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评价
古人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

古人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情感丰富、意境深邃而著称于世。
在古代,人们对他的诗作都持有很高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品情感饱满
李商隐的诗歌情感饱满,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感受和体验。
他在作品中多次表达自己的爱情、离别、思乡之情,抒发了甚至是当时社会上无法表达的情感,这使得他的作品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二、意境深邃
李商隐的诗歌在意境上也很出色,常常描绘出一些凄美、浪漫、抒情的场景和景致,把诗歌的意义深刻而细腻地表现出来,给人一种意境深邃、意蕴丰富的感觉。
三、语言精练
李商隐运用的语言简练、表达精准,他的诗歌常常在简洁之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这极大地降低了诗歌的表达难度,同时也增加了人们阅读体验的乐趣。
四、艺术韵味浓郁
李商隐的诗歌常常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等,这种艺术技巧的运用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富有节奏感、韵味、内涵。
五、文学价值高
李商隐的诗歌被认为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的作品风格介于唐诗的“豪放”和“婉约”之间,既有豪爽奔放的风格,又有婉约细腻的表述,综合了唐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元素。
总的来说,古代对李商隐的诗歌评价一直非常高。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他自己特有的情感和体验,而且对于唐代文学的发展也具有很
重要的影响。
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成为唐代文学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理解国粹和文化传统也具有重要意义。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其诗歌以深情、婉约、含蓄著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尝试从几个方面阐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诗歌,如同春日里的细雨,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他的诗,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在他的笔下,情感如泉涌,细腻而深沉。
首先,李商隐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他的诗,往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的波澜,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如《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离别之苦,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其次,李商隐在诗歌的结构上独具匠心。
他的诗,既有严谨的格律,又有灵活的变通。
在遵循古典诗歌规范的同时,他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审美,使得诗歌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个性。
如《锦瑟》一诗,结构精巧,意境深远,堪称李商隐诗歌的代表作。
再者,李商隐的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内涵,常常以一语双关、含蓄委婉的手法表达情感。
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李商隐的诗歌在意象运用上也颇具特色。
他的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等意象,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如《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之苦,令人心生感慨。
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美。
他的诗,既具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又具有现代诗歌的质感。
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以宁静的夜晚、辽阔的江面、无云的青天,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令人陶醉。
总之,李商隐的诗歌在情感表达、结构布局、语言运用、意象运用和意境营造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如同春日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阅读中领略到了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
正如古人所言:“李诗清绝,当世莫比。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时代价值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时代价值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歌大师之一,他以其精美绝伦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描绘出了唐朝的盛世和人们的生活。
他的诗歌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代表了唐代诗歌的巅峰,凝聚了唐人的风骨和气质。
李商隐的诗歌艺术风格非常独特,他的诗歌经常采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以及对象的深度挖掘和揭示。
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他运用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样的语言形象,将昔日的盛景和今日的凋零进行对比,表现出他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他的诗歌不仅具备高超的辞藻和技巧,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情感韵味和审美价值。
李商隐的诗歌也流露出了他作为时代人的独特气息和价值取向。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唐朝时期文化和社会的风貌和特点。
他的诗歌描绘了都市风光、官场纷争、女子容颜、名士颓废等多种场景和人物,其中就包含了唐代社会特有的文化和意象。
通过他的诗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与此同时,李商隐的诗歌也具备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他的诗歌经常关注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和动荡,具备较高的历史参考价值。
例如,他的《北青萝》中写到:“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人。
”这句诗歌反映出了唐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长安的重视和向往,也体现出了他们对于人情世故和人际关系的困惑和感慨。
此外,他的《锦瑟》也是一首极具时代价值的诗歌,通过描绘一个女人在情感挣扎中不断变换自我和态度的形象,表现出了当时社会中女性权利和地位的局限和困境。
总之,李商隐的诗歌具备非凡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代表了唐代诗歌的巅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化,以及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通过欣赏和研究他的诗歌,跨越时空的障碍,感受他所描绘的古老而崇高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
李商隐诗歌及其赏析

李商隐【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
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则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不多见;而《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齐》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斥责晚唐诸帝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以《无题》看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
《无题》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抒情诗歌,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独特的感受和情感,表现出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艺术特色。
一、意象丰富,诗情充沛
《无题》全诗充满了意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描写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得非常充沛。
比如,诗中描绘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让人联想到人生中初次相遇与别离的悲喜,突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二、形象生动,言简意赅
李商隐的诗歌以简洁为主要特色,但每一首诗歌的表达都非常精准。
他擅于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最深刻的情感,这就是他的艺术特色之一。
《无题》就是典型的李商隐诗歌,以简单的词语,如“初见”、“秋风”、“画扇”等将情感表达得非常生动。
三、古风雅韵,筆调清新
李商隐的诗歌受到了唐代文学的影响,古风雅韵成为了他诗歌的主要特色。
他熟练运用古典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诗歌的形式极为典雅。
《无题》的筆调清新,句式优美,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文学修养和情感深度。
四、情感真挚,不拘形式
李商隐的诗歌不拘形式,以情感的真挚感染人心,这也是他的艺术特色之一。
《无题》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感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真挚。
总之,《无题》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艺术特色,其意象丰富、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古风雅韵等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商隐的诗歌不 butu拘于朝代形式,以人情万象为主题,为后世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宝贵瑰宝。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绝代风华”。
他的诗歌以情感深沉、意境独特而著称,被后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本文将探讨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表现手法、意象运用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等方面。
首先,李商隐的诗歌表现手法独特。
他擅长运用修辞、比喻、夸张等手法,将诗歌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例如,在《无题》一诗中,他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伤:“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其次,李商隐善于运用意象丰富诗歌内涵。
他常常借助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夜雨寄北》一诗中,他运用雨夜的意象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通过对雨夜的描写,李商隐将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表达得动人心弦。
此外,李商隐的诗歌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作情感细腻、含蓄深沉,常常涉及爱情、别离、忧伤等主题,给人以深思熟虑和回味无穷的感觉。
他对于诗歌的把握非常精准,文字简练而富有美感,让读者能够一览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他的诗歌表现了对人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短暂生命的深切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综上所述,李商隐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他的诗歌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意象运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情感与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作在唐诗中独树一帜,成为后世诗人学习借鉴的对象。
无论是诗歌的细腻感人还是语言的简练美观,都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因此,我们应当珍视并研究李商隐这位诗坛巨匠的作品,从中汲取灵感,继续传承他的诗歌艺术精神。
李商隐无题诗艺术特点

李商隐无题诗艺术特点
1、隐喻和象征:李商隐的“无题”诗善于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
将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他常常使用比喻和借代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深刻的意义。
2、婉转含蓄:李商隐的“无题”诗往往不是直接表达情感,而是
通过婉转含蓄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领悟。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3、意境深远:李商隐的“无题”诗注重营造意境,通过营造出富
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和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远的情感体验。
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朦胧美和神秘美,让人难以捉摸。
4、精炼优美:李商隐的“无题”诗在语言上非常精炼优美,表现
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他的诗歌往往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出深刻的意义,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和力量。
5、多样化的题材:李商隐的“无题”诗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包
括爱情、人生、社会等方面。
他善于把握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变化,以多样化的题材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诗歌,会有怎样的艺术特色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供各位参阅,希望为大家带来帮助。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1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亦与温庭筠齐名。
李商隐一生失意、落魄,少时曾勤奋苦读,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家国,但于青年时期卷入牛、李党争之中,落魄潦倒,报国无门。
在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已是晚唐帝国衰败的时候,各种的社会茅盾相互交织,政治异常激烈,加上他出身低微,虽有“欲回天地”的壮志雄心,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矛盾交织使他壮志难酬,梦想幻灭。
正是因为政治和人生的失意,李商隐写下了大量关注社会现实的感怀、咏物、咏史的诗作,抒发了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与苦痛生涯,深刻地反映晚唐破败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生活,极具现实主义意义。
诗歌自汉魏以来至盛唐时由李白、杜甫发展到顶峰。
然而,李商隐的诗歌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的浓艳色彩;既有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又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这些诗歌大都显得含蓄蕴籍、音调谐美、沉博艳丽,富有象征和暗示色彩,开拓了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新领域,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高一个新境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意境。
诗歌表现特色如下:一、情致深蕴,构思细密,表达感情细腻深刻、细腻的感情表达是李商隐诗歌的一个明显风格,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
如历来传诵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廖廖14个字,把那种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以及愈受阻隔愈感到默契可贵和愈有默契愈觉得阻隔难堪的矛盾心理,揭示得极其深刻动人。
再如代表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暮春衰残的景象映衬出两个倾心相爱的人此时的难舍难分,诗人用逆向思维的角度,欲说分别,却从相见之艰难写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评价
摘要:李商隐诗歌在艺术上的特别之处,那就是诗歌语言技巧的精细绵密,情感表达方式的纡徐含蓄,结构布局的敛约回环,意境的深邃朦胧。
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艺术评价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给盛唐和中唐的唐诗以重大的推进,使其再次出现高峰:首先,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
其次,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的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
再次,在无题诗、咏史诗、咏物诗三种类型诗歌的发展上做出重要贡献。
无题诗,在诗歌中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新体式;咏史诗,情韵深长,善于突破“史”的拘限,往更具典型性、抒情性的境界推进,真正进入“诗”的领域;咏物诗,托物寄怀,在物与我、形与神、情与理等类关系处理上做出了新贡献。
诗歌语言技巧的精细绵密,情感表达方式的纡徐含蓄,结构布局的敛约回环,诗歌意境的深邃朦胧。
一、精细绵密的语言
李商隐诗歌语言清丽,词藻华美,句式多变,对仗极为工整。
诗人谴词造句挥洒自如,诗歌中成语典故,民谚俗语,恰到好处。
李商隐的诗正是通过深婉、清丽的语言渲染气氛,表现个性鲜明、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创造出含蓄丰富的艺术意境的,《牡丹》、《春雨》等都是突出的例证。
如咏物诗《牡丹》写道:
锦帷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片片寄朝云。
诗中以卫夫人比喻牡丹初开的艳丽,以越国鄂君形容牡丹绿叶拥裹时红花的娇美;用戚夫人的折腰争舞来描绘牡丹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情态,又用石崇、荀彧两个历史人物的传说来盛赞牡丹的色泽与芳香;最后又化用江淹才尽和巫山神女的典故,抒发自己的强烈感受。
通过“情、色、香、味”的描述,牡丹的情态迷
人,婀娜多姿,使人诵读之后如临其境,如见其花。
又如《春雨》:
怅卧新春白祫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同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这首诗是因春雨怀人而作的,前两句写所爱者分离的失意惆怅,“红楼”二句描写怅卧时回想寻访所爱者不遇而归的情景,颈尾两联既写出相爱之人的互相思念,也写出了相爱无累的苦闷。
全诗借助飘雨迷濛的春雨烘托别离的寥落与深挚的思念。
“红楼”一联不用典故,只用清新明丽的语言把色彩与感觉相对照(红与冷)和雨帘珠箔的自然融会,写出主人公寂寥怅惘的心理状态,极富抒情气氛。
二、纡徐含蓄的表达方式
李商隐的诗,词句婉约,表达含蓄,以情入诗,以典抒怀,假物喻情。
运用丰富多彩的想象,于诗歌意象的构思推陈出新,常在该接处不接,反而去描述与此情此境看似无关的景物,随后再回到整首诗歌此欲表达的情感,使之深化,进而使整首诗回肠九曲,增加了诗歌的跌宕摇曳之态。
如《无题》、《万里风波》等。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辈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诗首句明白如话地点出“来是空言”,指明他想等的人一去不回,说要来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谎言。
按常理,诗人于第二句便应描述他如何哀伤难过、痛不欲生。
但是,李商隐却没有如此接住上一句的向脉走向去写,而写出与相思之情看似无关的“月斜楼上五更钟”,用已西斜欲坠的月牙、黎明前的钟声点明虽然约会之期还在,但你没有来,“我”却在此冷冷清清地等待了一个晚上。
诗人用这
样平常的、看似无关痛痒的语言,使得诗歌抒情曲折往复,接着又在第三句追忆昨夜相思成疾,梦中与情人分别而伤心泪落,渲染相思之苦;而五、六句更上一层,拟想思念之人些时正在闪烁朦胧的暴光下,于香雾迷漫的锦被中托腮独处,也在思恋“我”,用她的相思反衬我的思恋,把思恋的景致描述得淋漓尽致,七八句亦然。
纵观整首诗,不难发现,诗人对相思的描述是一层层加深,从未中断的,然而如上所述,诗人在第二句中写“月斜”、“五更钟”暂停了对相思的描写。
在后几句中却大力渲染相思,使些种感情的表述变得更为深沉,使全诗流动出一种曲折萦回的味道,形成一种曲环幽深的意境。
让读者体悟“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敛约回环的结构布局
在形式上,李商隐诗歌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即喜欢在一句中重复一字以造成意义对照演进,音调回循的艺术效果。
如《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以难以承受的孤独愁苦开始,以对苦难的超越和对人生充满留恋的回首结束。
全诗构思巧妙,时空回环往复。
身在巴山,魂却飞回家园,最后还是回归于羁旅之地。
由今日分离遥想他日欢愉,由巴山凄苦想象西窗温暖,又在西窗重逢的欢愉间回首巴山凄凉的往事,这不仅使得重逢更珍贵,更富有诗意,而且衬托出此时此刻的凄凉,同时又在凄凉之夜为自己孤苦的心灵带来几许慰藉。
“期”字两见,一为人问,一为己答。
“巴山夜雨”重出,一为窗外实景,一为归后谈资。
而以“何当”承前启后,化实为虚,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
这首诗却打破字句重复出现的常规,构成音调与章法上的回环往复,与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往复相互照应,朗朗上口,意味深长。
四、深邃朦胧的意境
李商隐善用典故,常常把细微繁复的意象通过巧妙地剪裁典故而重现出来,构成意境迷离、寄意深微的朦胧之美形成独特的意境,提高诗歌的艺术韵味。
如
《嫦娥》写道:
云海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毁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在这首诗里,诗人借用嫦娥对面的景物落笔,通过景物的变换,借嫦娥的心情来推测,表现、咏叹嫦娥的孤独落寞。
在诗中,作者没有直接言明嫦娥的孤独,只是借助“碧海青天夜夜心”来暗示,这就显得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李商隐的“无题诗”和咏怀诗,构思严密,意境深邃朦胧的风格特点表现得就更为明显了。
这些诗歌主题丰富复杂,含意深邃,悲剧气氛尤为浓厚,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人因聆听弹奏锦瑟产生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等情思,是用锦瑟、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这五个意象传达的。
这些意象是迷离的,又分明有某种象征意义,而究竟象征什么又难以确切地解读。
在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中,李商隐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形象地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感受,蕴含了无穷的生命力,是继李白、杜甫、韩愈之后,再次为诗国开疆辟土的大家。
参考文献
[1]黄世中.李商隐诗选[M].中华书局,2005.
[2]杨柳.李商隐评传[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3]吴调公.李商隐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