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导游讲解语言艺术(二):讲解的态势语艺术

合集下载

9.导游的语言技能

9.导游的语言技能

例2:来自新加坡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盐城观
光游览,我叫李明,是盐城康辉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司机王师傅,他 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大家坐他的车尽可放心。衷心地希望在旅游过程中 大家能和我共同配合,顺利完成在盐城的行程,如果我的服务有不尽如 人意的地方,也请大家批评指正。最后,祝大家在盐城旅游期间能过渡 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19
(二)在景区景点内的导游讲解技巧
在景区景点内讲解时,要从一地移动到另一地,旅游 者注意力容易分散,导游员必须通过不断地变换声音和位
置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
20
二、常用的导游讲解技巧
(一)简单概述法
简单概述法是导游人员就旅游城市或景区的地理、历史、社会、经
济等情况向游客进行概括性的介绍,使其对即将参观游览的城市或景
问题,激起游客的兴趣,但不告知下文或暂不回答,让他们去思考、去 琢磨、去判断,最后才讲出结果。这种“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引而不
发”的手法,一旦“发(讲)”出来,会给游客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28
(八)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在导游讲解中用风物对比,以熟喻生,以达到类比旁
通的一种导游方法。导游人员用游客熟悉的事物与眼前景物进行比较
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轮廓性认识的一种导游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导游人员接到旅游团后坐车驶往下榻饭,能起到引导游客进入特定的旅
游意境,初步领略游览地奥秘的作用。 譬如,导游人员对盐城概况的介绍:盐城,东临黄海,面积1.5万 平方公里,人口815万,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生态环境优美,文 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水绿盐城”而闻名……
4
1. 独白式
例1:息心寺原名息心庵,座落于黄海之滨,射阳河畔,寺院既有汉传

最新导游讲解语言技能:态势语言

最新导游讲解语言技能:态势语言

导游讲解语言技能:态势语言态势语言是以人的表情、姿态和动作等来表示一定语义、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伴随性无声语言。

又称为体态语言或人本语言。

态势语言能有效地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能起到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大培养费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甚至有时还能起到口头语言不能起到的作用。

从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的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有声语言+38%的语音+55%的面部表情,也充分表明态势语言对于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性。

态势语言按其定义可分为三种类型:表情语、姿态语和动作语。

表情语它是通过眉、目、鼻、口的动作而引起面部肌肉的舒张和收缩来表现思想情感的。

导游员的面部表情应该使人感到可以接近,要给客人留下一种自然、平和的感觉,应该具有同步感(面部表情与口语表达的情感同步)、鲜明感(明朗化不似笑非笑)、真实感(表里如一)、分寸感(不温不火、适度)。

以下对导游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目光语和微笑语略作说明。

微笑语微笑是通过不出声的笑、即略带笑容所传递的信息被们称为“世界通用语”。

在导游工作中,微笑的作用有:一是能迅速有效地缩短方的心理距离,使彼此消除陌生感,获取信息。

二是能帮助你克服困难,说服游客接受你的正确意见,化解不愉快的气氛。

三是微笑不仅可以美化人的外形,而且可以陶冶一个人的心灵,发处内心的微笑是一个导游员美好心灵外形导游员亲和力的重要体现,是塑造导游员良好形象心不可少的手段。

目光语它是通过视线接触传递信息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可以通过眼神反映出来。

导游服务中,导游员的目光语应注意以下几点:目光注视的部位。

有近亲密注视、远亲密注视和社交注视三种。

前两种分别把视线停留在对方双眼与胸部之间和双眼与腹部之间,这两种适合于亲人与恋人。

后一种是把视线停留在对方与嘴唇之间,利于传递友好信息。

目光的分配。

视线接触对方面部的时间应占全部时间的20%-60%。

导游员的目光不能长时间、单向交流的方式,应学会分配目光。

导游讲解语言艺术——讲解的态势语艺术

导游讲解语言艺术——讲解的态势语艺术

导游讲解并不是单靠动⼝就可以圆满完成的,必须⽤态势语⾔来辅助导游讲解,如果把站姿、眼神、⼿势、表情等处理得恰到好处,就会增加讲解的效果和魅⼒。

凡是不注意游客视觉反应,完全凭⾃⼰的⼝才来进⾏导游讲解,是不会成功的。

讲解时的态势语⾔艺术有站姿、⽬光、表情、⼿势等。

1.站姿 站姿能显⽰导游员的风度。

⼀般说来,导游⼈员讲解时,⾝体要挺胸⽴腰,端正庄重。

所谓“ 站如松,坐如钟” 就是这个姿态。

导游⼈员若在车内讲解,必须站⽴,⾯对客⼈,肩膀可适当倚靠车厢壁,也可⽤⼀只⼿扶着椅背或扶⼿栏杆。

在实地导游时,⼀般不要边⾛边讲。

在讲解时,应停⽌⾏⾛,⾯对客⼈,把全⾝重⼼平均放在脚上,上⾝要稳,要摆出⼀副安定的姿势。

要注意的是,不可摇摇摆摆,焦躁不安,直⽴不动,或把⼿插在裤兜⾥,更不要有怪异的动作,如抽肩、缩胸、乱摇头、不停地摆⼿、舔嘴唇、掐胡⼦、摒⿐⼦、拧领带等等。

2.⽬光 导游讲解是导游员与游客之间的⼀种⾯对⾯的互动。

这种⾯对⾯的互动,双⽅可以进⾏“视觉交往”。

游客往往可以通过调动视觉器官⼀⼀眼睛,从导游员的⼀个微笑,⼀种眼神,⼀个⼿势中加强对讲解内容的理解。

讲解时,运⽤⽬光的⽅法很多,介绍⼏种如下: ⼀是⽬光的联结。

这是加强导游员与游客关系的重要因素。

凡是⼀直低头或望着毫不相⼲处,以及翻着眼睛只顾⼝若悬河的⼈,是⽆法与游客产⽣沟通的。

但⽬光不能⽼是盯着⼀个⼈,更不要⽼是盯着⼀个⼈的眼睛,尤其是异性,否则会使⼈反感或使⼈不⾃在。

⼆是⽬光的移动。

导游⼈员在讲解某⼀景物时,⾸先要⽤⽬光把游客的⽬光引过去,然后再及时收回⽬光,继续投向游客。

三是⽬光的分配。

⽬光要注意统摄全部听讲解的游客,即可把视线落点放在最后边的游客的头部,也可不时环顾周围的游客,但切忌只⽤⽬光注视⾯前的⼀些游客,不然就会冷落后边的游客,使他们产⽣遗弃感。

四是眼球的转动。

当你的视线朝向哪⽅,你的⾯孔就应正对着哪⽅,那种只眼球滴溜溜转动,⽽头却不随着眼球转动的⼈是令⼈⽣厌的。

导游态势语言

导游态势语言
按照下列要求进行自我介绍: 1.不慌不忙走上讲台,先站定,后抬头, 面向大家讲话 2.说话中必须有2-3个个性手势 3.时间不少于2分钟,不超过3分钟
总结


导游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
表情语 姿态语 手势语 目光语 界域语


再 见
面部整体表情必须注意:

要有灵敏感 要有鲜明感 要有真实感 要有分寸感
姿态语
1. 立姿语
姿态语
2.坐姿语
走姿语

基本要领: 行走时,上身自然挺直,立腰收腹, 肩部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身体的 重心随着步伐前移,脚步要从容轻快、 干净利落,目光要平稳,可用眼睛的余 光观察游客是否跟上;行走时,不要把 手插在裤兜里。
什么是态势语言?
态势语言亦称体态语言、人体语言或动作 语言,它是通过人的表情、动作、姿态 等来表达语义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 言。 导游讲解时的体态语言有表情语、姿态语、 手势语、目光语和界域语。
表情语
表情是指眉、眼、耳、口及面部肌 肉运动所表达的情感。
信息的总效果=7%言词+38%语调 +55%面部表情
手势语
手势在讲解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种:

情意手势 指示手势 象形手势
手势的运用必须注意几点:

一要简洁易懂 二要协调合拍 三要富有变化 四要节制使用 五不要使用对方忌讳的手势
目光语
导游讲解是导游员与游客之间的一种面对面的 互动。 目光的联结 目光的移动 目光的分配 讲解与视线的统一
界域语
定义:
界域语是交际者之间以空间距离
所传递的信息,它是人际交往的一种特
殊的无声语言。
界域语
导游界域语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亲热界域语 接触性界域距离 如拥抱、亲吻、挽手

导游的态势语言

导游的态势语言

导游的态势语言
《导游的态势语言真有趣》
嘿,你们知道吗?导游的态势语言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就说我上次跟团旅游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导游吧。

那是一次去海边的旅行,一见面,这个导游就特别热情,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就像那海边的阳光一样耀眼。

他开始给我们介绍景点的时候,那肢体动作简直丰富极了。

比如说到海边的沙滩有多美多柔软,他就会轻轻地踮起脚尖,然后双手缓缓地摆动,好像自己真的走在那沙滩上一样,让我们一下子就有了画面感。

然后到了一处有很多礁石的地方,他讲着讲着,突然就摆出一个很夸张的姿势,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着那些礁石,嘴里说着:“大家看呐,这些礁石奇形怪状的,是不是很特别呀!”那模样,真像个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

还有呢,当他说到海边的海鲜有多美味的时候,他居然还咂巴咂巴嘴,眼睛放光,那表情仿佛已经在品尝那些美味海鲜了,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整个旅程中,这个导游就靠着他那丰富的态势语言,让我们对每一个景点都印象深刻,感觉特别好玩。

他不用太多的言语,那些动作和表情就已经传达了很多信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真的,导游的态势语言真的太重要啦,就像那个导游一样,能让我们的旅行变得更加有趣和难忘。

下次要是再出去旅游,我还想遇到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导游呢!哈哈!。

导游语言运用技能

导游语言运用技能

第三, 要有真实感。导游员的面部表情, 要表里 如一, 即要使游客感到你的表情是真实的, 是发 自内心的, 而不是皮笑肉不笑或华而不实, 哗众 取宠的 。 第四, 要有分寸感。运用面部表情要把握一定 的“度”, 做到不温不火, 适可而止。以“笑” 为例, 导游员可根据讲解情感的变化, 有时可表 现为“朗笑”, 有时只表现为“莞尔一笑”, 有 时可表现为“微笑”。讲解时的表情, 不可用 艺术表演的“表情”, “艺术性”太强的表情往 往过于夸张, 在导游讲解的情境中, 会显得不自 然、不真实, 有损于导游讲解的现实性。
第二, 用来指示具体的对象, 即“指示手 势”。如“现在我们来到了王府井大街, 这 里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东边的(用手指 东边)是东安市场, 西边的(用手指西边)是百 货大楼 , 这是王府井大街的心脏部分。 ” 百货大楼前有张秉贵的塑像。 被称为“一抓准”、“一口清”和“一 团火”。扭转了外国人对中国商 业人员的看法由“可怕”到“可亲”。
四、目光语在讲解时的运用
讲解时, 运用目光的方法很多, 介绍几种如下: 一是目光的联结。这是加强导游员与游客关系 的重要因素。凡是一直低头或望着毫不相干处 , 以及翻着眼睛只顾口若悬河的人, 是无法与游 客产生沟通的。但目光不能老是盯着一个人 , 更不要老是盯着一个人的眼睛, 尤其是异性 , 否则会使人反感或使人不自在。
如武汉市导游人员在归元寺向游客介绍《杨柳观音图》时说: “这幅相传为唐代阎立本的壁画,它所体现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 珍惜”。这里,“珍惜”属于用词不当,而应该“珍视”。“珍 惜”是爱 惜的意思,而“珍视”则为看重的意思,即古画所体现的艺术手 法 值得很好欣赏。
又如游客问:“长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导游人员回答:“秦 朝”。这种回答属于表述不清,因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赵 、秦三国为防御北方的匈奴、东胡等民族的骚扰就筑起了高大的 城墙,即为长城的起源。秦统一六国后,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修 筑成一条具有今天规模的长城。如果对外国游客,还应讲清春秋 战国和秦朝的公历年代,这样外国游客才会对中国长城的历史有 一个明确的认识。

导游讲解的姿态与艺术

导游讲解的姿态与艺术

导游讲解语言艺术——讲解的态势语艺术导游讲解并不就是单靠动口就可以圆满完成的,必须用态势语言来辅助导游讲解,如果把站姿、眼神、手势、表情等处理得恰到好处,就会增加讲解的效果与魅力。

凡就是不注意游客视觉反应,完全凭自己的口才来进行导游讲解,就是不会成功的。

讲解时的态势语言艺术有站姿、目光、表情、手势等。

1、站姿站姿能显示导游员的风度。

一般说来,导游人员讲解时,身体要挺胸立腰,端正庄重。

所谓“站如松,坐如钟”就就是这个姿态。

导游人员若在车内讲解,必须站立,面对客人,肩膀可适当倚靠车厢壁,也可用一只手扶着椅背或扶手栏杆。

在实地导游时,一般不要边走边讲。

在讲解时,应停止行走,面对客人,把全身重心平均放在脚上,上身要稳,要摆出一副安定的姿势。

要注意的就是,不可摇摇摆摆,焦躁不安,直立不动,或把手插在裤兜里,更不要有怪异的动作,如抽肩、缩胸、乱摇头、不停地摆手、舔嘴唇、掐胡子、摒鼻子、拧领带等等。

2、目光导游讲解就是导游员与游客之间的一种面对面的互动。

这种面对面的互动,双方可以进行“视觉交往”。

游客往往可以通过调动视觉器官一一眼睛,从导游员的一个微笑,一种眼神,一个手势中加强对讲解内容的理解。

讲解时,运用目光的方法很多,介绍几种如下:一就是目光的联结。

这就是加强导游员与游客关系的重要因素。

凡就是一直低头或望着毫不相干处,以及翻着眼睛只顾口若悬河的人,就是无法与游客产生沟通的。

但目光不能老就是盯着一个人,更不要老就是盯着一个人的眼睛,尤其就是异性,否则会使人反感或使人不自在。

二就是目光的移动。

导游人员在讲解某一景物时,首先要用目光把游客的目光引过去,然后再及时收回目光,继续投向游客。

三就是目光的分配。

目光要注意统摄全部听讲解的游客,即可把视线落点放在最后边的游客的头部,也可不时环顾周围的游客,但切忌只用目光注视面前的一些游客,不然就会冷落后边的游客,使她们产生遗弃感。

四就是眼球的转动。

当您的视线朝向哪方,您的面孔就应正对着哪方,那种只眼球滴溜溜转动,而头却不随着眼球转动的人就是令人生厌的。

10.6导游人员语言技能2

10.6导游人员语言技能2
注意四点:灵敏、鲜明、真诚、有分寸
手势语:是指通过手的挥动及手指动作来传 递信息的一种态势语言。
包括:1、手指语 2、讲解时的手势 3、服务时的手势
导游人员语言技能2
3 导游交际语言技巧
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对沟通效果会产生 较大的影响。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可以为 导游人员和游客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 基础。
导游人员语言技能2
导游语言的魅力
是一种具有鲜明职业特点和倾向的语言,是导游能力的一个重要方 面,贯穿于导游交往、导游讲解、问题处理和生活照料等导游服务 的各个领域。
广义导游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态势语言。
导游人员语言技能2
2 导游态势语言
Hale Waihona Puke 请插入图片 (见教程)态势语言又称体态语言、动作语言,它是通过人的表情、 动作、姿态等来表达语义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
请插入图片 (见教程)
导游人员语言技能2
交谈的语 言技巧
劝服的语 言技巧
提醒的语 言技巧
回绝的语 言技巧
自我介绍 的语言技

道歉的语 言技巧
称谓的语 言技巧
语言技巧
答问的语 言技巧
谢谢您的收看
在导游服务中,态势语言是很重要的语言艺术形式之一, 常常在导游讲解时对口头语言起着辅助作用。
导游人员语言技能2
• 插入视频(导游面试片段)
导游人员语言技能2
请插入图片 (见教程)
1 首语 2 表情语 3 目光语 4 手势语
导游人员语言技能2
请插入图片 (见教程)
请插入图片 (见教程)
表情语:指通过人的眉、眼、耳、鼻、口及 面部肌肉运动来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的一种 态势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讲解语言艺术(二):讲解的态势语艺术
讲解的态势语艺术
导游讲解并不是单靠动口就可以圆满完成的,必须用态势语言来辅助导游讲解,如果把站姿、眼神、手势、表情等处理得恰到好处,就会增加讲解的效果和魅力。

凡是不注意游客视觉反应,完全凭自己的口才来进行导游讲解,是不会成功的。

讲解时的态势语言艺术有站姿、目光、表情、手势等。

1.站姿
站姿能显示导游员的风度。

一般说来,导游人员讲解时,身体要挺胸立腰,端正庄重。

所谓“ 站如松,坐如钟” 就是这个姿态。

导游人员若在车内讲解,必须站立,面对客人,肩膀可适当倚靠车厢壁,也可用一只手扶着椅背或扶手栏杆。

在实地导游时,一般不要边走边讲。

在讲解时,应停止行走,面对客人,把全身重心平均放在脚上,上身要稳,要摆出一副安定的姿势。

要注意的是,不可摇摇摆摆,焦躁不安,直立不动,或把手插在裤兜里,更不要有怪异的动作,如抽肩、缩胸、乱摇头、不停地摆手、舔嘴唇、掐胡子、摒鼻子、拧领带等等。

2.目光
导游讲解是导游员与游客之间的一种面对面的互动。

这种面对面的互动,双方可以进行“视觉交往”。

游客往往可以通过调动视觉器官一一眼睛,从导游员的一个微笑,一种眼神,一个手势中加强对讲解内容的理解。

讲解时,运用目光的方法很多,介绍几种如下:
一是目光的联结。

这是加强导游员与游客关系的重要因素。

凡是
一直低头或望着毫不相干处,以及翻着眼睛只顾口若悬河的人,是无法与游客产生沟通的。

但目光不能老是盯着一个人,更不要老是盯着一个人的眼睛,尤其是异性,否则会使人反感或使人不自在。

二是目光的移动。

导游人员在讲解某一景物时,首先要用目光把游客的目光引过去,然后再及时收回目光,继续投向游客。

三是目光的分配。

目光要注意统摄全部听讲解的游客,即可把视线落点放在最后边的游客的头部,也可不时环顾周围的游客,但切忌只用目光注视面前的一些游客,不然就会冷落后边的游客,使他们产生遗弃感。

四是眼球的转动。

当你的视线朝向哪方,你的面孔就应正对着哪方,那种只眼球滴溜溜转动,而头却不随着眼球转动的人是令人生厌的。

五是讲解与视线的统一。

当讲解内容中出现甲、乙两人对话场面时,在说甲的话时,要把视线略微移向一方,在说乙的话时,要把视线略微移向另一方,如此可使听众产生一种逼真和临场感。

3.表情
表情是指眉、眼、鼻、耳、口及面部肌肉运动所表达的情感,有关资料载,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首先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这么个公式:
信息的总效果=7%言词十38%语调+55%面部表情
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导游讲解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前面谈到的“目光”是面部表情的一个方面,下面再谈谈讲解时的面部整体表情。

讲解时的面部整体表情有助于讲解内容的情感表达。

如果讲解时导游员“铁面元情”或麻木不仁,没有必要的感情流露,那么他只能是一部“ 会说话的机器” 。

比如,当讲“现在,我们登上了*城楼,我想,此刻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感到无比兴奋,无上荣光和自豪!”这段话是表达喜悦心情的,如果导游员的面部表情没有喜悦兴奋的神色,就难以使游客感到你的真情实感,就激发不起游客的感情波澜。

但是,脸上有一定的表情,而缺乏足以表达内心丰富情感的变化,或面部表情过于做作,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不一致,不协调,同样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有的导游员在讲解时,努力做出过于夸张的各种“表情”,就像给小学生讲课或话剧演员的表情一样,就显得矫揉造作,不自然。

因为导游讲解既不同于给小学生讲课, 也不同于艺术表演,面部表情要准确,又要适度。

为此,面部整体表情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有灵敏感。

就是说,要比较迅速、敏捷地反映内心的情感。

面部表情应该与口语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产生并同时结束,在时间上要同步,表情时间过长或过短,稍前或稍后都不好。

第二,要有鲜明感。

导游员的面部表情要明朗化,即每一点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让游客觉察到,那种似笑非笑,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表情是不可能给人以美感的。

第三,要有真实感。

导游员的面部表情,要表里如一,即要使游客感到你的表情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皮笑肉不笑或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

第四,要有分寸感。

运用面部表情要把握一定的“ 度”,做到不温不
火,适可而止。

以“ 笑” 为例,导游员可根据讲解情感的变化,有时可表现为“ 朗笑”,有时只表现为“ 莞尔一笑”,有时可表现为“ 微笑”。

讲解时的表情,不可用艺术表演的“ 表情”,“ 艺术性” 太强的表情往往过于夸张,在导游讲解的情境中,会显得不自然、不真实,有损于导游讲解的现实性。

总之,怎样运用好讲解的表情语,全在于导游员自己的细心琢磨。

4.手势
讲解时的手势,不仅能强调或解释讲解的内容,而且能生动地表达讲解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内容,使讲解生动形象,为游客看得见悟得着。

手势在讲解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种:
第一,用来表达导游讲解的情感,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即所谓“ 情意手势”。

在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取得成功”时,可用握拳的手有力地挥动一下,既可渲染气氛,也有助于情感的表达。

第二,用来指示具体的对象,即“指示手势”。

如“现在我们来到了王府井大街,这里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

东边的(用手指东边)是东安市场,西边的(用手指西边)是百货大楼, 这是王府井大街的心脏部分。


第三,用来模拟状物,即“象形手势”。

如:当讲“有这么大的鱼”时,就要用两手食指比一比。

当讲到“五公斤重的西瓜”时,就要用于比成一个球形状。

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手势,都应视讲解的内容而定。

在手势的运用上必须注意:一要简洁,易懂;二要协调合拍;三要富有变化;四要节制使用;五不要使用对方忌讳的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