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商的兴衰看待浙商的发展

合集下载

浙商文化专题报告范文

浙商文化专题报告范文

浙商文化专题报告范文
浙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起源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以“义利合一”、“敢为人先”、“诚信守诺”为核心价值观。

这种文化在中国商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浙江商人的成功和发展,也成为了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商文化的特点如下:
1. 义利合一:浙商文化强调“义”和“利”的统一,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而是把社会责任和商业利润结合起来。

浙商们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弘扬正义、共赢的价值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尊重。

2. 敢为人先:浙商文化具有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浙商们往往敢于涉足新领域,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在中国商业史上创造了许多传奇。

浙商文化也鼓励人们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3. 诚信守诺:浙商文化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交往。

浙商们始终坚持诚信经商,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成为了中国商业文化中的亮点。

浙商文化不仅在浙江省内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应用,也在中国其他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传承。

浙商文化的影响和意义深远,它为中国的商业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浙商文化要继续发扬光大,为世界商业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应当鼓励和支持浙商们创新精神,弘扬“义利合一”、“敢为人先”、“诚信守诺”的核心价值观,推动浙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让它成为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商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浙商的发展历程

浙商的发展历程

浙商简介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商人,实业家的集合,是一个较为新近的称法(1999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经济生活报》(《今日早报》前身)开出了一个名为“浙商名流系列访谈”的专栏,这是具有当代内涵的“浙商”概念的首次提出)从古至今,浙江商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的重要推动力量。

如今在私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现象”已经被写入多地教科书,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浙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给予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对浙江的发展给予关注。

浙商特点:“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

浙商简史浙江的商业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工商业活动自古就有深厚的民间基础。

在农业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商人居“四民”末位的传统社会,较之于大多数兄弟省市,浙江的商业和商人的作用和社会地位依旧突出。

浙江工商业活动的历史传承和脉络完整清晰。

隋朝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使得杭州成为江南物资的集散中心。

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一带成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也产生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五代吴越国王钱镠的励精图治使得浙江在两宋后富甲东南。

宋元时期,浙江凭借发达的桑蚕丝织业和优良的海港资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出发点和腹地。

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浙江商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中坚之一,为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活跃于国内外商界,目前为中国国内除台商之外最活跃的商帮,为各地的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注入了活力。

浙商思想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影响早在六七千年前,浙江先民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河姆渡文化”。

至春秋时期,浙江又孕育了古越文化,被封为“中华商圣”的范蠡就出现在这一时期,他从国富民强的角度强调了农商并重的主张。

到了南宋时期,中原文化大规模南迁,浙江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到了明清时期,浙江更是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辈出,且这些人多为当时引领全国学术的翘楚。

商帮文化与浙商精神

商帮文化与浙商精神

商帮文化与浙商精神商帮文化与浙商精神[提纲]周开疆教授何谓商道?何谓商人?成功商人有何奥秘?一、中国商帮文化1、商帮:十大商帮2、商帮文化:三大商帮文化晋商——学而优则贾徽商——贾而好儒潮商——冒险开拓3、杰出商人:范蠡、胡雪岩二、世界商人商道1、犹太商人: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索罗斯2、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共和国、欧洲贸易中心3、英国商人:重商主义、经商理念、商人素质犹太商人智慧:《塔木德》——犹太人的圣经“伟大的研究”经商智慧成功秘诀——犹太商人的法则---赚钱是一种智慧能赚钱的知识是真正的知识没有知识的人不算真正的商人---解放商业天赋生意无禁区78法则商业目标---契约是与上帝的约定公平交易---对机会果断出击信息里找钱创造机会瞬间成就人生---生意从微笑开始和气生财生意要幽默推销自己三、浙商及浙商精神1、浙江经济:现状:GDP总量全国各省第4;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位居全国各省市第3和第1。

发展战略:4大国家战略——海洋经济…国际商贸城…舟山新区…金融改革…2、浙江模式:市场、私营、商帮3、浙商概念:历史渊源----宁波商帮、龙游商帮、湖商、温商、杭商。

浙商杰出代表:宗庆厚、鲁冠球、马云…4、浙商精神:舍得——没有播种(舍),哪有收获(得)。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

只做不说,埋头苦干。

“一有雨水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

抱团——互帮互助,抱团取暖。

温州炒房团…“只要有温商的地方,就有温州商会”。

浙江村、温州村…。

浙江商人的特点

浙江商人的特点

浙江商人经商赚钱的七大特点一、最宜经商市场经济的规律告诉我们,惟思路创新才有出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思维定式在今天已是举步维艰,成功的喜悦总是属于那些思路创新、不落俗套的人们。

例如,一堆木料,用作燃料,几乎分文不值;将它卖掉,价值几十元;如果做成家具,价值几百元;如果做成高级屏风,价值几千元。

浙江商人有很专业、很独特的经商技巧。

一是经商理念独特。

理发,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小事,但北方和南方的理发师却有不同的经营理念:北方人求快,内容单一,认为理得快就赚得多。

以浙江人为代表的南方人尽量地磨你的时间,理发的同时伴随着配套服务,在精心细致的服务中,提高收费,赚到的钱比北方人更多。

二是经商思路独特。

思路决定出路,决定命运。

候车室里,两个人分别要到北京和上海打工,听到人们议论:北京人厚道,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

准备去上海的人想,北京人好,挣不到钱也不会饿死;准备去北京的人想,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

于是去北京的人改道去上海,去上海的人改道去北京。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银行大厅的矿泉水可以白喝、大商场里还有欢迎品尝免费的点心,捡破烂还能挣钱。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城市,带路、看厕所、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居然能赚钱。

他敏锐地观察到上海人喜欢养花,到郊区挖了10袋泥土,冠以“花盆土”的名义,以一元钱一包的价格兜售,居然一抢而空,当天往返数回,赚到50元钱,成为他淘到的“第一桶金”,激起了他创业的雄心和信心。

他开始仔细地研究土的配方和各类花生长的营养需要,渐渐地,他的“花盆土”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不久,他在上海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几年后,去上海的人成了老板,去北京的人成了乞丐,观念的差异,导致两人不同的命运。

三是经商胆识独特。

一位老太太,从没有上过学,不会讲普通话,也没学过经商,请人写了两张纸条,分别装在衣服左右两旁的口袋,一张是“我是浙江平阳人,请你帮我买车票”,一张是“我收购兔毛,XX钱一斤”,凭着这两张纸条,老太太做出了许多年轻汉子都不敢做的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赚到几十万元。

浙商的商帮文化

浙商的商帮文化

浙商的商帮文化浙商商帮文化源远流长,是浙江地区特有的商人组织形式和商业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世世代代传承、融合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因素,浙商商帮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商业精神和价值观,对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商帮文化的起源和背景商帮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士族社会的经济组织形式,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衍生而来。

在浙江地区,商帮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琅琊山商帮,随后发展成为明清时期的江商、绍商、衢商等各类商帮。

商帮的形成与当时政治、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浙商商帮在政治上得到了一定的优待和封赏,例如被任命为地方官吏或盐运使,使得商帮获得了更加宽松的经济和商业环境。

浙江地区水网密布,交通发达,资源丰富,这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商人们通过商帮组织形成了紧密的商业网络,共同维护利益,扩大市场份额。

二、商帮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 诚信:浙商商帮文化始终强调诚信为本。

商人们坚守信用,信守 promise,重视信誉和口碑。

他们通过合作、互助以及互相借贷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相互扶持、信任共享的商业生态系统。

2. 勤俭节约:浙商商帮文化注重勤劳创业和节约精神。

浙商们勤劳耐劳,精益求精,尽己所能,追求盈利最大化;同时,浙商商帮也提倡节俭和务实,厉行节约,善于积累财富。

3. 敬老尊贤:浙商商帮传承中强调尊老、重学。

商家经营者重视家族文化传承,注重家族长者的咨询和决策,将长者的经验视作珍贵财富。

在商帮中,家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企业家培养机制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敬老尊贤的企业文化。

4. 公益慈善:浙商商帮注重回馈社会和公益慈善。

浙商们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们捐资助学、设立奖学金,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发展等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三、商帮文化的影响与展望1. 经济带动:浙商商帮文化的形成和传承,为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商帮文化倡导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推动了浙江地区的商业繁荣。

浙商精神演讲稿

浙商精神演讲稿

浙商精神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浙商精神。

浙商精神,是浙江商人的精神,更是中国商人的精神,它蕴含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也具有普世的价值意义。

浙商精神,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创新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斗精神,更是一种诚信守法的商业道德。

在当今社会,浙商精神依然闪耀着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商人,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着力量。

首先,浙商精神体现了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浙商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敢于冒险创业,他们不甘于平庸,不愿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开拓创新,勇于迎接挑战。

正是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让浙商们在商海中屡创奇迹,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传奇。

正如著名企业家马云所说,“浙江人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

其次,浙商精神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斗精神。

在浙商的世界里,没有人会轻言放弃,他们面对困难,总能克服一切,他们用毅力和奋斗精神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让浙商们在商海中屡战屡胜,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正如著名企业家张瑞敏所说,“浙商的成功并非来自于天赋,而是源自于不懈的努力和坚韧的毅力。

”。

最后,浙商精神体现了诚信守法的商业道德。

在浙商的世界里,诚信是立身之本,守法是做人之道。

浙商们以诚信待人,以守法经营,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信任。

正是这种诚信守法的商业道德,让浙商们在商海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了社会的楷模。

正如著名企业家史玉柱所说,“浙商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商业头脑,更来自于诚信守法的商业道德。

”。

浙商精神,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商人,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着力量。

让我们在工作中,传承浙商精神,敢为人先,坚韧不拔,诚信守法,共同书写新的商业传奇!谢谢大家!。

浙商的企业家精神

浙商的企业家精神

浙商的企业家精神浙商在全世界做企业做得好,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四千”的精神,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吃苦,因为大家都会吃苦,做生意的人都很累、都很辛苦,但我们浙商会学习,利用论坛机会,我们交流、沟通、学习,只有学习才会让浙商进步。

我觉得浙商聚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来自于同一个家乡,而是我们有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永不停止创新、永远坚持努力、不断拼搏的浙商企业家精神。

浙江商会成立之初,我们就秉承“不行贿、不偷税漏税、不欠薪、不侵权”的“四不理念”。

中国企业家先天优势过去企?I家的成功只要抓住一两次的机会,甚至只要抓住社会发展中的漏洞就可以赚钱,但是未来的企业,特别是今天进入了21世纪,你必须去担当社会的责任,必须去解决社会的问题,你解决的社会问题越大,你的企业做得就越大,你解决的问题越小,你的企业可能做得就越小。

今天也是全世界做企业最好的时代,特别是在中国,这几年我去了很多的国家和地区,给我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中国的稳定是重要的经商环境,如果说跟其他企业竞争的话,国家的稳定、政治的稳定是中国企业家的先天优势。

现在国家正在做两件事,第一是理顺外部关系,那就是通过“一带一路”理顺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另外一个是理顺内部的经济结构,就是供给侧的改革,这两件事情我认为是国家的战略,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你想做大、做好、做强,必须吻合国家战略。

有一点可以相信,即使现在很多人在批评全球化,但过去的二三十年的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很多的繁荣,当然也同样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麻烦,但是这些困难和麻烦也是我们这些今天的企业、今天的年轻人的巨大的机会所在,而“一带一路”是下一轮的全球化。

我相信30年以后的企业,如果没有办法做全球的生意,没有全球性的思考、没有全球性的布局,我相信你会非常之艰难。

未来的企业如果不从供给侧改革去推进自己、改变自己,你将会非常之艰难。

未来制造业将受巨大冲击其实大家讲,阿里巴巴做得不错,其实阿里巴巴前几年就提出了转型升级,阿里巴巴是转型升级以后的企业,阿里巴巴也是一个供给侧改革以后的企业。

浙商创业精神解读

浙商创业精神解读

解读浙商的创业精神,从中归纳挖掘出共性的精神特质,对我们艰苦创业、苦思成功的人而言,定会带来有价值的启示。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商人,近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商人、商品和商业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商人可以存在于任何社会微笑的缝隙中,为自己开辟出一个活动的大天地,这种顽强的生命力遇到适当的机会便会勃发出旺盛的生机,以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商人可以产生压倒一切的影响。

”(马克思《资本论》)因此,经商是一种社会需求,是一种自我发展的需求。

精明的浙商似乎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总是把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以一个草根商人的身份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并迅速成长为“中国第一创富商帮”,“中国民企的榜样”和“草根商人的范本”。

在全国工商联公布的年度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调研结果及前500家企业名单中,截至2005年,浙商企业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国之首。

2004年183家,2005年203家。

启示之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创业雄心鸡头虽小,但意味着风险;凤尾虽美,但预示着安逸。

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对于创业者而言,亦是如此。

鸡头是他们的不二之选,凤尾也许只能永远地存在于他们的梦幻之中。

比方说丁磊和马云。

1995年,丁磊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相当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创业。

“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

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丁磊是浙江奉化人,1993年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浙江省宁波电信局,用他的话说待遇很不错。

他的辞职固然会受到家人的极力反对。

丁磊出来后在广州的两家公司辗转了2年,最后于1997年创办了网易。

当网易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时候,丁磊成功了吗?没有,网易问世后还经历了一场强劲的互联网风波,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易在这次风波中甚至还经历摘牌的尴尬。

宁波电信这个庙再小,好歹也比这个时候的网易更像一只凤凰。

不愿以凤尾虚度一生的丁磊,此时面临了他当鸡头以来最大的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湖商的兴衰看待浙商的发展
湖商是近代中国活跃于环太湖区域的民间商帮和私营工商业家群体的统称,曾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和产生影响。

其中,湖州一籍具有典型的商业文化特质和研究价值,研究湖商就是研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政治和经济、文化和商业、历史和现实的多重意义。

湖商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业群体,儒商和仕商是湖商的显著特征,其湖商成员,大多爱国爱民,亦商亦仕,在商政活动中,基本能保持民族气节传承中国人文品质,开明大度,顺应新潮,吃苦耐劳,多有善举,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重大影响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其商业文化价值犹如璀璨明珠,历久益彰。

湖商具有鲜明的儒商仕商品质,这是因为时代和地域造就而成。

湖商的特点是在商言商、在商言学、在商言善、在商言政。

湖商在商言政,在商涉政,在商从政的人数之多,不胜枚举。

为中国商帮中之最,前湖商沈万山、刘镛、胡雪岩等以在商言政,在商涉政为荣,与朝廷关系紧密。

后湖商“民国第一功臣”陈英士,“民国第一奇人”张静江,包括陈果夫、陈立夫,开始时在商从政,后来干脆弃商从政。

湖商的历史功绩主要有:
整合资源、聚集资本,首次以资本的力量变革传统经济结构,大力促进工商业发展。

建设上海,繁荣上海、造就中国首个中国经济大都市和大都市经济圈。

重视教育,造就人才。

乐善好施、造福乡梓。

资助和参加民国革命,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

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革命的赫赫功臣谱里,有大批湖商。

孙中山先生称赞民国第一奇人张静江说:“同盟会成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最多者张静江也。

”类似张静江资助民国革命的湖商,难以胜举,以至民国初立时有过专门设立“南浔市”的动议,就是对南浔湖商支持革命予以褒奖和弘扬。

湖商虽小,却有它的内涵。

这里选取不同时期几个由湖州以及湖州企业家们所创造的“第一”来彰显湖州之魅力。

湖州是世界丝绸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在钱山漾发掘出土的距今有4700年的丝织物,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丝织物。

南浔的“四象八牛七十金狗”的商人们靠经营丝业,积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也使中国的高端产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可以说,是湖商打响了中国第一张工商业国际品牌。

曾被誉为“远东第一楼”的上海国际饭店,就是湖商吴鼎昌和钱永铭策划并投资建造的。

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湖州人周佩箴创办的。

到欧洲去办第一家中国公司、开商行的是湖州人张静江。

在上海创办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在当时的上海丝业界惟一能与外国企业抗衡的民族实业家是湖州人。

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是89年前的1929年,由湖商的知名人士自筹资金举办
的,吸引了2000万人前来参观。

但是,富起来的湖商没有抓住振兴民族工业的机会,却将大量的资金流向捐官卖爵、修园建楼等非经营性的领域。

这只能说明湖商的投资存在短视的问题。

可是20世纪30年代,一夜之间,大量的湖商破产倒闭,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两件事。

第一是日本蚕丝的兴起。

《马关条约》掠夺了中国两亿多两白银,因此促成日本的工业化。

日本的工业化蚕丝,透过不平等条约大量进入中国,冲击着湖州的蚕丝市场。

而且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所以当时我们银元或者白银的汇率,也就是今天所谓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一下高得不得了,一下低得不得了,因此中国造丝的人简直生存不下去,因为汇率的波动对出口影响很大。

而且一战前后整个欧洲的需求量大幅下降。

由于欧洲的需求量大幅下降,汇率大幅波动,再加上日本的竞争,湖商就抗不住了。

第二,人造丝的问题。

1924年中国只输入了24石的人造丝,到了7年之后变成14500石,人造丝更美观,更耐用,更便宜。

因此湖州七里丝简直没有机会在市场上竞争。

所以到了1913年到1914年,浙江的丝厂13家倒闭了10家;1914年上海的丝厂有56家,倒闭了30家。

盛极一时的湖商从此走向全面衰落。

虽然,如今的湖商已今非昔比,但思考湖商百年的历史,湖商这种“敢为人先、务实创新、义利并举、实业报国”的精神,依然在历史的激荡中存在于湖州商人的心中。

回顾这百年历史,有一种精神在天地激荡,有一种责任在胸中澎湃,有一种思索在脑海萦绕,有一种信念在心中弥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