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生产与运作管理12-质量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主编:张群___课后答案第五章

作业五成绩一、简答题1、工作设计应考虑哪些因素?1)劳动分工与专业化2)工作设计中的心理因素3)人体测量因素与生理因素4)工作扩展与工作轮换5)团队作业6)柔性作业2、作业研究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削减时间、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浪费,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3、正常时间与标准时间有何区别?。
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观测时间指的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一般而言,公式表示为:标准时间 = 正常时间×(1+宽放率)正常时间 = 观测时间×平均发生的频率×绩效评价因子二、选择题1、在运用作业研究的四种技术时,首先应考虑采用( A 取消)的可能性。
2、绘制工艺过程顺序图的目的是( B 分析零件的生产过程)。
3、绘制人-机活动图的目的是( D 分析人和机器的工作情况)。
4、绘制物流图的目的是( C 分析制品的运行路线)。
5、作业研究的内容包括( D 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
三、计算题1、银行经理想确定出纳员工作和空闲时间放入百分比。
他决定使用工作抽样方法,他的初始估计是出纳员有15%的时间空闲。
为了达到94.45%的置信度,且结果误差不超过4%,应该进行多少次观测?zα/2=1.9 p=0.15 e=0.04n =(1.9*1.9*0.15*0.85)/(0.04*0.04)= 2882、生产主管想确定工作区域内一台机器的空闲时间。
他决定用工作抽样方法,他的初始估计是机器有20%的时间空闲。
为了达到98%的置信度且结果误差不超过5%,应该进行多少次观测?zα/2=2.3 p=0.2 e=0.05n =(2.3*2.3*0.2*0.8)/(0.05*0.05)= 3393、为了制定新的时间标准,对当前的工作进行了一项时间研究。
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

⽣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篇⼀:⽣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标。
3.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量⼤批⽣产与单件⼩批⽣产各举⼀例,并说明其特点。
4.v型、a型和y型企业各⾃的特点是什么? 5.需求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规律? 6.举例说明订货型⽣产与备货型⽣产的特点。
7.劳务性运作与制造性⽣产有哪些不同? 8.什么是服务型制造?9.假如你要创办⼀家⽣产彩⾊电视机的企业或者创办⼀家医院,你将会遇到哪些⽣产运作管理问题?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12.订货型⽣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6.准时性是组织⽣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制造、⽣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 c)运作、⼈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 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量⽣产运作?a)飞机制造 b)汽车制造 c)快餐 d)中⼩学教育e)学⽣⼊学体检 3.下列哪项不是⽣产运作管理的⽬标?a)⾼效b)灵活c)准时 d)清洁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产,加⼯装配式⽣产的特点是: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 c)有较多标准产品 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 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型企业 b)v型企业 c)t型企业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6.按照⽣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a)⼤量资本密集服务b)⼤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a)⽣产率难以确定 b)质量标准难以建⽴ 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 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a)供⽅之间竞争激化 b)价格下跌 c)出现回扣现象 d)质量和服务⽔平下降 e)产量减少第⼆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思考题:1.什么是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2.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与职能策略之间有什么联系? 3.从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中能得到什么启⽰? 4.⽣产运作战略如何保证经营战略的实现? 5.⽣产运作总体策略包含哪些内容? 6.产品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7.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设计⽅⾯有哪些策略? 8.⽣产运作系统设计有哪些重要决策?判断题:4.事业部战略⼜称为经营战略。
生产运作4天津师范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讲义自创

31 27
6西格玛
波动 3.4/百万 DMAIC
2003年,丰田汽车公司获利81. 3亿美元,比通用、 克莱斯勒、福特3家公司的获利总和还要 高,同时 也是过去10年所有汽车制造商中年度获利最高者。 该年度,丰田的净利润率比汽车业平均水准高8. 3倍;
提问:请问丰田的资产负债率多少?
39
10级研究生讲义
丰田惊人的开发和质量保证能力
丰田的产品开发流程是全世界最快速的,新客车与卡车的 设计耗时不到12个月,而其他竞争者通常得花上2一3年。
2003年,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召回率比福特汽车少79%, 比克莱斯勒汽车少92% ,汽车购买者最常阅读的杂志《消费 者报告》2003年一项研究-从过去7年所有汽车制造商生产 的车款中,评选出最值得信赖的38款车,其中,丰田/凌志 就囊括了15款车,通用汽车、奔驰、宝马等,没有一款车 跻身这38名之列;丰田没有一款车被列入“应该避免购买” 的名单中,福特汽车有不少车款被列入此黑名单,通用汽 车公司出厂的车款中有将近50%人选,克莱斯勒车款被归 属此类者更是超过50%。
世界级企业对质量的关注2
通用电器公司的质量计划借鉴于摩托罗拉公司,该计 划涉及为期4个月的统计学及如何才能提高质量方面 的课程,用于培训黑带人员。培训以后,这些 “黑 带”们在公司所属的工厂内调查和了解质量情况,并 确定质量提高的具体 项目。威克曾告诫年轻的经理 们,除非他们被选做黑带,否则他们不会有太大的前 途。公司已经培养了2 000名黑带,计划在年底增加 到4000名,到2000年,黑带人数将达到10 000名。 总之,通用电器公司在培训、计算机系统等方面投资 了数百万美元,以运行其质量控制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1. 什么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是指组织和管理生产和运作系统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它涵盖了生产、运输、库存、供应链、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以及改善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目标如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
•降低成本:通过控制资源的使用和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优化资源利用: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改善顾客满意度:通过及时交付、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
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关键活动有哪些?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关键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划与预测:制定生产计划和预测市场需求,以满足客户订单。
•产品设计与开发:研发新产品,并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
•生产过程管理: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交付时间。
•供应链管理:管理供应商、仓库和配送系统,确保物料供应和产品配送的及时性。
•质量管理:制定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成本控制: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确保生产活动能够以最低成本进行。
•绩效评估:评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绩效,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4.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有哪些?生产与运作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全球化竞争、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的市场需求、资源不足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转型数字化: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实时监控生产过程。
•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物料供应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灵活生产:采用柔性制造系统和流程,使生产线可以快速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件之一

• 有利于生态:环境能吸收 • 有利于战备:核电站 污染源不能投在城市
57
2 厂址选择的方案及程序
厂址选择的方案 决策者在选址规划时通常会考虑以下
三种选择方案: 1.扩展现有工厂(有足够空间,商
业销售中心); 2.新建地点(必须进行量-本-利
A事业部战略 B事业部战略
C事业部战略
营销战略 R&D战略 生产运作战略 财务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
25
▪ 生产战略评估
定性评估准则 定量评估指标
26
2020/12/10
27Biblioteka 2020/12/1028
2020/12/10
29
▪ 生产率、竞争力和战略
生产率与资源有效使用相关,竞争力与一 个企业与同类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优势程度, 而战略则影响到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计划。
40
1 新产品的概念 新产品的概念
所谓新产品是指在原理.结构.性 能.材质.用途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 具有新的改进或新创造的产品。当然, 新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41
2 产品寿命周期的概念
概念:
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分界点是根据产 品销售情况.盈利情况以及市场情况综合面确 定的,但最重要的定量指标是产品的销售增长 率(%)= (T+1期销售收入-T期销售收 入)/T期的销售收入×100%
1995-
资本经营型—资本价值形 态经营,追求净现值
18
➢ 基本概念 ➢ 产品战略决策 ➢ 产品竞争策略
19
1 基本概念
使命(Mission)
• 指企业组织存在的原因和基础, 是由该组织 的业务性质所决定。
《生产与运作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生产与运作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和非制造业的服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包括对运营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本要求: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了解现代企业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上面临的新挑战;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分析。
三、考试内容:(一)绪论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质、目标,生产类型的划分,生产运作战略,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新特征。
(二)新产品研究与开发了解新产品研究和开发的必要性,掌握新产品及其研究与开发工作程序,并行工程。
(三)生产系统设施的选址与布置了解设施选址影响影响因素及程序,掌握设施选址的方法、设施布置的原则和基本类型,了解工艺专业化的布置方法(物料运量图法、作业相关图法)。
(四)流水生产线的组织掌握流水生产线的特征、形式和组织条件、单一产品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多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了解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含义及特点、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
(五)工作研究掌握工作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了解方法研究的基本技术,掌握测时法和工作抽样法。
(六)生产与运作计划了解生产计划系统的层次、年度生产计划主要指标、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滚动式计划方法、生产计划图表法;掌握生产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核定方法;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的期量标准(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在制品定额法、累计编号法),了解生产作业控制的内容和程序。
(七)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了解库存控制系统的构成,掌握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生产批量模型、价格折扣模型,掌握MRP的原理、了解其流程、关键要素、掌握MRP的计算过程,了解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Chap1 运营管理概述

1-18 运营管理概述
模型
模型是对现实的一种抽象
– 实物 – 图表 – 数学
Tradeoffs
模型的优缺点?
1-19 运营管理概述
模型的优点
易于使用,花费少 要求使用者对信息进行组织 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增强了对问题的理解 能够分析“假设分析”问题 明确目标 评价的一贯工具 借助数学解决问题 标准化格式
医生、护士 医院设施 医药 实验室 展示、商品 营业员
恢复健康的病人
百货商店
顾客
满意的顾客
1-8
运营管理概述
产品 和 服务?
有形的产出
活动
1-9
运营管理概述
产品生产 vs. 服务
产品的生产 – 有形的产出 服务 – 一种活动 服务工作类别
政府 批发/零售 金融服务 医疗 私人服务 企业服务 教育
如何识别关键的少数要素?
1-23 运营管理概述
企业组织三个主要职能的交互
运营
财务
营销
1-24 运营管理概述
运营职能与辅助职能
工业工程
配送
维护
采购
运营
法律
人事
公共关系
会计
管理 信息系统
1-25 运营管理概述
运营管理的历史演变
产业革命 (1770’s) 科学管理 (1911)
大量生产 可互换的零件 劳动分工
服务
看不见的 多 低 高 低 难 少 少 较难 不经常
高
易 多 多 较易 经常
生产率测量
交付顾客前解决质量问题的机会 库存 评估 取得专利情况
High
1-12 运营管理概述
2023国开形考任务《生产运作管理》(36)

2023国开形考任务《生产运作管理》(36)
一、考试说明
本次考试为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形成性考试,共计36道题目。
考试内容涵盖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实践案例。
二、考试安排
1.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3小时,具体考试日期和具体开考时间将由教务部门统一安排通知。
2. 考试地点:考试地点为国家开放大学所在校区的指定考场,具体考场信息将在考试通知中说明。
三、考试内容
1. 考试题型:本次考试包含多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2. 考试范围: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研究的全部内容,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生产过程及其组织
- 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 供应链管理
- 项目管理
- 运营策略和改进
四、备考建议
1. 复课程教材:认真复课程教材,掌握重要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多做题: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3. 分析案例:阅读实践案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注意时间管理:考试时间有限,请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祝您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有特性: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而
非赋予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要求:指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 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质量术语中的要求除考虑满足顾客需求外,还应考虑组织自身利益 、供方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多种需求。
检验频度主要依赖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非受控状
态的比例或拟检查批量的大小。
对一个稳定的生产过程就不需要重复进行检验; 而对一个非稳定的或近期有质量问题的生产过程
,就要加大检验频度。
检验点的确定
原料或外购件入库前。 成品出厂前。 高附加值操作之前。 在不可逆工序之前。 在一道覆盖性工序之前。
12.2 工序质量控制的工具与方法
在实际质量管理活动中,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有七种,即
“QC七种工具”:
核查表
分层法 帕累托图 因果分析图 直方图
散布图
控制图
(一)核查表
核查表又称统计分析表或调查表,是用表格形工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
略分析的一种方法。有两种常用的核查表: 缺陷位臵核查表:将所发生的缺陷标记在产品或零件简略的相应位 臵上,并附以缺陷的各类和数量记录,以直观地反映缺陷的情况。 不合格品分项核查表:将不合格品按其种类、原因、工序、部位或 内容等情况进行分类记录,能简便、直观地反映出不合格品的分布 情况。
(六)散布图
散布图是对两个变量之间关联性的一种描述。两种变量间
的相互关联性越高(正的或负的),图中的点越趋于集中 在一条直线(或曲线)附近。相反,如果两种变量间很少 或没有相关性,那么点将完全散布开来。
(七)控制图
控制图可以用来检验某一工序,以判断该工序的产品特性
值分布值是否是随机的。另外,控制图还能被用来确定质 量问题发生的时间以及引起质量差异的原因。
现场检验
可避免外来因素的影响 可以很快得到检验的结果
检验设备、试剂、操作规程或人员有一定的限制。
三、统计质量控制
统计质量控制就是应用统计抽样原理,抽取一部
分产品(零件),对这些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给 予数量测定,并经过统计分析来判断产品质量的 情况和趋向,借以预防和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
陷数等质量特性来控制产品质量。
P-图:用于控制产品的不合格品率
好或坏 通过或失败
工作或不工作
C-图:用于控制产品的缺陷数,如:
擦痕、碎裂、凹陷或每件产品上的缺陷数
单位距离的面积上的裂缝或瑕疵
单位体积(如平方米)内的细菌或污染物数。 单位时间内的呼叫、抱怨、失效、设备故障等
极差控制图又称R控制图,用于检查生产过程的散差。
n
2
1.880 3.267 0
3
1.023 2.575 0
4
0.729 2.282 0
5
0.577 2.115 0
6
0.483 2.004 0
7
0.419 1.924 0.076
8
0.373 1.864 0.136
9
0.337 1.816 0.184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组织为产品质量能够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
达到顾客满意而开展的策划、组织、实施、控制、检查、审 核和改进等所有相关管理活动的总和。
质量管理主要包括: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质量方针应符合组织的中长期规划,
切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应依据质量方针,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 分别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十二章 质量管理
本章内容要点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质量管理原理 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 质量检验 统计质量控制 工序能力分析 ISO9000:2000族标准
质量管理新发展
12.1 质量与质量管理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特性:用于识别与区别一个对象的、可描述或度
界内没有排列、分布方面的缺陷 7个以上的点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 侧
7个以上的点连续上升或下降
点呈现出周期性变动
是否有出现在界外的点
计算特性值控制图
计算特性值控制图的管理和控制对象为长度、重量、时间
、强度、成分及收缩率等连续量。
均值控制图
用于检查生产过程的中心变动趋势。
极差控制图
时间 星期一 8:00 – 9:00 9:00-10:00 ° ° ° 15:00-16:00 同类缺陷总计 次数 缺陷类型
遗漏标签
贴偏标签
油墨污迹
脱落和卷曲
其他
各类缺陷总计 次数
(二)分层法
把性质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
进行比较分析。依据实际情况,可作出以下分层:
对操作人员:可按工人的技术级别、工龄、性别、班次等进 行分层; 对设备:可按不同型号、不同工具、不同使用时间等进行分 层。 对工作时间,可按不同班次、不同日期过行分层。 对工艺方法,可按不同工艺、不同加工规程等进行分层。 对工作环境,可按不同工作环境、使用条件等进行分层。
工序能力评价 工序能力过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工序能力充分 工序能力尚可,但接近1.0时要注意
IV V
工序能力不足,需要采取措施 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12.3 ISO9000:2000族标准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委员会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简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 标准化组织之一。(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上另 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 由ISO/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叫ISO9000 族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代号
TC-技术委员会
176-分委员会,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SC1-第一工作小组(概念和术语)
SC-工作小组
SC2-第二工作小组(质量体系)
ISO9000:2000族标准的产生背景
1986年发布ISO8402《质量——术语》; 1987年发布ISO9000、ISO9001、ISO9002、ISO9003、ISO9004
10
0.308 1.777 0.223
11
0.285 1.744 0.256
12
0.266 1.716 0.284
13
0.249 1.692 0.308
14
0.235 1.671 0.329
15
0.223 1.652 0.348
表12-2 控制界限参数表
计数特性值控制图:p控制图
计数特性值控制图主要以不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率、缺
1994年完成第一阶段修订(有限修改):即1994版ISO9000族标准
产生质量散差的原因(5M1E)
偶然性原因 必然性原因
SPC实现了三个转变
事后检验为主到事前控制为主 定性描述为主到定量分析为主 控制产品为主到控制过程为主
控制图及其原理
统计质量控制的主要工具是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按时间顺序描点作出的有关产品质量的样本
统计量图形。
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
质量策划:编制质量计划,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 质量目标。 质量控制:为满足质量要求而对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上述两方面的 诸因素进行控制以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保证:组织针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对自身在产品质量形成 全过程中某些环节的质量控制活动提供必要依据,以取得信任。
质量改进:组织不断增强不满足质量要求方面的能力。
工序能力分析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的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是衡
量工序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
影响工序质量的六个基本因素:5M1E
材料(Material) 设备(Machine)
方法(Method)
操作者(Man) 环境(Environment)
测量(Measurement)
(三)帕累托图
帕累托规律:任何事件都遵循“少数关键,多数次要”的
客观规律。
(四)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又称鱼刺图或石川图,该方法以质量特性作为
结果,以影响质量的因素作为原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 系表示因果关系。
(五)直方图
直方图是描述数据变化的一种主要工具。通过直方图可以
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以及工序是否处 于受控状态,还可以进一步对总体质量情况进行判断。
产品质量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
动。
产品:过程的结果。通常包括以下三类通用的产品类别:
硬件:有形产品,通常包括可计数的物品和流程性材料。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以方法、论文或程序 的形式存在。
服务: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至 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信息的传授。 为顾客创造氛围,如提供食宿条件。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朱兰“螺旋曲线”
朱兰“螺旋曲线”反映了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
观规律。
保养使用 零售批发
朱兰的质量管理三元论
质量管理三元论(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核心
是不断改进质量。为此,朱兰提出了质量改进的十个步骤:
阐明改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明确改进目标。 组织人员实现确定的目标。
检验 生产
销售
供应单位
采购 制定 工艺 市场 研究
服务
用户
产品 研制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费根鲍姆“TQM”
费根鲍姆把全面质量管理 (TQM)定义为:“在充分满足顾
客要求的条件下,在最经济的水平上,进行市场调研、产 品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活动,并把企业各部门有 关质量管理的活动构成一种有效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