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口诀附练习题集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解方程答题技巧附练习题

小学数学解方程答题技巧附练习题

小学数学解方程答题技巧附练习题一、首先是审题,确定未知数审题,理解题意。

就是全面分析已知数与已知数、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关系。

特别要把牵涉到的一些概念术语弄清,如同向、相向、增加到、增加了等,并确立未知数。

即用x表示所求的数量或有关的未知量。

在小学阶段同学们遇到的应用题并不十分复杂,一般只需要直接把要求的数量设为未知数,如:“学校图书馆里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的2倍多47本,科技书有495本,文艺书有多少本?”在这道题目中只有“文艺书的数量”不知道,所以只要设“文艺书的数量”为未知数x就可以了。

二、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关键“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因而“等式”是列方程必不可少的条件。

所以寻找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如上题中“科技书得本数比文艺书的2倍多47本”这是理解本题题目意思的关键。

仔细审题发现“文艺书本数的2倍加上47本就是科技书的本数”故本题的等量关系为:文艺书本数的2倍+47=科技书的本数。

上题中的方程可以列为:“2x+47=495”三、解方程,求出未知数得值解方程时应当注意把等号对齐。

如:2x+47=4952x+47-47=495-47 ←应将“2x”看做一个整体。

2x=4482x÷2=448÷2x=224四、检验也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必不可少的检验并写出答案.检验时,一是要将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二是检查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的要舍去,保留符合题意的解.1)将求得的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中检验。

如果左右两边相等,说明方程解正确了。

如上题的检验过程为:检验:把x=224代入原方程。

左边=2×224+47 右边=495=495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224是方程2x+47=495的解。

2)文艺书本数的2倍+47=科技书的本数将224代入以上等式,等式成立。

故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符合题意。

总之,以上几点技巧都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环节的技巧,只要大家利用这些技巧加强练习,就一定能闯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道关。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解方程练习题及答案解方程练习题一:1. 解方程:3x + 5 = 202. 解方程:4(x + 3) = 323. 解方程:2(2x - 1) = 6x + 44. 解方程:5 - 2x = 95. 解方程:3(x + 3) - 2(2x - 1) = 5x - 6解方程练习题二:1. 解方程:2x + 3 = 7x - 42. 解方程:5(3x - 2) = 163. 解方程:4(x + 2) - 3(x - 1) = 2(x + 5)4. 解方程:3(2x - 1) = 2(x + 4)5. 解方程:2(x - 1) + 3(4x + 5) = 20解方程练习题三:1. 解方程:3x + 4 = 7x + 92. 解方程:2(x + 3) = 3(x - 2)3. 解方程:5(2x - 3) - 4(3x - 2) = 5 - 6x4. 解方程:4(3x + 5) - 2(2x - 1) = 3(2x + 7)5. 解方程:2(3x - 4) = 3(2x + 5) - 4(1 - x)解方程练习题四:1. 解方程:5x + 2 = 3x - 62. 解方程:4(x + 1) = 2(2x - 3)3. 解方程:3(2x - 1) - 2(x + 4) = 54. 解方程:2(3 - x) = 3(2x + 1) - 2(x - 6)5. 解方程:4(3x + 2) = 2(x + 5) - 3(2 - x)解方程练习题五:1. 解方程:2x - 3 = 3(x + 4)2. 解方程:4(2x - 1) - 5x = 2(3 - x) - 13. 解方程:3(4 - 2x) - 4(1 + x) = 74. 解方程:5(2x + 1) - 3(x - 2) = 65. 解方程:3(3x + 2) = 2(4 - x) - 3(2x - 1)解答:解方程练习题一:1. 解方程:3x + 5 = 20解:首先将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得到3x = 20 - 5,化简得到3x = 15,再将系数3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得到x = 15 / 3,最终计算得到x = 5。

小学数学解方程口诀

小学数学解方程口诀

小学数学解方程口诀解方程一直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类型多且容易混淆,如何快速有效的让学生掌解方程,通过总结分析,我汇总了各类方程的解决的技巧,编纂了一首口诀帮助记忆:一般方程很简单,具体数字帮你办,加减乘除要相反。

特殊方程别犯难,减去除以未知数,加上乘上变一般。

若遇稍微复杂点,舍远取近便了然。

具体分析如下:我们可以把课本中出现的方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方程,特殊方程,稍复杂的方程。

形如:x+a=b , x-a=b , ax=b , x÷a=b 这几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一般方程。

形如:a- x =b,a÷x =b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特殊方程。

形如:ax+b=c , a(x-b)=c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稍复杂的方程。

我们知道,对于一般方程,如果方程是加上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减去a,同样,如果方程是减去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加上a,乘和除以也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加减乘除是相反的,并且加减乘除的都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总结一句话就是:一般方程很简单,具体数字帮你办,加减乘除要相反。

对于特殊方程,减去和除以的都是未知数x,求解时,减去未知数那就加上未知数,除以未知数那就乘未知数,符号也是相反的,这样方程也就变换成了一般方程,总结为:特殊方程别犯难,减去除以未知数,加上乘上变一般。

对于稍复杂的方程,我教给孩子们的方法是,“舍远取近”的方法,意思是,离未知数x远的就先去掉,离未知数x进的先看成整体保留,通过变换,方程就变得简单,一目了然。

总结为:若遇稍微复杂点,舍远取近便了然。

当然后面还有形如ax+bx=c等形式,能够学会上面这几种,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方程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五年级数学重点:必考口诀汇总附应用题练习,有答案

五年级数学重点:必考口诀汇总附应用题练习,有答案

五年级数学重点:必考口诀汇总附应用题练习,有答案1、除法(1)什么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2)什么是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

(3)什么是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

(4)什么是商?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2、乘法各部分的关系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3、除法(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什么是名数?通常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5、什么是单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

6、什么是复名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7、什么是小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8、什么是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基本性质。

9、什么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

10、什么是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11、什么是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循环节。

12、什么是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

13、什么是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14、什么是四则运算?我们把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15、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16、什么是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17、什么是倍数?什么叫约数?如果a能被b整除,a就是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或a的因数)。

18、什么样的数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20、什么是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21、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口诀,附练习题集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口诀,附练习题集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口诀,附练习题集.DOC一般方程很简单;具体数字帮你办;加减乘除要相反。

特殊方程别犯难;减去除以未知数;加上乘上变一般。

若遇稍微复杂点;舍远取近便了然。

具体分析如下:我们可以把课本中出现的方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方程;特殊方程;稍复杂的方程。

形如:x+a=b , x-a=b , ax=b , x÷a=b 这几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一般方程。

形如:a- x =b;a÷x =b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特殊方程。

形如:ax+b=c , a(x-b)=c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稍复杂的方程。

我们知道;对于一般方程;如果方程是加上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减去a;同样;如果方程是减去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加上a;乘和除以也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加减乘除是相反的;并且加减乘除的都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总结一句话就是:一般方程很简单;具体数字帮你办;加减乘除要相反。

对于特殊方程;减去和除以的都是未知数x;求解时;减去未知数那就加上未知数;除以未知数那就乘未知数;符号也是相反的;这样方程也就变换成了一般方程;总结为:特殊方程别犯难;减去除以未知数;加上乘上变一般。

对于稍复杂的方程;我教给孩子们的方法是;“舍远取近”的方法;意思是;离未知数x远的就先去掉;离未知数x进的先看成整体保留;通过变换;方程就变得简单;一目了然。

总结为:若遇稍微复杂点;舍远取近便了然。

当然后面还有形如ax+bx=c等形式;能够学会上面这几种;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方程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练习:X+3.2=6.4 X-7.9=2.6 1.5X=4.56X÷0.92=1.5 6X-3.9=8.4 6X+4.2=16.8 3X×4=26.52 3X÷9=8.1 0.4X+2×8=802.8X-1.5×0.2=1.1 2X+2.4X=13.2 5.6X-3.2X=10.54(0.8+X)=7.2 3(X-4)=6 (X-1.5)÷2=427.8-X=12.35 12.5÷X=0.05 4X+2(11-X)=423X=X+100 5X=3X+6 x+2x+18=787(6.5+x)=87.5 (200-x)÷5=30 9.4x-0.4x=16.213.2x+9x=33.3 5x+12.5=32.3 6.7x-60.3=6.75X-4×1.8=0.3 5X+4×1.8=9.7 6.3x×4=50.46.3x÷4=2.52 1.2x-0.5x=6.3 10.5x+6.5x=51。

小学数学解方程10种方法,解方程其实很简单(经典集锦)

小学数学解方程10种方法,解方程其实很简单(经典集锦)

小学解方程10种方法汇总一、未知数加减乘除1.形如x+a=b或x-a=b的方程。

(遇加同减,遇减同加)例1 x+7=19 遇加同减解:x+7-7=19-7 两边同时减去7X=12例2 x-6=19 遇减同加解:x-6+6=19+6 两边同时加上6x=252.利用等式解形如ax=b或x÷a=b(a不等于0)的方程。

(遇乘同除,遇除同乘)例1 7x=63 遇乘同除解:7x÷7=63÷7两边同时除以7x=9例2 x ÷7=9 遇除同乘解:x÷7×7=9×7两边同时乘以7x=633.利用等式解形如ax+b=c、ax-b=c或x÷a+b=c、x÷a-b=c(a不等于0)的方程。

(混合运算,先加减再乘除:能计算的要先计算)例1 2x+5=29 有乘法和加法,先算加法,遇加同减解:2x+5-5=29-5 两边同时减去52x=24 遇乘同除2x÷2=24÷2两边同时除以2x=12例2 5x-6=24 有乘法和减法,先算减法,遇减同加解: 5x-6+6=24+6 两边同时加上65x=30 遇乘同除5x÷5=30÷5两边同时除以5x=6例3 x÷7+3=10 有除法和加法,先算加法,遇加同减解:x÷7+3-3=10-3 两边同时减去3x÷7=7 遇除同乘x÷7×7=7×7两边同时乘以7x=49例4 x÷10-6=9 有除法和减法,先算减法,遇减同加x÷10-6+6=9+6 两边同时加上6x÷10=15遇除同乘x÷10×10=15×10两边同时乘以10x=150二、未知数被加上或被减去;4.未知数被加上a+x=b,a+bx=c(解法同上)5.形如b-x=c、b-ax=c的方程。

解方程必背公式口诀练习题

解方程必背公式口诀练习题

解方程必背公式口诀练习题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和口诀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解方程公式口诀及练习题,希望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1. 一元一次方程:形如ax + b = 0的方程,其中a和b为已知系数,x为未知数。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解。

口诀:同底异号,去括号;同底同号,去b;有负号,取负值。

练习题:1) 3x + 5 = 02) 2x - 7 = 03) -4x + 2 = 04) 0.5x - 0.3 = 02. 一元二次方程:形如ax²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和c为已知系数,x为未知数。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解。

口诀:变号相减平方根;分之二倍a,来个加减。

练习题:1) x² + 4x + 3 = 02) 2x² - x - 1 = 03) -3x² - 2x + 1 = 04) 0.5x² + 3x - 2 = 03. 分式方程:将含有分式的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进行求解。

口诀:通分整理消;归零去分子。

练习题:1) 2/x + 1/(x + 1) = 1/22) 1/(x - 1) + 2/(x + 1) = 1/33) 3/(2x - 1) - 2/(2x + 1) = 1/44. 无理方程:将含有无理数的方程通过化简或转化为整式方程进行求解。

口诀:合并化整配;两变求平方。

练习题:1) √(x + 3) + 2 = 52) 2√(x - 1) +7 = 3√(2x - 1)3) √(3x + 2) - √(2x + 1) = 55. 联立方程:将两个或多个方程联立起来求解未知数。

口诀:整体消元法;变量代入式。

练习题:1) 解联立方程组:{ 2x - y = 5{ x + y = 32) 解联立方程组:{ 3x - 2y + z = 10{ 2x + y - z = -5{ x - y - z = 3以上是解方程必背公式口诀的练习题。

第单元简易方程解题技巧及难点归纳

第单元简易方程解题技巧及难点归纳

第单元简易方程解题技巧及难点归纳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第5单元简易方程解题技巧解简易方程的口诀准备讲简易方程的数学教师看看,口诀很实用的,可能会对你的教学会有很大帮助的。

口诀:左边相反,两边一致。

解释:左边相反——左边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加上几就减去几,减去几就加上几,乘以几就除以几,除以几就乘以几。

两边一致——左边加上几,右边加上几;左边减去几,右边减去几;左边乘以几,右边乘以几;左边除以几,右边除以几。

举例:(1)x﹢5=50解:x﹢5﹣5=50﹣5x=45(2)x﹣5=50解:x﹣5﹢5=50﹢5x=55(3) 5x=50解: 5x÷5=50÷5x=10(4)x÷5=50解:x÷5×5=50×5x=250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要点回顾:“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

(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

注意事项: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

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就“逆着运算顺序”同时变化,如含有未知数的一边是“先乘后减”,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方程一直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类型多且容易混淆;如何快速有效的让学生掌解方程;通过总结分析;我汇总了各类方程的解决的技巧;编纂了一首口诀帮助记忆:
一般方程很简单;
具体数字帮你办;
加减乘除要相反。

特殊方程别犯难;
减去除以未知数;
加上乘上变一般。

若遇稍微复杂点;
舍远取近便了然。

具体分析如下:
我们可以把课本中出现的方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方程;特殊方程;稍复杂的方程。

形如:x+a=b ;x-a=b ;ax=b ;x÷a=b 这几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一般方程。

形如:a- x =b;a÷x =b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特殊方程。

形如:ax+b=c ;a(x-b)=c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稍复杂的方程。

我们知道;对于一般方程;如果方程是加上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减去a;同样;如果方程是减去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加上a;乘和除以也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加减乘除是相反的;并且加减乘除的都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总结一句话就是:一般方程很简单;具体数字帮你办;加减乘除要相反。

对于特殊方程;减去和除以的都是未知数x;求解时;减去未知数那就加上未知数;除以未知数那就乘未知数;符号也是相反的;这样方程也就变换成了一般方程;总结为:特殊方程别犯难;减去除以未知数;加上乘上变一般。

对于稍复杂的方程;我教给孩子们的方法是;“舍远取近”的方法;意思是;离未知数x远的就先去掉;离未知数x进的先看成整体保留;通过变换;方程就变得简单;一目了然。

总结为:若遇稍微复杂点;舍远取近便了然。

当然后面还有形如ax+bx=c等形式;能够学会上面这几种;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方程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练习题集
X+3.2=6.4 X-7.9=2.6 1.5X=4.56
X÷0.92=1.5 6X-3.9=8.4 6X+4.2=16.8
3X×4=26.52 3X÷9=8.1 0.4X+2×8=80
2.8X-1.5×0.2=1.1 2X+2.4X=1
3.2 5.6X-3.2X=10.5 3(X-4)=6
4(0.8+X)=7.2 (X-1.5)÷2=4 27.8-X=12.35 12.5÷X=0.05
3X=X+100 4X+2(11-X)=42
5X=3X+6 x+2x+18=78
7(6.5+x)=87.5 (200-x)÷5=30
13.2x+9x=33.3 5x+12.5=32.3 6.7x-60.3=6.7 9.4x-0.4x=16.2 5X-4×1.8=0.3 5X+4×1.8=9.7
6.3x÷4=2.52 1.2x-0.5x=6.3
10.5x+6.5x=51 6.3x×4=5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