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9-27 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原则
系统评价ppt课件

4 评价函数的确定
评价函数是一个数学模型 评价函数是多属性、多目标的 不同的评价问题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函数 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的评价函数
15
5 评价值的计算
权重的确定的意义 权重确定的方法 计算
16
6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作用 综合评价的途径
17
第三节 系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理论 效用理论 确定性理论 不确定性理论 模糊集理论 最优化理论
B=(0.25, 0.42, 0.17, 0.17) 所以综合而言,电视机还是比较好的比重大。
37
习题2:
用于教师讲课质量的评估 设讲课评价因素集U,评语等级集V U={清楚易懂u1,教材熟炼u2,生动有趣u3,板书整洁u4} V={很好v1,较好v2,一般v3,不好v4}
R是从U到V的模糊关系,它的元素rij表示从第i个因素着眼, 对被评教师讲课作出第j 种评语的可能程度。设对李老师就“清 楚易懂”这个因素考虑,全班有40%的人说“很好”,50%的人说 “较好”,10%的人说“一般”,便认为李老师讲课若从“清楚 易懂”方面考虑,应得的评价向量为(0.4,0.5,0.1,0)。
0.3 0.3
0.5 0.4
0.5 0.5
0.3 0.8
0.7 0.7
0.5 0.4
0.5 0.7
24
二、模糊综合评价
设对一个评价问题有:评判因素集U={u1,…,un};评价集 V= {v1, …,vn};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W1,W2,…,Wn。 则综合评价问题可描述为计算模糊乘积U·V。
25
例题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新产品进行综合模糊评价
例:某服装厂对一新产品进行评判:
第六章系统评价方法

第六章 系统评价方法
教学要求:
• 掌握系统评价的概念,了解系统评价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熟悉系 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掌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熟悉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点。 • 掌握排队打分法等五种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和加权平均法、乘法规 则、功效系数法等评价指标综合方法,并能在评价中灵活运用这 些方法。 • 熟悉可能满意度的定义;掌握可能满意度方法中多维价值的并合 原则和量化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熟悉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工 作步骤;通过课堂案例讲解使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4、评价的数学模型。
• 能将测定的被评价对象有关属性的效用,综合成系统主观效用的 数学表达式 • 合理的选择和创造不同的数学表达式是必要的,是系统评价的必 要要素。
5、评价的组织者与专家群体。
• 评价效果的好坏与评价的组织者、专家群体密切相关 • 他们对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掌握的程度、与评价工作所花费的时 间、精力的多少决定了评价效果。
• 评价机仿真计算,以计算出方案、过程的总的效用。 • 方案、过程存在不确定因素,存在专家对不同属性重要程度认识的 差异,要进行方案、过程的灵敏度分析,以反映不同方案、过程在 不同情形下的主观效用值。
选优提交决策
• 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中的不可能包含系统所有东西 • 系统环境变化、决策者的生存环境和心态的变化,导致最优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 • 对评价对象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以便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提 交的报告除提供最优方案外,还应提出相应的实施条件
熟悉评价对象——深入了解被评价对象
• 搜集被评价对象的有关情报资料,搞清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熟悉系统的行为、功能、特点以及有关属性,分析这些属性的重要 程度 • 了解人们对系统的期望,人们的价值观念,即了解系统的环境。
普通生态学习题集

普通生态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圈(biophere)2生态学(ecology)二问答题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2列出3位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并概括其在生态学上的最主要贡献。
3论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并简述各个阶段的特点。
4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5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6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
7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参考题)第二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一名词解释1系统(ytem)2生态系统(ecoytem)3食物链(foodchain)4食物网(foodweb)5营养级(triphiclevel)6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pyramid)7能量流动图(energyflowdiagram)8生态平衡9生态危机10反馈(feedback)二问答题1从负反馈调节入手,谈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2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有哪些类型?3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基本功能4为什么说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5简述系统的概念与系统特征6简述生态系统概念与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7简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表示方法与评价8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平衡的标志9简述生态危机的概念与产生生态危机的原因10(讨论)根据生态系统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西部大开发,环境保护要先行第三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一名词解释1物质循环(cycleofmaterial)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ycleofbioecochemitry)3周转率(turnoverrate)4生物放大作用5库区(pool)二12345论述题简述物质循环的一般模式;全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模式图及特点;C-循环模式图及其特点;N-循环模式图及特点;论述有毒物质的循环及生态危害;第四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名词解释1生态效率(ecologicalefficiencie)2初级生产量(primaryproduction)3次级生产量(econdaryproduction)4生物量(bioma)二简答与论述题1用势力学定律解释生态系统的有序性。
6什么是系统评价2011

异质性的假设与亚组分析。
45
重要性即作用大小的评价
1. 有无疗效?用统计学意义回答之
(鲍说:P值是信心的保证,不是差别的大小。用显著性是不妥的)
2. 有无实际意义?
(1)中间指标或终点指标
(2)可信区间的宽度(合并效应量,NNT,RR,OR问鲍2?3?)
(鲍说:NNT=72说明有72个病人吃药,1人获益,NNT越大该药的疗效越差,药商从来不提供NNT,只 提供 RRR,因为RRR可以用来骗人,可见凡相对数都要警惕,提倡绝对数)
什么是系统评价?
新疆医科大学 徐秦
2011.08.03
1
什么是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
新疆医科大学
徐秦
2
目 录
系统评价针对的是具体的临床问题 系统评价是综述 系统评价是二次研究不是原始研究 系统评价以检索此前所有的文献为前提 筛选文献 严格评价文献是系统评价的鲜明特点 提取数据、定量合成 系统评价的结论是当前最好的临床证据 对系统评价结果的讨论 系统评价的结论是不断更新的 其它
扩髓 组 reame d
非扩髓组 nonreamed
随机方法 Randomisation procedure
分配隐藏 allocation concealment
评价者盲法 Assessor blinding
有无失访 loss of follow-up
等级 Scale s
Anonymous 2003
15
临床问题或题录举例
1. 黄芪辅助治疗肺结核效果的系统评价 2. 他克莫司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系统评价
3. 西洛他唑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第六章9-27 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原则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7、分析数据和报告结果:
定性分析:采用描述的方法,将每个原始研究的特征按设计方 法、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研究结果和研究质量等进行总结并 列成表格,了解纳入研究的情况和研究方法的严格性,对比不 同研究的差异,解释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对原始研究进行定量 合成。
主要步骤:
1、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
系统评价的目的是为临床决策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客观依 据,特别适用于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难以确定某些干预措施的 利弊关系,或者某些干预措施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较大分歧的情 况。因此,题目来源于临床医疗实践的需要。
为了避免重复,在确定题目前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索,了解 这个问题的系统评价是否存在,如果有,质量如何,是否过时?
果同质性检验有显著差异,则应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考虑能否合并。
二、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重要
疗效如何,疗效是否精确
在合成结果时,不能通过简单地比较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的原始研究数量来确 定系统评价的结论,而应该根据原始研究的质量和样本量给予权重值,采用合理 的结果变量如OR、RR、均数差、NNT及可信区间等,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对原 始结果进行核查,计算相应的可信区间。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一)采用原始研究中的个体资料进行Meta 分析
优点:最大程度的减少偏倚和随机误差的影响。 缺点:个体资料需要从原始研究的研究人员那里获
得,花费更多时间、资源和技术。 方法基本相似。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二)前瞻性Meta分析(PMA)
二、叙述性文学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特征
叙述性文献综述
系统评价
共同点:都是对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总结
系统评价

表 5 1 操 作 者 对 各 设 备 的 操 作 感 受 情 况 表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2 13 14 15 良(a) 可(b) 差(c) 3a+2b+c=s 得分:F=S/15
可
可 良 良 可 4 7 4 30 2.00
可
良 可 可 可 1 10 4 27 1.80
差
良 良 可 可 6 6 3 33 2.20
二、相关数法
使用于替代方案多、因素复杂交叉、不易选择时复杂问题的评价和决策。 关键时构建相关树。
步骤:
• 结论:确保脱险道路和指挥设备很重要。
三、功效系数法
• 设系统具有n项评价指标f1(x), f2(x),…, fn(x) ,其 中k1项越大越好,k2项越小越好,其余(n- k1 - k2) 项要求适中。 • 现分别为这些指数赋予一定的功效系数di,0≤ di ≤1 ,其中di =0表示最不满意, di =1表示最满意; • 一般地, di =φi(x) ,对于不同的要求,函数di =φi(x)有着不同的形式,(如图5-3所示)当fi(x)越 大越好选(a), fi(x)越小越好选(b),适中选(c)。这 时用总的功效系数D
建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目标分析法
输出分析法 德尔菲法
• 图5-1交通运输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广 西 大 学 教 学 质 量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 • • • • • • • • • • •
遵章守纪,教书育人 备课充分,讲稿完备 治学严谨,要求严格 概念清楚,条理清晰 内容熟练,表达准确 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语言生动,教态自然 精神饱满,感情充沛 因材施教,教法得当 联系实际,例证恰当 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学生思想活跃,课堂气氛活泼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一、填空题:1.交通运输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管道运输这些子系统构成的。
2.系统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性。
3.霍尔的“三维结构体系”认为系统工程的整个活动过程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
4.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其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不同。
5.根据系统形成的原因为标准,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系统。
6.系统科学体系可以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个层次。
7.运输系统工程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霍尔的“三维结构体系”认为系统工程的整个活动过程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
9.系统工程的发展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时期。
10.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其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不同。
11.霍尔的三维结构方法论的特点是___________,其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
12.常用的系统工程方法有霍尔的三维结构系统工程方法论和切克兰特的__________工程方法论等。
13.系统分析的对象可以分为对___________系统的分析和对___________系统的分14.在进行系统目的的重审时,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原则15.结构分析法是利用图论中的___________原理来分析复杂系统的整体结构的。
第六章 系统评价

评价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决策,就是让 自己和他人能更好地领会和认识某种人类 行为的手段。 评价系统范围的界定主要是确定系统
的边界,范围不应过大,以免使评价问题
过分复杂,也不应过小,以免忽略重要的
影响因素而失系统性。
9
一、系统评价要素
评价时期主要是确定评价处于系统开发全
过程的哪个阶段,以新产品开发为例,评价时
18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必须与评价目的和目标密切相关。
评价指标应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全面反映
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 评价指标尽可能的少,以降低评价负担。
19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从指标值的特征看,可以分为定性指 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用定性语言作为 指标描述值,定量指标用数据作为指标值。 从指标值的变换对评价目标的影响来看, 可以将指标分为极大型指标(又称效益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如 表所示,
评价 指标 x1 x2 x3 x4 x5 比较次数 累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1 1 1 0 3 0 1 1 0 2 0 0 0 0 0 0 1 0 1 1 1 0 1 1 4 权 重 0.3 0.2 0 0.1 0.4
方案 准则 主体 选择评价 方法、建立 评价模型
分析、 计算 评价 值
综合 决 策 分析
16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评价资料收集
这一过程主要是对评价系统的功能、
费用、时间及使用寿命等进行预测和估计,
为设定评价尺度、建立评价函数等收集评 价所需的相关资料。
17
二、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 评价指标的选择 系统的评价指标是对系统进行评价的基 本依据。任何一个指标都反映和刻画系统的 一个方面 。 评价指标的选择是评价目标与实际情况 共同决定的,具体选择是要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前言: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评价?
文献综述是人们获取本专业研究进展和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
第六章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前言: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评价? 文献综述(review) 文献综述又称叙述性文献综述(narrative review)或传
统文献综述(traditional review)。 文献综述由作者根据特定的目的和需要或兴趣,围绕某 一题目收集相关的医学文献,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 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和观点等进行分析 和评价,结合自己的观点和临床经验进行阐述和评论, 总结成文,可为某一领域或专业提供大量的新知识和新 信息,以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某一专题的研究概况 和发展方向,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的结果进行定量合成,尽管合成的结果比单个研究的结果在 数学上更为精确,但是由于容易受选择偏倚的影响,获得的 结论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 高质量的Meta分析必须采 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减少偏倚和误差的影响。
为什么进行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科研方法,原因是:
1.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为什么进行系统评价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一)采用原始研究中的个体资料进行Meta
分析
优点:最大程度的减少偏倚和随机误差的影响。
缺点:个体资料需要从原始研究的研究人员那里获 得,花费更多时间、资源和技术。 方法基本相似。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二)前瞻性Meta分析(PMA)
第六章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
系统评价:一方面是临床实践、医疗决策和
今后研究的导向。 一方面,如果进行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的 方法不恰当,也可能提供不正确的信息,造 成误导。 系统评价的方法和步骤的正确与否,对其结 果和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PMA是指在临床研究完成之前,系统、全面 地检索、评价和确定要纳入系统评价的相关研究 并追踪它们的进展,待试验结束后对合格的研究 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核查。
第六章第三节 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要评价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往往是对原始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有自身的问题和
局限,其结论也并非绝对真实可靠。
取资料。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4、选择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是根据研究问题及构成要素来 制定的,主要包括:
研究的设计方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
主要研究结果、对照、随机化、盲法、样本率、随 诊率、随诊时间、研究的年代、研究多次发表
叙述性文学综述主观性强,容易产生偏倚和误差。
而系统评价则运用一系列 制定好的系统方案,对 相关的研究进行收集、整理、评价和整合,尽可 能地减少偏倚和误差,获得较为客观的结论,有 利于解决原始研究、传统综述和专家述评之间存 在的分歧。回顾性的系统评价受原始临床研究质 量的制约。
第六章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系统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科研方法,原因是:
2.及时转化和相应研究成果 将多个质量较高的同质临床实验结果应用系统评价方法进行
合成,相当于扩大了样本含量,可得出较可靠的结论,将有 效措施及时转化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与决策。
3.提高统计效果
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在进行资料合成时,不是根据
阴性或阳性研究的个数多少决定哪种治疗措施有效, 而是充分考虑了各个研究的样本量大小和研究的质 量。
第六章 系统评价的方法 及其评价原则
马晓英 郑大二附院 2014.09
第六章 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原则
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系统评价的应用
本次课难点
试(实)验
论文、文献 文献综述、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评价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结果应用 两个方向: 自己撰写论文、综述、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查阅系统评价文献,应用结果
二、叙述性文学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特征
研究的问题
叙述性文献综述
系统评价
共同点:都是对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总结 涉及的范畴常比较广泛。如糖尿病的 常集中于某个具体问题。 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康复 和预防措施等(全貌) 如:糖尿病的治疗或康复 有明确的检索策略 有明确的检索策略 有明确的选择标准 常不予说明 常不予说明,易产生偏倚
9、更新系统评价
第六章第二节 二、其他类型的系统评价
概述
系统评价多用于对随机对照试验或干预措施的疗效进 行评价,理论和方法都比较完善且论证强度比较高。但是 也可以对临床诊断试验、卫生经济学分析等进行系统评价。 可以采用原始研究中的群体资料,也可以采用个体资料。 可以回顾性地对原始研究进行评价,也可以前瞻性地收集 和评价相关临床研究。
二、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Meta-分析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将多个独立的、
可以合成的临床研究综合起来进行定量分析。 Meta分析也 称为系统评价。
区别:系统评价可以使定性系统评价和定量系统评价,即包
含Meta分析。
Meta分析数学上更为精确,易受选择偏倚的影响 Meta分析也可以再未经系统分析的情况下简单地将相关研究
说明如何处理原始研究丢失的数据,阐明评价原始研究质量的 方案和进行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研究计划要在研究开始之前确定下来,避免在系统评价过 程中,根据原始文献的数据和结果更改系统评价的题目或内容, 以免出现偏倚。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3、检索原始文献:
评价文献的质量:清单或量表法。方法很多,有争议。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6、收集数据:确定收集信息的种类和数量,
制订表格,收集资料。表格内容包括:
一般资料--如系统评价作者、原始文献题目、编号、作者、出处、日期等。 原始研究的入选标准--主要围绕研究问题的构成要素来制定,通常采用问答
原始文献的来源 常不予说明,收集不全面 检索方法 选择标准
原始文献的评价 评价方法不统一
结果的合成 结论的推断 多采用定性的方法 有时遵循研究证据
有系统、严格的评价方法
多采用定量的方法 多遵循研究证据
结果的更新
无定期更新
根据新的试验结果定期更 新
叙述性文献综述有助于了解某一疾病的全貌,而 系统评价则有助于某一具体疾病的诊治。
临床试验的偏倚:
选择偏倚-主要控制措施是采用严格随机方法选择和分配研 究对象并对随机方案施行盲法。 实施偏倚-控制措施采用标准治疗方案及对研究对象和干预 措施采用盲法。 随访偏倚-尽量获取失访者的信息,并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 处理减少影响。 测量偏倚-采用统一、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及施行盲法。
第六章第三节 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真实
是否为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能较好的控制各种偏倚因素。 “方法”部分是否描述清楚,收集的文献越系统全面,结论受发表偏倚影响就越小,可信 度就越高。
不同研究结果是否一致。如果原始研究疗效相似或方向一致,合成结果可信度就较高。如 果同质性检验有显著差异,则应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考虑能否合并。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2、制订研究计划:
题目:阐明系统评价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 背景:对所选题目的临床意义和进行系统评价的理由以阐述。 方法:检索相关的原始研究 选择合格的原始研究 收集原始研究中的资料 统计分析:选择统计分析的模型及合成数据的方法,
一、系统评价的概念
系统评价是一种严格的评价文献的方法,它针对 某一个具体的临床问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减少偏倚 和随机误差的原则和方法,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 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筛选出符合质 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合成,获得较为 可靠地结论。 优点:良好的重复性。
第六章第一节 系统评价概述
的表格。 重要的临床特征:研究人群的特征和场所、干预措施、暴露因素或诊断 试验、对照设置、结果判定标准等。 研究方法:盲法、随机过程、随访情况、统计方法等 研究结果:分类资料收集样本例数、事件发生率、比值比、相对危险度 或率差等。计量资料收集研究人数、均数、标准差或标准误、原始数据、 亚组分析结果等。
决定纳入或去除文献时候难免出现分歧,讨论或请 第三方解决。最后,一定要详细记录文献被去除的 原因,以便读者判断该系统评价的结论是否客观, 是否适用于他们的实践。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5、评价文献的质量:即对临床试验在设计、实施
和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偏倚和随机误差进行评估。
收集数据表格要完善、反复修改、两人分别独立完成。
第六章第二节 一、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系统评价
7、分析数据和报告结果:
定性分析:采用描述的方法,将每个原始研究的特征按设计方
法、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研究结果和研究质量等进行总结并 列成表格,了解纳入研究的情况和研究方法的严格性,对比不 同研究的差异,解释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对原始研究进行定量 合成。 定量分析: 同质性检验—Q检验,森林图。 Meta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通过改变某些可能影响合成结果的重要因 素,观察不同研究结果的同质性和合成结果是否发生变化,从 而判断结果的稳健性和强度。如采用不同的纳入标准、统计方 法或效应量(OR、RR)等。
第六章第三节 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适用于我们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