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设计
青岛版英语教材课程设计

青岛版英语教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章节的核心词汇和基本句型,如:介绍天气、询问喜好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日常活动和习惯。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将来时谈论未来计划。
4. 学生能够掌握本章节所涉及的语法点,如: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变化、疑问词的使用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辨识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获取文章主旨大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2. 学生能够尊重文化差异,理解并接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
3.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青岛版英语教材的示范课,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的学生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对英语有一定的兴趣,但需要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英语。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词汇与短语:- 天气词汇:sunny, cloudy, rainy, windy, snowy等;- 喜好词汇:like, love, hate, enjoy等;- 日常活动词汇:play, read, write, listen to music等;- 未来计划词汇:plan, want to, hope to等;- 疑问词:What do you like to do? What's the weather like? 等。
pep小学英语课程设计

pep小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新词汇和短语,如动物名称、颜色等,并能正确运用在句子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常用句型,如“Do you like...?”, “I like...”等进行简单的问答。
3. 学生能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的喜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辨识能力,获取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在口语交流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自我介绍和表达喜好。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获取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生能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尊重他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英语课程,以兴趣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学生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善于模仿,喜欢互动。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基于PEP小学英语教材,结合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新词汇:动物名称(如cat, dog, bird等)、颜色(如red, blue, green 等)等。
2. 新句型:- 一般疑问句:“Do you like...?”- 简单肯定句:“I like...”- 否定句:“I don't like...”3. 语法:一般现在时,描述喜好。
4. 听力: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的辨识能力,获取关键信息。
5. 口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自我介绍和表达喜好。
6. 阅读理解:阅读关于动物和颜色的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牛津英语课程设计

小学牛津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新词汇和常用句型,如问候、介绍自己、询问时间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日常活动和习惯。
3. 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课文中的简单故事情节,获取关键信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图表、图片等辅助工具进行英语表达。
3.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增强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2.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
3. 学生能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牛津英语示范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互动和游戏,善于模仿,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知识,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小学牛津英语教材第三单元“Hello, how are you?”为主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新词汇:学生将学习与问候、介绍自己、询问时间等相关的新词汇,如hello,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my name is, what time is it等。
2. 常用句型:学生将掌握一般现在时描述日常活动和习惯的句型,如“I wake up at 7 o'clock every day.”。
3. 听力练习:通过听力练习,让学生听懂并理解课文中的简单故事情节,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4. 口语交流: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问候、介绍自己、询问时间等。
5. 课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对话和故事,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初中英语课程设计

初中英语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单元的新词汇和短语,如:introduce, family members, describe, personality traits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人物特征和日常活动。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过去时谈论过去的事件和经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新学的词汇和语法,进行口头介绍和描述人物。
2. 学生能够听懂并获取有关人物特征和经历的信息。
3. 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关于人物介绍的短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
3.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互动和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文化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基于以下教材章节:1. Chapter 3: Introducing My Family2. Chapter 4: My Daily Routine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新词汇和短语学习:- 家庭成员相关词汇:mother, father, sister, brother, grandparent等。
- 描述人物特征词汇:tall, kind, funny, outgoing等。
- 日常活动相关短语:get up, go to school, play sports, watch TV等。
2. 语法点:- 一般现在时:描述人物特征和日常活动。
英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英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本册英语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和基础语法结构;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掌握一定程度的听力、阅读理解技能;3. 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技巧,完成课后的写作任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英语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2.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练习,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英语写作任务,提高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团队精神,提高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英语学科毕业设计课程,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毕业年级,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达到以上所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以下组织和安排:1.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重点词汇和基础语法学习;- 第二阶段:听力、阅读理解技能训练;- 第三阶段:英语口语表达和写作技巧培养。
2.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复习和巩固本册教材的重点词汇,分析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第二章:学习并掌握本册教材的基础语法结构,进行相应的语法练习;- 第三章:进行英语听力训练,选取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第四章:阅读理解练习,选取教材中的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第五章:英语口语表达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第六章:英语写作技巧培养,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完成各类写作任务。
英语素质类课程设计

英语素质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英语词汇和短语,如:形容人的性格、爱好等词汇。
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结构,描述个人喜好和经历。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疑问句和回答,进行简单的人际交流。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个人兴趣的短文。
3.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互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具有国际视野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英语素质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发展。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参与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MY HOBBIES”为基础,进行如下组织和安排:1. 教学章节:第三单元“MY HOBBIES”a. 词汇:描述性格、爱好的形容词,如:outgoing, friendly, honest等;有关爱好的词汇,如:reading, drawing, playing soccer等。
b. 语法: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结构,如:I like reading books./I played soccer last week.c. 对话:询问和回答关于个人爱好的问题,如:What do you like to do?/I like to play the guitar.2.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a. 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小学英语剑桥版课程设计

小学英语剑桥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本单元的新词汇和常用句型,如询问物品归属的疑问词和回答。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来描述日常活动和拥有某物。
3. 学生能识别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结构,如“Do you have…?”和“Yes,I do./ No, I don't.”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听力练习,能理解并获取信息,提高听力技巧。
2. 学生通过口语交流,能流利表达个人拥有物品的情况,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能准确使用所学时态和句型,撰写小段落介绍自己的物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学会分享,培养友好交流的情感态度。
3. 学生通过了解和描述个人物品,培养爱护公私财物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小学英语剑桥版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情景,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英语有初步认识,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注重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小学英语剑桥版教材第三单元“Possessions”为核心内容,围绕以下教学要点展开:1. 新词汇:学习并掌握与物品相关的词汇,如pen, pencil, book, bag, toy 等。
2. 句型结构:掌握一般现在时中询问物品归属的句型,如"Do you have…?",以及回答"Yes, I do."和"No, I don't."3. 语法重点:学习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日常活动和拥有某物。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章节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并理解其在语境中的含义;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句型转换,提升句子表达的丰富性;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实用句型进行日常英语交流;4.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英语听力技巧,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3. 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完成相关主题的短文写作;4.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升英语学习策略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自信心;2. 学生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国际视野;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提升。
学生特点: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英语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Language and Culture”为核心,涵盖以下方面:1. 词汇:重点学习与文化交流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bilingual, ethnicity, diversity, adapt to, cultural norms”等。
2. 语法:复习并拓展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的用法,以及与文化交流相关的句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 刘萍更新时间:2012-5-28 12:55:33
基本信息
课题:七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第三个话题 c 部分
工作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固院初中刘萍
教材分析
七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第三个话题 c部分。
这一课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阅读课文,阅读课教学是英语教学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中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即要求学生尽可能的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提高兴趣,扩大词汇量,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
二是学习名词的复数形式以及句子的单复数变化。
本教材倡导语言教学的交互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了自然的、有意义的语言环境。
本单元三个话题分别为:1. nice to meet you! 2. where are you from? 3. what class are you in? 前两个话题主要是学习问候、介绍、感谢和道别等句型,学习介绍自己,了解他人信息,如电话号码、年龄、国籍等,学习十以内的数字。
而即将要讲授第三个话题,我们将继续学习如何介绍自己,懂得怎样了解他人的年龄以及所在年级、班级,谈论电话号码等;学习二十以内的数字;初步学习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及其使用。
这个话题是以前两个为基础,从了解姓名到谈论来自哪里,再到谈论年龄、班级、电话号码等,用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扩大和加深,具有很强的
逻辑性和整体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三会、四会单词,如:year now school same but friend these egg those bus等; 同时让学生掌握部分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以及句子的单复数变化。
2. 能力目标:
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进行启蒙;同时让学生懂得利用信息提示填写表格,或者利用信息介绍一个人。
3. 情感目标:
通过向同学朋友咨询了解个人信息,学会与同学和睦共处、互相关心、得体交流,懂得待人以善以诚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在于让学生初步懂得从段落文章中查找信息,学会模仿课文介绍自己或他人;后部分重点为可数名词以及句子的单数形式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汉语和英语在表达复数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
在课堂的整体设计上我主要遵循整体教学的思路,运用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法,分以下五个主要步骤进行,即:复习、呈现、巩固、活动练习和作业。
第一步:复习
1、在一个包里放橡皮、尺子、钢笔、铅笔、书等,找一名学生到讲台前,从包里随意抽取一样东西,向同学提问: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 how do you spell it?”让同学轮流回答
2、双人活动。
复习句型:is this/that a/an …?每个同学拿几样东西相互提问:
s1: is this an apple?
s2: yes, it is. /no, it isn’t. it’s a/an …
第二步:呈现
1. 听录音1,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a. what’s her name?
b.how old is she?
c.where is she from?
d.what class is she in?
e.what grade is she in?
f.what’s her phone number?
2. 让学生朗读1,然后完成表格
板书生词并解释其含义:
years
old now school same b ut friend
3. 双人活动,使用图片学习以下生词:
s1: are these eggs/ cars/boxes/buses?
s2: yes,they are./no, they aren’t.(exchange.)
s2: are these pencils/apples/schoolbags?
s1: no, they aren’t.
then learn the new words:
these those egg bus box cake school bag
4. 向学生解释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
a. 一般的可数名词直接加–s ,如:
apple→apples ruler→rulers car→cars teacher→teachers
b. 以 s, x , ch, sh结尾的名词后加-es, 如:
bus→buses box→boxes class→classes watch→watches
第三步:巩固
1. 学生两人一组表演2。
2. 要学生看到的图片,读出这些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并举例。
如:
an orange→eight oranges a bus→four buses a
class→twelve classes
向学生解释:当修饰可数名词的数词超过1时,名词就要用复数形式,
即在名词后加-s或-es。
第四步:活动练习
1. 双人活动,使用图片或实物进行对话练习。
s1:what are these in english?
s2: they are pencils/rulers/buses.
s1: thank you.
2. 分组活动,学生以组为单位,一问一答:
sg1:are these cakes/books/buses?
sg2:yes, they are.
sg1:are those chinese books?
sg2:no, they aren’t. they are english books.
3. 完成4。
第五步:作业布置
1. 根据1介绍自己或他人(可以是同学或老师);
2.列举几个学过的可数名词,并写出他们的单复数变化;
板书设计
new words:
years
old now school same but frien d these those egg bus schoolbag box cake --are these eggs/ cars/boxes/buses?
--yes,they are./
no,they aren’t.
-are these pencils/ apples-- no, they aren’t.
名词复数:
1、一般加-s
apple→apples ruler→rulers car→cars
2、以s, x , ch, sh结尾加-s:
bus→buses box→boxes class→classes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课课堂教学中主要用的是形成性评价,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本课设计本着讲练结合的要求,把教学内容目标化,课堂教学交际化,而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保证所有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多数学生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课下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课的掌握情况;能重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思维训练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会学为主旨,以训练为主线”的四主要求。
教学反思
备课过程中我根据教材需要,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法交互使用,精讲巧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
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主要以直观教学、交际性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启发:
教学方法和学法的采用与改进:
1.让学生养成听的习惯。
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大有好处。
2.促进学生科学储备大量知识。
学生不掌握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进行很好的语言交流。
所以学生必须了解语言规律,掌握丰富的词汇,熟知语法规则,会熟练表达由各个话题而展开的交际内容。
要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记忆深刻、灵活度大。
3.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反复记忆。
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
4.鼓励学生积极操练,重在口头。
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
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
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