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海南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编辑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
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
一些学者则将地域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
经过再三研究、反复探讨,多数与会专家学者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目录1地域文化2特点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环境不同移民影响区划影响民族分布3发展途径4研究意义5社会发展6形成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
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例如: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2特点方言文化地域文化中国的方言数不清楚,尤其是南方(因为多山区交通闭塞不便利,所以方言较多)方言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部分意思只有方言才能表达清楚中国的文字虽然是统一的,但是方言一直是不统一的。
方言成为媒介交流的在文字外的补充。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众多不同的方言。
中国人所谓的“同乡”有大同乡与小同乡之分,小同乡通常一定是同一方言的。
在政治活动中,往往会走到一起,利益往往比较容易一致。
汉高祖刘邦的例子——老乡被重用(方言比较方便)——之后每个朝代都差不多宋太祖——丞相不能用南人,南人说方言北方人听不懂李莲英祖籍绍兴,却不会说绍兴话翁同和祖籍江苏常熟,却也不会说那里话这两个人都是在北方长大的,所以不会有语言问题,而且已经隶属于北方的文化饮食文化民居必须要符合当地的实际(建筑材料等)一些地方住窑洞,是地理条件决定的,也是因为穷和没有木材、石料福建土楼也是适合当地特点的外地引进的建筑,要么是富人的奢侈品,要么是一时流行不过,若是外来建筑能适应地方特点,则也可能成为地方建筑特色上海的石库门房子,就是殖民地时期英国人引入的外来建筑风格,不过已经被上海人所接纳,而做了一点改变,成为了上海的地方特色。
海南传统建筑文化

海南传统建筑文化建筑是什么?建筑就是在大地之上、苍天之下人的栖息场所。
提起传统建筑,人们先想到的总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或是唯美的苏州园林,却很少有人想到海南的一些传统建筑。
诚然,海南的传统建筑不象紫禁城般雍容华贵,也不象苏州园林般娇小美丽,更没有其他建筑般长寿,但它对于海南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这些建筑中,记录了海南的历史,见证了海南的发展。
海南向前走的足迹,都印在了它的躯体上。
时代在发展,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海南的历史已渐渐湮灭在这些高楼里。
不少年轻一代的海南人也忘记了曾经的历史。
了解这些历史,也只有从那些被遗忘的建筑中寻找,也许这些建筑还能给我们一些启发……黎族茅屋建筑是什么?建筑就是在大地之上、苍天之下人的栖身场所。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居民。
从远古时代以来,他们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创造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作为黎族文化一部分的黎族茅屋,由于过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因素的制约,其表现形式较为纯朴。
船形屋。
这是黎族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住宅,也是黎族最古老的居屋。
相传黎家祖先从大陆沿海乘船漂洋过海而来,靠岸后,由于到处荒凉,没有人烟,只好将船翻过来,覆盖在地面上当住屋用。
后来,他们的后人,为纪念祖先,便模仿船的样子建造房屋。
这种房屋,屋檐一直贴到地面,状如船篷,远远看去,仿佛就是一只船,故起名为船形屋。
船形屋分高脚、低脚两种。
黎族建屋,就地取材,砍树劈竹,采藤割茅;利用树干做梁柱,靠树杈接托,做成半圆拱形的构架,覆以茅草,这便是黎族最古老的居屋船形茅屋。
其特点是屋盖和墙体合而为一。
细看黎族住宅,可发现其独特的建造方法:房屋的骨架由竹木构成,较为原始和简单。
构件搭接处,均使用藤枝或野麻缚扎缠紧,有些柱子上部还插有小木杆称“柱鼻子”便于缚扎。
结构各部的构件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强房屋的稳定性和抵御台风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结构构造与美观的统一。
黎族房屋的屋顶,常用茅草作盖。
用竹片将茅草编夹成120厘米长、60厘米宽、2厘米厚左右的草排,以之盖顶。
海南岛历史文化简介

海南岛历史文化简介
海南岛位于中国的南海之滨,是中国最大的岛屿省份。
海南岛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成为一个值得探索和了解的地方。
海南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海南岛曾经是琼州国、氐国、邕州等多个古代国家的疆域之地。
海南岛一直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枢纽,对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海南岛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
岛上有多个少数民族,如黎族、苗族、壮族等,他们保留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和传统习俗。
这些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反映了海南岛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海南岛还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而闻名。
岛上有许多古代的寺庙、庙宇和宫殿,如南山寺、五公祠和文昌阁等。
这些建筑物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此外,海南岛还拥有许多文化节庆活动,如春节、清明节和天下龙舟赛等,这些活动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岛上文化的绝佳机会。
海南岛的自然环境也为其历史文化增添了特殊魅力。
岛上有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和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
这些自然资源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和体验,也使海南岛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总之,海南岛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
无论是岛上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还是自然环境,都使海南岛成为了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前往海南岛,您不仅可以享受美丽的风景,还可以领略岛上浓厚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
2016年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二

一、单选题(1/20)、注重甜菜的烹调是()的特点之一。
(3分)▪A、潮州菜▪B、广府菜▪C、ABC都不是▪D、客家菜(2/20)、佛山祖庙供奉的是()。
(3分)▪A、南海龙王▪B、南帝▪C、赵佗▪D、北帝(3/20)、“治器”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
(3分)▪A、第三步▪B、第一步▪C、第四步▪D、第二步(4/20)、在广州人的饮茶文化里,人们所说的“一盅两件”是指()。
(3分)▪A、一份咸点心两份甜点心▪B、一壶茶两样点心▪C、一份茶叶两份食品▪D、一杯茶两样点心(5/20)、每年农历()是北帝正日,民间称为“北帝诞”,各地皆举行大祭北帝的仪式。
(3分)▪A、四月初四▪B、二月初二▪C、五月初五▪D、三月初三(6/20)、中元节的主要内容是()。
(3分)▪A、拜祭孤魂野鬼▪B、拜祭佛祖▪C、拜祭水官▪D、拜祭亡灵(7/20)、“烫杯”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
(3分)▪A、第六步▪B、第一步▪C、第七步▪D、第二步(8/20)、陈慈黉故居是潮汕民居中典型的()建筑。
(3分)▪A、驷马拖车▪B、下山虎▪C、百凤朝阳▪D、四点金(9/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
这个堂号其实就是()。
(3分)▪A、行业标志▪B、姓氏标志▪C、家族标志▪D、籍贯标志(10/20)、()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3分)▪A、客家围龙屋▪B、广州竹筒屋▪C、广州西关大屋▪D、潮汕四点金(11/20)、“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是()的俗语。
(3分)▪A、潮州菜▪B、广府菜▪C、海南菜▪D、客家菜(12/20)、“刮沫”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
(3分)▪A、第七步▪B、第五步▪C、第八步▪D、第六步(13/20)、七夕节最早起于()。
(3分)▪A、宋代▪B、汉代▪C、明代▪D、唐代(14/20)、岭南的端午节是在农历的()。
海南文化

第一章一、总揽:共六章,21节。
六章是海南概况,行政区和历史名人,海南旅游发展简史,海南旅游产品,海南主要度假区和景区,海南旅游研究。
重点是海南概况、行政区和历史名人、海南主要度假区和景区、海南旅游产品共四章14节,次点是海南旅游发展简史和海南旅游研究共7节。
二、第三章和第六章有两个大重点,一是萌芽和起步阶段;二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刚通过国家批准)。
三、第一章海南概况<海南岛形成的时间、方位、面积(海南岛、海南省及所管辖的海域),历史沿革,各民族情况,历代移民,语言>1、地理、历史、风俗<天涯海角好地方>100万年前,因地壳作用使琼州海峡下沉,形成海南岛。
海南省是中国有海域管辖权的热带海洋岛屿省份。
海南省所属陆地有海南岛以及西沙、南沙、中沙群岛,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千米。
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千米。
海岸线1617.8千米。
所辖海域200万平方千米。
约占中国所辖海洋面积的2/3。
海南省位于北纬3°20′~20°18′、东经107°50′~119°10′。
简述海南岛四个方位所相邻的国家和地区:昔日的天涯海角地处亚太地区经济环形带中部,是亚洲大陆和澳、非、欧洲大陆之间的交通要道。
历史沿革;<历史悠久名人多>1万年前,已有三亚人活动。
秦代,海南是象郡的边陲。
公元前110年,西汉王朝在海南岛设珠崖、儋耳两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直接管理的开始。
南朝梁大同年间,朝廷批准在海南岛被汉代废除的儋耳郡地设置崖州。
《北史》和《隋书》均书“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此为“海南”一词最早的记载。
隋朝,隋炀帝流放宗室邹国公杨纶到珠崖,开流放贬官谪臣岛海南岛之先河。
唐代,海南设崖州、儋州、振州、万州、琼州五洲,海南简称“琼”,源于唐代之琼州。
三国以来,“海南”指南海沿岸各地,宋代开始专指海南岛。
海南北部的一个渡口,由水军营寨发展为航运小港,被称为“海口浦”,海口因此得名。
关于海南传统文化的作文

关于海南传统文化的作文
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蕴含着海南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体现了海南民族的特色和风采。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黎族文化。
黎族是海南最主要的土著民族,他们的歌舞、服饰、建筑、祭祀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黎锦是黎族手工艺品中的精品,以其色彩斑斓、图案别致而驰名中外。
黎族斗牛、射箭、赛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更是将黎族人的勇猛和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黎族文化,海南还有许多其他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如苗族的蜡染、畲族的丝绸编织等。
这些文化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海南传统文化。
海南的传统文化不仅丰富多彩,更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比如,海南人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椰子树,椰子树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被利用,椰子树因此被称为"生命之树"。
海南四面环海,渔民文化也十分发达,捕鱼、航海等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当代海南正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将其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以期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南的传统文化定将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漫谈海南新新海派建筑

合 当地 条 件 以 及 其他 外 来殖 民文化 的 叠加 , 成了 “ 形 南洋 味 ” 的文化 个性 。 而
且 这 种融 合 、 沉淀 上百年 从 未 停息 。因
此 得 以 发 展 到 一个 相 对 成 熟 的高 度 。 海 南 建 筑 的 第 二次 南 洋风 的流 行 也 就
时代 , 注重 时 尚追 求。 餐式 的文化 , 快
在一 定 程 度 上 削减 了设 计 师 们 对建 筑
个 中国陆地 面积 最小 、 海洋 面积 最大 的
海南少数 民族以黎、 为主 。 苗 黎族 、 苗族 都是我 国称 为 “ 百越 ” 的古越 族 之
, 干栏
热带 海洋 岛屿 省, 仿佛 是 一 个各 种意 外
和 惊 喜 事件发 生 的舞 台。 九百年前 苏 东 坡 被 贬 到 当时属于 化外之 地 的儋 州 , 不 经 意 间 掀 起 了汉 族 文化 向 海 南传 播 的
一
建 筑则 是百越 建筑 文化 的主要特征 。 其建筑 “ 积木 , 依树 人居其上 , 名日干栏 ” 黎族 聚 。
居区以干栏式茅 草屋建筑 类型 居多, 茅草屋有船形 和金字形两种 。 海南苗 族喜欢与其他 民族相 邻而届 , 他们充分 利用地势, 山势而筑 , 家毗邻 , 依 各 形成~团簇 。 南回族居 民 海 的房屋外观造型 富有伊斯兰文化风 格 , 正门墙外 甚至镌刻 有阿拉伯 文的 “ 平安” 横匾。 相 比古代 的缓 慢发 展 , 海南 近现代 建 筑则 是 东西方 文化 剧烈碰 撞 和快 速 交汇 的 产 物 。 代南洋风 的骑楼 毫无疑 问是近 代 海 南建 筑 的代 表 。 南人下南洋 的历史 可 近 海 以追溯 到南宋 时期。1 4 年鸦 片战争后 , 国建 筑 的新技 术 、 材料 、 80 外 新 新结 构和 新 形
海南文化的简单介绍

海南文化
海南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海南主要有两种少数民 族,分别是黎族和苗族。 然而两种不同民族都分 别具有自己不同的民族 信仰。
海南文化
黎族宗教信仰
在海南黎族的宗教信仰中,自然精灵的崇拜占有主要地位。 在他们的意识中,鬼与神不分,都称为“获”。黎人信仰鬼, 有雷公鬼、大天佛鬼、落水鬼、吊颈鬼、匠鬼、落树鬼、歧 山鬼、岭主鬼、水浮鬼和祖先鬼等。黎人神龛中常供的鬼神 分别是代表精灵和自然的祖先鬼和雷公鬼。在黎人的信仰中, 雷公鬼是仅次于祖先鬼的最大鬼。至今在海南广大的黎族地 区仍流传着不同的于雷公的神话故事。 有一则关于黎族来源的神话故事,说的是远古时,雷公拿着 一个蛇卵来到山中,这个蛇卵后来孵出了一个女孩,又过了 好长时间,有一个交趾青年过海来到海南岛采集沉香,与这 个女孩结合,于是繁衍人类,这个女孩就成了黎族祖先。
海南文化
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 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它的产生 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 “师兄”。 公仔戏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戏”,只有念白,没有唱腔,伴 奏为锣鼓。清康熙年间公仔戏已形成“板腔板为主,并有少 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全用海南方言演唱,主要板腔为中板, 演出剧目除外地传入的杂剧、传奇剧目外,也有由本地艺人 根据传说和本地故事改编而成的剧目,这标志着海南的公仔 戏已完全成熟。有自己的独特唱腔,用方言演唱,有自编自 演的本土艺人队伍,伴奏音乐全部运用本土的八音乐器乐曲。
海南文化
海南传统的知名小吃
加积鸭 加积鸭,俗称“番鸭”,是琼籍华侨早年从国外引进的良种鸭,最早在琼海市加积镇养殖 繁衍,而又以该镇加祥街一户丁姓居民饲养的番鸭最为出名。其特点是:鸭肉肥厚,皮白 滑脆,皮肉之间夹一薄层脂肪,特别甘美。 文昌鸡 文昌鸡是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号称“四大名菜”之首。是每一位到海南旅游的人必 尝的美味。文昌鸡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而且是驰名中外的一道名菜。其肉质滑嫩, 皮薄骨酥,香味甚浓,肥而不腻 。 长坡米烂 米烂是儋州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儋州山歌里这样唱道:“长坡米烂洛基粽,木棠欧馍永 昌葱;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长坡米烂排在品种繁多的风味小吃的首位, 可见其在儋州人心目中的地位。米烂,从字面上也许无法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但一旦见 到实物,它就会颠覆你原来的想象,这种发源于乡村的乡土小食,虽然出身寒门,但制作 工艺颇为讲究,成品色香味俱全,让你过口难忘。就好像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猛然瞥见一 位衣着朴素的美丽姑娘。 四宝琼山豆腐 四宝琼山豆腐是海南传统名菜。琼山,海南省地名(现为琼山市),毗邻省会海口市。四 宝琼山豆腐中的“豆腐”,并非豆制品,而是以鸡蛋清泡制,状如豆腐脑,洁白嫩滑,配 以上鲜“四宝”,味极鲜美。因最早出自琼山厨师之手而得名。 还有就是东坡肉,临高烤乳猪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18 分。
)得分:18
1.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很多地名是以方言命名的,“那”是()意思
A.
田
B. 水
C. 河
D. 村
满分:3 分
2.
鱼茶是海南()民族的食品。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3.
()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A. 广东
B. 广西
C. 云南
D. 海南
满分:3 分
4.
中国最大的海洋省,最小的陆地省是()
A. 海南
B.
福建
C. 浙江
D. 广东
满分:3 分
5.
打柴舞是海南()民族的舞蹈
A. 汉族
B. 回族
C. 黎族
D.
苗族
满分:3 分
6.
来自全岛各地的回族后裔,因为信仰、文化特征及其生活习俗上的一致和特殊需要,逐渐融为一体,以至形成为至今举世瞩目的我国“天涯海角”一隅的三亚市
()回族聚居区。
A.
育才
B. 崖州
C. 羊栏
D. 海棠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得分:20
1.
海南汉族人的饮食有
A.
打边炉
B. 老爸茶
C. 海南粉
D. 清补凉
满分:4 分
2.
苏东坡向儋州的居民传授的食品有
A.
东坡肉
B. 东坡酥
C. 万家春酒
D. 咖喱牛肉
满分:4 分
3.
汉武帝在海南设置两个郡
A. 儋耳
B. 南海
C. 桂林
D. 珠崖
满分:4 分
4.
黎族的信仰有
A.
自然崇拜
B. 图腾崇拜
C. 祖先崇拜
D. 冼夫人崇拜
满分:4 分
5.
海南的三大河流是
A.
南渡江
B. 昌化江
C. 万泉河
D. 太阳河
满分:4 分
三、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62 分。
)得分:0
1.
2 你如何看待海南闲适从容的慢生活氛围?
2.
浅谈海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试题 02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18 分。
)得分:18
1.
距今7000~3000年前的新石器中晚期,来自中国南方的“骆越人”陆续迁入海南岛,成为海南岛最早的世居民族———()。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2.
()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
A. 广东
B. 广西
C. 云南
D. 海南
满分:3 分
3.
五色饭是海南()民族的食品。
A. 黎族
B. 汉族
C. 苗族
D. 回族
满分:3 分
4.
海南主要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这些河流均发源于(),向四周分流入海。
A. 五指山区
B. 鹦哥岭
C. 尖峰岭
D. 霸王岭
满分:3 分
5.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汉族人继续南迁,几十万()移民到海南岛,带来了莆田话和闽南文化,促进了海南话的形成。
A.
福建人
B. 广东人
C. 广西人
D. 河南人
满分:3 分
6.
鱼茶是海南()民族的食品。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得分:20
1.
海南四大名菜为
A. 文昌鸡
B. 加积鸭
C. 东山羊
D. 和乐蟹
E. 海南粉
满分:4 分
2.
海南岛气候特点如下
A. 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B. 雨量充沛
C. 日照时间长
D. 热能丰富
满分:4 分
3.
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
A.
五指山
B. 鹦哥岭
C. 霸王岭
D. 吊罗山
满分:4 分
4.
海南四大才子
A. 丘浚
B. 海瑞
C. 王佐
D. 张岳崧
E. 宋耀如
满分:4 分
5.
龙被是黎锦中的珍品,它集()多种技艺于一身,是海南地区历代进贡的珍品。
A.
纺织
B. 印染
C. 刺绣
D. 织造
满分:4 分
地域文化试题 03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18 分。
)得分:18
1.
全海南省有600多万人使用,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0%,是海南省使用范围最广泛、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是()
A. 黎语
B. 苗语
C. 海南话
D.
军话
满分:3 分
2.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汉族人继续南迁,几十万()移民到海南岛,带来了莆田话和闽南文化,促进了海南话的形成。
A.
福建人
B. 广东人
C. 广西人
D. 河南人
满分:3 分
3.
来自全岛各地的回族后裔,因为信仰、文化特征及其生活习俗上的一致和特殊需要,逐渐融为一体,以至形成为至今举世瞩目的我国“天涯海角”一隅的三亚市
()回族聚居区。
A.
育才
B. 崖州
C. 羊栏
D. 海棠
满分:3 分
4.
鱼茶是海南()民族的食品。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5.
距今7000~3000年前的新石器中晚期,来自中国南方的“骆越人”陆续迁入海南岛,成为海南岛最早的世居民族———()。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6.
儋州话属于()方言。
A.
闽方言
B. 湘方言
C. 北方方言
D. 粤方言
满分:3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得分:20
1.
黎族的信仰有
A.
自然崇拜
B. 图腾崇拜
C. 祖先崇拜
D. 冼夫人崇拜
满分:4 分
2. 由于人口长期大量的频繁迁移,()等文化形态在
海南岛融会在一起。
这些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生碰撞、消解和融合,构成了形式多样而又丰富多彩的海南民俗文化
A. 中原文化
B. 粤闽文化
C. 岭南文化
D. 伊斯兰文化
E. 基督教文化
F. 南洋文化
满分:4 分
3.
最著名的四大南药是:
A. 槟榔
B. 益智
C. 砂仁
D. 巴戟
满分:4 分
4.
海口五公祠又称"海南第一楼",祠内祭祀着五位唐宋年间被贬海南的贤臣名相,他们是:
A. 李德裕
B. 李纲
C. 赵鼎
D. 胡铨
E. 李光
满分:4 分
5.
海南不少地方曾是驻军之地,当时的驻军地名称有
A.
所
B. 卫
C. 军
D. 屯
E. 亭
满分:4 分
地域文化试题 04
一、单项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18 分。
)
1.
海南主要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这些河流均发源于(),向四周分流入海。
A. 五指山区
B. 鹦哥岭
C. 尖峰岭
D. 霸王岭
满分:3 分
2.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很多地名是以方言命名的,“南”是()意思
A.
田
B. 水
C. 山
D. 村
满分:3 分
3.
羊栏回族依然秉承()教,恪守《古兰经》戒律。
A.
佛教
B. 伊斯兰
C. 道教
D. 天主教
满分:3 分
4.
海南岛最长的河流是
A.
南渡江
B. 万泉河
C. 昌化江
D. 珠江
满分:3 分
5.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很多地名是以方言命名的,“抱”是()意思
A.
田
B. 水
C. 河
D. 村
满分:3 分
6.
鱼茶是海南()民族的食品。
A.
苗族
B. 黎族
C. 回族
D. 汉族
满分:3 分
、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
1.
海南的佛教圣地有
A.
东山岭
B. 南山寺
C. 永庆寺
D. 玉蟾宫
满分:4 分
2.
海南四大名菜为
A. 文昌鸡
B. 加积鸭
C. 东山羊
D. 和乐蟹
E. 海南粉
满分:4 分
3.
海南话的代表方言不是如下的()
A.
乐东话
B. 文昌话
C. 琼海话
D. 府城话
满分:4 分
4.
海南汉族人的饮食有
A.
打边炉
B. 老爸茶
C. 海南粉
D. 清补凉
满分:4 分
5.
三月三是()民族的节日
A.
黎族
B. 苗族
C. 汉族
D. 回族
满分: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