 和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 的依据 。方法 采 集 2 0 ~ 0 5 门诊及 住院患者标本 , 0220 年 分离培养 出肠 球菌 1 1 ; 6株 采用血平板培养 , 国梅里 埃公司的 A I 0S R P鉴 定系统及 V T K 3 法 P T E 2 I E 2鉴定仪进行 菌株 鉴定 。采 用 K — B法进行 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1 1 6 株肠球菌 中粪肠球菌 12株 ( 2 , 3 8 %)屎肠球 菌 1 (. , 6株 99 %) 鸡肠 球 菌 1 (.%) 其他肠 球菌 3株 ( . 。对临床 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较高 的耐药率 。并出现耐万古霉素肠 0株 62 , 1 %) 9
耐药的菌株 , 氨基糖苷类药物 与作用于细胞壁的药 物( 氨苄 西林等 ) 再具 有协 同作用 , 尝试 单独使 不 可 用作用细胞壁的药物延长疗程至 8 1 周[。 ~ 0 4 l 掌握肠球菌的耐药趋势 , 动态观察细菌耐药规 律 , 对临床 合理选 择抗生 素 , 将 尽最大 可能避 免细 菌 耐药和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 , 具有重要意义 。
( . 。见 表 1 1 %) 9 。
11 对象 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送检的痰液 、 . 尿液 、 创口分泌物 . 血液 、 官颈分泌物等临床标本 。
表 1 11 6 株肠 球菌 分 离鉴 定结 果/ 株
粪 肠球 菌 屎肠球 菌
l 4 3
3 4 l 2 0
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联合使用都无效 ; 若致病菌株
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药 物 敏感 性研 究 也 引起 越来 越 多 的科 学 家 的重视 。 了给 临 为
了 HL R 筛 选 。 对 高 浓 度 的 庆 大 霉 素 敏 感 的分 别 有 6 A 2株 (2 和 2 6 %) 3株 ( 6 , 高浓 度 链 霉 素 敏 感 的分 别 有 3 4 %) 对 0株
(0 和 2 3 %) 8株 ( 6 )见 表 1 5% , 。
坛 生 物 技术 开 发公 司 。
1 药敏 纸 片 . 3
抗 生 素 药敏纸 片 如 下 : 苄西 林 ( MP 、 古 霉素 ( 氨 A )万 VA) 、
青 霉 素 ( E 、 丙 沙 星 ( I ) 氯 霉 素 ( H 、 氧 氟 沙 星 P N) 环 CP 、 C L) 左
( v 、 喃妥 因 ( ) 红 霉素 ( R 、 L F) 呋 、 E Y) 四环 素 (E) 替 考拉 宁 T 、 ( E ) 高含量庆 大霉素 ( E 、 T C、 G H)高含量 链霉 素 (T 等 1 。 S H) 2种 质 控 菌 株 为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AT C 5 2 C 2 9 3和 粪 肠 球 菌 A C TC
防 止 其 导 致 的 医 院 内感 染 的 流 行 。 方 法 收 集 2 0 0 9年 1 0月 ~ 0 1 9月 在 本 院 分 离 的 各 类 患 者 的 非 重 复 菌 株 , 21 年 采
用 药敏 纸 片 扩散 法 ( — K B法 ) 对 实验 菌 株 进行 药 敏实 验 。 结 果 肠球 菌对 替 考拉 宁 ( E 全 部 敏 感 , 呋喃 妥 因较 , T C) 对 为 敏 感 , 感 率 为 9 .5 9 .3 对 红 霉 素 ( RY) 耐 药 率 为 8 .%~ 63 对 四环 素 ( E ) 药 率 为 7 .%~ 敏 1 %~ 58 %, 2 E 的 24 9 -%; T T耐 03 7 .% ; 氨 苄西 林 ( 32 对 AMP 和青 霉 素 ( E 耐药 比较接 近 , 2 .%~ 0 对抗 生素 的 耐 药率 的分 析结 果 显 示 , ) P N) 为 35 3 %; 除氯
医院感染中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

医院感染中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中常见病原菌耐药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的医院感染患者325份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次共计检出病原菌136株,检测的病原菌共计106株,耐药性最高的为氨苄西林,共计25株,耐药菌主要包括鹑鸡肠球菌、粪肠球菌等,耐药率为23.58%;其次为青霉素,共计22株,耐药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为20.75%;再次为红霉素,共计19株,耐药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为17.92%;另外还包括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呋辛、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万古霉素。
结论导致病原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对于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72-02抗生素的应用使得多种病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而由于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也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2]。
掌握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对于病情的诊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医院感染中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特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的医院感染患者325份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选取我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标本,主要包括尿液、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大便、腹水、胸水、宫颈分泌物等等,共计325份。
由细菌室的日常检验登记所有的资料,血液标本的鉴定采用BD120全自动培养仪,细菌鉴定与药敏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其他标本各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分离和培养。
1.2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次共计检出病原菌136株,检测的病原菌共计106株,耐药性最高的为氨苄西林,共计25株,耐药菌主要包括鹑鸡肠球菌、粪肠球菌等,耐药率为23.58%;其次为青霉素,共计22株,耐药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为20.75%;再次为红霉素,共计19株,耐药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为17.92%;另外还包括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呋辛、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万古霉素。
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性

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性医院感染,又称为医源性感染或卫生丧失感染,是指在医疗环境中患者因接受医疗或接触医疗设施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主要致病菌和耐药性引起了严重关注。
本文将从常见的主要致病菌以及耐药性角度探讨医院感染。
一、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最具代表性的菌株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常引起各类感染,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此外,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等革兰阳性菌在医院感染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也是医院感染防控的一大挑战。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有些菌株已经表现出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肺炎链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也给医院感染的治疗带来了困扰。
二、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另一主要致病菌类别。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家族,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
这些菌株通常通过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血流感染等途径引发感染。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
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株已经出现,使得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
耐头孢菌素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是目前医院感染中需要高度关注的菌株。
三、真菌除了细菌,真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念珠菌属(Candida spp.)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真菌。
这些真菌通常引发血流感染、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由于长期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和免疫抑制患者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者作如 下建议 : 针 对麻 疹抗 体 阳性 率、 ① 保护 率 较低 的县 ( ) 市
医院感染 的病 原菌分 布及耐药性分析
夏永 祥
( 京 医科大学附属 南京第一 医院, 苏 南京 200 ) 南 江 1 0 6 摘 要 : 目的 了解 医 院感 染 病 原 茵 的分 布 及 其 耐 药情 况 。方 法 对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南 京 第 一 医 院 2 0 0 1年 全 年 住 院 病 人 医 院 感 染 率进 行 统 计 。 且 对 各 种 抗 生 素 的耐 药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医 院 感 染 率 为 3 8 其 中 G一 菌 占 4 . 并 . %, 杆 4 1 G 球 菌 占 2 . % , 菌 感 染 比 率 上 升 , 3 . %。 大 数 革 兰 阴 性 茵 对 加 酶 抑 制 剂 抗 茵 药 物 的耐 药 率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 35 真 占 08 的 下 降 ; 甲氧 西林 葡 萄 球 菌 的 检 出 率 达 7 .7 耐 9 0 %。 结 论 为 减 少 医 院 感 染 的发 生 率及 控 制 其 耐 药 性 , 须 加 强 对 抗 生 素 必 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 : 医原 性疾 病 ; 细菌感染 ; 微生物敏感 性试验 ; 药性, 生物 抗 微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3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5 1 (0 2 0 —0 3 —0 0 1 8 7 2 0 )5 7 6 2
近 几 年 来 , 院 感 染 的 发 病 率 有 不 断 上 升 的 趋 势 , 益 受 医 日 到 国 内外 医院 管 理 机 构 和 临 床 医师 的 关 注 。 为 了 解 近 期 医 院 感 染 常 见 病 原 菌 的 构 成 、 布 及 细 菌 的 耐 药 情 况 。 者 对 南 京 分 笔
2006-200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临床分离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a t co i u cpii t s v lae yds i u in ts ( rYB u r a da a i t nts Daawee ni rba s se t ly wa a tdb i df s t Ki . a e) n g rdl i t t mi l bi e u c f o e b uo e. r
( 重庆 医科大学附属 第一 医院感染科 ,重庆 4 0 1 ) 0 0 6
摘要 : 目的 分析我 院2 0 - 2 0 年肠球菌在 临床标本 中的分布特 点及其耐药现状 ,为合理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依据 。 06 09 方法 常规分离菌株 ,采用纸 片扩 散法 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数据 分别采用WHO T . S S 1 .软件进行 分 NE 54 P S 1 和 O
o o g igM e ia ie s u ig2 0 2 0 f Ch n qn dc l v ri d rn 0 6 0 9 Un y t
Li n Hua e — a , n —h n Ja Be, e n p n uYo g, ngW n xing Do g Yis a , i i Zh ng Xi g— i g,
析 和统 计 。 结果 近 4 从 各 种 临床 标 本 中共 分 离 到肠 球 菌 3 4 ,其 中粪 肠 球 菌 19 ,屎 肠 球 菌 1 1 。 标本 主要 来 源 于 尿 液 年 1株 5株 3株
( 1 %) 3 . 、痰液(83 和分泌物(60 。在受试抗菌药物 中肠球菌对红霉素 的耐药率最高(92 ,其次 为环丙沙星(59 ,氨 5 2. %) 1. %) 8 .%) 6 .%)
L u Ch n - iYu De g g o a dLi o g z i i e g we , n — a n Ch n ・ h
肠球菌耐药机制及用药分析

肠球菌耐药机制及用药分析(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山东莱芜271100)【摘要】肠球菌的多重耐药已给临床治疗造成困难,由此对肠球菌的耐药新研究已成为针对临床治疗的焦点。
治疗肠球菌感染应根据肠球菌的最新流行病学资料及耐药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肠球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甙类万古霉素【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23-01 肠球菌原属于链球菌属,20世纪80年代,基于遗传学特征,人们将其从链球菌属分离出来,定义为肠球菌属,以前曾认为肠球菌是对人类无害的共栖菌,但是近年来由于三代头孢的大量应用等因素,其在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已成为仅次于葡萄球菌属细菌的重要医院感染病原菌。
肠球菌所致的感染中最常见的是泌尿系感染,其次是腹部、盆腔等部位的创伤和外科手术后感染,以及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
肠球菌的多重耐药已给临床治疗造成困难,由此对肠球菌的耐药新研究已成为针对临床治疗的焦点。
1肠球菌的耐药机制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它对多种抗生素呈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其耐药发生机理有对药物的天然耐受;灭活酶的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
而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特别是三代头孢的广泛使用;患者机体状况较差如肿瘤、糖尿病。
肾病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长时间住院治疗,并使用广谱抗菌药;长时间化疗而引起的免疫力低下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长时间口服甲硝唑等是耐药株产生的因素。
2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完全或相对耐药,对青霉素的敏感性较差,对头孢耐药。
肠球菌对青霉素的主要机制为细菌产生一种特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5),后者与青霉素的亲和力降低,从而导致耐药。
此种耐药以屎肠球菌多见。
青霉素不能致肠球菌自溶,因此对肠球菌而言,青霉素为抑菌作用,而非杀菌作用。
少数情况下,细菌产生大量青霉素酶而引起耐药,但通常用头孢硝噻吩纸片不易获得阳性结果,因此其确切发生可能被低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中肠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2-01T09:43:37.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2期供稿作者:张淑萍
[导读] 肠球菌属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可引起人体各种器官的感染
张淑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检验科上海杨浦 200090)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2-0042-02
【摘要】通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近3年来临床标本肠球菌分离情况,应用VITEK-32微生物系统分析肠球菌临床感染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得出结论:肠球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都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肠球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肠球菌属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可引起人体各种器官的感染。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肠球菌属耐药性有所增加,特别是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增多,肠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为了解我院肠球菌的临床感染及其耐药特性,我们对近年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及其体外药敏情况进行了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菌株来源菌株来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各科患者的尿液、脓性分泌物、痰液等临床标本,共培养分离383株肠球菌。
1.2试剂与仪器 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和药敏卡,均为法国梅里挨公司产品。
质控菌为粪肠球菌(ATCC 2921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2 结果
2.1肠球菌的菌种分布肠球菌共383株,其中粪肠球菌207株,占54%;屎肠球菌127株,占3
3.2%;鹑鸡肠球菌35株,占9.1%;鸟肠球菌8株,占2%;铅黄肠球菌6株,占1.6%。
2.2 383株肠球菌在各种临床标本中的分布
2.3主要肠球菌药敏结果
3 讨论
肠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菌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多种感染症。
本实验结果显示,在近3年多时间中,共分离到383株肠球菌,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占87%。
菌种来源显示,尿液占首位(50.9%),其次为脓液分泌物(225%),痰标本占第三位(18%),以上3类标本共占91.4%。
肠球菌所致感染最多见于尿路感染,多与尿路器械的操作、流置导管、尿路结构异常有关,为仅次于大肠埃希菌的第二位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1]。
创伤及肺部感染也较为常见,可能与创伤暴露部位的感染以及介入性的操作(呼吸机、插管)等容易并发肠球菌感染有关。
提示应加强此类疾病的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本研究显示,万古霉素和力奈唑烷对3种肠球菌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10%),肠球菌对四环素耐药率为40%-55%之间,对青霉素的耐药率>80%。
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9.2%,对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6.2%、44%。
屎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48.8%,对莫西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2.7%、86.6%。
高浓度庆大毒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在不同菌种间差异较大,粪肠球菌分别为36.2%、33.8%,而屎肠球菌则为63%、58.2%,鹑鸡肠球菌为39.4%、54.5%,这些耐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菌株,是因为产生了氨基糖苷钝化酶,当它们与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联用时不具协同作用,从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
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及鹑鸡肠球菌进行比较,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偏高,提示屎肠球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粪肠球菌及鹑鸡肠球菌不同,因此,临床实验室应对肠球菌鉴定到种的水平,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耐力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其耐药机制主要为细胞壁肽聚糖前体末端发生改变,使万古霉素不能与之结合而失去抗菌活性。
VRE所致严重感染目前尚无满意可靠的治疗方法,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情况选择用药,并宜联合用药。
许多文献报道,利奈唑胺在体外对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包括VRE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2],并经美国FDA批准可用于治疗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感染。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就提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以保持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高度敏感性。
参考文献
[1]汪一萍,倪语星,孙景勇,等.社区与院内尿路感染的病原学比较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86-589.
[2]朱德妹,张婴元,周乐,等.利奈唑胺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2):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