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遗传方式及确定基因的位置
高中生物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

高中生物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其位置可以有以下几个地方:(1)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2)位于细胞核中的核基因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④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一、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1、正反交法。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
(该法必须为纯合子)(1)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2)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例1、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均为纯合子)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正交:P 红花♀×白花♂反交:P 白花♀×红花♂↓↓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二、判断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通常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①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一致,与性别无关,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四步法”分析遗传系谱图步骤现象及结论的口诀记忆图解表示第一,排除或确定伴Y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病;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第二,确定图谱中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无中生有”(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则为隐性遗传“有中生无”(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则为显性遗传第三,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①双亲有病儿子正常②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伴X显性遗传①双亲有病女儿正常②父病女不病或者子病母不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①父亲正常儿子有病②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伴X隐性遗传①双亲正常女儿有病②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第四,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①若该病在代与代间连续遗传→②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遗传系谱图是高中生物的重点也是难点,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高考或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
遗传系谱图主要考查学生两个内容,一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二是计算生患病或健康子女的概率,本文主要阐述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
遗传系谱图是考查学生对遗传学知识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遗传系谱图题型解题方法及概率计算对初学者是个难题,在教学中也是一个难点,虽然每年在教学中教师安排了较大课时数,学生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但每年有关系谱图分析题得分率一直较低。
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要学生掌握好有关遗传系谱图解题方法和做到答题正确性高尤为困难,因此,想通过专题的形式,系统的讲解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方法,力求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解题正确性和解题速度上找到突破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家系图中遗传病的判断学法指导

高中物理家系图中遗传病的判断以家系图为背景的题目可全面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及对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就这方面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高中阶段,我们所学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六种情况:1. 细胞质遗传;2. 伴Y遗传;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 伴X 隐性遗传;6. 伴X显性遗传。
细胞质遗传和伴Y遗传在家系图中有着明显的特征(如图1、2)。
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只要母亲是患者,其后代都是患者;父亲是患者,母亲正常,其后代都正常。
这是典型的母系遗传,由此可知该病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基因中。
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患者只有男性,男性患者的后代中,男性均患病,女性均正常,且代代相传,即父传子、子传孙。
由此可知该病致病基因最可能在Y染色体上。
由于细胞质遗传和伴Y遗传在家系图中有明显的特征,所以下面主要区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和伴X隐性遗传。
二、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显隐性有以下几种方法:(1)如果是常见的遗传病,如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秃顶、多指等,可根据课本上讲的该病的遗传机理,直接应用。
(2)根据遗传家系图来判断:双亲性状一样,出现了异样的表现型。
如下图:图3如甲、乙:双亲都没病,生了有病的孩子,则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如丙、丁:双亲都有病,生了没病的孩子,则该病是显性遗传病。
这是从家系图上直接判断显隐性的最重要方法。
(3)隐性遗传病在近亲结婚的人群中,子代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显性遗传病在近亲结婚的子代人群和一般人群中发病率相等。
根据其遗传病的社会调查结果,可以判断其显隐性。
三、判断致病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这一步判断应在确定了该性状显隐性的基础上进行。
1. 判断隐性致病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对于隐性遗传病,在家系图中要找女性患者,看其父亲和儿子的情况:①如果她的父亲和儿子中,有不患病的,则该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1、判断方法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1)♀23AA ×♂23AA →49AA (2)♀23AA ×♂13Aa →19AA +19Aa (3)♀13Aa ×♂23AA →19AA +19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aa 。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1.遗传连锁法:遗传连锁法是通过观察遗传突变或多性状同时遗传的情况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当两个或多个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时,它们可以独立地遗传给子代。
而当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它们会同时遗传给子代。
通过连锁分析,可以确定基因的相对位置。
2.插入突变法:插入突变法是一种将外源DNA序列插入到已知基因上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确定位该基因的位置。
例如,科学家可以将一个反义DNA片段插入到已知基因上,并观察插入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染色体映射法:染色体映射法是一种利用特定染色体标记或可识别的DNA序列,将基因定位到染色体特定区域的方法。
例如,通过比较有缺陷染色体的DNA序列与正常染色体的DNA序列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染色体上承载缺陷基因的特定区域。
4.非连锁分析法:非连锁分析法是一种独立于遗传连锁法的方法,用于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微卫星标记等多态性基因标记,通过复杂的数学和统计模型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5.相对物理位置法:相对物理位置法是利用不同种群中的同源染色体达成互换片段,通过比较基因重组频率计算出基因的相对物理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逐渐构建染色体图谱,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总结起来,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包括遗传连锁法、插入突变法、染色体映射法、非连锁分析法和相对物理位置法。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准确地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而深入研究基因功能和与其相关的疾病。
巧判遗传题中基因的位置

丢 失 。 观察 发 现 F . 雌 果蝇 都 是 棒 眼 。 试 完 成 以 下推 断 : 则 控 制 棒 眼 和 圆 眼 相 对 性 状 的 基 因 在 X染 色 体 上 。 请 写 出相 应 的遗 传 图解 。 ( 不 要 求
,
— —
①若 F 代雄果蝇都是
根 据 上 述 两 图表 对 比 . 可 以总 结 出 区分 常 染 色 体 与 x Y 同
反之为 X Y 同源 区段 ・ 四、 判 断 基 因在 常 染 色 体 还 是 在 × Y 特 有 区 段
基 因若 在 常 染 色 体 上 . 研 究 一对 相 对 性 状 . 则 亲 本 各 有 三 种 基 因型 , 九种 交 配 方 式 , 结果 如下 图所 示 :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a a a
AA
全显
全 显
全 显
A a
aa
全 显
全显
显: 隐= 3 : 1 显 : 隐: l : 1
显: 隐= 1 : 1 全 隐
结 果 实 的性 状 , 若 分 别 与各 自母 本 性 状 相 同 , 为 细胞 质遗 传 ; 若 均 为 光 桃 则 为 细 胞 核 遗 传 注 : 因果 皮 是 由 母 本 的子 房 壁 发 育 而 来 的 . 所 以母 本 结 实 体 现 的是 母 本 性 状 ; 若 观察 F I 的 性 状 则 需要 将 F 1 种植 , 自交 结 实 体 现 的才 是 F , 的性 状
遗传现象 . 所 以 椎 实 螺 的 螺 壳 旋 转 方 向 的 遗 传 方 式 为 细 胞 质 遗 传。 例2 . 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 . 将 毛 桃 雌 蕊 授 以纯 合 光桃 的花粉 . 该 雌 蕊 发 育成 的 果 实 为 毛 桃 。 将 纯 合 光 桃 雌 蕊 授
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

遗传题如何判断基因的位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其位置可以有以下几个地方:(1)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2)位于细胞核中的核基因又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③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④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一、探究某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1、正反交法。
判断某对相对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应该做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
(该法必须为纯合子)(1)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的性状都与母本一致,说明属于细胞质遗传。
(2)若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子代性状表现相同,与母本无关(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说明属于细胞核遗传。
例1、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
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均为纯合子)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正交:P 红花♀×白花♂ 反交:P 白花♀×红花♂↓↓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二、判断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通常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
①若后代中的所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或均表现出显隐性性状,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一致。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一致,与性别无关,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遗传方式的规律

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遗传方式的规律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有关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遗传方式的判断一般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二是致病基因存在的位置。
这类问题通常先判别显隐性,然后判断基因的位置。
一、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关系1、如系谱图中存在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子女,即可排除显性遗传病,而确定为隐性遗传病,典型图例:(图一)(图二)2、如系谱图中存在双亲有病生出无病子女,即可排除隐性遗传病,而确定为显性遗传病。
典型图例:(图三)(图四)口决:“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二、致病基因的位置判断致病基因位置的判断常采用假设的方法,先假设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然后按假设代入遗传图谱中如符合图谱,则假设成立,如不符合图谱,则为假设相反的一面。
下面将四种常见遗传病的判定规律做以说明: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遗传特点:隔代遗传,发病率低,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2)图谱特点:双亲无病生一患病女儿,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而且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3)实例: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
(4)判断口决:“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5)例图:如图(一)2、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1)遗传特点:代代相传,发病率高,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2)图谱特点:双亲有病生一无病的女儿,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3)实例: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等。
(4)判断口决:“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5)例图:如图(三)3、伴X隐性遗传病(1)遗传特点:交叉遗传,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等(3)判断口决:“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4)判断方法:否定式判断(5)例图如上图可排除伴X隐性遗传的可能4、伴X显性遗传病(1)遗传特点:连续遗传,交叉遗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题解题思路
——判断遗传方式及确定基因的位置
一、遗传方式归纳及判断
细胞质遗传
Y染色体遗传
X染色体显性遗传
细胞核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Ⅰ.判断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此判断通常用正反交实验来进行。
若是细胞质遗传,正反交结果F
1
表现型分别与其母
本相同、表现为母系遗传;若是细胞核遗传,正反交结果F
1
表现型不与母本相同,一般表现为显性性状,有时还会与性别相关(这时为伴性遗传)。
Ⅱ.判断核遗传中单基因控制的性状的五种遗传方式(用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来说明)1.若为Y染色体遗传,其特点为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且男性患者的上下代男性全为患者;
2.若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点为(患者以上)代代相传,男性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是患者,且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3.若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点为隔代遗传,交叉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是患者,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4.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特点为(患者以上)代代相传,通常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5.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点为隔代遗传,通常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以上判断规律可总结为:(除细胞质遗传和Y染色体遗传外)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无病非伴性。
(父和子都有病,则都可能)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无病非伴性。
(母和女都有病,则都可能)
二、确定基因的位置
Ⅰ.判断基因在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的方案
例1.自然界中玉米的绿色茎为稳定遗传,但在田间偶尔也会出现紫色茎的玉米。
请用绿茎玉米和紫茎玉米为材料,设计一个方案判断这一性状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写出实验方案。
①实验方案:P♀绿茎×♂紫茎P♂绿茎×♀紫茎
↓↓
F 1F 1
②预测结果及结论:若两个杂交组合后代中F
1
都表现为绿茎或紫茎,则为细胞核遗传;
若杂交组合一的后代F
1表现为绿茎,若杂交组合二的后代F
1
表现为紫茎,则为细胞质遗传。
【小结】正交和反交。
若正反交结果F
1
表现型分别与其母本相同、表现为母系遗传,
则基因位于细胞质中;正反交结果F
1
表现型(不与母本相同)往往一致,则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Ⅱ.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例2.已知果蝇的一种隐性性状是由单基因(b)控制,但不知该基因(b)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判断,并预测实验结果。
①实验方案:调查统计表现为隐性个体中的性别比例。
②预测结果及结论:若隐性个体中雌雄比例相当,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若隐性个体中雄多于雌,则位于X染色体上。
例3.实验室的雌雄果蝇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且为纯和子。
但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请你用实验的方法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①实验方案:P♀灰翅×黄翅♂P♀黄翅×灰翅♂
↓↓
F 1F 1
②预测结果及结论:若两个杂交组合中F
1
都只为灰翅或黄翅,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一个杂交组合中F
1无论雌雄都只表现为灰翅或黄翅,另一杂交组合中F
1
雌雄各表现出一
种颜色的翅,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思考:若已知道显隐性关系又怎样判断?
【小结】正交和反交。
若正反交结果F
1
都只表现为同种性状,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一个杂交组合中F
1无论雌雄都只表现为同种性状,另一杂交组合中F
1
雌雄各表现出一种
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已知显隐关系,如果是XY型则♀隐性×显性♂,如果
是ZW型,则♀显性×隐性♂。
F
1只表现为同种性状,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
1
雌雄各表
现出一种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Ⅲ.判断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方案
例4.科学家研究果蝇时发现,刚毛(A)对截毛(a)为显性。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用遗传图解表示)
P X a X a×X A Y P X a X a×X A Y A
截毛刚毛截毛刚毛
↓↓
F
1X A X a X a Y F1X A X a X a Y A
刚毛截毛刚毛刚毛
若F1雌性表现为刚毛,雄性表现为截毛,则基因位于X上;若F1雌雄都为刚毛,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
【小结】用纯种的隐性作母本,显性作父本进行杂交。
若F
1
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
现为隐性,则基因位于X上;若F
1
雌雄都为显性,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Ⅳ.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染区段上的方案
例5.果蝇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性状,雌雄果蝇均有长翅(R)和残翅(r),且为纯和体。
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同源染区段上,如何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基因的位置。
方法一:P RR×rr P X r X r×X R Y R
长翅残翅残翅长翅
↓↓
F 1Rr×Rr F
1X
R X r×X r Y R
长翅长翅长翅长翅↓↓
F 2
3R1rr F
2X
R X r X r X r X R Y R X r Y R 长翅残翅长翅残翅长翅长翅
若F
2
中雌雄都既有长翅又有残翅,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F
2
中雌性既有长翅又有
残翅,雄性全为长翅,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染区段上。
方法二:P RR×rr P X r X r×X R Y R
长翅残翅残翅长翅
↓↓
测交Rr×rr测交X r Y R×X r X r
长翅残翅长翅残翅
↓↓
测交后代1R1rr测交后代X r X r X r Y R
长翅残翅残翅长翅若测交后代中雌雄都既有长翅又有残翅,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测交后代中雌性全为残翅,雄性全为长翅,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染区段上。
【小结】先用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和亲本进行杂交得F
1,再让F
1
中的雌雄个体相互
交配,观察子二代的表现型。
若子二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种类无差别,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二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种类有差别,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染区段上。
(或让F
1
中的雄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观察测交后代的表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