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_记叙文_记叙文的详略安排
10记叙文之故事详略得当(知识+题目)

故事详略得当一、知识结构一、为什么要详略得当?一篇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有主次安排。
这就需要注意详略。
详略得当才能使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不分主次,详略不当,那么写出的文章就像流水账,啰啰嗦嗦,不能很好地表达主题。
二、详略三病(1)面面俱到(平均使用笔墨,没有详写、略写、不写的区别)(2)主次颠倒(略写的写详了,详写的写略了)(3)毫无节制(详写也要恰到好处,否则就啰嗦了)详写是指对直接表现中心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充分。
三、什么是叙事中的详写和略写略写是指虽与中心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的材料,进行概括式的简略叙述。
四、怎样安排详略详略安排的关键:是根据中心确定材料的主次。
就是说,与中心关系密切的就是重点,要详写;反之就略写。
五、经典回顾之一:《阿长与山海经》1、阿长称呼的来历;2、元旦吃福橘说恭喜;3、教我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4、“切切察察”的毛病5、“谋杀”我的隐鼠6、摆成“大”字的睡相7、“长毛”的往事8、给我买心仪已久的《山海经》这件事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所以详写。
其它事情是对主要内容的铺垫、映衬和补充,所以略写。
依据下列中心,判断上述事情哪件该详哪件该略?(1)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2)批评旧社会农村劳动妇女的愚昧无知和封建迷信;(3)表现农村妇女生活虽苦,但仍对生活有美好的向往;(4)表现农村劳动妇女淳朴、善良、和关心爱护孩子的美德。
鲁迅是如何详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的?你从中获得什么写作启示?写起因:一个远房叔祖引起了我对《山海经》的强烈渴慕;写经过:当没有人理会一个孩子的渴慕时,阿长主动过问《山海经》;写高潮:当大字不识一个的阿长把《山海经》给我买回来时,我霹雳般的全体震悚起来;写结局:我得到了我最心爱的宝书,也重新认识了我的长妈妈。
经典回顾之二:《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记叙文详略安排方法指导

记叙文详略安排方法指导在日常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很少考虑材料详略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往往是了解多的、熟悉的素材就多写,掌握少的陌生的素材就少写;自己喜欢的、能激起情感共鸣的素材就多写,不喜欢的、找不到情感共鸣的就少写。
随性而写、信马由缰,最终冲淡甚至模糊了文章的中心。
如:过几天就是春节了。
但是今年不太巧,因为今年要中考。
我和爸爸妈妈不能回老家和外公、外婆团聚了。
今年也见不到弟弟和我小姨、小姨夫了。
三年前的除夕,在我印象中是最美好的一次团聚。
我们一家,我的舅舅、舅妈还有我的外公、外婆、七姑八姨从全国四座城市汇聚到一起。
当时说不出心里有多幸福。
大家分成了几个小部落聊着喜欢的话题。
最后在新年钟声敲响时点燃了爆竹,拍了张全家福。
而这美好的时光已定格下来了,似流水一去永不复返。
今年,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传达新年祝福。
我登了QQ,和我远在北京的外公、外婆、舅舅他们问了好。
并且和他们聊了很久,察觉外婆似乎比以前又老了。
岁月不饶人啊!过年最希望能和亲朋好友团聚,但特殊情况下,能和他们通通话,聊聊天,我已经相当满足了。
能在新的一年里听到这样“美”的通话声,就是我新年里最伟大的礼物。
——《天下最“美”通话声》点评:上面这篇习作,如果我们将文章标题拿开,将结尾的点题句删去,你能判断出文章的中心内容是“最美通话声”吗?因为写作中的平均用墨,毫无详略之分,导致文章中心内容模糊,主题不鲜明。
那么,下面这篇文章又如何呢?陪伴了我三年的索索今天早上死了!索索是我初一时从夫子庙买回来的一只仓鼠,我给它起名叫索索。
从那时起,它就一直陪伴着我,给我带无穷的快乐。
记得那次,它偷吃了豆子,藏在腮帮子里,然后眨巴着两只大眼睛无辜地瞧着我,见我佯怒的神色,它不惊不怖,最后竟然伸出前爪搭在我的手上,嘴巴在我的手指上摩挲着,妄图从我这里再次讨得美味的食物,那乖巧的样子,让我又好气又好笑。
心软了的我忍不住抓起一把豆子,任由它从我手掌中汲取美食,暖暖的、湿湿的嘴巴弄得我掌心发痒,咯咯笑个不止。
谈记叙文的详略处理

忧 ;鹤胫虽 长 ,断之则 悲” 。 : 者相 辅相成 ,选择什么手法来完成人物形 象 的塑造 ,用 什么手段 来深化 主 旨, 是 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 ,并没有一定
一
的精神状态 ,沉重的精神负担以及他 们 两人之间 “ 可悲的厚障壁”全表现
H ; 米
之规 ,要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处理。 0
驾驭语 言 的才能。以下选取三例稍 加
记叙文的详略处理
鲁迅川 “ 眼 睛”的手 法,传 神
地发掘生活的本质 , 揭示 了生活 深处 的 奥秘 ,捕写 了人物 形象 的精 神 世 界 。他有 时惜 墨 如金 ,甚 至不 著 一 字 ,便尽得 风流 ,如大家熟 悉的 《 故 E 》 这篇散文诗似的小说 ,不仅 给我 们描写丁神奇的大 自然景色 ,而且刻
本质 , 揭示生 活的奥秘 ,短短几个 字 就光彩四溢 。使读者不得不惊 叹作 者 说 。 明。 惜墨如金 “ 画眼睛”
洒 ,数万 言之多 ,渚葛亮时 隐时现 , 藏头露尾 ,欲 出又隐 ,设层层 关卡 , 埋道道悬念。徐庶 出场是诸 葛亮 场 的第一步铺 垫,从他 身上 _ 【 1 I 以窥见 孔 明能知千古 ,胸怀韬 略,腹有 良谋 的 贤相背景 、接下去 . 作者 又以大 量的 笔墨泼洒到刘玄德三顾茅庐 之上。第
们散茴香豆的时候 ,作者写道 : “ 孩
“ 运用脑髓 ,放 H { 眼光”的智慧 ,也
要有大局观 ,要有罗丹砍手的气 魄
分 明 的叫道 : ‘ 老 爷 !…… ” ’
子们吃完豆 ,仍然不散 ,眼睛都望着 碟子 。孔乙 己着了慌 ,伸开五指将碟 子罩 住 ,弯腰 下 去说道 : ‘ 不 多了 , 我 已经不多 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 , 自己摇头说 , ‘ 多不 多 !多 乎哉? 不多 也。 ’于 是这一群 孩子便都 在笑 声里 走散 了。 ”这里 “ 不多 ”一 语共 用 了五次 。但是 ,这种重复不仅不显 累赘 ,反而令人觉得恰如其分。因为
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得当、主次适宜

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得当、主次适宜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2018年第12期【训练题目】父母唠叨,老师教诲,长辈关爱,同学相伴,朋友影随,点点滴滴都渗透着生活的温暖。
而我们往往对当下的温暖视而不见或不能喻之于怀。
往往在时光飞逝之后,人们方能懂得其弥足珍贵的内涵。
请以“懂”为话题,写一篇情感真挚的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作文指导【技法指导】写作虽贵“真”,但并不等于只能对生活进行重现,因为写作毕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匠心对生活进行选择剪切,对素材进行组织衔接。
而这选择剪切、组织衔接就是对文章节奏疏密、篇幅详略、内容主次进行权衡和把握的过程。
但是在写作中,有些同学处处平均用力,无所倚重,结果硬是把八百字的文章写成了流水账。
读来平淡无奇,让人不知所云。
即使生活的每个细节都美好得让我们忍不住倾心记录,但落笔时还是要懂得割舍,懂得在细节中分出主次,在笔法上分清详略。
详,细密完备。
在记叙文中则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细致描写,对景物或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等进行精心描摹,对事情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状态进行完备记叙。
可以进行全方位细笔工描,也可择其一点进行特写。
略,简洁明了。
文章中有些内容,虽不是主要内容,但通过简洁的文字对文章内容进行必要的交代说明,会让记叙的内容更加完整明了。
详与略犹如情深意笃的姊妹,详虽泼墨如云却得益于略的谦和恭让,略虽惜墨如金却离不开详的洒脱有节,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擎起文章中心。
那么文章的详略主次到底该怎样确定呢?一、以文章主题为导向我们的创作目的不同,详略主次就会有很大差异。
例如《游褒禅山记》的第一、二段,以王安石的文笔,可以尽情描摹褒禅山之秀奇,但为什么作者略此而主要写考证而发现山名沿革之谬、游历而生半途而废之悔?联系主题,我们不难明白:作者对山间美景惜墨如金正缘于他创作的意图,即由谬而思深思慎取,由悔而思尽志穷力。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作者:牟维和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21年第46期技法导入园艺工人修剪盆景时,会根据美感修剪掉旁逸斜出、无关紧要的枝桠,保留最具美感的部分。
写作同理,我们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保留那些最能凸显主题、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而与主题联系不紧密、叙述不精彩的同类素材应适当删减,以收到详略得当、中心分明的表达效果。
换言之,详写就是把主要内容(重点内容)细致、完整地描写出来,但注意不是如流水账一般事无巨细地全部交代,而是只突出重要或中心内容;略写是对次要内容用较少的文字简单叙述,不需要展开来详细叙写。
在写人的文章里,对主要人物的外貌、行为事迹以及要表现的思想品质等要详写,对次要人物的描述则略写;在叙事的文章里,事情的经过、发展、变化等要详写,事件的背景等铺垫的内容要略写;在写景的文章里,景物特点是重点,景物特征要详写。
安排详略时应注意:1.叙述同一件事情,可以根据事情发展的节奏(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来组织,将其中的重点环节,如发展或高潮部分加以详写,而对开头或结尾进行略写,这样能凸显事件的精彩部分。
2.叙述多件事情时,要对素材进行筛选,将其中最能彰显主题思想的部分进行详写,而将同类题材或者与主题关联不大的事件一笔带过,切记不要占据太多的笔墨。
我写我秀藏在心中的回忆◎耿涵哲小时候的老家,天高、云淡、风轻,一切皆好。
风停水静,青山浮在水中,几朵路过的云悠闲地躺在水上打着盹儿,太阳慵懒地挂在枝头,望着人间烟火袅袅升起。
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一幅画。
老家门前有一片药地,里面是姥爷自己种的药材,地方虽然不大,却总能找到很多常用药材的身影。
大部分药材都能开出极美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药地俨然成了一片花圃。
药地旁的池塘中,出水的荷花像一把把奥运火炬,含苞待放。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走在青石板铺成的羊肠小路上,准备找姥爷玩,一声“姥爷”还没喊出口,他便从药地中钻了出来。
语文记叙文的要素顺序及线索总结

语文记叙文的要素顺序及线索总结记叙文是语文阅读题的一种类型,记叙文的雅俗、顺序、线索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好这些,才能更好的做记叙文阅读题。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语文记叙文的要素顺序及线索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语文记叙文的要素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一般都要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
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记叙文,对这六个要素都务必写明,在有的文章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就不必非写出来。
也就是说:有些要素虽然没有写明,文章中也已经具备了。
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把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由材料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宗旨。
那么,怎样把握时间和地点要素呢?1、连续的时间和地点要注意整体过程,找出这些时地间的内在联系。
2、注意背景知识,把时间、地点要素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怎样把握人物要素呢?一般的记叙文,内容比较单一,人物要素容易把握。
但在复杂的记叙文中,作者着墨较多的往往不止一个。
分析人物要素就显得比较困难。
其方法是:1、弄清各个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
2、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在阅读时,理清线索,抓住全文梗概,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特意去写这一人物,为什么要安排另外的人物等。
怎样把握事件要素呢?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阅读记叙文的基础。
但是,仅仅了解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并不能说是把握住了事件这个基本要素。
真正地把握还包括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
具体方法是:分析文章的选材与材料的详略安排情况,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倾向。
也就是,看看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事来写,为什么对此详写对彼略写,这件事表现了什么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并非写了一件事,而是写了多件事。
对于这类文章可采用:光概括每一件事的内容及倾向,然后事事相连,看看总体上写了那些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详略得当的布局策略

记叙文详略得当的布局策略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决定整篇文章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一个合理的布局策略可以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更深入地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详略得当”的布局,既不使文章冗长杂乱,又不使信息匮乏呢?引言引言部分通常是记叙文的开端,它可以用来引入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引言中,作者可以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引出故事的主要人物或事件,让读者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事件的呈现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作者需要注意把握故事的起承转合,适时揭示关键事件,塑造人物形象。
虽然详略得当的原则要求在叙述事件时避免冗长,但也要保证情节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通过适当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
高潮的呈现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作者可以适当加大笔墨的力度,提升故事的紧张感和情绪冲击力。
高潮部分往往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对话,突显故事的主题和冲突,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结局结局是整个记叙文的收尾部分,它给读者留下的最后印象,也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时刻。
在结局部分,作者可以对故事进行总结,强调主题,也可以展望未来,为故事留下一些悬念和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总结记叙文的详略得当的布局策略需要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把握好节奏和节制,避免冗长而不必要的描写,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张力。
通过引言、事件的呈现、高潮部分和结局的设计,使记叙文既不显得空洞乏味,又不让读者感到信息过于碎片化和重叠。
只有在精心设计的布局策略下,记叙文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引起共鸣,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以上是关于记叙文详略得当的布局策略的一些探讨,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愿您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创作出更加生动有趣的记叙文作品。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

(二)、事详人略法
• 这种方法适用于把事件作为主要记叙 对象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事是重点,着 眼点在事情的过程上;不着力去刻画人物, 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 而不是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徐,记叙一件事, 悟出一条人生道理。
又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
详写
略写
• 详写是指对直接表现中心的主要材 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 墨,写得充分。
• 略写是指对不是直接表现中心的材 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简略描 述。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
写文章为什么要安排详略呢?
•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艺 术家巴尔扎克的艺术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 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原来是被艺术家罗丹 用斧头砍去了。那么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 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 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 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反 复地把雕像看了个够,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 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重叠起来,放在胸 前,十分逼真。学生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 老师,我从来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 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 一角,提起大斧,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安排的原则
• 详略安排的总原则是:根据表现中心思 想的需要确定详略。 确定详略有“三爱”: 一是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要 “偏爱”,当详写; 二是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一般材料,要 “关爱”,当略写; 三是对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要“割爱”, 舍掉不写。
• •
•
•
哪些地方详写?
• 1、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的材料,要详 写; • 2、在写事的文章里,事情的主要片段(能 突出事件的意义),要详写; • 3、在写人的文章里,主要人物要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