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检验规范(DOC)
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玻璃钢是一种由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电火花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材料表面的缺陷和杂质。
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是对玻璃钢材料进行质量评定的重要标准,有效保障了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的重要性、内容和应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玻璃钢材料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组织形式进行编排和展开,以便清晰地传达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通常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概述部分介绍了文章要探讨的主题和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了整体的框架;目的部分明确了文章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包括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的重要性、内容和应用。
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的背景、原理、要求等方面,以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对论述进行概括和归纳,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展望部分展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向,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文章的主旨和重要性。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文中所要表达的论点和观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的重要性、内容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一检验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一标准来检验和评估玻璃钢制品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玻璃钢电火花检验标准,为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 第1部分 高压玻璃钢管线管(送审稿)

ICS XX.XXXE XX备案号:S 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XXXX-2008 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第1部分:高压玻璃钢管线管code for acceptance of quality for non-metalic pipePart 1:High-pressure Fiberglass Line Pipe(送审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Ⅰ)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 (1)4 技术要求 (2)5 试验方法 (3)6 检验规则 (4)附录 A (5)附录 B (6)附录 C (7)Ⅰ前言SY/T-2008-××《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分3个部分。
—第1部分:高压玻璃钢管线管;—第2部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第3部分:塑料合金防腐蚀复合管。
本部分为SY/T-200-××第1部分。
本部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国家发改委批准。
本部分编写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汉维长垣高压玻璃钢管道有限公司、哈尔滨斯达玻璃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本部分由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Ⅱ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第1部分:高压玻璃钢管线管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机械连接方式高压玻璃钢管线管的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油田原油集输、注水、注聚合物或具有类似要求的其它流体输送用的高压玻璃钢管线管,在用户验收时的质量检验,但不包含产品设计和产品出厂时必须进行的相关检测项目。
对国外引进的管材应按API Spec15HR的规定进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Y/T 20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玻璃钢盖板标准规范最新

玻璃钢盖板标准规范最新玻璃钢盖板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民用领域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玻璃钢盖板标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最新的玻璃钢盖板标准规范内容:1. 材料要求玻璃钢盖板应使用优质树脂和玻璃纤维作为主要原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2. 力学性能标准- 弯曲强度:不小于100 MPa- 压缩强度:不小于150 MPa- 冲击韧性:不小于20 J/m3. 外观质量要求- 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裂纹或分层现象。
- 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
- 边缘应光滑,无毛刺或锐角。
4. 尺寸精度- 长度和宽度的公差应控制在±2mm以内。
- 厚度的公差应控制在±0.5mm以内。
5. 加工工艺- 采用先进的拉挤或模压工艺,确保产品结构均匀,性能稳定。
- 表面处理应采用防滑、耐磨材料,以提高使用安全性。
6. 耐腐蚀性能- 应能承受常见的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持性能不下降。
7. 耐老化性能- 产品应能在户外环境下使用5年以上,不出现明显老化现象。
8. 安装要求- 盖板安装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 连接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保证长期稳定性。
9. 环保要求-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产品应符合环保标准。
10. 检验与验收- 产品出厂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力学性能、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等。
- 用户在验收时应根据本规范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随着玻璃钢盖板应用的不断深入,本规范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希望本规范能为玻璃钢盖板的生产和使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玻璃钢检验规范(DOC)

玻璃钢验收标准编制:校对:审核:1.目的为了能准确地、更快地掌握产品的检验标准,规范大丰和玻璃钢制品外观及性能的通用检验规范,利于生产中的检验,保证产品品质。
2.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要构造材料,以手糊成型玻璃钢家具的材料检验、模具检验,半成品,成品检验。
3.定义3.1 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可接受质量水平3.2 缺陷等级3.2.1 CRI(致命缺陷):AQL=0,开裂,明显变形。
3.2.2 MAJ(主要缺陷):AQL=0.65,属功能性缺陷,结构或者机构外观不符合检验标准规定。
3.2.3 MIN(次要缺陷):AQL=1.0,属外观包装轻微缺陷,非严重缺点或者主要缺点,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3.3 外观面区域划分3.3.1 A区: 正面,3.3.2 B区: 反面3.3.3 C区:组装后不可见面4. 技术要求4.1抽样计划4.1.1根据MIL-STD-105E=Ⅱ AQL的取值CRI=0 MAJ=0.65 MIN=1.0 抽样计划表从不同的包装箱(包)内随机抽样,其中性能测试按附表抽样数或按检验规范、判定按测试项说明。
4.1.2抽样开箱率要求:每批物料10箱(包)内按80%开箱抽样;超过10箱按60%开箱抽样,但不小于8箱(包)。
4.2材料检验4.2.1材料检验4.2.1.1用于建造玻璃钢的树脂及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应为技术部门认可的材料。
4.2.1.2玻璃钢车间应向技术部门提交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试验报告。
4.2.2胶衣树脂4.2.2.1胶衣树脂应与玻璃钢基体树脂具有相容性,其性能指标应逐项检测,应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主要用于模具制作。
4.2.2.2基体树脂4.2.2.3基体树脂应为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牌号应经技术部门认可,超过贮存期的树脂不允许继续使用。
对有防火要求的车体都位应采用阻燃树脂或涂防火涂层,应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玻璃钢设计规范

玻璃钢设计规范篇一:玻璃钢标准GB/T 3961—93 纤维增强塑料术语GB 4202—84 玻璃纤维纱代号GB 4203—84 玻璃纤维纱涂覆制品代号GB 4204一84 玻璃纤维布、带、管代号GB 5434—85 纺织玻璃纤维术语及定义GB l446—83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 1447—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 1448—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 l449—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 l450.1—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 l450.2—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GB 1451—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筒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GB l452—87 非金属夹层结构平拉强度试验方法GB l453—87 非金属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性能试验方法GB l454—88 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方法GB l455—88 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GB l456—88 夹层结构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 l457—88 夹层结构滚筒剥离试验方法GB l458—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GB l461—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GB l462一88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GB l463—88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 l464—87 非金属夹层结构或芯子密度试验方法GB 2567—8l 树脂浇铸体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 2568一81 树脂浇铸体拉伸试验方法GB 2569—81 树脂浇铸体压缩试验方法GB 2570—81 树脂浇铸体弯曲试验方法GB 2571—81 树脂浇铸体冲击试验方法GB 2572—8l 玻璃钢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GB 2573—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 2574—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湿热试验方法GB 2575—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水性试验方法GB 2576—89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GB 2577—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 2578—89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制作方法GB 3139—82 玻璃钢导热系数试验方法GB 3140-95 玻璃钢平均比热试验方法GB 3354—82 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和试验方法GB 3355—82 纤维增强塑料纵横剪切试验方法GB 3356—82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 3357—82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 3362—82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检验方法GB 3363一82 碳纤维复丝纤维根数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 3364—82 碳纤维直径和当量直径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 3365—82 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 3366—82 碳纤维增强塑料纤维体积含量检验方法(显微镜法)GB 3854—83 纤维增强塑料巴氏(马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 3855—83 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 3856—83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 3857—87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药品性能试验方法GB 4550—84 试验用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平板的制备GB 4726—84 树脂浇铸体扭转试验方法GB 4944—8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层拉伸强度试验方法GB 5258—8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薄层板压性能试验方法GB 5259—85 预浸料凝胶时间试验方法GB 5260—85 预浸料树脂流动度试验方法GB 5349—8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 5350—8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 5351—8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短时水压失效压力试验方法GB 5352—85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平行板外载性能试验方法GB 6006—85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片粘结剂在苯乙烯中溶解时间的测定GB 6007—85 玻璃纤维毡片单位面积质量的测量GB 6011—85 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GB 6056—85 预浸料挥发分含量试验方法GB 6057—85 预浸纱带拉伸强度试验方法GB 6058—85 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制备和内压试验方法GB 6059—8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材和蜂窝夹层结构弯曲蠕变试验方法GB 7192—87 预浸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 7193.1—87 不饱和聚酪树脂粘度测定方法GB 7193.2—87 不饱和聚酪树脂经值测定方法GB 7193.3—87 不饱和聚酪树脂固体含量测量方法GB 7193.4—87 不饱和聚酯树脂80℃下反应活性测定方法GB 7193.5—87 不饱和聚酪树脂 80c热稳定性测定方法GB 7193.6—87 不饱和聚酯树脂 25c凝胶时间测定方法GB 7194-87 不饱和聚酯树脂浇铸体耐碱性测定方法GB 7559-87 纤维增强塑料层板螺栓连接挤压强度试验方法GB 7689.1-87 纺织玻璃纤维机织物厚度的测定GB 7689.2-87 纺织玻璃纤维机织物经、纬密度的测定GB 7689.3-88 纺织玻璃纤维机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 7690.1—87 纺织玻璃纤维连续纤维纱、定长纤维纱和无捻粗纱线密度的测定GB 7690.2—87 纺织玻璃纤维连续纤维纱和定长纤维纱捻度的测定 GB 7690.3—87 纺织玻璃纤维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GB 7690.4—87 纺织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硬挺度的测定GB 7690.5—89 纺织玻璃纤维连续纤维和定长纤维纱平均直径的测定 GB 7690.6—89 纺织玻璃纤维纱线捻度平衡指数的测GB 8236—87纺织玻璃纤维毡片平均厚度、加载厚度和加载后复原厚度的测定GB 8238—87不饱和聚酯树脂液体和浇铸件折光率的测定GB 8924—8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 9914—88 纺织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GB/T 9979—88 纤维增强塑料高低温力学性能试验准则GB l0702—89 蜂窝型芯子胶条分离强度试验方法GB l0703—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水性加速试验方法GB/T15928—95 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强塑料中残留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 QJ 971—86 纤维增强塑料小试样拉伸性能试验方法QJ ll23—87 胶接蜂窝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试验方法QJ ll24—87 胶接蜂窝夹层结构侧向压缩性能试验方法QJ 1125—87 胶接蜂窝夹层结构平面剪切性能试验方法QJ l403—88 纤维增强塑料薄板压缩性能试验方法QJ l632—89 碳纤维增强塑料薄板冲击韧性试验方法QJ 31853—90 玻璃/酚醛、高硅氧/酚醛模压制品拉伸强度试验方法 QJ l869—90 纤维增强塑料薄板小型试样弯曲性能试验方法QJ 2049—91 常压电弧等离子体射流驻点烧蚀试验方法QJ 2099—91 三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QJ 2305—92 三向碳/碳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QJ 2509-93 碳/碳复合材料灰分含量测试方法JC l76—80 玻璃纤维制品试验方法JC 276—80 玻璃纤维纱分等规定JC 279—80 无碱玻璃纤维纱分等规定JC 280—80 玻璃纤维布分等规定JC 282—80 无捻玻璃纤维布分等规定JC 285—80 无碱玻璃纤维带外观规定JC 287—81 玻璃钢空隙含量试验方法JC 339—83 玻璃纤维布不平度试验方法JC 349—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平板拉一拉疲劳性能试验方法ZBQ 2300l一8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透光率试验方法JC 289—81 玻璃钢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GB/T15738—95 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13096.1—90 拉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3096.2—90 拉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13096.3—90 拉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面内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13096.4一90 拉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表观水平剪切强度短梁剪切试验方法JC l69—80 无碱玻璃纤维纱JC l70—80 无碱玻璃纤维布JC l74—80 无碱玻璃纤维带JC 277—80 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纱JC 278—80 中碱无捻玻璃纤维纱JC 281—80 无碱无捻玻璃纤维布CD l30A19—85 手糊法玻璃钢设备设计技术条件CD l30A1—8l 玻璃钢冷却塔GB 7190—8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ZBQ 230002—87 改性酚醛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球阀ZBQ 230004—87 地面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ZBQ 230005—87 玻璃纤维增强聚酪树脂耐腐蚀卧式容器JC 552—94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化树脂压力管JC/T 553—94 玻璃纤维增强塑性料离心通风机JC/T 490-92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拉挤型材的尺寸公差JC/T491—92 增强塑料抗挤型材按组分分类方法HG/T 2106-91 耐酸酚醛塑料耐酸度的测定HG/T 2107—91 耐酸酚醛塑料丙酮可溶物的测定HG/T 2128—91 耐酸酚醛塑料制化工设备、管、管件技术条件HG/T 2106—91 耐酸酚醛塑料制化工设备零部件HG/T 2438—93 改性酚醛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球阀质量分等HGJ 534-91 玻璃钢管和管件HG 20539—92 增强聚丙烯(ERPP)管子和管件篇二:玻璃钢制品设计原则玻璃钢制品设计原则一、材料选择为满足制品的性能要求,需要选择合理的原材料;包括树脂、玻璃纤维或其他纤维以及填料、颜料和其他添加材料。
玻璃钢的规范

玻璃钢的规范玻璃钢是一种由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强度,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建筑等领域。
为了确保玻璃钢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有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指导和监督。
一、基本规范1.材料选择:玻璃钢制品的树脂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纤维的状况和性能也要满足要求。
2.制品制作工艺:采用适当的制备工艺,确保制品的强度和表面质量。
二、设计规范1.载荷设计: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合理确定玻璃钢制品的载荷和荷载组合。
2.构件设计:根据制品的具体用途和结构要求,合理设计构件的尺寸、数量和布置。
3.连接设计:根据制品的受力情况,合理选择和设计连接件,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制品规范1.制品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制品的尺寸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2.制品外观:制品应无明显裂纹、气泡、挤出胶等缺陷,表面平整、光滑,无明显色差。
3.制品强度:制品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等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4.制品耐腐蚀性:制品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抗常见化学品的侵蚀。
5.制品安装:制品的安装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确保安装质量和稳定性。
6.制品检验:制品的出厂检验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确保制品质量和性能。
四、施工规范1.施工前准备: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与整理,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2.操作规范:施工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施工环境:施工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无火源和易燃物,保证施工安全。
4.接缝处理:玻璃钢制品的接缝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确保接缝牢固、防渗漏。
5.防火防爆:施工中应遵守防火防爆规定,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6.施工质量控制:施工中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玻璃钢制品的规范主要包括材料选择、设计规范、制品规范和施工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遵循规范的要求,可以保证玻璃钢制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提高制品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确保人们在使用玻璃钢制品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玻璃钢规范

玻璃钢规范玻璃钢(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简称GFRP)是一种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树脂为基体的一种复合材料。
玻璃钢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建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玻璃钢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玻璃钢规范。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一般的玻璃钢规范。
一、材料规范:1. 纤维:玻璃纤维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其捻度和纤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树脂: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树脂类型,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
树脂的质量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特别是耐腐蚀性和耐热性等性能指标。
3. 控制剂: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可以在树脂中加入适当的控制剂。
这些控制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确保其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符合要求。
二、产品规范:1. 强度:玻璃钢制品应在规定的载荷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其强度试验应符合国家标准,并通过相关认证。
2. 耐腐蚀性:玻璃钢制品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其耐酸碱、耐盐雾等性能试验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达到设计要求。
3. 连接:玻璃钢制品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试验验证。
4. 尺寸稳定性:玻璃钢制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避免因热胀冷缩或其他载荷引起的变形。
三、安装与维护规范:1. 安装:玻璃钢制品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安装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或培训,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2. 维护:玻璃钢制品的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表面清洁、防止污染、修补损伤等。
四、检验与验收规范:1. 检验:玻璃钢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规范要求。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和重量、机械性能等。
2. 验收:玻璃钢制品交付使用前需要进行验收,验收项目包括产品质量、尺寸和重量、安装质量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综上所述,玻璃钢规范主要从材料、产品、安装与维护以及检验与验收等方面对玻璃钢制品进行了规定。
玻璃钢门窗安装验收规范

玻璃钢门窗安装验收规范1总则1.1为保护玻璃钢门窗安装施工的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制订本规程。
1.2规程适用于(FRP)玻璃钢门窗的安装与验收。
1.3建筑玻璃钢门窗的安装及验收,除应按本程序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门窗质量要求2.1材料质量要求2.1.1门窗采用异型材,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门、窗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挤中空)型材》。
(JC/T 941-2004)有关规定。
密封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塑料门窗用密封条》(GB2001)的有关规定。
2.1.2门窗采用的紧固件、五金件、金属组角及金属衬板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2.1.2.1紧固件、五金件、金属组角及金属衬板等,应进行防腐处理。
2.1.2.2紧固件及镀锌金属组角及其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螺纹紧固件电镀层》(GB5269)表2及表3的有关规定,紧固件的尺寸、螺纹公差、十字槽及机械性能等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GB845)《十字槽沉头自攻螺钉》(GB846)的有关规定。
2.1.2.3五金件型号、规格和性能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滑撑铰链不得使用铝合金材料。
2.1.3全防腐门窗应采用的防腐型五金件及紧固件。
2.1.4玻璃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2.1.4.1玻璃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中空玻璃应有检测报告。
2.1.4.2玻璃的安装尺寸应比相应的框,扇(挺)内口尺寸小8mm(如图2.1.4)。
2.1.4.3玻璃垫块应选用邵氏硬度为70~90(A)的硬橡胶或塑料,不得使用硫化再生橡胶、木片或其它吸水性材料。
其长度应为80~150mm,厚度应按框、扇、梃与玻璃的间隙确定。
2.1.5门窗与洞口密封用密封胶应具有弹性和粘结性。
2.2门窗质量要求2.2.1门窗的外观、外形尺寸、装配质量、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门窗的抗风压、空气渗透、雨水渗透三项基本物理性能应符合《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窗》(JG/T 186-200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门》(JG/T 185-2006)中对这三项性能的分级的规定及设计要求,并附有该等级的质量检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
璃
钢
验
收
标
准
编制:
校对:
审核:
1.目的
为了能准确地、更快地掌握产品的检验标准,规范大丰和玻璃钢制品外观及性能的通用检验规范,利于生产中的检验,保证产品品质。
2.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要构造材料,以手糊成型玻璃钢家具的材料检验、模具检验,半成品,成品检验。
3.定义
3.1 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可接受质量水平
3.2 缺陷等级
3.2.1 CRI(致命缺陷):AQL=0,开裂,明显变形。
3.2.2 MAJ(主要缺陷):AQL=0.65,属功能性缺陷,结构或者机构外观不符合检验标准规定。
3.2.3 MIN(次要缺陷):AQL=1.0,属外观包装轻微缺陷,非严重缺点或者主要缺点,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3.3 外观面区域划分
3.3.1 A区: 正面,
3.3.2 B区: 反面
3.3.3 C区:组装后不可见面
4. 技术要求
4.1抽样计划
4.1.1根据MIL-STD-105E=Ⅱ AQL的取值CRI=0 MAJ=0.65 MIN=1.0 抽样计划表从不同的包装箱(包)
内随机抽样,其中性能测试按附表抽样数或按检验规范、判定按测试项说明。
4.1.2抽样开箱率要求:每批物料10箱(包)内按80%开箱抽样;超过10箱按60%开箱抽样,但不
小于8箱(包)。
4.2材料检验
4.2.1材料检验
4.2.1.1用于建造玻璃钢的树脂及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应为技术部门认可的材料。
4.2.1.2玻璃钢车间应向技术部门提交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性能试验报告。
4.2.2胶衣树脂
4.2.2.1胶衣树脂应与玻璃钢基体树脂具有相容性,其性能指标应逐项检测,应提交的质量检验报
告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主要用于模具制作。
4.2.2.2基体树脂
4.2.2.3基体树脂应为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牌号应经技术部门认可,超过贮存期的树脂不
允许继续使用。
对有防火要求的车体都位应采用阻燃树脂或涂防火涂层,应提交的质量检
验报告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4.2.2.4增强材料
4.2.2.5增强材料一般采用无碱玻璃纤维,若采用增强型浸润剂的中碱玻璃纤维,其玻璃钢的耐水
性能必须达到无碱玻璃纤维性能要求。
应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见附录C、附录D(提示的
附录)。
4.2.2.6添加剂
4.2.2.7加入树脂中的各种固化剂(包括引发剂和促进剂)、颜料、填料、触变剂、阻燃剂等添加
剂应按规定的限理,不能明显影响树脂及玻璃钢固化后的各项性能。
4.2.2.8芯材
4.2.2.9一般采用以基体树脂胶接良好的闭孔结构的硬质泡沫塑料、木材、胶合板等材料。
木材应
充分干燥,湿度不大于18%,使用前应提交的芯材质量报告见附录E(提示的附录)。
5.1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
玻璃钢内部存在的裂缝、树脂聚集、褶皱、空洞、气泡、夹杂物等缺陷不能通过肉眼检验出来,目前只能延长产品的半成品滞留时间,使产品在正常的气温下存放,观察其是否变形。
5.2理化性能检测
1.力学性能:如弯曲强度;拉伸强度;抗压强度、冲击强度等。
2.物理性能:比重、硬度
5. 试验方法
5.1材料检验
5.2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
X射线照相法和超声波探伤法。
(暂不采用)
5.3理化性能检测
6. 外观检验
6.1 检验条件
➢测试环境:温度23°C±5°C, 湿度55%±15%。
➢检验方法:目视。
➢检测视角:检验员使工件与外观面成120°~140°角,每个外观面来回看,有多个外观面的产品,每一外观面都要当作单独面来检验。
➢照明条件:标准光源600~1000LUX。
➢检验距离与时间:
➢检验者视力要求:裸视视力或矫正视力1.0以上,不色盲、色弱。
➢缺陷度量代碼:N: 数目 D: 直径mm L:长度mm H:深度mm W:宽度mm S:面积mm2 J:间距mm
➢检验工具:目视、灯具。
➢
6.2 玻璃钢外观质量检验
6.2.1 缺陷定义
1)异物(杂质):因灰尘、异物等跟产品不是同一种物质所造成印刷图案表面出现点状突起物。
2)气泡:玻璃钢成型过程中包含空气或水汽的圆球。
3)拉伤:因模具问题,脱模时造成产品边缘地方有拉伤,造成边缘凸起。
4)气纹:因成型不当或蜜桔问题造成表面出现波浪状或线状条纹。
5)披锋(毛边):产品在沿着合模线及角落处形成的成型挤料或突出物。
6)缩水:因成型不当或结构问题造成表面之凹陷。
7)变形:产品因为某种原因造成产品弯曲不平。
8)开裂:材料裂开。
9)龟裂:因为外力产生的开裂。
10)分层:玻璃钢层剥皮。
11)针孔:材料上有孔或空洞。
12)分模线:模具结合处产生较明显的一条线,常由后期处理不认真引起。
6.2.2 检验标准
6.3 切割开孔打磨检验标准
6.4 各个部件试配检验标准
7.检验规则
7.1本标准采用出厂检验和型试检验,产品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才能作为合格品交付。
7.2检验项目
7.2.1出厂检验项目
7.2.2型试检验项目为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
7.3组批
检验以同一类型、同一厂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生产的为一批。
7.4型试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试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每[检验周期]进行一次;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e)出厂检验结构与上次型试检验有较大差异;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型试检验的要求;
8.标志、标签、运输、贮存
8.1标志、使用说明
8.1.1产品上应有清晰、耐久的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及商标
b)产品名称及型号
c)制造厂厂址
d)出厂编号
e)执行标准号等
8.2包装
产品出厂时无包装,用户需要可与本公司协商。
8.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振动、冲击和潮湿,避免受重压和机械损伤。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物质的仓库内。
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附录B
基体树脂质量检验报告
负责人:
复核:
试验员:
附录C
玻璃纤维
布质量检
测报告
车形:
车号:Array负责人:复核:试验员:
附录D
玻璃纤维毡质量检测报告
车形:车号:
负责人: 复核:
试验员:
附录E 车用芯材质量报告
车型: 车号:
负责人: 复核: 试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