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事迹观后感
吴孟超先进事迹观后感

吴孟超先进事迹观后感第1篇:吴孟超先进事迹吴孟超先进事迹传奇一生17岁回国遭遇“手印”耻辱“吴老以挽救无数病人的生命创造了奇迹,而他自己传奇的一生,本身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吴老的领导,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刘振全在报告中说,1939年,年仅17岁的吴孟超放弃去英国读书的机会,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
吴孟超回国途中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刻骨铭心。
当时他途经越南西贡,要中转签证,白人在入境表上签个字就过去了,吴孟超准备签字时,却被法国签证官大声喝住:“你不能签字,你要摁手印!”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
吴孟超说:“我是读书人,我能签字。
”对方说:“这是规定,黄种人一律摁手印。
”吴孟超大声说:“我是中国人,我有权利写自己的名字!”对方说:“不摁手印,你就滚!”急切想回到祖国的吴孟超,含泪摁下了屈辱的手印。
吴孟超说,他一生醉过两次酒,一次是抗战胜利,一次是上海解放。
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一洗他心中“摁手印”的屈辱,深感做主人的自豪。
吴孟超后来回忆说,自从见到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他就对共产党特别崇敬,立志要当一名解放军的外科医生,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吴孟超一生以自己是一个医生、一名共产党员而骄傲,他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更是用实际行动捍卫这个信仰。
战斗一生89岁老人每年做200台手术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护士长程月娥与吴孟超是同事,在昨日的报告会上,程月娥在讲述吴老事迹时数次哽咽,听众席上,每隔五分钟就有一次热烈的掌声。
“吴老作为一名肝胆外科专家,手术室是他活动的主要舞台,是他与病魔争夺生命的主战场。
我有幸从1986年开始,担任吴老手术的器械护士,配合他做了5000多例手术。
在25年的接触中,吴老在手术台上展现出来的风范和精神,一直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程月娥说,吴老今年89岁了,现在每年还做近200台手术,在很多人听来,这绝对是个传奇。
为此,程月娥曾劝过吴孟超:“吴老,您啥样的奖励和荣誉都有了,干嘛还要这样辛苦自己?”而吴老总是笑笑回答她:“我从二十几岁做手术,已经几十个年头了,习惯了这里的氛围,甚至气味,只有站在手术台前,我才觉得踏实,才觉得自己还年轻。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通用16篇)《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篇1今天中午,我们医院组织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观看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中的两位优秀共产党员——吴孟超和秦怡的先进事迹,让我深受感动。
他们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他们忘我工作和为慈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也有一种想把自己融入奉献者行列的冲动。
吴孟超是我们医疗行业的老前辈,他一生参加过13000多台手术,对风险极大的肝胆疾病手术患者来说就是挽救了13000多条生命!现年89岁高龄的他还保持一天上一台手术,心中思考的是肝胆外科技术的传承和发展,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忘我工作的态度,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秦怡,一位战斗在文艺战线的老党员,用质朴的话语、战斗不止的行动和忘我工作的态度,装扮着她美丽而优雅的人生。
90岁高龄的她仍然在女儿的陪伴下活跃在慈善事业和电影创作的舞台上,她不仅仅是周总理眼中“中国最美的女性”,她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百姓眼中“中国最美的女性”。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像这两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他们一生默默地辛勤耕耘,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真正做到用行动践行着在党旗下的承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用他们的双手和爱心托起我们共产党鲜红的党旗和光芒四射的党徽,让党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角落,同时也展示了我们共产党的伟大和风采。
作为党旗下的一员,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捍卫党旗的神圣,没有理由去遮挡住党旗的光辉。
我们应该以这两位优秀楷模为榜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患者服务,为签约家庭服务,用自己的汗水换来周围居民的安康,当好辖区内的健康使者,力争成为人民眼中的好儿女。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篇2《人民的好儿女》的48集,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意味着无法被擦干的泪水,或者是心灵的一次净化。
吴孟超事迹有感3篇

吴孟超事迹有感第一篇:吴孟超的背景与经历吴孟超,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家里只有他的父母和他一个儿子。
他的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母亲是个家庭主妇,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差。
吴孟超小时候就非常勤奋,上学不足两年就因为家庭的贫穷辍学了。
他的母亲常常鼓励他要好好学习,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吴孟超开始自学,他通过买书看报纸等方式自学了大量的知识。
20岁的时候,吴孟超离开了家乡前往广州谋生。
他在广州做过许多工作,做过送货员、建筑工人、清洁工等。
由于他非常勤劳,为人诚实守信,很快就得到了周围人的赞誉和信任。
后来,吴孟超考取了学位并进入了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工作。
在这里,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很快就得到了升迁。
他认真工作,乐于助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非常强。
因此,他得到了同事的敬重和领导的赞扬。
在他的工作生涯中,他积极进取,努力拓展业务,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他的成功也鼓舞了很多人,许多人开始学习他的工作方法和品德,许多人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吴孟超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人的奋斗能够改变一切,他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榜样和英雄。
第二篇:吴孟超的品德和成就吴孟超是一个非常有品德的人,他讲究诚实守信、勤奋努力和爱心。
在他的工作生涯中,他以所谓“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工作。
他总是热心帮助同事和客户,解决问题,使每一项业务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他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得到了广泛认可,多次被评为“员工先锋岗”和“先进工作者”。
除了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吴孟超还非常爱心。
他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捐资助学、资助贫困学生、帮助灾区人民等。
他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出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人们感到他的善良和慷慨。
他的奋斗精神和领袖风范也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
他经常在会上分享工作经验,带领团队攻克难题,使企业不断前进。
他的成功也激励了很多人,许多人逐渐改变自己的命运。
吴孟超用自己的品德和成就证明了人的奋斗能够改变一切,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榜样和英雄。
我是医生吴孟超观后感

我是医生吴孟超观后感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是医生吴孟超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我是医生吴孟超观后感》。
第一篇:我是医生吴孟超观后感今天中午,园区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集中收看系列片《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妙手仁医《吴孟超》通过电视我耳濡目染了一位90高龄的二军大外科医生、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的先进事迹,闻后除了震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和感想。
吴孟超5岁时,随母亲漂洋过海,投奔在马来西亚做工的父亲。
抗战爆发后,17岁的吴孟超放弃了去英国读书,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
今天,吴老已是有着55年党龄和军龄的老党员、老军人,90高龄的他目前还站在临床第一线为肝癌病人主刀,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献给了祖国。
肝癌是癌中之王,长期以来,我国肝癌患者占了世界一半左右。
吴老同肝癌斗争了整整68年,挽救了13000多人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仅4个月。
他成功救治的病人最长存活45年,这一纪录至今还没被打破。
据介绍,现在的吴老拿东西手会微微颤抖,可一上手术台,性格温和的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很有霸气,被称之为不知疲倦的“开刀匠”,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使我国肝脏外科从无到有、领先世界的卓越建树和挽救过无数病人、创造生命奇迹的医术仁心,赢得了医学界同仁的尊重,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吴老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有着高尚的医德。
吴老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民,他每次接诊,都对病人亲切地微笑,聊聊家常,拉近与病人的距离。
他所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给患者减轻负担,一心为病人着想。
那么是什么样的精神鼓舞着吴老,在九十岁高龄依然奉献于祖国的医疗事业?我想吴老的精神力量就是来自于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也来自对外科医学的热爱和强烈的进取心。
吴孟超逝世一周年吴孟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3篇

吴孟超逝世一周年吴孟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022年5月22日是吴孟超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吴孟超院士的一生披肝沥胆、治病救人,尽显医者仁心和崇高精神,我们一起深情缅怀吴孟超院士,更应从他“肝胆春秋”的一生中汲取精神力量,从中悟“一”字密码,把奋斗融入时代主题,将力量凝聚在壮阔征程,创造出更大的时代荣光。
“一颗心”坚守职责,以“丰厚土壤”滋养理想。
吴孟超饱含深情地说:“选择回国,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选择从医,追求有了奋斗平台”。
“一颗心”因为饱蘸理想信念之“墨”而“运笔”清晰明确,在人生选择上从无犹豫与彷徨;“一颗心”因为深植理想信念之“土”而充满力量,在人生追求上坚定无比、奋斗不懈,吴孟超“回国”“从医”“入党”“参军”的四大选择诠释着他不变的初心和信念,也为他的一生注入了“幸福源泉”。
党员干部要向吴孟超看齐,勇于跨越激流江河、攀越高山险峰,提振昂扬奋发之气,凝聚攻坚克难之志,在事关生死安危的紧要关头勇于当“急先锋”,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能够当“顶梁柱”,以忠诚坚定的信仰写“爱国诗篇”和“为民答卷”,朝着既定的目标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一双手”挽救生命,以“不老传奇”坚守初心。
治病救人是他的天职,医者仁心是闪耀在吴孟超身上的奉献精神,在手术流程上他精湛娴熟,在照顾病人上他事无巨细,在病人需要他时他必然热心对待,他把个人的力量融入治病救人中,一辈子与肝癌作斗争,用“一双手”挽救生命。
奉献就是用一辈子去践行使命、追寻价值,以身体力行回应初心。
党员干部既要心系群众的衣食住行,关注群众的“急难愁盼”,还要体悟群众的情感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做到心到情也到,做到身到力也到。
党员干部要始终和群众站在“一条线”上,把力量拧成“一股绳”,把群众的期盼与向往作为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群众共同书写“奋斗故事”,始终把群众“心头事”放在心上,把基层的“千万事”扛在肩上,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在为民着想、为民解忧中不断深化鱼水之情。
学习吴孟超“军医的忠诚和坚守”心得

学习吴孟超“军医的忠诚和坚守”心得
吴孟超是一位杰出的中国军医,他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展现了出色的忠诚和坚守精神。
从他的事迹中,我学到了以下几点心得:
1. 忠诚是一种品质。
作为一名军医,吴孟超始终将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尽管工作环境艰苦,风险巨大,但吴孟超始终坚守在一线,不离不弃。
这种忠诚是对使命的忠实,对责任的承担,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 坚守意味着勇往直前。
在疫情期间,吴孟超日夜奋战,不顾个人安危,投身于抗疫一线,为阻止疫情的蔓延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行为展现出坚持和毅力的精神,坚守岗位,不退缩,勇往直前。
3. 在困难中寻找机会。
吴孟超在抗疫过程中遇到 numerous 的问题和困难,但他总是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善于从困境中寻找机会。
通过技术手段和团队合作,他成功吃水校正了动脉穿刺,提升了救治效果。
这让我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要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机会,并且乐观地面对挑战。
4. 专业素养是基础。
作为一名军医,吴孟超对医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他能够在疫情中勇敢战斗的基础。
他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吴孟超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忠诚和坚守精神是我们大家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以从他身上汲取力量,勇敢面对困难,追求卓越。
吴孟超先进事迹五篇

吴孟超先进事迹五篇【篇一】吴孟超先进事迹泰斗吴孟超,技冠医界,名播四方,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是一名无人不知的战略医学家。
我了解他,做人善良高尚,连一双神刀手也被誉为医疗界的国手;我熟悉他,因为我们是二军大多年的战友,也是我的首长和长辈;我学习他,就是要传承他的精神,尽快把科室推上等级,这也是支部全体党员和员工的期盼!众所周知,铜光闪闪二级甲等医院的牌子尚未挂在浦南的墙上,有识之士早有反思,不过在反思的同时有人也许会问:新区7家二级医院,六家甲等,唯有浦南为二级综合,同时一片天,同是一片地,同是浦东新区,同为医疗机构,为什么浦南,难道我们,答案无需写明。
不过我们高兴地看到,随着硬件的改造,软件的投入,学科的发展,领导的重视,医院已经具备了等级评审的基础,现在我们学习吴孟超事迹,就是要围绕医院核心业务和中心工作,对照标准,咬住等级评审这根主线,逐一分工落实,该补救的补救,该规范的规范,该汇报的汇报,必要时请三级医院的内行帮助指导。
不过,我们在讨论中发现,支部所属的科室,工作上虽有亮点,但总体发展缺乏后劲,其实科室存在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返过头来又走老路,所以科主任一定要冷静思考,在等级评审方面,科室到底困在哪里,难在何处?心里必须明白这样工作才有重点和对策,因为,上等级只有一条理由:圆梦。
上不去,也许有无数理由,但理由再多,又有何用呢?泰斗吴孟超,技冠医界,名播四方,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是一名无人不知的战略医学家。
我了解他,做人善良高尚,连一双神刀手也被誉为医疗界的国手;我熟悉他,因为我们是二军大多年的战友,也是我的首长和长辈;我学习他,就是要传承他的精神,尽快把科室推上等级,这也是支部全体党员和员工的期盼!众所周知,铜光闪闪二级甲等医院的牌子尚未挂在浦南的墙上,有识之士早有反思,不过在反思的同时有人也许会问:新区7家二级医院,六家甲等,唯有浦南为二级综合,同时一片天,同是一片地,同是浦东新区,同为医疗机构,为什么浦南,难道我们,答案无需写明。
学习吴孟超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学习吴孟超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为这一位"中国外科肝胆之父'的事件感到惊奇,又因他的逝世而感到惋惜。
他那忘我的精神,作为一名医生,一位老师,他总是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的救治每一位被病痛所折磨的病人,使他们远离病魔。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吴孟超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吴孟超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人民的好女儿观后感近日,通过收看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妙手仁心吴孟超》,首先看到吴孟超治疗病人王甜甜的事例,八十多岁老人吴孟超的苍桑与小姑娘王甜甜的青春形成视觉上的对比,吴孟超的那句"一线希望,百分百的努力'给我强烈的冲击力,我看到了吴老的崇高医德。
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不仅仅反映在攀登科学高峰上,也时时体现在与人民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当中。
凝聚人们的心气,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多少年来,他始终把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创造了中国和国际肝脏外科界的多个第一。
他不仅是肝胆方面的"名医',而且与人民肝胆相照。
他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令人钦佩、感人肺腑,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接下来看到的病例是吴孟超手术割除了一个大如婴儿头的肿瘤,介绍了他鹰爪一样的妙手,源于苦难的童年在马来西亚割胶的经历,他珍藏的那把割胶刀与他在手术台的手术刀也形成了一种对比。
短片再回溯到王甜甜手术的危险性,因为是贴着血管的肿瘤,手术风险具大,访谈吴孟超时他说手术并没有胡乱赌注,而是有着几分把握的。
原来在1975年时他就为x陆本海割除了特大血管瘤,所以他有经验,才以83岁高龄驾轻就熟地为王甜甜手术,从中我看到了吴老精湛的医术。
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朴实的语言,我看到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孟超可敬、可亲、可学的形象,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让我深受教育。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应该像影片里的党员吴孟超一样,任何时候都把国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地做着每件细小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孟超事迹观后感
吴孟超爷爷是在北京肝胆科医院工作的,他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却还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工作,为病人手术。
虽然吴老平时对自己的部下要求十分严格,可是对病人却是那么的亲切,就好像看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而且,当他为病床上的病人看病时,总是先把手措热后,再在病人身上查体,这样病人就会感到十分温暖,吴老的一个细小动作,对病人来说,能从心底里萌发出生的希望!医术高超的吴老已救治了14000多例病例,算的上是丰功伟绩了。
2004年,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叫甜甜,是肝脏肿瘤,吴老为她诊断后,有两个办法可以让病人起死回生,一是肝移植,二是切掉病灶肝。
可是切割的风险很大,弄不好就会死亡。
这使吴老很纠结。
有很多同事来好心相劝吴老,让他放弃吧!但是吴老并没有轻易放弃,绞尽脑汁,反而和同事们认真分析手术的最佳方案,把风险降到最底。
经过一番严密的讨论,终于定下了手术方案。
第二天早上8:30,手术有条不紊的开始了,每个手术人员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主刀者吴老小心翼翼的按照讨论方案的步骤来做,生怕出一点小差错。
经过整整九个小时的努力,手术宣告成功,甜甜“死而复生”。
吴老高兴的摘掉口罩一身疲惫的朝手术室门外走去,第一时间去告知甜甜的家人。
此时的吴老肯定是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但脸上按捺不
住的是胜利的喜悦。
显然这又是一个奇迹,吴老用自己高超的医术又救了一命,所以对吴老讲,妙手回春是关键。
每当病人感谢吴老而亲吻他时,吴老也会回吻,真可谓是医者仁心!
吴老用自己的先进事迹成为了2015感到中国的人物。
我们要学习吴老,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学习吴老的一片仁心,学会关爱他人,体贴他人,让世间充满爱!
今天中午,园区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集中收看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妙手仁医—吴孟超》专题片,通过电视我耳濡目染了一位90高龄的二军大外科医生、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的先进事迹,闻后除了震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和感想。
吴孟超5岁时,随母亲漂洋过海,投奔在马来西亚做工的父亲。
抗战爆发后,17岁的吴孟超放弃了去英国读书,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
今天,吴老已是有着55年党龄和军龄的老党员、老军人,90高龄的他目前还站在临床第一线为肝癌病人主刀,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献给了祖国。
肝癌是癌中之王,长期以来,我国肝癌患者占了世界一半左右。
吴老同肝癌斗争了整整68年,挽救了13000多人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仅4个月。
他成功救治的病人最长存活45年,这一纪录至今还没被打破。
据
介绍,现在的吴老拿东西手会微微颤抖,可一上手术台,性格温和的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很有霸气,被称之为不知疲倦的“开刀匠”,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使我国肝脏外科从无到有、领先世界的卓越建树和挽救过无数病人、创造生命奇迹的医术仁心,赢得了医学界同仁的尊重,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吴老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有着高尚的医德。
吴老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他每次接诊,都对病人亲切地微笑,聊聊家常,拉近与病人的距离。
他所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给患者减轻负担,一心为病人着想。
那么是什么样的精神鼓舞着吴老,在九十岁高龄依然奉献于祖国的医疗事业?我想吴老的精神力量就是来自于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也来自对外科医学的热爱和强烈的进取心。
作为园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虽然和吴老从事的是不同的职业,但是并不妨碍学习吴老那一心向党、立志报国的赤子情怀,有勇攀高峰、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有奉献社会、倾心为民的高尚品格,有忘我工作、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
要学习他做一个爱党爱国爱民的忠诚战士,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把党和国家的需要放在高
于一切的位置;就要像他那样,始终胸怀远大目标理想,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就要像他那样,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献身使命。
以吴孟超同志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以及爱党爱国爱民的情怀,就是我们党员队伍里的一面面旗帜。
这样的旗帜始终将会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感召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