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论文浅谈民间美术修订稿

合集下载

谈谈民间美术

谈谈民间美术

谈谈民间美术【摘要】民间美术是一种源自民间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通过独特的特点、形式和表现方式展现出民众生活的真实与深刻。

民间美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迁,受到时代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当代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民间美术在价值观、审美观念、技艺传承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未来,民间美术应继续发扬光大,融入现代社会,传承发展下去。

应该加强相关机构和人士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使其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继续闪耀光芒。

【关键词】民间美术、概念、历史、特点、形式、表现方式、发展变迁、影响、价值、未来发展、保护、传承。

1. 引言1.1 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指的是由普通民众自发创作的艺术作品,是一种具有群众性、传统性和地方性的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的特点在于其源自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和审美情趣,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感受和表达。

民间美术多以画画、雕刻等形式呈现,内容涵盖民间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历史传说等各个方面。

民间美术在形式上多具有朴实、纯真和艺术感染力的特点,表现方式多样,既有绘画、雕刻、刺绣等传统形式,也有现代表现手法的创新探索。

民间美术的发展变迁受到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古至今不断演变和发展。

民间美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视角、传统文化元素和创新表现方式,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民间美术的历史民间美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上古时期,我国的先民就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刻画、绘画,以表达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感悟和审美情感。

随着历史的变迁,民间美术逐渐演变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美术表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美术从最初的生活装饰、宗教信仰,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情感表达。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民间美术是受到官方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浅谈民间美术在美术课堂实践中的作用及意义 论文

浅谈民间美术在美术课堂实践中的作用及意义 论文

浅谈民间美术在美术课堂实践中的作用及意义【摘要】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法.°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是活的民族艺术传统。

美术可以将民间美术升华得更美,但其内在涵义是不会改变的。

这就是民间美表对美术的意义所在。

不管艺术还是文明.都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锋炼而成的宝贵财富,使我们时至今日仍然在不停地汲取她的营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以传统方式或者现代手法,将其发扬光大,将其维埃传承下去。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统文化民族一、民间艺术的艺术形式及特征.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它诲赏于民族群体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等社会生活形态之中。

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由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从自然崇拜、图膊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文化遗存到近现代的商品经济文化,堪称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广义上说,民间美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美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民间美术具有突出的大众性特征,与宫廷艺术、宗教艺术不同,它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生活性,二拧集中起来形成民间美术的大众性特征。

因为民间美术来源下广大民众的生产劳动活动过程,贴近现实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反映的是百姓发自内心的需求和愿望,表达的是民众质朴的本能和对艺术的追求,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

另外,民间美术还涉及民俗学、工艺制作、传统手工艺等,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民间美术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不同地区的人民长期面对同样的生活环境和地域特点,每个地方都仃独特乂稳定的自然风光、动植物分布和风俗民情,这些特色环境造就r 他们共同的性格和审美特点,他们的艺术作品能铭反映出这种共同的艺术特征。

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研究论文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研究论文一、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当今的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潮流中,无论是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发展局面,中国在这趟快速发展的国际列车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并毫无疑问的为这趟列车的行进加足了动力,带动其飞驰前进。

随着世界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改革已进入了深水期和攻坚期,在社会面临着全面的转型的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这就需要我国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并逐步有效的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军事等物质因素即硬实力的发展,更需要加强对软实力的重视。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同时代表着这个国家社会、文化、生态、民族、民俗等一系列意识形态的建设进程和发展现状,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明和社会文明,代表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当今社会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价值观的取向和发展趋势。

民族民间美术是我国几千年艺术与文明发展的璀璨结晶,它代表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意识,是经过历史洗礼后留给我们后人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世界民族文明与世界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我国古老民族民间文化与社会文明进化的标本,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历史,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今六十多年的历程,我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成拥有独立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从1978年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到如今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从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在世界范围内都举足轻重的强国。

这一切的发展无不归功于中国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期党和国家带领人民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而奋斗,要实现民族复兴不单单是在物质资料上的先进水平,同时也是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的伟大复兴。

在如今的社会中,文化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展现,更是在社会、民生、民俗、文化等方面与世界交流的良好方式,更是向世界展现我大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中国民间美术史论文

中国民间美术史论文

中国民间美术史论文中国民间美术在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它在直接继承了原始艺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同时延续了原始艺术的生命。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民间美术史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民间美术史论文篇1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与动画创作摘要:我国民间美术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延续着我国的原始艺术,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直以来中国动画与民间美术密不可分,追根溯源,中国的皮影戏和走马灯可以算作动画的先驱。

从丰厚的民间艺术宝藏中汲取精华,是中国动画民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特征和现状的分析,研究其在动画作品中的应用,对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动画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民间美术;民族特色;动画;造型;中国元素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动画片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受众也不再只局限于少儿,定位于成人的动画数量逐渐增多。

动画片和电影、电视一样,是宣传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一种途径,是文化传播中的重要载体。

1 民族动画概述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所创作的动画片,具有明显文化差异,各有其特色与风格。

在世界动画的舞台上,中国动画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特别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初期,动画创作者十分重视从民间文学和民间美术中汲取精华,强调内容的思想性,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动画风格”。

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动画进入一个高峰时代,中国动画创作者们以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语言,融合传统民族文化,创作出如《大闹天宫》、《哪咤闹海》、《三个和尚》等优秀的动画作品,以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东方精神震动了国际动画界,开创了世界动画领域的新里程碑。

2 中国民间美术概述民间美术是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自己欣赏或使用的造型艺术和实用美术。

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应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

中国民间美术论文(2)

中国民间美术论文(2)

中国民间美术论文(2)中国民间美术论文篇2试谈中国民间美术特征【内容摘要】特征是人们借以区别事物的依据。

文章指出,民间美术是群体艺术,集体性特征是民间美术区别于普通美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民间美术仍然保留着作品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民俗文化是民间美术发展的动力,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情感,没有传承性的作品很难说是民间美术。

【关键词】中国民间美术集体性原发性民俗文化传承性特征是人们借以区别事物的依据。

我们不可否认民间美术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独特的鲜明特征。

它以特有的寓意深邃、文化内涵丰富、使用方便,为人们喜闻乐见。

一、民间美术的集体性特征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华民族群体在为自身需要创造劳动工具、生活用具及住房的同时,也创造了视觉形象艺术,当然这些都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可以说,集体生活是民间美术设计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民间美术也就没有存在的根基。

民间美术即使是个别人的创造,但作品服务于集体劳动者,是人们社会生活需要。

由此可见,我国的民间美术是群体艺术,是业余性的,不是专业性的;不是职业艺术家创造的艺术,而是生产者的艺术,是集体与个体的有机整合,集体性特征是民间美术区别于普通美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民间美术的原发性特征从民间美术创作的色彩、形态、寓意来看,民间美术仍然保留着作品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具有与现实生活重合的性质,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张道一称其为“原发性”。

民间美术一直保留着这种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发性,其内涵深远丰厚,与原始文化关系密切,许多造型、图式的创造与华夏民族起源有关。

比如当代农村一些仍在使用的锄头、木盆、镰刀等生产和生活工具,与新石器时代的同类器物在功能和造型上变化不大。

民间美术的原发性体现在它是自发的美术生产,是人民大众对生活的直接需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审美活动。

人民群众通过对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等自然属性,以及其形体、色彩、空间等和谐组合的认识,按照自己主观意愿对这种现象进行分解组合,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保持着清新质朴的气息。

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论文

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论文

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论文当代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民间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延续和发展。

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当代艺术的元素和观念,表达了现代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进行探讨。

首先,当代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基因。

从古代开始,民间艺术一直是中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而当代中国民间美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和观念,使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艺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当代中国民间美术体现了现代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

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审美标准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当代中国民间美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它与传统民间艺术相比,更加注重个体的表达和创新,更加关注当代社会的问题和现实。

通过形式和题材上的突破,当代中国民间美术反映了现代中国人民对于艺术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最后,对于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当代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产物,既有借鉴传统的价值,又有拥抱现代的精神。

它不仅是中国艺术的独特表达,更是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研究和推广,可以加大对民间艺术家的支持和关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保持中国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总之,当代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产物,以传统为基础,融合现代的元素和观念。

它体现了现代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艺术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在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保持中国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关于民间美术论文范文

关于民间美术论文范文

关于民间美术论文范文我国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风俗活动为目的美术形式,她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渊源和基础,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文化为其它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腴的沃土。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民间美术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民间美术论文范文篇1论民间美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民间美术保持着人类创造文化的最初形态,它具有着根性、母体性、基础性的特征,蕴含着中华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精神。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性化的情感体现和回归自然,丰富了现代设计艺术的表达语言,对现代设计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法则与视觉语言艺术特色民间美术造型给现代人彰显了五彩缤纷、无法想象的艺术世界,它秉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衣钵,在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中,具有造型手法多样性、灵活性、装饰趣味性,如莲花开花、生藕、结子、生出胖娃娃,显现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其随心所欲、轻松自由的创造,传达出了普通百姓对待生活、客观事物的热爱。

它表现了民间美术特定的审美感受,是一种主观的、随意的创造,使审美主体与客体达到完善、和谐的统一。

1 绚丽多彩的造型方式在民间美术造型中,形成了自然中的秩序化、律动化,完全从自己的理想、爱好和兴趣出发,演绎出别具一格的节奏、和谐和充满动感、力量的造型形态。

民间美术的造型千姿百态、繁简相宜的造型,如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的造型,肚子里有小猴的母猴神态,涵盖了民间艺人们的艺术创作目的和思想方法,是民间艺人真正艺术化的创造,充分表现了他们视觉艺术思维的形式。

以影像造型方法表现对象情态特征的平面剪影造型,以二维空间中的轮廓造型为特点,具有概括、夸张、鲜明的艺术特色。

典型的代表是我国的民间剪纸,它以其淳朴自然的形式美感,突出中国民间美术独特的造型方法。

其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是我国艺术中的瑰宝。

我国民间剪纸的魅力在于创作者利用特定的生活环境与客观事物的交融,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创作者根据自己对各个物体特征概念的艺术想象在纸面上表现自己的艺术才华,所修剪出的内容与形之间相互贯通,充分展示着各自的美,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语言,构图平面化使其具有极强装饰效果的造型。

民间美术论文

民间美术论文

民间美术论文民间美术是指在平民、非专业艺术家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来源于人们对生活、工作、信仰和社会等方面的真实体验和表达,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展现了普通人群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才能。

在中国,民间美术是世代相传的重要艺术形式,涵盖了书法、绘画、刺绣、剪纸、泥塑、陶瓷、木雕、石刻等多种艺术门类。

一篇民间美术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民间美术的历史和发展:探讨中国古代和现代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可以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民间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清代年画、农民画等,以及现代农村和城市中产生的新民间美术形式。

2. 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研究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可以从艺术作品中解读出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探究其传统价值观、习俗和信仰。

3. 民间美术创作的审美特征: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形式语言、色彩运用、构图等。

可以通过对传统技法和创新表达的对比,讨论民间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

4. 民间美术与当代社会:探讨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研究民间艺术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状态和机遇,以及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民间美术的认可和支持。

5. 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分析当前民间美术面临的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可以探讨如何通过政府、学术界和社区合作的方式,进行民间美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承,促进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和传播。

这些议题只是民间美术论文的一部分,根据具体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可以选择适合的议题并展开深入研究。

同时,对于民间美术的研究还需要有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参与和观察,更好地了解和解析民间艺术创作的背后意义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论文浅谈民间美术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民间美术创作特点
摘要:源自农业社会的民间美术,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

民间美术通过特有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以及对传统遣型的重新建构,实现了创作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的要求,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

民间美术表达了创作者真挚,朴素的情感,并使这种形式最终实现了大众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表现;创作
民间美术的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美术成为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

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

民间美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随意性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是追求情感上的真。

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

民间美术随意性的造型特点源于;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所创造的“熟能生巧”之作和因陋就简条件下的“弄巧成拙”。

这类创作表现出“即兴发挥”,造型上显现“随意、稚拙”的特点。

在创作过程中民间艺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洒脱,他们的精力集中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乎略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

在造型中并不完全依赖对的观察和简单的直观反映,而是靠记忆力,借助意象进行创作,这样一来造型的随意性也就顺理成章了。

老百姓常说,“我想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画在纸上”。

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中国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表达了民间美术创作的自由性、随意性,同时又反映了老百姓对待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

当你询问民间剪纸艺人,为什么侧面牛的眼不是一只他们说:因为牛都长着两只眼睛;为什么大牛肚子里有一只小牛他们说:牛怀着孩子就是这样的。

这是他们所见,在他们眼里,这是最写实的。

民间美术创作的随意性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艺术世界: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可以三头六臂、七八条腿;老虎可以赶来拉碾,耕地的两头牛背靠背躺在地上;莲花开花、生藕、结子、生出胖娃娃都在一起,鹊桥相会里有牛郎织女、天上人间、日月星辰、银河、燕子,河里还有牡丹鲤鱼等等。

不同时空、人神鸟兽都可以集聚成一个整体,这种随心所欲、轻松自由的创作令人难以想象。

他们以为自己的剪纸、绘画、泥塑最正确地再现了客观现实。

他们没有像专业艺术家那样有意识地概括、简化、夸张、重新组合。

民间美术造型的“心里有”、“爱啥就画啥”是他们自由无羁、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的心理写照,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心灵的感悟当作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所表达的只是“心里有”的东西。

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自己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客观的观察者;既可以自由地面对审美客体,又在冷静地注视自己。

“爱啥就画啥”是一种“心上之音”、“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强调审美创造的自我意识;而在艺术表达的时候则是积
极主动的,客观现实物象都被纳入到作者的审美范畴中,各种造型有所依据,又不是客观现实的影子,这种主观认识又必定符合民众的内心要求和审美感受。

二、圆满完美的造型
传统的宇宙观中,有一基本信条:就是一切事物莫不在变化之中,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

中国人自古形成了往而复返的空间观念和周而复始的时间概念。

古人的这种宇宙观与人生观与佛教上“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的人生观不谋而合,表现在民间美术造型上即崇尚圆满完美,浑沌思维的整体性。

民间艺人对事物的完整、全面的追求一一崇尚完美,这便是“天人合一”思想与人们主观情感同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所致。

圆满完美的造型观,反映出民间美术“求垒”、“求美”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创作是以全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把长期观察所得到的体验充分表现在造型中。

其一是通过透明透视,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和背部进行垒方位的展现,体现了崇尚完整、圆满的观念。

所描绘的对象内外重叠或前后重叠,互不遮挡。

例如:透过虎、牛的肚皮可以看到腹内的小仔,透过房屋的墙面可以看到屋内的景象等。

民间美术之所以能突破透视的局限,在于民间美术抛开了对象的实体真实,即立体的、占有一定空间的真实,而是以全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观看得真实已让位于观念的真实,客体形象的真实已让位于心象的真实。

这种造型的完美特征在各地的民间美术作品中都有体现,山东潍县木牌牟画中的骑虎,湖南年画“老鼠嫁女”不是在侧面身上出现正面头,就是在侧面头部出现正面的两只限,产生二维平面上的多维感。

质朴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形成对民间美术造型的完美性要求。

其二是通过看不见的内部真实,表现出造型上的求全求美,在表现石榴、葫芦、南瓜一类的瓜果时往往剖开物体,使其露出籽来,透过母鸡可以看到腹内的鸡蛋,公鸡肚子吞下了五毒,在老虎、牛、羊、鹿身上装饰梅花等图案。

把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

其三是民间美术对事物完整、圆满的理想化审美定向。

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很少看到残缺的人物形象,讲究构图的完整性,常将画面看成独立的舞台,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小天地,通过完整形象的巧妙组合,达到集中、内向、充实、饱满的效果。

山东潍坊木版年画《男十忙》里描绘了十三个庄稼汉在耕田、耙地、种麦、锄草、轧垄、收割、运粮等田间劳动情景。

《女十忙》画面中的十一个妇女,有的弹棉花,有的纺纱、捻线、织布,其间穿插有儿童、花猫、黑狗既填补了画面空白又活跃了气氛。

在剪纸中男女老妇,衣服都饰以花纹,连老虎、狮子、鹿、狗动物身体上都描画出花草的形象,为的是使画面丰满、完整、突出喜庆热闹的主题。

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民间美术的造型不拘泥于一般生活现象,创造出异想天开的画面,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与统一的美学境界。

三、造象的抽象性.概括性
劳动者是最先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抽象创作的原动力,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成为抽象艺术的先导。

民间艺人在形象的塑造上,多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不假虚饰,以抽象性的手法表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来面貌。

抛开现实形象的细节,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形象:在织绵刺绣和桃花这类民间美术种类中,除少数具象图案外,大部分都是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形图案。

这种抽象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彩陶的表面有圆点、三角、旋涡、波折、齿纹、鱼纹、蛙等多种纹样,抛开现实本身的各种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的形象。

把各种动物、植物、抽象为几何图案,不但要仔细观察。

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夸张变形,而且还要饱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造型意识;云南沧源文化和古老的造型意识具有的抽象、
象征含义。

汉族的民间服饰,日用品装饰上也可以看到概括的抽象几何图形,如百家衣、百纳幛。

这种以菱形的碎布拼制而成,以色彩的拼接和几何状的结构,完整呈现出某种动物、植物造型,色调鲜艳和谐;生殖崇拜的华中树、鱼人、鸡头鱼、双鱼,气氛热烈喜庆。

民间美术概括性表现在程式化造型。

如“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的画诀,表现出大胆取舍,夸张、提炼其本质,舍弃、弱化细枝末节,并夸张画中的内容:贵州民间泥玩中,野猪的造型十分奇特,头部和嘴占了大半位置,躯干几乎被省略了,却将野猪的生猛表现得鲜活生动。

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为突出门神的勇武,尽量横向夸张,把人体比例缩减为四个头长,形成方厚如山的气度,而仕女则被刻画得格外清秀,细腰削肩极尽婀娜之态。

民间木刻版画在处理大场面时,以简略的笔画表现出多种物象。

在戏剧表演中,几个兵卒就是千军万马,版画中几组细浅排列的草就是一片草地,这种造型上的省略手法存在合理性,言未尽而意已明。

结束语;
民间美术是千百年来集体意识和劳动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的结晶,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是劳动群众和民间艺人,其中决大多数是在劳动之余创作的,主要为劳动者自己欣赏、使用,因此表现了他们的愿望、心理、信仰和生活观念。

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民间美术是伴随民俗活动而的。

民间美术是在生活中发生、并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文化表现形式,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始终无法摆脱创造者的群体意识、情感气质和习俗心理,它是为生活而创造的艺术。

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这种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不是取法自然的真实形象去表达作者的某种观念,而是用观念去看待和描述某种事物,使作者的观念暗寓其中。

民间美术是最自由、最有生命的艺术,是没有雕琢、不做作,用简单的形式表现出古老的民族风俗的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