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合集下载

历史阶段特征: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历史阶段特征: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政 治
经 济 科 技 文 化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建立,社会主 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 气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 艺术、电影等艺术形式出现了新的成就。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1.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 阶段特征: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世纪前后—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 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政 治
经 济 思 想 文 化
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 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 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 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2.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 阶段特征: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资本 主义的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三历史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模块能力培养 一、通史纵横 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课件

高三历史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模块能力培养 一、通史纵横 用联系的观点记牢历史课件

2.国民经济的“黄金时期”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都得到了较大发 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日本局部侵华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1.抗日战争 是一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
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
三、“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 1.林则徐
主持编译的《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
志,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 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 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时空、史实、特征——一线贯通]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
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 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制度,先后领导进行了“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民族工业
初步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2)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 华民国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1912~1919年中国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使民族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三、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传播 1.维新思想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主张救亡图 存,实行君主立宪制,揭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成 为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成就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物体 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影响
(1)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理论性
概括和总结。 (2)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两 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3)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5讲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__工场手工业时期学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5讲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__工场手工业时期学案

第5讲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场手工业时期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也是人类从传统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奏。

1.政治上: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2.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进一步拓展。

3.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欧洲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蕴含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逐渐兴起。

阶段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15~18世纪中期)1.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寻金热”;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2)过程: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3)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早期殖民扩张(1)荷兰:17世纪中期,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商品贸易与殖民扩张并举。

(2)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3)影响: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考法1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影响[典例1] (2018·全国Ⅱ,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考题点评本题运用坐标图为载体考查近代欧洲的殖民扩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工业文明时期的西方世界(近代)

工业文明时期的西方世界(近代)

思想:文艺复 早期殖民扩张和
兴与宗教改 掠夺(西、萄、
革,人文精 荷、英、法)为
神得到传播, 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神权受 提供了资本的原
到冲击
始积累,同时也
科技:近代自 给亚、非、拉美
然科学诞生 等殖民地带来了
(哥白尼日 深重的灾难。
心说、伽利 世界开始由孤立
略天文望远 分散走向统一,
镜、
形成一个统一的
工业文明时期的西方世界 (近代)
主要线索
1、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即近代化(经济上 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思想上由愚昧迷信向民 主科学转化;政治上由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
2、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
3、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资产阶级革 命、改革)
4、人文主义的复兴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5、人类由分散隔绝走向一体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形成)
新航路 开辟
殖民扩张 与掠夺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 业革命
14世纪
文艺 复兴
1500 1517
宗教 改革
1600 1688 1700 1765 1787 1800 19C中186618711900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1787年 宪法
1871年 宪法
启蒙 运动
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 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 和生活习惯。
比较宋代和16世纪西方的“商业革命”
1、表现 不同
宋:①世界最早纸币—交子; ②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市打破时空 限制;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直接监管; 草市具有较完备的饮食 服务设施; ③都市商业繁荣; ④娱乐经济繁荣(瓦肆)⑤商 人地位有所变化,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 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 代主题;多极化趋势加 强
“新经济”出现;经 济全球化加快;世贸 组织成立和中国加入
信息技术在全球普 及;文化多元化与 交融趋势加强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经历了 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1945年—50年 代中期
50年代末-60年 代末
20世纪70、80 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以来
1945年—至今的世界
政治
经济
文化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 成
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布雷顿森林 体系建立;关贸总协 定成立
转型
启蒙思想进一步发 展;社会主义从空 想走向科学;自由 主义兴起
近代科学理论 面临挑战;
浪漫主义、现 实主义先后盛 行
1917年-20 年代中期
20年代末 至1945年
具体特征
1917年——1945年的世界
政治
经济
俄国十月革命的 成功、苏联建立
苏俄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和新 经济政策;苏 联工业化方针
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资产阶 级代议制开始确 立与发展
工场手工业时代 人文主义成熟;理 向工厂时代过渡;性主义与自由主义 世界市场拓展 思潮盛行
18世纪末 至19世纪 中期
19世纪末 至20世纪 初
具体特征
18世纪末——1917年的世界
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与文艺
英国1832年议会 英国成为“世界 选举改革;俄国、 工厂” 日本、德意志帝 国、法国;《共 产党宣言》发表; 巴黎公社
第三次科技发展

工业文明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开始、拓展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初现
1、新航路开辟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相互促进
2、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的含义、影响 商业革命(商路、商品种类、贸易量、频率,范围) 价格革命(物价暴涨,阶级兴衰,社会转型) 3、西方扩张影响分析结构:
对西方: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加快社会转型(现代化史观) 对亚非拉:灾难,发展(革命史、现代化史观) 对世界:联系紧密,交流(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考点三: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初步及最终形成
1、工业革命条件:
世界市场广大需求 2、工业革命影响:
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方式: 工厂制 阶级机构: 两大对立阶级 思想变迁: 自由主义、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运动: 西方各国民主扩大,国际工人运动 社会生活: a、衣食住行;b,妇女运动; c,城市化;d、弊端 对外扩张: 世界市场:
生产力
生产方式 阶级结构 思想变化 政治运动
手工生产 手工工场 自由化贵族、 新贵族、资产阶级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重商主义 荷兰、英国、 美国、法国革命 早期殖民扩张
工业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英、美、俄、 日、德??? 早期工人运动 抢占殖民地 倾销商品 初步
对外扩张
世界市场
工业文明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世界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西方近代史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阶级结构 思想变迁 政治斗争 对外扩张 大国兴衰 国际格局
现代化
工业化 科学化 民主化
全球化
第五讲 经济与扩张 第六讲 思想与政治
第五讲 经济与扩张 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工业文明 的兴起: 商业资本主义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学习资料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学习资料

近代科学理论 面临挑战;
浪漫主义、现 实主义先后盛 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17年-20 年代中期
20年代末 至1945年
具体特征
1917年——1945年的世界
政治
经济
俄国十月革命的 成功、苏联建立
苏俄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和新 经济政策;苏 联工业化方针
社会主义制度在 苏联确立、二战
苏联斯大林模 式形成; 1929-1933年经 济大危机、罗 斯福新政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俄国十月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社会主 资本主义殖民体 义思潮 系形成
电气技术应用、 量子论、相对 论;
印象画派,电 影艺术出现
资本主义制度在
全世界范围确立, 两次工业革命推
社会主义运动兴 动主要资本主义
起和发展
国家向工业文明
转型
启蒙思想进一步发 展;社会主义从空 想走向科学;自由 主义兴起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18世纪末 至19世纪 中期
19世纪末 至20世纪 初
具体特征
18世纪末——1917年的世界
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与文艺
英国1832年议会 英国成为“世界 选举改革;俄国、 工厂” 日本、德意志帝 国、法国;《共 产党宣言》发表; 巴黎公社
自由主义、社会主 义思潮
蒸汽技术的应 用、进化论;
1945年—50年 代中期
50年代末-60年 代末
20世纪70、80 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以来
1945年—至今的世界
政治
经济
文化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 成
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布雷顿森林 体系建立;关贸总协 定成立

高三历史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六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高三历史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六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4.历史地位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 方面 的进步 政治 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
级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
阶级条件
思想 民族资本主义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 方面 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史论必记】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
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
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电报、电话、报刊、电 影也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 替,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看高考怎么考] 1.(2012·安徽高考)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 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 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 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 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选 D 。A、C项未在材料中体现;材料主要说的是商人从上 海购买洋货,B项“中外贸易”范围太大。
2.(2012·江苏高考)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 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 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
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
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 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
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一个特点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评价
(1)政治上: ①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成果; ②对资本主义国家:有效地防止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活动,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维护资产阶 级的统治秩序,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③对世界: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2)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 的发展。 (4)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它是资产阶级民主,劳 动人民很少享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力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
(1)英国:以君主立宪制为主要特征
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 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 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 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执掌 并彼此互相牵制,实现权力平衡,但总统权力相对突出。 (3)法国: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权 力受议会限制。 (4)德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但专制是实、立宪是虚, 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建立背景
★共同背景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力; (3)思想上: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特殊原因 (1)英国:政治传统(较早产生限制王权的议会) (2)美国:现实问题(邦联弊端) (3)法国:现实问题(曲折反复) (4)德国:现实问题(民主的趋势)
★以现代化史观角度划分 (1)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吹起思想解放的号角; (2)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资产阶级 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3)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革命,最终完成现代 化进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 最后工业革命。 ★以全球化史观角度划分(近代世界是从孤立走向整体 的历程) 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20C——全球化加速发展
全体人民 资产阶级 分权与制衡 资产阶级专政
民主集中制
人民民主专政
都是国家管理形式;都是代议制;都采取间接民主; 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近代世界经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重点归纳】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横向贯通—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一部分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
时间:14C~20C初(俄国十月革命) 划分阶段: ★以文明史观角度划分:(世界近代史就是工业文明的 发展过程 (1)工业文明的含义: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以大机 器生产为主导。 (2)特点:经济上,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民主 化、法制化;思想:科学化、理性化) (3)具体阶段划分: ①14C~16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②17C~18C中后期,英法美政治革命开启工业文明大门 ③18C中后期~19C70年代,工业文明的确立和扩展 ④19C70年代~20C初,工业文明深化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影响 ①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的 相互联系。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今天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③人口的流动,改变了世界人口格局。这一影响在非洲、 大洋洲、美洲尤为明显。
④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双重影响。一方 面,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财富、劳动力、资源被大肆掠夺, 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这些地 区原有的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新的经济因素 不断发展壮大,促使了当地向近代社会转型。
5.运作模式(主要特点)
(1)议会民主: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 会。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 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运行原则: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防止专制独裁和 官僚腐败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政党政治: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 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 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各党通过对议席的争 夺,执政期间推行本党意志和政策 ,来实现其代表的 利益集团政治经济利益。 (4)通过选举来保证人民主权。 (5)主要有两大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德)和民主共 和制(法、美)。 (6)依法治国:颁布法令文献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法律化和制度化)。
阶段 早期殖民 19C中期的殖民 19C末20C初的殖民 扩张 扩张 扩张
背景
主要 国家 扩张 地区
方式 活动
结果 认识
二、全面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原因: (1)资本所具有的扩张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 (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国际 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资本的流通也是世界市场形 成的途径。 (3)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 质和技术基础(助推剂)。 (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 界市场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 2.特点: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②开放性、 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③不平等性:残酷 掠夺殖民地拱自己发展;④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 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人类进步。
易混点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19C从六七十年代至20C初形成 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包括三个方面:第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 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第二, 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已沦为殖民地 或半殖民地,非洲基本沦为殖民地,拉美国家除原有殖 民地外,独立国家实际上成为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 帝国主义基本控制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 体系最终形成。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体系(世界市场形成)形成,即被侵占国家成为 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 所,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
比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的比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一种代议制,但在经济基础、 权力主体、活动原则、根本性质方面均与西方代议制有 本质差别,是一种新型社会主义民主的代议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基础 行使权利 的主体 活动原则 性质 相同点
资产阶级代议制
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 济基础上 经济基础上
近代世界政治: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重点归纳】
一.英法美德政体的比较 二.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
一.英法美德政体的比较 二.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 1.含义: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 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 使国家权力。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 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限制制 约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同时通过 立法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 2.形成基础:古希腊、罗马政治的思想和实践; 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人民主权说”。 3.本质:资产阶级专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