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诗 边塞诗
《羁旅思乡诗和边塞征战诗》PPT精品课件

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 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 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羁旅思乡诗和边塞征战诗》课件 (44张PPT)
①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 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次写 思乡之情。
枫桥夜泊 张夜半钟声到客船。
《羁旅思乡诗和边塞征战诗》课件 (44张PPT)
《羁旅思乡诗和边塞征战诗》课件 (44张PPT)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 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 之情。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29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 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 而无悔。
次写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
孟郊的《游子吟》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的孤独与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 前三种情感经常 交叉出现)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的 《征人怨》。
《羁旅思乡诗和边塞征战诗》课件 (44张PPT)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 卢 纶
16首短诗边塞诗

16首短诗边塞诗1.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朝·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逢入京使》唐朝·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出塞》唐朝·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朝·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陇西行》唐朝·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6.《征人怨》唐朝·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7.《凉州词》唐朝·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8.《碛中作》唐朝·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唐朝·高适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10.《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唐朝·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11.《出塞》清朝·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2.《春夜闻笛》唐朝·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3.《春梦》唐朝·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塞上》宋朝·柳开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15.《出塞词》唐朝·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16.《河湟旧卒》唐朝·张乔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思乡的边塞诗

思乡的边塞诗以下是十条思乡的边塞诗:1. 《边关月》在这塞外边关,明月高悬,那月光洒在我身上,好似娘的手轻抚。
远离家乡千万里,怎能不思念?哎呀,故乡的山水啊,何时能再见?例子:就像那孤雁离群,我在这也满心都是对家的渴望。
2. 《塞上风沙》塞上风沙漫天舞,心却向故乡飘。
这里的日子虽也热闹,可哪有家里温暖?难道不怀念家中的热炕头?例子:这风沙就像我的愁绪,怎么也挥不走啊。
3. 《边疆夜思》边疆的夜晚静悄悄,我却辗转难眠。
想着故乡的炊烟袅袅,那是多么亲切。
难道不是吗?那是永远的牵挂呀。
例子:如同那闪烁的星星,故乡在我心里一直明亮。
4. 《戍边情怀》守在这荒凉边塞,心中思念着故乡的街。
虽然这里也有战友相伴,但家的味道最难忘。
怎能不想念那熟悉的一切呢?例子:好比那南飞的燕子,我也渴望归巢。
5. 《塞外望乡》站在塞外极目望,故乡在远方。
那片土地孕育了我,叫我如何不想?这不是人之常情吗?例子:好像那风筝,线的那头就是故乡。
6. 《边地忆家》边地的生活苦又累,更念家中的轻松。
故乡的欢声笑语,总在耳边回荡。
难道不怀念那温暖的怀抱?例子:如同漂泊的小船,故乡是我渴望的港湾。
7. 《边疆思乡曲》在边疆吹起这一曲,曲中都是思乡情。
远离了亲人朋友,思念从未停止。
这不是内心最真的感受吗?例子:就像那长河奔腾,我的思念永不停息。
8. 《塞外边愁》塞外边关愁绪绕,故乡的影子总出现。
虽然这里也有别样风景,但家才是归宿。
能不想家吗?例子:恰似那弯弯的月亮,故乡永远在我心上。
9. 《戍边念乡》戍守边疆岁月长,思念故乡泪满眶。
那片土地有我的根,怎能不日夜牵挂?不是吗?那是心底最深的眷恋。
例子:好像那燃烧的火焰,对故乡的爱热烈无比。
10. 《边塞望乡行》走在这边塞的路上,心却飞向故乡。
那熟悉的一切啊,让我魂牵梦绕。
这不是最自然的情感吗?例子:如同那磁铁吸引,故乡吸引着我。
我的观点结论:思乡是一种深深的情感,无论在何处,对故乡的思念都难以割舍,这种情感真挚而强烈,让人永远心怀眷恋。
古诗鉴赏——羁旅思乡诗和边塞征战诗

[由个性到共性]
返回
1.常见标题 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次” “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2.常见意象 客船、车铎、孤帆、驿道、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 沙鸥、孤雁、飞蓬、浮云、梧桐叶落、西楼、危楼、危栏、砧声、 油灯等。 3.常见情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
返回
4.下列对《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因而诗中所叙述,也是 临洮至北庭沿途景物。 B.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C.诗人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 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D.“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就是指虽然为国效力,但也 要敢于表达衷肠;路途虽遥远,也希望和亲人团聚。
[由个性到共性]
返回
1.常见标题 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 的字眼。
2.常见意象 ①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风沙等。
②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 蓟北等。
③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
④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
③浑厚悲凉,如杜甫的《登高》《旅夜书怀》;
④深沉委婉,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返回
二、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边塞征战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等,边塞 征战诗的语言特点多豪迈奔放,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 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如苏轼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王 维的《使至塞上》、王之涣的《凉州词》等。代表诗人主要有:高 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唐诗三百首边塞行旅诗

唐诗三百首边塞行旅诗《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衍生注释-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随从少。
-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
-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
汉代称负责外交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 “居延”:地名。
-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赏析- 主题:这首诗主要记述了诗人王维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途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 情感:诗中既有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落寞之感,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蓬草和归雁自比,自己如蓬草般漂泊远方,又似归雁进入胡地那般远离中原;同时也描绘了塞外壮丽奇特的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边疆大漠雄浑景色的惊叹。
- 表现手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堪称千古名句。
诗人运用了白描手法,勾勒出大漠中孤烟垂直升起,黄河上方落日浑圆的雄浑壮美景象。
画面简洁却极具震撼力,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让人感受到塞外独特的荒凉与广袤。
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他才华横溢,能诗善画。
王维的诗歌题材丰富多样,前期诗歌多写政治感遇和侠义情怀,后期则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然而,在他的一生中,也有像出使边塞这样的经历,使他创作了一些如《使至塞上》这般充满壮志与寂寥交织情绪的边塞诗。
运用片段- 场景一:文学课上的引用老师在讲中国古代诗歌对景色描写的独特之处时,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到文字的画面感,举例说道:“要是描写景色生动,你们就得看看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这十个字,你闭上眼睛,大漠里孤零零一股浓烟直上云霄,黄河那头落日又大又圆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了。
就像你们写作文,不要啰嗦,抓住特点简单几笔就把景色的神韵写出来了。
”- 场景二:旅游中的联想小李来到沙漠里旅行,傍晚时分,他站在沙丘上看着远处渐渐西沉的太阳,那一片倾斜的光线在沙漠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附近有一处人家正在做饭,烟囱里竖向升起一缕烟。
古代写的羁旅边塞诗

古代写的羁旅边塞诗(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写的羁旅边塞诗隋唐以来一百几十年中,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边塞生活渐渐关心,他们对边塞不仅不感到那么荒凉可怕,而且还感到新奇。
高考语文-古代边塞诗、羁旅诗赏析-最全

高考语文-古代边塞诗、羁旅诗赏析边塞诗羁旅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1边塞诗常见的类型1.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6.讽刺统治者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
7.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2边塞诗的主要风格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3分析鉴赏这类诗歌方法1.知人论世由于这类诗歌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就边塞诗来说,它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在分析鉴赏这类诗歌时,首先必须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推敲诗歌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1)了解诗人及其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2)了解诗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李贺的诗歌为例,说说对诗人诗歌内容的了解。
就李贺来说,诗歌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
他写这类作品,主要表现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
个人发愤抒情。
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其诗歌究反映了在官时的生活感受。
写神仙鬼魅的题材。
李贺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他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咏物等其他题材。
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借助咏物等来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
(3)诗歌分析下面分析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诗歌如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歌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首先,诗人用十四字一气呵成,不但节奏明快,而且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羁旅诗二十首

羁旅诗二十首1、《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渡河北》[南北朝] 王褒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3、《除夜有怀》 [唐] 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4、《孤雁》[唐] 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5、《旅宿》 [唐] 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6、《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宋] 柳永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
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7、《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赠妓琼芳》 [宋] 毛滂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8、《关河令·秋阴里晴渐向暝》 [宋] 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9、《清商怨葭萌驿作》 [宋] 陆游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
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
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10、《瑞鹤仙·泪荷抛碎璧》 [宋] 吴文英泪荷抛碎璧。
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
林声怨秋色。
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
凉欺岸帻。
暮砧催、银屏剪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征战诗
1.注意时代背景特征。
边塞征戍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 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 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 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 报国无门的愤懑
蝶恋花 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 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 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 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⑴“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 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分) 答案:傍晚。“吹角” 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 角度描写 ⑵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 下山,引发征人乡思。 ⑶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4分) 答案: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 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
学以致用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 江 [明 ]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答案: 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 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2.把握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表现如下: 1 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 之美。 2 表现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内容。 3 抒发壮志难酬之情。 4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 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5、从对方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 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 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 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 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王维的《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 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3、渲染。
渲染指的是诗歌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写一个事物,以使事 物的形象更为突出或突出某种气氛或烘托某种情思。如杜 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就渲 染出孤清、冷寂的气氛,与诗人漂泊生活孤独凄凉的苦闷 心情相吻合。
4、以乐景写哀情。
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 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 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 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 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羁旅思乡诗
把握羁旅思乡诗的思想内容 ⑴叙写羁旅之苦。 ⑵表达思念亲人。 ⑶抒发怀才不遇。 ⑷抒发厌恶战争。
意象:风雨、阴晴、夕阳、流水、闲居、衰鬓、 暮春、秋月、叶落花谢、寒风苦雨、杜鹃悲鸣, 猿猴哀啼
羁旅诗常见节令:
1、人日:正月初七日。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2、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日。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 3、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 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曰,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 娱乐活动。 4、寒食:清明前二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5、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6、上巳(阴历 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 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7、端午:五月初五日。 8、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 9、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 天大多思念亲人。 10、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11、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阴极阳生之时。 12、除夕:一年中最后一情。 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如 《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以凄清的景象抒发了羁旅者的愁思。 2、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 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 出一种浓郁的情思。如南朝诗人江总的《于长安 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前两 句以流云南逝、大雁来归写出了自己南归的行踪 和急切的心情,后两句由实入虚,进入想象,以 揣测故园篱菊,花事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