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及其危害(完)描述

合集下载

人被核辐射会怎么样

人被核辐射会怎么样

人被核辐射会怎么样
如果一个人暴露在核辐射中,会有以下可能的影响和后果:
1. 放射性疾病:核辐射可能导致放射性疾病,包括急性放射病和慢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是在暴露后几个小时至几个周内出现的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发热、虚弱和血液细胞减少。

慢性放射病是在长期低剂量辐射暴露下出现的健康问题,如癌症、白血病和遗传性异常。

2. 皮肤和组织损伤:核辐射可能引起皮肤红肿、烧伤、脱皮和溃烂等症状。

辐射还可能对受影响区域的组织、血管和骨骼造成损伤。

3. 遗传影响:核辐射对人类的生殖细胞和基因组可能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导致遗传突变和遗传性疾病的传递给后代。

4. 免疫系统抑制:暴露在核辐射中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5. 放射性污染和污染区:核辐射污染会使人们被迫离开受污染的地区,失去家园和生计。

这也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污染和破坏。

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暴露的剂量、时间和辐射类型。

较低剂量的暴露可能不会立即产生显著的健康问题,而高剂量和长期暴露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和后果。

因此,在核辐射
暴露方面,保持安全距离、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和遵循相关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受核辐射后人会怎么样

受核辐射后人会怎么样

受核辐射后人会怎么样
受核辐射后的人可能会经历以下症状和影响:
1. 皮肤伤害:辐射可以损伤皮肤细胞,导致烧伤和溃疡。

这可能导致严重的疼痛和慢性溃疡。

2. 白细胞减少:核辐射可以抑制骨髓中造血细胞的产生,导致白细胞减少。

这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感染细菌、病毒等。

3. 恶心和呕吐:核辐射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和呕吐。

这也可能导致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4. 造血系统问题:核辐射会影响骨髓中的造血细胞,可能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等问题。

5. 癌症:核辐射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暴露于高剂量的核辐射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甲状腺癌、肺癌和其他类型癌症的风险。

6. 基因突变:核辐射可能导致DNA损伤和基因突变,这可能
对后代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这也称为辐射遗传效应。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程度和持续时间的辐射暴露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个体的风险,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监测。

核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核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核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核辐射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影响:核辐射对人体组织和细胞的直接损伤,导致遗传基因的突变、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

暴露于高剂量的核辐射可能引起急性放射病,如恶心、呕吐、疲劳、毛发脱落、消化道出血等,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死亡。

长期暴露于低剂量核辐射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如白血病、甲状腺癌、肺癌等。

2. 环境影响:核辐射对环境中的生物体、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

辐射污染可导致植物和动物的突变、遗传变异、生长受阻等,甚至导致物种灭绝。

3. 遗传影响:暴露于核辐射的人类和动物可能会导致遗传突变的发生,从而对后代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4. 社会经济影响:核事故或核辐射事故会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如核污染的清理、重建受影响地区、医疗费用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此外,核辐射会导致人们对核能的恐惧,造成社会恐慌和心理压力。

需注意的是,核辐射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

所以,对核辐射进行有效的防护和安全措施对于减少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2、科学预防核辐射 首先,少量的自然辐射无损健康。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2、科学预防核辐射 其次,人为产生的辐射只要应用、防护得当, 也不是“洪水猛兽”。
①在离电视机正面方向一米以外收看电视,为安全起 见,可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附加一安全防护网; ②妇女在怀孕早期尽量减少在荧光屏前看电视及工作, 最好不要进行腹部X线检查;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2. 各种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
儿童:受辐射较大的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的概率要比普 通儿童高Biblioteka 3-5倍;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青少年:甲状腺功能正常,代谢活跃; 老 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 缓;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三、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去预防?
1、核辐射防护办法清单
如果被暴露在辐射范围内,立 即换一套衣服和鞋子,把他们放在 一个密封的塑料袋中,封闭袋口, 然后采取彻底的全面的淋浴;如果 你被通知撤离,在车上保持车窗和 通风口封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 如果被告知呆在室内,关闭空调和 其他进气口,去地下室,除非必要, 否则别用电话;在受到辐射前或者 刚受到辐射没多久,碘化钾可以帮 助降低患癌症的风险。但一定要在 医生指导下进行。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一、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 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 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 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 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 射。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二、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 小于100毫西弗 1000-2000毫西弗 2- 4毫西弗 观测不到任何变化 轻度急性放射病
14日福岛核电站 辐射量8.217毫西弗/小时 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0.03毫西弗辐射。 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0.51 毫希弗。 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20毫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可能会致死

核辐射的危害有多大

核辐射的危害有多大

核辐射的危害有多大
核辐射的危害非常大,具体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核辐射会破坏人体细胞和组织,引起不同程度的辐射病变,如皮肤红斑、恶性贫血、放射性疾病等。

高剂量的辐射甚至可能导致放射性疾病和死亡。

2. 遗传影响:核辐射对人体基因的突变和遗传物质的改变会影响后代的健康,增加遗传病的风险。

3. 地球生态系统破坏:核辐射对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引起植物凋亡、野生动物死亡和生态链破坏。

4. 长期污染:核辐射会导致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如核废料和核泄漏等,这些物质的放射性会持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需要注意的是,核辐射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剂量和暴露时间。

适当的剂量下短期暴露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可能较小,但高剂量和长期暴露则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应严格控制核辐射的剂量和暴露时间,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二篇)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二篇)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xx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xx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

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

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

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

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xx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

放射性铯、铀和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

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

它有一系列症状: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

——如果接受高等程度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核辐射的伤害有多可怕

核辐射的伤害有多可怕

核辐射的伤害有多可怕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高能辐射,它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核辐射的可怕程度以及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长期影响。

一、核辐射的来源核辐射可以来自多种原因,包括核事故、核武器试验以及核能发电厂等。

在核事故中,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导致大范围的核辐射污染。

二、核辐射的伤害机理核辐射对人体产生伤害的主要机理是通过离子化的过程,它会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

当人体暴露在高剂量的核辐射下,会引发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放射病,包括急性放射性皮炎、骨髓衰竭以及消化道综合症等。

此外,长期暴露在低剂量的核辐射下,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白血病、甲状腺癌等。

三、核辐射的生态影响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同样严重。

当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水源和大气中,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尤其对于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而言,如铯-137和锶-90等,它们会在生态系统中长期积累,对生态链产生持久的影响。

四、核辐射的后果核辐射造成的伤害是长期的,甚至是永久的。

对于个人而言,核辐射可能会导致癌症、遗传基因突变甚至夭折。

对于社会经济而言,核事故所导致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如经济的崩溃和恢复时间的延长。

五、防范核辐射的措施为了减少核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伤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包括建立合理的核安全标准、监测和控制辐射水平、加强核辐射知识的普及以及开展核事故应急准备等。

六、结论核辐射的伤害程度不可小觑,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只有加强核辐射防范意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保护人类和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核辐射带来的威胁。

总结来看,核辐射的伤害程度是非常可怕的。

它在急性和慢性方面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长期的危害。

只有通过加强防范措施、提高人们的核辐射意识,才能有效减轻核辐射带来的伤害。

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核辐射是指核能释放出的电离辐射,包括α、β、γ射线和中子。

它在核能行业、医学和科研领域广泛应用,但过量的核辐射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核辐射的伤害,我们需要了解核辐射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核辐射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电离辐射:核辐射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引起电离,与人体细胞的基因组发生作用,导致细胞死亡、损伤或突变。

这对基因的稳定性和细胞的正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2. 化学反应:核辐射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离解和重新组合,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可能导致细胞内部的代谢紊乱,干扰正常的生物化学过程。

3. 热效应:核辐射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对生物体造成热损伤。

高温会破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组织坏死和其他严重的热伤害。

为了减少核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防护屏障:在核能工作场所或实验室中,应设置适当的防护屏障,如铅板、钢板等,来减少核辐射的穿透。

这些屏障应厚度足够,材质密度高,以防止辐射的泄漏。

2.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接触核辐射区域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背心、铅眼镜、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有效地阻挡或减少核辐射的直接接触,保护身体的关键部位。

3. 时间控制:尽量减少在核辐射区域的停留时间,减少暴露的剂量。

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进入核辐射区域,并尽量缩短停留时间,减少辐射的累积效应。

4. 距离控制:保持与放射源的安全距离,以减少辐射的接触。

根据辐射源的性质和强度,确定合适的安全距离,并确保不会接触到辐射区域。

5. 监测和测量:对核辐射区域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测量,确保放射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使用专业的辐射测量仪器,对辐射剂量进行准确的测量,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的辐射泄漏源。

6. 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从事核能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核辐射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标志


(二)放射性元素


1.概念
由核电荷数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同一放射系的放射性同位素,在放射出射线时,原子核从不稳定 向稳定转化,这叫衰变。
自然界中有铀放射系、锕放射系和钍放射系三大天然放射性元素 系。 分类: 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性元素


人工放射性元素


二.核辐射危害
(一)不同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一次小于100毫希沃特(mSv)的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 化,视为对人体无影响。
2.一次1000-2000毫希沃特,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


3.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0.03毫希沃特辐 射。
4.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0.5-1 毫希沃特。 5.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20毫希沃特,公众的年剂量最 高限值为1毫希沃特。 6.一次性遭受4000毫希沃特可能会致死。


短时大剂量辐射的医疗反应
(二)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远期效应
急性核辐射损伤
慢性核辐射损伤
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后遗症问题
胚胎与胎儿的损伤
遗传效应


1.急性核辐射性损伤
照射剂量超过1Gy(单位:戈)时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 损伤; 剂量低于1Gy时,少数人可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下降等轻微症 状; 剂量在1-10Gy时,出现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 剂量在10-50Gy时,出现以消化道为主症状,若不经治疗,在两 周内100%死亡; 剂量在50Gy以上出现脑损伤为主症状,可在2天死亡。急性损伤 多见于核辐射事故。


(2)用途: ①用作核燃料,如铀235、铀233和钚239。 ②用作中子源,如钋210-铍中子源、镭226-铍中子源。 ③用于医疗,如镭或氡用于治疗癌症。人工放射性元素主要用作示踪、辐
射和衰变能的利用等。
3来自人工放射性元素(1)概念:
人工合成的(如用反应堆生产)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做人工放射性元 素。在一千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中,绝大部分是人工放射性元素。
也相应升高。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中,白血病和某些 癌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为高。


4.远期效应
在中等或大剂量范围内,核辐射致癌已为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 查所证实。在受到急慢性照射的人群中,白细胞严重下降,肺癌、 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 增高。



(2)用途:
①金属锝及其合金在低温下是超导体,可用于火箭、计算机和受控热核 反应装置中。 ②钷147是理想的示踪原子,可用作纯β放射源,用钷制成的荧光物可用 于航标灯,钷也是制作核电池的燃料之一。 ③钚239可用作核燃料。 ④其他超铀元素的应用有放射性示踪剂、核热源、核电池和中子源等方 面。
(三)三种射线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1.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2.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 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3.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射 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 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 亡。


(四)常用辐射单位
物理量 老单位 新单位 换算关系
活度
照射量 吸收剂量 剂量当量

居里(Ci)
伦琴(R)
贝克[勒尔](Bq)
库仑/千克(C/kg)
1Ci=3.7× 1010 Bq
1R=2.58×10-4 C/kg 1Gy=100 rad 1Sv=100 rem
拉德(rad) 戈[瑞](Gy) 雷姆(rem) 希[沃特](Sv)

5.受核辐射污染后的后遗症问题
受辐射污染后6个月,会发生的机体变化,包括晶体浑浊、白内 障、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受影响导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损出现造 血功能障碍,以及出现各种癌症。


6.遗传效应
亦会有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 等问题。
2.天然放射性元素
(1)概念: 从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射线,这种性质叫做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天然同位 素叫天然放射性元素。它们是钋(Po)、氡(Ru)、钫(Fr)、镭 (Ra)、锕(Ac)、钚(Pu )、钍(Th)、镤(Pa)和铀(U)。 ² ¹ ⁰Po放出1个α粒子而变成了206 Pb即铅的一种同位素。α粒子带有极高 的能量,穿透力却很弱,一旦碰到介质后就会迅速释放掉能量。对于人体 而言,由于皮肤的存在,所以体外接触α粒子并不会有严重后果。但如果 摄入体内,则会造成极大的放射性伤害,即急性放射综合症(ARS)。
核辐射及其危害
辽宁大学
关 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目 录

核辐射 核辐射危害 历史重大核泄漏事故 日本福岛核泄漏




核辐射与核泄漏的防护措施
一.核辐射
(一)概念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 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核辐射原理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 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 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其过程即放射性元素不断 地发生衰变反应,变成另外一种物质并放出辐射。 正常情况下,只要人体受 到的辐射量不超过一定的 标准,就可以认为是安全 的。





2.慢性核辐射损伤
全身长期超剂量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局部大剂量照 射,可产生局部慢性损伤,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内障 等。慢性损伤常见于核辐射工作的职业人群。


3.胚胎与胎儿的损伤
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触辐射可使死胎率 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触,可使胎儿畸形率升高,新生儿死亡率
现在核辐射应用最多的物理量是剂量当量,单位:希沃特(Sv)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辐射引起的有害效应,在辐射防护中引进了一些 系数,当吸收剂量乘上这些修正系数后,就可以用同一尺度来比较 不同类型辐射照射所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产生机率,这种 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量。剂量当量的SI单位是焦耳每千 克(J· kg-1),称为希沃特(Sievert),符号为S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