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

合集下载

液体菌种栽培金针菇技术

液体菌种栽培金针菇技术

大连富森科技有限公司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九)2010年4月10日第二章栽培管理技术四、金针菇栽培技术金针菇栽培技术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现将我训基地的金针菇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金针菇大多数属低温型品种,菌丝在3℃~34℃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

子实体形成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5℃,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2℃,最高不超过21℃。

据此,金针菇一般适宜在10月份至翌年3月上旬栽培出菇。

二、培养料的配制培养料以木屑和米糠为宜。

木屑以细碎的杨柳木屑最为合适,使用前,最好要经过1年以上的堆积处理。

在堆积过程中要经常浇水,保持木屑潮湿,以除去木屑中对菌丝生长有害的物质。

木屑的粗细比例要合理:一般直径2~3mm的占20%,1~2mm的占40%,1mm 以下的占40%,粗木屑多,培养基易干,细木屑多,通透性差,影响菌丝生长速度。

米糠中含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养分,但含淀粉多的米糠和脱脂米糠已经变质,尽可能不用。

木屑与米糠的容积比为3∶1,每m3混合料加水350kg左右,培养料含水量63%。

培养料要搅拌均匀,使之充分湿润。

三、装瓶灭菌用850mL的塑料瓶装料,大约每瓶装料350g。

培养料表面要压实,并保证每瓶装入的培养料相等,松紧一致,高低一致,这是将来发菌一致,出菇同时,菌柄长短一致的前提。

瓶盖封好后,要立即进行灭菌处理。

放置时间过长(夏天2~3h)就会发酵,灭菌后的培养基变黑,这种培养料发菌慢,产量低,灭菌可采用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

常压灭菌,料内温度达98℃以上后维持4h;高压灭菌,料内温度达120℃70min,灭菌结束,瓶子趁热放在经消毒的冷却室中,冷却至25~20℃,及时接种。

液体菌种栽培金针菇一般都是用17*33的塑料袋,机械装袋,装料17-20cm高。

装袋时料中间打孔,用塑料棒或无棉盖体封口。

灭菌同上。

金针菇栽培技术

金针菇栽培技术

金针菇栽培技术: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别名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

白蘑科金针菇属。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

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

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

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

金针菇栽培方法有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两种。

1.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

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1)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0℃,最佳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18℃,以12~13℃生长最好。

温度低于3℃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现畸形菇。

人工栽培应以当地自然气温选择。

南方以晚秋,北方以中秋季节接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

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

江南诸省通常以10~11月间接种,经过1个月左右发菌培养,到11~12月间进入出菇。

高海拔气温较低的山区和长江以北各省,可提前在9月接种,11月出菇;也可以在早春接种,加温发菌春季长菇。

低海拔的平川地区,应适当推迟接种。

为了解决夏季金针菇市场需求,可以利用冷库生产金针菇。

(2)栽培场所。

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

发菌阶段要求场所保温、通风、干净。

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金针菇种植方法

金针菇种植方法

金针菇种植方法
金针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食用菌,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将介绍
金针菇的种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种植基质。

金针菇的种植基质主要有玉米秸秆、稻草、木屑等,我
们可以根据当地资源情况进行选择。

选用质地松软、通风透气的基质,有利于金针菇的生长。

接着,进行基质的消毒处理。

将选好的基质进行蒸汽消毒或者化学消毒,以杀
灭基质中的病菌和杂草种子,为金针菇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然后,进行菌种接种。

选择优质的金针菇菌种,进行均匀的撒播或者混合搅拌,将菌种与基质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压实,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扩散。

接下来,控制适宜的温湿度。

金针菇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摄氏度,湿度在80%左右为宜。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控,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随后,进行适时的通风和喷雾。

金针菇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通风和喷雾,以
保持基质的湿度和氧气的供应,有利于金针菇的生长和发育。

最后,进行及时的采收和管理。

金针菇生长周期较短,一般为15-20天左右,
当金针菇菌丝覆盖整个基质表面时,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后要及时整理基质,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为下一轮的生长做好准备。

总的来说,金针菇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细节和及时的管理。

希望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金针菇的种植方法有所了解,可以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祝大家种植顺利,丰收满满!。

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金针菇的生长发育主要分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

无论哪个生长阶段,其生长发育都需要满足一定的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酸碱度等条件才能完成。

但是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要求又有所不同,尤其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只有按着它的生长发育规律,加以调节和控制,才能生产出符合商品要求的金针菇,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l)营养
金针菇是木腐菌,能够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

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棉籽壳、玉米芯、稻草、麦秸、木屑等均可用来栽培金针菇。

但是在所有这些原料中,棉籽壳是栽培金针菇最好的营养料;玉米芯等其他农作物秸秆也可栽培金针菇,但需加入一定量的辅料(如米糠、麸皮、饼粉等),才能获得满意的产量;利用木屑栽培时,木屑越旧越好,并经过发酵后再用,因为金针菇分解吸收木材内营养的能力较弱。

(2)温度
金针菇属低温型菇类,耐寒性强,是食用菌中最耐寒的种类,菌丝在零下20℃亦能存活。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0℃,适宜的温度是22℃-24℃,最佳温度是23℃;5℃以下菌丝生长极为缓慢,25℃以上菌丝生长受阻,30℃以上菌丝停止生长。

子实体形成与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17℃.适温为8℃-12℃,低于8℃子实体生长缓慢,低于3a菌盖变色并出现畸形菇。

黄色品种高于17℃、白色品种高于14℃
1。

金针菇的栽培实训报告

金针菇的栽培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金针菇栽培实训,了解金针菇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管理方法,掌握金针菇栽培的全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农业生产的认识。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1月15日三、实训地点XX农业科技示范园四、实训内容1. 金针菇的生长习性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目,口蘑科,是食用菌中的一种。

金针菇喜冷凉湿润的环境,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在7~30℃,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温度范围在3~18℃,以12~13℃生长最好。

金针菇属于好气性真菌,对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较为敏感。

2.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1)菌料配制本次实训选用棉籽壳、麦麸、玉米面、石膏粉、过磷酸钙和白糖等材料进行菌料配制。

具体配比为:棉籽壳100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2)装袋灭菌将配制好的菌料装入专用菌种袋中,松紧适度,封紧袋口。

采用常压灭菌,将菌袋放入常温锅中,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

(3)接种培育灭菌完成后,待菌袋冷却至室温,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下,用接种铲将菌种块从菌种瓶中挖出,移入栽培菌袋内,然后放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

(4)环境管理菌丝培养期间,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6℃,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避免直接对着菌菇喷水。

待菌丝长满后,打开菌袋进行搔菌,刺激出菇。

(5)出菇管理当菌蕾形成后,进行再生管理,促使菇蕾密度增大。

套袋或盖报纸,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小气候,有利于金针菇生长。

菇长至4-5厘米高时,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场地湿度在80-90%,温度在8-14℃。

菇长至15-20厘米高时即可采收。

3. 金针菇的栽培管理(1)温度管理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发育的最佳温度分别为23℃和12-13℃。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当地自然气温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

(2)湿度管理金针菇生长过程中,湿度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平菇、灵芝、茶树菇、杏鲍菇的人工栽培技术

平菇、灵芝、茶树菇、杏鲍菇的人工栽培技术
实验:平菇、灵芝、茶树菇、 杏鲍菇的人栽培技术
一、培养料配方 1、平菇栽培配方:棉籽壳78%,麦
麸18%,葡萄糖1%,过磷酸钙1%,石 膏1% ,KH2PO41% 。
2、灵芝、茶树菇、杏鲍菇等栽培 配方: 棉籽壳76%,麦麸20%,葡萄糖1%,过 磷酸钙1%,石膏1%,KH2PO41%。
二、菌株
2、灵芝、金针菇栽培: 棉籽壳加水浸12-24小时―――沥干 ―――加入葡萄糖、过磷酸钙、石膏、 KH2PO4、麦麸混匀―――装袋、套圈 ―――加棉塞―――牛皮纸包扎 ―――高压蒸汽灭菌(1280C,50分钟) ―――接种―――贴标签―――培养 (通风透气)―――管理(水分湿度) ―――采收。
四、记录项目 1、生长时间:萌发期、吃料期、 满袋期、原基出现期、第一潮菇采 收期。 2、产量与品质:鲜重/袋,生物学 效率(%),菌盖重,菌柄重,单 个子实体重,子实体数/袋,菌盖 直径,菌柄直径。
五、实验报告 1、实验结果及分析的详细报告。 2、简述题:总结食用菌人工栽培的 主要工艺流程。 3、问答题:平菇、灵芝和杏鲍菇袋 栽工艺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4、小论文:结合你家乡的自然资源 情况,请设计一个现代化的食用菌周 年生产的工厂。
平菇,茶树菇,灵芝,杏鲍 菇
三、栽培 1、平菇栽培: 棉籽壳加水浸12-24小时―――沥干 ―――加入葡萄糖、过磷酸钙、石膏、 KH2PO4、麦麸等―――混匀―――装 袋、套圈―――加棉塞―――牛皮纸 包扎----高压蒸汽灭菌(128度, 50分钟) ―――贴标签―---接种 ――--培养(通风透气)―――管 理(水分湿度)―――采收。

金针菇选育技术

金针菇选育技术

金针菇选育技术1、金针菇选育技术1.1金针菇的野生驯化育种我国的金针菇资源丰富,东西南北均有分布。

要获得优良的野生驯化种,必须采集不同地区、不同树木生长的野生金针菇进行组织或孢子分离,得到尽可能多的野生金针菇菌株,再把这些野生菌株放在相同培养基和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栽培,根据菌盖大小、色泽、菌柄粗细、菇蕾多少、绒毛有无、产量高低、生育期长短、抗病力强弱选育出符合要求的菌株,淘汰质量差的菌株。

对筛选出来的野生菌株再经不断的人工,选择保持原菌株的优良特性,改变部分特性,就可以逐渐变成人工栽培品种。

1.1.1驯化育种步骤1.1.1.1野生原菌株栽培试验对采集的野生金针菇菌株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其菌丝生长速度、出菇能力及形态、栽培特点,从中选出较优的野生金针菇菌株。

1.1.1.2严格选择种菇进行再分离从较优的野生金针菇菌株子实体中选择出菇早、菇蕾多、菌柄长、色泽较好、开伞较慢的种菇作为分离材料,采用髓部、菌肉和孢子分离三种方法再分离。

1.1.1.3稳定性考察从上述再分离的金针菇菌株的栽培过程中筛选出优良菌株,并经多次栽培试验,最后确定优良的野生驯化菌株。

1.1.1.4对照菌株比较把驯化选育出的优良菌株与国内外引进菌株进行对照试验。

笔者等先后经过四代选择和三年稳定性考察,从分离的各菌株中选育出优于其他野生驯化菌株和国内外引进菌株的“三明1号”优良菌株。

1.1.2“三明1-号”菌株与原野生菌株生产性状比较1.1.2.1产量原始野生菌株于1974年由黄年来先生从三明市洋山枯枝上分离,当年栽培产量20g/瓶。

经孢子和组织分离后于1979年栽培达80g/瓶;又经髓部分离、筛选后,1982年产量达145g/瓶,250g/袋,优于本所其他野生菌株,也优于供对照的中科院微生物所、河北和山西生物所、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野生菌株及供对照的日本“信浓2号”菌株。

其生物学效率达80以上。

1.1.2.2形态原三明野生金针菇子实体形态:子实体15-18朵;菌盖直径1.5~3.4cm,金黄至黄褐色;菌柄长度2--4cm,粗0.5cm,上端金黄色,基部为褐色,绒毛多(图1)。

金针菇栽培

金针菇栽培

四、灭菌与接种
灭菌:灭菌锅内料袋之间不能过分挤压,常压灭菌8~12 小时,闷数小时
接种:料温降至30 ℃时开始接种;无菌操作;一面出菇 的一头接种,两头出菇的两头接种。
五、发菌管理
最适温度23℃,环境气温控制在19~21 ℃ 。过高, 生长弱易污染;过低,生长慢,菌丝未发满就出菇。
空气湿度控制在60%~65%。 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 暗光培养。 25~35天菌丝长满。
二、生活习性
发生于秋末春初,生于阔 叶树腐木桩或根干部位。
三、分类地位 担子菌纲
伞菌目 口蘑科 金针菇属 (小火焰菇属 金钱菌属)
四、 生活条件
1、营养
金针菇是木腐性菌,但分解纤维素的能 力很弱。需要的营养有碳源、氮源、无
机盐和维生素。
常用的主料有木屑、棉籽壳、玉米 芯等,辅料有麸皮、米糠、玉米粉、黄 豆粉、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
4、空气
是好气性菌
出菇时对二氧化碳比较敏感, 当菇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0.114%~0.152%时,菌盖生长 受到抑制,菌柄伸长。
5、光照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但弱光促进菌 丝健壮生长。
子实体生长需要散射光,但光线过强, 菌柄短,开伞早,色泽深。
金针菇对光线的要求比其它菇要弱。
秋季:9月中下旬接种发菌,11月下旬 或12月上旬进入出菇期。这时棚内温度在10 ℃左右。
春季:1月接种发菌(需加温),2月下旬 ~3月是出菇期。气温回升到10 ℃左右。
二、原料准备
料袋:折径17cm 长35cm 厚0.05mm 栽培料:棉籽壳、玉米芯、木屑、豆秆粉 配方: 棉籽壳87%,麸皮10%,石膏1%,糖1%,过磷酸
六、出菇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学士学位论文
人工设施栽培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
影响
学生姓名: 阿卜力孜.伊米尔
学号:20110401001
系部:生命与地理科学系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2011-1
指导教师:古丽巴哈·萨吾提
完成日期:2015年 4 月 6 日
中文摘要
摘要:本文以棉籽壳,木屑,麸皮,蔗糖,石灰,石膏,尿素,过磷酸钙为原料栽培金针菇,在不同人工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金针菇的生长,研究不同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栽培;金针菇;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

目录
中文摘要 (I)
目录 ............................................................. I I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 (3)
1.1材料 (3)
1.2仪器 (3)
1.3药品及试剂 (3)
1.4方法 (3)
1.4.1不同光照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3)
1.4.2不同温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3)
1.4.3不同湿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4)
1.4.4通风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4)
2.结果与分析 (5)
3.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6)
引言
金针菇( Flammulinavelutipes) ,又称增智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1~2]、抗肿瘤[3]药理保健功能,金针菇中含有 18 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 8 种氨基酸占总量的44.5%,尤其以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特别丰富,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有“增智菇”“聪明菇”之称[4]。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优质食用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5],以及朴菇(Flammutn)、蒜菇素、金针菇原素(Flamn)等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护肝等作用[6],早已成为人们熟知的保健食品。

此外,金针菇还富含VB
1,VB
2
,尼克酸和VC等多种维生素,且富含钙、磷、
铁等多种矿物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和胃溃疡[7]。

人工栽培金针菇生长周期长, 受环境影响大,产量低、品质差,生产成本较高,对于在喀什栽培金针菇,本人进行了研究,首先喀什的气候条件非常干燥,昼夜差异大,白天温度比较低,春季和秋季刮风太多,这些原因都影响栽培金针菇的清洁环境,而且金针菇对周围环境的条件比较严格,
为了栽培金针菇需要严格地控制温度和湿度。

所以为了在喀什栽培金针菇必须准备一个能控制温度和适度的一个场所和进行灭菌操作的工作台,要具备一个适合的温度,还需要完成灭菌,接种操作的工作人员,栽培后,菌丝生长和出菇时期的管理,本人以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进行研究,在喀什地区生产金针菇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菌种及来源
由喀什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系提供;
1.2材料
LED光(白光,黄光,蓝光),棉籽壳,杂木屑,麸皮,米糠,玉米粉。

1.3仪器
立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BCM-1000型生物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150A生化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流程
原料配制→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控制温度培养菌丝→开袋→套袋→吊袋
1.3药品及试剂
石膏,尿素,过磷酸钙,﹙以上药品由生物与地理科学系药品库房提供﹚。

1.4方法
1.4.1
1.4.1不同光照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1.5.1培养基配方
母钟培养基:PDA固体培养基(g/L):200土豆,20葡萄糖,水1000hl,18琼脂。

PDA液体培养基(g/L):200马铃薯,20葡萄糖,10玉米粉,0.5硫酸镁, 10磷酸二氢钾。

原种培养基:A方:棉籽壳50%,麦麸15%,米糠5%,玉米粉10%,杂木屑18%,石膏粉1.5%。

B方:棉籽壳62.5%,木屑10%,麦麸15%,玉米粉8%,蔗糖1.5%,过磷酸钙1%。

C方:棉籽壳70%,麦麸25%,石膏1%,蔗糖2%,过磷酸钙1%。

D方:棉籽壳40%,杂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1%,蔗糖1%。

栽培种:
配方一:棉籽壳97%,尿素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二:棉籽壳77%,杂木屑20%,尿素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三:棉籽壳43%,杂木屑40%,米糠15%,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四:棉籽壳65%,麸皮20%,玉米粉13%,石膏粉1%,石灰粉1%。

拌料:按上述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搅拌至半干湿混合均匀,再加水,含水量以61%~62%为宜。

用手握紧培养料,指缝间有水痕而无水珠下滴,伸开手指能成团,落地即散为标准。

若料在掌中手松开就散,表明料太干。

装袋:选用宽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装配料,料要压实,每袋装配料250g~300g,在装好料栽培包中间插入锥形棒打孔,然后套上塑料环,塞上棉塞。

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在温度121℃灭菌2h,待6~8h后出锅,然后冷却
接种: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接种时手和器具消毒,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灼烧消毒,然后把菌种落入栽培包的孔穴中。

先把金针菇分别在LED白光,蓝光,黄光下栽培,观察金针菇的生长状况
1.4.2不同温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耐高温性试验
室温连续培养7天,30~35培养24h,再室温
1.4.3不同湿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培养基配料
培养基配方:
配方:棉籽壳97%,尿素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拌料:
按上述配方比例准备1000g干料,将原料搅拌含水量为60%。

按上述配方比例准备1000g干料,将原料搅拌含水量为45%。

再按上述配方比例准备1000g干料,将原料搅拌含水量为75%
装袋:选用宽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装配料,料要压实,每袋装配料250g~300g,在装好料栽培包中间插入锥形棒打孔,然后套上塑料环,塞上棉塞。

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在温度121℃灭菌2h,待6~8h后出锅,然后冷却
接种: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接种时手和器具消毒,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灼烧消毒。

比较金针菇在三种不同湿度的栽培包中生长的状况。

1.4.4通风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培养基配料
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棉籽壳97%,尿素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二:棉籽壳77%,杂木屑20%,尿素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三:棉籽壳43%,杂木屑40%,米糠15%,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四:棉籽壳65%,麸皮20%,玉米粉13%,石膏粉1%,石灰粉1%。

拌料:按上述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搅拌至半干湿混合均匀,再加水,含水量以61%~62%为宜。

用手握紧培养料,指缝间有水痕而无水珠下滴,伸开手指能成团,落地即散为标准。

若料在掌中手松开就散,表明料太干。

装袋:选用宽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装配料,料要压实,每袋装配料250g~300g,在装好料栽培包中间插入锥形棒打孔,然后套上塑料环,塞上棉塞。

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在温度121℃灭菌2h,待6~8h后出锅,然后冷却
接种: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接种时手和器具消毒,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灼烧消毒。

把栽培包分别放在窗台,柜子里和培养箱观察金针菇在三种不同的通风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2·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1]于荣利,秦旭升,宋凤菊.金针菇研究概况[J].食用菌学报,2004.11(4):63~68.
[2]黄良谁,金群力.我国金针菇产业发件现状与前景展望[J].浙江农业科学,
2011(6):1252
[3]徐学锋,沈敏,谭明艳,陈小燕.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J].2013(16):46~49.
[4] 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93-194
[5] 魏华.金针菇的营养保健作用 [J].食用菌学报, 1995, 2(1 ):59-64.
[6] 黄年来 . 中国最有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 [J]. 食用菌,2005,27( 1 ):3-4.[7]王小琼1 ,张志军2等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与装备体系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1年10月,第10期,236-244
[8]余东华李秀玲张雷等。

人工栽培金针菇的气象条件研究[J]. 农林与科技2012年(7)下 211-212
[9]宋鑫。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与管理[J]. 陕西农业科
学,2011(1)264-267
[10]李超等。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培养基配方优化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 年第20期。

40-42
致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