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与事故预测
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交通事故频发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概念、意义、评估因素和应用。
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简称TRA模型,是指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环节、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对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潜在安全风险进行预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TRA模型主要针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道路、车辆、驾驶员等进行评估,并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科学的方法评估交通运输系统的风险水平和安全状况。
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交通安全风险,从而提供决策参考和安全措施。
其次,TRA模型能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交通安全政策和规划,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还可以促进不同交通组织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中,评估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评估因素涉及到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方面,如道路状况、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率、驾驶员素质等。
其中,道路状况是评估交通运输安全风险的基本要素之一。
道路的宽度、湿滑度、坡度等都会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此外,交通流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因素,高密度的交通流量易导致拥堵和事故,并增加驾驶员的压力。
还有驾驶员素质,包括年龄、驾龄、酒驾习惯等,这些因素都会对驾驶员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TRA模型可用于交通规划和设计。
通过评估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风险,规划者可以合理设计道路、交叉口和停车场等,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能。
其次,TRA模型可以应用于交通事故预警和应急管理。
通过监测交通参数和分析数据,可以及时发现交通事故的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预警和应对,减少事故的损失和影响。
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共67页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共同点
道路安全评价是对现有或将建的道路工程项目或 交通工程项目、任何与道路用户有关的其他项目 的正式审查,并给出项目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问 题和安全性能方面的审查报告。 道路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检查道路或道路建设是否 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和安全性能问题。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安全评价的内涵
• 驾驶员(人)的因素是主要的 • 大型运营车是群死群伤的主要矛盾 • 交通事故的评价与预防尤为重要
I 基本概念
安全评价指标 绝对指标:四项绝对指标
上一页
Back
下一页
道路交通事故变化情况(1991-2019)
直接损失 受伤人数 死亡人数 事故次数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直接损失 42836 64493 99907 133383 152000 172000 185000 193000 212401 267000 308787 332438 337000 277000 188000 149000 万元 受伤人数 162019 144264 142251 148817 159308 174447 190128 222721 286080 418721 546485 562074 494174 451810 469911 431139 死亡人数 53292 58729 63508 66362 71494 73655 73861 78067 83529 93853 105930 109381 104372 99217 91062 89455 事故次数 264817 228278 242343 253537 271843 287685 300000 346129 412860 616971 754919 773137 667507 567753 450254 378781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综述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综述摘要参照国内和国外关于交通安全评价方面的现状研究,结合已经研究和应用的安全评价方法,重点分析其使用范围和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历史文献资料,提出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环境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评价方法;道路交通安全;安全评价一般情况下,研究道路交通工程工作者通常将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定义为一车一路一环境。
交通环境、道路以及人和车之间互相影响,但是它们也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的方面发挥出不同的效用。
[1]在环境、道路、车与行人共同塑造出的安全系统当中,可以把车看作为客体,人则是行为主体。
国内外的交通事故统计表明,有80%~90%的交通事故基本都是人为因素所致。
不仅如此,行车安全也直接受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某些地区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就是因为车辆不能完全适应交通环境导致的。
所以说,在整个道路安全系统当中,交通安全占据的比重较大,同时,它也是一个值得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1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就目前来说,国内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有多种,例如:综合评价法、澳大利亚道路安全评价清单法、强度分析法、质量控制法相对事故率法、专家经验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等[2-5]。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不同的理论、不同的知识,或者是从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迅速,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和研究也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在此知识领域当中,学者们又将充实新的方法与知识。
作者参考国内以及国外在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将评价方法分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速度评价、基于事故的评价和基于经验的评价等。
1.1 基于经验的评价1)基于道路交通安全指南的评价。
最早提出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南的国家为澳大利亚,许多国家都采用了澳大利亚提出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南的方法与格式。
我国也参照了澳大利亚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南的方法及思路,同时考虑了新疆地区道路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新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南,在我国,这种方法是解决目前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指评价和衡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套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综合情况的评价,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地制定决策,改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以下是一个包含多个方面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一、道路交通安全指标1.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水平,包括总体事故数和死亡伤者数量。
2.交通死亡率:反映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在国际上也是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3.重点路段事故率:评价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重点路段,为重点改进和治理提供依据。
4.交通事故处理时间:衡量事故处理效率,反映交通事故处理的快慢和便捷性。
二、道路交通畅通指标1.平均行驶速度:评价道路交通畅通状况,反映车辆在道路上的速度水平。
2.交通拥堵延误指数:反映道路交通拥堵程度和对行车时间的延误程度。
3.平均通行速度差异指数:评价不同道路段的通行速度水平和差异程度。
4.出行时间可预测性:指交通状况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便于出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道路交通环境指标1.道路噪音污染:评价道路交通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道路交通排放:评价道路交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包括废气排放和颗粒物排放等。
3.道路交通震动:评价道路震动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四、道路交通设施指标1.道路容量利用率:评价道路交通容量的利用程度,包括道路极限流量和实际流量之比。
2.交通设施投资效益:评价交通设施的投资效果,包括交通设施利用率、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3.道路交通设施更新率:评价道路交通设施的更新速度和更新程度。
五、交通管理效果指标1.交通管理成本:评价交通管理的经济投入和效益,包括交通管理人员、设备和维护等成本。
2.交通管理反馈效果:评价交通管理的效果,包括交通流畅度、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善程度。
3.车辆通行效率:评价车辆的通行效率和运输效益。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指标预测及安全分析

2013年第10期 (总第236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lANG JlAOTONG KEJI No.10,2013 (Sum No.236)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指标预测及安全分析 张甜,张・陪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摘要:建立基于回归预测模型对我国未来5年的交通事故相关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 果,来分析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安全状况及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回归预测模型;交通事故;指标;对策 中图分类号:U49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3)10—0198—03
0引 言 交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便利、经济效益和 社会繁荣,但道路交通事故的频发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据 统计,我国每5 min有一人因车祸死亡,每一分钟有一人因 车祸伤残,每天死亡280多人,每年死亡10万多人,车祸死 亡人数占世界15%,且每年增加4.5%。自1899年发生第
一起有记录车祸以来,全球车祸累计死亡3 000万人/次,超 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截至2010年,全国机动车保 有量约1.92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约2.05亿人,全国共 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多万起,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 交通事故约22万起,造成65 225人死亡、254 075人受伤,直 接财产损失9.3亿元,其中死亡人数占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 故死亡人数比例达82%。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 一大公害。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随机性,但从统计角度看,一 个地区在较长时域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因此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交通事故总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 发展趋势及其规律,科学地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预测,对于 制定交通安全管理目标、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1回归分析模型法 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指标预测模型是对交通事故变化的 规律进行分析,它是建立在已有事故资料数据基础上,对现 有道路条件下交通事故发展的趋势进行推测。道路交通事 故预测方法主要有:函数拟合法、统计回归分析法、时问序列 分析法、马尔可夫法、灰色预测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及其他非 线性预测技术等。本文主要是采用统计回归分析法对交通 事故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分析。 统计回归分析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统计方法,应用范围很 广。回归分析在数据分析上的定量功能使之成为统计方法 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在分析时,回归分析能够生成数学 表达式,故它有着独到的优越性。特别的,回归分析能对数 据进行预测。回归分析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线性回归、曲 线估计、非线性回归、逻辑回归、COX回归、概率单位回归等 等。 回归分析法是从被预测变量和与它有关的解释变量之 间的因果关系出发,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预测对象未来 发展的一种定量方法。回归分析能较好地反映交通事故与 诸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并且能较容易地建立模型和检验预 测结果,因而回归分析技术在交通事故预测中应用最普遍。 但是,回归分析要求样本量大、数据波动不大、规律性强等条 件,否则其预测精度便受到影响。
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

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在当今社会,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道路交通的日益繁忙,交通事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应运而生。
大数据为交通事故预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包括交通监控摄像头、车载传感器、智能手机应用、道路基础设施监测设备等。
通过收集和整合这些数据,可以获取到关于车辆行驶速度、流量、道路状况、天气条件、驾驶员行为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去噪、缺失值处理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例如,对于异常的速度数据或不合理的路线信息,需要进行筛选和修正。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特征是构建有效预测模型的关键。
这些特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特征,如道路类型、道路宽度、限速等;另一类是动态特征,如实时车速、车流量、天气状况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合理选择和组合,可以更好地反映交通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
在模型的选择方面,常见的有逻辑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随机森林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逻辑回归模型简单易懂,计算效率高,但对于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能表现不佳。
决策树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能够处理非线性关系,并且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
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处理小样本和高维数据时具有优势。
以随机森林模型为例,它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综合它们的预测结果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训练随机森林模型时,会随机选择数据的子集和特征的子集来构建每一棵决策树,从而避免过拟合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大数据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根据预测结果,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提前调整信号灯时间、部署警力、设置警示标志等,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对于驾驶员来说,相关的应用程序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和预测模型,为其提供路线规划和驾驶建议,提醒驾驶员注意潜在的危险路段。
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摘要:我国在道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道路交通事故的大幅度增加。
从历年的数据来看,道路交通事故已然成为社会第一害,如何解决道路交通事故的严峻局面,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关键时期,我国必须要对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作出科学的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道路交通的未来,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
本文主要对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进行研究。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中图分类号: u4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交通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趋势。
道路交通的发展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然而,就在道路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起起交通事故也为我们的生活来带了不小的灾难,道路交通事故也成为了社会第一害,尤其是近期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以及每年节假日期间的高事故率,多少家庭因道路交通事故而破碎。
放眼全球,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十年占居世界第一。
由此可以看出,道路交通事故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安全事故,而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社会难题,也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
对于道路交通事故,必须要对其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通过科学有效的分析,从而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道路交通事故虽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仍有规律可循,只有对道路交通的趋势做好分析,做好预测,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科学的预测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更能够大幅提升交通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发挥交通道路在社会经济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道路交通事故发展的趋势分析我国目前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从国家交通部给出的数据来看,2001年我国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达到10.6万人,平均每天便有300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2002年我国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上升到10.9万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高达33.2亿元。
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_李相勇

0 引言
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对于探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规律 , 分析现有道路交通条件下交通事故的未来发展趋 势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交通事 故预测是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规划以及决策的基础 。国 内外对于道路交通事故预测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 提出了 一些较实用的事故预测方法 , 主要有以下几种 :
年 份 事故死亡人数 (千人)
年 份 事故死亡人数 (千人)
1971 11.331 1980 21.818
1989 50.441
1972 11.849 1981 22.499
1990 49.271
1973 13.215
1982 22.164
1991 53.292
1974 15.599
1983 23.944
(1)
x(0)(t +1)=x(1)(t +1)-x(1)(t)
(2)
设
Y (t )=x(0)(t +1)
(3)
式中 , Y (t)为 t 时刻 GM(1 , 1)模型求得的道路交通事
故预测值 , x(0)(t +1)曲线 较好地反映了道路交通事
故原始数据列的总体变化趋势 。 2.2 状态划分
对于一个具有马尔可夫链特点的非平稳随机序列 Y(t )(Y(t )=X(0)(t +1)), 将其划分为 n 个状态 , 任 一状态表示为
2.4 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马尔可夫预测
当确定了道路交通事 故未来状态转 移概率矩阵
后 , 也就确定未来时刻道路交通事故的变动灰区间 ,
可以用区间中位数作为未来时刻道路交通事故的预测
值 G (t), 即
G(t)=2-1( 1i + 2i)=Y (t )+2-1(Ai +Bi )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类型
代码
高速公路
直接引用高速公路代号(国家未设定代号前由各省暂行 设定)
国道
第二位数字为0,第三至五位直接引用国道代号
省道
直接引用省道代号,不足四位的前加0补齐
县(乡)道
代码由各地、市自行设定
城市主干道
代码由各城市自行设定
城市次干线及其他 道路
代码由各城市自行设定
其他道路
代码由各地、市自行设定
注:道路的编号在某一段互相重叠时,如不是同一级道路(指国道、省道、
(一)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
目的在于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与社会
经济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人口及其构成等相
关因素的关系,对被评价对象的交通安全状况
做出客观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宏观的技
术和政策方面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对策。
(二)道路交通安全微观评价
目的在于研究人员、车辆、道路、交通
及环境方面与交通事故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表的填写方法
1.辖区代码 辖区代码为发生地的行政区划,前6位按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1995) 填到县级行政区划,后6位由各地自行编码。 2.事故编号
事故编号为一个9位数的序号,前4位为事故发生的年 份,后5位为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辖区内所发 生的事故录入计算机的顺序号。 3.事故时间
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引起交通事故发生的各
种具体因素,并为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而有
针对地制定相应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交通事故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一、交通事故数据的采集
(一)交通事故数据的分类
交通事故数据是指在事故统计分析过程中所取得 和使用的交通事故基本资料。交通事故数据分为两类: 交通事故原始数据又称交通事故信息,它是交通事故 的第一手资料,是每起交通事故的如实记录,它既记 录了每起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又反映了与该起事故 有关的交通诸元素(包括事故当事人、事故车辆、出 事地段的道路与环境条件,以及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天 气情况等)的状况及相互关系。 汇总数据即对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发生的众多交 通事故情况进行汇总、归纳和整理后,以一定形式表 现出来的交通事故总体情况,是一种较低层次的事故 统计资料。
事故时间中的年、月、日,按国家标准《全数字式日 期表示法》(GB2808-81)的要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 表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事故地点
事故地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路名和路号,第二部分为里 程数,里程数中的公里数为4位数,米数为3位数。
× ××××
道路类型
道路代号
路名栏在计算机录入时不超过40个字符(20个汉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表的内容
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表是一种为了方便交通事故档案的 计算机管理而设计制作的交通事故信息计算机数据录入 表格,它详细记录了交通事故的类型、现象、原因、当 事人、车辆、现场道路及交通的基本情况等。
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表由两部分组成: 信息记录表是具体填写交通事故基本情况各项内容代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交通事故原始数据的采集
1.交通事故原始数据采集的范围
根据公安部2004年5月颁布的《交通事故统计暂行 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填报交通事 故信息采集表的方式。
对下列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原始数据采集, 并录入交通事故信息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 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 造成人员重伤或者轻伤的事故; 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财产损失事故; 免费获取更多安全精品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安全生 产管理”。
路号栏在计算机录入时不超过5个字符,并且只能是英文字母及数 字。其中,第1位数字表示道路类型(其代码如表所示),第2至5 位数字表示某条道路。
道路代码
道路类型代码表
道路类型 高速公路 国道 省道 县道 乡村道 城市快速路 城市主干道 城市次干道 城市支路 其他道路
代码 0 1 2 3பைடு நூலகம்4 5 6 7 8 9
一、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概念
安全评价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危 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
它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按照系统科学的原理 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预先 的识别、分析和评价,以确认系统的安全程度及存在 的危险性大小。
其目的在于指导人们根据所确认的系统形成事故的 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运行 的最大可能。
12.天气
天气包括雨、雪、雾、晴、大风、阴、沙尘及其他8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3.事故形态
事故形态分为正面相撞、侧面相撞、尾随相撞、对向刮擦、 同向刮擦、碾压、翻车、坠车、失火、撞固定物、撞静止 车辆和其他共12种。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与事故预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交通安全评价与事故预测
第一节 交通安全评价 道路交通安全可以通过: 客观的安全程度和主观的安全感受进行评价。 安全程度则可以通过各种量化方式,用以客
观反映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它是改进道路交 通安全、评价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县授道)人,以以高鱼级不为准如;授如是人同一以级渔道路,则填编号小的一条。
5.路面宽度 6.事故多发点、段 7.车辆使用性质
指机动车辆的使用目的。
8.死、伤及失踪人数 9.直接损失折款 10.事故类型
事故类型分为死亡事故、伤人事故和财产损失事故。
11.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分为事故主要原因和事故直接原因二、事故直接原 因三。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就是对道路交通系统存在的或
潜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性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
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规律及其程度的评价,以
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和交通事故统计分析、交通事故
预测、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分类
的部分。信息记录表的记录内容分为红色和黑色两个部 分。红色部分为死亡事故24小时快速上报项目,必须在 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上报,黑色部分为普通上报项目, 按月度统计时间上报。 代码表是为了使主表的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专门记载 交通事故信息记录表各个项目中的内容和相应代码的部 分,供填写信息记录表时查找填写内容的相应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