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指挥图-学会音乐指挥手势详解
音乐指挥初步知识

音乐指挥与手势图解第一节概述一、音乐的指挥涵义所谓音乐的“指挥”是发出命令和调配的意思,是总调配员的角色,具有告诉别人如何行动和怎样行动的意思。
所以在这里的音乐指挥应该是指演唱(演奏)发命令的人。
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告诉演唱者(演奏者)如何演唱(演奏),包括什么时候开始演唱(演奏),什么时候结束演唱(演奏),是强地唱(奏)还是弱地唱(奏)还要把音乐作品中的关键部分交代清楚等等。
即用手势、表情和其他部位的肢体动作提示大家“如何行动”。
二、音乐指挥应具备的条件合唱指挥的任务是组织合唱队队员,用整体的形式对音乐作品进行音乐的再创造过程。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合唱指挥的工作没有什么作用,在空中打打拍子很简单的,其实有这种看法的人是不明白合唱指挥的意义,其实在用拍子打出之前指挥者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先设计、筹划。
音乐指挥主要是靠乐感,有天赋、有乐感、要靠反复实践才会成功。
音乐指挥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音乐听觉、准确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和极大兴趣以及对基本的音乐知识的掌握,另外一个环节就是音乐指挥者主要是通过人体活动的各个部分如手、臂、头、面部表情、眼、躯干等工具来实现他的指挥意图,因此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肢体语言、形体的表演艺术等这些条件对一个音乐指挥者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音乐指挥的基本要领音乐指挥的动作要求简明、准确、美观,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省、准、美”三个字。
“省”是指音乐指挥者的动作要节省,要清楚明了、要恰到位,不要有多余的动作。
一定要依据作品的内容来设计指挥的动作,而动作的幅度大与小要适度,不要过分地夸张,也不要缺乏表现力。
音乐指挥手法要简洁、干练、朴素、坦率、表现力强。
“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对音乐的各种起拍、收拍动作要干净准确,挥拍的动作准确地落在音乐的拍点上,一定要做到节奏准,假如这一点没有做到,就会让人看了杂乱无章。
“美”是指音乐指挥者的动作要求美观大方,有感染力,要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就是要把观众带入欣赏指挥、欣赏作品、看指挥的优美表演,四、怎样做好音乐指挥1、音乐指挥的姿势两眼平视前方、收腹、挺胸、自然、大方、美观、稳重。
指挥与教歌幻灯(课件)

上区
1 上区击拍时,以眼线为中心进
行各种力度与幅度的上下摆动。
中区
2 中区击拍时,以胸线为中心进
行各种力度与幅度的上下摆动。
下区
3 下区击拍时,以腰线为中心进
行各种力度与幅度的上下摆动。
《强军战歌》
准备动作
双手由两侧抬起,两手距离
1
略宽于肩,并用目光环视大家。
预备拍
起唱前吸气的指挥动作,通常 2
用数拍进行提示
用数拍进行提示
用数拍进行提示
用手势辅助
用手势辅助
用手势辅助
在喊“唱”的时候也可以用手势进行辅助起拍; 在第二遍教唱时可以全程省去“唱”字,只用 手势进行提示。
附点音符 切分音符
指挥手势
形
体动作
面部表情
站姿: 双脚:
身体:
肩臂: 手势: 头部:
1
2
1
3
2
4
3 2
1
●
幅度
小幅度
1 以手腕为轴心,以指尖为终端
来完成指挥动作。
中幅度
2 以肘部为轴心,以指尖为终端
来完成指挥动作的。
大幅度
3 以肩部为轴心,以指尖为终端
来完成指挥动作。
在起唱前的一拍里完成。
预备拍
2
《义勇军进行曲》
0 0 5.| 1. 1 |1……
起 来!起 来
预备拍 小预备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反弹动作
教唱歌曲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步
教 唱
骤歌
和
曲 的
1 2 3
方
4
法
5
教歌前的准备 介绍歌曲 示范演唱 具体教唱
音乐指挥手势

指挥手势图解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得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就是以强拍得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得作出对称动作,强拍就是由上向下,弱拍就是由下向上。
一、指挥得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
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得移动与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瞧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瞧清指挥。
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得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得到来,并能启示声部得进入。
脚就是站立得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得位置。
重心得转移随着音乐得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
当然不就是绝对得,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得需要。
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就是放松得,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腕,掌,指就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得部位,也就是音乐指挥最得力得工具与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与身体得活动往往也就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得。
一般得基本姿势就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双手抬举得高度,伸出得远近,根据所指挥得作品风格及演出得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
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得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二、指挥法图解:(一)、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就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
在指挥实践得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与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得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就是比较圆顺与线条化得。
(二)、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得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之邯郸勺丸创作在团体歌颂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不克不及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避免不需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帮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头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脚是站立的根底,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克不及随意走动、下蹲.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合适指挥任务的需要.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抓紧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标的目的自如挥动.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示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东西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按照所指挥的作品气概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前往.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弱周期性规律是: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第一拍强拍,两手应坚持适当距离,向下作击拍动作,反射动作沿击拍动作自然向上弹起,注意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也成为指挥第二拍的准备动作了.第二拍弱拍,指挥动作在第一拍指挥动作的里侧,击拍动作幅度相应收小,反射时两手不克不及产生交叉,至多两手掌部稍有重叠.第三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第四拍是弱拍,顺着第三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四四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6拍(6/2、6/4、6/8),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反射动作向上弹起,不要过分斜向外侧.第二、第三弱拍,指挥动作都在第一拍指挥动作里侧,动作幅度显著收小,注意不要让双手产生交叉.第四拍是次强拍,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并注意控制动作幅度),反射动作弹起时回向里侧.第五拍弱拍,动作幅度显著收小,击拍动作略斜向外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六拍击拍动作,反射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特殊拍子:五拍子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两种组合方法.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七拍子也是一种混合拍子,它有三种组合方法.二拍+二拍+三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三拍+二拍+二拍,为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二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弱拍、次强拍、弱拍:一个拍子是一段行程,完成一拍手要前往来准备走下一个拍子或者说为了划到下一拍子开始,这个动作即“反射”或者叫“弹回”,也就是图上那么多圈圈的缘故.反射动作首先是为了顺畅的到达节拍点而办事的.如果您的手腕足够抓紧,当然,熟记节拍点——动作将是圆滑和自然的;例如在欢快的歌曲里,这个行程真的是用“弹跳”过去的.最后别忘了鞠躬,指挥应该面向不雅众鞠躬,然后下台.。
大合唱音乐指挥手势

大合唱音乐指挥手势合唱指挥和训练者的手势动作,除了表达音乐作品内容的发展和意图外,也必须与歌唱声乐的要求相吻合,至少不能对声乐的要求产生对立。
特别在呼吸和共鸣的要求上,应给合唱队员以极有力的影响和支持。
在演唱时,往往因指挥的动作过分夸张,手的部位过分手提高,而影响队员合唱队员失去气息应有的支持。
这样会造成演唱的音准偏高而气息短促。
相反有时因指挥的动作较低而面部表情以“锁眉”代替了“提眉”,因而影响合唱队员的上部共鸣的畅通,这样会造成音准的偏低。
总之合唱队员指挥的动作除了表达作品意图外,也必须与歌唱生理和心理要求互相支持和吻合。
这样将对演唱造成更好的效果。
往往在排练或演出前有这种情况:合唱队员因刚刚起床或感到疲劳,一般练习往往一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有关肌肉一时活动不起来,此时可在已进行一般练习之后,从已演唱过的作品中选用一句,作为练习。
而作为练习的乐句必须是:1、由低音跳到较长的高音。
2、高音上所用的字必须是开口字在排练作品时,对咬字和吐字的要求,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松。
并且要结合声乐发声的要求。
唱歌不等于说话,首先每个字必须在好的气息的支持和共鸣位置的状态中进行。
必须细致处理,不然就会唱得“含混不清”。
合唱训练中有关咬字吐字的规律,必须贯彻到排练中去。
使每个队员成为一种习惯,特别关于“归韵”和“收声”的问题,必须服从声乐的发声要求。
这样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境地。
在练习时,多采用些音量较弱的作品,多用“半声”的唱法,这样对训练是有利的。
合唱的一切表现要求,好与不好首先是依靠内在听觉来分辨的,没有好的内在听觉就无从要求好的表现。
因此指挥及合唱队员,应对提高自己良好的内在听觉进行不断的努力。
特别对指挥来说,更加需要先行一步,才能对合唱队员提出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指挥应当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指挥是合唱队的支柱与灵魂。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同时他又是一个表演者,所以作为一个合唱指挥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学造诣及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力,方能使合唱队的训练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及艺术性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协和统一。
强军战歌指挥手势教学

强军战歌指挥手势教学军歌音乐指挥手势图解(1)指挥手势图解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
一、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
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1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
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
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
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二、指挥法图解:(一)、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2行,第二拍返回。
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二)、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第二拍弱拍的击拍动作向外侧进行(略斜向下),幅度不宜过大,反射动作顺势向上弹起。
第三拍弱拍顺着第二拍反射动作自然回落之势,向下方作第三拍击拍动作,第三拍反射动作由里向上弹起。
指挥手势图解

指挥手势图解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
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暗示出强弱缓急;通常双手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应的作出对称动作,强拍是由上向下,弱拍是由下向上。
(1)指挥的姿态要求:躯干稳直、泰然。
不能弯腰曲背,前弓后仰,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和转向,可以适度地含胸拔背。
头部做到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看清指挥。
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助手的动作预示某个重要转折或某个关键瞬间的到来,并能启示声部的进入。
脚是站立的根基,身体重心交替置于双脚或转移于左右脚之间,双脚基本平或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置。
重心的转移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但不宜太多,更不能随意走动、下蹲。
当然不是绝对的,一切都要符合指挥任务的需要。
双肩坦然而松弛,大臂微张,千万不要夹紧,肩关节随时都是放松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可以随意往任何方向自如挥动。
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得力的工具和武器,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
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腕关节不下垂,不松劲,稍稍向前而不高仰,手指不强制地呈弧形微弯,如握小皮球状,能够随意地做任何动作。
双手抬举的高度,伸出的远近,根据所指挥的作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方面因素而调整。
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2)指挥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走向是第一拍从上向下,略由里向外进行,第二拍返回。
在指挥实践的时候,除了动作要明确,精神要集中和饱满以外,通常因为要照顾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过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顺和线条化的。
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第一拍强拍的击拍动作向下进行后,反弹动作由里侧向上弹起,以便于连接第二拍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让手掌或前臂产生交叉。
指挥手势图解

指引脚势图解之阳早格格创做正在大寡歌唱大概乐器合奏时,由指引者用指引棒大概者徒脚去挨拍,喊搞“拍节法”.指引者要以适合的速度正在空间中绘出图形,表示出强强慢慢;常常单脚是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而相映的做出对于称动做,强拍是由上背下,强拍是由下进与.(1)指引的姿态央供:躯搞稳直、泰然.没有克没有及直腰直背,前弓后俯,没有要耸肩,预防没有需要的移动战转背,不妨适度天含胸拔背.头部搞到自然俯里,便于瞅睹部分演唱演奏者,也便于演唱演奏者瞅浑指引.随时用目光提挈大家注意,辅帮脚的动做预示某个要害转合大概某个闭键瞬间的到去,并能开示声部的加进.足是站坐的基本,身体沉心接替置于单足大概变化于安排足之间,单足基原仄大概稍有前后,如"稍息"的位子.沉心的变化随着音乐的需要自然天举止,但是没有宜太多,更没有克没有及随意往去、下蹲.天然没有是千万于的,十足皆要切合指引任务的需要.单肩坦然而紧张,大臂微张,千万没有要夹紧,肩闭节随时皆是搁紧的,单脚真足得到解搁,不妨随意往所有目标自如摆荡.腕,掌,指是最机灵而富于表示力的部位,也是音乐指引最得力的工具战兵戈,小臂、大臂,以至肩战身体的活动往往也是为了那个"末端"而协同活动的.普遍的基原姿势是脚掌背下,没有握拳,腕闭节没有下垂,没有紧劲,稍稍背前而没有下俯,脚指没有强造天呈弧形微直,如握小皮球状,不妨随意天搞所有动做.单脚抬举的下度,伸出的近近,根据所指引的做品风格及演出的规模、场合等各圆里果素而安排.初教时与略矮于胸肋的位子,便于紧张天教习基原动做.(2)指引法图解:2拍(2/2、2/4、2/8),强拍,强拍:基原走背是第一拍从上背下,略由里背中举止,第二拍返回.正在指引试验的时间,除了动做要粗确,粗神要集结战歉谦以中,常常果为要照应到演唱时的流畅,划拍历程往往也是比较圆逆战线条化的.3拍(3/2、3/4、3/8),强拍,强拍,强拍:第一拍强拍的打拍动做背下举止后,反弹动做由里侧进与弹起,以便于对接第二拍指引动做,但是注意没有要让脚掌大概前臂爆收接叉.第二拍强拍的打拍动做背中侧举止(略斜背下),幅度没有宜过大,反射动做逆势进与弹起.第三拍强拍逆着第二拍反射动做自然回降之势,背下圆做第三拍打拍动做,第三拍反射动做由里进与弹起.4拍(4/2、4/4、4/8),是一种复拍子,它的强强周期性逆序是: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第一拍强拍,二脚应脆持适合距离,背下做打拍动做,反射动做沿打拍动做自然进与弹起,注意没有要太过斜背中侧.第一拍的反射动做本质上也成为指引第二拍的准备动做了.第二拍强拍,指引动做正在第一拍指引动做的里侧,打拍动做幅度相映支小,反射时二脚没有克没有及爆收接叉,至多二脚掌部稍有沉叠.第三拍是次强拍,打拍动做背中侧举止(略斜背下),反射动做逆势进与弹起.第四拍是强拍,逆着第三拍反射动做自然回降之势,背下圆做第四四拍打拍动做,反射动做由里侧进与弹起.6拍(6/2、6/4、6/8),强拍,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强拍:第一拍强拍,反射动做进与弹起,没有要太过斜背中侧.第二、第三强拍,指引动做皆正在第一拍指引动做里侧,动做幅度隐著支小,注意没有要让单脚爆收接叉.第四拍是次强拍,打拍动做背中侧举止(略斜背下,并注意统造动做幅度),反射动做弹起时回背里侧.第五拍强拍,动做幅度隐著支小,打拍动做略斜背中侧,反射动做逆势进与弹起.第六拍强拍,逆着第五拍反射动做自然回降之势,背下圆做第六拍打拍动做,反射动做由里侧进与弹起.特殊拍子:五拍子是一种混同拍子,它有二种拉拢办法.二拍+三拍,为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强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七拍子也是一种混同拍子,它有三种拉拢办法.二拍+二拍+三拍,为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强拍:三拍+二拍+二拍,为强拍、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二拍+三拍+二拍,为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强拍、次强拍、强拍:一个拍子是一段路程,完毕一拍脚要返回去准备走下一个拍子大概者道为了划到下一拍子开初,那个动做即“反射”大概者喊“弹回”,也便是图上那么多圈圈的去由.反射动做最先是为了逆畅的到达节拍面而服务的.如果您的脚腕足够搁紧,天然,死记节拍面——动做将是圆滑战自然的;比圆正在高兴的歌直里,那个路程果然是用“弹跳”往日的.末尾别记了鞠躬,指引该当里背瞅寡鞠躬,而后下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挥图-学会常用音乐指挥手势
指挥图式
今天的乐队和合唱队均离不开指挥。
指挥的任务之一就是“打拍子”,目的是使演奏者或演唱者按照击拍手势演奏或演唱出统一而又明确的节奏和速度。
学习音乐的人,不能不了解指挥的知识。
虽然大多数指挥家都有各自独特的指挥手势,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都遵循了以下的基本原则:
1.每一小节的第一拍(即强拍)向下击拍。
2.每一小节的最后一拍向上击拍。
3.在次强拍上改变击拍方向(向左或向右)。
以下是常见拍子的指挥图式:
初学者在练习视唱时,可结合指挥图式进行练习,这有助于学习者建立节奏感和增强对节拍运动的理解。
指挥史话
指导合唱团和乐队合唱或合奏的人叫做指挥。
指挥的任务主要是控制演奏的速度和节奏,最终的目的是正确地表达乐曲的精神和作者的意图。
指挥时,右手负责击拍,左手辅助右手击拍或做表情提示。
指挥艺术发源于欧洲。
据记载,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指挥行为。
那时,有的人用手指挥,有的人甩头指挥,有的人用一卷谱纸指挥,还有的人用系着手帕的木
棍指挥。
17世纪曾发生过有关指挥的不幸事件:法国音乐家呂利平时喜欢用手权指挥,1687年在一次为庆祝法国国王身体康复而举行的音乐会上,呂利失手用手杖击伤自己的足背,最后竟不治身亡。
在巴洛克时期,一般由古钢琴手向小提琴手颌首示意,然后小提琴手用弓子引导乐队演奏。
这种指挥者,只能给乐队提示出强拍和节拍速度。
到了19世纪中叶之后,各地成立的交响乐团越来越多,乐队作品的旋律、节奏及和声也越来越复杂,指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于是,指挥便发展成一门艺术,成为一种专业。
近代指挥法开始于柏辽茲和瓦格纳等人的时代,经过他们的改革之后,指挥法更加完善、更加受重视,而且从那时候起,用指挥棒指挥就成为规范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