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狐狸和仙鹤教案与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仙鹤优秀篇

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仙鹤优秀篇教案:狐狸和仙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五章节,故事内容为《狐狸和仙鹤》。
故事讲述了狐狸和仙鹤共同偷吃主人家的蛋糕,仙鹤用聪明才智将蛋糕偷出来,狐狸却因为太贪心而被主人发现。
故事教育孩子们要诚实、不贪心,与人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 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复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自己创作类似的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难点:运用想象力,创作类似的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狐狸和仙鹤的趣味小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卡片等教具,生动形象地讲解《狐狸和仙鹤》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回答,检查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例如:“狐狸为什么被主人发现?仙鹤为什么要帮狐狸?”等。
4. 创作练习(10分钟)教师给孩子们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让他们运用想象力,创作一个有关狐狸和仙鹤的故事。
5. 分享与交流(5分钟)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师引导孩子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故事情节关键词,如:狐狸、仙鹤、蛋糕、诚实、分享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述《狐狸和仙鹤》的故事情节。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创作一个有关狐狸和仙鹤的故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随堂练习、创作练习、分享与交流等活动,让孩子们理解了故事内容,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之狐狸和仙鹤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之《狐狸和仙鹤》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狐狸和仙鹤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续编故事的热情。
3. 教育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懂得珍惜友谊。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狐狸和仙鹤》2. 头饰:狐狸、仙鹤3. 分享道具:蛋糕、果汁等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狐狸和仙鹤的情感变化。
2. 活动难点:教育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懂得珍惜友谊。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角色。
2. 故事讲述:教师生动讲述故事《狐狸和仙鹤》,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故事中狐狸和仙鹤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心情?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戴上头饰,进行故事情景体验。
5. 分享环节:教师准备分享道具,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懂得珍惜友谊。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教育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懂得珍惜友谊。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分享行为,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分享活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分享角”,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玩具、书籍等带来与同伴分享。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狐狸和仙鹤餐厅”,让幼儿扮演狐狸和仙鹤,学会分享美食。
六、活动步骤1. 回顾故事内容:教师简要回顾故事《狐狸和仙鹤》,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2. 创意续编:教师提出故事续编的主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为故事添加新的情节。
3. 小组讨论: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续编想法,互相启发,完善故事情节。
4. 展示环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幼儿展示他们的故事续编成果。
5. 评价与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对各组的故事续编进行评价,总结故事主题,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在故事续编环节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有趣的情节。
2. 幼儿在展示环节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故事续编想法。
大班语言活动狐狸和仙鹤优质教案与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狐狸和仙鹤优质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狐狸和仙鹤》这一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该故事讲述一只狐狸和一只仙鹤通过智慧和友谊,解决彼此困境,传递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美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情节理解、角色性格分析、故事寓意挖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主题。
2.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寓意挖掘,角色性格分析。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理解,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狐狸和仙鹤》,故事挂图,狐狸和仙鹤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狐狸和仙鹤角色扮演道具,创设一个森林场景,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故事讲解(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针对故事中关键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请学生列举故事中狐狸和仙鹤互相帮助例子。
(2)分析狐狸和仙鹤性格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话复述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如何向别人提供帮助?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故事《狐狸和仙鹤》2. 主要角色:狐狸、仙鹤3. 故事寓意:互相帮助、尊重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互相帮助意义。
2. 答案:(2)互相帮助意义: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在以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关于互相帮助故事,进行分享。
(2)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亲身体验互相帮助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处理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教材《狐狸和仙鹤》章节内容,因为其富含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互相帮助和尊重他人美德。
大班语言活动狐狸和仙鹤教案与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狐狸和仙鹤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狐狸和仙鹤》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请仙鹤到家里吃饭,狐狸故意把汤盛得很多,让仙鹤吃得很难受,仙鹤巧妙地报复了狐狸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与朋友相处要真诚、宽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会用表演、绘画等表现故事情节,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懂得与朋友相处要真诚、宽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学会用表演、绘画等表现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狐狸和仙鹤头饰、餐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后讨论:故事里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2. 讲述故事(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狐狸和仙鹤的表情和动作,感受它们的情感变化。
3. 讨论交流(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狐狸请仙鹤吃饭?它们在吃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仙鹤为什么难受?狐狸为什么尴尬?4. 情景表演(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情景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用动作和表情展示故事情节。
5. 绘画创作(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画面。
6. 作品展示(3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心得,互相欣赏、学习。
六、板书设计故事《狐狸和仙鹤》狐狸请仙鹤吃饭仙鹤报复狐狸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狐狸和仙鹤》。
2. 家长协助幼儿用家庭物品制作狐狸和仙鹤头饰,下周带来幼儿园进行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情景表演和绘画创作,表现出较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讨论交流环节,幼儿能够理解故事中狐狸和仙鹤的情感变化,体会到与朋友相处要真诚、宽容的道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狐狸和仙鹤》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狐狸和仙鹤》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朗读故事《狐狸和仙鹤》。
2.学生能够听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够回答故事相关的问题。
3.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道理,学会友好相处的方法。
4.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道理。
2.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故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教学准备1.书籍:《狐狸和仙鹤》2.图片:狐狸和仙鹤的图片3.玩具:狐狸和仙鹤的玩具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本次故事的名字《狐狸和仙鹤》并展示该故事的图片和玩具,提问学生是否见过狐狸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表述自己对于狐狸的感受和看法。
2. 故事讲解教师通过阅读故事《狐狸和仙鹤》,向学生讲解故事的情节和道理,同时导入“谦虚和友好”等相关的学习目标。
然后询问学生对于故事的兴趣点、故事的结题、以及学习到的教训和其他相关问题。
3. 听故事教师播放由教师朗读的该故事的电子版,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故事的情节。
4. 互动讲解请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包括故事中的情节、智慧、道理。
接着,基于他们对于该故事的了解,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一起构思下一个故事,或者进行类比探讨等互动讲解活动。
5. 促进表达通过到幼儿园展示墙上的相关题目来激励幼儿们发现故事中什么感人和有趣的地方,或者讲述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
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目标鼓励学生切实表现出学习到的能力和技能。
6. 总结教师依照教学的提纲来探讨这些故事的结论,供学生们自由地评论和询问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口头分享对于故事、对于自己的考虑、知识和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探讨让学生表达创新思维,不断地引导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去运用知识。
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听说、互动讲解、启发式教学;•教学原则:学生为中心、导入新课程、尊重多样化、激励参与、有关联性、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交互式语言工具、电子白板、课件、多媒体影片、入门教具。
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仙鹤》含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仙鹤》含反思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仙鹤》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观察、想像、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懂得对朋友应真诚、宽容。
2、学习运用此:又长又尖、又阔又大、伸。
3、指导幼儿学习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动。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图三副活动过程:一、观察图意,理解故事内容1、出示图1,交代角色,引出主题。
有一只狐狸想和仙鹤做朋友,有一天,狐狸碰见仙鹤,对它说:“好朋友,今天我请客,走!”仙鹤就跟着来到狐狸的家。
狐狸会怎样招待仙鹤那?(仙鹤设想各种可能性)到底狐狸是怎样招待仙鹤的呢?2、出示图2(1)狐狸是怎样招待仙鹤的?(2)狐狸在平底的小盘子里,盛了一些清汤对仙鹤说:“好朋友别客气,请吃呀!”仙鹤为什么不吃呢?(3)为什么狐狸能把小盘子里的`汤咕噜咕噜全喝光?仙鹤又会怎样想呢?(4)过了几天,仙鹤也请狐狸去吃饭,仙鹤没有喝到汤,为什么反而要请狐狸去吃饭呢?狐狸听说仙鹤请客,它心里会怎样想?(5)狐狸想,上次仙鹤来吃饭,什么也没吃到,饿着肚子回去了,这只笨仙鹤,还请我去吃饭。
它高兴地走在路上,见到兔子不去抓,见到小鸡不去骗。
为什么饿着肚子的狐狸不去抓兔子,骗小鸡呢?(6)狐狸还没走到仙鹤家,就闻到一股香味,口水直往下流,猜一猜,仙鹤可能会怎样招待狐狸呢?(7)仙鹤是怎样招待狐狸的,请看图。
3、出示图3(1)仙鹤是怎样招待狐狸的?(2)为什么仙鹤吃完了自己的一份,而狐狸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鲜汤呢?(3)狐狸说仙鹤笨,现在,它还会这样想吗?为什么?(4)仙鹤会对它说什么悄悄话呢?二、完整欣赏配乐故事三、思考、延续你认为仙鹤和狐狸,今后还会继续做朋友吗?活动反思: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仙鹤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仙鹤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以《狐狸和仙鹤》的故事为教学内容。
故事讲述了狐狸和仙鹤共同偷吃主人的贡品,狐狸聪明地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贡品分成两份,自己和仙鹤各吃各的。
然而,当仙鹤吃完了自己的那份,狐狸却将剩下的贡品藏了起来,让仙鹤什么也没吃到。
仙鹤想出了一个妙计,让狐狸自食其果。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语言能力;2.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领悟故事中的道理;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难点:运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挂图、角色头饰、贡品道具;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它们在做什么?”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狐狸和仙鹤的对话、贡品的分配等。
3. 角色扮演(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故事情节。
4. 故事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如友情、诚信等,让幼儿明白故事的意义。
5. 创意活动(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喜欢的贡品。
6. 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狐狸和仙鹤2. 贡品分配3. 诚信与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并将讨论结果画成一幅画。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家长的引导,画出关于诚信、友情等主题的画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狐狸和仙鹤》引导幼儿理解诚信和友情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狐狸和仙鹤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狐狸和仙鹤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狐狸和仙鹤》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只狐狸与一只仙鹤共同进餐的故事。
在一次晚餐中,狐狸想要独吞所有的食物,于是想出了一个计策,它邀请仙鹤用嘴巴啄它的尾巴,以此来分散仙鹤的注意力,从而可以独自享用美食。
然而,狐狸的计划最终失败了,仙鹤识破了它的计谋,狐狸只能空口吃食。
这个故事教导孩子们要诚实、公平对待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狐狸和仙鹤之间的互动,明白诚实待人的道理。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
3.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把握角色特点,学会讲述故事。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事寓意,培养诚实、公平待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图片、头饰等。
学具:画笔、画纸、故事角色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世界。
同时,邀请部分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角色导入。
2. 故事讲述(10分钟)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狐狸和仙鹤》,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感受角色情感。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狐狸和仙鹤的行为,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
4. 小组汇报(5分钟)5.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狐狸和仙鹤狐狸:狡猾、计谋仙鹤:聪明、警惕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故事《狐狸和仙鹤》。
2. 学生绘制故事情境,可以是狐狸和仙鹤的互动画面。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重点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诚实、公平待人行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狐狸和仙鹤》引导学生学习诚实、公平待人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狐狸和仙鹤教案与反思
活动主题
该语言活动的主题为“狐狸和仙鹤”。
通过这个主题,旨在让孩子
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的特征、习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此外,该主题也促进了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活动准备
在活动之前,准备了以下材料:
•一些有关狐狸和仙鹤的卡片和图片;
•讲故事所需的绘本《狐狸和仙鹤》;
•狐狸和仙鹤的简笔画。
•活动所需的记录表格。
活动步骤
第一步: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几张关于狐狸和仙鹤的图片和卡片。
鼓励孩子观察并询问
他们是否知道这些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和行为习惯。
在这个环节中,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引导他们分享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
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故事
老师通过阅读绘本《狐狸和仙鹤》,帮助孩子们了解两种动物之间
的故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表情、声音和动作等方式带领孩子
们进入故事情境中,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绘画
老师将分发简笔画,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和颜色为狐狸和仙鹤的
形象添上色彩。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互动,共同讨论和
强化这两种动物的特征和特点。
同时,鼓励他们表达与分享自己的画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步:游戏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模拟狐狸和仙鹤在自然环境中的角色扮演。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模拟狐狸和仙鹤的行为特点,进一步
加深他们对这两种动物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步:记录和反思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过程,老师可以准备一份记
录表格,记录孩子们这个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这些记录将
有助于老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孩子们在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发展
和进展情况。
活动反思
在这个语言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与狐狸和仙鹤的叙事进行
互动,加深了他们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和理解。
通过课程的引导,孩
子们获得了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收获和进步,在实践中加强了
对动物和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了解。