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镜头的一点知识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

电视摄像知识点总结·摄像机主要由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和摄像系统三部分构成。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光—电—磁—电—光的转换过程,摄像机的工作即成像、光电转换和录像的过程。
·焦距即焦点距离,是光学镜头的中心到摄像管前的靶面或固体摄像器件成像装置靶面(前表面)之间的距离。
·光圈是镜头里面用来改变通光口径、控制光通量的机械装置,它由一组弯月形的薄金属片组成。
·景深:当镜头聚集于被摄影物的某一点时,这一点上的物体就能在电视画面上清晰地成像。
在这一点前后一定围的景物也比较清晰。
这种被摄景物中可以成像清晰的纵深围即是景深。
·决定和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光圈、焦距和物距。
光圈口径越小,画面的景深围越大。
反之,光圈口径越大,景深的围越小。
镜头焦距越短,画面的景深围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围越小。
物距越远,画面的景深围越大;物距越近,景深围也就越小。
·摄像机主要由镜头、寻像器、话筒、主机(机头)和附件五部分构成。
·摄像机的镜头分为四种:标准镜头、广角镜头(短焦距镜头)、窄角镜头(长焦距镜头)、变焦镜头。
标准镜头:镜头视场角为50°左右,焦距为25mm左右。
)在纪实性节目中被广泛使用。
广角镜头:视场角大于60°,镜头焦距小于25mm的镜头。
)当摄影师要表现被摄物地气势,造成大小、高低、对比强烈甚至夸的画面效果时往往采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
窄角镜头:镜头视场角小于40°,焦距大于25mm。
)放大倍率大,景深小。
适用于拍摄远距离被摄物的局部和细节,但由于其对调焦的要求很高,摄像机的抖动往往被放大,不适宜手持,肩扛拍摄。
变焦镜头同时具备长短中焦距镜头的造型功能,视场可以从窄角到广角连续改变(画图)·聚焦也叫对焦、校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上清晰的成像,根据它与摄像机间的距离,调整镜头的焦点,使景物能在成像平面上清晰地成像。
摄像机焦距的计算方法

一、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 3.61/2" 6.4 4.82/3"8.8 6.61"12.7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摄影基础知识整理

名词解释【1】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
最小景深: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摄距+长焦镜头;最大景深:最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
景深计算公式如下:H×D景深近界限=—————H+D-FH×D景深远界限=—————H-D-FH=超焦点距离D=聚焦距离(镜头前节点至被摄体距离) F =镜头焦距【2】超焦距:又叫超焦点距离,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
超焦距随着光圈、焦距的变化而变化的。
光圈越小,超焦距越近;焦距越长,超焦距越远。
当镜头用某一挡光圈凋焦在超焦距上的,景深范围为该距离的1/2至无限远。
应用超焦距是获得最大景深或控制影像清晰范围的最快捷方法。
【3】三原色、三补色:原色光:等量的红绿蓝色光相加就能产生白光,不等量则产生别的光。
补色光:两种色光混合在一起产生白光时,这两种色光称为互补,它们各自成为对方的补色。
所谓补色,通常是指黄、品红、青。
互为补色的规律是:红与青互补,绿与品红互补,蓝与黄互补。
每一种色光都是由与它相邻的两种色光组成。
每种原色光是由两种补色光组成,每种补色光则由两种原色光组成。
每一种原色光所对应的补色光,即红与青、蓝与黄、绿与品红互为补色光。
【4】摄影曝光、构图:曝光:来自被摄物体光线,通过相机的镜头会聚成影像落在胶片的感光乳剂层上,引起化学反应,生成潜影。
这就是摄影的感光,也叫曝光。
E(曝光量)=I(照度)*T(曝光时间)。
影响曝光的客观因素:光线的强弱;交卷的片速;显影的条件;倒易失效。
倒易率:指同样的曝光量,可由多种光圈与速度的组合。
光圈开大一档,速度就增加一档,同样,反则反之。
电影镜头分类

电影镜头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按焦距分类:
广角镜头:焦距短,视角广,常常用于拍摄广阔的场景。
标准镜头:焦距适中,视角和正常人眼的视角相近,是常用的拍摄镜头。
望远镜头:焦距长,视角窄,常常用于拍摄远处的场景,也称为长焦镜头。
2.按用途分类:
剧情镜头:用于拍摄主要剧情和角色表演。
特写镜头:近距离拍摄角色的面部或物体的细节。
风景镜头:用于拍摄美丽的自然风景或城市风光。
运动镜头:用于拍摄动态的场景,如追逐戏、赛车等。
3.按移动方式分类:
固定镜头:相机静止不动,只通过调整焦距和角度来拍摄。
跟镜头:相机跟随被摄物体移动,使被摄物体保持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
摇镜头:相机在固定位置左右或上下移动,使画面中的场景从一边移到另一边。
晃镜头:相机在没有三脚架等稳定器的情况下手持拍摄,画面会产生晃动效果。
4.按光线分类:
软光镜头:光线柔和,没有明显的阴影和高光,常常用于拍摄人像和柔美的画面。
硬光镜头:光线强烈,阴影和高光明显,常常用于拍摄有强烈对比和冲击力的画面。
5.按颜色分类:
冷色镜头:画面整体偏冷色调,常常用于表达冷静、冷漠或阴暗的氛围。
暖色镜头:画面整体偏暖色调,常常用于表达温暖、热烈或温馨的氛围。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影镜头的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镜头。
镜头介绍

了解一点老铭镜知识2010-07-15 00:43:00来自: bumpfly了解一点老名镜的知识Carl Zeiss Jena Tessar 2.8/50 这支镜头在朋友那里用过,感觉非常好,锐度和色彩都不错,近距离的虚化很理想,但是也有色彩过度稍差的问题.其他的没有用过.卡尔蔡司照相机摄影镜头发展里程碑1890-开始生产相机用镜头1896-Paul Rudolph发展出Planar镜头的始祖1902-Tessar镜头面世,后来这种镜头被称为"鹰眼"1928-推出特别高速的BiotarF/1及F/0.85镜头,是专为X光摄影而设计★1932★-推出高速的Sonnar F/2镜头,供Contax相机使用1935-T镜头镀膜技术出现★1951-Flektogon广角镜出现,供单镜头反光相机Praktica、Exakta135单反、Pentacon120单反相机使用★1954-Biogon F/4.5镜头出现,视角达90度1962-蔡司镜头用于"水星8号(Mercury 8)"太空任务,成为第一只在太空使用的镜头1963-出现Hologon F/8的设计,视角达106度(35mm片幅)1966-世界上最大光圈的光学镜头50mm Planar F/0.7问世1972-首支有色差矫正的Superachromat Sonnar 250mm F/5.6镜头面世1980-首支能够达到1:1的Makro-Planar F/2.8微距镜头面世.而这镜头可适用于Contax的SLR 上1993-卡尔蔡斯开始生产高质量的变焦镜头[八十年代初东德的Zeiss Jena公司早己开始制造高品质的变焦镜头了]1996-Planar镜头百年纪念,推出限量生产的Planar 55mm F/1.2蔡斯镜头后面往往附有镜头类型的名称,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只镜头设计的形式,按镜头结构的不同.常见的有Pancolar.Tessar.Flektogon.Biogon.Hologon.Distagon.Planar.Sonnar.Biometar.Tele-Tessar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制造的M42螺丝接口镜头∶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4/20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8/20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4/25Meyer Orestegon / Pentacon 2.8/29Meyer Lydith / Pentacon 3.5/30Meyer Primagon 4.5/35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8/35★★★★★Carl Zeiss Jena Flektogon 2.4/35 ★★★★★Meyer Helioplan / Wide-Angle Anastigmat 4.5/40Carl Zeiss Tessar 4.5/40Meyer Primotar-E 3.5/50Meyer Primotar 2.8/50Meyer Trioplan 2.9/50Meyer Domiplan 2.8/50Carl Zeiss Jena Tessar 2.8/50Meyer Oreston / Pentacon 1.4/50Meyer Oreston / Pentacon 1.8/50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2/50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1.8/50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1.4/55Carl Zeiss Jena Biotar 2/58Meyer Primoplan 1.9/58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1.4/75Carl Zeiss Biotar 1.5/75Meyer Primoplan 1.9/75Carl Zeiss Biometar 2.8/80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1.8/80Meyer Trioplan 2.8/100Meyer Orestor / Pentacon 2.8/100Feinmess Bonotar 4.5/105Carl Zeiss Triotar 4/135Meyer Primotar 3.5/135Carl Zeiss Jena Sonnar 4/135★★★★★Carl Zeiss Jena Sonnar 3.5/135 ★★★★★Meyer Orestor / Pentacon 2.8/135Carl Zeiss Jena Sonnar 2.8/180Meyer Primotar 3.5/180Meyer Telemegor 5.5/180Meyer Orestegor / Pentacon 4/200Carl Zeiss Jena Sonnar 2.8/200Meyer Telemegor 5.5/250Meyer Orestegor / Pentacon 4/300Meyer Telemegor 4.5/300Carl Zeiss Jena Sonnar 4/300Meyer Telemegor 5.5/400Meyer Orestegor / Pentacon / Prakticar 5.6/500Carl Zeiss Jena Fernobjektiv 8/500Carl Zeiss Jena Spiegelobjektiv 4/500Carl Zeiss Jena Spiegelobjektiv / Prakticar 5.6/1000李旭东2008-5-8 11:14我们说的老头包括当代比较领先的设计,主要是白镜(全消光镜头/Anastigmat)到单膜年代镜头。
相机的移轴镜头是什么意思

相机的移轴镜头是什么意思在一般的摄影爱好者眼中,移轴镜头一直都是大师级玩家或者是商业广告摄影师才会拥有的神兵利器。
移轴镜头是什么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移轴镜头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移轴镜头的含义移轴镜头是指拍摄建筑物时站在地上,为了拍到全貌,相机要稍微向上仰。
由于建筑物下部较近上部较远,会拍出“下大上小”的汇聚效果。
移轴镜头使用技巧在一般的摄影爱好者眼中,移轴镜头一直都是大师级玩家或者是商业广告摄影师才会拥有的神兵利器。
这一方面是因为移轴镜头独特的结构以及高昂的价格,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使用移轴镜头到底能干什么。
移轴摄影,即移轴镜摄影,泛指利用移轴镜头创作的作品。
移轴镜头的作用本来主要是修正以普通广角镜头拍照时所产生出的透视问题,但后来却被广泛利用来创作变化景深聚焦点位置的摄影作品,比如极具代表性的微缩景观效果就是使用移轴镜头拍摄的。
一:高角度必须是俯拍,但不是垂直向下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模拟普通人观看模型世界的角度。
而如果是垂直向下拍摄的,就无法营造出浅景深的效果。
寻找一个适合的制高点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如角度不够高,一方面涵盖的风景不够多,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我们观看模型时的视角。
二:走远一点不要离你要拍的目标景物、建筑太近。
除了模型本来就很微小这项考虑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景深因素。
因为移轴效果必然有很浅的景深,而我们当然不希望我们的目标模糊,因此站远点,望多点,利用浅景深突出主体。
三:高饱和度很多移轴效果的照片都有相当高的饱和度,高的饱和度使画面色彩更艳丽,感觉更饱满,也更具童话色彩。
现在很多数码相机都内置调较饱和度的功能,如果找不到,把picture style调到风景、鲜艳之类亦有相似的作用。
四:城市题材更易捕捉相比在郊外,在城市更客易找到适合移轴效果的题材。
例如政府建筑、城市地标、码头、飞机场、公路、火车站等,都是相当适合做移轴摄影的题材。
另外,如果要拍摄郊外的话,也可以尽量拍摄有人类痕迹的地方,例如山边小屋,山径等,可以使画面更有模型感。
摄影基础知识(光圈、快门、焦距)

摄影的三大好处:学到一门技术(学艺术)交到一批朋友积累了一批资料不足:烧钱学摄影要掌握的技术:光圈、快门(速度)、景深焦距、(艺术——思想)学会摄影的捷径:看懂你照相机说明书多看别人的作品模仿并融入自己的想法什么是摄影:摄影是用光来画画光给了我创意的形状和脚本,也是我成为摄影师的原因。
(芭芭拉.摩根)英文摄影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ως phos(光线)和γραφις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摄影的特性:真实性、瞬间性、光影造型性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 32,f44,f64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 值常常介于f2.8 - f16。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也是相机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摄影是一个迷人的世界,充满了创造力和表达。
无论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还是捕捉大自然的美丽,摄影都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视角。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摄影入门的一些基础知识。
1. 摄影器材1.1 相机的选择选择相机是入门的第一步。
市场上有很多种相机,像单反、无反、傻瓜机。
单反相机适合认真想学摄影的人,它可以换镜头,适应不同的拍摄需求。
无反相机更轻便,适合随身携带。
傻瓜机则简单易用,适合日常记录。
如果你刚开始,可以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相机,不必追求顶尖设备。
1.2 镜头的作用镜头是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镜头适合不同的拍摄场景。
广角镜头适合风景,能拍摄更广阔的视野;微距镜头则能让你拍摄细节,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
定焦镜头一般光圈大,适合拍人像,背景模糊效果好。
而变焦镜头则灵活,适合多种场合。
入门时可以从一两支常用镜头开始,慢慢积累。
2. 基础摄影技巧2.1 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摄影的核心。
三要素分别是快门速度、光圈和ISO。
快门速度决定拍摄的时间长短,快一点的速度能定格瞬间,慢一点的速度可以制造动态模糊效果。
光圈影响景深,光圈越大,背景越模糊;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ISO感光度则影响照片的亮度,ISO越高,在暗光环境下拍摄的效果越好,但噪点也会增加。
掌握这三者的关系,可以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2.2 构图的艺术构图是摄影的灵魂。
常见的构图法有三分法、对称法和引导线法。
三分法是将画面分成九个格子,把重要的元素放在交点上,能让画面更有吸引力。
对称法则适合拍摄建筑或自然景观,能营造平衡感。
引导线法利用线条引导视线,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构图不是死板的规则,多尝试,多感受,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风格。
2.3 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自然光和人造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日出和日落的光线柔和,适合拍风景和人像;正午的阳光强烈,适合拍摄建筑和细节。
逆光拍摄能制造剪影效果,十分美丽。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利用窗户的光线,创造出温暖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头的两大要素:焦距与亮度一、镜头的焦距镜头有各自固有的焦距,焦距不同拍摄范围也相应地有很大变化。
变焦镜头也是同样,当变焦到一定焦距时的固定视角与该焦距定焦镜头是相同的。
下面将说明镜头所具有的焦距与视角的关系,同时学习因视角变化所导致的照片效果变化。
1、焦距与对角线视角◎焦距:表示从镜头的“主点(第2)”到像方焦平面距离的数值。
单位为mm(毫米),不过以前也曾经使用过cm(厘米)单位。
之所以通常用50mm作为标准镜头,是因为其视野与人的肉眼视野接近。
◎镜头的视角(对角线视角):是指从像方焦平面(图像感应器)对角线的两端至镜头主点(第2主点)连线之间的夹角,以角度表示在像方焦平面上被摄体的成像范围。
因此,当作为决定视角要素的像方焦平面大小发生变化时,视角也将随之变化。
如图所示,图像感应器变小时,视角也随之变小。
尽管视角发生了变化,但镜头主点至像方焦平面的距离未发生变化,即镜头的焦距未产生变化。
也就是说,镜头与图像感应器的关系不管使用何种尺寸的图像感应器,50mm镜头的焦距都始终是50mm。
焦距是镜头内主点至像方焦平面的距离,不受图像感应器大小影响。
不过,图像感应器变小时视角也变狭窄,相应地镜头成像特性会变得倾向于远摄镜头。
使用APS-C尺寸相机时,50mm镜头的视角相当于80mm镜头,会明显感觉焦距仿佛发生了变化。
但我们要了解,实际上镜头本身的构造和光学特性是不会产生变化的。
◎APS-C、APS-H:现在成为了表示图像感应器尺寸的标记之一。
起源于APS胶片相机,由于与曾经使用的16.7×23.4mm(APS-C)胶片尺寸和16.7×30.2mm(APS-H)胶片尺寸相近,故此得名。
各厂商使用的尺寸均有细微差异,即使同厂商各机型之间也存在大小差异。
视角根据镜头焦距长短变化而同时发生变化。
焦距变长时视角变狭窄(远摄侧),与之相反,当焦距变短时视角变得更宽广(广角侧)。
在实际拍摄时,同时考虑与被摄体的距离因素的话,照片的风格会发生很大变化,但焦距与视角的相互关系并未发生改变。
当被摄体与相机的位置一定时,采用远摄区域可以使被摄体放大,而广角区域则使被摄体缩小,这正是由于视角随焦距变化而出现改变所导致的。
·图像感应器尺寸所引起的视角变化镜头所具有的固有焦距总是保持不变的,而图像感应器的大小对视角的影响如图所示。
不同图像感应器尺寸下,镜头焦距如下图所示有一个转换倍率(镜头焦距转换系数),与全画幅相机相比,使用APS-H和APS-C尺寸相机时,在相同焦距下的远摄效果更强一些。
·虽然镜头的焦距一定但图像感应器尺寸不同会导致视角变化焦距与视角的相关性因图像成像面(图像感应器)面积大小而发生变化。
不管使用何种相机,只要是采用同一镜头,焦距本身就总是一定的。
但图像感应器尺寸越小,实际视角就会随之变得更加狭窄。
因此,当图像感应器尺寸变小时,为了获得与35mm胶片等同的视角,就需要将镜头向广角范围调节。
相反,在远摄范围时,图像感应器尺寸越小则视角越狭窄,因此它可提高远摄效果。
以视角为中心来考虑其与焦距的关系会因为所使用机身不同而产生很大变化。
因此需要根据图像感应器的尺寸来选择镜头。
2、根据焦距、视角以及图像感应器尺寸这三者的关系选择镜头·数码单反相机根据焦距与图像感应器尺寸确定视角焦距与视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焦距越偏向广角时视角越宽,采用35mm全画幅相机时,14mm镜头的视角甚至达到了114度。
相反,300mm镜头的视角仅为8度15分,非常狭窄,可对被摄体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成像。
当图像感应器尺寸变小时,视角自动变窄。
因此,为了获得50mm镜头在35mm全画幅图像感应器条件下所得到的46度视角,APS-C尺寸相机必须使用焦距为33mm左右的镜头。
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时,16mm 焦距已经属于超广角镜头的范围了,但在使用APS-C尺寸相机时,焦距将导致1.6倍左右的视角变化,镜头只相当于约为25mm焦距的标准广角镜头。
在远摄一侧,全画幅下300mm 焦距的镜头安装于APS-C尺寸相机时,视角相当于480mm的超远摄镜头。
理解了这一关系后,就能够体会到焦距、视角以及图像感应器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能够更好地运用镜头。
市售产品已经有APS-C尺寸相机专用的超广角镜头,可以得到相当于全画幅相机下16mm 镜头的广阔视角。
消除了从视角这个方面考虑时可能出现的广角焦距不足现象。
二、镜头的亮度镜头的亮度对照片效果、拍摄状况都有很大影响。
镜头的亮度与相机接收光线的速度也有关系,其结果将影响快门速度等导致照片表现本身发生很大变化。
下面对镜头亮度变化所带来的各种现象进行测试,了解镜头亮度与照片的关系。
1、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何谓镜头的亮度?明亮的镜头在相同时间内接收的光线多,可提高快门速度昏暗的镜头在相同时间内接收的光线少,快门速度降低·镜头亮度的不同,拍摄起跑点就不同对相机来说,镜头是用于收集光线的装置。
通过镜头的光到达胶片或图像感应器,这些光将转换为照片。
在镜头和图像感应器之间设有快门帘幕,用于调节光量。
当快门帘幕开放时间(快门速度)一定时,使用明亮的镜头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线,可为成像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镜头较暗时,到达图像感应器的光量较少,为了获得亮度合适的照片就需要采用提高ISO感光度等做法来进行拍摄。
·明亮的镜头可在短时间内接收更多的光线如图所示,镜头越亮,到达图像感应器的光量越多。
镜头的亮度与所采用光学玻璃的透光率以及镜片的数量多少有关,当镜头设计基本相同时,镜头口径越大则开口率越高,能够在短时间内接收更多的光量。
·使用明亮镜头可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上图照片是对光圈(镜头亮度)进行调节,采用同样亮度对流水拍摄的(ISO感光度一定)。
通过变化光圈值来验证不同亮度镜头的使用状态。
可以发现,快门速度随着镜头亮度不同而发生变化,最亮时(F2)可采用1/2500秒的高速快门拍摄,凝固住了水的流动。
随着镜头亮度降低,快门速度也随之降低,难以将流动的水凝固,在F4下,保证照片亮度所需的快门速度降低至1/640秒。
水的流动未能被凝固。
采用明亮镜头时,高速快门也能够得到必须的光量,可以满足拍摄高速运动被摄体的需要。
◎光圈:镜头光圈是与快门一样可以调节光量的部件。
由多枚金属叶片构成,叶片互相重叠、形成透光孔。
光圈叶片的数量和形状对虚化的形状也有影响。
◎快门:快门(Shutter)一词来源于英语中的Shut(关闭)一词,指位于像方焦平面前方、控制曝光时间的一组装置。
现在的主流是被称为焦平面(focal plane)快门的快门单元。
2、镜头光圈值导致的成像变化·光圈在调节光量的同时还与背景成像有密切关系如图所示,镜头的光圈值(亮度)会给成像带来极大影响。
随着光圈缩小,背景变得清晰,说明光圈缩小导致景深变大,采用在全开光圈下光圈值仍较大的较暗镜头时,景深也较大。
也就是说,全开光圈较明亮的镜头可通过调节光圈值来获得类似于昏暗镜头的成像效果,而全开光圈原本就较昏暗的镜头即使全开光圈也无法获得与明亮镜头类似的成像效果。
3、镜头亮度对照片成像有极大影响镜头亮度将极大地影响快门速度和景深镜头亮度与光圈值的关系给照片成像所带来的影响如前述各项测试所示。
调节光圈在调整合焦范围(景深)的同时,还能够调节通过镜头的光量,与快门速度的选择也有一定关联。
这正是摄影的有趣之处,如何反映出摄影者创作意图就在于此。
即使是在同一位置拍摄的照片,效果也会因拍摄者不同而不同,这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拍摄者不同,其成像也各有差异。
除此之外,镜头焦距也会给照片带来各种不同效果。
将这些影响因素组合使用,正是摄影的真正乐趣所在。
对数码单反相机来说,除了运用镜头的表现手法之外,还具有能够自由选择ISO感光度的优点。
为了实现自由的拍摄,必须了解镜头、熟练掌握如何使用镜头,这一点非常重要。
让我们来共同学习EF系列镜头的使用吧。
◎景深:指照片中看上去合上焦、图像清晰的范围。
景深通常用“大、小”这样的词语来表现,称之为大景深(合焦范围大)或小景深(合焦范围小)。
◎最大光圈:将镜头光圈打开至最大状态时的亮度称为最大光圈。
通常所说的镜头亮度一般都是指光圈全开状态下的数值。
光圈值的1级为=约1.4倍公式显得难一些,记住数值会更方便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均采用简单倍数级差,如1/250秒、1/125秒,ISO 100、ISO 200等。
而表示镜头亮度的光圈值增大(1.414)倍后入射光量变为原来的1/2,如将光圈值设置为1/则入射光量为原来的2倍。
因此,当以F1.0为基准值时,将按照1.4、2.0、2.8、4.0、5.6……的序列进行变化。
镜头越明亮则数值越小,可能感觉F2.0镜头与F2.8的差异并不大,但实际上采用相同快门速度时所接收的光量存在2倍的差异。
特别是F1.2镜头与F1.8镜头相比,从数值上看感觉几乎没多大差异,但实际上亮度差异大于1级。
这就是为什么快门速度是倍数级差的原因。
通过公式来计算光圈值会比较麻烦,几乎所有摄影师都是通过熟记这几个数值来掌握的。
※光圈值以1级为单位变化◎透视:指近处物体成像大、远处物体成像小的大小差异。
有时候也称为“远近感”。
英文为perspective,在绘画中有“透视法”的意思,但在摄影术语中并不是指创作技法,而是多指现象本身。
◎像差:指镜头成像时出现的着色、虚化或变形。
镜头肯定存在像差,基本上可以说没有像差的镜头是不存在的。
这是由于镜头的形状和结构本身正是导致产生像差的根本原因。
但出现像差也不能说完全是坏事,对于镜头来说,一部分像差作为镜头的特性,并没有进行过度的补偿。
◎变焦比:英语为“Zoom Ratio”。
如字面意思一样,表示变焦镜头的焦距变化范围。
倍率越高使用越方便,但镜头结构也会更复杂,最大光圈也会变暗。
另外,虽然大变焦比在很多方面会感觉方便,但当变焦比特别大时,镜头分辨力等光学性能会出现降低的趋势。
◎光圈与成像特性:通常光圈起到调节光量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减轻各种像差,稳定画质的功能。
特别是最大光圈明亮的大口径镜头,由于镜头特性影响,有时候很难对像差进行完全补偿。
这种时候可以通过缩小1级光圈来获得更清晰的画质。
最近对焦距离与最大放大倍率镜头除具有其固有的焦距外,还有其特有的最近对焦距离和最大放大倍率。
它们带给镜头以个性,可以说没有完全一样的两款镜头。
下面我们通过对不同规格镜头进行的测试,来了解什么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和最大放大倍率1、最近对焦距离是镜头所能够对焦的最近拍摄距离·拍摄距离是指像方焦平面到物方焦平面的距离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是指在非常靠近被摄体拍摄的状态下,镜头能够合焦的最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