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5篇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5篇通过写教学反思,老师们都能从中发觉自身的缺点来加以改正,通过写教学反思把自己教学的阅历连续发扬,下面是范文社我为您共享的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篇1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藏,同学一般想不到从“各位上数的和”去讨论。
上课开头先让同学回顾旧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同学们发觉都只要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就行了,于是很顺当地设下了陷阱:“同学们,那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猜想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索方法,让同学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能较好地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
由于受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有同学很自然猜想到“个位上是0,3,6,9的数肯定是3的倍数”,还有同学猜想“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3,6,9肯定是3的倍数”,能想到这点应当说是了不起的。
本课到这里都很顺当,由于完全在我的预设之中。
下面进入验证环节,先让同学推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3的倍数,再在这些学号中挑出个位上是0,3,6,9的数,通过沟通,同学发觉这些数不肯定是3的倍数。
同学初步发觉了3的倍数的特征与2和5的倍数不同,不表现在数的个位上,那3的倍数毕竟与什么有关系呢?于是进入到动手操作环节。
在此基础上,抽象成各位上数的和,是理解3的倍数特征的关键。
“试一试”是数学的第三步,假如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各位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利用反例进一步证明3的倍数的特征,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随后设计了一系列习题,使同学得到巩固提高。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篇2?3的倍数的特征》是同学在学习过2.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简单理解。
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推断,必需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推断,同学理解起来有肯定的困难。
我打算在这节课中突出同学的自主探究,使同学猜想——观看——再观看——动手试验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了3的倍数特征。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一、教学内容:教材33-34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2、能力目标: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情感目标: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发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2、5倍数的特征及奇偶数的判别2、教学难点:奇偶数的特征四、教法、学法:引导自学;动手实践五、教学过程:㈠复习铺垫1、提问学生来说说自然数和整数的范围及异同2、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说法:4乘5等于20,说出因数和倍数由学困生完成,错误时提问其他学生帮助更正。
㈡板书课题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些数的倍数的特征。
师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
1、出示自学目标A、分别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B、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33页的内容。
按照要求动手做一做,然后思考:(1)通过表格中做上记号的数你能说一说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2) 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 什么是偶数和奇数?5分钟后汇报学习成果。
(师:如有疑问可以与同学讨论,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㈢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㈣自学检测1、先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学成果。
2、出示检测题:第34页的练一练第1题。
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㈤精讲1、学生当小老师来批阅板演,如发现错误,不要擦去原题,在旁边更正2、根据学生板演中出现问题来精讲,突破重难点,适当延伸。
㈥课堂小结:学生自己说收获,老师及时总结并板书重点结论,对于学生没有说到的重难点,可以引导其说出并总结板书。
六、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
2、游戏:我的座位号七、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双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单数)。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课堂总会有生成,不管一节课的教学步骤设计的有多严密、多紧凑,课堂教学中总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成功也有不足:1、导入部分不足之处:应该说导入部分形式单一,显得过于死板,如果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考考老师,用教师的准确判断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由此引出课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探索的问题抛给学生,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进而引导学生说出更大的数字,此时教师仍然能准确判断,于是让学生更为佩服老师,想进行探究的欲望会更浓,接下来的探究过程便水到渠成,课堂气氛也会因此而高涨。
2、重点教学环节的设计成功之处: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先引导学生找出2的倍数,并指导找的方法,然后发现、总结2的倍数的特征。
这样学生有了一个探索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探究方法后,我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了,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也使他们获得了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不足之处:课堂生成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并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必须进入状态,与学生融为一体。
3、教具学具的使用方面成功之处:我利用百数表,把1-100的数字中5的倍数,2的倍数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给学生的感观一个有力的冲击。
2、5的倍数的特征变得更直观,更明显,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不足之处:点找的很准确,应用合理。
但现在想想,如果把这个百数表制成课件,用多媒体演示出来,而且让2和5的倍数用颜色标出,并在变色闪烁的过程中有声音的提示效果或许会更好些。
教学后的思考:(1)是否需要验证发现的规律(2、5的倍数的特征),在哪个环节验证效果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板书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板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特征进行快速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运用特征进行快速判断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3.小组讨论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系列数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的特点。
二、探究2的倍数特征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代表数字,找出该组数字中2的倍数。
2.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数是0、2、4、6、8。
3.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2的倍数,学生快速判断是否为2的倍数。
三、探究5的倍数特征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代表数字,找出该组数字中5的倍数。
2.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数是0或5。
3.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5的倍数,学生快速判断是否为5的倍数。
四、综合探究2、5的倍数特征1.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代表数字,找出该组数字中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字。
2.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同时是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数是0。
3.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字,学生快速判断。
五、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学生快速判断是否为2、5的倍数。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一、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是0、2、4、6、8二、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是0或5三、2、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是0【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让学生掌握了2、5的倍数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需在细节上加以改进。
25的倍数特征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17、18页。
教学要求:1. 让学生经历2、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强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信封和一些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上两堂课,我们学习了数学王国里一些关于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关于倍数的问题。
一、探索5、2的倍数的特征1.游戏:数学王国中的5部队和2部队要召集散落在外的人马,这些人马都在这张百数表中,现在请你们把它们召集出来。
宣布召集条件:5部队要召集的必须是5的倍数(板书:5的倍数),2部队要召集的必须是2的倍数(板书:2的倍数)。
现在请你先在5的倍数上画三角形。
学生动手画,师巡视。
交流标出的数。
追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数的?仔细观察这些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些什么特征?(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2.谈话:5部队的人马召集好了,现在请你把2部队的数找出来,画上圆作记号。
学生动手画,师巡视。
交流标出的数。
追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些数的?仔细观察这些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些什么特征?(板书: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学生可能提到:2的倍数的数是双数,师也给予肯定。
3.现在请你们观察你的这张表,对于你做上记号的一些数,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最后一列,既有三角又有圆圈。
你知道这些数跟2、跟5有什么关系吗?(板书: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他们又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是0)4.初步巩固:学到这里,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判断这些数是2还是5的倍数。
(老师从信封里抽一些数,学生用手势判断,是2的倍数就伸出2个手指,是5的倍数就伸出5个手指。
)有时候顺着抽,有时候倒抽。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33-34页《2,5倍数特征》一课教材分析: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材中设计让学生从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和2的倍数并观察特征的活动。
这样的安排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学生仍处在被安排的被动位置,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积极的投入到探究中,学生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
基于此,本节课从游戏引入2倍数,激发探究愿望,引发学生猜想、验证、总结。
学生乐学、善学,效果好。
学情分析:《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是学生在认识了整数、小数,会计算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继续对数论的研究,这为探索2,5倍数特征奠定知识基础;之前学生还对整数的运算律进行研究,积累一定的推理经验,有助于学生对2,5倍数特征做出判断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因此本节课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的调整了学习内容,创设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归纳、类比、验证等活动自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
(2)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发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等学习数学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和魅力。
教学重点: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或5的倍数。
教学难点: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偶数。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游戏热身,导入新课。
1、学生报数,并记住自己的号码。
2、做游戏:抽取偶数号码2到52,出示在ppt中。
在这些数中,选取3个数,写出一个除法算式。
如:6÷2=3。
3、在数学中你认识“倍”吗?你能结合除法算式说说?你能选取三个数,组成一个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吗?(板书:倍数)(设计意图:报数导入,快速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又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抽取偶数码既引入探究的对象而且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除法算式既复习旧知调动学生对倍数的理解,还是本节课验证自己发现的抓手,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帮助自己理解规律。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3的倍数的特征》是五班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的一个知识点,是在同学已经认识倍数和因数、2和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从数的表面的特点就可以很简单看出——依据个位数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来。
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却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需要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同学理解起来有肯定的.困难。
因而在《3的倍数的特征》的开始,我先复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同学猜一猜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同学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的问题中,得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后被同学补充到“个位上是0—9的任何一个数字都有可能是3的倍数,”其特征不明显,也就是说3的倍数和一个数的个位数没有关系,因此要从另外的角度来观测和思索。
在问题情境中让同学产生认知冲突产生疑问,激发剧烈的探究欲望。
接着提供应每位同学一张百数表,让他们圈出全部3的倍数,抛出问题: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觉,引导同学换角度思索3的倍数特征。
接下来,经过进一步提示,引导同学观测各位上数的和,发觉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
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假如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补充了一些其他的数,如49×3=147,166×3=498等,使同学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还可以任意写一个数,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
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同学认识到:找出某个规律后,还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进行检验,看是不是普遍适用。
为了使同学更好地掌控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课堂练习时,我还把一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经过不同的排列,再让同学判断,以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理解。
北师大版五年级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倍数的特征是五年级数学考试中丢分的重灾区,所以五年级数学教师在讲课前一定要做好2和5的背书的教学设计。
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在观察、猜测、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找出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奇数、偶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归纳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策略:1、在观察、猜测、讨论过程中,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
2、在活动中交流,探索找2和5的倍数方法。
教学过程:一、探索5的倍数的的特征。
1、淡话引入。
2、写几个5的倍数。
分组讨论如何研究5 的倍数的特征。
3、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可以用○、△、等符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组织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5、试一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二、学生小组合作探索2的倍数的的特征。
1、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可以用○、△、等符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组织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3、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
4、“你说我答”二、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练一练:根据2和5的倍数的特征,找出2的倍数,5的倍数,再找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归纳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的特征说明判断。
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能装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
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同学们,自从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东关小学举办了多种活动(课件出示照片),“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一整天”,这就是我们的切身体会。
(1)请你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跳交谊舞的2人一组,跳圆圈舞的5人一组,叠罗汉的3人一组。
(2)下周学校要举行比赛,如果让你选派人数,每项活动可以选派多少人?
得出:跳交谊舞的人数都是2的倍数。
跳圆圈舞的人数都是5的倍数。
叠罗汉的人数是3的倍数。
(板书)
小结:看来,无论选什么项目,我们所选派的人都应该是2、5、3的倍数。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2和5的倍数。
(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
二、合作探究:
(一)、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师:在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多少个?(无数个)我们不可能研究所有5的倍数,怎么办呢?那我们就先来研究100以内的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吧!
2、出示百数表:
(1)、在百数表中用“△”圈出5的倍数。
(2)、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
(四人小组,在组内交流并讨论。
)
学生汇报:
板书:(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3)师:你们都发现了5的倍数与个位有关,那么与十位有没有关系?
(4)举例验证。
(5)刚才我们研究的是100以内5的倍数的特征,那100以上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谁能报一个数我们来试一试。
254是5的倍数吗?
过渡:100以内个位上是0或5的数就是5的倍数,100以上的数也是一样。
(6)现在你能对5的倍数的特征下一个结论吗?
过渡:知道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吗?
(7)、出示卡片: 271、375、240、2357 64300这是5的倍数吗?
(学生判断,说明理由。
)
(二)、探索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请在你的百数表上,用“o”圈出2的倍数,找完后自己研究发现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3)总结得出:2的倍数的个位是0,2,4,6,8。
过渡:知道2的倍数的特征你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吗?
(4)相继出示卡片: 84、215、18、22、703、456、940、57
这是2的倍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5)刚才找5的倍数和2的倍数的特征时,你还有没有其它发现?
学生: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奇数、偶数的认识
过渡:同学们,是2的倍数的数和不是2的倍数的数,在数学中都有自己的名称,请同学们自学数学书第74页,看看它们分别叫什么?学生自学。
(1)学生汇报。
(板书:偶数,奇数)
(2)师:说一说偶数有什么特点?奇数有什么特点?
(3)师: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要看什么?
师:偶数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什么数?(双数)
奇数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什么数?(单数)
(4)出示卡片:请你帮忙分一分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三、练习巩固:
1.请你找一找:
21 ,1,30, 35, 39, 2, 40,
12,15, 60,18,72,85,90。
(1)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偶数都是2的倍数。
()
(2)21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两个奇数的和不一定是偶数。
()
3、□里能填几?
(1)2的倍数:8□,□2
(2)5的倍数:7□,□5
4、小游戏
(1)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站起来
(2)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
全班同学有没有没站起来的?我们研究的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以分为几类?
(3)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4)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5)请学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四、总结汇报: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拓展训练:
1、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2、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3、同时是2和5的倍数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采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大课间活动中各种活动的人数,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有序的观察、比较、讨论、合作等手段,从百数表中探究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进而推广总结出所有自然数中2和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交流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整节课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力求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
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