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江渔父图》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诗词:屈原(战国)原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有所思》是汉代时流传的一首乐府诗,属于《铙歌十八曲》之一。
这首诗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曲折前后的简洁的情感表现。
翻译:屈原被放逐以后,在沅江岸边漫游,在大泽边上一边行走一边吟唱。
脸色憔悴,身体枯瘦。
渔父观看他,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何到了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的人都混浊,唯独我清白。
众人都喝醉了,唯独我糊涂,所以我被放逐了。
”渔父说:“圣人不凝固停滞受外物的束缚,能够随从世俗不断转变自己。
世上的人都混浊,你为什么不搅乱泥沙扬起水波同流合污呢?众人都喝醉了,你为什么不也去吃酒糟喝薄酒一同烂醉呢?为什么要思虑深远,行为高尚,让自己遭到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刚洗过头发的人,确定要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刚刚洗过澡的人,确定要抖落掉衣服上的灰尘。
怎能让自己洁白的身子,受到脏东西的玷污?我宁肯跳入湘水,葬身江鱼的腹中。
怎能让高洁的品质,沾染上世俗的污垢呢?”渔父微微一笑,用桨敲击着船舷而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可以洗我的帽缨。
沧浪之水混又浊,可以洗我的泥脚。
”于是径自离去,不再和屈原说话。
赏析:《渔父》中的人物有两个——屈原和渔父。
全文承受比照的手法,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古诗题秋江独钓图翻译赏析

古诗题秋江独钓图翻译赏析《题秋江独钓图》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王士禛。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前言】这是一首题画诗。
王士禛应朋友邀请,为一幅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题诗。
这首诗仿造画中的意境,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注释】①蓑笠:蓑衣、笠帽。
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
扁舟:小船②丝纶: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③樽:酒杯。
④扁舟:小船【翻译】在一个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日子里,我独自来到江边欣赏风景。
在江边我发现了一只小船,一位渔人独自坐在小船上,身上披着一件大蓑衣,戴着一个金黄色的大斗笠,手上还拿着一根钓杆,上面有一根长长的丝线。
身旁还摆着一樽酒。
只见渔人抡起鱼竿,鱼钩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落进水里。
渔人一动不动的坐着,眼睛紧紧盯着鱼竿,但等了许久却不见鱼儿上钩,他似乎有些失落,不禁大声唱起歌来,还拿起身边的一樽酒,边喝边唱,可能是在想:虽然没有一个人陪伴着我,我很孤独而且寂寞,但我可以一个人钓着这一江秋水欣赏这秋天的美景,逍遥而又自在。
【鉴赏】这是一首题画诗。
王士禛应朋友邀请,为一幅古代名画《秋江独钓图》题诗。
这首诗仿造画中的意境,描写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
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
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五代]李煜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译文及注释:译文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
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注释渔父:词牌名,亦作《渔父词》,《历代诗余》中作《渔歌子》。
棹(zhào):摇船的工具。
短的叫楫,长的叫棹。
纶:比较粗的丝。
《五代名画补遗》中误作“轮”。
纶,钓鱼用的粗丝线。
茧缕(lǚ):丝线,这里指渔弦。
茧,茧丝。
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满:《五代名画补遗》作“盈”。
此外各本作“满”。
瓯(ōu):装酒的器具,即盅,一种平底深碗。
顷:土地面积单位。
一百亩为一顷。
赏析:此词与另一首《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题的是同一幅画《春江钓叟图》,词的内容、意趣亦大体相同,都是表现作者的避祸之心和遁世之思。
首句点明钓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
“棹”字名词作动词用,与“春风”构成语句,很是生动,仿佛木桨划动的不仅是水,更有春风,将静止的画面写活了。
而且这种写法又将春风与绿波融为一体,与结句的“万顷波中”作前后的照应,语言精巧,有“一石三鸟”的笔力。
首句写景,景中有情,接下来仍是直接的抒情。
“酒满瓯”,见出兴致之高。
“茧缕”“轻钩”写简朴,而“钩”之所以“轻”,是因为无鱼上钩。
钓鱼而不求鱼,是作者志不在得鱼的缘故。
这就将画中人物写得神情饱满,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结句中的“得自由”之高声唱颂,进一步强化钓叟的快乐。
春风泛舟、茧缕轻钓,此词仍是写画意,但作者寓意转淡,转以画境的空阔辽远和优悠自在为主,是一种衬托、渲染的用法,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有意”“无言”稍不同。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的意思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的意思“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出自唐朝诗人李中的作品《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其古诗全文如下: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
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翻译】我向芦花深处走去,群山掩映着潺潺溪水,在夕阳中显出明艳的美景。
打鱼人家打开房门出来迎接我的到来,小孩子偷偷的看我,狗也在一旁叫个不停。
我的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穿着一件白色的布袍,笑着提着一条红鲤鱼来换乡村里的酒喝。
渔人殷勤的留我住下,明月高照之下,打渔船也归来了。
【鉴赏】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新动人的水乡风俗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渔家生活的恬静闲宜,令人陶醉。
前两句写诗人寻访:一个偶然的日子里,朝着芦花丛中行去,但见波光粼粼,山色青青,好一派晚晴秋色!着一“偶”字,可见并非常来,而是忽然发现这宜人之处,就更显其风光优美了。
用一“深”字,大有一种曲径通幽、诱人前往的情趣,其芦花飘飞、芦叶瑟瑟之景跃人眼帘。
“行”字令人浮想联翩,诗人也许是乘着一叶扁舟而来的吧,或是独自闲步信走?不管怎样,总是一路观赏、一路欢愉,雅情逸致溢于言表,从中亦可想见渔人生活之诱人。
后两句写渔家迎客:诗人的行踪,惊动了渔村里的狗,它叫了起来。
于是村舍里的大人急忙打开门户,迎接远来的客人,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看个究竟。
诗人先写“开户”,再言“犬吠”,足见渔家迎客速度之敏捷,感情之殷切,而且“犬吠声”起,于水乡宁静的氛围中,又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争窥”二字,活脱脱地勾勒出孩子们的形象,其机灵活泼、逗人喜爱的神情漾然纸面。
这首诗,取材平易,只是渔家寻常事,但写得真切自然,情酣意浓,不做作,无斧凿,使人觉得纯朴的民风迎面吹来,好舒畅好舒畅。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浪花有意千重雪”—李煜《渔父》开篇惊艳世人,美得让人心醉

“浪花有意千重雪”—李煜《渔父》开篇惊艳世人,美得让人心醉•2019-04-23 16:15:28李煜作为君王,他是失败的。
但是在文学上,他是一位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词人,被称为“千古词帝”。
文学世界,艺术世界,对于李煜来讲不仅是个避难所,更是一个广阔的精神家园。
他在中间不仅找到了安全感,还真的获到了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乐!李煜这首《渔父》是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
虽写的是画中渔翁,但在词里,李煜自己却跳进画面,替代了那个渔翁荡波江上,长钩垂钓。
仿佛是自己正在那渔船上撑杆喝酒,涉水临风,纵情肆意地唱着:“世上如侬有几人,万顷波中得自由!”好个惬意快活!《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译文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欢迎我,卷起了千万重的飞雪。
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队,让我感受到了春天。
一壶美酒在手上,一根钓杆在身边,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此诗开篇入画,将画中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
“浪花”成“千重雪”,“桃李”作“一队春”,写春江浪涌,春光明媚,中间嵌以“有意”和“无言”,作者以情见景,借景寓意,心态淡然而出。
有酒、有竿、悠然独钓,这种情境虽静寂却清新,所以作者以问做结,“快活如侬有几人?”其叹如赞,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这首词语淡情疏,清丽简约,诗情与画境浑然一体,趣致盎然。
诗的开篇选取两个场景来表现渔父的生活环境,一是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一望无际,境界阔大。
浪花翻滚,本是“无意”,而词人说“有意”,就写出了渔父与大自然的亲和感。
江涛有意卷起雪浪来娱乐渔父的身心,衬托出渔父心情的快乐轻松。
一是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竞相怒放,把春天装点得十分灿烂。
江上岸中所见,尽是美景。
接着写渔父的装束和生活,身上挂着一壶酒,手里撑着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撑到哪里,想喝酒随时都可以喝上几口,高兴了就唱首渔父歌,多自由,多快活!这世上像我这样的自由人,能有几个。
李煜的两首《渔父》赏析

李煜的两首《渔父》赏析李煜的两首《渔父》文/清水蛙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快活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的两首《渔父》又是阳春三月时,桃花流水暖风丝。
归来唱个渔歌子,月里嫦娥听得痴。
那清溪的浪花仿佛也很高兴,卷起了千万重的雪浪花,像是在欢迎我。
那灼灼桃花和如冰雪晶莹的李花,默默无言排成一行行,我像是受到夹道欢迎的贵客,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携一壶美酒,悬一根钓杆去作一个烟波钓徒,真是开心哎,世上像我这样快活的人有几个呢!这便是李煜的《渔父》之一的意境。
《渔父》就是《渔歌子》,又叫《渔父乐》、《渔夫辞》,原本是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就成为词牌名。
最有名的便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据《唐书.张志和》里说,“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
”本是去钓鱼,却“志不在鱼”,那便是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享受自己的那一份闲适的心境,有隐逸之风。
渔父长年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看起来自由自在,所以在人们眼中,是潇洒、浪漫的行为艺术家,是隐者的象征。
李煜的这首《渔父》浅白如话,其情调悠扬轻松,无疑是他早期的作品。
起始一拍“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描写了溪流的情况,还有岸边的景色。
苏轼《赤壁怀古》中的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应该便是从这儿化来。
“桃李无言”四字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桃李等树,不会说话,从不自我宣传,但是经常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却不断,树下的野地自然就踏出一条路来,这是因为桃李是实实在在地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了香甜的果实,所以用不着吹嘘,人们自会欢迎它们。
比喻做事力求实际,不尚虚声,就叫“桃李不言”。
那李煜在默默地做些什么呢?他愿意“一壶酒,一竿纶”,去做一个“渔父”。
渔父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渔父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渔父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渔父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侬住东吴震泽州。
烟波日日钓鱼舟。
山似翠,酒如油。
醉眼看山百自译文我住在太湖边上,在烟波里每天划船钓鱼。
青山像翠玉,美酒浓如油,喝醉了就看着山非常自由。
注释侬(nóng):吴语经典特征字,此处指我。
东吴: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带。
震泽:即今太湖的别称。
赏析: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这首与上一首一样,表达了词人情愿作浩淼烟波中的钓徒,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
赵孟頫\家在太湖,这正是范蠡放舟之所在,渺渺烟波的湖面上,天天驾着渔船来往,闲来看山,兴至饮酒。
山很翠,酒尤美,醉卧舟中,眼望群山,愈发觉得古人范蠡的选择没错,逍遥自在的江湖生活才是志向所在。
这首词清淡优美,仿佛见青山、淡水、扁舟、醉叟,诗情画意洋溢其间。
诗中对山水的描绘是客观风景的真实反映,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充满危机的官场世界,以求得心灵的平和与宁静的愿望。
全词最后归结为“自由”二字,而这正是词人最深切、最热烈的向往。
渔父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
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只小船行在浩渺的烟波上,西风吹叶落,太湖上一片秋意。
我和鸥鹭结盟,傲视王侯,管他什么鲈鱼能不能上钩。
注释渔父词:词牌名,是“渔歌子”的别名。
仲姬:作者妻子管道升的字。
其人书画皆长,诗词亦精,与卫夫人并称“书坛两夫人”。
五湖:说法不一,有指江苏太湖;有指太湖及其附近四湖;有泛指各处湖泊,如言“五湖四海”。
盟鸥鹭:与沙鸥白鹭结盟,暗示归隐山水田园。
王侯:指权贵。
侯,侯爵,古代五等高级爵位的第二等。
鲈鱼:体扁平,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鱼。
创作背景这两首词是元皇庆二年(1313年)十二月,赵孟頫\和其夫人的四首《题渔父图》所作。
赏析赵孟頫\夫人管道升的那首词“人生贵极是王侯”不失为真情之作,但从诗首先应当具有形象性的特质的`角度而言,她的词未免有直露的、理念化的毛病。
性休《渔父图》全诗赏析

性休《渔父图》全诗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性休《渔父图》全诗赏析渔父图清初性休东西南北任遨游,万里长江一叶舟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春江渔父图
元代:杨维桢
原文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本诗前两句画景,后两句叙事,景物的和美与人事的温馨交融掺杂,使整篇诗歌洋溢着其乐融融的纯朴甜美的气息。
首句写远景。
青天一片,白鹭翩飞,诗人用淡雅的色彩为全篇染上一层明快的底色。
一个“前”字,又给静止无垠的蓝天平添无限生机。
次句写近景。
桃花绽开,寓示着正是阳春三月的时令:春水猛涨,江波浩渺,渔船忽上忽下,在岸边拍打着浪花。
在这里,诗人还特意指出,这是一条“住家船”。
如此看来,江水是渔父赖以谋生的土壤,渔船则是渔父借以栖身的房屋。
如今渔父泊船岸边,显然是有需要到岸上解决的事务,于是,自然引出了下面的诗句。
三四两句写渔父唤儿进城打酒,而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的“槎头缩颈鳊”,也就是武昌鱼。
这本是极其普通的场面,打鱼人大多嗜酒,以捕捞所得与人换酒也是常事,而诗人正是希望通过这些日常普通的事物的描绘,显示以物易物的质朴、父呼子应的天伦之乐以及渔父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畅快。
该诗的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对渔父生活的歆羡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那种宁静安详、无拘无束的境界的向往与渴求。
作为一首题画诗,显然侧重对于画面的解释,这样的诗歌语言具有清新、明白、流畅的风格,取得了与画面、与主旨的一致。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
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
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
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